①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② 為什麼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我們要深刻認識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③ 修改病句:發展並構想好特色產業讓南疆以最快速度脫貧並實現同步全面小康
這個病句可以修改:構想並發展好特色產業,讓南疆最快度脫貧,並實現同步全面小康。
也就是要先構想才能發展,,語序有錯誤
④ 我國重視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性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十四五」時期面臨新時代、新階段,新矛盾、新問題,新機遇、新挑戰,新目標、新任務等一系列新情況,具有新的時代特徵和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意義。在國際新形勢、國內大循環的時代背景下,文化產業理應在「十四五」時期肩負重任、開拓新機。
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文化和技術將繼續深度融合;文化產業能夠帶動就業,吸引眾多優秀人才的加入。國家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給文化產業的研究和從業人員帶來了更強的信心。未來可期,前途無限,文化產業將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美好的前景。
來自浩豐智庫的解讀
⑤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使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社會
(1)第一,物質決定意識,想問題、辦多情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推進文化產業發展,是面對文化與經濟交融,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的嚴峻形勢提出的。第二,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發展起促進作用。推進文化產業發展,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能推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第三,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我們要按客觀規律辦事。推進文化產業發展,要更好地把握文化發展規律,認識到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明確文化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獨特優勢。第四,尊重客觀規律離不開發揮主觀能動性,要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不斷創新,推進文化產業發展。(12 分)
(2)第一,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支持和壯人國有及國有控股文化企業,支持、鼓勵、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健康發展。第二,培育一批國有或國有控股大型文化企業,使其具備核心競爭力,在發展產業和繁榮市場,滿足人民文化需求方面發揮主導作用。第三,加強和改進對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的服務和管理,引導其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自覺承擔社會責任。(9分) (3)第一,我國政府的宗旨和原則是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天津市政府理順文化產業機制,完善規劃和政策引導,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第二,天津市政府按照政府引源旁導、市場運作的模式,依法行政,建設服務型政府,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第三,天津市政府履行經濟建設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進行宏觀調控,推進文化建設,服務人民亂塌。(9分) (4)第一,緊密結合本市的實際組織發展文化產業的實踐活動。第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將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現代文化相結合。第三,面向世界,博採眾長,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借鑒其他地區發展文化產業先進經驗。第四,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發揮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和創造性。(6分)(評分標准:學生從其他方面作答,且言之有理,均可給分,但不得超過該小題總分。) ⑥ 什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實踐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扎實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而且要求在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中實現創新的全方位支撐。我們通常主要關注產品層面的技術創新,主要是因為產品層面的技術創新成果通常具有較清晰的可視性,不過它只是「創新」寓意中的一部分。事實上,產業層面的創新(包括產業共性技術創新)和社會層面的創新(包括制度創新)也是創新的重要內容,在支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方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相對於產品技術的微觀層面,社會層面的創新更多地反映為支持微觀創新的基礎和環境,包括經濟體制、創新氛圍、人才儲備、基礎設施等,是宏觀層面的創新。中間層次的產業創新不僅能產生共性創新成果,解決單個企業無法攻克的產業共性問題,促進企業群體的繁榮發展,而且能溝通和協同宏、微觀二層。創新的三個層次彼此之間雙向互動,用創新支撐發展方式轉變,需要全方位的發揮各個創新層次的作用。 ⑦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什麼個意思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思是:建設成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產業全面發展、環境全面改善、民主全面推進、覆蓋的領域全面、覆蓋的人口全面、覆蓋的區域全面的社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重要的是「全面」。所謂的全面小康,包含三點含義: 1、覆蓋的領域要全面,指的是「五位一體」都要全面進步,不僅經濟要發展,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都要一起全面進步。 2、覆蓋的人口要全面,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要惠及全體人民。 3、覆蓋的區域要全面,不僅是城市繁榮,農村貧困地區也得實現小康。 (7)全面小康下的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小康社會的理想是中華民族追求社會進步和美好夢想的生動體現。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將「小康」概念引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形成著名的「三步走」戰略,生動表達了中華民族的雄心壯志,賦予中國道路基礎性價值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國內外形勢變化,順應我國經濟社會新發展和廣大人民新期待,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總體部署。 從小康社會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根據人民期待和社會發展為中國現代化發展進程制定的宏偉藍圖,這個藍圖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日益豐滿和清晰的,凝聚了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識,也彰顯了新時代經濟社會治理的中國智慧。 ⑧ 關於「貫徹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狀和建議的社會調查報告
推進依法治國 建成法治政府 與全面小康下的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