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耳機項目有發展前景嗎
耳機項目現在發展前景較好!
據知名市場調研行業報告數據顯示,預言智能耳機市場將在未來7年迎來全球爆發性增長,並估計2022年相關行業年收入將達到74.8億美金。這一數據表明,耳機行業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
而就在耳機行業這一巨大的發展前景下,加之時下手機市場的不景氣,一些手機廠商為了尋求新突破,紛紛轉型耳機行業,一時間引發了無數廠商的競相搶灘,如蘋果公司,據最新的消息,蘋果公司為了扭轉手機行業的業務虧損,也將推一款帶有對講機功能的耳機,而且,與目前市面上的耳機產品相比,蘋果此款耳機還在連接方式上進行了創新,可連接 Wi-Fi、藍牙又或者是蜂窩網路等。
此外,除了蘋果公司之外,耳機巨頭三星也加速了搶灘耳機市場的步伐。就在今年5月份, 三星以低價策略進入,向中國市場全面推出其耳機產品,覆蓋耳塞、耳機、耳麥等多種類型。「三星推出的MUSSEN系列耳機產品引入中國市場,從高端的監聽級頭戴式耳機到時尚小巧的耳掛式耳塞。」。對此,三星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事實上,不止是國外巨頭紛紛搶灘耳機市場,國內科技企業也是如此,如除了三星、蘋果、索尼之外,小米、錘子、一加、華為也紛紛進軍手機市場,而且做的都是高端耳機。對此,業界專家表示,隨著智能化浪潮的席捲以及消費需求的驅動,繼人工智慧、VR行業之後,耳機市場無疑成為了眾廠商搶灘的下一個風口。
而且,據市場最新的預測顯示,未來,隨著消費需求不斷驅動耳機類產品不斷朝著無線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的同時,主打防水、降噪等新增功能的耳機產品,預計在未來幾年將推動該行業增長。此外,在未來幾年內,耳機行業也會向其他行業一樣,走向定製化的道路,如廠商會針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定製功能的添加等等。
由此可見,隨著耳機市場發展潛力的日益顯現,未來,不僅有小米、一加等這樣的手機廠商入駐,未來,還將引發更多的企業競相搶灘,而且,隨著消費的不斷升級以及人們對品質生活的日益追求,耳機行業高端化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由此可見,耳機行業的風口已來。
⑵ 關於做耳機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建議:專注品牌的維護和營銷,在質量上一定把好關。想有好的音質,材料和工人素質是關鍵,我認為無線耳機永遠不能代替有線的。加油哦
⑶ 請問耳機製造屬於第幾產業
第三產業,可以減稅
⑷ 2020 年 TWS 耳機行業將會是什麼樣
之前看到專家預測說2020 年僅消費市場無線耳機規模有望達到 150 億美元以上,內考慮醫療、工業容等新領域,整體市場將達到 300-400 億美元。
是一個很龐大的產業,現在大家經常看到的瘋米耳機就是一個新興的音頻產商科甲技術發布的新品牌。
⑸ 怎麼看待耳機行業的當前潮流、發展趨勢
便攜性也是當前最具創意的一個耳機發展方向。為了突出便攜型,耳機的產品形態,正在逐漸脫離了原有的牢籠,演化的更加豐富多彩。各式各樣的便攜耳機、各具創意的模具設計,不時地為我們帶來驚奇感覺。
⑹ 傳統耳機行業的swot分析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耳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相對於手機和電腦整機而言,耳機生產的投資較小,中國中小型企業紛紛加入這個行業,大多從事製造價格低、生產周期短、流通快的產品,市場上的各種低檔耳機價格從5元、15元到百元的,琳琅滿目,魚目混雜,低端耳機市場趨於飽和,競爭激烈。有實力的企業紛紛轉向中高端市場和功能型細分市場。
在全球耳機需求競爭中,美國、新加坡是中國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另外,在不同地區的競爭對手也有所不同,如在香港市場主要對手是美國和日本,在美國市場主要對手是台灣和墨西哥。
潛在進入者分析
整機廠商憑借資本和技術優勢進入中高端耳機市場,整合產業鏈優勢,對眾多中低端廠商的生存構成威脅。如HTC計劃斥資3億美元收購耳機廠商Beats Electronics的大多數股權,以便提高HTC手機的音質。Beats耳機的價格在150~300美元之間,要普遍高於蘋果iPod和iPhone的耳機。電聲設備企業憑借現有技術優勢拓展耳機業務,如漫步者收購日本知名耳機品牌STAX,提升綜合競爭實力。從2004年漫步者開始運作耳機項目以來,通過不斷的摸索,逐漸掌握了耳機的設計研發能力,特別是一些核心部件的技術和製造能力。與之伴隨而來的,是市場銷售額的大額提升。2009年,漫步者耳機銷售收入猛增64%,呈現出良好的上升勢頭。
替代品威脅分析
耳機與音箱都是音頻產品,但在工藝製造方面,它們存在很大不同。音箱體積大,在各個方面可發揮的餘地大;耳機看似小巧,容易製造,但其實在某些地方的技術要求反而更高。
室內影音娛樂需求的發展使得音箱需求有所提升,因為其效果更好,同時可以避免佩戴耳機帶來的不便。一些音箱企業推出面向中低端市場的小型化、個性化的音箱,對部分耳機市場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一、 全球主要國家耳機市場份額
從上世紀90年代後,「中國製造」憑借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和製造能力吸引了全球耳機製造行業將生產基地放到中國,生產中低端耳機。2011年中國耳機市場份額達到32.8%。相對地,歐美國家將高端耳機的生產放在本國。但近年來其國內經濟不景氣,經濟增速遠低於中國,歐洲危機又進一步降低人們的消費信心,因此美國、德國、日本等全球知名耳機品牌生產國家市場份額近年來有所下滑,市場份額比重分別為13.6%、5.3%和7.7%。
二、 美國
美國在經濟發展程度和耳機技術研發上要領先於其他國家,除在美國本土銷售的中小耳機品牌外,其暢銷世界的耳機品牌中被業內熟知的就有五、六個之多,如高斯(KOSS)、歌德(GRADO)、舒爾(SHURE)、愛麗絲(ALESSANDRO)和音特美(ETYMOTIC)等,相對其它國家品牌較多。時下流行的動圈和動鐵單元入耳式耳機的高端產品幾乎都來自美國。美國的耳機產品大都風格相近,比較注重耳機中低頻的表現和播放音樂的整體協調性、分離度等因素,較多的適用於搖滾、金屬類音樂。
三、 日本
上世紀末,日本隨身聽耳機領域,索尼幾乎所向披靡,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而松下由於本身的研發能力限制,只能靠一些獨特的外形設計吸引眼球。原來曾與索尼並肩的另一隨身聽廠商愛華也由於經營不善被索尼[1]收購。目前在日本市場,鐵三角的市場份份額已經遠遠超過索尼,但在中國市場,鐵三角的知名度僅限於高端市場,被眾多發燒友知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STAX耳機品牌是世界上最有名望最具影響力的靜電耳機製造商,號稱日本的半個HI-END品牌,STAX的靜電耳機價格合理,聲音輕盈柔和,富有飄逸的美感,具有豐富的細節。
日本的半導體供應量佔全球的20%,在部分電子零部件領域更是全球主要生產商;而香港、台灣和中國內地以及韓國不少電子生產商均依賴日本生產的零部件,因此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對全球電子行業產業鏈影響極大,耳機產業當然也在其中,本土耳機減產和消費低迷使得日本耳機在全球份額有所降低。
四、 德國
相較於歐洲其它國家,德國耳機市場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刺激下發展良好,主要得益於其耳機三大知名品牌——森海塞爾(sennheiser)、拜亞動力(Beyerdynamic)和德國歌德(MB
QUART)較強的市場影響力。在德國耳機市場,專用於攜帶型媒體播放器、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的耳內、迷你耳機占據了超過80%的市場份額,而傳統的耳機,作為戶外裝置越來越普遍,這要歸功於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
⑺ 耳機屬不屬於暴利行業
看你對暴利的定義是什麼
講道理,世界上超過80%的產品物料成本不足其售價的十分之一,如果只是這樣無腦計算的話,耳機必須算暴利行業
⑻ 蘋果發布AirPods後,耳機行業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局
iPhone 7 取消了 3.5mm 耳機介面,從此 TWS(真無線立體聲)開始成為耳機行業的新潮流。
國內外多個一線硬體廠商紛紛跟進,還有創業單位,例如新興音頻廠商科甲技術旗下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