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山西文化產業園區

山西文化產業園區

發布時間:2020-11-26 14:49:23

A. 山西平遙如何靠文化產業突圍

2018年7月2日消息,在位於山西省晉中市的平遙古城,即將舉辦的首屆平遙國際雕塑節將吸引來自義大利、法國等十餘個國家的雕塑藝術家、評論家、策展人齊聚,成為當地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2001年,平遙國際攝影大展成功舉辦。17年來,大展已成為中國內陸省份對外文化交流的成功範例和中外公認的國際知名文化品牌;2006年,「平遙中國年」成功創辦,目前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具漢民族特色的春節民俗文化品牌。

2012年,平遙縣與中國著名導演王潮歌印象團隊合作打造大型室內情境體驗劇《又見平遙》,好評如潮;去年,平遙縣與知名導演賈樟柯團隊合作舉辦首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吸引18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部作品集中亮相,成為又一扇國際文化交流之窗。

20多年來,平遙靠文化產業突圍,從晉中盆地的人口大縣、財政窮縣,變身為國際旅遊城市。數據顯示,在文化旅遊產業的帶動下,該縣2017年接待遊客近1300萬人次,同比增長22%;旅遊總收入超過1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7%。

來源:鳳凰網

B. 山西太原的文化產業有哪些,細化的產業

用「三晉文來化產業園區」的形式源來集中晉源區文化內涵,可以突破以晉祠為核心的「點」式發展思路,形成「點———線———面———體」整合模式:以西部山嶽景區為線,從北向南,延伸綠化帶,保持原生態植被,展現蒙山大佛———太山龍泉寺———龍山大佛———天龍山石窟———懸瓮山的多層次立體景觀;在山腰、山腳的北部風景協調區和南部晉祠景區,串聯式保護和開發以神堂溝為模本的難老泉及清徐龍湖泉溫泉水系,提高利用價值,全新包裝晉祠;盆地區北為長風商務區、晉陽湖景區、中間是古城遺址景區、南為高級服務區,形成文化產業核心區。盡快實施汾河南延,人工開鑿聯通汾河公園、晉陽湖、晉祠三大水景的黃金水道,南北相接,貫通龍脈,涵養晉祠水源,保護歷史文脈;提升黃金水道兩側的土地價值,體現生態、人性、親水、文化特色;恢復晉祠周圍南北大寺十里稻花香、遍地荷花香的生態景觀。形成西山以生態建設為主,平地水系開發,湖光山色,回歸大唐盛世懸瓮山麓、晉水流域的群鹿賓士、百鳥鳴唱、魚翔淺底的美麗自然景色和歷史文化韻味,綜合立體的黃土高原小江南。

C. 山西太原的文化產業有哪些

雙合成

D. 三晉文化的文化產業

山西省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30年來,山西省的文化產業走出了一條從無到有、從慢到快的發展之路,如今,山西省確立了「文化強省」的戰略地位,文化產業迅速崛起,全省人民感受到了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取得的明顯成效,同時也享受到了文化成果帶來的諸多實惠。
2007年,山西全省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160.75億元,比2006年增加36.03億元,增長28.9%,佔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2.65%提高到2.80%,已超過金融業佔GDP總量的比重。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54%,拉動全省經濟增長0.76個百分點。與2004年相比,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4.5%,超過同期GDP增長速度。以上數字表明,近些年來,山西省文化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環境在優化,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在增強。
從文化產業組成的三個層次看,2007年,在全省的文化產業增加值中,新聞服務、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廣播影視服務和文化藝術服務等「核心層」產業的增加值為38.70億元,佔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24.0%;網路文化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和其他文化服務的「外圍層」產業的增加值為79.52億元,佔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49.5%;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等「相關層」產業的增加值為42.53億元,佔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26.5%。與2004年相比較,「外圍層」佔全部文化產業總量的比重進一步上升,「核心層」和「相關層」比重則有所下降。「外圍層」比重的迅速上升,主要是受文化休閑娛樂服務中的旅遊業和網路文化服務中有關行業的強勢拉動所致。
2007年山西各市區的民營文化企業發展勢頭強勁,民間資本已在山西的文化產業中嶄露頭角。太原市有專業藝術演出團體13個,民營職業劇團16個,民間劇團59個,經營性民間藝術表演隊伍235個。
2008年,在文化強省戰略的推動下,山西省繼續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不斷加大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活動等方面的文化產業類投入力度,積極促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2008年,山西省全社會文化產業類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共有320個,比2007年增加38個;全年累計完成投資57.8億元,在2007年高增長的基礎上,同比又增長30.7%,增幅比同期山西省全社會投資高6.5個百分點;佔山西省全社會投資的比重為1.6%,比2007年提高了0.1個百分點。
山西省文化產業發展的目標:到2010年,基本建成擁有強勢文化人才、強勢人文學科、強勢文化活動、強勢文化產業、強勢文化品牌的文化強省。文化產業包括文化旅遊業、文博會展業、文化傳媒業、文化體育娛樂業,成為全省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到2010年在全省GDP中的比重達到20%以上。

E. 關於山西民營資本投資文化旅遊產業,誰有具體資料

新世紀要振興發展雲夢,提升雲夢的後發優勢,不一定走傳統工業發展道路。我認為應在「文化旅遊經濟」方面下功夫。美國著名的旅遊專家托馬斯·戴維森曾提出,旅遊是關繫到國民教育、社會進步、生態價值的社會經濟綜合體系。現在我縣的文化旅遊產業,幾乎是空白,而鄰近縣市旅遊產業發展迅猛。雖然我縣沒有秦磚漢瓦,也沒有九寨溝、西雙版納那樣的大自然饋贈,但從我縣的歷史傳統、生態環境與市民文化性格來看,以「文化經濟」的視野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發展作為「無煙工業」的旅遊業,既可以拉動第三產業,又可彰顯文化特色,文化旅遊業作將會成為雲夢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我認為要發展「文化經濟」需做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推廣城市品牌。推廣城市品牌實質上是弘揚一座城市的精神,雲夢弘揚的就是一種中華孝文化精神,「黃香故里」呼喚的就是營建一個全世界孝子共同的精神家園。例如可舉辦生態旅遊文化節,突出「弘揚孝子文化、打造旅遊品牌」的主題,舉辦文藝演出、風箏大賽、文化表演、佛事廟會、攝影展覽等大型活動,吸引遊客,知名學者、藝術名人齊聚共賞美景,用他們的筆墨和鏡頭鮮活的反映優美的生態、淳樸的民風,這樣全方位的宣傳和推介豐富的旅遊資源和濃厚的文化底蘊,進一步擴大生態旅遊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推進了文化與經濟和旅遊的融合,提高了旅遊的檔次和水平。著力發展楚風文化、詩詞文化、竹藝文化、龍舟文化、根雕文化、宗教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要打好雲夢生態農業牌,開發出一系列優質生態的旅遊產品。
二、美化城市建設。有文化品位的城市應該是「形神兼備」的城市,關鍵是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市政景觀。我縣應建成生態農業的綠色環境,打造「兩園一基地」,保留大量頗具楚風的民居建築等等,這些都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和「休閑之城」必需的重要城市景觀。
三、打造文化節慶。城市文化的特色往往在其文化節慶活動中可以得到彰顯,國內不乏成功的範例。如大連的「服裝節」,哈爾濱的「冰雪節」,山東濰坊的「風箏節」等等。雲夢作為孝子文化中心,應精心打造一個讓遊客與市民都產生「認同感」、「歸屬感」的「世界孝子文化節」,將文化旅遊融入城市建設,以文化節慶進行文化營銷,從而拉動酒店業、建築業、休閑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
四、挖掘城市故事。文化名城必須擁有豐富多彩的故事,這是最能吸引遊客前來考察觀光的動力。韓國的「大長今」,江浙的「白蛇傳」,不知吸引了多少遊客好奇的目光。其實,雲夢的先民們當年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歷程,不知蘊藏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精彩故事,我縣歷史名人孝子黃香、傳奇人物伍子婿、蓋世之傑吳祿貞、太守陶侃、理學名士趙復、著名學者鄒觀光、清代名臣許兆春……又有多少饒有趣味的傳奇素材,文人作家們大可以馳騁藝術想像力,創造出引人入勝的城市故事來。如何「設計、包裝」雲夢,應該進一步引起縣委、縣政府的重視。
五、創造文藝精品。「文化雲夢」離不開文藝精品。近年來,雲夢在文藝創作方面有很多成果。方言小品《乘涼》、京胡獨奏《楚調新韻》、長篇歷史小說《千古孝子黃香》縣楚劇團創作的小戲《吊子賣鞋》、雲夢皮影。都是難能可貴的東西。同時我們也要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文藝創作。因此雲夢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吸引更多非雲夢籍的人才參與到「文化雲夢」的建設中來。
六、文化旅遊發展思路。文化旅遊開發必須規劃先行。要立足於雲夢文化旅遊資源的實際,樹立大旅遊、大市場的觀念,制定出可行的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突出重點,抓好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改善交通、通信、接待等基礎設施條件。在招商引資方面,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制定招商引資發展文化旅遊的優惠政策,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文化旅遊開發建設,從而真正做到誰投資、誰受益。聘請有資質的設計部門從規劃——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等,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把項目前期工作做好。將自然景觀進行文化包裝,使其更富有靈氣和誘惑力,滿足遊客求新、求異,追求享受獨特民風民情的心理,實現游中有景、有物、有獲。另外要在宣傳上下功夫,通過各種媒介把文化與旅遊資源結合起來面向國內外宣傳,增加文化雲夢旅遊資源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遊客到雲夢來,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

F. 山西太谷廣告產業園區是做什麼的

山西廣告產業園的成立落地將成為山西最大的廣告行業產業鏈聚集區,將為山西的廣告文化行業帶來一陣春風,是我省廣告文化行業發展的里程碑。據悉,山西(太谷)廣告產業園區一期總體規劃佔地200畝,總投資5.5億元,建築面積超20萬平方米,園區距省會太原35公里,距瀟河綜改區南界6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園區全部建成後,預計引入涵蓋品牌形象策劃、包裝、VI系統設計及各類戶外廣告標識標牌設計、加工、銷售等廣告行業相關企業60家以上,帶動就業2000人以上,產值超十億元,將有力推動山西廣告行業向著集群化、專業化、規范化、標准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廣告產業園自建電商平台及物流平台,重金配置環保設施確保企業達標生產,並配套專屬辦公區、公寓、職工食堂、洗浴中心、便利超市、文化活動中心等。

此外,如果你想要知道更多產業園資訊及政策,不妨從經濟帶網了解,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山西文化產業園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