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文化產業調研

文化產業調研

發布時間:2020-11-26 13:10:27

㈠ 如何通過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培育 調研課題

【答案】A【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深圳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努力打造文化產業名片,提升城市文化魅力,體現了深圳市對文化軟實力的高度重視,A項符合題意;B、D兩項說法不符合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及文化消費的現狀,故排除;C項與題意無關,故排除。答案選A。考點:文化與綜合國力

㈡ 如何進行企業文化的調研

企業文化調研的步聚

要進行企業文化調研,需經過以下幾個步聚:

第一就是對企業總體情況進行了解。包括企業的歷史情況、人員構成、目前的現經營管理狀況、人員素質、管理水平、產品競爭力、品牌價值等方面。

實際上,這是任何一個空降或是外聘高管都要做的事。

第二是了解這個行業的背景。包括行業的歷史與現狀、行業競爭力、從業人員文化傾向、相關行業的企業文化特徵、市場競爭情況、市場人員精神狀態與工作狀態、市場前景影響力、市場從業人員對企業整體的認識。

這是從行業的中觀層面來認識把握企業的,主要從市場角度切入,這是非常准確的。因為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市場是企業的主要生存環境。市場和營銷人員最能反映和評價企業的文化優劣。

第三是通過一系列具體調研活動來認識和評判企業文化。包括問卷調研、座談、個別交流、書面材料研究、高層專訪、隨機訪問、現場觀察等方式。這些方式,是真正走入企業進行企業文化調研的具體步聚。問卷調查,要注意問卷設計、發放范圍、操作方法、統計分析。座談要注意座談對象、內容設計、過程式控制制和引導等環節,還要關注一些細節。高層專訪也要進行內容設計,提前准備,注意把握關鍵點。書面材料研究,則主要是從文本內容尤其是企業的歷史來了解企業。現場觀察是很重要的方式,要重點考察廠房車間布局、產品包裝、物料存放、設備設施情況、員工服飾與精神面貌、文字及宣傳欄情況、對外人的態度、食堂宿舍。這些方面,基本可以反映一個企業整體的物質風貌和精神風貌。

㈢ 如何進行企業文化的調研

組織行為學的觀點認為,企業文化是指企業成員共有的一套意義共享體系,它使組織獨具特色,區別於其他組織,這個意義的共享體系實際上是企業所看重的一系列關鍵特徵。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企業文化反映了一個企業的精神與物質文明的總和,是一個企業思維觀念、行為方式、傳統習俗、價值取向的總和。
認識、評價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是比較復雜和困難的,但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課題。
從企業文化角度認識一個企業,比單純從財務指標或者年報上,更深入、更透徹一些。
我們假設,你是一個外部人,空降到一個企業擔任高管,除了了解這個企業的財務狀況、人員構成之外,最好能盡快准確把握這個企業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調研便是這樣一個工具。
企業文化調研的步聚
要進行企業文化調研,需經過以下幾個步聚:
第一就是對企業總體情況進行了解。包括企業的歷史情況、人員構成、目前的現經營管理狀況、人員素質、管理水平、產品競爭力、品牌價值等方面。
實際上,這是任何一個空降或是外聘高管都要做的事。
第二是了解這個行業的背景。包括行業的歷史與現狀、行業競爭力、從業人員文化傾向、相關行業的企業文化特徵、市場競爭情況、市場人員精神狀態與工作狀態、市場前景影響力、市場從業人員對企業整體的認識。
這是從行業的中觀層面來認識把握企業的,主要從市場角度切入,這是非常准確的。因為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市場是企業的主要生存環境。市場和營銷人員最能反映和評價企業的文化優劣。
第三是通過一系列具體調研活動來認識和評判企業文化。包括問卷調研、座談、個別交流、書面材料研究、高層專訪、隨機訪問、現場觀察等方式。這些方式,是真正走入企業進行企業文化調研的具體步聚。問卷調查,要注意問卷設計、發放范圍、操作方法、統計分析。座談要注意座談對象、內容設計、過程式控制制和引導等環節,還要關注一些細節。高層專訪也要進行內容設計,提前准備,注意把握關鍵點。書面材料研究,則主要是從文本內容尤其是企業的歷史來了解企業。現場觀察是很重要的方式,要重點考察廠房車間布局、產品包裝、物料存放、設備設施情況、員工服飾與精神面貌、文字及宣傳欄情況、對外人的態度、食堂宿舍。這些方面,基本可以反映一個企業整體的物質風貌和精神風貌。
以上都是從一些方法層面,了解企業的整體文化特徵。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企業文化調研的主要內容
在組織行為學角度,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員共有的一套意義共享體系,它使企業獨具特色,區別於其他企業。這個意義的共享體系實際上是企業所看重的一系列關鍵特徵。研究表明,主要是七項主要特徵。
一是創新與冒險。員工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鼓勵進行創新和冒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二是是否注意細節。員工在多大程度上被期望做事縝密、仔細分析和注意細節。
三是結果取向。管理層在多大程度上考慮到決策結果對組織內成員的影響,換句話說,管理層是否只問結果,不問過程,或者主要以結果來決定組織成員。
四是人際取向。管理決策在多大程度上考慮到決策結果對組織內成員的影響。管理層在決策時,是否考慮到每項決策對人際關系的影響,對企業員工利益的影響。
以上每個特點都表現為一個從低到高的連續體。根據這七個特徵來評價企業,就能得到一幅企業文化的構成圖。這幅圖構成了企業成員對於企業、企業中的活動風格、企業成員的行為方式共同理解的感情基礎。
企業調研活動應該圍繞著以上七個方面進行,才能獲知企業文化的風貌。
調研中注意把握的問題
首先要認清強文化與弱文化的關系。一個企業的主文化就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在企業文化調研中,企業核心價值觀是否被企業成員所廣泛認知,是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具備強文化的標志。組織的核心價值觀得到強烈而廣泛的認同,就是強文化。接受核心價值觀的組織成員越多,對核心價值觀的信念越堅定,組織文化就越強。強文化會對其員工的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在組織內創造一種強有力的行為控制氛圍。
其次是摸清主文化與亞文化的情況。在企業文化調研中,還要注意主文化與亞文化的狀況。很多大型企業都存在著一個主文化以及眾多的亞文化。主文化體現的是核心價值觀,它為企業中絕大多數成員所認可和共享。亞文化通常在大型企業內部發展起來,反映了其中一些成員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情境和經歷。
企業文化調研不能憑想像推斷,只有扎實深入開展調研,才能基本准確認識一個企業的文化狀況,對一個企業有全面、深入的認識。

㈣ 文化產業的現狀

中國文化產業特點中國本身文化底蘊豐厚,且文化沒有排他性,其他國家的文化產品進入中國後都能取得不錯的市場效益。
中國的文化產業大多有政府介入,文化產業重點項目由政府提出,重點文化企業由政府扶植或是經營。
文化產業總體起步晚,市場發育度低,沒有健全的文化產業人才培養、流動和獎勵機制。
現行教育制度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懂文化的不懂技術,學技術的輕視人文,文化產業實力偏弱,規模小,管理方式滯後。
中國文化產業分類新聞服務
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
廣播、電視、電影服務
文化藝術服務
網路文化服務
文化休閑娛樂服務
其他文化服務
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
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銷售 演藝業:建設10家左右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全國性或跨區域的文藝演出院線,形成1至2個國際知名的演藝產業集聚區,為實現從演藝大國到演藝強國的跨越奠定基礎。
娛樂業:打造5至10傢具有較大產業規模和較強競爭實力的娛樂業品牌,使國產娛樂設備、國產原創娛樂內容占據國內市場60%以上份額。
動漫業:力爭到2015年,動漫業增加值超300億元,著力打造5至10個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國產動漫品牌和骨幹動漫企業。
游戲業:到2015年,游戲業市場收入規模達到2000億元。
文化旅遊產業:使文化旅遊成為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重要支撐。
藝術品業:到2015年,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達2000億元。
工藝美術業:到2015年,全國工藝美術業增加值超過6000億元,出口額超過200億美元。
文化會展業:形成3至5個覆蓋全國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會展。
創意設計業:舉辦1至2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意設計展會和賽事活動,支持打造3至5個世界知名的「設計之都」。
網路文化業:提高網路文化產品的原創能力和文化品位,進一步增強網路文化核心競爭力。
數字文化服務業:形成一批採用數字技術提供製作、傳播、營銷、推廣等服務的文化服務企業,為文化產業和高新技術融合發展提供支撐。 隨著文化產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各大文化產業企業間並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文化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
中宣部改革辦副主任高書生從近幾年在政策協調和在基層調研中掌握的情況出發,認為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引人注目的趨勢:
一是我國文化資源進入到大調整、大整合的時期。文化資源的行政化配置體制已經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嚴重不適應,這種不適應不僅造成了地區的封鎖,還造成了行業的壟斷,最終對文化企業非常不利,表現為現文化企業非常弱小、同構化非常嚴重。中國和德國的出版業相比,我們全國有579家出版社,每年的產值都在600億左右徘徊,而德國貝塔斯曼2008年一年的銷售額就達139億歐元。我們產業集中度低,低到什麼程度?全國所有的圖書出版社加在一起不如國外的一家公司,包括我們的演藝也是如此。
因此,改革方向應該是打破這種舊體制,讓市場機制更多地在文化資源配置上起基礎性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文化資源的調整和整合就不是以誰的意志為轉移的,而是市場和資本的力量在推動它整合。
二是行業界限越來越模糊,出現了行業融合的趨勢。以前把文化細分成「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這三個領域,由於傳播技術和手段的日益多樣化,今後將逐漸出現融合的趨勢,行業界限將不再明顯。比如,廣電的兩張網,即有線電視網路和無線移動網,隨著技術改造和規模化發展,將成為整合文化資源的重要平台,出現電視圖書館、電視互聯網、電視報刊、電視劇場以及手機電視、手機電影、手機報刊、手機圖書等新業態,到時就很難說這些是屬於上述哪個領域中的了。
三是文化與旅遊以及製造業的結合越來越明顯。今後隨著文化資源的進一步開發,文化和旅遊的結合——也就是深度旅遊必將會在中國出現。同時,把文化的內涵或元素植入到建築裝修材料當中——這種文化和製造業的結合,既提高了產品的文化含量,又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
四是文化產業發展已經從自發轉向自覺。文化體制改革將向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的方向發展,但是市場機制也有弊端。為了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基地的孵化和集聚功能,加強規劃及調控引導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當務之急是研究和制訂全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布局規劃。 在2012年12月15日舉行的「2012年中國文化金融創新峰會」上,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司長劉玉珠表示,文化和金融合作的共識已經開始形成,這對產業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他還透露,正和財政部門一起研究財政資金來支持文化金融的新模式。
截止到2012年12月,文化部與各銀行機構部行合作的機制下,實現重點信貸融資項目97項,累計余額210.96億元,部行合作帶動了文化產業信貸余額的新高。
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已有77家文化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已有64家文化企業注冊發行了1449.5億元各類債券,為保證文化產業投融資工作的順利開展。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參與文化產業投資的基金是135個,資金總規模超過1795億元,多渠道、多種形式的融資方向極大的拓展了文化產業的投融資體系,為文化企業選擇多樣化的融資提供了可靠的條件。
劉玉珠表示,將進一步的探索文化與金融結合的新規律、新渠道,擴大與各類金融機構的合作,打造文化產業金融服務的全鏈條,鼓勵各類機構積極參與文化企業在建融資試點,文化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文化類無形資產的評估、流通工作。打造銀行、保險、證券等多方面參加的文化產業投融資全鏈條建設,在拓展延伸文化產業鏈的同時來順暢文化金融服務的鏈條。同時,注重於扶持小微企業,鼓勵民間投資、金融改革等政策的配合,依託文化金融工作的實施來推動文化企業的財務管理、資產評估、公司治理等相關工作的開展。投融資高潮
2012年文化產業發展方興未艾——各地繼續加大投資興建文化產業園;文化與資本領域對接推陳出新,文化基金仍層出不窮。展望2013年,國家對文化產業大力支持的宏觀政策環境不會改變,文化產業投融資高潮或將再現;文化與科技結合成為文化產業的發展主題,各地有望出台相關落地政策,促進新興文化業態強勢發展。金融資本和文化產業的對接進展迅速。4月27日,人民網[微博]在上交所上市,這是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新聞網站。此外,新華網、華聲在線、央視網等50家中央、地方新聞網站也加入了改制上市大潮。同時,2012年下半年以來,文化產業基金再度大規模集中設立,其中,中誠騰龍旅遊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西部文化旅遊產業基金和西安曲江影視投資基金在9月設立的基金目標總規模高達202億元。資本之所以青睞文化產業與國家宏觀層面的支持是分不開的。2012年年初,文化部發布《「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文化部門管理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平均現價增長速度高於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十八大報告又再次強調「要將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預計2013年這樣的宏觀政策面將得到延續,文化產業投融資高潮或將再現。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為13479億元,比2010年增長21.96%,高於同期現價GDP年均增長速度4個百分點。我們預計,得益於宏觀層面的支持和資本的介入,2012年、2013年文化產業可望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長。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產業舞台成為「主角」。多部門聯合出台《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綱要》,提出「促進傳統文化產業的優化和升級,重點圍繞演藝、工藝美術及新聞出版全產業鏈等產業發展開展技術創新和應用服務示範,同時促進廣播電視網升級換代及新技術推廣」等促進文化、科技融合的政策方向;十八大報告更是強調「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在文化消費領域,出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以電影產業為代表的大眾文化消費持續強勁,毫不理會經濟的「寒意」;而以藝術品拍賣為代表的高端文化產品消費則打了個「寒顫」,未來的發展還有賴於實體經濟增長的回暖。2011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131億元。《「十二五」期間中國電影產業黃金五年發展研究報告》預測,「十二五」期間中國電影票房將突破300億元,沖擊400億元,到「十二五」末期,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已經徵求意見一年多的《中國電影產業促進法》預計在2013年初即可出台。廣東省廣電局電影管理處處長黃昌寧說,在廣播電視這個大領域裡面,電影將是國家從法律層面進行扶助的首個產業。在《促進法》的推動下,2013年的電影產業必將有突破性的發展。與大眾文化消費的「旺」勢相比,高端文化消費明顯遇「冷」。業內人士觀察,藝術拍品市場減少3至5成,拍賣成交破億元人民幣的藏品近35件,但2012年卻屈指可數。展望2013年,因為經濟增長不可能快速「回暖」,高端文化產品的消費或將繼續「走冷」。湖北省博物院研究員蔡路武認為,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正處在深度調整期,體現為激情回歸理性,投資與收藏統一,發展策略調整以及誠信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

㈤ 進行文化產業資源調查應注意哪些方面

1、可以先從網路上搜集一些關於文化產業的報道資料,以對該產業的現狀與發展有一定認識。
2、可在知網上下載一些文化產業資源的研究論文,以強化學術素養。
3、搜集一些相關的統計數據。
4、調查可以分為兩部分:訪談和問卷。訪談應有一個訪談計劃和訪談提綱。問卷需要以問題作為導向,向明確要達到什麼目的,調查什麼問題,然後再設計問卷和選定調查對象。一般地,問卷應在300份以上。

㈥ 調查一個地方的文化產業的方式有哪些急!!!

1、實地觀察法,到地方去考察
2、問卷調查法,到地方發問卷
3、訪談調查法,到實地與當地人訪談
4、最佳答案實驗調查法,發問卷統計出結果再訪談。
5、文獻調查法,在網上搜索、到圖書館查資料

閱讀全文

與文化產業調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