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子競技怎麼發展的
一、電子競技(Electronic Sports)就是電子游戲比賽達到「競技」層面的活動。電子競技運動就是利用電子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對抗運動。通過運動,可以鍛煉和提高參與者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心眼四肢協調能力和意志力,培養團隊精神。電子競技也是一種職業,和棋藝等非電子游戲比賽類似,2003年11月18日,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將電子競技列為第99個正式體育競賽項。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改批為第78個正式體育競賽項。二、電子競技的意義:就電子競技內涵來說,其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精神與傳統體育項目的精神是一致的。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孕育誕生了許多新的運動項目、運動方式,電子競技正是其重要體現,特別是其概念和內涵的不斷發展,對豐富和發展體育運動項目、拓展體育精神有其獨特作用。電子競技滿足了人們多元化的體育健身需求,特別是在引導青少年全面健康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三、電子競技與其他項目區別:首先,電子競技≠電子游戲其實,可以把電子游戲看成是一個程序,而這個程序是由各種高級代碼組合成的。但是電子競技卻不一樣。舉個例子,在玩游戲過程中,究竟游戲是核心,還是較量是核心?電子競技這個概念拆開來看,游戲,電子或者說代碼在不同游戲中的組合千變萬化,但是競技卻是永恆的核心。其次,玩游戲≠電子競技當然有,很多不玩游戲的人,都會覺得玩游戲只是一種娛樂而已,輸贏不重要。當然,說的並沒有錯,玩游戲只是一種娛樂。但是如果加上競技,則是完全不同。首先是心態,假如這個比賽不是游戲,而是各種體育類比賽,那麼每個人的想法是不是都會改變。當然游戲也只是游戲,可為什麼那麼多人熱衷於電子競技呢?就是因為電子競技在競技的本身還帶著娛樂性。生活在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五感,而電子競技則是從五感入手,為什麼喜歡?因為畫面感好,因為音樂聽著舒服,因為心裡不知道對手會幹嘛所以緊張激動。這比傳統的一些身體運動又多了很多東西。當然有些人玩游戲純屬消遣娛樂,而有些人卻是真的當做一個競技比賽,每個人的想法不同,這點無可厚非。玩游戲可能包含了電子競技,但是電子競技絕對≠玩游戲。最後,電子競技=體育?現代體育的特徵在於組織性、競爭性、身體性,這三個基本要素里,從近年來風起雲涌的諸項電子競技比賽來看,前兩個要素,已經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電子競技,具備組織性、競爭性的特點。那麼關鍵來到了身體性這個要素上。其實相比電子競技,傳統競技體育運動的身體性也一直存在著爭議,對於運動員在運動場上的表現,我更傾向於身體只是比賽的一部分,競技體育並不能脫離智力的訓練和在比賽中策略、精神、技巧等智力方面的因素。在傳統的體育大項足球、籃球、田徑、體操等項目上,項目對身體的要求就極為明顯,對體能、身體技巧要求極高。但是轉而看看檯球、射擊、棋類項目,這些項目對身體機能的要求相對就會小一些,電子競技與足籃相比明顯對身體要求小很多,但是與棋類相比卻似乎不分伯仲。除此之外,電子競技對身體機能的要求只是相對較小,而對於手、眼、心的結合運用、精密操作,還沒有哪個項目能比得上電子競技。
『貳』 電競+體育已成為創新的商業模式了嗎
據報道,世界電子競技運動會(WESG)2017中國總決賽日前落下帷幕,據預測今年國內中大型電競賽事將超過100場,「電競+體育」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了創新的商業模式。
專家還表示,隨著電競產業快速發展,專業人才不足問題凸顯,直播、戰隊運營、賽事組織運營、選手經紀業務等方面存在更多機會,國內尚缺乏成規模的電競賽事,產業鏈上還有較多機會可探索。
『叄』 中國電競行業未來發展怎麼樣的
中國電競行業未來發展會很好。2020年,電競行業的用戶預測超過5億,無論是兩端電競市場,還是賽事、周邊等附加產業,電競的潛力還在不斷被開發。目前,無論是國家政策還是整個用戶消費市場,以及中國電子競技在國際賽場上的競爭力,這個行業都呈現著良好的發展態勢。
在互聯網時代,許多行業都在發生變化,電競從不被看好的質疑聲中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年輕人都愛玩游戲,而直播行業以及各種電競賽事也給予了游戲行業極大的活力。很多年輕人都想進入電競這個行業。我國熱門電競比賽已經超過了500項,我國一躍成為了世界上最具潛力的電子競技市場,但其實由於行業發展突飛猛進,電競行業的人才缺口還是很大的。
電競這塊香噴噴的大蛋糕吸引了各行各業的巨頭投入資本,它們或是直接贊助,或是參與俱樂部運營,通過各種途徑加入到了電競行業之中。這些多元化的接觸與巨大的資金支持,在幫助電子競技本行業加速發展的同時,也惠及了其他與電競相關的產業,例如直播的流行、電競衍生服飾周邊的熱賣等。這種產業鏈,促進了電子競技的普及,讓更多人的人了解到電子競技,也使得電競擁有更多創造價值的機會。
(3)電競產業鏈擴展閱讀
優秀的成績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
電競行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帶動國內消費的提升,還能成為對外文化輸出的重要方式,兩全其美。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設立為我國正式開展的第99個體育項目;2016年,國家發改委鼓勵舉辦電子競技賽事活動,《「十三五」規劃》將電競列為運動項目的重點之一;
2017年,電子競技被國際奧委會認可為一項運動;2019年,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被確定為新職業。一條條相關國家政策的出台,使得電子競技被正名,行業標准得到規范,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肆』 中國電競遇到的瓶頸,是因為沒有商業化的產業鏈嗎
中國電競的瓶頸表現在職業選手的簽約上亂象叢生,沒有合理規范的經紀公內司來幫忙管理,大部容分選手還是以個人的方式來自己管理自己的職業生涯,也就會經常陷入合同糾紛。
而各大網路直播平台和游戲俱樂部又用高價誘惑吸引電競選手的加入,使得行業內的契約精神遭到嚴重破壞。
『伍』 電競產業是如何崛起的
電競最早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發展於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但真正讓它成成熟發展的是20世紀90年代的韓國。2005年,11月20日,新加坡,來自中國河南的李曉峰在WCG(世界電子競技大賽)魔獸爭霸項目上成功奪冠,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了全球電子競技的最高峰。
但是,2003年就被確定為第99項正式體育項目的今天,的確是到今天才迎來他的春天,從2004年被禁播以來,電競終於又以勢如破竹之勢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中。當然,這一繁榮景象的出現離不開王思聰、周傑倫、余文樂等明星以及騰訊、網易等大型互聯網企業的投資和追捧。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報告,預計到2020年,全球觀看電競的人數將達到6億左右,在未來五年內中國的電競市場規模將增加26.4%。其中,移動電競在今年迅猛崛起,我國移動電子競技游戲市場2017年上半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176.5億元,同比增長100.6%。在電競產業鏈上,線下電競館、線上的陪練公司近日也屢屢獲得融資。
『陸』 電競市場規模已達700億了嗎
據報道,世界電子競技運動會(WESG)2017中國總決賽日前落下帷幕,據預測今年國內中大型電競賽事將超過100場,國內電競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0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電競產業產業鏈包括電競賽事籌備及授權、電競協會及俱樂部建設、職業選手培養、智慧電競場館建設、電競賽事媒體傳播(含直播和轉播)等方面。在上述產業鏈基礎上,產業可以衍生出商業贊助、球員經紀等其他商業價值。
希望電競行業的發展不會影響青少年對於網癮的誤解!
『柒』 電競行業怎麼樣
回答的有點多請耐心看哈!
希望能幫助到你,還請及時採納謝謝!
2018年8月,中國電子競技國家隊在亞運會中摘得兩金一銀的佳績,《英雄聯盟》總決賽,中國團隊3-1戰勝勁敵韓國奪得金牌。取得了這樣的好成績更是讓更多人將目光轉移到電子競技這一樣特殊的體育比賽項目之中。如今的「電子競技」不再是玩物喪志,而是一個朝陽產業,並且具備著蓬勃發展的屬性。
電競人才稀缺導致崗位缺口巨大
一個有發展前景的行業,必定會有激烈的競爭存在,電子競技的人才的短缺已然成為阻礙電競行業飛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預計2020年,電競行業崗位空缺將超過50萬人,因此電競行業面臨著急缺相關專業化的人才,即使部分高校已開設電競相關專業的課程,但仍無法滿足電競教育的剛需,因此使電競教育人才更不應求。
『捌』 電子競技是產業還是行業
電子競技賽事
電子競技首先離不開平台,也就是電視游戲、電腦游戲和智能手機游戲,所有電競賽事都是基於游戲展開的。國際上作為電競賽事的游戲多為直接對抗的FPS游戲、英雄對戰MOBA競技游戲、格鬥游戲,廣為人知的電競游戲包括星際爭霸2、魔獸爭霸3、DOTA2、CSGO、DotA、英雄聯盟、風暴英雄、雷神之錘、DNF、絕地求生、APEX、帝國時代、虛榮、守望先鋒、FIFA、爐石傳說、彩虹6號、無限法則、王者榮耀等區域網/網戰游戲。
電競賽事一般是以聯賽的方式舉辦,一年舉辦一次,或一年分多個賽季。
隨著網路游戲的興起,贊助商更傾向於網路游戲的賽事,於是表演賽項目不斷加入電競賽事。但由於贊助商的原因,2014年起國際最知名的電競賽事WCG停辦,電競賽事也演變為由游戲贊助商、運營商自辦的賽事,電競產品也逐步多元化。
電子競技與賽事
中國玩家可直接參與的、定期的電子競技賽事為:
NEST全國電子競技大賽: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主辦,2014年比賽項目為DOTA2、FIFA online3、英雄聯盟、SC2, [3] 表演賽項目為三國爭霸2。 [4]
Dota2:i聯賽(imbatv)、G聯賽 [5] 、超新星公開賽 [6] 、ISS中國網吧超級賽、DOTA2國際邀請賽
英雄聯盟 :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DL(英雄聯盟發展聯賽)、MSI(英雄聯盟季中冠軍賽)、RR(英雄聯盟洲際系列賽)、WCS(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All-Star(英雄聯盟全明星賽)
星際爭霸2:WCS(暴雪星際世界錦標賽)、GSL(星際爭霸2聯賽)
守望先鋒:OWL(守望先鋒聯賽)、OWOC(守望先鋒挑戰者系列賽)、OWOD(守望先鋒公開爭霸賽)
終極火力:EFCUP冠軍杯 [7] ,EFM大師賽 [8] ,TGA大獎賽
群雄逐鹿:群雄逐鹿冠軍聯賽 [9]
地下城與勇士:F1天王賽地下城與勇士職業聯賽
WESG世界電子競技運動會
「WCG」「CPL」和「ESWC」被稱為世界三大電競賽事。 [10]
世界休閑體育大會「鐵幕杯」國際電子競技 [11]
選手
即「電子競技運動員」,是指那些出類拔萃,經過層層選拔,
有資格參加電子競技比賽的職業玩家們。與傳統體育的運動員一樣,職業選手要對一款游戲(一個項目)經過長時間不斷的練習。
選手一般分為職業選手和業余選手,區別在於業余選手只會以業余的身份參加比賽,而不以游戲為職業。職業選手一般都會隸屬於某傢俱樂部/戰隊,形成僱傭關系。
俱樂部
也叫戰隊。和體育聯賽(如NBA)
里的俱樂部一樣,是由運動員相聚而成的互益組織。職業戰隊一般都會擁有獨特的標識(如隊標、隊服)以及進行統一的作息安排。
隨著行業的規范及游戲水平的不斷提高,職業戰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角色,如領隊、教練、分析師等,他們一般負責戰隊的幕後工作,如選手指導以及比賽分析等。
贊助商
俱樂部的運作離不開贊助商,贊助商主要提供經費、實
物或相關服務等支持,而俱樂部或賽事組織者為贊助商進行商業宣傳,形成互利關系。
業余戰隊一般無贊助商,或由網吧和個人提供贊助。而職業戰隊則更多的是由企業與俱樂部達成合作關系,並提供贊助。
曾經國內賽事和戰隊對贊助商的基本沒有要求和選擇,但隨著中國電競的發展,中國國內賽事和戰隊對贊助商的選擇也越來越慎重和專業。例如,為了顯示器刷新率能達到國際最高標准。
『玖』 電競行業的產業鏈是什麼
經過最近幾年的快速發展,電競產業已經初步實現成熟化運營並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內容授權、中游衍生內容製作和下游直播平台。
上游—內容授權:包括騰訊、網易、三七互娛和游族網路等游戲廠商,其作用是為市場提供高質量的精品游戲形成用戶基礎,進而推動頂層電競賽事設計。
中游—衍生內容製作:而中游則是由上游衍生的內容,即電競賽事及職業聯盟等。在整個電競產業生態中,賽事是核心承載資源,具有強大的內容變現空間。
下游—傳播平台:而下游則是負責傳播內容的直播平台,賽事內容的火爆離不開大眾傳媒的傳播,其中游戲直播作為電子競技產業的重要一環熱度隨著電子競技熱度的提升而提升,直播平台也成為電競賽事最主要的傳播渠道。
▌產業鏈上游:內容授權—游戲研發運營是產業的基礎
游戲研發商一般是指從事游戲製作、構架、開發的企業,主要負責游戲的編程、設計、美工、聲效、生產及測試等工作。
在此之外,或將自主研發的產品獨家代理給發行商,或將產品投放到移動游戲的分發渠道,做自主運營,進而將自己的產品向產業鏈的下游輸出。
目前研發市場由騰訊游戲和網易游戲兩家主導,總佔比超過總市場規模的76%。在電競產業鏈中,游戲研發商掌握著游戲版本的更迭與玩法的設計,並同時對相關的電競賽事給予內容授權。
上游游戲廠商出於推廣游戲知名度、吸引更多流量的考慮,不計成本地投入電競賽事運營、打造電競賽事品牌。
如騰訊打造的LPL聯賽(英雄聯盟職業賽)、KPL(王者榮耀職業賽),網易運營的網易X系列賽(魔獸爭霸、星際爭霸、守望先鋒、爐石傳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