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的國民經濟的增長主要是依靠什麼
提起印度,可能許多人都會想到歌舞,咖喱和神油。印度作為一個南亞地區的大國,其經濟體兩還是不小的。之所以印度的國民經濟能夠快速增長,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新德里地區的電子科技非常發達,而且這些企業都是印度的龍頭奇特。其次就是印度的旅遊業還是非常發達的,所以帶動著印度的服務行業也開始快速發展。最後就是印度的制葯業和石油加工行業這幾年的發展勢頭也是不小的。這三者基本上是印度經濟發展最主要的依靠和依賴了。
最後就是印度的制葯行業和石油加工行業,近幾年發展勢頭也是非常厲害的。從《我不是葯神》這部片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印度的制葯業的力量。而且實際上印度的制葯業也的確非常發達,許多生產葯品的大廠都選擇印度作為代工廠。其次還有印度的石油加工業,印度的石油加工業也非常發達,畢竟印度緊挨著印度洋,有大量對海底石油進行開採的技術和需求。
㈡ 美國和印度在產業發展及其布局的相同之處
全球三輪產業轉移?!這話,你那來的?!全球產業的轉移都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啊!不存在你說的(全球三輪產業轉移)吧?!比方,我們國家大張旗鼓現在要進行的產業升級,其實就是在做產業轉移!我們國家現在正在悄悄地從主要以高耗能的產業向低耗能的產業去轉變!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很多的會破產,也會有很多的作大或興起,大城市會出現服務業大發展的現象! 還有的因為不能作到自己的產業升級,被迫會把產業轉移到比中國落後的國家去(像印度,越南,南美,等等)
㈢ 印度發展最快的高科技產業是什麼
現在,印度不僅鋼鐵產業,機械製造產業,化學工業和棉麻紡工業具有一定的規模。而且在原電子,航天,計算機軟體等高科技領域也有一定的成就。
㈣ 印度高新技術產業發達的原因
印度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的政策和做法
--------------------------------------------------------------------------------
近20年來,印度政府一直將扶持高新技術產業鎖定在信息、生物和材料三個領域。這主要是基於在知識經濟時代,印度可以利用其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從而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的認識。在《2020年科技遠景發展規劃》中,印度政府明確提出:到2020年,印度不僅要成為世界經濟強國,還要成為信息技術大國、生物技術大國和核技術大國。在2003年發布的《科技政策》中,政府也強調了科學研究和創新的優先領域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材料技術。
信息技術產業
信息技術產業是印度高新技術產業中出口增長最快的部分。《遠東經濟評論》分析指出,以信息技術為主的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它推動了印度經濟以高於6%的年增長率迅速發展。印度信息技術產業的代表是軟體產業,而硬體產業無論就其規模還是技術水平都處於微不足道的地位。現僅以軟體產業為例介紹印度政府對信息技術產業的扶持政策。
1.營造政策環境
自1984年起,歷屆印度政府就不遺餘力地促進以軟體產業為主的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
1984年頒布的計算機政策正式確定軟體業為產業,並為其發展提供政府補貼;
1986年又進一步放寬政策,為軟體生產提供進出口用匯便利,簡化投資和進出口手續,並在稅收上給予減免稅;
1991年實施《軟體技術園區計劃》和《電信港建設計劃》,開始在班加羅爾等地建設軟體科技園區和電信港。此後,又相繼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出口加工區」、「100%出口導向型企業」、「電子硬體技術園區」和「經濟特區」等,以促進電子工業和軟體產業的發展。進入園區的企業享受各種優惠政策,如免交進出口稅,允許外資100%控股和免徵所得稅等。
1992年取消了設備和產品講口許可證制度,進一步刺激了出口導向型軟體業的發展。
在機制建設上,1998年明確提出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是今後重點發展的兩大知識型產業,並成立了以政府總理為組長的國家信息技術和軟體發展工作組。同年7月,內閣決議通過了該工作組提出的《信息技術發展計劃》。該計劃制定了產業發展遠景目標,即:用10年時間,在印度獨立60周年之際(2008年),使印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軟體生產和出口國。此外,該計劃還提出優先發展信息產業;打破國內信息基礎設施壟斷經營的局面、解決信息技術發展的瓶頸問題;進一步改革稅制,確保對信息產業的資金支持;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和培訓,完善電子商務和相關法律等措施。
1999年,政府組建了獨立的信息技術部(MIT),具體負責信息技術行業的政策制定、產業管埋和項目實施等。為更好地協調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還成立了內閣信息委員會,頒布了《信息技術法》,建議政府各部將2%~3%的預算用於發展信息技術,如信息技術產品的開發、采購、人員培訓和服務等。這些措施在推動國家級信息中心和政府資料庫建設的同時,也促進了印度國內軟體市場的形成。目前,各邦政府也都仿效聯邦政府的做法,成立了各自的信息技術部,制定積極的信息技術產業政策。包括:免除環境許可證;建設通信網路;建立培訓中心;鼓勵私入投資信息技術教育與培訓;對經濟落後地區的信息技術教育提供補貼和培養高質量人才等。
2.完善法律體系
近20年來,政府修訂並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有《版權法》、《信息技術法》和《半導體集成電路設計法》等,初步建立和完善了推動信息產業發展的法律體系。
為適應軟體產業發展的需要,1994年政府修訂了《版權法》,明確界定了未經版權持有人授權,復制計算機軟體,出售、出租盜版計算機軟體的行為皆屬違法。違法者如被認定有罪,將被處以7天至3年的監禁或5萬盧比(約合1萬元人民幣)以上20萬盧比(約合4萬元人民幣)以下的罰款,或兩罰並用,該法被印度官方認為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法律之一。政府各部門和行業組織也不斷打擊軟體盜版活動,對舉報者給予重獎。目前,軟體用戶的版權意識開始增強,軟體盜版率已經降到60%左右,遠遠低於其他發展中國家90%以上的盜版率,這使印度的軟體產品逐漸得到了西方國家的認可。
2000年5月,印度議會通過了《信息技術法》。該法修訂了《證據法》、《刑法》和《儲備銀行法》等相關法律的有關條文,對非法進入計算機網路和資料庫、篡改源文件、傳播計算機病毒、復制軟體和偽造電子簽名等違法行為等都做了明確界定,並制定了具體的罰則。同時,還提出電子合同、電子文書和數字簽字的法律依據,使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的發展有法可依。2000年10月18日《信息技術法》的正式實施不僅使印度成為世界上12個有信息技術法的國家之一,還標志著印度已構建了較完善的信息技術產業法律保障體系。
3.重視人才培養和儲備
印度政府主要通過以下三種途徑開展人才培養:①各種公立的院校;②私營的商業性培訓機構,這已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補充,這類培訓機構已超過1000家,每年能夠培養數萬名專業人才;③吸引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和工作。政府鼓勵人才自由流動,只要能夠回印工作就能帶來相關的經驗和技術。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和積累,這種產業化的職業教育培養了大批的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專業人才,使得印度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軟體人才儲備庫。
4.加大投入
政府除加大政府投入,與銀行和企業聯合設立軟體和信息技術工業國家風險基金外,還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為信息技術的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通過吸引跨國風險投資、為軟體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放寬國際融資機構收購國內軟體企業的有關限制等資本市場工具實現資源配置和產業提升,使軟體企業向集團化和國際化發展。
㈤ 印度班加羅爾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有什麼
(1)①自然環境優越。該地海拔700多米,氣候宜人,干凈整潔,空氣質量好,有利於吸引人才。
②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發達地區。班加羅爾雲集了印度理工學院、印度管理學院和印度信息技術學院等許多名牌大學。
③政府大力支持。
(2)技術先進和人才優勢,高速交通的發展優於發展中國家。
(3)大學、科研機構提供技術,不斷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政府營造廣闊寬松的創業空間、良好的法制環境;企業放眼世界,將企業做大。
㈥ 印度新興產業的發展是什麼
就一個軟體外包吧,其實和中國的製鞋業外包一個德行,都是被歐美剝削。-- 只是,他們英語普回及, 奴隸了300年,答思維方式比較流水化,而且歐美對他們熟悉點。
其他的? 這個世界上還有別的新興產業嗎?
金融業,英國美國的產業
高科技,美國的
重工業,德國,法國,義大利老牌西歐發達國家的地盤
汽車,歐美,日本的
精密儀器,日本的
電子儀器,日本韓國的
集成電路,韓國,台灣的
中國最後撿了個輕工業。
後面的國家還能撿什麼產業呢?掙錢的都瓜分光了,就買家產,賣資產的行業,後面各個國家分一分了
極端了點,呵呵,印度確實沒什麼新興產業。一直以來他最大的輸出產業 -- 佛教業,不知道算不算? 不過,在印度,佛教只有1%的人口了
㈦ 印度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速度非常快,這對印度經濟有什麼影響
印度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迅猛,這證明印度的軟體產業發展的非常好,一個產業發展的好,那麼當然會對帶動當地的經濟起到積極的助推作用。
㈧ 印度迅速發展的服務外包產業"對我國的經濟的發展有什麼啟示
(1)服務外包產業的特點是信息技術含量高、利潤大、資源消耗少;
(2)印度發展軟體外內包產業的優容勢是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展早;
(3)迅速發展的服務外包產業給印度帶來的好處是為印度創造了就業機會,賺取了大量外匯,促進了印度服務業的發展.
故答案為:
(1)信息技術含量高、利潤大、資源消耗少;
(2)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展早;
(3)為印度創造了就業機會,賺取了大量外匯,促進了印度服務業的發展.
㈨ 印度能成為世界辦公室是因為它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具有哪些優勢
印度發展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的有利條件是:印度人口眾多,印度的勞動力資源豐富且成本較低,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英語的普及促進了印度和世界的接軌,為經濟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近幾十多年來,印度的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為印度服務外包產業迅速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㈩ 印度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立利條件
近20年來,印度政府一直將扶持高新技術產業鎖定在信息、生物和材料三個領域。這主要是基於在知識經濟時代,印度可以利用其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從而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的認識。在《2020年科技遠景發展規劃》中,印度政府明確提出:到2020年,印度不僅要成為世界經濟強國,還要成為信息技術大國、生物技術大國和核技術大國。在2003年發布的《科技政策》中,政府也強調了科學研究和創新的優先領域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材料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