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產業聚合平台為什麼可以擴大影響力
鄭人豪在發言中指出,當前各地電子商務發展如火如荼,已成為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創新驅動的重要推手。汕頭是全國電商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電商發展指數在全國排24位,快遞業務量在全國排第39位,中小企業有90%以上「觸網」。2012年汕頭市率先出台了廣東省首部地級市電子商務產業促進辦法,在法律上規范了汕頭市電子商務的發展。此次汕頭市兩個產業帶上線「中國質造」,我們要求所有上線商品都必須經得起質監部門的檢驗和抽查,通過高標准來倒逼企業規范經營,提高產品質量。
鄭人豪表示,汕頭市將進一步出台政策,對進駐阿里巴巴「中國質造」平台的企業,給予專項資金扶持。同時,繼續整合汕頭優勢產業,主動謀求與大型電商集團的推介合作,拓寬網路銷售渠道,打響「汕貨」品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㈡ 如何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平台建設
全面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根本目的是為了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支撐國家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贏得國際競爭的戰略主動地位。無論是從我們國家近代以來的歷史看,從我們國家現代化建設進程看,還是從國際社會激烈競爭看,科學技術的地位和作用都日益凸現。對於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社會主義大國而言,沒有自主的世界先進水平的科學技術的支撐,就不可能成為世界強國,就不可能避免受制於人的局面。所以,新中國的幾代領導人都高度重視發展科學技術,並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舊中國科學技術極端落後的狀態得到了根本改變。但是,要突破制約我國發展的能源、資源、環境問題,核心還是要通過自主創新進一步實現重大技術、關鍵技術的突破,進一步縮小與世界科技強國的差距,力爭在某些領域能夠超越。進入新世紀,中央作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決策,頒布並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已取得顯著成就。2010年在加快推進科技進步方面要進一步重點做好哪些工作呢?《報告》強調了四個方面。
一是「要認真貫徹自主創新的方針,全面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加快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或者說基本上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這是一個重大戰略目標,還需要較長時間的持續努力。而不斷推進的抓手就是實施科技重大專項。要按照既定的計劃,扎實推進重大專項實施,完善組織管理體系,創新實施機制,盡快攻克一批重大核心關鍵技術,帶動創新型國家建設。
二是「著力突破帶動技術革命、促進產業振興的關鍵科技問題,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問題,突破增強國際競爭力、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高技術問題」。《報告》強調的三個突破,涵蓋產業、民生、國家安全,既是對科技工作的要求,也是科技工作的目的。要強化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化工作,加快產品開發和產業化,形成完整產業鏈。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充分發
揮國家高新區的重要載體作用,著力培育和壯大一批有基礎、有條件、有特色,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資源消耗低、帶動系統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三是「前瞻部署生物、納米、量子調控、信息網路、氣候變化、空天海洋等領域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報告》的這一部署,意義重大。人類科學技術正在醞釀新的革命性突破。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我國科技工作必須具有長遠眼光,善於搶佔先機,及早行動,贏得主動,在關系未來的重大科技領域取得發言權。要強化創新基礎條件建設,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在戰略必爭領域部署一批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重大項目,加強科技創新基地和平台建設,強化科技持續創新能力。
四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問題,推動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科技資源優化配置、開放共享和高效利用。要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創造、應用和保護。進一步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報告》提出的這些要求,核心就是以改革的辦法,最大程度地動員和整合全社會科技創新資源,著力在創新主體、創新要素、創新機制和創新服務上下功夫,積極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特別是要深刻認識科技創新的規律和發展趨勢,下大力氣加快推進國家科研院所和大學的深度融合,實現要素資源效益最大化,增強科技工作的活力、動力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引領力。
各級政府貫徹《報告》關於科技工作的部署,就要自覺地把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擺在實施國家戰略的高度,擺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方式的高度,自覺地、主動地關心支持科技工作,為科技工作者解決實際問題,改善工作條件;積極主動地推進關系發展科學技術的體制、制度改革,積極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
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持續推進科技進步的制度體系,動員各方面力量為創新科學技術、普及科學技術、應用科學技術共同奮斗。
㈢ 2020年什麼行業發展的會比較好,除了線上平台還有誰呢
隨著近年實體行業越來越難做,很多生意人都轉戰線上了,因為互聯網的推廣和短視頻的進步,很多人都被吸引去做了短視頻和電子商務,相對的物流業也開始不斷的發展,所以說只要人們還會玩手機,那麼物流是不會歇業的,所以外賣業只要不怕吃苦也還能做!
當然了,現在隨著分享經濟新平台的出現,很多人都轉戰做分享經濟,但如果分享經濟的模式逐漸擴大,那麼誰不想成為幫別人賺錢的工具,所以說做分享經濟還是要吃第一波紅利,過了就不再有了。
另外電商說到底還是賣貨,最近幾年本來線下生意就不好,其實現在不過榨乾最後的價值而已,對於電商來說,這些增量的轉移其實影響並不大。
所以說,2020年除去線上平台和網路工作者會比較平穩外,科技和醫療行業銳氣不減,想要在今後的道路上獲取財富的人們不妨可以考慮這兩個方向,最後,祝大家早日賺大錢!
㈣ 打造系統性的工業互聯網平台發展體系主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在被問及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會有哪些配套的政策時,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市場環境和政策支持是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保障,這次《指導意見》主要是從法規制度、市場環境、財稅支持、融資服務、人才支撐和組織機制等六方面提出了支持保障的措施。
在回答關於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問題時,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表示,在工作部署方面要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聚焦融合重點,注重夯實平台發展基礎,著力提昇平台運營能力,打造多層次、系統性的工業互聯網平台發展體系。主要做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工業互聯網平台培育。二是開展工業互聯網平台試驗驗證,支撐產業聯盟、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共建測試驗證平台。三是推動百萬企業上雲。四是培育百萬工業APP。
㈤ 發展產業互聯網有什麼好處
發展產業互聯網平台,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相結合,將會給傳統企業帶來飛速的發展。以檸檬豆為例,主要可以幫傳統企業:
1、提升效率。匯集全球資源,加快采購尋源和尋找供應商的效率。
2、管理升級。采購信息化管理軟體,可以幫助企業簡單高效地進行采購工作。
3、產品創新升級。平台上還有很多創新成果和需求,進行創新對接,引進新產品新技術。
4、降低成本。有專業的采購管理中心和團隊分析行情和價格,通過集中采購降低成本
㈥ 2020年國內知名的工業互聯網平有哪些台推薦幾家做的比較好的工業SaaS軟體平台...
據我所知,2019年2019年8月27日在中國工業新聞網公布了2019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清單:海爾COSMPlat工業互聯網平台,東方國信Cloudiip工業互聯網平台,用友精智工業互聯網平台,樹根互聯根雲工業互聯網平台,航天雲網INDICS工業互聯網平台,浪潮雲In-Cloud工業互聯網平台,華為FusionPlant工業互聯網平台,富士康BEACON工業互聯網平台,阿里supET工業互聯網平台,徐工信息漢雲工業互聯網平台。
可以看出海爾COSMPlat工業互聯網平台排在首位,特意去該平台看了看,發現他們在跨行業也方面確實做的很好,目前已經覆蓋了15大行業,平台沉澱的工業APP,存放在了應用市場中,但基於平台開發的SaaS軟體不多,主要以第三方為主。
㈦ 行業為什麼要搭建行業大數據平台
大數據平台可以提高人們的認知能力,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大數據平台可以使各地區之間的關聯性已經越來越強,打破數據行業堡壘,引入外部數據源、進行多源數據匯聚融合,依靠大數據平台得到的大數據分析結果將一定程度上糾正過去人們對事物片面的認識,給人們帶來全新的認知。大數據平台就是旨在為計算機世界提供一個盡可能全局的、綜合的視圖。利用大數據平台幫助我們發現事物間的關聯性,多個角度去看待問題,輔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並推測出整個形式的發展趨勢和結果,輔助用戶決策,從而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很多行業都開始接觸大數據,比如企業營銷的文軍營銷、網路、阿里、華為、
㈧ 誰知道地委提出的「1654」,即「搭建一個平台、發展六大產業、打造五大基地、做好四個延伸區」內容是什麼
發人深省 催人奮進 凝聚人心
--------------------------------------------------------------------------------
黨建園地 加入時間:2008-10-13 21:10:35 信息發布:信息中心 瀏覽次數:97
——地委書記、行署專員、林管局局長宋希斌為地級幹部學習十七大精神培訓班作首場輔導報告
5月31日上午,在地委黨校報告廳,地委書記、行署專員、林管局局長宋希斌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推動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更好更快發展的戰略高度,圍繞我們為什麼要加快發展,大興安嶺要走一條什麼樣的發展道路,如何為加快發展提供保障三個方面為學員做了一堂生動而又精彩的報告。報告立足區情、突出發展,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完全符合我區實際,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和實踐性。可以說,這是一個求真務實、發人深省的區情報告;是一個催人奮進、鼓勁揚帆的動員報告;是一個勾勒藍圖、凝聚人心的發展報告。學員們感到這個報告聽了非常過癮、非常解渴、非常振奮、非常有收獲。不僅開闊了加快發展的思路和視野,增強了加快發展的信心和勇氣,而且進一步明確了加快發展的途徑和辦法。報告會由地委委員、組織部長、黨校校長郝敬江主持。
宋希斌書記在報告中首先分析了我們為什麼要加快發展的問題。他指出,加快發展是由我區的森林資源現狀決定的,是由我區承擔的生態建設任務決定的,是由我們亟待把握的機遇決定的,是由我區的產業結構現狀決定的,是由與省內各地之間的差距決定的,是由職工群眾收入偏低的現狀決定的。
宋希斌書記在報告中還闡述了大興安嶺要走一條什麼樣的發展道路問題。他指出,首先,呼倫貝爾市區域經濟發展成功實踐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呼倫貝爾與我區有很多相似之處,同屬大興安嶺山脈,也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地區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有一定可比性。特別是近年來,依託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呼倫貝爾市經濟社會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在2002年到2007年的5年間,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跨越了300億元和400億元兩大台階,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五年累計完成206億元。呼倫貝爾加快發展的經驗就是緊緊抓住了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放鬆,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市戰略,重點建設能源化工、綠色農畜產品加工、進出口產品加工三大工業基地,積極構築煤炭、電力、化工、冶金、綠色農畜產品加工、進出口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一批規模大、起點高、帶動強的重大優勢特色產業項目建設速度進一步加快。2007年,全市工業重點項目開工221個,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45.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6%,呼倫貝爾市在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態建設也取得了可喜成績,進入了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行列,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實現了森林資源蓄積、面積雙增長的突出業績。呼倫貝爾的發展實踐再次證明,發展是硬道理,不發展沒道理,不發展我們就什麼事情也做不成。總結呼倫貝爾的發展經驗,至少有以下幾點啟示:適應形勢變化,不斷完善發展思路;堅持生態優先,實現美麗與發展雙贏;堅持科學發展,不斷創新發展模式;突出主要矛盾,不斷改進工作方法。
其次,大興安嶺區域經濟發展走過了一條曲折的奮斗歷程。回顧林區所走過的發展歷程,一個重要的目的是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加快發展。大興安嶺林區從1964年開發建設到現在,已經走過了44年的發展歷程,總結起來,大致經歷了創業期、輝煌期、衰退期和轉型期四個發展階段。「十一五」以來,通過不斷完善和明晰發展思路,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林區的工作實踐,進一步確立了「實施生態戰略,發展特色經濟,構建和諧興安,建設社會主義新林區」的戰略目標,創造性地提出了「生態立區、工業富區、項目興區、打造園區、富民強區」的工作思路,使區域經濟發展戰略進入了可操作的層面,有力地推動了林區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發展。2007年,是近十年來經濟發展最快的一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0.7億元,同比增長11.1%;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20.9億元,增長10.5%;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億元,同比增長31.0%;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3.77億元,同比增長2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1元,同比增長8.7%;農民人均純收入4,115元,同比增長8.2%。
近期,省委、省政府把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擺上了重要議程,並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快生態功能區建設。我區與伊春、黑河市同處於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內,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的趨同性。全面分析我區與伊春和黑河市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差距,對於加快我區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從2007年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看,我區的經濟實力相對較弱。我區地區生產總值(GDP)為60.7億元,比其他兩個地市分別少90億元,經濟增長速度雖然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實現11.1%,但仍低於伊春的11.5%和黑河的11.4%。我區工業發展相對落後,到2007年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只有13戶,比伊春的127戶、黑河的79戶分別少114戶和66戶,實現的增加值和利稅更少。我區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僅占伊春的35.9%,黑河的46.1%,進出口總額僅為1,288萬美元,與伊春13,508萬美元相比不足10%,與黑河236,423萬美元相比不足1%。就是在森林覆蓋率上,也比伊春的83.4%低4.68個百分點。通過分析,要正確面對我們所存在的差距,增強時不我待的危機意識,如果再不迎頭趕上,差距就會越拉越大,這對我們來說既是一個無形的壓力,更是一個巨大的動力。
第三,全力打造具有大興安嶺特色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國內發達地區的實踐,有力地證明了加快區域經濟發展,必須發揮比較優勢,走出一條符合本地特色的發展道路。我區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應當學習和借鑒先進和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學人之長,補己之短,結合實際,舉全區之力打造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基本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大為指針,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和《東北地區振興規劃》,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林區工作實踐,著力構建完備的林業生態體系、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和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堅持加快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動搖。以建設領導發展型班子、創新型幹部隊伍為重點,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充分發揮政策、資源、區位和環境四大優勢,抓住國內外大型企業向資源富集地區轉移投資的有利契機,在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著力發展林產工業、礦產開發、生態旅遊、綠色食品、特色養殖、興安北葯六大生態主導型產業,精心打造林木產品精深加工、綠色食品和野生漿果生產、有色金屬冶煉及能源轉化、對俄經濟貿易合作和生態休閑旅遊五大基地。爭取利用2到3年的時間,初步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式,經濟總量由現在的60.7億元達到150億元,力爭再造兩個大興安嶺,真正使大興安嶺成為我省生態和糧食安全的保障區、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的示範區、對俄經貿科技合作交流的延伸區、能源礦產開發和經濟總量提升的目標區。
他強調指出了大興安嶺林區存在政策、資源、區位、環境四大優勢及發展生態經濟的基本路徑。具體講,就是搭建一個平台、發展六大產業、打造五大基地。搭建一個平台。就是大興安嶺對俄經濟貿易合作園區。通過突出抓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提高園區整體功能三個方面的工作,不斷完善軟硬環境建設,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使園區成為產業發展的平台、科技創新的載體和吸引資金的窪地。發展六大產業。在推進接續產業的發展過程中,通過對六大產業進行分類排隊,提出了優先發展傳統產業,也就是林木產品精深加工業;重點發展新興產業,也就是礦產開發業;積極培育朝陽產業,也就是生態旅遊業;精心打造富民產業,也就是綠色食品、興安北葯和特色養殖業。打造五大基地。把我區建設成為重要的林木產品精深加工基地、有色金屬冶煉及能源轉化基地、綠色食品和野生漿果生產基地、對俄經貿合作基地和生態休閑旅遊基地。
宋希斌書記在報告中還就如何為加快發展提供保障,提出五點要求:一是必須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為加快發展提供思想保障。二是必須進一步強化資源管育,為加快發展提供物質保障。三是必須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為加快發展提供服務保障。四是必須進一步創新工作機制,為加快發展提供製度保障。五是必須進一步強化黨的建設,為加快發展提供政治保障。
最後,宋希斌書記強調,要以貫徹落實省委書記吉炳軒同志在全省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為重點,緊緊圍繞加快林區發展這一主題,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創造性地抓好黨的建設,努力為推動經濟社會大發展、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一要在提高領導發展能力上下功夫。深入開展科學發展型領導班子建設活動,並把這一活動與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家庭致富工程、園區建設、以煤代木等重點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解決領導幹部科學發展意識不夠強、思想不解放、抓落實能力弱等問題,引導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在謀劃發展上動腦筋、在加快發展上想實招、在科學發展上創實績。二要在樹立正確用人導向上下功夫。堅持用好的作風選作風好的人,注重選拔在生態建設、產業發展、改善民生等重點工作上業績突出的幹部,真正使想幹事的人有機會、能幹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位置、不幹事的人有危機,進一步把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的心思引導到發展上來,精力集中到發展上來。三要在培養優秀人才上下功夫。全力推進「幹部素質能力升級工程」,圍繞園區建設、項目發展、招商引資、結構調整等重點工作需要,採取面向全國公開招聘、藉助省內外名牌高校乃至國外的資源優勢,選派本地優秀人才到高校和經濟發達地區學習培訓、掛職鍛煉,盡快培養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優化、技藝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全力打造大興安嶺人才聚集區,為大發展、快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四要在加強作風建設上下功夫。繼續深入實施「四九」、民生、陽光興安、生態保護、基礎建設「五項工程」,加大對森林資源管理、木材生產銷售、基建工程發包等重點領域和關鍵部位的監督檢查,不斷拓展政務公開的內容、理順政務公開程序、創新政務公開的載體,增強各項工作的公信力和透明度,真正在全區上下營造「人人想發展、個個謀發展、廉政促發展」的良好氛圍。
㈨ 如何從無到有搭建一個大型產業金融服務平台
這里你用的是搭建,我感覺大型產業金融服務平台是發展出來的,不是搭建出來的,因為搭建好搭建,主要是你的發展,個人意見。
㈩ 產業互聯網最早的平台有哪些,發展的如何
謝謝您的提問!
檸檬豆是屬於比較早的產業互聯網平台了,主要涉及家電、電子、自動售貨機、空氣凈化器、冷鏈等製造垂直行業。
因為發展的挺早的,所以我們在多年前就開始覺察到了產業互聯網的發展,目前在青島政策的扶持下,已經成為了國內領先的產業互聯網領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