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寵物行業近幾年在徐州發展如何(說的好再追加分謝謝)
首先。我不是徐州的。不管2.3類也好。1類也好。寵物現在在人們心中都跟家裡一口人似得。你見過誰家的人生病就不看病等死的嗎?養得起寵物。都能捨得給寵物花錢。美容要學。技多不壓身要是覺得不賺錢你可以到別的城市
『貳』 徐州未來5年的經濟發展趨勢怎麼樣
徐州方圓200公里范圍內找不出比徐州更大的城市,這200公里范圍內的人口近1億,城市綠化,環境,現在的徐州比以前可是好多了,到了雲龍湖你會有:錯把徐州當杭州的感覺。交通方便,看看那個食品城、七里溝、東興市場等繁忙的交易場景,還有浙商的數量,浙江人可是趨利的。就是在江蘇省內徐州的教育資源也是名列前茅,礦大、師大、醫學院、工程學院、工程兵學院、空後學院。再看看老百姓離不開的醫療衛生吧,徐州二院在江蘇整個江蘇江北地區也是數一數二、什麼四院、1院里、97了,方圓200公里內,你絕對找不出更好的。還有前段時間被吐糟的「暖氣」,徐州市區可是有集中供暖的。江蘇有集中供暖的可能就徐州一家。想想冬天家裡18度,多舒服。本人在南京都被冷的要死。 現在江蘇省政府又把徐州作為一個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來建設。中心城市的配套一做起來,對周圍人的吸引力更大,蘇寧在市中心建的266米的高樓,到時候入住大的商場,個人感覺,省政府是想在徐州復制南京模式,因為徐州跟南京比太像了。從蘇南調來的領導,帶來先進的城市管理經驗和管理理念,蘇南吳地人的細膩是周圍幾個省份人不具備的。在城市治理和管理方面,山東、河南、安徽,是短期學不來的。
『叄』 徐州軟體園的發展優勢
一是區位優勢突出
徐州市 位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地處「長三角」和「環渤海」兩大經濟圈的中間位置,素有「五省通衢」之稱。便捷的高速公路、鐵路、機場、航運、物流,形成了徐州市高度發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路,為徐州帶來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徐州軟體園作為淮海經濟區軟體產業發展新基地,與周邊地區相比具有較明顯的區域優勢。
徐州軟體園距離高鐵和高速入口十公里左右,1小時可達濟南、南京、鄭州、合肥等省會城市,3小時可達北京、上海,可作為北京、上海軟體與服務外包產業轉移的區域中心。同時可以承接江浙滬沿海較發達地區的軟體技術轉移和服務外包業務,並通過區域內和國際合作,較好地引進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暢通,將大力推動園區軟體與服務外包產業的迅猛發展。
園區北鄰江蘇師范大學奎山校區、淮海戰役烈士紀念館,南至中國礦業大學文昌校區、金山東路,西鄰泉山區人民政府、三胞廣場、解放南路,東鄰徐州工程學院原來園校區(2.5產業園)、軟體園路。
二是產業基礎堅實
徐州軟體園依託淮海經濟區區域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和中國礦業大學 等高校科技資源優勢,充分依託徐州市工程機械,醫療電子、商貿物流、礦山物聯網等支柱產業,重點延伸中國礦業大學「礦業矽谷」的技術領先地位。徐州軟體園依託現有資源優勢,注重功能和產業相銜接,逐步形成了產業體系相對完整、結構布局日趨合理、整體技術水平先進、市場導向作用明顯的發展格局,從而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為企業提供創新發展新機遇。
國內軟體百強企業東軟集團、南京聯創科技、金蝶軟體等已選擇徐州軟體園作為企業發展的新基地並簽約入駐。國家級學術科研平台--礦山互聯網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也已落戶徐州軟體園。
三是扶持政策優厚
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徐州軟體園的發展,制定了《關於加快推進重點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徐政發[2010]96號) 、《徐州市促進軟體與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徐政發[2013]33號) 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對落戶徐州的軟體與服務外包企業,在注冊資金、稅收、品牌建設、標准認證、人才引進和培養等方面,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補貼。同時,徐州軟體園設立了專項引導基金,扶持和獎勵園區主導產業發展、人才引進培訓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四是高校教育資源豐富
泉山區匯聚了中國礦業大學、江蘇師范大學、徐州工程學院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在校大學生10多萬人。根據相關統計,徐州市處於中國軟體城市高校數量第15位,與蘇州持平,領先於深圳、珠海、無錫等軟體業發達城市。中國礦業大學、江蘇師范大學、徐州工程學院、徐州建築學院均設有計算機學院或電子信息學院。中國礦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重點建設高校。有著豐富的教育和人才資源,學校先後有9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3510項,為國家培養優秀畢業生18萬餘人。徐州工程學院軟體外包人才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入選首批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是培養高校工程人才的綜合性教育平台,每年為在徐軟體企業培養大批應用型軟體專業人才。
五是人力資源成本較低
相對於長三角、珠三角及環渤海等國內軟體產業發展較為先進的地區,徐州市發展軟體產業的優勢之一就在於徐州市乃至蘇北地區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都相對較低。對比社會平均工資和軟體及服務外包產業平均工資這兩項而言,徐州市不僅遠低於北京、上海、廣州以及杭州等較發達地區,即便與省內的南京、無錫、蘇州甚至江蘇省平均水平相比,在勞動力成本上也具有比較大的優勢。
『肆』 徐州電子信息產業未來發展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2006年,徐州在中國200個城市中排名第42位,處於江蘇省北部各城市領先位置。這份報告還顯示徐州在「文化競爭力」、「區位競爭力」、「環境競爭力」等方面排名比較靠前,其中文化競爭力排名全國第10位。有關專家指出,徐州競爭力穩定增強,預示了較大的發展潛力。徐州區位優勢明顯,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科教實力較強,招商引資環境優越,經濟社會發展正煥發著勃勃生機。在中國區域經濟格局中,徐州處於東部沿海開發和中部崛起、西部開發的連接帶,是長江三角洲與環渤海灣兩大經濟板塊的結合部,具有顯著的東靠西移、南北對接、雙向開放、梯度推進的區位戰略特徵。同時,徐州也是江蘇省沿東隴海線產業帶開發建設的重點地區,江蘇省將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的建設作為江蘇區域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正在採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加速推進,努力把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成為江蘇區域經濟新的增長極,讓徐州成為沿東隴海線上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戰略優勢的經濟發展「活力之城」。2008年,徐州實現GDP2007.36億元,增長13.5%,人均GDP實現23069元。在中國社科院公布的內地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徐州名列第33位,比2003年前進了17位,與北京、沈陽等15個城市一起被評為綜合競爭力穩步提升的城市。 徐州工業已經基本形成了機械、建材、化工、食品為四大支柱產業,新醫葯、電子信息、環保設備為新興產業,煤炭、電力、建材、輕紡、冶金等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的具有比較鮮明特色的產業體系,3家企業名列中國最大500家企業,10家企業進入全國同行業百強,50餘種產品產量位居中國或江蘇省第一,徐工集團、天寶集團、維維集團是中國同行業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徐州傳統服務業起步較早、基礎扎實,現代服務業業態健全、層次較高,金地商都、沃爾瑪、家樂福、金鷹國際、中央百貨、王府井百貨等國內外知名商家紛紛入駐,形成了淮海經濟區規模最大、門類最全、檔次最高的「商貿中心圈」。近年來,徐州市充分利用江蘇省加快蘇北振興和開發建設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的有利時機,按照「點線面推進、大項目帶動、城市間協調發展」的思路,著力實施「大工業支撐、大項目帶動、大商貿流通、大城市建設」四大戰略,使全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徐州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工程機械、建材、化工、食品為支柱產業,新醫葯、電子信息、環保設備為新興產業,煤炭、電力、建材、輕紡、冶金等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的具有比較鮮明特色的產業體系。 [編輯本段]交通運輸徐州交通便捷發達,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干線縱橫交會,已經開工建設的京滬高鐵、徐蘭高鐵和規劃中的京福高鐵在徐州貫通;5條國道、20條省道、5條高速公路在徐州縱橫成網,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350公里,在中國地級市中位居前列;市區距離 和平橋夜景連雲港國際港口只有200公里,並與高速公路相連,運河及海上運輸均較為便利;徐州觀音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國內20多條航線;魯寧地下輸油管道縱貫境內,已經形成了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五通匯流」的現代化立體交通體系。經過中鐵十局建設者歷時三年的建設,中鐵十局第一個BT項目、徐州市和平路東延工程———徐州和平大橋於08年6月6日上午正式通車。這座跨37股鐵路,也是目前國內跨鐵路最多的大橋,成為徐州連接新老城區的「黃金通道」,和平大橋為徐州第一座高架橋。 公路全國地級城市罕見的22條主幹、四環線和90條縣鄉公路格局(在所有的地級市只有徐州一個城市)國道:1、311國道(徐州—西峽)全長:1748公里 2、104國道(北京—福州)全長:2024公里 3、205國道(山海關—廣州)全長:3160公里 4、206國道(煙台—汕頭)全長:2375公里 5、310國道(連雲區—天水)全長:1613公里 高速公路:1:連霍 2:京滬 3:京福 4:徐寧 5:徐濟(建設中) 鐵路京滬鐵路、隴海鐵路、新長鐵路(哈三鐵路)交點,及在建京滬高鐵,徐蘭高鐵和規劃的京福高鐵交點。徐州通,則全國通」。作為「中國鐵路之咽喉」,南來北往徐州,乘火車極為方便1:徐州是全國第二大鐵路樞紐2:徐州站是中國第八大火車站(前七名分別是:1.北京 2.鄭州 3.上海 4.廣州 5.深圳 6.武漢 7.南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