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3D列印在國內的前景怎樣目前3D列印在國際上達到什麼水平
我國3D列印行業發展概況
自2011年以來,我國3D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2012年的市場規模尚不足10億元,而到2014年就已超過40億元,增長幅度遠遠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如表1所示。
圖1 2012~2018年中國3D列印市場規模及增長趨勢(數據來源:世界3D列印技術產業協會)
從市場規模和發展階段來看,中國3D列印尚處於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但是市場潛力巨大。據世界3D列印技術產業協會最新的調研報告估測,2014年~2018年我國3D列印產業的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高達43.4%,到2018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億元,屆時我國或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3D列印市場。
從技術專利方面來看,我國3D列印技術專利申請數量逐年增長,目前以10%的份額,占據世界第三的位置。此外,我國積極與國際知名企業開展合作,引進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使我國3D列印整機生產的技術水平獲得大幅提升。國內部分企業已實現了一定程度的產業化,且部分攜帶型桌面3d列印機的價格已具備國際競爭力,成功進入了歐美市場。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3D列印技術取得了顯著進步,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3D列印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尚未實現工業及個人消費領域大規模推廣,整個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還面臨著產業基礎薄弱,應用范圍受限等諸多挑戰。總體來說,我國3D列印發展仍存在市場規模較小、列印材料受限、商業模式傳統、專業人才缺乏、版權界定模糊等問題。
Ⅱ 3D列印機行業是不是發展前景很好
前景不錯,據《2017-2022年中國3D列印產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潛力分析報告》顯示,3D列印也稱為「增材製造」,它是新興的一種快速成型技術。經過過去幾年3D列印的投資熱,3D列印技術步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但應用市場仍有待突破。專家預測2016年,中國3D列印機市場規模預測將擴大到100億元。然而如今的很多3D列印企業十年後或將不復存在,優勝劣汰,這是自然規律。
3D列印作為新趨勢,行業發展不斷加速, 據一項調查了多於100個工業製造商的市場報告顯示,其中三分之二的工業製造商已經在使用3D列印技術,自3D列印技術開發以來,快速成型便是重心。據《中國3D列印產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潛力分析報告》預測,3D列印機和服務的全球市場在2018年會上升到162億美元(2013年只有25億美元),實現45.7%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
Ⅲ 2019年3D列印行業有哪些發展突出的企業
國外品牌佔主導
近幾年來,我國3D列印市場呈現出穩中向好的態勢。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想要分這塊大蛋糕,紛紛進入該領域,目前中國所有3D列印相關企業中,約有46.9%是2016年以後進入3D列印市場的。當前中國市場的主流設備品牌包括聯泰、EOS、華曙、鉑力特、3DSystems、GE、Stratasys、惠普等,多為國外品牌。
在工業4.0的大背景以及各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預計未來十年,全球3D列印產業將仍處於高速增長期。據IDC預測,2020年全球3D列印產業產值將達289億美元。我國作為全球3D列印產業的大力推動者,將在3D列印專業人才培養、行業標准制定、前沿技術研發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展望未來,大到飛機、汽車,小到玩具、義齒,3D列印的產品類型將越來越多樣,這些產品將以精美的外觀設計和較為齊全的功能,帶給人們全新的視聽感受。在個性化定製方面,3D列印也將給人們帶來更多驚喜。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3D列印產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潛力分析報告》。
Ⅳ 3D列印專業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得益於政策的支持,近年來,我國3D列印市場應用程度不斷深化,在航空航天、汽車、船舶、核工業、模具等領域均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汽車、船舶、核工業、模具等領域成為產品設計、快速原型製造的重要實現方式。
2012-2017年,我國3D列印產業規模逐年增加,增加速度要略快於全球整體增速,我國3D產業佔全球的比重在不斷增加。2017年,中國3D列印產業規模約為16.7億美元,較上年增加近40%,首次突破百億規模。預計2018年,中國3D列印產業規模將突破20億美元。
國內3D列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尚在起步階段,無論是工業應用,還是個人消費領域都存在廣闊的發展前景。對於工業領域而言,國內在激光熔覆方面的技術具有一定優勢,這有助於在以激光燒結為成型技術的3D列印設備製造和列印服務領域進行發展。對於個人消費領域,應用的推廣速度取決於對於3D列印這一技術認知的提高,以及相關輔助平台,如軟體設計,製作文件庫的發展。
綜合上述特點趨勢,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整個3D列印產業鏈都存在巨大的潛在發展空間。就未來的長期的需求增長而言,相對看好上游列印材料和個人3D列印設備的製造企業。就前者而言,在通用化的技術標准不斷推廣的基礎上,專業化的材料供應企業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從個人消費到工業製造,無論是哪個領域帶來快速增長,對於耗材的需求都必不可少。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3D列印產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潛力分析報告》。
Ⅳ 3D列印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大方向
3D列印業務在國外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3D列印產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潛力分析報告》顯示,2009年全球3D列印市場規模為10.69億美元,此後三年保持在20%以上的速度增長,至2012年市場規模達到22.04億美元。2013年全球3D產業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增速達到81.49%,市場規模達40億美元。其中,美國、日本、德國占據了3D列印市場的主導,尤其是美國占據了全球近40%的比重。
國內3D列印技術起步晚。但是自3D概念一出,立即受到了熱捧,3D列印技術近年來在國內日趨升溫。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2年中國3D列印市場規模約為10億元,2013年翻了一番達到20億元。但是與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3D列印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國內3D列印應用仍主要停留在科研階段,並未實現在工業及個人消費領域大規模推廣。
對於正處於培育推廣階段的中國3D產業而言,政府的重視與政策扶持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國內已有多省市成立了地方3D列印產業聯盟,並在相關政策中提及要重點發展3D產業。教育部也正在制訂方案,讓3D列印機走進學校。
但是3D列印產業一直以來都缺乏全國性的產業宏觀規劃和引導,沒有一個方向性的指引。此次《國家增材製造發展推進計劃(2014-2020年)》的出台與落實,進一步明確了產業的發展方向,並在政策上給予更多的支持,將成為推動3D列印產業發展重要力量,進一步引爆中國的3D列印市場。
按照中國3D列印技術產業聯盟的預測,2014年中國的3D列印產值有望達到40億元到50億元的規模,至2016年時將擴大到100億元人民幣,達到2012年(10億元人民幣)的10倍,從而使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3D列印市場。
到16年市場規模能達到百億元的級別,3D列印的市場在我國是很不錯的,政府也一直出台政策在扶持這個行業的發展,很有發展前景的一個行業,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Ⅵ 中國3d列印現狀如何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3D列印產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潛力分析報告》。
中國3D列印尚處於初級階段,政策利好推動產業不斷發展
全球3D列印機行業中,歐美最為發達,已經初步形成商用模式。我國3D列印產業化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企業整體規模普遍較小,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還存在大規模商業化產業化受阻、原材料制約產業發展、與國外3D技術仍有較大差距、總體成本仍相對較高等問題。
得益於政策的支持,近年來,我國3D列印市場應用程度不斷深化,在航空航天、汽車、船舶、核工業、模具等領域均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汽車、船舶、核工業、模具等領域成為產品設計、快速原型製造的重要實現方式。
2012-2017年,我國3D列印產業規模逐年增加,增加速度要略快於全球整體增速,我國3D產業佔全球的比重在不斷增加。2017年,中國3D列印產業規模約為16.7億美元,較上年增加近40%,首次突破百億規模。預計2018年,中國3D列印產業規模將突破20億美元。
綜合上述特點趨勢,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整個3D列印產業鏈都存在巨大的潛在發展空間。就未來的長期的需求增長而言,相對看好上游列印材料和個人3D列印設備的製造企業。就前者而言,在通用化的技術標准不斷推廣的基礎上,專業化的材料供應企業的發展是大勢所趨。從個人消費到工業製造,無論是哪個領域帶來快速增長,對於耗材的需求都必不可少。
Ⅶ 大家覺得3D列印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未來機會大嗎
目前3D列印行業的主流應用還只限於模型模具列印上,像創想三維3D列印機的用戶版目前基本上用權來做這個,而一旦3D列印機突破大規模生產的技術瓶頸,整個製造行業生產模式都要發生巨大變化,因為再也不用那麼多組裝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