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金屬材料產業發展

金屬材料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6 10:31:08

A. 金屬材料發展前景

金屬材料在目前的情況下,前景依然不錯,這種狀況將持續很長時間,非金屬材料的研究進展將決定這種狀態的時間長短.

B. 認識。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回答簡潔些。)

金屬材料由於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導電性,高強度等性能,在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中版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權,人類社會進步的本質就是生產力的提升,即生產工具的進步,而金屬材料在這當中意義非凡,從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再到鐵器時代,以及之後人類社會的工業化,信息化進程都離不開金屬材料。

C. 金屬材料發展前景怎樣有沒前途國內與之相關的大企業有哪些

讀研就去一個好點的大學,至於本科畢業,你基本就跟材料不粘邊了

D. 介紹金屬材料中一些處於發展前沿的材料

這是看別人的,你自己整理一下材料科學發展與人類社會進步回顧歷史,人類的歷史是一部材料不斷進步發展的歷史。正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以及與此相聯系的人類知識和經驗的增長過程中,材料的使用才得以發展。在人類發展史的早期階段,直接獲取的自然財富被用於滿足最簡單的需要。隨著分工程度的深化,對在自然界尋覓到的原始材料進行加工的興趣提高了。
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對人類有用的物質即材料,按其組成和化學鍵性質可將材料分成四大類: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及其合金);有機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下面僅談談金屬材料與非金屬材料對社會的發展:
一.金屬材料與人類社會的發展

眾所周知,金屬工具的製造和使用標志著人類文明的一個重大進步。從青銅到鋼鐵,再到當今形形色色的合金材料,人類在自身不斷進步的同時,從未放鬆過對金屬材料的研究和開發。主要談談金屬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應用等方面展開。論述金屬材料與人類社會之間的關系,回顧金屬過去在人類歷史中的作用,分析其在現代社會的地位,並且展望金屬才來的在未來的發展前景。
從100萬年以前,原始人以石頭作為工具,稱舊石器時代。1萬年以前,人類對石器進行加工,使之成為器皿和精緻的工具,從而進入新石器時代。現在考古發掘證明我國在八千多年前已經製成實用的陶器,在六千多年前已經冶煉出黃銅,在四千多年前已有簡單的青銅工具,在三千多年前已用隕鐵製造兵器。我們的祖先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已會冶煉生鐵,比歐洲要早一千八百多年以上。18世紀,鋼鐵工業的發展,成為產業革命的重要內容和物質基礎。19世紀中葉,現代平爐和轉爐鎳管煉鋼技術的出現,使人類真正進入了鋼鐵時代。
金屬的在人類社會的過去時中扮演的角色多為一個時期的社會性質的縮影。如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等等,而之所會如此為這些時代命名,歸根結底,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人類在這一石器開發出了某種新的金屬,而這一金屬幾乎決定了人類在這一時期的文明發展進程。到舊石器時代末期,人們已能製造出可安裝竹木桶的石矛、標槍、石斧等兵器,進而發明了拋射兵器--弓箭。這充分顯示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精湛技能,人們就此告別愚昧走向文明。新石器時代,石兵器的製造技術已有很大進步,種類日漸增多。 而青銅兵器時期從夏朝算起一直延續到春秋戰國。這一時期伴隨我國的奴隸制社會,從興盛走向沒落。在商朝青銅文化日益繁榮的盛況下,青銅兵器迅速崛起。因而可見,金屬材料在古代社會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的。而人們在意識到這點後,也加大了利用的幅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金屬冶煉技術的發展。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在我看來,這時由於金屬得天獨厚的各種優勢所造成的,如塑性,耐久性,硬度等,而利用其中的一些特性,恰好能夠迎合一些新科技發展的需要,使得金屬材料在現代的應用也更加與時俱進。比如在航天航空技術的很多方面便需要金屬的參與,鋰是世界上最輕的金屬元素。1983年在巴黎國際航空博覽會上,世界上兩家最大的鋁合金生產企業--英國阿爾康鋁業公司和美國阿爾考鋁業公司,同時宣布研製成功新的革命性材料--鋁鋰合金。
因而可見,金屬能在現代社會立足一是因為其本身具有的各種性質優勢,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傳統金屬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從而使得人類又能力去不斷的開發新興的金屬。這么看來,金屬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簡化為傳統金屬促進了高科技發展,而高科技又推動了新興金屬在人類社會的應用。有了以上這兩點,金屬能在現今社會立足並得到重視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麼在未來社會中,金屬材料又會扮演著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可以預見的是,金屬材料依然不會被人類忽視,甚至應該是更受到重視和發展。但是就金屬材料從古至今的長期發展規律我們可以發現,金屬在人類的應用歷史,正呈現著一種不斷減重的趨勢,即人類所最為依賴和一種的金屬質量正在逐漸減少。這其實並不奇怪,在人類日新月異的技術,幾乎越是高端的技術,就越是追求精巧別致,比如如今火熱的納米技術,核能開發等。而金屬作為傳統的人類常用材料,自然也要跟上這一趨勢。這也便是人類在利用金屬的過程會漸漸向質量輕的金屬去靠攏。從最初的銅鐵,到之後的鋁,到如今,未來最熱門的金屬已變為了鎂,鈦等輕金屬,這些,既證明了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同時也讓金屬的價值得到了越來越大的發掘和提高。而在這其中,稀土的金屬的開發已成為了全世界的一個焦點,稀土金屬又稱稀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ⅢB族中鈧、釔、鑭系17種元素的總稱,常用R或RE表示。它們的名稱和化學符號是鈧(Sc)、釔(Y)、鑭(La)、鈰(Ce)、鐠(Pr)、釹(Nd)、鉕(Pm)、釤(Sm)、銪(Eu)、釓(Gd)、鋱(Tb)、鏑(Dy)、鈥(Ho)、鉺(Er)、銩(Tm)、鐿(Yb)、鑥(Lu)。稀土元素根據他們性質上差異和分離工藝的要求一般分為輕稀土和重稀土兩組,其中鑭、鈰、鐠、釹、鉅、釤、銪為輕稀土。因而,金屬在未來的前景依然一片大好。
說了那麼多,金屬材料與人類社會進步的關系已不需多言,其體現的價值早已不再是簡單一種人類所熟知的材料而已了。更多的,是一種社會進步的推動力。顯而易見,金屬材料的存在讓人類的社會的進步加速了很多。而能夠學會利用金屬材料,毫無疑問,也是人類社會在不斷前進中的一大幸事。所以,我們應該感謝金屬材料在人類社會中起到的作用,也應更好的在未來利用好金屬,讓他的光芒更加閃耀。
二.非金屬材料與人類社會的發展
無機非金屬材料在工業、農業、人們日常生活、國防及現代科技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用途極為廣泛,為人類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作為常用的材料品種,塑料的應用越老越廣泛,塑料合成樹脂與合成橡膠、合成纖維三大類合成高分子材料已與鋼鐵、木材、水泥一起構成現代社會中的四大基礎材料,是支撐現代高科技發展的重要新型材料之一。任何新材料和技術的使用都是一把雙刃劍,塑料的大量使用有它的優勢存在,但也隨之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因此,塑料加工工業在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高速發展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我們應該找到一條環保、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我國塑料工業由大國到強國的可持續發展。
主要談談塑料作為一種非金屬材料的現狀分析;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以及對人類發展的趨勢等方面。

我國的塑料工業是以塑料加工為核心的塑料合成樹脂、助劑及添加劑和塑料加工機械與模具為一整體的「朝陽工業」。塑料製品產值、產量持續增長,市場需求穩步增長;2008年塑料製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共計16277個,累計完成產量達到3713.79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0.10%;總產值(現價)9638.36億元,同比增長20.86%,占輕工行業總產值93898億元的10.26%,居第三位。新產品產值為549.96億元,同比增長31.11%;工業銷售產值為9407.07億元,同比增長20.50%,產銷率為97.60%,仍保持較高水平;其中出口交貨值1847.20億元,同比增長6.52%。
塑料可以說是應用於各行各業,方方面面。離開塑料,也就談不上社會進步,人類發展了。
塑料製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質輕、防水、耐用、生產技術成熟、成本低等優點。例如,大部分塑料的抗腐蝕能力強,不與酸、鹼反應,這體現了塑料製品的環保性能以及使用安全系數高,使用壽命有保障;塑料製造成本很低;塑料製品耐用、防水、質輕,這是塑料製品最顯著的特質,此優點對於在飛機、輪船等運輸工具上使用十分重要。只是因為這個特殊性能,塑料製品才能在短時間內風靡市場並在很多方面取代了金屬製品,節省了許多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同時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方便;塑料可塑性強,容易被塑製成不同形狀的製品,這一點是任何材料無法比擬的,因此,市場上才會出現那麼多花樣百出的塑料製品,能極大地滿足消費者的諸多個性需求;我們都基本知道,塑料是良好的絕緣體,在通訊、供電等領域應用非常廣泛,為社會的發展發揮了巨大的功用。此外,塑料還可以用於制備燃料油和燃料氣,這樣能有效地降低原油消耗。從這些方面看來,塑料確實「功不可沒」。
缺點與優點並存。
(1)造成「視覺污染」:被隨意丟棄在環境中的一次性的塑料製品給人們視覺上所造成的「臟亂差」感覺,它破壞了城市、農村和風景區的給人的景觀美感,甚至會影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情緒,它也破壞了城市的市容衛生。 (2)造成對自然生態環境破壞:一次性的塑料製品由於其原料--高分子樹脂具有極強穩定性的特點,它在自然環境狀態難以降解,長久地日積月累,就會給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直接破壞有:混在土壤中,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導致農作物的減產;被家禽、家畜、野生動物(甚至瀕危野生動物)誤食,就會導致其死亡等;間接破壞主要是在處理一次性塑料製品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如採用填埋方法,會不斷佔用寶貴的土地資源;如採用焚燒方法,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氣體,破壞大氣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另外,在發泡的塑料餐盒、包裝材料的生產過程中由於採用氟氯烴作發泡劑,這將會對大氣臭氧層有嚴重的破壞作用。(3)影響人體健康:近來研究發現以聚苯乙烯PS為原料的一次性發泡的塑料餐盒中殘留一定量的苯乙烯單體,這對人體健康有害,國外發達國家已限制PS塑料在食品包裝上的使用,或要求對其表面進行塗覆處理,而我市目前仍大量使用此類塑料快餐盒。
1產業鏈上游:高附加值、高科技材料成為發展重點,改性塑料將逐步滿足國內需求2 應用市場:塑料新產品不斷涌現,應用廣度和深度持續拓展3 承載空間:中國塑料工業有向集聚化、園區化發展的趨勢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我們需要全面地看問題。關於塑料的優與劣,我在上文中已經進行了初步的概括,要以一分為二的科學觀來看待問題,我們不能因為塑料有著諸多不可替代的優點而把它捧上「神壇」、過於放大它的長處,也不能因為塑料存在著某些天性的缺陷而把它一棒子打死、否決它的功用以及在社會建設中所起的作用,我們要做的是不斷發揚塑料的優勢,彌補其缺陷,通過取長補短來發揮塑料的最大功用,這才是理智的態度。當前,塑料製品由於其特有的性能與優勢,在商品市場上一直比較走俏,但是我們也不要一味地樂觀,我們應該看到塑料的負面因素已經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了危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的長遠發展,因此我們有必要按照國家的環保經濟法規辦事,不斷改善塑料製品的性能,杜絕塑料製品中的有害成分,將塑料製造業引向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這是塑料業未來的必然方向。

在新的世紀里,會有更多的新材料問世,傳統材料的性能得到進一步提高,人類將生活在一個多元化材料的時代。尋求新材料在飛機上應用成為未來飛機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復合材料使用日益廣泛,陶瓷復合材料由於極好的耐高溫性能和低密度,越來越多地應用到高溫耐磨的熱部件上傳統的金屬材料不斷被新研製的先進合金材料所代替,如Al-Li合金,鈦合金等,以及更輕,更好的強度和更耐熱的金屬基復合材料。為適應特種飛機的特種需要出現了特種材料,如航空電子器件用的高溫超導材料和專用於作戰飛機隱身的吸波材料和導電塑料等。
屬材料朝更輕、更強、耐高溫、抗腐蝕、抗疲勞,生產成本更低,結構功能一體化的方向發展。先進的陶瓷高溫結構應用繼續得到重視,功能陶瓷的發展方興未艾,光電子陶瓷材料具有無限的生命力。結構高分子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導電、導熱、發光等)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將在很多應用里域內與金屬材料和陶瓷材料展開競爭。各種材料的生產與使用將更注重與環境的協調性,資源的再生和循環利用

E. 金屬材料的發展前景

金屬製品行業包括結構性金屬製品製造、金屬工具製造、集裝箱及金屬包裝容器製造、不銹鋼及類似日用金屬製品製造,船舶及海洋工程製造等。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金屬製品在工業、農業以及人們的生活各個領域的運用越來越廣泛,也給社會創造越來越大的價值。
金屬製品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難,例如技術單一,技術水平偏低,缺乏先進的設備,人才短缺等,制約了金屬製品行業的發展。為此,可以採取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培養適用人才等提高中國金屬製品業的發展。
2009年金屬製品行業的產品將越來越趨向於多元化,業界的技術水平越來越高,產品質量會穩步提高,競爭與市場將進一步合理化。加上國家對行業的進一步規范,以及相關行業優惠政策的實施,2009-2012年,金屬製品行業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F. 金屬材料的歷史

現在考古發掘證明我國在八千多年前已經製成實用的陶器,在六千多年前已經冶煉出黃銅,在四千多年前已有簡單的青銅工具,在三千多年前已用隕鐵製造兵器。
我們的祖先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已會冶煉生鐵,比歐洲要早一千八百多年以上。18世紀,鋼鐵工業的發展,成為產業革命的重要內容和物質基礎。
19世紀中葉,現代平爐和轉爐鎳管煉鋼技術的出現,使人類真正進入了鋼鐵時代。與此同時,銅、鉛、鋅也大量得到應用,鋁、鎂、鈦等金屬相繼問世並得到應用。直到20世紀中葉,金屬材料在材料工業中一直佔有主導地位。20世紀中葉以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作為發明之母和產業糧食的新材料又出現了劃時代的變化。
首先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問世,並得到廣泛應用僅半個世紀時間,高分子材料已與有上千年歷史的金屬材料並駕齊驅,並在年產量的體積上已超過了鋼,成為國民經濟、國防尖端科學和高科技領域不可缺少的材料。其次是陶瓷材料的發展。陶瓷是人類最早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原料製造而成的材料。
50年代,合成化工原料和特殊制備工藝的發展,使陶瓷材料產生了一個飛躍,出現了從傳統陶瓷向先進陶瓷的轉變,許多新型功能陶瓷形成了產業,滿足了電力、電子技術和航天技術的發展和需要。現在人們也按化學成分的不同將材料劃分為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有機高分子材料三大類以及他們的復合材料。金屬材料科學主要是研究金屬材料的成分組織、結構、缺陷與性能之間內在聯系的一門學科。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工作者還要研究各種金屬冶煉和合金化的反應過程和相的關系,金屬材料的制備方法和形成機理,結晶過程以及材料在製造及使用過程中的變化和損毀機理。對其按化學成份進行分類可以分為鋼鐵、有色金屬以及復合金屬材料。按用途分類包括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MMC)因其良好的性能而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它是一類以金屬或合金為基體,以金屬或非金屬線、絲 、纖維、晶須或顆粒狀組分為增強相的非均質混合物,其共同點是具有連續的金屬基體。
目前,特別是航空航天部門推進系統使用的材料,其性能已經達到了極限。因此,研製工作溫度更高、比剛度和比強度大幅度增加的金屬基復合材料,已經成為發展高性能結構材料的一個重要方向。

G. 求1500論文,金屬材料發展

國家計委和科技部日前共同發布了《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
南(2001年度)》,確定了當前應優先發展的十個產業的141個高技術產業
化重點領域新型金屬材料產業優先發展的領域如下:
1、稀土材料及其應用
稀土是信息產業、綠色能源和環境保護等產業的重要支撐材料我國稀土儲量
、產量和出口量均佔世界首位
已形成較齊全的工業體系
近期產業化的重點是: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製品、稀土催化材料、稀土貯氫
材料、稀土發光材料、超大磁致伸縮材料、高溫超導材料、稀土硫化物塗料及顏料
的規模生產;加快發展高純稀土氧化物和高純稀土單質分離提取工業化生產技術和
裝備;加快稀土在鋼鐵冶金、有色金屬、玻璃、特種陶瓷、石油化工及農業等方面
的應用
2、復合金屬材料制備工藝及其成套設備
由於異質金屬復合材料的性能功能化和較低的成本及應用范圍廣泛,提高了傳
統金屬材料的發展潛力
近期產業化的重點是:建設鋁-不銹鋼、鋁-鋼、鈦-鋼、銅-鋼帶液-固相
復合工藝生產線
表面復合精飾技術制
備薄覆層(0.008-0.1mm)金屬復合板帶生產線;開發顆粒增強鋁基復
合材料規模化生產技術、半固態成形技術、連續包敷復合高速鋼材料及製品,並實
現產業化
3、高性能密封材料及製品
密封件是保證機械裝備高效、長期、安全和穩定運行的重要基礎件
其技術水
平、質量及性能直接影響配套主機產品質量和運行可靠性我國密封材料及製品經
過十多年的發展和技術引進,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能力和規模
一般產品能滿足各類
主機的配套要求,但高壓、高速、精密、耐高溫低溫和耐腐蝕的密封件與國際水平
有較大差距
近期產業化的重點是:轎車及中高檔輕型車動力傳動、減振、制動系統用密封
材料及製品規模化生產示範基地建設;重大成套設備中高壓、液壓、氣動系統用密
封件;電力設備中高溫、高壓機械密封;石化工業中高速透平壓縮機非接觸氣膜密
封;金屬磁流體動密封
4、納米材料和特種粉末及其製品
納米材料因其納米效應而具有特殊的性能和廣泛的用途
是目前科技發展重要
熱點之一近年來
我國在納米材料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形成
了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並開始產業化
近期產業化的重點是:以納米粉體材料、納米膜材料、納米催化材料和納米晶
金屬材料為重點
實現低成本、環境友好以及質量穩定的規模化生產;加快納米材
料規模化應用於信息、通信、醫療和環保等新興產業以及能源、交通、化工、建材
、紡織和輕工等基礎產業,改進性能,提高效率
促進技術進步;加快發展粉末冶
金摩擦材料、高溫合金粉末以及高純超細陶瓷粉體材料
鏈接:
二十一世紀將是材料-電子一體化的世紀作為新型功能材料家庭中的重要成員,形狀記憶合金在工程機械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由形狀記憶合金構成的結構簡單、控制靈活、功率密度大的各類記憶合金驅動器,在輕型機器人及小型化系統中具有獨特的技術優勢本文詳細闡明了形狀記憶合金的晶體學、熱力學特性,概述了該材料的幾種典型應用實例在此基礎上,綜述了這一功能材料的應用優勢

H. 金屬材料發展史

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是以材料為主要標志的。歷史上,材料被視為人類社會進化的里程碑。對材料的認識和利用的能力,決定著社會的形態和人類生活的質量。歷史學家也把材料及其器具作為劃分時代的標志:如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高分子材料時代…… 100萬年以前,原始人以石頭作為工具,稱舊石器時代。1萬年以前,人類對石器進行加工,使之成為器皿和精緻的工具,從而進入新石器時代。現在考古發掘證明我國在八千多年前已經製成實用的陶器,在六千多年前已經冶煉出黃銅,在四千多年前已有簡單的青銅工具,在三千多年前已用隕鐵製造兵器。我們的祖先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已會冶煉生鐵,比歐洲要早一千八百多年以上。18世紀,鋼鐵工業的發展,成為產業革命的重要內容和物質基礎。19世紀中葉,現代平爐和轉爐鎳管煉鋼技術的出現,使人類真正進入了鋼鐵時代。與此同時,銅、鉛、鋅也大量得到應用,鋁、鎂、鈦等金屬相繼問世並得到應用。直到20世紀中葉,金屬材料在材料工業中一直佔有主導地位。20世紀中葉以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作為發明之母和產業糧食的新材料又出現了劃時代的變化。首先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問世,並得到廣泛應用僅半個世紀時間,高分子材料已與有上千年歷史的金屬材料並駕齊驅,並在年產量的體積上已超過了鋼,成為國民經濟、國防尖端科學和高科技領域不可缺少的材料。其次是陶瓷材料的發展。陶瓷是人類最早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原料製造而成的材料。50年代,合成化工原料和特殊制備工藝的發展,使陶瓷材料產生了一個飛躍,出現了從傳統陶瓷向先進陶瓷的轉變,許多新型功能陶瓷形成了產業,滿足了電力、電子技術和航天技術的發展和需要。現在人們也按化學成分的不同將材料劃分為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有機高分子材料三大類以及他們的復合材料。金屬材料科學主要是研究金屬材料的成分組織、結構、缺陷與性能之間內在聯系的一門學科。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工作者還要研究各種金屬冶煉和合金化的反應過程和相的關系,金屬材料的制備方法和形成機理,結晶過程以及材料在製造及使用過程中的變化和損毀機理。對其按化學成份進行分類可以分為鋼鐵、有色金屬以及復合金屬材料。按用途分類包括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MMC)因其良好的性能而得到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它是一類以金屬或合金為基體,以金屬或非金屬線、絲 、纖維、晶須或顆粒狀組分為增強相的非均質混合物,其共同點是具有連續的金屬基體。目前,特別是航空航天部門推進系統使用的材料,其性能已經達到了極限。因此,研製工作溫度更高、比剛度和比強度大幅度增加的金屬基復合材料,已經成為發展高性能結構材料的一個重要方向。1990年美國在航天推進系統中形成了3250萬美元的高級復合材料(主要為MMC)市場,年平均增長率16%,遠高於高性能合金的年增長率1.6%。

閱讀全文

與金屬材料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