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蒜價格現拐點
也許是大眾有口福了,高居不下的大蒜價格有望下跌,然而對蒜農朋友們來說,可是件發愁的事兒了,蒜價下跌,直接影響收入啊。
可是最近的一些調查發現出於種種原因吧,大蒜游資撤離,大蒜價格出現轉折點(走低)。楚天都市報就此發表過一篇新聞,內容如下:
"現在大蒜價格就相當於A股的6000點,風險很大,我們7月份就已經撤出,進了股市。"山東濟寧一家從事大蒜中遠期交易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虛高的大蒜和房價一樣已經有價無市,一些大戶今年根本沒有存蒜,存蒜量大幅度下降。
8月20日是今年大蒜的最後入庫時間,小商販和農民手中的大蒜開始集中拋售,山東金鄉、江蘇邳州與河南中牟等產區的大蒜價格紛紛跳水;而山東壽光中遠期蔬菜電子盤10月大蒜合約價格從7月創下14440元/噸的歷史新高之後就開始掉頭向下,並連續跌停;龍鼎電子盤交易市場10月大蒜合約價格更是從14698元/噸的天價連續5個跌停,並在12000元/噸附近震盪。
蒜農也炒大蒜大蒜收購價格歷史天價
記者調查發現,蒜農是產業鏈的第一環,而不少蒜農既是種植者,也是蒜商,自覺加入到大蒜產業鏈的下一環,最大程度獲取利潤。
山東單縣的蒜農李先生家裡有六畝地種了大蒜,由於減產今年一畝地除了蒜種之外產了1500斤大蒜,還賣了1600元的蒜薹;按照目前的價格,李先生一畝地大蒜和蒜薹的產值達到9000元。李先生不僅自己種蒜,還花了10萬元從莊上蒜農手中收購了15噸蒜。李先生收蒜的利潤達到6萬元,超過了種地的收入,如今,他准備趕在最後入庫的時間前將這些大蒜出手。
8月7日,記者來到號稱全球大蒜交易價格風向標的山東金鄉南店子市場,市場前十字路口的四個方向上,裝滿蒜的車排隊堵出10里地開外。高河鄉的張先生早上六點鍾就拉著自己家兩畝地的大蒜來到金鄉南店子市場,從早上到下午,前來收蒜的客戶卻並不多,前幾天原本每斤高達7元錢的價格已經跌到5元錢左右。
蒜商擔心被套減少入庫大蒜開始拋售
山東金鄉縣興隆鄉的魏先生家裡的土地少,二十多年前就開始做大蒜生意。去年,他自己有40萬,借了銀行60萬,一共用了100萬左右的資金以1.78元/斤的價格收了300噸,最後以3.5元/斤賣掉,賺了100萬;今年大蒜收購價格創出了歷史新高,魏先生花了120萬元以4元/斤的價格只收購了150噸,如今,蒜價才5元錢,魏先生只賺了30萬元,但他仍然拋售了手中的部分大蒜。"除了大蒜出口和加工企業必須收蒜以外,今年一些擁有幾千萬上億資金的大戶擔心被發改委處罰並沒有收蒜,收購大蒜的主要是中小蒜商。今年的收購價格創出歷史新高,大部分蒜商都擔心把炸彈留在手裡,自己成為最後一棒。"徐州金果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滿偉說,因為有2008年暴跌的教訓,現在大蒜價格下跌,蒜商就會集中拋售,保住自己的利潤,畢竟入庫存貨有風險,誰也不知道庫存量有多大,今後價格如何。
徐州華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向歐洲出口脫水大蒜,總經理宗文雷告訴記者,今年大蒜價格將出現拐點。在他看來,炒作因素佔大蒜漲價的20%到30%,冷庫主、包地塊的和金鄉的小商販參與了大蒜的炒作,他們就像股市裡的散戶,是一種潤滑劑,沒有他們蒜農賣不出一個好價錢。"政府應該鼓勵引導冷庫主、包地塊的、小商販和大蒜企業以外的存儲商去販賣大蒜,解決蒜農的問題,中國佔全球大蒜出口量的90%,我們為何不能掌握像鐵礦石那樣的定價權?"
希望樓主能擦亮眼睛,O(∩_∩)0
② 中國大蒜農業網
無論是互聯網技術深度運用的智能農業模式,還是互聯網營銷綜合運用的農資農產品電商服務模式,抑或是互聯網與農業深度融合的產業鏈模式,都充分表明,農業現代化正在某種程度上以「互聯網+」的新形式被踐行,谷登農批市場電商解決方案,通過PC端谷登農批網、移動端農商友和農速通APP為全體客戶提供綜合性的服務,可實現農產品豐收的同時也增加收益可能。
③ 脫水大蒜近年來的市場規模怎樣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大蒜產業已經逐步向種植規模化、生產標准化、市場均衡化、經營產業化、產品外向化、服務網路化「六化」的方向邁進,大蒜已經成為不少地區農業結構調整的一個新亮點,同時也是這些地區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④ 我國首隻商業克隆貓「大蒜」誕生,未來克隆技術還會帶動哪些行業
我國首隻商業克隆貓「大蒜」終於出來了,這個克隆貓十分可愛,而且會聰明!那麼未來克隆技術還會帶動哪些行業?下面給大傢具體的介紹一下:
三、克隆技術將會為動物學、考古學做出貢獻!
克隆技術在動物學和考古學方面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是因為克隆技術現在越來越先進,根據目前科學家的手段,已經能夠復活一些含有DNA序列的生命體,隨著克隆技術的不斷進步,動物學和考古學將會受益,很多我們未接觸的動物,能夠利用克隆技術復活!
⑤ 誰知道開封杞縣的大蒜銷路
中國入世以來,大蒜出口市場越來越大,據資料介紹,我國大蒜出口市場,已由20世紀80年代的亞洲(主要是東南亞)市場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末包括亞洲、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州在內的111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新增加3個國家。其中有84個國家和地區是WTO的成員,佔75.68%。自1981年以來,我國「出口大蒜製品以每年1.157萬噸的速度急升。其中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日本、巴西、哥倫比亞、荷蘭等9個國家是主要的進口國,1999年從中國進口大蒜21萬噸,占我國當年大蒜出口量的72.42%,日本從我國進口的蒜製品量劇增,已佔日本蒜製品總進口量的97%。我國大蒜出口創匯能力較大,由中國海關總署提供的1981—1999年我國大蒜出口資料統計分析表明,19年裡我國大蒜出口量和創匯額均逐年上升,平均每年分別以1.157萬噸和478萬美元的速度遞增。近年來,出口創匯更是可觀,大蒜已成為我國出口創匯的重要農副產品之一,中國雖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產和出口國,但出口創匯和國際市場潛力仍很大,亟待開拓和發展。
我縣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積極實施「大蒜富縣」戰略,面積迅速增至今年的55萬畝,總產達60萬噸,產值達23億多元,已成為面積、產量全國第二大縣。但我縣的大蒜出口比山東省的金鄉縣、江蘇省的射陽縣等縣(市)差距較大,出口創匯能力差,獲得大蒜經營進口出權的企業較少,直接出口少,間接出口多,利潤低。因此,要抓好我縣的大蒜出口工作,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進一步提高大蒜的品質。大蒜出口海關商檢紀嚴格,農葯殘留和重金屬元素殘留一旦超標,將無法出口。因此,近幾年來,我縣縣委、縣政府也相繼出台了杞縣無公害大蒜標准化生產實施方案、04年4日由省農業廳對大蒜種植較為集中的葛崗鎮、付集鎮、裴村店鄉、西寨鄉等鄉鎮認定了無公害大蒜產地面積6萬畝,為大蒜順利外銷奠定了基礎。同時,我縣還與武漢大學聯合開發了具有防癌、抗癌、維護心血管健康等保健功能,深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的富硒大蒜,為擴大出口,增強我縣大蒜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另外,在大蒜的無害化治理上,我縣還引進試種了脫毒大蒜,推廣了無公害施肥技術,增施有機肥,搞好配方施肥,保證了大蒜硝酸鹽含量不超標。在病蟲害防治上,提倡推廣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嚴禁在大蒜上使用高毒、劇毒、高殘留有機磷農葯和「三致」農葯,確保我縣大蒜品質。
二、在大蒜收獲期加強管理,確保質量。一是搞好大蒜的整理,大蒜收獲後要搞好涼曬,整理潔凈。二是搞好冷藏保鮮,目前,我縣已建成豫東最大的大蒜輻照廠;建成大蒜保鮮冷庫500多座,年貯藏能力達15萬噸。三是搞好大蒜的深加工,在大蒜加工增值上實現新突破。把「農業大蒜」轉變為「工業大蒜」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特色優勢和商品優勢。由加工蒜片、蒜粉、蒜粒等附加值低的粗加工向加工蒜油、蒜素、蒜酒、大蒜葯品等深加工方向發展,在開封聯富食品有限公司、中農大朝來公司的基礎上,再引進興建扶持一批大型大蒜深加工企業,拉長大蒜產業鏈,提高大蒜附加值,擴大出口創匯,搞好出口退稅,促進農民增收。四是擴大宣傳,營造聲勢,提升我縣大蒜知名度。盡管2001年4月,我縣參加了全國首屆大蒜節,進一步宣傳了杞縣的大蒜及大蒜製品。8月份我縣又召開了全國大蒜委員會工作年會,但我縣大蒜的知名度還不夠高,還要加強宣傳推介。一是盡快成立杞縣農副產品信息中心,利用互聯網等各種宣傳媒體,把杞縣的大蒜生產情況向國內外發布;二是在我縣106國道沿線,開商高速公路連接線出入口處等地點設置大蒜巨幅宣傳標牌;三是學習金鄉的網上營銷,向國際域名管理組織注冊一個英文網站,通過電子郵件尋找銷路和外商,促進出口創匯(金鄉縣大蒜出口90%都是通過網上與外商取得聯系並成交的)。四是舉辦我縣首屆大蒜節,邀請國內外專家、客商、企業老闆參加,進一步宣傳推介我縣大蒜及大蒜製品,更好地促進我縣大蒜的順利外銷,實現出口創匯。五是打造品牌。2001年杞縣大蒜在國家工商局申請注冊了「金杞」牌商標,取得了標識條碼認證和使用權,獲得了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2002年,杞縣「金杞」牌大蒜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查批准成為全國第一家獲得原產地標記認證的蒜類產品。2003年初,杞縣大蒜被中國果蔬專家委員會授予「中國蒜王」稱號。2003年至2006年又被省有關部門授予「河南省名牌農產品」稱號。為「金杞」牌大蒜進一步佔領國際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六是制定優惠政策和措施,創造寬松環境。首先,工商、稅務等執法部門要為大蒜出口創匯企業搞好服務,放寬政策,放手發展;其次,交通、城建、城管等部門要為外來客商和車輛發放優惠卡和通行證,建立「綠色通道」,真正做到車行杞縣無紅燈。
⑥ 海爾種大蒜解決了什麼問題,還存在什麼問題
這是海爾首次涉足農業,探索以工業思維重塑農業生產、以互聯科技化解產銷瓶頸,嘗試全面改造傳統農業種植、流通和銷售方式。
⑦ 新奇士種植者公司的產業鏈是什麼
種子種苗 → 農葯化肥 → 科技指導 → 收購包裝 → 倉儲運輸 → 批發零售 按照產量分配給農民股權,讓農民可以充分參與到整個產業鏈中,保護了農民的利益. 因為每個環節都是透明的,再加上職業經理對整個產業鏈的管理也可以防止像今年大豆大蒜的爆炒的情況出現.
⑧ 大蒜價低蒜農如何應對
河南杞縣,現在是中原地區大蒜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大的縣,今年全縣種植大蒜面內積達到70萬畝,占容可耕地面積的一半以上,雖然產量不少,但是杞縣大蒜並沒有在全國知名的大蒜品牌中。近幾年,大蒜價格忽高忽低,也讓當地政府對大蒜產業發展進行了思考。
杞縣的80多家大蒜加工企業都主要是生產蒜片和蒜粉,但這只是大蒜的初加工,僅限於大蒜的調味品,而在歐美市場很受歡迎的大蒜素、大蒜膠囊、大蒜油等葯用價值並沒有開發出來。以蒜油為例,400噸大蒜,才能產出1噸蒜油,不僅能大量擴大市場需求,而且價格也提升了。而這些深加工,目前國內仍屬於起步階段。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