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住宅產業的概念
住宅產業的概念最早是日本通產省在1968年提出的,它是指住宅及其有關部件的生產、銷售企業及其經營活動的總合。我國在1994年以後開始使用「住宅產業」的概念。我國的住宅產業是指生產與經營以住宅為最終產品的重要產業,涉及住宅的規劃、設計,施工的材料,部件的生產與供應,還涉及住宅的經營與管理等多個行業,是一個與人民生活和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綜合性產業。住宅產業涉及投資、生產、流通、消費等諸多領域,由住宅投資業、住宅生產業、住宅設備業與部品製造業、住宅流通業、住宅消費服務業等構成。
2. 住宅產業化的發展建議
在中國住宅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不但要注意技術的應用,同時也應該兼顧社會公平問題,在中國未來的住宅產業化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根據項目的啟示,政府在舊城更新中具有重大的責任。政府應該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的經濟水平,給予合理的經濟補償,令當地居民有能力在原地或者周邊購買住房。同時我們還應該加強政府在住宅產業化進程中的作用,通過在政府主導項目中採用住宅產業化的建設,有助於推動住宅產業化生產產品為市場所接納,也通過政府的示範效應,帶動住宅產業化的發展,從而實現住房公平。
3. 住房產業化的發展
發展
在中國住宅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不但要注意技術的應用,同時也應該兼顧社會公平問題,在中國未來的住宅產業化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減少標準的差距
住宅產業化進程中急需建立住宅標准,也提出了要建設各種標准體系,從社會公平的角度出發,我們在制定住宅標准時,應該考慮各種收入人群的需求,滿足各種住宅需求,而不能採用住房建設中存在的高標准現象。在制定住宅標准體系時,保持各種標准之間的差距也有助於體現社會公平。
2.建設的政策
從住宅產業化的研究中,各個居住社區的工業化生產標准單一,將造成社區的住宅差異化不明顯。根據對居住分異的研究,在住宅產業化過程中,應提倡多標準的住宅採用混合建設模式,使住宅產業化過程中的社會問題得到解決。所以,我們要制定相應的住宅部件標准,同時也要研究各種組裝技術,能夠利用相同的部件組裝出不同標準的住宅,從而有助於工業化生產。
3.成本的控制
根據國外的研究和經驗,住宅產業化在成熟後,將有助於減低住宅建設成本,這也將減少住宅價格過高的困境。所以,根據以上規劃的啟示,在住宅產業化進程中,為了保持社會公正,我們首要的目標並不是去研究住宅的現代化和信息化,而是要研究出有助於減低住宅建設成本的方式,這樣將令大部分城市居民能夠有經濟能力購買住宅,所以我們現階段的任務是要加強對住宅建設成本的控制。
4.進程中的作用
根據項目的啟示,政府在舊城更新中具有重大的責任。政府應該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的經濟水平,給予合理的經濟補償,令當地居民有能力在原地或者周邊購買住房。同時我們還應該加強政府在住宅產業化進程中的作用,通過在政府主導項目中採用住宅產業化的建設,有助於推動住宅產業化生產產品為市場所接納,也通過政府的示範效應,帶動住宅產業化的發展,從而實現住房公平。
定義
住宅產業化是指用工業化生產的方式來建造住宅,是機械化程度不高和粗放式生產的生產方式升級換代的必然要求,以提高住宅生產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住宅的整體質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
住宅產業化本來只是強調住宅領域的產業化,但不應局限於住宅建設領域的產業化,而應是包括住宅在內的,也包含其它一切用途物業的產業化。故原詞Housing Instrialization 「住宅產業化」,似乎不盡准確,有收窄其涵義之嫌。事實上「住宅產業化」中的「住宅」,應理解為一切建築產品。
實現住宅產業化的基本條件是:①採用工業化的建造方式②住宅用構件和部品大多實現了標准化、系列化。
4. 住宅產業化的主要作用
住宅產業化改變了傳統建築業的生產方式。住宅工業化是住宅產業化的必要條件,住宅產業化採用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建設建築,能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保證質量。住宅產業化已經成為建築業發展的趨勢和必然,則是為保障性住房的建設提供了契機。
在國外這已經不是新興詞彙,日本已經將住宅產業化的概念全方位的應用到了房屋的承建上。在國內還只能依賴於二包來完成。而住宅產業化管理公司的出現,可以直接與消費者溝通,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並貫穿整個購房建房始終,聯系房建商,市場,消費者,達到最優配置,不至於出現建築過程中的理念斷層。現有的國內市場主要的產品是指全裝修成品房,推崇這個的原因是政府提倡新型住宅的「四節一環保」理念,即節水,節地,節能,節材,環保。以往毛坯房造成的二次裝修浪費全部都避免,業主可以直接拎包入住,方便省時,這也將成為未來房產發展的必然趨勢。
5. 什麼叫住宅產業化
你好!
住宅產業化是指用工業化生產的方式來建造住宅,是機械化程度丌高和粗放式生產的生產方式升級換代的必然要求,以提高住宅生產的勞勱生產率,提高住宅的整體質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從本義來講就是要實現住宅生產、供應等的工業化。工業化的必須前提是標准化。中嘉住宅產業化有限公司把握當今的住宅市場導向,在工業化模型下的生產製造體系能夠實現低成本高質量的產品,使產品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希望能採納答案謝謝
6. 住宅產業化的優勢在哪
住宅產業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優勢:
1、住宅產業化對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和環境友好。據測算,與傳統建造方式比較,建築工業化可減少建造用水量80%以上,減少材料浪費20%以上,減少建造垃圾約80%,綜合節能70%以上,降低建築後續維護費用95%左右。同時,可減少施工場地佔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且,建築工業化採用新型建材,應用新興建築技術,可使建築在使用過程中減少生活垃圾、廢水和有害氣體排放,對保護環境和生態效益極為有利。
2、住宅產業化能提升建築性能。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和新工藝在建築工業化中大量運用,使建築隔音、隔熱、保溫、抗震、耐火、防水、抗滲等性能大大改善,提升了建築使用的舒適性、健康性和安全性。同時,建築質量大幅提高,延長建築使用壽命50%以上。
3、住宅產業化能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和創新。建築工業化改變傳統建造方法,推動建築業技術整體進步,帶動相關聯產業、眾多產品的技術創新。
4、住宅產業化有利於建築業由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轉變。結構性就業矛盾對我國未來近30年城鎮化進程將產生深遠影響。推進建築工業化,將促進建設的標准規范化、流程系統化、技術集成化以及建造集約化,使建築業發展主要依靠技術進步和機械化施工,用工大幅減少,且促進以農民工為主體、專業素質較低的工人向高層次、專業化的產業工人轉變,同時還會顯著縮短建設工期,從而,推動建築業由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轉變。
7. 住宅產業為什麼是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
1.建築業一般復都是國家的支柱產業制,而住宅建築又是建築產業的主幹,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住宅作為生活必須品,沒有任何家庭可以離開它.一國經濟增長有許多拉動因素,住宅業以其使用的廣泛性和產品的普及性,從多方面拉動經濟增長.
3.住宅的質量和新穎性是公民經常追求的目標,而住宅業的發展對水泥鋼鐵玻璃傢具等上百種產品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因此,它是國民經濟的一個新的增長電.
8. 住宅產業是什麼意思
住宅產業(Housing Instry)是以生產和經營住宅為最終產品的產業,包括住宅規劃和設計、住宅部件品的開發和生產,住宅的建造以及住宅的經營、維修、管理和服務。住宅產業包括住宅建築業和住宅房地產業兩大部分。
住宅產業的概念最早是日本通產省在1968年提出的,它是指住宅及其有關部件的生產、銷售企業及其經營活動的總合。我國在1994年以後開始使用「住宅產業」的概念。我國的住宅產業是指生產與經營以住宅為最終產品的重要產業,涉及住宅的規劃、設計,施工的材料,部件的生產與供應,還涉及住宅的經營與管理等多個行業,是一個與人民生活和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綜合性產業。住宅產業涉及投資、生產、流通、消費等諸多領域,由住宅投資業、住宅生產業、住宅設備業與部品製造業、住宅流通業、住宅消費服務業等構成。
9. 採取什麼措施加快推進住宅產業化的發展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統領,以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百年住宅為目標,全面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實現房地產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為建設綠色生態、美麗幸福的宜居宜業城市做出積極貢獻。
二、基本原則
(一)政府引導與市場推動相結合。強化政府的宏觀指導、政策引導和社會服務職能,規范市場主體行為,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激發市場主體設計、生產、使用住宅產業化技術的內生動力。
(二)統籌規劃與重點實施相結合。根據我市房地產業發展現狀,科學制定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發展規劃,在住宅設計、建造、使用、維護全壽命周期內推行工業化,重點推廣裝配式建造方式和住宅全裝修,逐步形成符合我市實際的住宅產業化發展模式。
(三)全面推進與示範帶動相結合。在推動全市住宅產業化發展的同時,結合市場需求,針對建築不同類型,以試點示範項目為先導,帶動產業化發展。政府投資的大型建築、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率先採用裝配式建造方式,鼓勵開發企業在商品房建設中進行住宅產業化試點示範。
(四)科技引領與技術創新相結合。加大技術開發力度,鼓勵技術創新,積極引進和推廣使用國內外先進技術,提高住宅部品的科技含量,帶動產業優化升級,促進住宅建造方式、產業發展方式和居民消費理念的優化轉變。
三、主要目標
堅持工業化、現代化、標准化理念,利用3—5年的時間,初步建立起先進適用、符合住宅產業現代化發展方向的成套住宅技術體系、標准化體系和部品產品體系,逐步實現住宅設計標准化、生產工廠化、施工裝配化和裝修一體化,不斷提高住宅產品性能,提升居住品質。到十二五末,全市裝配式住宅面積達到新建住宅面積的10%以上,新建住宅全裝修面積達到建設總面積的30%以上,市區新建住宅A級性能認定率達到10%以上,培育2—3家集住宅設計、開發、施工、構配件生產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建設2—3個住宅產業化示範園區,形成完整的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到2018年,全市裝配式住宅面積達到新建住宅面積的20%以上,市區新建住宅全裝修面積達到建設總面積的50%以上,新建住宅A級性能認定率達到20%以上,住宅產業化大型企業集團不少於5家,建設2—3個縣級住宅產業化示範園區。
四、重點任務
(一)推廣裝配式住宅技術。重點推廣應用裝配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其他符合產業化標準的住宅結構體系;推廣應用符合標准化設計、工廠加工、現場安裝條件的非砌築類型建築部品,如建築牆板、樓梯、疊合樓板、陽台、雨蓬、柱、梁等;率先推動標准化程度較高,跟所在地區、樓層高度、結構體系基本無關的建築構件,如內牆板、樓梯、樓板、窗檯板、遮陽板等;大力發展集保溫、裝飾、圍護與防水一體的預制外牆等圍護結構和技術。推廣應用節能及新能源利用技術、整體廚衛技術、生態環境保障技術、管網技術、智能化技術等住宅產業化成套部品和技術。
(二)推進住宅全裝修。積極倡導工業化裝修方式,實施土建和裝修一體化,鼓勵採用菜單式集體委託方式進行裝修,促進個性化裝修和產業化裝修相統一。對住宅產業化項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應全部實行一次性裝修到位;鼓勵商品住宅項目進行全裝修,全裝修的基本原則是在交付使用前,套內所有功能空間的固定面全部鋪裝或粉刷完成,廚房和衛生間的基本設備全部安裝完畢。今後,全市新建普通商品住宅項目應積極開展全裝修,到2018年,市區新建普通商品住宅原則上不再以毛坯房形式交付。
(三)培育市場實施主體。鼓勵規模較大、技術能力較強的構件、商品混凝土、傳統建材等企業向以住宅產業化為特點的部品生產企業轉型,扶持發展大型住宅產業化部品生產企業不少於10家;引導設計、施工、部品生產和開發企業轉型發展,提高技術集成水平,適應產業化住宅建設需要;出台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綜合實力強、住宅產業化水平高的企業進駐我市,引領和推動我市住宅產業化發展;以市場為導向,整合產業鏈資源,鼓勵設計、開發、部品生產、施工、物流企業和科研單位組成聯合體,或形成大企業集團,提高住宅部品部件生產能力。
(四)建設住宅產業化集散基地。按照立足當地、輻射周邊、面向全國的原則,調整產業布局,優化資源配置,科學制定產業園區規劃。在市區建設2個集住宅產業化技術研發和住宅部品工業化生產、展示、流通等為一體的示範園區,支持縣市建設產業園區,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的新型環保建材、部品生產企業落戶。鼓勵企業創建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5年內全市新增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2-3個,初步形成完整的住宅產業化鏈條。在滿足全市住宅產業化市場需求的同時,發揮我市交通和物流優勢,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將我市打造成藍黃經濟區最大的住宅產品部品集散基地。
(五)開展工程試點示範。鼓勵在新建商品住宅項目進行產業化試點,20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住宅小區應全部列為住宅產業化試點范圍。通過試點示範,推動房地產開發企業在設計理念、技術集成、居住形態、建造方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鼓勵開發企業創建以「四節一環保」住宅產業化成套技術為核心的國家康居示範工程和國家A級住宅性能認定,建設綠色建築。今後,全市具有一、二級房地產開發資質的企業新建住宅都要制定落實住宅性能認定計劃目標。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組織機構。市政府建立濰坊市推進住宅產業化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市長任總召集人,分管市長任召集人,市建設、發改、財政、國土、規劃、市政、稅務等部門為成員,辦公室設在市建設局。聯席會議主要職責是:負責研究制定推進我市住宅產業化發展的政策、目標和總體規劃,指導協調解決推進全市住宅產業化工作。
(二)加大政策扶持。對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住宅產業企業積極向省主管部門推薦認定高新技術產業,落實企所得的優惠政策。對通過國家康居示範工程終審、A級住宅性能認定或採用裝配式建造方式開發建設的項目,按綠色建築星級標准給予補助,其中,國家康居示範工程、3A級住宅和裝配式建築按綠色建築「三星」級標准補助,2A級住宅按「二星」級標准給予補助。以上條件同時具備的,按最高標識標准予以補助,補助金額按屬地原則由同級財政安排。對採用裝配式建造方式開發建設的項目開辟商品房預售綠色通道,在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用地規劃許可證、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後,且預制裝配式構件計入建安成本投資達到25%以上,即可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對新建住宅小區全裝修到位率高於50%的項目,依據有關規定優先返還牆改基金、散裝水泥基金。
(三)強化政府引導。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數量的土地用於產業化住宅建設,其中裝配式住宅用地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