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蘋果文化產業

蘋果文化產業

發布時間:2020-11-26 08:46:03

『壹』 美國蘋果公司揭示的高端文化產業的特點是什麼(3個)求高手回答

技術含量高,支柱性產業,戰略性產業

『貳』 美國蘋果公司揭示的高端文化產業特點

特點一 抓住顧客人傻錢多的特點 飢餓營銷 把顧客當騾子 眼前綁著稻草就不讓你夠到 二 造神 造偶像 發展愚忠粉絲 三 打造品牌價值 產品傻瓜化封閉化 神話產品 任何產品都說能改變世界 把用戶培養成白痴 跪著消費~ 四 外觀盡量精品化 利用客戶裝13心理 五 周邊附件高價化 貴族化 幾倍乃至十幾倍的暴利~ 六 軟體收費 壓榨開發者

『叄』 蘋果公司憑什麼稱霸又揭示出高端文化產業怎樣的特徵

原因很多,也很復雜——但是
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是關鍵
創新

三星為什麼做不了第一
看看siri就知道了
創新不是屏幕變大
也不是厚度變薄

而是一種洞察和捕捉...

加上美國加州(矽谷)一帶的氛圍,喬布斯就是那裡的典型產物
還有信息技術發展的大潮
......
......
......
這一切機緣巧合造就了一個充滿行為藝術...
蘋果

『肆』 蘋果公司的企業文化是什麼案例分析

喬布斯與蘋果公司
喬布斯的秘密武器
蘋果公司的喬布斯真正的秘密武器是他具有一種敏銳的感覺和能力,能將技術轉化為普通消費者所渴望的東西,並通過各種市場營銷手段刺激消費者成為蘋果「酷玩產品」俱樂部的一員。
喬布斯拯救蘋果公司
1997 年7 月某個工作日的一大早,因連續5 個季度虧損,時任蘋果公司 CEO 的吉爾·阿米利奧(GilAmelio)帶著難以掩飾的痛苦向公司高管做最後告別: 「我很難過地說是到了我該離開的時候了。保重!」然後他就離開了。幾分鍾後,穿著短褲、運動鞋,蓄短胡須的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走進來,他坐在旋轉椅里緩慢地轉著,說: 「告訴我這里發生了什麼?」在幾聲咕噥的回應之後,他跳起來: 「是產品的問題!那麼,產品到底怎麼了?」高管們又一陣的咕噥聲之後,喬布斯咆哮著打斷他們: 「現在的產品都是廢物!這些產品根本沒有任何人性化特色!」 作為蘋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喬布斯曾在1985 年被當時外聘的CEO掃地出門。那時,他還被很多人認為是一個喜怒無常的微觀管理者,他曾經倡導的花哨的創新變革及他所堅持的全面控制也帶來諸多枝節問題。 1997 年,喬布斯又重新掌管蘋果。10年後,蘋果的股票每股已從7 美元飆升至74美元, 市場價值620億美元。 隨後,迪士尼以74億美元收購Pixar動畫工作室的股票,由於喬布斯是Pixar的主席和執行總裁,並持有其50.6%股份,作為交易的一部分,喬布斯擁有了迪士尼集團約7% 的股份,從而成為該集團最大的個人股東。至此,喬布斯大步邁入一個集音樂、電影和科技於一體的夢幻王國。
編輯本段偏執創新
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就在於喬布斯將他的舊式戰略真正貫徹於新的數字世界之中,採用的是高度聚焦的產品戰略、嚴格的過程式控制制、突破式的創新和持續的市場營銷。
第一
重回蘋果後的喬布斯採取的第一步驟就是削減蘋果的產品線,把正在開發的15 種產品縮減到4 種,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員,節省了營運費用。之後,蘋果遠離那些用低端產品滿足市場份額的要求,也不向公司不能占據領導地位的臨近市場擴張。
第二
發揚蘋果的特色。蘋果素以消費市場作為目標,所以喬布斯要使蘋果成為電腦界的索尼。1998年6月上市的iMac擁有半透明的、果凍般圓潤的藍色機身,迅速成為一種時尚象徵。在之後3年內,它一共售出了500萬台。而如果擺脫掉外形設計的魅力,這款利潤率達到23%的產品的所有配置都與此前一代蘋果電腦如出一轍。
第三
開拓銷售渠道,讓美國領先的技術產品與服務零售商和經銷商之一的CompUSA成為蘋果在美國全國的專賣商,使Mac機銷量大增。
第四
調整結盟力量。同宿敵微軟和解,取得微軟對它的1.5億美元投資,並繼續為蘋果機器開發軟體。同時收回了對兼容廠家的技術使用許可,使它們不能再靠蘋果的技術賺錢。 總之,喬布斯真正的秘密武器是他具有一種敏銳的感覺和能力,能將技術轉化為普通消費者所渴望的東西,並通過各種市場營銷手段刺激消費者成為蘋果「酷玩產品」俱樂部的一員。
第五
隨著個人電腦業務的嚴峻形勢,喬布斯毅然決定將蘋果從單一的電腦硬體廠商向數字音樂領域多元化出擊,於2001年推出了個人數字音樂播放器iPod。到2005年下半年,蘋果公司已經銷售出去2200萬枚iPod數字音樂播放器。 在iPod推出後不到一年半,蘋果的iTunes音樂店也於2003年4月開張,通過iTunes音樂店銷售的音樂數量高達5億首。在美國所有的合法音樂下載服務當中,蘋果公司的iTunes音樂下載服務占據了其中的82%。與此同時,蘋果也推出適合Windows個人電腦的iTunes版本,將iPod和iTunes音樂店的潛在市場擴大到整個世界。通過iPod和iTunes音樂店,蘋果改寫了PC、消費電子、音樂這3個產業的游戲規則。 盡管已經從最初對技術的一無所知變成今天的億萬富翁,但喬布斯做事情的熱情始終未變,他對創新的熱情就如他最喜歡的《全球概覽》停刊前的告別辭所寫: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大智若愚。)
第六
每當有重要產品即將宣告完成時,蘋果都會退回最本源的思考,並要求將產品推倒重來。以至於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病態的品質、完美主義控制狂的標志。波士頓咨詢服務公司共調查了全球各行業的940名高管,其中有25%的人認為蘋果是全球最具創新精神的企業。 「在蘋果公司,我們遇到任何事情都會問:它對用戶來講是不是很方便?它對用戶來講是不是很棒?每個人都在大談特談『噢,用戶至上』,但其他人都沒有像我們這樣真正做到這一點。」喬布斯驕傲地說。 2008年,蘋果公司高層iPhone已經與趙晨浩環球熱力兄弟進行簽約,選環球熱力兄弟同名專輯熱力歌曲《環球熱力兄弟來了》在iPhone讓全球持有蘋果iPhone手機的音樂愛好者中火熱放送,還讓環球熱力兄弟成為大中華地區唯一代言人,堪稱「百年不遇,自成一派」的海豚王子趙晨浩所組建的超級人氣明星天體熱力兄弟,推出華語第一嘻哈舞曲天團的創作專輯,其中主打歌《我的感覺》轟動全亞洲,震撼網路,搜狗突破20億大關,創造華語樂壇新奇跡。
編輯本段推崇精英人才文化
與對產品和戰略高度聚焦的做法相似,在人才的使用上,喬布斯也極力強調「精」和「簡」。喬布斯曾創立並管理的Pixar公司倡導的是沒有「B團隊」,每個電影都是集合最聰明的漫畫家、作家和技術人員的最佳努力而成。「質量比數量更加重要。」喬布斯表示從若干年前看到Stephen G. Wozniak為製造第一台蘋果機而顯示出的超凡工程學技能的那些日子開始,喬布斯就相信由頂尖人才所組成的一個小團隊能夠運轉巨大的輪盤,僅僅是擁有較少的這樣的頂尖團隊就夠了。為此,他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打電話,用於尋找那些他耳聞過的最優秀人員、以及那些他認為對於蘋果各個職位最適合的人選。 喬布斯還在2000年蘋果的一度停滯期喊出了「Think Different」(另類思考)的廣告語,他希望這個斥資上億美元宣傳的廣告不僅讓消費者重新認識蘋果,更重要的是,喚醒公司內員工的工作激情。 而喬布斯本人也將一個企業家的能量貢獻於眾多別的CEO認為是自己不需要親自做的事情中,不論是校對合作協議、還是給記者打電話講述一個他認為非常重要的故事,他都會去做。而同時,與很多CEO不同的是,他很少參加華爾街分析家的研討會,傾向於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在員工的眼中,喬布斯承擔了很多責任,但在很多富於創造性的層面上他又非常放手而不參與。 前蘋果產品營銷主管Mike Evangelist離職後在他的博客中透露,喬布斯每一場講演都需要幾個星期的預先准備和上百人的協同工作,經過精確的細節控制和若干次秘密綵排之後,喬布斯總是以激情四射的演講者面目出現在現場。當喬布斯邀請百事可樂總裁約翰·斯高利加盟蘋果時,他這樣說:「難道你想一輩子都賣汽水,不想有機會改變世界嗎?」 在這樣的個人化文化指引下,喬布斯以用戶個人化引導產品和服務,以員工個人化來塑造公司文化和創新能力,以自身個人化獲得一種自由和愜意的人生。以曾經由喬布斯掌控的Pixar為例,Pixar最著名的企業文化就是「以下犯上」,娛樂和自由的工作環境,我行我素、稀奇古怪的員工,隨時隨地隨便提出的新主意,都構成了一種職業文化中的高度個人化的元素。「什麼中層、部門、領導,這些詞我們統統沒有,這就是我們獨一無二的地方。」這是Pixar員工的描述。
編輯本段機遇與挑戰
現在,正當喬布斯帶領蘋果的版圖越做越大時,波士頓咨詢公司的James Andrew提出質疑:「如果蘋果的產品真的比微軟、或戴爾、或IBM、或惠普的好,那麼為什麼蘋果這家公司這么小?(想一想,在過去10年,蘋果申請了1300項專利,幾乎是戴爾的1.5倍。)」 Andrew認為在蘋果的創新和文化中存在一種偏見,即單純對技術革新的絕對信奉。「成為一個真正創新的公司不僅是追趕上最新的創意,或者新產品和新服務,它還包含著要能創造足夠的現金來彌補成本,並回報股東。」 與此同時,Yankee Group咨詢公司兼Battery Ventures風險投資公司的創始人Howard Anderson對蘋果提出另一個質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成功創新的要素,即完結(follow-through)。這也是蘋果所缺乏的。」 Anderson說,「創新不是經濟增長的關鍵。管理才是。在實踐中,這一點就意味著通過堅固的銷售力、以及與開發者和銷售者協作的戰略、消費者服務的戰略來支撐產品創新。過度依賴創新的公司已經過時。很多時候,管理和執行更加重要。」 於是,業界的一些評論家開始提出這樣的疑問:iPod貢獻了蘋果的絕大部分利潤,很難想像,如果沒有iPod,蘋果會陷入怎樣的麻煩?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創新者的兩難困境》一書作者Clayton M. Christensen在近日表示,因iPod而大獲成功的蘋果將像以前一樣再次衰落。「我擔心蘋果會因iTunes的封閉性而失掉時機,就像當年它拒絕開放Mac系統一樣,結果成就了微軟的霸業。如果它能夠開放iTunes架構並兼容所有的MP3播放器,也許還能夠保持目前的領先地位。」 質疑歸質疑,但擺在人們面前的現實卻是,隨著喬布斯與迪士尼的這次聯盟,使他終於可以染指媒體內容的生產和發行業務,可以逐步實現他在數碼時代跨領域集成的遠大目標。熟悉喬布斯的人也清楚,他是一個極端追求完美的人,長久以來就想組建自己的媒體帝國。 當然這次聯盟也有諸多風險,喬布斯將在運營蘋果的同時也坐在迪士尼的董事會中,這讓他不得不面臨眾多雷區和沖突,他也必須證明自己能勝任新角色。如果他能將曾經讓蘋果高飛的活力和能量同樣帶給迪士尼,那麼喬布斯便能真正成為這個龐大夢幻王國的真實領袖。
編輯本段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語錄
我相信最終是工作在激發人們的能力,有時我希望是我來推動他們,但其實不是,而是工作本身。我的工作是使工作盡可能地顯現美好,並激發出人們的最大潛能。 有時我分不清「將要怎樣」和「可能怎樣」的區別,也不清楚應該一步到位還是循序漸進。平衡理想和實際是我應該注意的地方。工作將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讓自己真正滿意的唯一辦法,是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工作;做有意義的工作的唯一辦法,是熱愛自己的工作。你們如果還沒有發現自己喜歡什麼,那就不斷地去尋找,不要急於做出決定。就像一切要憑著感覺去做的事情一樣,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事,感覺就會告訴你。就像任何一種美妙的東西,歷久彌新。所以說,要不斷地尋找,直到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要半途而廢。 我憑著好奇心和直覺所乾的這些事情,有許多後來都證明是無價之寶。只有回頭看時,才會發現它們之間的關系。所以,要相信這些點遲早會連接到一起。你們必須信賴某些東西——直覺、歸宿、生命,還有耐力,等等。做這些從來沒有讓我的希望落空過,而且還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 讓我能夠做出人生重大抉擇的最主要辦法是,記住生命隨時都有可能結束,記住自己隨時都會死去,這是我所知道的防止患得患失的最好方法。

『伍』 蘋果公司企業文化是什麼

偏執創新
所有這些成績的取得就在於喬布斯將他的舊式戰略真正貫徹於新的數字世界之中,採用的是高度聚焦的產品戰略、嚴格的過程式控制制、突破式的創新和持續的市場營銷。
第一
重回蘋果後的喬布斯採取的第一步驟就是削減蘋果的產品線,把正在開發的15 種產品縮減到4 種,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員,節省了營運費用。之後,蘋果遠離那些用低端產品滿足市場份額的要求,也不向公司不能占據領導地位的臨近市場擴張。
第二
發揚蘋果的特色。蘋果素以消費市場作為目標,所以喬布斯要使蘋果成為電腦界的索尼。1998年6月上市的iMac擁有半透明的、果凍般圓潤的藍色機身,迅速成為一種時尚象徵。在之後3年內,它一共售出了500萬台。而如果擺脫掉外形設計的魅力,這款利潤率達到23%的產品的所有配置都與此前一代蘋果電腦如出一轍。
第三
開拓銷售渠道,讓美國領先的技術產品與服務零售商和經銷商之一的CompUSA成為蘋果在美國全國的專賣商,使Mac機銷量大增。
第四
調整結盟力量。同宿敵微軟和解,取得微軟對它的1.5億美元投資,並繼續為蘋果機器開發軟體。同時收回了對兼容廠家的技術使用許可,使它們不能再靠蘋果的技術賺錢。 總之,喬布斯真正的秘密武器是他具有一種敏銳的感覺和能力,能將技術轉化為普通消費者所渴望的東西,並通過各種市場營銷手段刺激消費者成為蘋果「酷玩產品」俱樂部的一員。
第五
隨著個人電腦業務的嚴峻形勢,喬布斯毅然決定將蘋果從單一的電腦硬體廠商向數字音樂領域多元化出擊,於2001年推出了個人數字音樂播放器iPod。到2005年下半年,蘋果公司已經銷售出去2200萬枚iPod數字音樂播放器。 在iPod推出後不到一年半,蘋果的iTunes音樂店也於2003年4月開張,通過iTunes音樂店銷售的音樂數量高達5億首。在美國所有的合法音樂下載服務當中,蘋果公司的iTunes音樂下載服務占據了其中的82%。與此同時,蘋果也推出適合Windows個人電腦的iTunes版本,將iPod和iTunes音樂店的潛在市場擴大到整個世界。通過iPod和iTunes音樂店,蘋果改寫了PC、消費電子、音樂這3個產業的游戲規則。 盡管已經從最初對技術的一無所知變成今天的億萬富翁,但喬布斯做事情的熱情始終未變,他對創新的熱情就如他最喜歡的《全球概覽》停刊前的告別辭所寫: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大智若愚。)
第六
每當有重要產品即將宣告完成時,蘋果都會退回最本源的思考,並要求將產品推倒重來。以至於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病態的品質、完美主義控制狂的標志。波士頓咨詢服務公司共調查了全球各行業的940名高管,其中有25%的人認為蘋果是全球最具創新精神的企業。 「在蘋果公司,我們遇到任何事情都會問:它對用戶來講是不是很方便?它對用戶來講是不是很棒?每個人都在大談特談『噢,用戶至上』,但其他人都沒有像我們這樣真正做到這一點。」喬布斯驕傲地說。
編輯本段推崇精英人才文化
與對產品和戰略高度聚焦的做法相似,在人才的使用上,喬布斯也極力強調「精」和「簡」。喬布斯曾創立並管理的Pixar公司倡導的是沒有「B團隊」,每個電影都是集合最聰明的漫畫家、作家和技術人員的最佳努力而成。「質量比數量更加重要。」喬布斯表示從若干年前看到Stephen G. Wozniak為製造第一台蘋果機而顯示出的超凡工程學技能的那些日子開始,喬布斯就相信由頂尖人才所組成的一個小團隊能夠運轉巨大的輪盤,僅僅是擁有較少的這樣的頂尖團隊就夠了。為此,他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打電話,用於尋找那些他耳聞過的最優秀人員、以及那些他認為對於蘋果各個職位最適合的人選。
喬布斯還在2000年蘋果的一度停滯期喊出了「Think Different」(另類思考)的廣告語,他希望這個斥資上億美元宣傳的廣告不僅讓消費者重新認識蘋果,更重要的是,喚醒公司內員工的工作激情。
而喬布斯本人也將一個企業家的能量貢獻於眾多別的CEO認為是自己不需要親自做的事情中,不論是校對合作協議、還是給記者打電話講述一個他認為非常重要的故事,他都會去做。而同時,與很多CEO不同的是,他很少參加華爾街分析家的研討會,傾向於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在員工的眼中,喬布斯承擔了很多責任,但在很多富於創造性的層面上他又非常放手而不參與。 前蘋果產品營銷主管Mike Evangelist離職後在他的博客中透露,喬布斯每一場講演都需要幾個星期的預先准備和上百人的協同工作,經過精確的細節控制和若干次秘密綵排之後,喬布斯總是以激情四射的演講者面目出現在現場。當喬布斯邀請百事可樂總裁約翰·斯高利加盟蘋果時,他這樣說:「難道你想一輩子都賣汽水,不想有機會改變世界嗎?」
在這樣的個人化文化指引下,喬布斯以用戶個人化引導產品和服務,以員工個人化來塑造公司文化和創新能力,以自身個人化獲得一種自由和愜意的人生。以曾經由喬布斯掌控的Pixar為例,Pixar最著名的企業文化就是「以下犯上」,娛樂和自由的工作環境,我行我素、稀奇古怪的員工,隨時隨地隨便提出的新主意,都構成了一種職業文化中的高度個人化的元素。「什麼中層、部門、領導,這些詞我們統統沒有,這就是我們獨一無二的地方。」這是Pixar員工的描述。
編輯本段機遇與挑戰
現在,正當喬布斯帶領蘋果的版圖越做越大時,波士頓咨詢公司的James Andrew提出質疑:「如果蘋果的產品真的比微軟、或戴爾、或IBM、或惠普的好,那麼為什麼蘋果這家公司這么小?(想一想,在過去10年,蘋果申請了1300項專利,幾乎是戴爾的1.5倍。)」 Andrew認為在蘋果的創新和文化中存在一種偏見,即單純對技術革新的絕對信奉。「成為一個真正創新的公司不僅是追趕上最新的創意,或者新產品和新服務,它還包含著要能創造足夠的現金來彌補成本,並回報股東。」
與此同時,Yankee Group咨詢公司兼Battery Ventures風險投資公司的創始人Howard Anderson對蘋果提出另一個質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成功創新的要素,即完結(follow-through)。這也是蘋果所缺乏的。」 Anderson說,「創新不是經濟增長的關鍵。管理才是。在實踐中,這一點就意味著通過堅固的銷售力、以及與開發者和銷售者協作的戰略、消費者服務的戰略來支撐產品創新。過度依賴創新的公司已經過時。很多時候,管理和執行更加重要。」
於是,業界的一些評論家開始提出這樣的疑問:iPod貢獻了蘋果的絕大部分利潤,很難想像,如果沒有iPod,蘋果會陷入怎樣的麻煩?
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創新者的兩難困境》一書作者Clayton M. Christensen在近日表示,因iPod而大獲成功的蘋果將像以前一樣再次衰落。「我擔心蘋果會因iTunes的封閉性而失掉時機,就像當年它拒絕開放Mac系統一樣,結果成就了微軟的霸業。如果它能夠開放iTunes架構並兼容所有的MP3播放器,也許還能夠保持目前的領先地位。」
質疑歸質疑,但擺在人們面前的現實卻是,隨著喬布斯與迪士尼的這次聯盟,使他終於可以染指媒體內容的生產和發行業務,可以逐步實現他在數碼時代跨領域集成的遠大目標。熟悉喬布斯的人也清楚,他是一個極端追求完美的人,長久以來就想組建自己的媒體帝國。
當然這次聯盟也有諸多風險,喬布斯將在運營蘋果的同時也坐在迪士尼的董事會中,這讓他不得不面臨眾多雷區和沖突,他也必須證明自己能勝任新角色。如果他能將曾經讓蘋果高飛的活力和能量同樣帶給迪士尼,那麼喬布斯便能真正成為這個龐大夢幻王國的真實領袖。

『陸』 美國蘋果公司揭示的高端文化產業的特點是哪三個

內容是根本,科技是制高點,而產業整合是關鍵

『柒』 美國蘋果公司超過「微軟」它是平什麼稱霸的它又揭示了了高端文化產業飛什麼樣特徵

蘋果超過微軟,是因為有iphone和ipad這兩個優秀卓越的產品,現在社會對通訊娛樂的要求越來越高,而蘋果正式抓住了這點,適時推出這兩款產品,主要是客戶體驗上,也就是說由於有高端技術人才支持,系統做到最優化,同時優秀的工業設計業是其很大的亮點。可以說這是集合了通訊娛樂,游戲,音樂於一體的高科技產品。收到全世界人民的追捧,所以就超過了微軟。
蘋果的成功顯示了高端文化的特徵:優秀的工業設計;頂點的高科技技術,以及以人為本的客戶體驗。最後,他的CEO喬布希是一個追求極致的癲狂,這與他本人的個性又很大關系。
希望能幫助到你,你問的問題太深,一般人回答不了。

閱讀全文

與蘋果文化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