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種橘子,發展桔子產業賺錢,有誰知道該怎麼做
網路貼吧看看,有可能有橘子吧,裡面應該有高手,聽聽高手的意見和建議。
❷ 橘子樹要怎樣養,是那種小得橘子
盆栽橘子如管理不當,往往只開花、不結果或少結果,甚至不開花。要讓盆栽橘子年年開花、結果,必須在水、肥、修剪等環節進行科學的管理,才能達到果實累累的目的。管理的幾個主要環節如下:
合理修剪:
盆栽橘子修剪的原因有二,一是盆小、土少,提供的養分有限,不能滿足橘子生長的需求,必須進行修剪;二是,通過整形修剪,調節樹體內營養的合理分配,使有限的養分集中供給芽、葉,形成更多的結果枝,從而達到花果滿枝。盆栽橘子在春梢萌發前,必須進行強度修剪,首先去除枯枝、病害枝、徒長枝、內向枝、交叉枝、萌生枝等。對強枝弱剪,留4、5個飽滿芽;弱枝強剪,留2、3個芽,促使每個枝條多發健壯的春梢。春梢長齊後,為控制其徒長,可進行輕剪,剪去枝梢3、4節。以後長出的新梢有6~8節時就摘心,目的是誘發較多的夏梢。
花前「扣水」 為防止夏梢生長過旺,同時樹體要積累養分、促進花蕾的形成,在處暑前對盆栽橘子進行「扣水」。具體做法是,在處暑前十餘天對盆栽橘子的供水逐漸減少 ;前5天停止供水,盆土經日曬,水分大量蒸發,盆土乾燥;根系因水分缺乏,產生枝葉失水,葉片干癟、捲曲。為防止葉片脫水,可早、晚向葉面噴水,同時也可向盆土噴少量水,使橘子處於既乾旱又不致於枯死的條件下,其腋芽反而日益膨大,芽色由綠轉白,當大部分腋芽由綠轉白時,「扣水」促花就成功了。此時要及時恢復給盆栽橘子供水。
保花保果:
橘子開花後,除每周施一次薄肥外,還須進行疏花、疏果。在花未開時先疏去一部分花蕾;花謝、坐果後,再疏去一些位置不當的幼果,目的是減少消耗養分,讓有限的養分集中供給保留下來的花、果,使果實長得更大更好。在果實成長期間,如果肥水充分,植株營養狀況好,部分枝條會萌發新梢,新梢的成長必然會分流部分營養,影響果實的長大。為保住果實,對長出的新梢要及時抹除。果實黃熟時,停止施肥,並減少澆水,讓土壤保持濕潤略微偏干。倘若繼續給予過多的肥水,則果實會提前老熟和早落,縮短觀賞時間。
合理施肥:
橘子喜肥,平時應多施薄肥。植株在萌芽前施一次腐熟液肥,以後每7~10天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液肥,促使多長枝葉、多發春梢。每次摘心後,要及時施肥,促使枝條提早老熟。橘子生長期間,可在盆面撒一些餅肥,使每次澆水都有一些肥料滲入土中,增強肥力。入秋後,施肥減少,避免植株營養過剩、促發秋梢,與果實爭奪養分而造成落果。
翻盆:
盆栽橘子由於盆土少,營養供給十分有限,多年後土壤肥力缺乏,橘子會逐年衰弱,開花少、結果不多。為保持橘子年年開花、結果,必須要翻盆。翻盆最適時間在橘子萌芽前的半個月。翻盆前,先准備好比原盆大一號的盆,將橘子從盆中脫出,勿弄碎泥團,沿泥團削去1、2厘米厚的表層宿土,剪去枯根、爛根,並削去泥團底部1厘米厚的土,取出陷入土中原盆底墊的瓦片。新盆排水孔用瓦片擱好,先鋪一層2、3厘米厚的排水層,再鋪一層4、5厘米厚富含營養的培養土,其中拌有少量過磷酸鈣。然後把橘子泥團放入盆中,四周填入培養土至盆口處,略微壓實盆土,澆足定根水,置於通風、半陰處,一周後放回原處,進行日常管理
❸ 橘子樹怎麼快速育苗
美國柑橘品種與種植技術
一、美國柑橘產業的基本概況和主要特點
美國柑橘產業經過長期的發展,已形成一套高效、有序的運作方式,使其柑橘產業持續發展,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競爭力日益增強。其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布局區域化、種植規模化、生產專業化、產業市場化、管理科學化,並且產、官、學、研協同配合,共同促進柑橘產業的持續發展。這些成熟的做法和經驗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一)具有規模效益的產業基礎
2000年,美國柑橘面積為44.3萬公頃,產量為1568萬噸,平均單產35.4噸。在世界柑橘主產國中,面積位居第三,產量位居第二。美國柑橘產區分為兩大區域,即東部的佛羅里達州(以下簡稱佛州)和得克薩斯州,西部的加利福尼亞州(以下簡稱加州)和亞利桑那州。東部的佛州以加工柑橘為主,西部的加州以鮮食柑橘為主。這兩大區域在柑橘生產上分工非常明確,專業化水平很高。2000年美國柑橘增產28 %,是歷史上的第二高產年。美國柑橘生產主要集中在佛州(佔76 %)和加州(佔21 %),得克薩斯州和亞利桑那州的產量很少,僅佔3 %。由此可以看出,美國柑橘區域布局較為集中,幾乎所有的柑橘園都連成一片,規模效益明顯,機械化程度高,單位成本相對較低。
(二)符合市場需求的品種發展策略
加州重點發展早熟和晚熟的鮮食品種。早熟品種以福本和Early Beck為主。晚熟品種以 Lane Late,Or,Mor等品種為主,重點發展無籽品種,如克里邁丁的各種優選品系,少籽或無籽的默可特新系(W. Mercortt),Fairchild輻射誘變的少籽品系。佛州以加工品種為主,橙類重點發展伏令夏橙(Valencia Orange)和哈母林甜橙(Hamlin Orange)。近年來比較注重發展 Ambersweet甜橙等品種。在寬皮橘類中,傳統的Robinson和Dancy紅橘的栽培面積在逐年減少,而默可特(Honey)、Sunburst和Fallglo等品種的栽培面積在不斷擴大。根據鮮食和加工的不同用途,在選育和引進品種時針對性都很強。鮮食品種側重外觀、口感、風味和食用方便,而加工品種著重發展果汁含量多和苦澀味輕的品種。美國柑橘品種的另一個特點是,注重成熟期的合理搭配,基本做到了一年四季都有鮮果供應,如在佛州,從9月到次年6月均有柑橘成熟上市,從而有效地利用了加工設備,柑橘汁加工期可以長達180天。
(三)健全完善的柑橘良種繁育體系
美國的柑橘良種繁育體系由政府、大學、研究機構和種苗商等柑橘產業鏈的一系列環節組成,各個環節分工明確,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政府負責制定相關的計劃;科研部門和大學的研究機構負責柑橘種質資源的保存、新品種的選育、病毒病的監測和無病毒原種的生產;種苗商負責苗木生產。而在經費方面,則是從多種渠道來籌集。例如,通過CRB,各個橘農在向包裝廠出售柑橘時,一般每箱扣除3美分,用來進行有關的科研工作,以解決橘農在生產上遇到的問題,如病蟲害防治,果實品質的提高,農葯的合理使用等方面。美國柑橘新品種來源主要是選育和引進。美國政府十分重視柑橘新品種的選育工作,長期不斷地給予大量的經費支持,保持了一支十分穩定的育種隊伍。使得柑橘品種的改良工作得以長期堅持下來,培育出了大量的優質新品種,不僅滿足了自身柑橘發展的需要,同時也通過資源的交流和互換,不斷地擴大了美國柑橘種質資源的數量,更加有利於新品種的選育,形成了良性循環。美國在重視國內育種工作的同時,也非常注意引進國外的品種資源,並不因為自己育成的品種多,就停止引種工作。我們在考察時發現,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的柑橘品種,美國基本上都引進了。例如中國的錦橙、先鋒橙、冰糖橙、長沙橙、宜昌橙,日本的各種溫州蜜柑和雜柑,以色列的 OR、MOR,澳大利亞的 Early Beck以及摩洛哥、巴西和墨西哥的許多柑橘品種。這些引進的新品種,有些已經成為美國柑橘的主栽品種,有的成為雜交育種的親本,所有引進的種質資源都得到了充分的保護和利用。柑橘種質資源的保存和利用是美國農業部的主要工作之一。美國國家柑橘種質資源圃位於加州Riverside,比鄰加州大學。該資源圃建立於1908年,1984年遷移到目前的地址。保存有900個左右的品種,每個品種保存2株,共計保存1800株左右,佔地面積100公頃。每年的運轉費用由農業部提供。柑橘的病毒鑒定、脫毒和危險病蟲的防治工作主要由加州大學和美國農業部所屬的試驗研究機構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