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美國文化產業政策

美國文化產業政策

發布時間:2020-11-24 21:17:14

文化產業的國外文化產業

美國文化產業概況文化產業頭號強國,擁有1500多家日報,8000多家周報,1.22萬種雜志,1965家電台,1440家電視台,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全國廣播公司三大電視網,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生產基地,號稱「三片」文化(薯片,大片,晶元)。文化產業大概佔全國GDP的10%,擁有全世界56%的廣播和有線電視收入,85%收費電視收入,55%的票房收入。以其強大的經濟基礎和科技實力為背景,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世界文化產業的發展和走向。美國不設文化部,採用間接管理的方式。設立國家藝術基金會,人文基金會用以扶持公益性文化發展。對非盈利性的文化產業免稅。
美國文化產業特點市場化程度高。因為美國本身歷史較短,自身沒有文化傳統和文化習慣,所以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創造新事物,美國文化產業一開始走的就是市場化的道路,文化產業產品都是商品。
實用主義傾向明顯。美國是一個實用主義國家,文化產業重實用性,以娛樂和服務大眾為主,受眾接觸文化產品以獲得娛樂為主。「對大多數公眾而言,看電影不是一種定期習慣,只有當影片是場面宏大的巨片時他們才會觀看」。
以強大的科技為後盾。文化產品科技含量高。以電影為例,美國人將電影從戲劇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以自覺使用大量的科技特效為特點。的電影也大多受美國模式影響。
多樣化傳播手段。將生產出的文化產品數字化,通過美國強大的傳媒機構,瞬間滲透到世界各地。
外向型。瞄準世界市場製作文化產品,不具有太多本地特色,產品可以迎合世界各地的大眾。
美國文化產業分類採用「北美產業分類體系(NAICS)」,主要有三個大類
娛樂與電子傳媒業
電影,電視劇,光碟,有線電視,廣播印刷與出版業。
報紙,雜志,書籍的出版印刷,以及其他商業品的印刷旅行與旅遊產業。
包括30個和旅遊有關的部門,如住宿等。 英國文化產業概況最早提出「創意產業」並以此為理論進行文化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的國家。2001年文化產業產值為1125億英鎊,年增長率9%。由布萊爾倡議成立了「創意產業特別工作小組」。
英國文化產業特點重視創意,舉辦「世界創意產業論壇」,02年舉辦「倫敦設計節」。
英國文化產業分類
表演藝術產業
音樂產業
文化藝術產業
彩票業 日本文化產業概況日本文化產業統稱娛樂觀光業,強調文化的內容屬性。02年產值11萬億日元,是日本汽車業的一半。以音樂,動漫,廣告,設計為主的「酷文化」市值1300億美元。以音樂,游戲和信息出版為主的數字內容產業,2000年產值2.0573萬億日元。
日本文化產業特點擁有成熟的文化企業隊伍。如,演藝界有四級劇團,寶冢歌劇團;影界有松竹公司,東映公司;出版業有大日本印刷等。這些大型產業大多歷史悠久,實力雄厚,保證了日本文化產業的運作。
多種文化產業綜合經營。一種文化產品取得成功後,立即就會被製作成其他類型的文化產品或是文化服務,創造綜合的經濟效益。例如一部輕小說成功出版後,短時間之內就會被動畫化,隨後搬上熒幕,製作出大量的周邊。
成熟完善的文化中介組織和管理制度。幾乎每個組織都有自己的行業協會,這些組織可以制訂行業規則,審查文化產品,維護成員利益,發揮政府無法提供的作用。同時,演員,歌手,畫家都有自己的經濟人,簽約和相關法律問題都由經濟人代理。
日本文化產業分類 產業 內容製造產業 休閑產業 時尚產業 分類 一、工作站、網路
二、電視
三、多媒體系統建構
四、數字影像處理
五、數字影像發送
六、錄像軟體
七、音樂錄制
八、書籍雜志
九、新聞
十、汽車導航 一、學習休閑
二、鑒賞休閑
三、運動設施、學校
四、體育比賽售票
五、國內旅遊
六、電子游戲
七、音樂伴唱 一、時尚設
二、化妝

㈡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文化產業最發達的國家

是的,強大,霸道。

㈢ 結合美國發展史實,談談發展文化產業對經濟發展的獨特作用

美國文化產業在一次次的經濟危機中遇挫愈勇,在美國經濟最糟糕的1929年以百老匯和好萊塢為代表的演藝、影視業往往成為蕭條時期的經濟增長點。更為重要的是,它們也成為普通美國人精神與夢想的救助站與孵化器。 1、在經濟蕭條時期,文化娛樂消費會逆市增長。雖然經濟蕭條也會帶來文化投資的壓縮,但同樣會促進成本低但內容更富創意的產品大量涌現,從而降低文化消費門檻,增強對民眾文化消費的吸引力。 2、文化產業的效益顯著,需要政府的扶持與引導。 文化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需要政府的扶持才能夠充分實現。通過及時而恰當的文化產業政策來推動這一戰略性產業的快速發展,已是許多發達國家的共同經驗。 3、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拉動內需、刺激經濟。 在經濟困難時期,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刺激經濟、拉動內需,對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而言,扶持文化產業發展所帶來的效應將十分顯著。文化產業發展會貢獻於經濟增長,反哺於公益性文化事業。 4、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增強國家軟實力。 文化產業的國際貿易,不僅僅是獲取經濟利益,同時也是在向全世界傳播本國文化價值、培養國際的文化認同、增強本國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對於提升國家的軟實力具有長期深遠的影響。

㈣ 美國發展文化產業的做法對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有何借鑒

發展文化的大前提是你得給予民心、民魂以舒展的土壤!!!
任何藐視民眾,懼怕民眾的國家是產生不了偉大文化!一個沒有心靈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國度,是形成不了文化產業的!如果有,那也只能被稱作「官文化、奉承文化、拍馬屁文化」 更加合適 !

㈤ 美國是否有文化產業專業管理這個專業,是否可以申

你的具體情況不知道不好給你定位
你的GPA語言成績多少呢,申請學校其實就是看回你的成績,選校選專業可以答參考留學志願參考系統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05657246/ ,通過系統來定位,輸入你的成績情況,系統會匹配和你類似成績同學的案例,你看他們都申請到了什麼學校和專業,你可以做個大致的參考,希望可以幫到你。

㈥ 美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 急需!!!!!!!!!!!!!!!!!!!

在冷戰時代結束之後,美國作為一個文化產業大國的地位冉冉升起,人們驚呼——難道世界文化已經「美國化」了嗎?這究竟是一種文化「全球化」,還是一種「文化帝國主義」?如果是文化「全球化」,那是否就是一種「美國製造」的全球化?如果是「文化帝國主義」,那麼,美國文化究竟能否代表一種文化「普世主義」?進而帶來的思考是,為什麼美國這個只有幾百年文化史的國家可以利用全球的文化資本,而中國這個千年的文明古國卻用不上?這裡面的深層原因在哪裡?
從「他者」地位對這種文化同質化的憂慮,恰恰證明了美國文化已佔定了全球文化輸出的高地,文化產業已經取得了全世界的霸權地位。這不僅是由於全球政治格局的深刻變革(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不僅是由於經濟全球化的充分擴張(美國領導著全球經濟浪潮),而且更有其文化自身的意義。尤其是近些年來,美國文化產業的經營總額高達幾千億美元,其中,好萊塢的巨制電影、三大電視網的娛樂節目、時代華納的流行音樂更是侵佔了營業額的大頭。在每年美國商品的出口項目當中,文化產業視聽產品的出口額(緊隨航空業和食品業之後)總是名列前茅,它同時為美國國內提供了1700多萬個就業崗位。就拿紐約市來說,唯一能與華爾街的經濟效益抗衡的恐怕只有文化產業了,每年就約有上百億美元的資金在文化市場中流通。由此可見,在美國文化產業所需的成本中,無論是資本的投入和產出,還是技術信息抑或人力資源,都在全世界獨居榜首。

那麼,人們不禁要問,美國文化產業何以雄霸全球呢?從各自的領域出發,經濟學家、政治學者和文化學者或許都會提出自己的答案。但他們都不會否認,這種產業霸權地位的取得是由商業、外交、政策、技術和文化等各種因素雜糅在一起而共同成就的。

(一)自由經濟與跨國資本互動

文化產業,首先就是一種產業化的商業形式,它必然受到整個美國經濟的統領和牽制。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尤其是柯林頓政府上台後,美國特別倡導一種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這就為文化產業的擴張提供了經濟基礎和政策支持。或許可以這樣說,自由主義經濟就是支撐美國文化產業的構架。與此同時,文化產業所產出的是一種文化,因而,「資本主義,從消費文化的視角看,就不僅僅是個經濟系統,而且是一種幾乎使每種事物都服從於消費的文化」。[①] 可見,文化產業所遵循的是一種「文化經濟學」原則。

20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在美國執政者看來,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一種大勢所趨,而美國更應該在其中成為領銜者。歐美執政的新保守主義政黨、推行「新自由主義」政策的人們,都竭力為這種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張搖旗吶喊。跨國公司的經營者、發達資本主義的政治領袖,他們異口同聲地為這種資本的全球贏利而喝彩。他們都認定,經濟全球化會促進整個人類的福利的巨大發展,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均會從中收益,它不僅會實現經濟上的「雙贏」,而且還會帶來政治和文化上的「互惠」。在這些倡導者的聲音背後,自由主義的經濟模式是主導性的。在2000年召開的達沃斯國際會議上,美國總統柯林頓堅定地認為,全球化對每一個參與夥伴都是福音,全球化打破了國家間的壁壘,使經濟運作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革。他的論據是,過去幾十年中,只有推崇國際貿易「自由化」的國家才真正獲得了成功,才能踏上富裕之路,「開發市場」和「自由貿易」是促使全球繁榮的最好方式。[②] 這是對美國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最佳表達,它暗含的意義是:要想全球化就要經濟自由化,經濟自由就要順應市場規則來行事,而美國則自然能以其強勢經濟而在所謂的「自由競爭」中占據主導。

就在同一會議上,形成尖銳對峙的是,印度尼西亞總統卻激進地表示「發展中國家正面臨著全球化的陷阱」。會議的東道國瑞士聯邦主席奧吉也清醒地旁觀道,許多人對經濟全球化抵觸,是因為它造成了貧富差距的越來越大。這些批評全球化的人士認為,全球化進程帶來的好處過多地流向了發達國家,而且制定的游戲規則的是那些富裕國家。本來全球化應該是世界大同,但現實卻是金融市場對一個個經濟體的蹂躪,外國競爭對手擠垮本國企業,以及發達國家所做的決定把一個個社會搞得翻天地覆。這些異議的聲音,主要來自那些人口佔多數、經濟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他們迥異的立場與歐美諸國形成爭吵之勢。他們的論證邏輯就是:全球化,究其實質是一種美國的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就是美國的經濟侵略。

文化問題也如出一轍,但卻有其特殊的地方。有趣的是,對美國文化全球化意見頗大的,反倒不是那些第三世界國家,而是那些歐洲盟友和美洲鄰居,它們倒具有更高的文化自覺。1998年6月,在加拿大的渥太華召開了一次由19個國家聯合參加的會議,會議的參與者既包括英國這樣的歐洲文化大國,又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這些近鄰國家,議題就是討論美國文化入侵的問題。從策略上來說,該次會議的主要探討了——如何減少由降低貿易壁壘而帶來的外國文化入侵。在此次會議不久之前的斯德哥爾摩,聯合國也曾召開了一次主題相近的會議,該次會議迫切希望在「多邊貿易協議」中增加關於文化產品的特殊條款,甚至將文化產品從這一全球貿易協議中刪除掉。這就形成了美國一家與其他國家相互對峙的觀點,在美國的眼光看來,對文化這種特殊的資源需要設置壁壘嗎?答案是否定的。但實質上,如今的文化資源在早已成為了一種特殊的經濟資本,在處於下風的諸國看來,至少對文化產業實施貿易限制是必需的。好像惟獨在文化問題上,山姆大叔失去它所有的經濟聯盟和政治盟友,而幾乎成為孤家寡人。這又是為什麼呢?顯而易見。美國要求將自由經濟的策略在文化產業領域照常適用,認為自由貿易是民族國家間協同的最基本原則,文化當然不能逃離在外。而在反對國家名單中,既有那些支持經濟自由的「高生產—高消費」國家,例如法國首倡著名的「文化例外」原則,從而試圖將文化排除在貿易自由之外;又有那些對自由貿易持保留態度的低消費的國家,它們更多是訴諸於一種政治的呼籲。恰恰是這些文化上的反美呼聲,折射出美國文化產業在全球取得的文化霸權是多麼的強大!

然而,美國文化產業的神話就是美國經濟「自造」的嗎?商業事實恰恰提供了相反的答案,美國文化產業的投資者,無論是好萊塢的電影製片廠還是流行音樂的唱片公司,其實都是以外來跨國資本為主的。這就涉及到美國文化產業的政治經濟學問題。德國著名社會哲學家哈貝馬斯曾在1997年做過一份報告,他認為全球化是「世界經濟制度的結構性轉變」,主要依據於國際貿易、金融市場、跨國公司、高技術產業等層面的不同指標來運行。[③] 依據於此,我們來勘查美國文化產業之所以雄霸全球的主要經濟原由。

首先,在對外貿易方面,美國文化產業依賴於國際貿易的全球互動的趨成,這是美國文化產業最具優勢的方面。

只要一想到經濟全球化,人們自然就會想到商品「賣」的方面。的確,美國文化產業給人最初的印象就是美國文化商品的四處泛濫,好萊塢的大製作電影、FOX的電視新聞、MTV頻道的流行音樂、《時代》雜志封面、ESPN的體育直播、廣告形象和包裝形式、牛仔褲風格......都被打上了「美國製造」的商標。而且,這種文化商品的傳播又跨越了地域時空的限制,在地球衛星的覆蓋之下,可以說五大洲的每個角落美國文化都能達及,難怪根據1994年的報道美國CNN電視網已經在南大西洋上的聖核勒拿島(或許是世界上最後的一個偏僻的角落)上著陸了。但是,由此就得出結論說,這是美國文化產業單向輸出的結果,恐怕還為時過早。因為,國家貿易本身是個雙向的過程,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貿易的互動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哈貝馬斯說得好,「市場全球化」的第一項指標就是「國際貿易,尤其是工業產品貿易在不同區域市場上的地理擴展和相互影響的加強,促使各國國民經濟日益依賴於世界經濟。同時,貿易的內涵發生變化:新的信息通訊技術的應用使勞務貿易國際化,使遠距離的生產、倉儲和消費成為現實」。同理可見,美國文化產業的全球化首先就是指文化貿易在世界范圍內造成的文化相通與流動,這是一個不平衡的過程,主要是美國以其文化產業優勢向那些文化低勢國家傾銷。與此同時,美國仍是一個較大的文化進口國,比如美國每年要向國外購買20億美元的西班牙歌曲,美國西班牙語電視節目的市場空間也頗為巨大。而且,由於語言和風俗的民族差異,並不是所有的美國文化商品都能在其它國家取得市場成功,這里還有一個本土化過程中文化強化與弱化的問題。但美國文化產業在全球貿易中的確是最大的贏家,它的霸權地位至今在世界上無可匹敵,這種霸權所依賴的首要就是全球化的貿易。在美國文化產業的製造方面,整個文化產業也並非是完全「國產」的,而是特別依賴於「勞務貿易國際化」。近年來,由於美國本土的製作成本日益升高,因此很多文化產業都在本土創作的同時,將錄像製品拷貝之類的工業遷至那些低成本的國家去完成。這就使得美國文化產業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是全球貿易輸出,以供全世界的更多消費大眾去消費;另一方面則是全球文化生產,以使美國文化產業投入再生產。最近的例證是,美國電影業已經開始把生產製作移至本土之外,以降低電影製作的巨大成本,同時利用第二市場試圖通過隨機價格來增加收入,這便是一種全球生產與銷售一體化的商業策略。

其次,在資本支持方面,美國文化產業依賴於金融市場的全球緊密流動,這種依賴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的。

所謂經濟全球化,主要是指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經濟相互關聯、相互促動、相互融通,從而趨成世界化之經濟整體的過程。具體來說,經濟全球化就是經濟活動在全球范圍內的相通與互動,是世界市場和國際分工的全面形成以及資本、商品和人員等自由流動的跨國化。其中,全球化的金融市場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它的全球化的程度最深。美國文化產業便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如若沒有大量資金的投入,整個文化產業的運作便無從談起。哈貝馬斯指出,「市場全球化」的第二項指標就是「金融市場的全球網路化推動了短期投資,加速了資本流動,致使流動性成為增強的資本更容易擺脫各國稅務部門的監控;各國政府本身則遇到國際貿易的壓力,後者能對利率和預算作出反應。」只有在金融全球化時代,美國文化產業才能獲得了更大的資本來源,從而在國際市場上繼續立於不敗之地。事實證明,近些年來美國好萊塢影片的製作成本越來越高,那些更重人文內涵的小製作影片則受到排擠,大製作影片的投資達到了天文級的數字。那麼,這些膨脹的資金必定被製片商轉嫁給市場的資本融合,依靠強有力的金融市場來支撐美國電影產業。只有在這個時期,才能出現象《泰坦尼克》這樣的超億美元的大手筆,當然,面對全球票房的18億美元的總收入,這一投資又是小巫見大巫了。而這種大收益,較之普通商業盈利更為巨大和迅速,這更加劇了投資者對美國文化產業的信心,大投資的持續使得文化產業在美國經濟總產值中的地位居高不下。而且,「國際金融在80年代成為一項有巨大創造性的業務,有許多新的、常是大膽的發明設施和一些新市場的創造。在此工作不僅需要技術設備的良好狀況,需要新型的經驗,還需要非常專業的跨國的亞文化。在這些亞文化中,這些發明可以傳播,被人們接受、獲得成功,直至被購買」[④] 美國文化產業不僅受益於各種發明設施和市場創造(如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對電腦特技的利用),而且依賴於全球亞文化群體的共同支持(好萊塢網羅了世界各地的IT人才),這些都與金融全球化密切相關。

再次,在運作機制方面,美國文化產業依賴於跨國公司的增多及其外來投資的增長,這是最為關鍵的一個方面。

在很大程度上,如今的美國文化產業更多是由跨國公司來運作的,而這些跨國公司的大部分又都不以美國為主體。這似乎是一種悖謬:美國文化產業既然背靠跨國公司從全世界獲利,但最終控股的公司卻掌握在其它國家商人的手中,雖然對國家而言美國仍是最大的收益者。在好萊塢最具實力的電影製片廠之中,哥倫比亞三星(Columbia Tristar)的老闆是日本的sony公司,福克斯(Fox)的老闆則是澳大利亞的新聞集團(New Corporation)。在流行音樂產業部門更是如此,除了美國的WEA公司之外,更多在美國市場上賺取鈔票的是日本的Sony、荷蘭隊Polygram、德國的BMG、英國的Thorn -EMI公司等等。難怪哈貝馬斯認定「市場全球化」的第三項指標就是「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歸因於跨國公司的增多。這類公司在作決策時日益不依賴於所在國,因為它們能夠採用新的撤資辦法(並以此相要挾)。」顯然,在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的推動下,各種生產要素以越來越大的規模、越來越快的頻率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重新配置,各國和各地區越來越被納入到不斷擴大的、日漸統一的世界市場經濟之內。美國文化產業得此風氣之先,它的電影與音樂等產業部門對外來資本的依賴尤甚。在外國某些學者如黑默林看來,「文化同步化的過程與資本主義的擴散,兩者自有關聯。......跨國公司是主要的玩家:『當代文化同步化的主要代理人,主要是大多數來自美國的跨國公司,它們設計了模擬全球的投資計劃與營銷策略。」[⑤] 但他們並沒有看到文化產業中的跨國公司很大部分都是非美國籍的,但這些跨國公司又都是受美國所馴化和支配的。美國文化產業的商業神話,背靠的不僅是國內資金的集中,而且更有賴於外來投資的激活和推進。

此外,在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方面,美國文化產業還依賴於文化人才與高新科技的輸入。這種勞動崗位出口和大眾傳媒的互動,在以下部分中將得到論述,這里恕不贅言。但毋庸置疑的是,美國文化產業霸權的獲得,主要依靠的是對外貿易的全球化、資本支持的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的商業運作,經濟因素對文化產業而言是首要的和基礎性的,這是一種全球化的「文化經濟學」。

(二)開放戰略與政治權利運作

雖然,美國文化產業以一種「文化經濟學」為基石,但它同時又相關於一種「文化政治學」。因而,對美國文化產業進行一番「政治文化」的考量亦是重要的,特別是解析美國獨倡的文化戰略更具有一種特殊的意義。所謂「政治文化就是指政治對文化的影響和文化對政治的影響。更專業地說,政治文化包括在社會的政治秩序中扮演角色的價值、信仰、觀念和實踐。」[⑥]

眾所周知,絕大部分的國家都設有專門統管文化事業的政府部門,那些政治一統型國家自不待言,即使是按經濟自由軌跡運行的國家如英法也是如此。反而,象美國這樣的政府職能完善的文化產出大國,卻單單沒有所謂的文化部。 「雖然各種(包括國家和亞國家)政府是文化政策形成的基本場所,但私人提倡也可能非常重要,在一些國家(例如美國)可能是最為重要。此外,獨立的組織,即非政府組織藝術家協會等,在政策形成過程中也可能具有影響力。近年來許多國家中經濟活動向私人方面的轉移,表明在文化政策的形成過程中,需要在政府、公司和社區外加入新成員,因為過去純粹以國家為基礎來制定文化政策的方法,已被更廣泛的跨地區和多層次的方法所代替。」[⑦] 更辯證來看,文化的「自律」發展仍需政策法規之類的「他律」來規約,只有在一定引導和限制的基礎上,文化才能獲得更健康的發展。但是,文化問題確實更具有全球性,文化政策的制定在某種程度上還要超出單純國家的限定,尤其在全球化的時代更是這樣。美國則是以一種極端的形式出現的,在政府職能上闋失文化之維,在文化政策上看似「無為而治」。

這在美國看來,自有其一套貫徹到底的邏輯:他們聲明之所以不設文化管理部門,甚至不制定文化政策,就是為了保護言論自由和產業自由。其實,以美國高仰著的眼光,是根本看不到那些邊緣化國家中文化問題之凸顯的,他們還感受不到那種民族文化受傾軋的危機,因此美國自身無需文化保護的策略。這就是中心與邊緣的不同的文化感知。然而,這種表面上沒有策略本身不就是一種文化戰略嗎?這種「無策略的戰略」不就是一種更有效的「無法之法」嗎?的確,美國這種開放的文化策略隱匿了更深層的意識形態性。這一國度盤踞著全球文化的制高點,本身就是全球文化游戲規則的操縱者。它即使無需任何一種文化政策,任憑文化產業隨著市場規則來獨自運轉,也會在全球市場中獨占鰲頭。實質上,這是一種更深層、更有效的文化霸權戰略。美國由於在文化產業上具有經濟主導性,因而,他們反倒無需文化上的特權,而只需其它國家和地區不設置文化保護之類的障礙即可。他們深知,自身不設文化監管部門也是一種表率,假若其它國家的政府也如法炮製,那美國將無疑是更大的受益者。由美國自身文化霸權所決定,在同樣多方位開放的文化市場之間,美國的巨大壓強必定使其文化向其它國家滲透和轉移,而根本不必擔心自身受欺的問題。這種驅除了文化限制的自由市場訴求,會為美國文化產業大開方便之門,其實就是要求文化服從於市場。這樣,美國的貌似空白的文化策略也就轉化為一種市場策略了,它是一種高度的「開放戰略」。

在全球化的時代,健康的文化策略就應當在政府與非政府之間取得平衡。除了傳統的政府間的文化交流之外,各種跨國運動和國際組織、亞社會和種族團體、跨社會的准團體、跨國公司和其它產業之間的夥伴關系,在文化政策中佔有愈來愈主要的位置。在當今美國,例如傳播者協會、文化組織者協會,藝術家協會這樣的專業群體和組織,它們的活動由於以籌款(而非贊助)形式進行從而獲得了獨立。但完全規避掉政府的治理,就會徹頭徹尾地遵循市場規則來運行,勢必會造成市場對文化的操縱,美國文化及其產業就是最明顯的例證。對其它國家而言,全球化的開放文化市場是一把雙刃劍,它或許可以產生創造性的積極影響,亦可能帶來相反的社會文化效果。這就要看,接受者對美國文化是消極的認同,還是真正的掌握了。但有一點是無可非議的,那就是要對美國文化產業(及其對地區文化的影響)採取辯證態度,趨利避害,以便制定相應的文化政策來保證文化生長和經濟繁榮。

美國政府雖然沒有文化部門,但卻對文化產業給予了鼎力的扶持,否則美國文化產業也不會具有如此龐大的規模。然而,這種支持是並非是(來自政府)自上而下實現的,而是自下而上來完成的,政府只是提供了寬松的外部環境和嚴格的法律保障。在這種自由和安全氛圍的促進下,美國對文化產業採取的是多方投資和多種經營的方式,鼓勵非文化部門和外來資金的投入,難怪美國文化產業在世界上最依賴於境外的投資了,這凸現在美國文化產業經營的跨國化上。而且,只有這樣的投資環境才能吸引更大的投資,才能使流動的資本繼續集中在文化產業中尋覓商機。其實,美國政府仍沒有忽略對文化的政策性支持,他們用於資助文化事業的經費亦有嚴格的審批程序,先由政府核定,再由議會審查批准。如果政府和議會就某一文化議題產生爭議,那麼,法院將出面對沖突予以裁決。顯然,「三權分立」原則在文化領域亦貫徹到底了。在1999年,紐約市政府就曾為500個藝術團體撥款1400萬美元,以資助它們為市民的公共生活提供服務。美國政府更注重的是文化及其產業是否合乎法律的規范,凡是違法的政府有權給予取締,而對侵犯知識產權(如盜版)的行為更是嚴懲不怠。當然,美國這個法治國度對文化也有道德的監督,比如電影的等級制和MTV的監察制等等,在影視中對性和暴力的描寫到底要佔多大比重,一直是美國社會樂此不疲的爭論焦點。

在經濟支撐之外,美國文化產業帶有不可避免的政治因素,人們因此將其帶來的文化後果命名為一種「文化帝國主義」。顧名思義,「文化帝國主義」是文化話語與政治話語的結合,它強調的是美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大國藉助文化產業來輸出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這一話語的言說具有多種途徑,根據湯林森的分析,文化帝國主義既是「媒介帝國主義」的一種話語,又是一種「民族國家」的話語,既是批判全球資本主義的一種話語,又是對現代性的一種批判話語。[⑧] 可見,無論是大眾傳媒還是全球經濟的視角,無論是民族性還是現代性視野,這些話語形式都是力圖站在(或本已站在)文化霸權主義之外,對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的文化強權採取了一致的批判態度,盡管出發點各不相同、內外有別。在根本意義上,我們所說的「文化帝國主義」是相對於早期帝國主義而言的,它不同於列寧意義上帝國主義時代的武力征服和政治干涉,而更加註重資本主義文化模式的入侵。簡言之,文化帝國主義就是以文化取代武力、政治手段的帝國主義,它是西方文化中心主義的畸形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現,僅僅動用武力來貫徹自身意志往往只能短期收效,而通過推行文化戰略來控制對方的文化才是長久之計。特別是文化產業在第三世界國家的大量傾銷,已經成為美國最重要的文化滲透的手段,它在鶯歌燕舞中來實施文化侵略。這類文化滲透具有潛移默化性,它不強求外在的同一,而是通過使人們「心嚮往之」的方式對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道德信仰主動認同。從文化輸出來看,這種「主動」其實是一種「被動」,亦即對資本主義文化價值觀的被動服從,心甘情願地成為文化產業的順民。這樣,推行文化帝國主義的國家不僅在全球范圍內賺取了金錢,而且通過文化輸出鞏固了自身制度的統治。

在英國這個日不落帝國退居次席後,美國成為在世界上領導文化帝國主義的超級大國,它不僅倡導的聲音最響而且從中收益最大。美國當選政府很早就意識到了文化在其全球戰略中的份量,文化產業既是商業的搖錢樹又是政治的傳聲筒。早在1964年,就出版了這樣一份美國的外交事務委員會的報告——《贏得冷戰:美國的意識形態攻勢》,其重點是指出:「在外交事務中,有些目標通過直接和外國的人民接觸能夠比和它們的政府接觸更好地達到,在今天,通過通訊技術和工具的中介,有可能接觸到其他國家人口中重要而富有影響力的那部分人,從而給他們傳達消息,左右他們的態度,甚至能成功地促使他們採取某些果斷的行動。然後,這些團體就有能力對他們的政府施加相當大的影響。」雖然冷戰時代已經基本結束,但精明的美國執政者仍然看到了文化侵略在全球范圍內的功用,文化霸權從政治強權中脫胎出來。正如後來的一位美國政府的高參亨廷頓所見,也就是1993年發表的聞名遐邇的《文明的沖突》一文所表述的,冷戰後國際沖突的起因可以定格為一種「文明的沖突」,它將在歐美文明與儒教文明、伊斯蘭文明之間凸現出來。[⑨] 雖然,冷戰思維在這位哈佛大學教授腦中仍在繼續,但它的確看到了美國霸權在新時代的轉型。可以說,美國的全球戰略在從「強權性的霸權」向一種軟性的「滲透性的霸權」轉換。這不僅是美國自身權衡利弊的政治抉擇,而且也是冷戰後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動造成的。

實質上,美國倡導的文化帝國主義具有復雜的「縱橫結構」。一方面,就美國與以第三世界為代表的國家群體關系而言,美國文化帝國主義與這些國家形成「縱向」的等差關系。美國文化試圖控制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的文化生活系統,從而重塑受動群體的價值觀念、行為准則甚至社會身份,這是一種巨大的不對稱性。但另一方面,美國這種文化帝國主義還與那些發達國家形成「橫向」關聯,在冷戰之後這種關聯更加趨於一種互惠和雙贏。也就是說,不同於傳統霸權那種此消彼長、惟我獨尊式的爭奪,美國的文化霸權在同路者之間形成了一種文化向心力。面對美國的自由主義策略,那些與之差距不大的次等強國更自願地接受美國的文化領導,從而形成一種較為透明的權力制衡機制。但在20世紀九十年代後,美國與這些協同國之間的文化矛盾也日益加深,法國和加拿大政府公開聲明對美國文化產品(好萊塢大片、搖滾音樂等)採取抵制。盡管這種表態只是文化保護的一種姿態,絕非與美國文化的決裂,但全球文化帝國主義系統的確處在一種變動的格局之中。這樣,美國就受到了縱向和橫向兩類文化的反擊,美國文化產業在全球竟然有一種孤軍奮戰的性質。

從權力的視角看,美國的文化霸權是一種意識形態統治的工具,是美國輸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手段。根據伊格爾頓將「權力」概念加入「意識形態」概念中的新解說,所謂「意識形態是由權力迫切之需而產生的或被扭曲的一種思想形式......意識形態是各種話語的策略,它對統治權力會感到難堪的現實予以移置、重鑄、抑或欺騙性的解說,它竭力使統治權力得以自我合法化。」[⑩] 可見,意識形態與權力壓抑是緊密相連的,這種福柯意義上的「權力」在文化控制中形成一種四面擴張、無所不在關系網路,從而自下而上地支配著被控制者。美國文化產業就是如此,它在全球實施文化控制到哪裡,就同時將權力網撒播到哪裡。這種支配性的文化滲透甚至是無意識的,比如在第三世界國家中的崇洋心態往往就是一種集體無意識。相比較而言,美國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文化控制更為深入和強化,而在與之協作的次等強國中實現的則是一種文化的驅趕,亦即通過商業力量用自身文化占據對方的市場。但無論怎樣,美國文化霸權中的權力控制卻始終是無所不在的,它表現出一種文化政治與文化經濟學相結合的雙重問題。

最後,援引詹姆斯·彼得拉斯在《二十世紀末的文化帝國主義》開篇所說的一段話,來作為這種政治經濟學分析的結束語:「美國文化帝國主義有兩個主要目標,一個是經濟的,一個是政治的。經濟上是要

㈦ 運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有關知識,談談行如何改變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落後於美國的現狀。

嚴格的說中國目前尚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文化產業,我們都看著美國的文化產業眼紅,人家早就是支柱型產業了。但是,當我們在計劃經濟時代幾十年一成不變的文化氛圍尚未完全改變的時候,在新世紀戰略機遇期國際經濟蛻變升級的風口浪尖上,昂然地接受了文化的產業化運作的沖擊。因此資源的重新配置、跨行業的重組、參與國際競爭的交叉重組、產業重組過程中資本的介入、文化產業向資本市場挖掘資金孵化產品與競爭力等等,都將以空前的速度進入我們觀念的視野,中國的文化產業應該絕決地提高其核心競爭力,而非加強政策性保護。
關於全面發展我國文化產業的相關策略與建議:
(一)全面制定和完善文化產業的發展規劃
要全面制定和完善文化產業發展規劃,首先是要建立以文化資源為中心的產業發展戰略,始終將文化資源的保護與開發作為振興文化產業的基礎與核心進行統籌規劃,其中主要針對以下這些方面:
首先是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規劃,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不僅是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中國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可寶貴的文化財富。
其次是現實文化生態資源的規劃利用。對現實文化生態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從形式和內容上可以歸納為:現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數字化轉換,現實人類社會的虛擬化模擬,當代文化行為的網路化再造以及人類精神領域的計算機空間再現等等。對這種種新興的文化資源必須轉變觀念,科學認識,全面把握。
另外,還有文化資源開發的人才規劃,政府管理規劃,以及建立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文化資源的文化產業國際競爭戰略規劃。
(二)加快文化產業結構調整與管理體制改革
積極發展文化產業,必須結合文化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要通過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發展與新科技結合的高新文化產業,將我國文化資源的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競爭優勢。通過深化改革,促使各類國有文化企業逐步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科學合理、靈活高效的管理體制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
在結構調整、深化改革的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按照專業分工和規模經營的要求,運用聯合、重組、兼並等現代企業的運作手段,組建和培育文化產業集團。打破地區分割和行業壁壘,鼓勵和支持產業集團,跨地區、跨行業經營。以資本和業務的紐帶組建產業集團,採取多種經營方式,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三)積極吸納和壯大社會資本力量
廣泛吸納社會資本進入,是壯大文化產業的積極舉措,隨著我國經濟政策的進一步調整和所有制結構的不斷完善,社會資本包括個體私有經濟進入文化產業是未來的大趨勢。但據統計,全國約有10萬多億的社會資本沒有合適投向。想方設法把閑置的社會資本吸引到文化產業中來,逐步完善政府投入與社會投入相結合、內資與外資相結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
(四)大力培養高層次復合型文化人才隊伍
「文化產業的資本結構中,無形資產所佔比重越大,資本增值的幅度就越大;而在無形資產中,創意、知識、品牌、管理、科技等組合得越好,它對資本增值的貢獻力就越大,產業的發展速度就越快」。[5]而在這之中,人力資本尤其是整個產業資本增值的樞紐和核心。
(五)跨越性發展高新技術,謀求文化產業與信息產業的融合發展
我們要充分發展高新技術在文化產業的應用,加強技術促進和自主開發。著力用高新技術手段改造傳統文化,開發新興文化產業。努力提高文化產品的文化與科技含量,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要善於運用現代市場經濟信息和營銷方式,促進藝術產品的流通。要運用高新技術加快改造文化產業基礎設施,加強文化產業和文化資源數字化、網路化建設、實現我國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六)深度介入創意經營,建立價值鏈條,為產業運作奠定基礎
文化產業的核心價值是人的創意,創意的商業價值是難以窮盡的。因此,美國文化產業很早就明確了其創意經濟(CreativeEconomy)的定位。文化產業善於開發創意。美國是一個歷史很短,沒有什麼文化積淀的國家,它實際上是典型的文化先天不足者。但移民國家的特質和民主的成熟使從事文化產業的人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嘗試,無拘無束地思考,一往無前地創造。

㈧ 美國的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在美國也稱作「娛樂產業」,根據產業門類的不同,可分為娛樂與電子傳媒(電影、電視劇、光碟、有線電視和廣播)、新聞出版(報紙、雜志、書籍和其他印刷品)和旅遊(包括30個與旅遊和旅行有關的部門如住宿、接待等)在內的三大塊,每年創收數千億美元,其經濟總量約佔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10%,並提供了1700多萬個就業崗位。全世界56%的廣播和有線電視收入、85%的收費電視收入、55%的電影票房收入都在美國。

2011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15萬億美元,文化產業大約是1.6萬億左右。還有,你問的2012年,2012年還沒有過去,如何統計呢?
這樣可以么?

㈨ 美國文化產業為什麼成功

我覺得這主要跟他們的思想,生活態度,社會形態有關,當然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因素。
思想上的開放能夠讓他們製造出許多新奇的事物,生活態度上的自由讓他們敢於去嘗試,社會體制的公平也讓他們免去了外界的干擾可以專心做事。說到底,很多美國人做事的目的並非只為錢,更多的是為了充實自己的人生,為了快樂,為了活的有意思。抱有這樣的心態,再加上給予了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去任意發揮,換做是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我覺得都可以將其文化產業發展的很成功。

閱讀全文

與美國文化產業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