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蘇州產業鏈

蘇州產業鏈

發布時間:2020-11-26 07:38:26

㈠ 蘇州什麼時候能整體超過深圳

都差不多,蘇州很多地方也比深圳好,兩個地方半斤八兩吧,蘇州也是經濟發達 有錢,實力很強的城市

㈡ 求蘇州微電子產業概況文章

如下信息供參考:

一、IC行業發展迅速,但人才緊缺

1、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在全球生產價值鏈條中的現狀與機遇 http://zys.mofcom.gov.cn/column/ ... 0502/20050200359615

2、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呈現三大特點 http://tech.sina.com.cn/it/2005-03-11/1754548293.shtml

3、、我國將繼續鼓勵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http://news.chinabyte.com/359/1856859.shtml

4、中國IC設計工程師需25萬人 目前不到4000人 http://news.chinabyte.com/142/1858642.shtml

5、上海:集成電路行業發展遭遇人才斷檔 http://www.hao86.com/job-dynamic/19225.htm

6、人才變數困擾上海IC業 IC成上海製造業「重頭戲」 IC人才爭奪慘烈 IC人才缺口巨大 「多源化」人才培養模式 http://ic.sjtu.e.cn/me/news/main_news02_012.htm

7、IC人才緣何陷入人才困境 http://ic.sjtu.e.cn/me/news/main_news02_019.htm

8、2004年度中國電子工程師薪酬調查 集成電路行業薪資高居電子行業榜首 http://ic.sjtu.e.cn/me/share/share_02_04.htm

9、·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的奇缺,已成為制約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瓶頸 · 上海集成電路產業人才需求調查與預測 http://ic.sjtu.e.cn/me/share/share_02_05.htm

10、5萬名人才培養計劃:IC人才培養大行動 http://news.chinabyte.com/364/1855864.shtml

二、選擇上海選擇交大
1、中科院院士、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理事長鄒世昌談道,上海目前已初步形成的集成電路產業鏈,有250家半導體公司、100家設計公司以及5條正在生產的8英寸晶元製造生產線,佔全國所有集成電路產業的70%以上。因此畢業時就業選擇會有相當多的優勢。

2、上海芯動:下一個晶元製造業的中心 http://www.huaxia.com/sw/tzdl/2005/00299277.html

3、騰飛的上海 http://ic.sjtu.e.cn/me/bx/main_bx02.htm

4、中國大陸巨大市場和成本優勢,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晶元巨頭的眼光,上海,以其城市魅力、優良環境和相應扶持政策,「築巢引鳳」,爭取到大量境內外晶元巨頭落戶。世界著名的IC公司紛紛選擇上海作為其研發的基地,由此帶來了最新的設計方法、設計理念。

5、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畢業研究生就業基本情況 http://ic.sjtu.e.cn/me/share/share_02_01.htm

6、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畢業研究生就業去向(就業單位背景和工作性質) http://ic.sjtu.e.cn/me/share/share_02_02.htm

7、微電子學院研究生 學生心聲 http://ic.sjtu.e.cn/me/share/share_03.htm

8、《2005年微電子學院在職工程碩士招生簡章》 http://ic.sjtu.e.cn/me/news/main_news01_022.htm

9、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的優勢:
1)雄厚的師資力量 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的核心師資隊伍70%從海外引進,國內核心師資全部具有博士以上學歷,具有豐富工業界背景和授課經驗,同時主持或承擔國家 863 等重大科研項目,他們具有世界主流IC設計實際工程經驗、扎實的理論造詣,能為教學帶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與工程實戰經驗。學院還邀請來自美國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新加坡國立大學、台灣新竹交通大學等著名大學的國際級講師團;以及Motorola、Intel、IBM、Cadence、中芯國際著名IC企業的資深工程師擔任兼職教師,定期做學術專題講座和工程項目案例介紹。
2)廣泛的國際化辦學 為了使工程碩士的培養與國際接軌,同時在工程碩士的培養上樹立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新理念,微電子學院積極與代表國際最前沿的歐美一流大學展開合作。學院先後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法國聖太田高等礦業精英大學 (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des Mines de Saint Etienne)等國際名校簽署合作備忘錄。目前已在教師互換、學生互換以及科研交流等方面展開合作。
3)深入的企業化合作 微電子學院在工程碩士的培養上強調實戰與理論並重。學院積極謀求與產業接軌,在工程碩士的培養上做到「有的放矢」。截止2005年4月,由微電子學院倡議建立的IC俱樂部,已吸引了Intel、IBM、德州儀器、傑爾系統等69家著名IC企業的加盟。通過廣泛合作,學院目前已與這些IC知名企業共同搭建一套完善的產學研結合的培養模式。2005年,Intel、IBM、Freescale、英飛凌、台積電等企業共向微電子學院學生提供517個實習崗位,為微電子學院的學生在項目實戰中全面了解IC設計、封裝、測試和OEM製造的完整產業鏈提供幫助。深入的校企合作必將進一步拉近學校與業界的距離,最終使得每一位從微電子學院畢業的學生都能更快適應崗位,成為IC企業的主力軍。

㈢ 蘇州有哪些新興行業的知名企業

蘇州吳中區的百世德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㈣ 母嬰產業鏈分布,母嬰產品的工廠分布

蘇州崑山童車(好孩子在崑山)
江西,輔食
廣東就很多了,洗護、用品(奶瓶)、尿褲,比較齊全
浙江玩具、奶瓶較多,尿褲也有三五家
陝西 羊奶產業鏈

㈤ 蘇州電子產業發展史

崑山經濟開發區始建於1985年。1992年8月22日,在被列為江蘇省重點開發區後,崑山經濟開發區被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為中國第一個縣市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在經濟開發區成立之初,崑山作為臨近上海的一個縣級城市,嚴重依託於上海經濟的發展。當時,崑山的企業主要為上海食品廠等傳統企業做加工。進入1990年代,崑山企業開始逐漸引入西部「三線」的軍工企業。由於軍工企業大部分都與電子有關,因此,軍工企業的大量引入逐步奠定了崑山發展電子產業的基礎。
1995年,台灣仁寶科技選定崑山,開設了該公司位於大陸的第一家電腦工廠。這個一期投資3000萬美元的項目為崑山經濟開發區打開了一扇大門。崑山開始「走向世界」大量引進國際電子零部件工廠。
在大量零部件企業進來後,崑山人發現整機企業的引進,將對電子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於是,1997年崑山向國務院申請建立出口加工區,其核心理念是引進「三機」:即電腦、手機和數碼相機。2000年4月,出口加工區獲准設立,這也是中國首家封關運作的出口加工區。中國大陸筆記本電腦也從那一年開始大量出口。
如今,最早投資崑山的仁寶科技已經從最初的零部件生產到生產整機,崑山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每年出產的筆記本電腦佔全球市場的35%。除了筆記本電腦之外,台式電腦顯示器、數碼照相機也是「崑山製造」的主打產品。
現在的崑山,圍繞電子信息產業聚集的大大小小的企業近1000家,整機產品不下30種,一條從零部件生產到整機生產的完整的電子信息產業鏈已經成型。
整機產量上規模的同時,崑山市政府領導敏銳地意識到,如果不發展電子產業的核心技術,如平面液晶顯示面板技術、晶元技術等,一旦成本上升,崑山賴以發展的優勢便會失去,外商將轉向生產力更為便宜的地區。
為此,2003年,崑山展開了一項大膽的計劃——規劃光電產業園,相繼成立龍騰光電、德芯電子等企業,打造液晶面板、晶元等核心部件生產實力,努力為園區相關企業完成核心部件的配套。
日前,龍騰光電自主設計研發的47英寸液晶電視面板實驗點亮成功,成為繼上廣電之後,大陸第二家成功生產47英寸液晶電視面板的企業。
至此,電子信息產業在崑山這塊土地上,已經形成了從一般零部件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整機生產相對完整的產業鏈。

㈥ 被譽為天堂的蘇州和杭州,究竟哪座城市更勝一籌


下面說說兩市相對差異性的東西。

在政治上,杭州是浙江省的省會,政治地位不言而喻,蘇州相對差很多,經濟雖好,但省府大區資源較為集中在南京。

既然提到了經濟,那就說說,蘇州的經濟活力不錯,很多外資企業願意在蘇州成立分公司,製造基地等,當然杭州的民營企業也不少,圍繞著阿里發展成的互聯網產業鏈大家也都知道,這個也跟整個浙江的大環境也有關。

兩地從古至今都是名人輩出的地方,蘇州的園林,杭州的西湖,文化上歷代也有不少人在蘇杭寫過很多詩詞,來歌頌兩地美好風光與風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最完美的比喻。

蘇州大學的風格很小清新,而杭州的浙大和西湖大學,在教育這點,杭州相對厲害很多,特別是杭大近幾年的發展,教育方面確實蘇州沒辦法比。

蘇州的生活節奏感覺上相對較慢,整個城市的布局和建築非常舒服,粉牆黛瓦的徽派建築隨處可見,金雞湖園區給我印象很深,但是市區感覺不夠大氣,城市較小,這點也和蘇州的本質縣域經濟發達有關,市區相對薄弱。

杭州的城市框架明顯更大,但精細度有待提高,可能也和大基建有關吧,施工區域較多。

㈦ 蘇州製造業情況了解

蘇州最出名的加工地要數崑山了。。。全國百強老大,靠的就是專業化的加工精細,所以成本低,產業鏈也全。歡迎來考查呵呵。。。要說大的,吳江、常熟、園區、新區每個地方都是大的集散地還是來一趟自已感受最好

㈧ 蘇州市金橋包裝容器公司是不是有一條產業鏈

是的,朋友,集開發、生產與銷售為一體,同時已經具備了從原材料馬口鐵、到生產的鐵罐、以及暢銷的馬口瓶蓋這樣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㈨ 什麼叫產業鏈幫我舉個例子.萬分感謝

什麼是產業鏈?

產業鏈即從一種或幾種資源通過若干產業層次不斷向下游產業轉移直至到達消費者的路徑,它包含四層含義:一是產業鏈是產業層次的表達。二是產業鏈是產業關聯程度的表達。產業關聯性越強,鏈條越緊密,資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產業鏈是資源加工深度的表達。產業鏈越長,表明加工可以達到的深度越深。四是產業鏈是滿足需求程度的表達。產業鏈始於自然資源、止於消費市場,但起點和終點並非固定不變。

事例
完善的新興技術產業鏈

上海卓有成效的大力打造,使得長三角形成了中國最完善的多系列、多功能的現代化產業鏈。當然,這與該區域內各城市間的成功協調配合分不開。

一個最典型的事例是,大部分台灣的PC代工廠商在轉戰內地時,選擇了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此為了降低勞動力、生產成本,台灣其他PC代工廠商從上個世紀末開始,逐漸將產能向長三角的中小城市轉移,這促使長三角日漸成為重要的IT製造基地。

2005年9月,大眾電腦宣布關閉最後一家台灣裝配工廠,台灣的筆記本生產線已全線轉移至內地。自此,長三角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本製造基地,全球近七成的筆記本電腦在這里生產。東芝、三星等跨國巨頭也在此前做出戰略調整,東芝將海外筆記本生產基地從菲律賓遷到杭州,三星把蘇州作為其惟一的筆記本生產基地。長三角的產業地位和生產效率對於全球而言,可謂舉足輕重。

長三角地區還是國內重要的液晶生產基地和晶元製造基地。以蘇州、南京為主已經成為全球液晶後工序模塊的重要生產基地和配套產業聚集區,多以世界級的日、韓、台資企業為主,形成了規模龐大而完整的液晶中下游產業鏈。在上海政府的極力推動下,上廣電斥巨資建成了國內液晶5代線。江蘇崑山的5代液晶屏生產線也已破土動工。這條台資背景的液晶生產線一旦建成,將進一步推動長三角地區液晶上下游產業鏈的完善,形成液晶產業群聚效應。

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同時也是晶元製造業基地,這里聚集了全球頂尖的晶元代工企業,其中包括中芯國際、台積電和具有台聯電背景的和艦科技。在上海的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就集中了國內1/5的晶元設計企業和中芯國際、華虹、宏力等主要晶元製造企業。IBM亞太區副總裁陳良忠曾經這樣形容上海:「黃浦江畔是中國半導體技術的前沿,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聚集了半導體產業從設計、生產、甚至服務的眾多企業。整個產業群的蓬勃發展,將是中國整個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源泉。」

「IT類跨國公司轉戰上海,將有可能帶來整個產業的群聚效應。就像當年IT、通訊類跨國公司一股腦選擇北京一樣,IT企業總部也有可能會形成向上海轉移的趨勢。「謝康說。

產業鏈的完善不僅在於產業鏈自身,它還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有專家告訴本刊記者,上海周邊擁有江浙這樣經濟發達的省份,製造能力強,產業鏈完整,企業群密集,特別是長三角各地產業結構既有分工,又有協作,很多製造業類的跨國公司將總部選在上海正是看中這點。

閱讀全文

與蘇州產業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