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來十年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
人可以什麼都不幹,但是離不開呼吸喝水吃飯,所以說,學技術可以學廚師,內不管社會如果發展,廚師永容遠不會被淘汰。
就目前來說,餐飲業也是最受歡迎的行業,看看現在全國有多少川菜館就知道了。學川菜,最正宗的地方就是成都了。
2. 中國未來有發展的十大行業是什麼
這10大行業包括人工智慧領域,大健康領域,大數據領域,新物流領域,新能源領域,環境保護與改造領域,旅遊領域,智能家居領域,新零售領域,新型保險領域。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10個領域確實是未來發展最有潛力的領域,很多大型企業甚至從現在開始就已經布局了,其實保守的估計,這10個領域最少要在未來30~50年左右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誰先起步的早誰就能佔領行業的頭幾名。其實我個人覺得人工智慧領域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3、軍事領域的應用
可以說在未來幾十年的發展當中,人工智慧被應用到軍事領域是必然的,就好像我們經常在科幻片里看到的一樣,機器人無論是在數據處理還是在反應速度上,面都優越於我們普通人,而且在危險區域勘察或大型規模戰爭的時候,機器人如果參與的話,會極大限度的減少人員的傷亡。
3. 如何有效實施產業政策
一、 產業政策的概念、構成與作用 (一)概念 產業政策是政府為了實現一定的經濟和社會目標而對產業的形成和發展進行干預的各種政策的總和。 干預包括規劃、引導、促進、調整、保護、扶持、限制等方面的含義。 產業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彌補市場缺陷,有效配置資源;保護幼小民族產業的成長;熨平經濟震盪;發揮後發優勢,增強適應能力。 (二)基本構成 產業政策包括產業組織政策、產業結構政策、產業技術政策和產業布局政策,以及其他對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政策和法規。 各類產業政策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交叉,形成一個有機的政策體系。 (三)作用 ☆是國家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 ☆抑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 ☆制止部分行業盲目擴張 ☆有效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 ☆提升產業素質,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 二、近年來國家重大產業政策 (一) 目錄類 ☆ 《關於調整進口設備稅收政策的通知》(國發[1997]37號) ☆ 《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國家計委令第6號,1997年12月31日) (已廢止) ☆ 《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外經貿部令第7號,1997年12月31日) (已廢止) ☆《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國家經貿委、國家發展計劃委、外經貿部令第18號,2000年6月16日)(已廢止) ☆ 《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2000年修訂)》(國家發展計劃委、國家經貿委令第7號,2000年8月31日) (已廢止) ☆ 《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4年修訂)》(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令第24號,2004年11月30日) (二)限制淘汰類 ☆ 《工商投資領域制止重復建設目錄》(第一批)(國家經貿委令第14號,1999年8月9日) (已廢止) ☆ 《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第一批)(國家經貿委令第6號,1999年1月22日) (已廢止) ☆ 《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第二批) (國家經貿委令第16號,1999年12月30日) (已廢止) ☆ 《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產品的目錄》(第三批)(國家經貿委令第32號,2002年6月2日) (已廢止) 第一部分:產業政策 (三)行業類 ☆ 《摩托車生產准入管理辦法》(2002年11月30日,原國家經貿委令第43號) ☆ 《汽車產業發展政策》(2004年5月21日,國家發改委令第8號) ☆ 《鋼鐵產業發展政策》(2005年7月8日,國家發改委令第35號) ☆ 出台了水泥、電解鋁、焦炭、電石、鐵合金、煤炭、銅冶煉、鎢錫銻等行業產業政策
4. 未來十年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產業
一、雲計算
企業向雲端遷移是大勢所趨。國內雲計算市場蛋糕正變得越來越誘人。
雖然阿里、騰訊、華為等IT巨頭等紛紛進入,但中國企業級市場的復雜性使得IaaS層面依然存在機會;
而在SaaS層面,還應重點分析具體的產品和服務是否符合國內客戶的實際市場需求。
二、大數據
「大數據+」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行業,該領域的投資策略為:
1、對於資源型大數據公司:數據資源足夠龐大完整,數據價值足夠有想像空間,數據挖掘整合能力足夠強;
2、對於技術型大數據公司:技術門檻夠高,並足以讓公司快速形成規模效應、網路效應,從而快速佔領足夠市場份額;
3、對於應用型大數據公司:應用市場足夠大,公司成長性好且可實現性強。
三、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的發展前景引人想像,具備廣泛的應用空間,如游戲、影視、教育、體育、星際探索、醫療等等。
該領域的投資策略為:
1、短期內,能夠布局虛擬現實產業鏈的廠商,從硬體設備、內容生產到平台分發,均具備投資價值;
2、從長遠來看,虛擬現實的內容將是行業靈魂存在,投資成熟內容產業廠商將充滿機會。
四、人工智慧
根據預測,2024年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11億美元。初步的技術積累和數據積累已經在過去有了比較顯著的規模效應,因而人工智慧重塑各行各業的大潮即將來襲,並引發新一輪IT設備投資。
在人工智慧領域內,主要關注的方向包括:
1、計算機視覺識別(以人臉識別為典型);
2、計算機自適應(以各類機器人為例);
3、各項細分底層技術領域(比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知識圖譜)。
五、3D技術
經過過去幾年3D列印的投資熱,3D列印技術步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但應用市場仍有待突破。
接下來新一輪的3D技術的關注點,包括:
1、3D列印專用材料及其工藝技術;
2、3D建模和個性化定製設計軟體;
3、圍繞3D列印技術出現的行業模式創新企業(即3D列印與教育、醫療和工業4.0等行業的結合)。
六、無人技術
無人技術目前主要應用在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等領域。美國蒂爾集團預測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會從2015年的64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億美元,發展態勢迅猛。無人駕駛汽車至今仍未揭面紗,但麥肯錫預測到2025年該領域將會有2000億美元到1.9萬億美元產值,屆時中國無人駕駛汽車產值空間至少也在萬億規模,潛力無限。
該領域可長期持續關注如下標的:
1、隨著政策逐漸放開,網路、谷歌、寶馬、奧迪等巨頭加緊布局無人駕駛汽車,可側重關注汽車電子相關硬體、車聯網相關軟體、整車等各個領域領導企業;
2、無人機領域,重點關注部件製造與總體設計細分領域,以及無人機解決方案提供商中非常有潛力的優質企業。
七、機器人
由於中國人工成本上升以及整體經濟結構轉型,機器人未來的崛起及其巨大的市場規模已經被各大機構認可。
1、未來的工業機器人將具備強大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專業化能力,向更細分的領域和結構進行創新延伸;
2、協作機器人可以與人協同工作並且廣泛應用在生活中各種領域,屬於「跨界」的產物;
3、服務機器人則沒有上限,具有遠超工業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的市場規模潛力。
八、新能源
中國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場,發展新能源產業是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度,減少環境污染的必然選擇。
1、鋰電池在中國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下游動力和儲能電池需求巨大;
2、超級電容在快速充放電、高循環壽命、高功率密度方面相比較鋰電池有明顯優勢,能夠廣泛用於城市公交、軌道交通、風力發電、石油鑽探、港口機械等領域。
九、新材料
新材料是新經濟的基石,我國在軍工、高鐵、核電、航天航空等尖端製造領域的快速發展均離不開基礎材料領域的突破。
十、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
隨著基因組學、分子生物學等基礎學科的發展,生物制劑與生命科學技術正在治療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劑方面,越來越多的單抗葯物對腫瘤、糖尿病等疑難雜症產生突破性療效,「重磅炸彈」級新葯頻出。
5. 怎麼促進產業發展
10 加快推進林業產業結構升級。適應生態建設和市場需求的變化,推動產業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形成以森林資源培育為基礎、以精深加工為帶動、以科技進步為支撐的林業產業發展新格局。鼓勵以集約經營方式,發展原料林、用材林摹地。積極發展木材加工業尤其是精深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實現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綜合利用率。突出發展名特優新經濟林、生態旅遊、竹藤花卉、森林食品、珍貴樹種和葯材培植以及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等新興產品產業,培育新的林業經濟增長點、充分發揮我國地域遼闊、生物資源和勞動力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出口林產品。
11 加強對林業產業發展的引導和調控。根據市場需要、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抓緊編制林業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產業政策,引導產業健康發展,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鼓勵培育名牌產品和龍頭企業,推廣公司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經營形式,加快林業產業發展。扶持發展各種專業合作組織,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培育、規范林產品和林業生產要素市場,對農民生產的木材允許產銷直接見面,拓寬農民進入市場的渠道,增強林業產業發展活力。
12 進一步擴大林業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林業發展。針對我國林業基礎薄弱、建設任務繁重的情況,要加大引進力度,著力引進資金、資源、良種、技術和管理經驗。努力擴大林業利用外資規模,鼓勵外商投資造林和發展林產品加工業。制定有利於擴大林產品出口的政策,完善林產品出口促進機制,提高我國林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堅持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強海外林業開發。積極開展森林認證工作,盡快與國際接軌。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我國種質資源的保護和輸出管理,防止境外有害生物傳入。認真履行有關國際公約,加強生態保護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6.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日本因時制宜地進行了三次工業結構調整,通過實施積極有效的產業發展戰略,使其
1.C 2.D |
7. 積極發展第三產業有何意義
1、第三產業的加快發展為生產力提高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
2、第三產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化經濟的一個必要特徵。
3、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有利於增強農業生產的後勁,促進工農業生產的社會化和專業化水平的提高,有利於優化生產結構,促進市場充分發育,緩解就業壓力,從而促進整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7)有效的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第三產業包括的行業多、范圍廣,根據中國的實際,分為流通、服務兩大部門,計四個層次:
1、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等。
2、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業、保險業、房地產業、旅遊業、咨詢服務和各類技術服務業等。
3、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研、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等。
4、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軍隊警察等。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第三產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由於社會歷史的原因,我國現階段第三產業總的來說分布不盡合理,發展滯後,尤其是廣大的中西部地區,相對於東部地區說來,矛盾更為突出。
因此,在建設中必須徹底改變忽視第三產業產值的傾向,真正把第三產業作為一種產業來興辦。
8. 新興產業的作用
發展新興產業能增加有效供給。國民經濟的發展就是供給與需求的平衡。我們在啟動內需的過程中,在經濟緊縮的情況下特別是世界經濟衰退趨勢比較明顯的情況下,增加有效供給是進一步啟動內需,保證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如何增加有效供給呢?就是要啟動新興產業。如果不能有效地發展新產業,不能增加有效的供給,內需是無法啟動的。我們國家市場飽和是低層次的市場飽和,而人們對高層次的需求仍然是非常旺盛的,也是不斷增長的。教育、醫療、衛生、體育、娛樂休閑等一系列的方面都有較大的需要。近幾年的假日經濟,就說明了人們對這方面需求的旺盛。 一、發展新產業有利於滿足社會的需求。我們國家從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那隻是在較低需求層次進入了。而高層次需求方面仍然是短缺的,比如說價廉物美的汽車就是短缺的,普通汽車賣那麼高的價,這樣一來就過剩,就是一個買方市場。人們對住宅的需求也悶裂是短缺的,城市裡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包括農村裡的),仍然沒有達到國家所規定的人均住房標准。人們對於高層次的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沒有得到滿足———享受教育的權利沒有得到充分滿足,希望得到高層次的醫療保障的需求更沒有得到及時滿足。那麼怎麼辦,只有通過發展新興產業來解決。
二、能增加有效供給。
三、提高全社會的效率、增強綜合國力的需要。過去計橡笑劃經濟體制下,許多經濟組織的行為變成了政府行為或半政府行為,把很多可以創造經濟效益的產業看成只有社會效益,把很多產業當成是社會公益事業來辦,這是一種很大的誤解。把產業看成一種社會公益事業的話,就不能形成良性的再生產的體制,不能良性地再生產就不能增加有效供給,這是經濟中最基本的規律。所以,我們必須改變觀念,對於能夠進行產業化運作的所謂的社會公益事業,一定要進行產業化運作。把市場能夠解決的事情,都要交給市場解決,不要有太多的市場准入障礙、太多的政策約束,對外開放的同時也對內開放、對民間資本開放,把能夠產業化運作的行業推向市場,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整個社會的效率,增加國家財富的新來源,為國民經濟發展增加新動力,提高綜合國力。 2013年第一季度,國家繼續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中央預算支出中也加大了對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資金投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製造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市場空間和應用范圍日益拓展。
雖然戰略性新興產業梁罩含發展整體向好,但發展中的一些問題不容迴避。從外部發展環境看,貿易保護主義具有強化的傾向,我國新興產業發展遭到遏制;從產業發展模式看,在以拉動投資、創造GDP為目的政府主導發展模式下部分新興產業出現產能過剩;從市場開拓看,受成本、配套基礎設施等因素影響,新興產業的國內市場培育相對滯後,成為掣肘產業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
9. 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發力點是什麼
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發力點是如何促進產業的能動性,一個產業的發展。最主要的就是產品的質量,如果產品的質量能過關的話,那麼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10. 如何提高地方產業規劃的有效性
圍繞落地整合內外部資源,以創新驅動引領。
產業規劃,是指綜合運用各種理論分析工具,從當地實際狀況出發,充分考慮國際國內及區域經濟發展態勢,對當地產業發展的定位、產業體系、產業結構、產業鏈、空間布局、經濟社會環境影響、實施方案等做出一年以上的科學計劃。產業規劃至關重要,正如行業對一個人的發展的重要性一樣,產業規劃一定要告訴當地做什麼產業,從國際國內產業發展趨勢、市場容量、技術水平等多方面論證:必需而且只有做這些產業才有前途。方向是至關重要的。
產業規劃包括現狀分析、發展戰略、產業定位、產業體系、產業鏈條、建議項目、環境影響、實施方案等。但在人們心目中,多重視空間規劃,強調規劃者要有甲級或乙級資質,這其實是不了解產業規劃是干什麼的。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其核心是產業,要解決做什麼、為什麼、怎麼做三個問題。產業的空間布局只是產業在區域內的分布設計,是「怎麼做」這一環節的部分內容。
首先理清楚產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分析產業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制定產業發展目標,為產業發展設置合理的空間布局,設計各種條件使得產業要素合理集聚,同時做好各種保障體系建設,從而制定一個良好的發展規劃。
產業規劃就是對產業發展布局,三大產業結構調整進行整體布置和規劃。
產業研究是指以三大產業中各產業為研究對象,通過系統分析和研究其內外環境以及相關因素,對產業現狀進行深入的剖析,對產業未來提出科學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