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是在哪一年
2006年3月24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掛牌成立,2008年1月14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2006-2020》
㈡ 廣西在未來十年有什麼計劃
如果這樣的情況正常哪么幾年會是怎麼樣的呢,最終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不知道,起碼10年還是趕不上廣東的,廣東改革20年了,怎麼一下子就超過?
打個比喻:廣西像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廣東就象美國經濟的發展,雖然廣西增長率高,但底子薄,還是不如廣東的.
1 廣西十四城市實力排名
1、南寧市(在東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開放城市政策後,經濟飛速發展廣西城市的老大)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簡稱"邕",擁有1680多年的歷史。從遠古到近代,這座城市都在不斷的創新發展,時至今天,它是中國西部各省區唯一沿海的省會城市,是中國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樞紐城市,是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溝通中國和東盟的前沿城市。2004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88.86億元,財政收入74.63億元,
2、柳州市(強大的工業體系使柳州屈居南寧穩居廣西第二把手把交椅)
又稱龍城,是以工業為主、綜合發展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是山水景觀獨特的歷史文化名城。全市轄六縣四區,總面積18686平方公里,總人口351.3萬人,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和承東啟西的地理位置,構成了柳州的稟賦特色,日趨發展的工業經濟彰顯著柳州的時代特徵。2003年,全市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27.82億元,財政收入58.18億元,
3、桂林市
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旅遊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它地處廣西東北部,是桂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桂林市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在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過去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得到緩解,城市建設和改造步伐加快,現代化國際旅遊城市構架初步形成。「十五」期爭取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40億元,城市建設有重大進展。
4、玉林市(繁榮的民營經濟,和眾多的消費人口,支撐玉林保持桂東南老大廣西四哥的位置)
所轄二區五縣市的建成面積達 74.43平方公里;其中玉林市城區常駐人口近40萬人;以北流、容縣、陸川、博白、福綿、興業、玉州為衛星城,使玉林成為具有亞熱帶風光的園林式現代化城市1996年,國民生產總值達154.25億元(90年鄉鎮企業在廣西、在全國享有盛名,是玉林經濟具活力的增長點。
建立了以機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葯、糖紙、化工、卷煙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培養出以玉柴機器、玉林制葯、廣西運美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業集團。
5、北海市(從地產泡沫中走出,開始謀求新的機遇,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大型臨海工業造就北海迅猛發展使之超過老工業城市梧州,屈居第五)
近十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年是2004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58.1億元,增長12.1%,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40.8億元、52.9億元、64.4億元,
6、梧州市(隨著鐵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接受廣東輻射的效果初步顯現成為兩廣樞紐,開始聚積底氣准備超越沿海城市,完成其超越發展的第一步)區位優勢比較明顯。梧州市是我國西部大開發12省(市)區中最靠近粵港澳的城市,是廣西乃至西南地區接受粵港澳台地區產業、技術、資金轉移的最前沿地區。東鄰廣東,南接玉林,西連貴港,北通賀州、桂林。潯江、桂江匯於市區為西江。三江交匯處黃綠分明,人稱鴛鴦江。梧州集廣西水流85%以上,有「廣西水上門戶」之稱,與粵港澳一水相連。水路距廣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門384公里,為廣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為國家一類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對外貿易歷史,設施齊全,基礎較好,與世界五大洲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梧州市是廣西最早的工業基地。早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梧州市的火電、火柴、肥皂、電池、機械、紡織、治煉、醫葯、化工等行業就享有盛譽。林化林產工業、輕化工業、食品工業、房地產業、對外貿易已發展成為梧州的優勢產業。
7、欽州市(整合為一個經濟體走廊逐步成熟,桂南小城市群飛速發展)
是廣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塊寶地。這里氣候溫和宜人,河流水庫眾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自然資源豐富,依水臨海,山川美麗,游覽風景迷人,名優產品繁花似錦,有興旺發達的農業。也有大有可為的海洋捕撈養殖業,城鄉市場廣闊,開發建設有著很大潛在優勢。全市工業目前已形成製糖、醫葯、食品加工製造、建材、化工等為主的地方工業體系。製糖、醫葯工業是全市的兩大支柱.
8、防城港市(獨特的區位優勢,
決定了防城港市在西部大開發戰略格局中居於特殊的戰略地位。)
是1993年5月23日設立的地級沿海開放城市。防城港市因港而得名,依港而發展。全市擁有大小港口10多個,其中防城港是廣西乃至中國西部第一大港,是全國樞紐港之一,以水深、避風、不淤積、航道短和可用岸線長而著稱於世。,年吞吐量超過1300萬噸,與71個國家和地區的227個港口通商通航,躋身全國大港行列。21世紀的防城港已成為大西南與東南亞乃至世界各國貿易往來最現實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橋頭堡」。
9、貴港市(經過十幾年的工業建設,已經走上了工業強大穩定發展的道路)
1998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02億元,比上年增長7.3%,財政收入8.08億元,增長10.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64億元,增長14%。目前,貴港市已建成富有特色和優勢的區域工業新格局,是廣西新興的工業基地。形成了製糖、造紙、建材等支柱產業以及機電、化工、冶金、紡織、醫葯、皮革、食品、印刷等10多
10、百色市(新型的工業建設和南貴昆經濟圈中心等優勢開始化為百色發展的實際動力)
2004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202.99億元,增長15.3%;財政收入完成24.7億元,政府決定把百色打造為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鋁工業基地。如果我這輩子註定要孤單,我會選擇在路上漂泊一生。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在陌生的地方認識喜歡的陌生人,可以是朋友、兄弟甚至知已,我只需要陪伴。然後和自己喜歡的陌生人握手,擁抱,一起看繁華世界人間蒼涼,然後告別,然後期待下一次驚喜的重逢。
㈢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空間布局
城市地區包括中心城區、臨海重化工業集中區和經濟開發集中區,是集聚經濟和人口的重要區域。
(一)中心城區
指城市、建制鎮的現有建成區和拓展區。按照統籌城鄉、合理布局、節約土地、完善功能、以大帶小的原則,以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以南寧市為依託,建設具有濃郁亞熱帶風光和濱海特色、輻射作用大的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城市群,促進各具特色的縣城和小城鎮集約發展,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人口經濟密集區和中國-東盟合作的重點區域。到2020年,城鎮建設區控制面積為1350平方公里,包括四個等級。
一級城鎮建設區
南寧市作為自治區首府和區域中心城市,加快城市發展和城鎮化進程。2020年城市建成區人口發展到280~300萬人,城市建成區建設用地控制在300平方公里。城市發展要形成以邕江為軸線,西建東擴、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點向南的空間布局。加快建設五象新區。
二級城鎮建設區
指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個城市。北海市按照特大城市規模規劃建設,發揮宜居優勢,促進城市發展。2020年城市建成區人口發展到100~120萬人,城市建成區建設用地控制在140平方公里以內。城市發展重點向東向北推進,鐵山港區作為城市功能區布局建設,統籌北海城區與合浦縣城、鐵山港區基礎設施建設。欽州市按照大城市規模規劃建設,依託港口開發和臨港工業發展,促進城市發展。2020年城市建成區人口發展到90~100萬人,城市建成區建設用地控制在120平方公里以內。城市發展重點向東、向南拓展,重點建設欽州主城區、欽州港區和三娘灣濱海區。防城港市按照大城市規模規劃建設,依託深水港和企沙重工業基地開發,促進城市發展。2020年城市建成區人口發展到50~60萬人,城市建成區建設用地控制在70平方公里以內。城市發展主要向北、向東及企沙方向拓展。
三級城鎮建設區
指東興市區以及賓陽、橫縣、武鳴、靈山、浦北、上思、上林、馬山、隆安等縣城。東興市按照中等城市規模規劃建設,依託邊境貿易、加工和旅遊等產業發展,促進城市發展。2020年城市建成區人口發展到18~20萬人,城市建成區建設用地控制在20平方公里以內。城市發展主要向東拓展。 賓陽、橫縣、武鳴、靈山等4個縣城按照中等城市規模規劃建設,依託特色優勢產業,促進城市建設。到2020年,賓陽縣城人口發展到40萬人,建成區面積控制在50平方公里以內;橫縣縣城人口發展到25萬人,建成區面積控制在30平方公里以內;武鳴縣城人口發展到20萬人,建成區面積控制在22平方公里以內;靈山縣縣城人口發展到35萬人,建成區面積控制在40平方公里以內。浦北、上思、上林、馬山、隆安等縣城人口發展到5-12萬人,建成區面積控制在15平方公里以內。 ——四級城鎮建設區 指吳圩、六景、黎塘、那桐、南康、山口、犀牛腳、小董、大寺、張黃、陸屋、企沙、江平等13個重點建制鎮,重點提升面向農業、農村、農民的公共服務和市場服務能力,促進城鎮發展。2020年建制鎮人口規模發展到10—20萬人。
(二)臨海重化工業集中區
指依託沿海城市、深水良港,布局建設以現代工業為主的產業區。規劃建設面積86平方公里,集中建設欽州港工業區、企沙工業區和鐵山港工業區。 欽州港工業區。規劃建設面積36平方公里,主要發展石化、能源、磷化工、林漿紙及其他配套或關聯產業。 企沙工業區。規劃建設面積3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鋼鐵、重型機械、能源、糧油加工、修造船及其他配套或關聯產業。 鐵山港工業區。規劃建設面積2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能源、化工、林漿紙、集裝箱製造、港口機械、海洋產業及其他配套或關聯產業。 (三)經濟開發集中區 指已獲批準的各類國家級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邊境經濟合作區,其產業發展方向、重點和控制面積見專欄3。 農村地區包括農村居民區和農業地區,是保障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村人口居住的重要區域。
(一)農村居民區 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農村居民點布局,重點建設好交通比較便利、地形比較平坦、水源有保障、受災可能性較小的鄉村,促使交通不便、地形不利、受災可能性大,以及其他不適宜居住村莊的人口逐步有序遷移。到2010年,農村居民區建設用地實現零增長,到2020年減少10%。 加強鄉村建設規劃。引導農民建設節地節能節材住宅,保護有地域特色的農村建築風貌。加強農村安全飲水、醫療衛生、道路、沼氣、電網、信息網、垃圾廢棄物集中處理和社區管理等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居民生活條件。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
(二)農業地區 農業地區是提供各類農產品的載體,同時發揮調節氣候、美化環境的積極作用。根據當地農業資源條件,實現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等主要農產品的良種化、專業化、規模化和基地化。切實保護基本農田,落實國家和自治區下達的耕地保有量指標。 水稻主產區,主要分布在南寧市的邕寧區、武鳴縣、上林縣、賓陽縣、橫縣,北海市的銀海區、合浦縣,欽州市的欽北區、靈山縣、浦北縣,防城港市防城區等。到2010年,水稻主產區的種植面積穩定在35萬公頃,2020年繼續保持種植面積穩定。 畜牧業產區,主要分布在南寧市的邕寧區、武鳴縣、橫縣、賓陽縣,欽州市的靈山縣、浦北縣,北海市的合浦縣,防城港市的防城區、上思縣。到2010年,畜牧業產區生豬出欄1000萬頭,家禽出欄1.5億只,肉牛出欄50萬頭,奶牛存欄10萬頭,2020年生豬出欄1500萬頭,家禽出欄2億只,肉牛出欄80萬頭,奶牛存欄15萬頭。 甘蔗主產區,主要分布在南寧市的江南區、良慶區、武鳴縣、上林縣、賓陽縣、橫縣,北海市銀海區,欽州市的欽北區、欽南區、浦北縣,防城港市的上思縣等。
到2010年,甘蔗主產區的種植面積穩定在6.3萬公頃,2020年繼續保持種植面積穩定。 亞熱帶水果主產區,主要分布在南寧市的邕寧區、武鳴縣、上林縣、隆安縣,北海市合浦縣,欽州市的欽南區、欽北區、靈山縣、浦北縣,防城港市的防城區、東興市。 桉樹種植區,主要布局在南寧市的良慶區、邕寧區、江南區、武鳴縣、馬山縣、橫縣、賓陽縣,北海市的鐵山港區、銀海區、合浦縣,欽州市的欽南區、欽北區、靈山縣、浦北縣,防城港市的防城區、上思縣、東興市。在保護當地自然植被和生物多樣性的基礎上,有控制地發展。到2010年,桉樹種植面積60萬公頃,2020年擴大到90萬公頃。 生態地區包括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區和生態恢復區,是保障生態安全的重要區域。
(一)自然保護區 面積4899平方公里,占規劃區總面積的11.53%。根據需要,經批准規劃期內可適當增加自然保護區面積,但不得減少。嚴格控制人為因素對保護對象的干擾,嚴禁任何不符合保護區功能或改變地形地貌、植被、地表構成的開發建設活動。逐步減少自然保護區內的人口。
(二)水源保護區
指為生產生活生態用水提供充足水源的地區,包括主要江河城鎮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大中型水庫及其一定范圍的緩沖區。面積6390平方公里,占規劃區總面積的15.04%。對水源保護區實行強制性保護,重點加強大型水庫周邊的植被保護及污染防治,加大水土保持清潔型、生態型小流域綜合治理力度,實施城鎮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完善標識與警告設施,關閉水源保護區內所有排污口,嚴禁任何不符合水源保護區功能的開發建設活動。 加強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重點保護六萬山水源涵養重要區、十萬大山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區等生態功能保護區。開展植被恢復和水土流失治理,保護現有天然林,進行封山育林,恢復闊葉林,提高森林涵養水源的功能。
(三)生態恢復區
指生態系統比較脆弱、自身穩定性差,生態環境極易退化的區域,包括石漠化地區、沙地、濕地、鹽鹼地、裸地等。面積3621平方公里,占規劃區總面積的8.52%。強制保護生態恢復區,在植被生態恢復後再考慮適度發展旅遊,禁止任何城鎮和工業建設及破壞生態的農牧業開發。加強造林綠化,實施沿海防護林體系、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等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對石漠化嚴重的地區採取水土保持、生態移民等綜合措施加快治理。 根據空間布局和岸線分區,規劃建設5個功能組團。
南寧組團。主要包括南寧市區及周邊重點開發區,發揮首府中心城市作用,重點發展高技術產業、加工製造業、商貿業和金融、會展、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建設保稅物流中心,成為面向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和信息交流中心。
欽(州)防(城港)組團。主要包括欽州、防城港市區和臨海工業區及沿海相關地區,發揮深水大港優勢,建設保稅港區,發展臨海重化工業和港口物流,成為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加工製造基地和物流基地。
北海組團。主要包括北海市區、合浦縣城區及周邊重點開發區,發揮亞熱帶濱海旅遊資源優勢,開發濱海旅遊和跨國旅遊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制葯、海洋開發等高技術產業和出口加工業,拓展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功能,保護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居環境優美舒適的海濱城市。
鐵山港(龍潭)組團。主要包括北海市鐵山港區、玉林市龍潭鎮,充分發揮深水岸線和緊靠廣東的區位優勢,重點建設鐵山港大能力泊位和深水航道,承接產業轉移,發展臨港型產業,建設海峽兩岸(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
東興(憑祥)組團。主要包括防城港東興市、崇左憑祥市城區和邊境經濟合作區及周邊重點開發區,發揮通向東盟陸海大通道的門戶作用,發展邊境出口加工、商貿物流和邊境旅遊,拓展憑祥經濟技術合作區功能,建立憑祥邊境綜合保稅區。
㈣ 廣西物流業發展現狀及有關政策措施。
2010年影響中國物流業發展的六大因素
一、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與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
物流業主要是生產性服務業,它的發展與工業、農業、建築業、流通業密切相關。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的GDP從2007年13%、2008年的9.6%下降到2009年的8.7%。根據科學分析,中國經濟的下滑已見底,出現了V型或U型發展軌跡。也就是說,2010年,中國的GDP不會低於2009年,會回歸到9%與10%之間。回顧2008年下半年與2009年對物流業影響大的,不是農業,不是國內流通業,更不是建築業,真正影響大的是進出口貿易以及與進出口貿易有關的工業生產。2008年11月起出口出現負增長,2009年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增長只有5.1%,社會物流總額第一次出現負增長3.3%,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的第一次。
因此2010年,只要進出口貿易以及與進出口貿易有關的製造業不出現大的問題,中國物流業總體上是穩健的、快速的。據商務部分析,2010年,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將止跌回升,從2009年的-13.9%回升到正增長,其中出口將從-16%回升到15%左右。據國家統計局分析,2010年中國工業生產也將有一個好的表現,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對物流業影響不大。大規模的基本建設2010年將進入高峰,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會略高於2009年的30.1%。大宗商品的物流有增無減,生產資料銷售總額增幅將高於2009年的13.8%。隨著國家推動消費的力度進一步加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幅會高於2009年15.5%,城鄉生活消費品物流形勢見好。如不出現大的問題,2010年農業仍將是一個豐收年。
二、《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落實與推進的強度
2010年是落實《規劃》的第2年,也是關鍵的一年。《規劃》的出台對於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是劃時代的,是歷史性的。2009年,國務院各部委、地方各級政府對《規劃》的落實做了大量工作,有了很大推進,但總體上是「雷聲大、雨點小」。有兩大原因:一是物流業是一個復合型產業,涉及面廣,協調難度大;二是物流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政府不知道如何管理,缺乏經驗。對照《規劃》要求,影響當前物流業發展的土地、稅收、收費、融資、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還沒有出台;7個專項規劃除糧食物流專項規劃已發布外,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應急物流等只完成了研究報告,都 未 出台;九大物流工程如何推進缺乏具體應對措施;21個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17個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九大物流區域,十大物流通道如何推進,缺乏具體方略。2010年,應當是《規劃》全面推進、全面落實的一年,這需要上下左右各方面的通力合作,特別是政府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不然的話,就會落空。
三、物流市場的成長速度與成熟程度
物流市場是一個總體概念,物流市場的成熟度對物流產業的發展關系極大。中國還不是一個成熟的物流市場,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物流市場主體不成熟,特別是物流的主體即供需雙方不成熟。「大而全」、「小而全」的工業與商業運行模式,使物流的需方主體市場不成熟;物流企業的集中度低,功能單一,使物流的供方主體市場不成熟。二是物流資源沒有完全市場化,沒有做到可以自由流動。三是物流市場運作不規范,缺少必要的法律法規、標准。物流的管理體制不順,政出多門,形不成合力。物流的中介組織也不發達,行業協會參差不齊。
物流業與製造業、農業、服務業的聯動發展本質上是一個市場運作問題,對物流業來講,物流的市場需求決定一切,物流的市場需求就來自工業、農業、服務業。市場需求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物流市場需要培育,要有一個政府與市場兩只手共同推動的兩輪驅動長效機制。物流的客體是實品,這與商品市場密不可分。但一個成熟的物流市場,不僅要以商品市場為基礎,還需要各種要素市場的參與,特別是金融業的介入,所以成熟的物流市場是一個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統一市場。當前,各地忽視物流市場的培育是物流業發展的最大誤區。
四、物流服務商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
由於國家「十一五」規劃中才明確物流業是一個產業,要大力發展,2009年才發布《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所以全國10萬多個物流企業的發展軌跡特別引人注目。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物流企業經受了風雨的考驗,提升了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有8個趨勢是非常明顯的:1.重組整合。中遠與長航,中郵速遞與中郵物流,遼寧、河北、山東、廣西等地打造港務集團等,民營、外資物流特別是外資物流企業也加快了整合重組的速度,使物流企業的集中度有所提高。中國物流50強排序中第50位的主營業務收入已從5億元增加到7億元。2.聯動發展。即物流服務商與產業需方結盟,如長安民生聯姻福特,寶供聯姻福田,南方物流聯姻TCL,中儲聯姻中鐵快運、中鐵集運等。3.走進供應鏈。不少物流企業延伸服務功能,把上下游連結起來,不僅是銷售物流服務商,進入供應物流與生產物流,有的也成了采購供應商,還有的與金融部門合作,開展供應鏈金融。比如浙江物產集團、天津物產集團、深圳怡亞通物流、廣州嘉誠物流等等。4.推進信息化,建設虛擬物流平台,把物流的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相結合,特別是適應電子商務的加速發展。浙江傳化、北京匯通天下、上海陸交中心、西安黃馬甲等等都有新的推進。5.向專業化、精細化發展。隨著產業物流的細分,一些物流企業開始做專業化物流,如湖北九州通、深圳順風速達、上海遠成、淄博依廠、中外運裕和、安吉天地、海爾物流等等。6.企業積聚、功能集成。不少物流企業利用國家批準的區域經濟、城市集群經濟發展規劃,建設物流園區,批發市場改造等各種機遇,實現物流企業積聚,功能集成,差異化經營。如蘇州工業物流園、上海外高橋與西北物流園、北京航空港物流園、寧夏寧東物流基地、廣西北部灣物流基地、重慶寸灘物流基地等等。7.物流咨詢公司快速發展。他們主要從事為製造業、流通企業進行供應鏈設計與供應鏈流程優化,如上海歐麟咨詢、廣東物流研究院、上海物流研究院、深圳綜合研究院、北京中物聯規劃研究院等。8.強化企業軟實力。通過信息化建設,加大培訓力度,強化內部管理,建設企業文化等苦練內功,提高自身競爭力。這8個方面是物流企業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經驗,也是物流企業成長進步的表現,是新形勢下物流企業發展的藍海戰略,2010年仍會在這8個方面向前推進,這8個方面推進的速度與推進的成果將影響到今年全國物流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
五、物流企業成本壓力的大小
由於2010年全球經濟將從負增長緩慢恢復到正增長,國際油價將上升,國內通脹預期增強,CPI將從負數到達3%~5%左右的通脹率。人力成本、土地成本、水電成本等繼續升高。由於市場競爭加劇,物流企業營運價格提高空間有限,特別是運輸與倉儲價格一直處於低位,所以2010年物流企業將經受成本與價格的雙重壓力,這種壓力在2010年不同季度會有所變化,2009年70%物流企業利潤負
增長的局面將不會出現,主營業務收入、毛利率以及企業純利潤將會有一個好的表現。
六、低碳經濟推進對物流業的影響
中國政府已向全世界庄嚴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減少40%~45%,減排目標將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約束性指標。而節能減排與物流業關系極大。比如,物流的基礎是運輸,據有關部門測算,每噸公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裝載卡車、鐵路、船舶、航空的比例是5:1:2:75。從能源消耗來看,每噸公里卡車的能源消耗為1.41MT,鐵路0.45MT,船舶0.55MT,飛機22MT。所以綜合運輸體系的建設以及低能耗、低排放量運輸車輛的發展以及減少空載率顯得十分重要。據有關數據,全球15%的能源消耗在冷凍設備與空調上,冷鏈物流如何節能減排就提到日程上來。總之,低碳經濟要求物流加速綠色化,這對2010年影響不會很大,但必須起步。
以上六個方面對2010年物流業發展將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統籌調節好這六個方面是政府主管部門的職責,更是物流企業與企業物流必須應對好的基本功。據預測,2010年社會物流總額將在2009年的96.7萬億元基礎上增長15%左右,物流總費用將在2009年的6.08萬億元基礎上增長10%左右,物流業增加值將在2009年2.3萬億元基礎上增長10%左右。總之,近20年,中國仍處於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期,中國的物流業也同樣處於快速發展期,這一點我們必須有充分的信心。
㈤ 誰知道:廣西玉林市玉東區新區發展規劃謝謝
近期
(2010年)將完善現有片區,重點改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交通水平,藉助荔山高速公路建設,以及玉容公路改造,調整城市空間布局結構;
中期
(2011-2015年),玉東新區核心區及茂林鎮鎮區發展重點放在玉容公路兩側交通條件較為優越地段,充分利用土地級差,有序開發增量土地;
遠期
(2016-2020年),玉東新區核心區發展重點放在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側南流江兩岸。
發展格局「一軸一江一核,兩帶六區多組團」
玉東新區未來的發展,「一軸一江一核,兩帶六區多組團」一詞將成為一個主題詞,並以此形成有機結合的空間發展格局。
具體而言,「一軸」是指玉容公路的發展主軸線;「一江」指南流江旅遊觀光帶;「一核」即龜山公園、掛榜山公園、獅子嶺公園等風景旅遊區和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示範園,以及周邊的花果生產基地,共同構成的綠色開敞空間;「兩帶」為玉梧公路(舊324國道)工業產業發展帶和南部景觀發展帶;「六區」為玉東新區綜合發展片區、生態旅遊區、新圩發展片區、水果種植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區、現代農業種養區;「多組團」包括4個居住組團、3個工業組團、2個教育研發組團和1個物流組團。
㈥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的產業發展
抓住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全面發展的機遇,發揮區位優勢,加強引導扶持,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提高服務業現代化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節能環保水平、產業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 發揮沿海港口優勢,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大力改善發展環境,加快完善產業布局,在沿海規劃建設高起點高水平的現代加工製造業體系,培育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 石油化工。利用較好的港口條件和南海豐富的油氣資源,建設欽州大型煉油基地,發展原油加工等石化產業;力爭「十二五」建設石化產業鏈後續工程,形成沿海石化產業集群。依託南寧化學工業基礎,建設南寧精細化工基地。 造紙。利用適宜種植速生林的優勢,建設欽州、鐵山港大型林漿紙基地,生產高中檔造紙系列產品,發展林漿紙一體化產業,形成沿海林漿紙一體化產業群。積極發展木材綜合加工。 冶金。按照國家鋼鐵產業政策要求,充分發揮沿海優勢,實施產品結構調整,積極推進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加快淘汰落後鋼鐵產能,提高產品附加值。發揮廣西鋁資源豐富的優勢,發展技術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鋁加工項目,建設南寧鋁深加工產業,開發滿足交通運輸、航空、包裝等領域發展需要的精深鋁板帶箔材等產品。
輕工食品。依託沿海港口,大力發展糧油食品加工等產業。把製糖工業建成綜合利用、循環發展的產業。利用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積極發展繭絲綢、果蔬、劍麻、八角、金花茶、竹筍、煙草等深加工。利用區位優勢,發展紡織服裝工業。 高技術。加快科技成果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重點培育發展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現代中葯、節能環保等高技術產業,積極發展軟體開發、新型電子元器件、生物基材料和稀土等高性能材料、生物質能源、節能環保材料及產品,建設中葯材GAP基地。提升南寧、北海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創新能力和孵化能力。建設南寧生物質產業基地。 海洋。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大力培育發展海產品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葯、海洋化工等海洋產業,加強海洋油氣等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促進海洋科技成果產業化。 堅持產業化、市場化、社會化方向,拓寬領域、擴大規模、優化結構、增強功能、規范市場,提高服務業現代化水平。 物流業。依託區位優勢和深水良港優勢,大力發展海洋運輸,加快構建沿海和城市保稅物流體系。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形成的平台,大力發展國際經濟貿易和服務貿易,建設南寧區域性國際現代物流基地。依託邊境貿易、邊境出口加工、跨國旅遊,建設邊境商貿物流基地和邊境綜合保稅區。培育現代物流企業集團,加強與國內外物流企業合作,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加快電子口岸建設,形成面向東盟、連接西南、通達珠三角的高效便捷低成本物流服務體系。
金融業。積極引進各類金融機構,大力發展銀行、保險、證券、期貨、信託等金融業,加快培育金融市場,組建一批新的投融資公司,探索建立產業投資基金,積極發展創業投資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加快中小銀行重組、改革步伐,構建南寧區域性金融中心,形成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穩妥推進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試點工作,大力培育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 信息服務業。增強郵政電信服務能力,大力推進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積極發展地理信息、動漫等數字內容產業。促進信息服務硬體建設與軟體建設相融合,加快行業信息化應用,建設包括商務投資、金融、港口航運、產品質量檢驗檢疫、旅遊、勞動力、科技、文化等綜合性和專業性信息在內的中國-東盟區域性國際信息交流服務中心。
會展業。 把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辦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效,依託平台品牌,培育會展主體,開拓會展市場,做大會展經濟。結合「會、節、演、賽」,發展特色會展,促進會展、旅遊、商貿互動。建設和完善南寧、北海等城市會展服務設施。 房地產業。適應不同群體的住房需求,加強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引導和調控。加大商品房供給結構調整力度,增加投入,加快經濟適用房特別是廉租房建設,切實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南寧、北海等城市要發揮生態宜居特色,集聚人口和產業,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旅遊業。立足旅遊需求,發揮特色優勢,依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把北部灣經濟區培育成為區域性國際旅遊目的地和旅遊促進中心。完善旅遊產品體系,積極發展生態旅遊、康體旅遊、溫泉度假、郵輪遊艇、海島旅遊、自駕車旅遊等休閑度假旅遊產品。依託國家4A級以上旅遊景點,打造旅遊精品,構築泛北部灣旅遊圈。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安全與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大力提升旅遊業服務水平。
㈦ 未來廣西寧明縣明祥一區九里後面發展規劃
北山 那是直徑50米的邊境
㈧ 廣西如何引進資金加速農業全產業鏈發展
2018年7月26日,「2018央企名企助力鄉村振興農業項目大投資廣西行」重大項目簽約儀式在廣西南寧市舉行,會議促成9個重大項目正式簽約,總金額超3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截止今年7月底,廣西農業領域引進區外境內農業項目達到191個,總投資額超過500億元,廣西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加快步伐。
「落地廣西的知名企業日益增多,龍頭示範帶動效應將日益明顯。」劉俊說,隨著廣西農產品加工和銷售平台快速興起,農業產業鏈條大幅延伸,國內不少非農企業亦抓住機會轉型,赴桂投資現代農業。譬如,主營房地產業務的廣西河姆渡投資集團在本次會議上簽約,計劃在柳州融安縣投資建設金桔產業園,打造集種苗繁育、標准生產、加工銷售及特色旅遊為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項目。
劉俊表示,廣西農業部門下一步將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整合涉農和扶貧資金向引進項目傾斜,促進廣西全區農產品產得出、產得好、賣得出、賣得好。同時與有關部門攜手,營造更優更實更新的農業投資環境。
㈨ 廣西未來發展計劃
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廣西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和《廣西西江黃金水道建設規劃》得出的結論是:不會完全像廣東,廣西有自己的特色。工業化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未來15到20年的奮斗目標是:構築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打造帶動和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服務我國華南、中南、西南地區對外開放,成為輻射力強、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的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成為中國東盟區域性國際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先進製造基地、信息交流中心、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堅持北部灣經濟區優先發展,交通優先發展。重點發展臨海重化工業、跨國旅遊業、現代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