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農業全產業鏈

農業全產業鏈

發布時間:2020-11-26 06:05:38

❶ 「互聯網+農業」都有哪些關鍵的產業鏈環節與行業痛點

「互聯網+農業」是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的跨界融合,創新基於互聯網平台的現代農業新產品、新模式與新業態。以「互聯網+農業」驅動,努力打造「信息支撐、管理協同,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升級版。
「互聯網+」開創了大眾參與的「眾籌」模式,對於我國農業現代化影響深遠。一方面,「互聯網+」促進專業化分工、提高組織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正成為打破小農經濟制約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枷鎖的利器;另一方面,「互聯網+」通過便利化、實時化、感知化、物聯化、智能化等手段,為農地確權、農技推廣、農村金融、農村管理等提供精確、動態、科學的全方位信息服務,正成為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互聯網+農業」是一種革命性的產業模式創新,必將開啟我國小農經濟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互聯網+」助力智能農業和農村信息服務大提升。智能農業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的信息感知、智能決策、自動控制和精準管理,農業生產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化、農業從業者的服務更有針對性、農業生產經營的管理更加科學化,是今後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特徵和基本方向。「互聯網+」集成智能農業技術體系與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助力智能農業和農村信息服務大提升。
「互聯網+」助力國內外兩個市場與兩種資源大統籌。「互聯網+」基於開放數據、開放介面和開放平台,構建了一種「生態協同式」的產業創新,對於消除我國農產品市場流通所面臨的國內外雙重壓力,統籌我國農產品國內外兩大市場、兩種資源,提高農業競爭力,提供了一整套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互聯網+」助力農業農村「六次產業」大融合。「互聯網+」以農村一二三產業之間的融合滲透和交叉重組為路徑,加速推動農業產業鏈延伸、農業多功能開發、農業門類范圍拓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為打造城鄉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六次產業」新業態,提供信息網路支撐環境。
「互聯網+」助力農業科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以「互聯網+」為代表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農民增收、突破資源環境瓶頸的農業科技發展提供新環境,使農業科技日益成為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決定力量。基於「互聯網+」的「生態協同式」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平台,將農業科研人才、技術推廣人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有機結合起來,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互聯網+」助力城鄉統籌和新農村建設大發展。「互聯網+」具有打破信息不對稱、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公共服務成本等優勢,「互聯網+農業」能夠低成本地把城市公共服務輻射到廣大農村地區,能夠提供跨城鄉區域的創新服務,為實現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稀缺資源的城鄉均等化構築新平台。

❷ 中國農業各產業鏈的主要參與者都有哪些

以高盛為代表的國際PE滲透的不僅是中國養殖業的整條產業鏈,更涉及中國農業上下游各個領域。 在多哈小型部長會議再次破裂、各國死保農業底線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國際投行在中國農業相關產業鏈領域不斷追加投資的..

❸ 產業鏈閉環是什麼意思

產業鏈中大量存在著上下游關系和相互價值的交換,上游環節向下游環節輸送產品或服務,下游環節向上游環節反饋信息形成產業鏈閉環。

產業鏈是產業經濟學中的一個概念,是各個產業部門之間基於一定的技術經濟關聯,並依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關系客觀形成的鏈條式關聯關系形態。產業鏈是一個包含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四個維度的概念。

這四個維度在相互對接的均衡過程中形成了產業鏈閉環,這種「對接機制」是產業鏈形成的內模式,作為一種客觀規律,它像一隻「無形之手」調控著產業鏈的形成。

產業鏈整合是對產業鏈進行調整和協同的過程。產業鏈整合是產業鏈環節中的某個主導企業通過調整、優化相關企業關系使其協同行動, 提高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效能,最終提升企業競爭優勢的過程。

(3)農業全產業鏈擴展閱讀:

注重農業產業鏈閉環設計,日本做強農業。

1、日本農副產品品質優良。

無論是大路貨,還是新優品種,都是色澤亮麗,規格統一,令人賞心悅目。在市場上,所有待銷的農產品都是經過精心整理包裝的,沒有散裝,更沒有帶泥、帶枯葉出售的。農產品的包裝箱上都印有產品名稱、產地、生產者姓名。

2、品種優是質量優的先決條件,精明的日本農民深諳此道。

日本政府除對大米的生產和流通實行一定的干預外,對其餘農產品一律放開,由農民根據農協提供的市場信息和良種自行選擇栽培。日本農民從事生產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追求質量。以稻米為例,一般每畝產量只有300~400千克,但所產大米無論在外觀,還是在口感上都屬上乘。

3、生產模式先進、管理細致,是日本農產品質量佳的重要原因。

在日本,無論種植何種作物,都能體現出日本農民「綉花」般的細心與精緻。在一些地區,實行了無土栽培,溫室大棚內種植的草莓、番茄等,其培育管理比苗圃、花圃還要精細,就像花卉盆景展示園一樣。因此,稱日本農業為「觀光農業」、「旅遊農業」並無誇大之嫌。

4、日本農戶的專業化生產格局更為明顯。

一般來說,日本的農民都是專業戶,種草莓的都種草莓,種番茄的都種番茄,種鮮花的都種鮮花。一般農戶全年只生產1~2個品種,最多不超過3個品種,而且生產的產品幾乎全部為商品,農產品的商品率極高。

❹ 廣西如何引進資金加速農業全產業鏈發展

2018年7月26日,「2018央企名企助力鄉村振興農業項目大投資廣西行」重大項目簽約儀式在廣西南寧市舉行,會議促成9個重大項目正式簽約,總金額超3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截止今年7月底,廣西農業領域引進區外境內農業項目達到191個,總投資額超過500億元,廣西農業全產業鏈發展加快步伐。

「落地廣西的知名企業日益增多,龍頭示範帶動效應將日益明顯。」劉俊說,隨著廣西農產品加工和銷售平台快速興起,農業產業鏈條大幅延伸,國內不少非農企業亦抓住機會轉型,赴桂投資現代農業。譬如,主營房地產業務的廣西河姆渡投資集團在本次會議上簽約,計劃在柳州融安縣投資建設金桔產業園,打造集種苗繁育、標准生產、加工銷售及特色旅遊為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項目。

劉俊表示,廣西農業部門下一步將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整合涉農和扶貧資金向引進項目傾斜,促進廣西全區農產品產得出、產得好、賣得出、賣得好。同時與有關部門攜手,營造更優更實更新的農業投資環境。

❺ 農業全產業鏈在銀行的監督下如何進行

農業銀行與具有政府背景或其他符合承貸條件的特定融資主體(市場化改造後的政府融資平台或政府指定的合格融資主體)合作,由特定融資主體統一承貸、統一還款,資金按項目分散使用,貸款本息償還納人政府財政預算,風險由財政兜底。其特點可以簡單的概括為:統貸統還、貸用分離、風險財政兜底。

這種模式的架構可表述為「農業銀行+特定融資主體+涉農項目」。

❻ 農業產業鏈是什麼

標准說法是:農業產品產業鏈

定義:農業產品產業鏈是指農產品從原料、加工、生產到銷售等各個環節的關聯。

簡介:農業產品產業鏈是指農產品從原料、加工、生產到銷售等各個環節的關聯,早在1958年赫希曼的《經濟發展戰略》中就從產業的前向聯系和後向聯系的角度論述了產業鏈的概念,目前,與產業鏈相關的還有價值鏈、生產鏈、供應鏈、商品鏈等不同概念。盡管說法發生了變化,但其內容的實質沒變,只不過從不同的研究角度對產業的聯系進行闡述。

與產業集群相比:產業鏈也強調產業之間的聯系,但產業鏈主要側重於產業間聯系,對於產業以外的機構如商會、協會、中介機構等關注較少,此外,產業鏈沒有空間集聚的概念。產業集群的概念則要比產業鏈的概念豐富得多,它既包括產業間的聯系,還包括產業及其他相關機構間的聯系,而且還強調空間的集聚。

參見網路:http://ke..com/link?url=o1li4jwLsyR0uphTmP3__

❼ 三潤集團智慧農業全產業鏈方案出口到了哪些國家

據自2014年成立以來,三潤集團的智慧農業及溫室大棚解決方案出口國家有40多個,出口國家向西集中在中東—地中海地區,以色列、科威特、阿聯酋、卡達、沙特、阿曼,也有歐洲國家俄羅斯、馬其頓和美洲國家美國和加拿大,向南有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馬爾地夫等。可見,三潤集團不僅在國內發展迅猛,而且在國外同樣發展很快,在國際上已經是知名的智慧農業全產業鏈解決方案提供商了。

❽ 智慧農業產業鏈的發展模式有哪些比較好的方式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智慧農業被寄予厚望。智慧農業,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對農業生產進行定時定量管理,根據農產品的生長情況合理分配資源,實現農業生產的高效低耗、優質環保。近年來,歐美發達國家的農民們在利用互聯網方面表現積極。
那麼智慧農業產業鏈發展模式是怎樣的呢?
一、建立混合縱向一體化的鏈接機制
為了實現農業產業鏈合作企業的共同戰略利益,使加盟產業鏈的企業都能受益,就必須形成一種長期合作博弈的機制來加強成員企業間的合作,使得成員企業能夠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這種機制就是混合縱向一體化連接方式。這種模式就是以一家農業龍頭企業為主進行產業鏈設計,按照專業、高效和運作經驗的原則,將某些環節以某一利益主體獨資、控股或參股的形式參與產業鏈各環節的投資經營,而又與其他利益主體在某一(些)功能環節以合同契約進行聯結。
二、建立「公司+農業園區+市場」的組織形式
傳統的「公司+農戶」模式出現了很多問題,主要是農戶組織程度不高造成交易成本巨大,而且各方違約嚴重影響了小農戶的利益。農業園區的建設解決了一系列的問題,因而具有先進性。在「公司+園區+農戶」的生產模式中,公司是主導。確保園區的統一設計;生產標準的制定;投入物資(化肥、飼料等)的供應;技術指導;回收、加工、銷售;品牌宣傳推廣;貸款擔保公司的組織。
園區是關鍵,公司有園區才能進行統一的管理和控制,公司有權對進園區的人進行篩選,進園區人員必須服從公司管理,可以對投入品進行統一管理,監督實施很容易;確保完全收購。農戶是生產主體。農戶投資,全額投資或投入流動資金或承包生產;農戶生產,投資人自己當種植者,以農戶為生產單位;農戶是獨立的經營者,可以自己決定生產規模、內部考核辦法、內部分配等。
三、建立「品牌+標准+規模」的經營體制
農業產業鏈成功與否取決於整個產業鏈的效益,而產業鏈的效益取決於「品牌+標准+規模」的經營體制。其中品牌是終端產品實現價格增值的主要手段,沒有終端產品的品牌溢價就沒有整個鏈條價值的提升,風險就無法避免。傳統農業產業鏈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各鏈條的行情風險無法因為品牌溢價而避免。標准化是品牌的保障,正是由於標準的嚴格執行品牌才能有溢價的空間。規模化就是將產業鏈模式復制放大,取得規模效應。
「全產業鏈」是指產品供給來源於自有生產培育基地,通過自有銷售渠道進行營銷後配備有自建冷鏈物流體系進行產品運輸,最終到達消費終端並收取顧客反饋,回饋信息將指導下一輪種植生產環節。全產業鏈模式以消費者為導向,從產業鏈源頭做起,對過程的每個環節都實行標准化控制,並環環相扣、環環鏈動,實現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全、放心、健康的全程供應鏈。

❾ 首農集團的產業鏈是怎麼形成的

重組以後,首農集團制定了新的發展戰略,並將集團的功能定位於「立足農業,服務首都,建設內具容有行業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產業集團」。新集團在畜禽良種繁育、養殖、食品加工、生物制葯、物產物流等方面具有行業明顯優勢,已形成「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產業鏈條。

閱讀全文

與農業全產業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