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中國1990年第二產業發展

中國1990年第二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16 09:01:30

㈠ 怎麼論述中國得工業化發展歷程

中國得工業化發展歷程論述:

㈡ 描述中國1990-2000年的發展與變化。

你在網路一個個的去搜索,先輸入政治,後出來一大堆資料,你找找有沒有自己需要的內容,把它摘下來放到WORD文擋,等資料准備差不多了,就可以自己組織一下語言,在WORD裡面編輯一下。依次類推,全部資料網上都有的,關鍵看你會不會收集和整理。這樣的工作,沒有錢誰都不會用心做的,要靠你自己啦。

㈢ 簡述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歷史

1、1978—1999年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預熱期。

這一階段,我國政界、學界和企業界對文化產業展開了熱烈討論,討論的焦點是文化可不可以產業化、文化能不能夠產業化、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文化是否構成生產力等問題。

2、2000—2005年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初創期。

在2000年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有關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上,黨的十六大將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為相互關聯的兩個重要概念提了出來,強調:「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

3、2006—2011年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體制改革攻堅期。

這一階段,我國基本完成了出版、影視製作、發行、廣電傳輸、一般國有文藝院團、首批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等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的轉企改制,政企、政事分開和管辦分離逐步推進。

(3)中國1990年第二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的未來趨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對於我國文化產業來說,新時代意味著我國文化產業將從粗放的鋪攤子式的發展模式向高質量、高層次、精細化發展模式轉變。

這就要求文化產業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規劃好未來發展藍圖;突出創新、創意、創造性發明和原創知識產權掌控,堅持內容為王;推動互聯網、數字技術、人工智慧等與文化、審美、藝術的高度融合,大力培育文化創意產業新業態;

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進一步跨界運行,創造出一批適應市場化運行的新形式;注重以文化產業新業態、新形式催生文化消費新模式。

㈣ 1990-2010年中國GDP值是多少

1980-2014年中國各年度GDP及增長率一覽:

(4)中國1990年第二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GDP的核算方法: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理論上三種方法的核算結果相同。

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衡量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造價值的一種方法,即從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核算期內生產的總產品價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

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核算方法。按照這種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相加得到。

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產品和服務的最終去向,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貨物與服務凈出口三個部分。

㈤ 中國三大產業分析

入世一年來中國三大產業變化有多大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專題報告分析,「入世」對我國經濟增長結構調整的正 向效應十分明顯,但三大產業的變化走勢各不相同 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近一年的時間里,「入世」的正向效應逐漸顯現,由「入世 」而導致的出口快速增長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個強勁動力。國民經濟運行已經由政 策主導增長階段轉入到政策與市場活力共同推動增長的新階段。 今年以來三大產業的增長走勢與「入世」的正負影響密切聯系。從經濟增長的結 構上,可以看出「入世」對我國gdp增長的促進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今年前三季度 ,以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增長了3%,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以製造 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增長了10%,提高0.7個百分點;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增 長了6.6%,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增長最快的第二 產業正是「入世」最大的收益部門;農業積極應對「入世」,同時由於世界糧食減產 、進口壓力減小而變被動為主動;而服務業發展則因外資進入相對遲緩以及電信、軟 件、網路等新興服務業的疲軟而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為此,關注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的 運行狀況和走勢,需要密切監測分析「入世」後三大產業的發展變化。 第一產業:積極應對變被動為主動明年預期沖擊較為明顯 (一)我國承諾的農產品進口配額未對已經供過於求的農產品市場造成較大沖擊 。 根據有關統計,2002年中國小麥關稅配額管理的准入量為846.8萬噸, 但1—8月份只進口49.8萬噸,預計全年最多可能進口100萬噸,而1—8月 份出口已達53.7萬噸,預計全年出口規模在60萬—100萬噸;玉米進口量為 7000噸,僅為年關稅配額管理准入量的3.4%,而預計全年出口可達950萬 噸;進口大米14.7萬噸,預計全年將實現關稅配額管理准入量的7.5%—15 %,而預計全年則可出口200萬噸;未列入關稅配額管理的大豆,全年進口量最多 為1100萬噸,比2001年減少290多萬噸。 (二)「入世」第一年,我國農業沒有受到市場開放明顯沖擊,主要在於兩方面 原因。 一是世界糧食減產,需求缺口較大,國際市場糧食因沒有價格優勢而難以進入中 國市場。今年世界主要糧食出口國的糧食因災減產,國際市場糧食價格全面上漲。據 聯合國糧農組織與美國農業部預測,2002年世界糧食總產為20.03億噸,比 上年減少2.5%,其中小麥、稻穀已是連續5年減產。而中國糧食略有增產,特別 是優質小麥增產較多,預計今年糧食總產量將達到40200萬噸,比上年增長1. 4%,市場供給量有所增加,國內糧價繼續低位運行,對國際糧食市場保持了價格競 爭優勢。 二是中國在世貿規則允許的范圍內,採取了適當的調控措施。2002年中國對 進口轉基因農產品(大豆、玉米和菜籽)採取了寬嚴適度的「安全評價」、「進口安 全」和「標識制度」的有效管理,同時加強對進口糧食和飼料的檢驗、檢疫管理,從 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進口的增長。 (三)2003年預計我國糧食進口量增幅較大,「入世」 對農業的沖擊將會顯現。 有關管理部門和經濟學界專家普遍認為,2002年中國糧食外貿形勢好於預期 只是一個特例,是國內國際的一些特殊情況造成的。目前國際糧價的上升已對糧食生 產產生刺激作用,如果2003年災情減輕,國際糧價可能會有一定幅度的回落,進 而影響我國糧食進出口形勢。此外,美國新農業法2002年5月公布以後,大量增 加了對糧食等農產品的補貼,其政策效應將在2003年及以後年份充分顯現出來, 美國糧食的產量、出口量將會快速增長,應對此密切關注。

㈥ 我國第二產業現狀

中國至今徘徊在現代經濟增長模式門外,而先行工業化國家在19世紀後期就已經轉入現代增長模式。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是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服務業的迅速發展,以及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對各個部門的改造「九五」計劃提出要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十年以後,「十一五」又提出這個任務。為什麼「九五」計劃提出的任務,過十年後再提出來?是因為條件不具備,還是我們的工作有問題?

為了弄清楚這點,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先行工業化國家是怎樣轉變增長模式的。

先行工業化國家在19世紀中後期,因為經濟結構問題,導致社會矛盾非常尖銳。在後來的發展中,它們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找到了出路,通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實現了現代經濟增長的模式。經濟增長不再依靠投入、依靠資本積累,而是依靠提高效率。

怎麼提高效率?總體來說,從第二次產業革命到現在,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有三點:第一,基於科學技術的廣泛應用;第二,是服務業的迅速發展;第三,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對各個部門的改造。

科學技術提高資源效率

在第一次產業革命發生以前,技術進步非常緩慢。第一次產業革命以後,技術有了較大的進步,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珍妮紡織機等新技術的應用,相比於中世紀大大提高了效率,但仍然受到很大限制。因為第一次產業革命以後採用的這些技術,基本上是由經驗積累形成的。

比如蒸汽機的發明,是由技能嫻熟的匠人,把手工活動的工藝積累起來加以合理化,用礦物燃料來驅動蒸汽機。那時的技術也有一定的科學含量,也就是說,有對自然界一般規律的認識。比如瓦特能夠改良蒸汽機,是因為他有一定的熱力學知識;但大多數技術都是在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形成的。

第二次產業革命以後情況發生了變化。從18世紀開始,科學、教育都有很大發展;到19世紀,已經有了各種成熟的學術規范、科學獎勵制度,並由科學界共同體來設定規則、執行規則、執行獎勵等等。科學、教育的成熟催生了19世紀後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產業革命的技術基本上都是從科學知識引導出來的。第二次產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是電和內燃機。這兩種技術如果沒有科學知識作為基礎,是不可能發明出來的。舉例說,假如不知道歐姆定理,就做不了電工。後來的無線電等技術更是如此。

由於科學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第二次產業革命中技術進步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過第一次產業革命。新工藝、新材料、新能源、新產品大量涌現,大大提高了效率,因為技術進步可以替換資源的使用,很少的資源就可以產生很大的效用。

服務業降低交易成本

服務業的范圍遠遠不止我們說的飯館、理發店等這些生活服務業。服務業最早就是商業、小錢庄等。在商業資本主義階段,商業很重要,但第一次產業革命後,商業就變得無足輕重了。機器大工業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可以自己去營銷,自己去采購。當然,工廠營銷采購都是附帶的作業,最主要的作業還是機器生產。

19世紀末期轉入現代經濟增長以後,服務業加快了發展速度,其中發展最快的是生產性服務業。從19世紀末期的德國開始,進入20世紀後,西方各個國家,都在製造企業、工業企業中設立了研發部門。20世紀的任何一個製造業己不能離開科學技術。於是,科學技術的研發和設計變得非常重要,而這些原來都是服務業的內容。

另外,大規模生產發展起來後,營銷變得非常重要。營銷組織可以設在企業內部,也可以獨立出來,成為獨立的服務業。

服務業發展背後的本質問題是,生產的進步,生產效率的提高,依靠的是合理分工。在自耕自植、自給自足的情況下沒有分工,就不需要交易,就會出現老子所講的「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情形。但有了分工以後,「不相往來」就不行了,不同的分支之間會進行交換,分工越深化,交易行為就越多。

20世紀70年代以前,我們以為成本只是生產成本,提高效率就是降低生產過程中付出的成本;在20世紀最後30年,隨著信息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和交易成本經濟學的發展,我們的觀念發生了改變,開始認識到總成本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部分叫生產成本,就是改變它的物理性狀和化學性狀所花費的成本;另外一個部分叫做交易成本。

要降低生產成本就要深化分工。分工越深化,生產成本越低,隨之而來的便是交易更頻繁,交易要投入的資源就更多,增加交易成本。

那麼誰來促進交易呢?是服務業。服務業的功能首先是為市場交易提供基礎設施。在市場經濟中,市場交易要順利進行,需要一套基礎設施,簡單的如交通運輸,比較復雜的如金融體系、結算體系、投融資體系;此外還有律師、會計師等中介服務。

隨著分工的日漸深化,交易成本在總成本中的比重隨之上升。服務業就是處理交易的,服務業質量越高,交易成本就會越低。根據新制度經濟學家道格拉斯·斯諾的估計,20世紀中期,美國總成本中交易成本大概佔一半。服務業能夠降低一半成本,它對於降低總成本、提高整體經濟效率作用很大。

直觀來看,現代經濟中的商業不是簡單地把產品買過來、賣出去。隨著分工越來越細,商業就變成一根線,把整個流程串起來,從原料到消費品,分工非常細,每個企業只做一個小環節。

比如說一件襯衣,其中有紡紗的,有織布的,有後台整理的,有做主料的,有做輔料的,輔料里邊有做襯里的,有做紐扣的,有做縫紉機的,有做線的,都變成了專業化分工,這樣生產成本就會降到很低。但問題是,它們之間怎麼聯起來呢?商業把它們串起來了。這個商業組織叫做供應鏈管理企業。

香港利豐集團的供應鏈管理位居世界前列。利豐集團的主席馮國經寫了一本書,向內地的物流界介紹供應鏈管理經驗,在整個價值鏈里,製造業創造的價值佔四分之一,流通創造的價值佔四分之三。如果供應鏈管理做得好,就能節省四分之三的成本,並使其餘四分之一的製造部分分工進一步深化,降低生產成本。

製造業也是這樣。宏創始人施振榮先生1992年提出「微笑曲線」,用它來形容製造業中價值的分布。這條曲線上下兩端的附加值高,利潤率高,中間一段附加值低,利潤率低。上下兩端在原來意義上都是服務業,上端就是研發、原材料采購、設計,下端是品牌、營銷、渠道管理、物流管理、金融服務。中間利潤率低的部分,是加工組裝製造,這正好是原來意義上的工業、製造業。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這條「微笑曲線」的弧度還比較平緩,也就是說前後中端的附加值和利潤率的差距不是很大;到了90年代,「微笑曲線」就翹得厲害了,兩端的附加值更高了,中間加工製造裝配的附加值和利潤率仍然很低。從「微笑曲線」可以看到,服務業的發展對於提高效率意義重大。

在人們原有的觀念里,一個社會只有工業和農業兩個基本部分。有經濟學家早就指出,當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根據經驗數字,大概佔GDP 40%左右)之後,工業所佔比重就呈下降趨勢,農業的比重也會降低,而服務業的比重會提高。

在20世紀40年代,產業三分這個概念才逐漸被大家接受。但這時的情況已是服務業滲透到工業,滲透到製造業融合為一體的狀態了。

現代製造業概念跟原來的製造業概念是不一樣的。現代製造業裡面有很大的服務業成分,有的服務業甚至變成了主要成分。現在全世界汽車的總成本中,電子元器件成本平均佔30%,高檔汽車像賓士,佔70%以上,而電子元件裡面物質消耗不大,主要是軟體、是智力、是服務業產值。

現在有些人說,我們就是要搞世界上最大的先進製造業,但千萬不要忘了,這個先進製造業是製造業和服務業一體化的東西,是以服務業為主要成分的。

例如,索尼賣的主要是服務,而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工業產品。微軟做一個視窗軟體要幾十億美元,而拷一個盤的物質消耗只有十幾美分。在我們印象中,宏是電腦製造商,但宏在台灣是列在服務業裡面的。又如現在世界上最大的企業沃爾瑪,是純粹的服務業企業,只有很少的製造業內容。

由於服務業的滲透,有些人把現代經濟增長中第二次產業革命後的准工業化,叫做服務業化,也有人說instrialization這個詞在中國翻譯錯了,不應該叫「工業化」,而應該叫「產業化」,比如Financial Instry 現在大家都叫金融產業,不會叫金融工業。現在有人依據「工業化」這個譯法,說我們還是處在工業化時期,所以我們就一心一意搞工業,這種說法是有語義風險的。

信息通訊技術改造各個部門

從廣泛的意義來說,信息產業是軟體加服務。但我們對信息化有誤解。我們仍然傾向於用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後期那種早期的增長模式、用原來工業化的觀念,來看待20世紀後期發展起來的信息產業,只看到它的物質生產部分。

隨著分工的深化,交易成本的比重在上升。交易成本的基本內容是信息成本,而現代信息通訊技術就是直接處理信息的。它可以改造各個部門,幫助各行各業降低信息成本,從而提高整個國民經濟的效益。

20世紀80年代有一個有名的爭論,叫做「索洛悖論」。索洛說,「到處都看到計算機,但是在生產率統計上看不出來」,索洛於是提出一個懷疑,信息通訊技術能不能提高效率。但是後來索洛認為,這個問題解決了。90年代美國經歷了歷史上最長的一次繁榮,其基礎就是發揮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潛力。

㈦ 為什麼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是我國工業化進程迅猛發展的時代

20世紀90年代,是我國工業化進程迅猛發展的時代。從1989年到2001年,中國工業以三倍於世界工業的發展速度,實現了「世界邁一步,中國邁三步」的跨越式發展。
現在中國還提出新型工業化的概念。所謂新型工業化,就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與傳統的工業化相比,新型工業化有三個突出的特點:
第一,以信息化帶動的、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動力,注重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質優價廉的商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第二,能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業化。要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從而大大增強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後勁。
第三,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所謂工業化,主要是指工業在一國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高以至取代農業,成為經濟主體的過程。簡單的說就是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化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這一過程的特徵主要是農業勞動力大量轉向工業,農村人口大量向城鎮轉移,城鎮人口超過農村人口。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中國實現工業化的任務,是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出來的,從"一五"計劃算起,我國為實現工業化已經奮鬥了半個世紀,把一個落後的農業大國建設成為擁有獨立的、比較完整的、並有一部分達到現代化水平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但是,中國的工業化任務還沒有完成,總體上看現在還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突出表現在: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城鎮化水平較低,農村人口在全社會勞動力和總人口中佔50%左右;產業結構層次低,競爭力不強,工業特別是製造業的技術水平還不高,服務業的比重和水平同已經實現工業化的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工業化的任務不完成,現代化就難以實現。因此,繼續完成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重要而艱巨的歷史任務。

㈧ 描述中國第二產業發展現狀作文200字

中國的未來
到了二十一世紀,你漫步在城市的馬路上或鄉村的大道上,一種新式的房屋將映入你的眼簾:屋頂像珊瑚一樣紅艷,窗欞像翡翠一樣碧綠,牆壁像象牙一樣光滑.你會驚奇地發現,這些光艷奪目的房屋再也找不到磚瓦、石頭和土塊,好像月宮里的瓊樓玉宇移到了人間.
這么漂亮的房屋是用什麼材料建造的呢?它們是用各種各樣的塑料,輕質、高強度的鋼絲,玻璃纖維和輕金屬建造的.而房屋的主體結構材料則是用「新世紀混凝土」軋製成的.「新世紀混凝土的強度比鋼材還要堅硬,重量卻比木材還要輕.
未來的房屋不是像現在這樣一磚一瓦砌起來的,而是在房屋工廠里加工製造的.房屋工廠依照住宅大樓的設計要求,用「新世紀混凝土」飛快地軋製成一間間的房子,由傳送裝置把它們送到車間外的空運碼頭,再由建築專用飛機把它們運送到建築地點.在施工的現場上,你再也看不到像現在這樣繁忙的景象:堆積如山的材料,眾多的施工人員,令人頭暈目眩的噪音.展現在你眼前的是另一番景象:整個施工現場是那樣的寧靜,只有幾名施工人員或者機器人在有條不紊地工作.他們的工作是那樣的輕松,就像小朋友們搭立體積木一樣輕巧簡便.施工速度也快得驚人,轉眼之間,一座大樓就會平地而起.即使建造一大片現代化的住宅新村,也比現在建造一幢小樓不知要快多少倍呢.
現在,就讓我們參觀一下未來的房屋吧.
樓房的表面是用一種特製的塑料做的,色彩比琉璃瓦還要漂亮,它的顏色和性能即使經過成百年的風吹雨淋、日曬冰凍也不會改變.
在北風呼嘯,寒氣襲人的隆冬,你走進房屋,便會立即感到溫暖如春.而當烈日當空、熱浪炙人的盛夏,你走進房屋,又會感到涼快極了.原來在屋頂和牆壁的中間,都填有一種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有數不清的孔隙,能夠很好地保溫和隔熱,並且具有極好的隔音作用.只要你把門窗關上,屋子裡便頓時鴉雀無聲.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習,真是太理想了.
你再仔細觀看屋裡的桌、椅、床、櫃,這些傢具是那樣的輕巧,漂亮.它們都是用各種塑料和金屬做的,還能折疊起來裝進壁櫥里,不佔地方.窗上裝的是機玻璃,不僅能經得住飛沙走石的襲擊,即使用鐵棍敲也敲不碎.地板是用特製塑料和人造橡膠製成的,既美觀又富有彈性,走在上面,你會感到柔軟而舒適.
在未來的房屋裡,你找不到一根管線.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你只要一按電門,天花板和四周的牆壁就會泛起一片柔和明亮的光芒,宛如白晝一樣.原來在天花板和牆壁里都裝有發光板.如果你想看電視,只要轉動電鈕,光滑的牆面上就會出現巨大的立體電視,就像看戲一樣逼真.
在住宅的上空有一個碩大無比「玻璃」罩子.這個罩子是用巨型光能平板做成的.罩子透光好,熱穩定性強,可以遮風蔽雨、隔熱防寒.將來,這樣的住宅不僅出現在陸地上,出現在煙波浩渺的海面和神秘莫測的海底,而且還出現在位於地球和月球之間的高空.讓我們為這一天的早日到來,勤奮學習,努力探索吧!

閱讀全文

與中國1990年第二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