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全世界產業結構形式發展

全世界產業結構形式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15 22:21:35

㈠ 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深入發展

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和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趨勢。它突出的表現在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金融和跨國公司的發展。我國在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中,作為發展中國家,應該如何面對機遇和挑戰,成了新時期經濟發展人們共同關心的話題。從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強同東盟的聯系的史實中,我們的態度是: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擁有「雙贏」的思維,抱著開放的心態,加強國際的合作與交流,參與國際競爭,抓住機遇,接受挑戰,在國際的競爭和合作中,提高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跟隨世界發展的潮流。概括而言,就是辯證地看待世界經濟發展趨勢這一經濟現象,樹立正確的發展觀。
全球化的概念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997年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徵,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為此,可從三方面理解經濟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和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國國內經濟規則不斷趨於一致;三是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強化,即各種多邊或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越來越強。總的來講,經濟全球化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先進科技和生產力為手段,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最大利潤和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分工、貿易、投資、跨國公司和要素流動等,實現各國市場分工與協作,相互融合的過程。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從歷史上看,近2000年來世界出現過四波經濟全球化浪潮。而本次經濟全球化浪潮發展具有新的特點。第一,全球范圍配置生產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持續發展。特別是近幾年來,世界商品出口佔全球GDP的比例超過20%,國際直接投資佔全球GDP的比例為21%,而1913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8%和5%。隨著中國、印度、前蘇聯國家及東歐國家等新興市場經濟體逐漸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經濟全球化的規模正在空前擴大;第二,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勞動分工和資本流動已突破「中心」與「外圍」的格局。過去發達國家出口製成品,換回大宗初級產品,現在新興市場經濟體有能力生產並出口包括高技術在內的製成品。更重要的是,國際資本流動出現重大變化,十九世紀世界最大經濟體英國擁有經常項目盈餘並對外輸出資本,而當今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擁有巨大經常項目赤字,並從新興經濟體輸入資本;第三,國際資本市場更加成熟。目前全球資本流動總量擴大,資本流動形式也在增多。過去國際證券投資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融資、購買政府債券等少數領域;而現在的投資者擁有涉及眾多部門的債券、股票及其他衍生金融產品;第四,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企業生產過程布局達到了新的水平。高新技術的進步和應用,不僅使發達國家企業將製造業生產過程轉移海外,也將服務業部分業務流程外包到發展中國家,以降低經營成本。服務外包使可交換的服務范圍擴大,從而促進了服務貿易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浪潮不會出現逆轉,主要得益於科技進步、政府實行開放政策、新興市場經濟體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等三大因素。科技進步的直接結果是運輸與通訊成本大幅降低。航運、水運技術的改進以及通訊、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普遍應用,不僅進一步降低運輸和通訊成本,而且改進了全球供應鏈條的管理,加快了貨物、資本、技術及人員等生產要素的全球流動;越來越多的國家實施開放政策的直接結果是全球經濟自由化程度日益提高。二戰結束初期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及後來制定的一系列經貿規則為全球化發展奠定了機制基礎。近幾十年來,貿易自由化持續發展,多邊貿易談判多次達成協議取得進展,較大幅度降低了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採取支持全球化發展的政策。目前世貿組織成員已近150個。發展中國家的平均關稅從1980年代30%降至目前10%;新興市場經濟體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直接結果是人口眾多的東亞和南亞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為經濟全球化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不僅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還通過市場經濟機制、政府管制機制和文化滲透機制,直接、全面、深刻和持久地影響著我國社會生活的穩定發展。我們必須根據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和我國社會的實際情況,通過觀念更新、政策調整和制度創新,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會主義體制和民主法治國家,保持我國社會政治穩定,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
對中國的積極影響
首先,有利於吸引外國投資,中國的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中國人口眾多,不但勞動力充足,而且消費能力也比較高,因此在全球一體化進程中,發達國家紛紛看中了中國市場,向中國市場投資,興建公司和工廠。在外資進入中國的同時,很多國際上現金的生產技術以及管理經驗也隨之一同進入中國,對中國國內企業產生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增加了助推力,對我國企業的發展有很強的推動作用。
其次,增加了我國的對外貿易,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促進了全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的對外貿易所佔的份額是比較大的,出口額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由於我國對外貿易持續增長,為我國企業發展帶來了機遇,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再次,有利於勞動分配在生產技術逐漸提高的背景下,農村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大部分都通過機械化生產作業完成的,那麼就導致了農村出現大量的剩餘勞動力,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許多外資公司在中國興建工廠,農村剩餘勞動力在此時進入城市,充實到這些企業當中。
對中國的消極影響
第一,由於我國目前仍處於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科學技術以及管理理念受制於發達國家,而在整個全球化進程中,占經濟主導權的還是少數幾個發達國家,這些國家在制定市場規則的時候,非常明顯的偏向於自身國家的利益,通過各種貿易壁壘來保護自己國家的經濟利益。當中國的產品大量進入他們的國家時,對其相關產業造成沖擊的時候,就採取一系列的貿易手段,使用貿易壁壘阻止中國產品的進入,如近期的歐盟對我國太陽能產品的起訴以及調查。
第二,由於發達國家資金、技術實力雄厚,他們往往會在自己的國家發展低耗能,高技術的產業,而將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利益發展中國家廉價的資源以及勞動力為他們製造大量的成品。發展中國家由於缺乏自己及技術,只能接受,因此帶來了環境的高度破壞,近期中國嚴峻的環境問題就是現實的例證。
第三,經濟全球化沖擊了傳統的民族意識、國家概念以及主權觀念。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發展機遇

過去30多年,是全球化快速推進的階段。經濟全球化與信息技術革命相結合,給世界經濟帶來了諸多深刻的變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球產業價值鏈的形成。發展中國家參與了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生產價值鏈,出現了產業內貿易的快速發展,發展中國家成為低附加值製成品的出口大國,正在成為服務外包的重要供應國。
未來,在全球化條件下提升產業結構,實質上就是提升一國在全球分工的地位。對發展中國家而言,產業升級將有3個方向:一是繼續像以往一樣從勞動密集產業到資本技術密集產業的產業升級。二是向資本與技術密集的價值環節提升。三是向信息與管理密集的價值環節的提升。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低附加值製成品最重要的出口大國。展望未來,一方面,由於我國面臨巨大的人口壓力,我國需繼續重視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另一方面,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外貿增長方式都成為更為緊迫的任務。
根據對全球化分工趨勢的分析,我國應該採取「提升全球價值鏈戰略」,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在開放條件下推進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由當前的低附加值環節為主,向上下游高附加值環節提升。首先,應准確把握全球產業分工的趨勢,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通過體制創新,引導市場力量來實施戰略;其次,應創造動態比較優勢,全球化發展到今天,決定一國分工地位的是戰略、體制和人力資源,發展中國家須圍繞這些基本要點,創造動態比較優勢,從而引導全球生產要素向本國匯聚,實現產業升級;第三,擁有本國的跨國公司。在全球化條件下,跨國公司是配置資源的主體,須擁有一大批本國的跨國公司,才能在全球競爭中居於不敗之地。
具體而言,應該在以下幾方面發力。一是在開放中推進自主創新。我國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正面臨日益嚴峻的知識產權約束,在國家層面上大力推動自主創新戰略。二是大力發展服務出口。應該抓住服務外包的重大機遇,以服務外包作為擴大服務貿易出口的突破點。三是提升技術資本密集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需要探索在開放條件下發展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的新路,要在打破壟斷、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擴大引進外資、支持龍頭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等方面加快步伐。四是培育自主品牌。

19世紀中期的全球化與20世紀後期的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是不同的,前者中國處於全球化的邊緣,由此中國國運衰敗,國家由盛而衰,後者中國處於全球化的中心,由此中國進入自身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顯然目前中國的戰略機遇源於經濟全球化以及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准確地講中國迄今只是世界加工廠,但是作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加工基地,它有一種聚合與輻射的效應,一方面加速全球資本,技術,人才在中國的聚合,並推動產業升級,另一方面又形成從中心向周邊的不斷輻射擴展和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先是經濟的,然後會逐步轉化為地緣政治影響力。

㈡ 當今世界經濟形勢如何

一、經濟全球化進程不可阻擋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盡管它在進程中會有曲折,會有人反對,但其勢頭不可阻擋。
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資本、服務、技術、信息、勞務(人才)在全球范圍內流動空前加快,形成世界統一大市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進入新世紀以後,全球化進程加快,各國開放的程度越來越高,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市場自由化的程度越來越高。
之所以說經濟全球化的勢頭不可阻擋,這一進程不會中斷,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兩個輪子一直往前轉,這兩股力量不可阻擋。這就是市場化的力量和網路化的力量,也稱作市場革命和技術革命。
冷戰結束後,世界市場化的規模和速度大大提高。前蘇聯東歐國家走上市場化道路;中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大步推進;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市場的控制也大為松動。整個世界的開放度、市場的自由度前所未有。
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突破了地域時空的限制,互聯網使世界各國之間的距離縮小,使商品、資金、技術、信息的流動空前加快,成本空前降低。例如,紐約到倫敦的長途電話費, 2001年時,每3分鍾需1美元,預計到2010年將降到3美分。網路化極大地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跨國公司的擴張力量不可阻擋,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載體。哪裡的市場條件適合,哪裡的成本低廉、潛力巨大,它們就往哪裡推進。有研究顯示,全世界已有6.4萬家跨國公司,它們以資金、技術、品牌和銷售網路的優勢馳騁世界市場,它們控制著全球1/3的生產、2/3的國際貿易,70%的技術專利,90%的國際直接投資。這些龐然大物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
WTO的成立,統一的國際經濟規則的形成,對民族國家的約束力逐步加強,又大大推動了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進程。
但是,由於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的顯現,南北差距的拉大,國際經濟貿易規則的不合理(這些規則是以發達國家為主體制定的),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富國集中,不發達國家有被邊緣化的危險。產業結構的全球整合,使發達國家一部分人失業;工業化的步伐使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世界出現了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
反全球化浪潮的興起提醒世界,全球化進程應當調整,需要反思,應當給全球化「以人情、人道色彩」(歐盟語),應使全球化成為一個共贏共享、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全球化,這就要求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
二、世界經濟形成三大主體、三大市場
與經濟全球化一道,區域經濟合作(即區域經濟集團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又一個重要趨勢。
現在,全世界經濟合作組織大大小小多達140多個,但在世界經濟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佔有最大市場份額的是三大主體: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正在籌劃並形成中的東亞自由貿易區。世界經濟的興衰起落,與這三大區域經濟板塊密切相關。
經過五次擴大,歐盟今天已成為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地區組織。25國人口4.5億,GDP逾10萬億美元,佔世界總GDP的30%。歐盟已建立起歐元區,統一了貨幣,這是目前惟一可以在經濟領域與美國相抗衡的力量。
北美自由貿易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1994年正式建立,人口近4億,GDP 11萬億美元,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它要向南美擴張,美國認為拉美是「一個比歐盟更重要的市場」。如果拉美進入,便可形成一個包括34國、8億人口、佔半個地球的大市場。南美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有一個曲折反復的過程,但這是遲早的事。
一個以雙邊為基礎的東亞自由貿易區網路正在形成。在2000年11月新加坡召開的東盟首腦會議和「10+3」(東盟10國+中日韓3國)首腦非正式會議上,首腦們就建立東亞自由貿易區達成共識並使其轉入具體實施。中國與東盟已確定在2010年建立自由貿易區,日本與東盟自由貿易區也將在2012年最終建成。在此基礎上,以「10+3」組成的東亞自由貿易區,可望2015年左右建成,並逐步走向建立「東亞經濟共同體」的更宏偉目標。而實現這一目標,占東亞地區GDP90%以上的中日韓三國的合作至關重要。一旦東亞自由貿易區建成,將成為擁有佔世界1/3人口,GDP達到7萬億美元的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其規模可與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世界三大經濟板塊之間,相互交叉、相互合作、相互競爭。我國的主要市場、主要貿易夥伴,都在這一范圍。美、歐、日三大家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近一半。因此,密切關注世界三大市場的動向尤其重要。正如有專家所言: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動機、地域分布、組織形式、影響及出現的一系列變化,將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方向與格局產生決定作用,對世界各國提出新的機遇和挑戰。
三、影響世界經濟發展的四大環境
經濟的發展是要受到環境制約的。對世界經濟發展起重要影響的有四大環境,即政治環境、市場環境、資源環境、生態環境。
1.政治環境對經濟的影響甚為重大。從整個世界政治環境看,對和平發展有利。大國關系進入磋商、協調、合作為主的發展階段,出現了冷戰結束以來相對穩定的時期。但是,局部戰爭、國際恐怖活動、民族與宗教沖突、社會動盪,都使世界經濟發展受到阻礙,不確定的因素增加。
2.市場環境,包括氣候、人文環境、勞動力素質、市場消費潛力、勞工價格、交通通訊條件、企業信譽、政府的經濟貿易投資政策和開放度、法制狀況、辦事效率等等。美國開列的世界新興市場名單,中國、韓國、墨西哥、土耳其、印度、南非、波蘭等在市場環境方面佔有一定優勢。投資者總是湧向那些市場開放度高、投資回報率高、經營條件好的地方。
3.資源環境,關繫到生產能否有保障,經營成本能否降低,經濟發展能否持續長遠,是物質基礎。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越來越重視能源、土地、礦產、水、糧食等自然資源條件的保護、改善與開發。無論是像日本、新加坡這樣的自然資源貧乏的國家,還是像美國、俄羅斯這樣的資源豐富的國家,在發展經濟、制定規劃時,都不能不把資源問題作為前提條件。石油、糧食、水三大戰略資源的安全問題,日益引起各國政府的關注。
4.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工業社會造成的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已經影響到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全世界有11億人不能用上清潔水。酸雨、沙塵暴、持續高溫等現象的出現,非典、禽流感、瘋牛病等疫病的流行,已為人類敲響了警鍾。世界各國政府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拿出越來越多的資金用於治理和改善生態環境。要使經濟做到快速、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就要創造良好的四大環境。
四、科技進步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加速器
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以電子信息、生物技術和新材料為支柱的高新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當今世界,以發展現代化科技來提升綜合國力,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關注點。日本重提科技立國的口號,歐洲提出加快追趕美國的目標。發達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進入了發展高技術、創立新產業的階段,都在搶占科技制高點。
如果說各種先進工具的誕生,是人類雙手的延伸,那麼電子計算機的出現,則是人類大腦的延伸。當前正在演進的信息技術革命方興未艾,其巨大效應,美國人把它與300年前的英國產業革命相提並論。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發展的高峰估計可延續到2020年前後,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經濟持續增長、全球化進程加快的強大加速器。21世紀初,世界科技正在四大領域,四個制高點上加快發展並展開激烈競爭。這就是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信息化技術、新材料技術和航空航天技術。
美國科學家認為,今後10年技術變革將超過20世紀百年的總和。科學技術,尤其是高科技,是發展經濟的加速器,是增強國力的關鍵手段,是富國強民的根本,是當代世界綜合國力競爭最重要的武器。專家們認為,在21世紀,一個國家的興衰、經濟的增長,都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它的高科技發展水平。
五、金融在世界經濟中的獨特地位與巨大風險
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世界金融市場正朝著全球一體化的方向發展,金融資本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資本在全球的流動,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空前加快,規模巨大。由於各國對外匯管制的放鬆,對本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對外經濟貿易合作的擴大,都為金融資本的迅速進出和自由流動創造了好的條件。目前全球游資高達七八萬億美元,全球外匯市場每天的交易量達1.5萬億到2萬億美元,其中90%以上的交易是短期資本,從事各種投機炒作。金融市場的開放和全球化給各國投資融資發展經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全球金融市場無控制的發展,也帶來極大的不穩定。
金融全球化帶來的問題是,金融危機常常產生連鎖反應,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也就是金融危機國際化。墨西哥金融危機,很快蔓延到拉美其他國家;泰國金融風暴很快便波及到東南亞各國以及亞洲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影響到整個世界。金融危機的頻發,提醒世界各國在擴大開放金融市場時注意根據本國的具體條件,循序漸進,提高抵禦金融風暴的能力,加強預防金融危機的管理體系。
六、南北貧富鴻溝擴大影響世界經濟穩定發展
全球化帶來的最大負面效應,便是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這對世界經濟的穩定與未來發展會造成巨大的不利影響。
由於歷史的原因,由於不公平的國際經濟秩序,由於世界發展的不平衡,也由於因民族宗教等問題引發的社會動盪,廣大發展中國家,尤其是50個不發達國家,經濟處於貧困落後狀態,有的已被邊緣化。
據統計,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和日本等西方7國,總人口佔世界人口的11%,但是GDP佔世界總量的65%。而世界其餘地區,人口佔世界的89%,GDP卻僅為世界的35%。全非洲50多個國家,GDP佔世界總量的比例為1%,只相當於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一家的資產。
統計數據還顯示,世界上最富的20%和最窮的20%人群之間的收入差距,1960年為30∶1,1990年為60∶1,1999年為74∶1,現在已達到80∶1。世界人均年收入最低的國家剛果(金)只有90美元,而人均收入最多的瑞士多達37930美元。
外國直接投資也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之間。2000年,世界凈投資達到1.5萬億美元,這筆投資中的82%分配給了發達國家,非洲只分配到1%的外國直接投資。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南北貧富差距拉大,帶來的問題便是社會不穩定、動亂、對富國的不滿和怨恨。
總之,目前世界經濟現狀是西強東弱,北富南窮,北攻南守。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要求南北對話,改變不合理的經濟秩序,減免債務,增加對不發達國家的援助的呼聲日益增高。
七、中國成為牽引世界經濟快車的動力
過去的20多年裡,中國抓住了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加快改革,擴大開放,成為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中受益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和平崛起,是21世紀最具有影響的重大事件。我國的對外貿易總量、實際利用外資數量及國家外匯儲備,均居世界前列。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中國2002年GDP總量為1.2萬億美元,列居世界第6位;按國家統計局9月份提供的數據,2003年中國GDP總量已達到116898億元人民幣。
在世界經濟近五年來平均增長不到3%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以高於8%的速度持續上升。中國經濟已成為帶動亞洲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如今,世界500強企業已有400餘家到中國投資興業,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生產基地、采購中心、研發中心和地區總部。據商務部外資司8月的信息,近年來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的研發中心快速增加,總數已超過600家。這些研發中心累計投入研發金額約40億美元。這將為我國擴大對外經濟技術合作、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促進跨國公司在華投資起到積極作用。這表明,跨國公司把中國市場看作是全球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中國的跨國公司目前也已是數以千計。正如國際輿論指出的,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分量進一步增大,成為牽引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
八、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總體向好
世界經濟經過兩年多的低速增長,逐漸從低谷走向復甦,形勢向好。
進入新的世紀初年,由於美國上世紀90年代形成的網路和股市泡沫出了問題,泡沫經濟崩潰,引發了世界三大經濟火車頭美歐日同時減速,世界經濟在2001年、2002年出現低速增長的不景氣局面。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2000年時,世界經濟增速為4.8%,而到2001年下降到2.4%,2002年為3.0%。世界出現貿易和對外投資雙下降。跨國兼並的勢頭也明顯減弱。
經過近3年的調整,採取降息、減稅、調整結構等一系列措施,到2003年下半年,美國等發達國家經濟出現復甦勢頭。日本經濟也從10年沉睡中醒來,緩慢復甦。亞洲經濟增長強勁,高達7%,是經濟亮點。因此,人們在2003年底稱世界經濟是「開往春天的火車」。
世界經濟的增長目前仍然有許多不確定因素。泡沫經濟的後遺症(結構性問題)要徹底消除還有待時日,發達國家的失業率仍居高不下,美元貶值疲軟,伊拉克戰爭的後遺症增加了反恐斗爭的難度,世界局勢不穩定,石油價格居高不下,這一切都會對未來世界經濟的增長產生變數和不利影響。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世界經濟在2003年的增長率達到3.2%。同時預計全球經濟增長率 2004年可達4.6%,據稱即將調高為4.9%。這個樂觀的估計能否實現,還有待於證實,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經濟總的發展前景看好。

㈢ 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出現了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結構大調整。他的調整方式有哪些

他的調整方式有哪些?

"它"是誰?

㈣ 如何理解當今的經濟全球化,各國之間的關系和當今形式

經濟全球化的負面效應有三個「可能加大」:一是可能加大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由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發展中佔有明顯的優勢,因此,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他們的獲益也大大超過發展中國家。這就使得南北國家的發展不平衡差距在全球范圍內進一步擴大。特別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指標相差懸殊。這種發展的不平衡具體體現在對外貿易、科學技術力量等方面。

二是可能加大世界經濟發展的波動性。例如,1994年墨西哥發生的金融危機,1995年2月巴林銀行的倒閉,1997年發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近年阿根廷金融和經濟危機,以及與國際金融密切相關的蘇東國家經濟的大規模倒退,日本經濟10多年啟動不起來,處於新經濟的美國也發生了衰退等等,都對世界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這充分暴露出,世界金融市場等發展過程中給世界經濟帶來的消極影響。

三是可能加大世界經濟發展的矛盾性。當代資本主義的矛盾錯綜交織,使全球經濟充滿了不平衡、不協調、不穩定和各種危機。在發達國家之間,以及發達國家與欠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戰、貨幣戰接連不斷,並波及到整個世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美國,憑借他們的經濟實力和在世界中的優勢地位,對別國的干預、制裁、威脅越演越烈,甚至發動軍事侵略。這理所當然地引起其他國家的反擊,從而加劇了世界范圍內的矛盾、摩擦和斗爭。這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同樣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需要指出的是,經濟全球化的利弊有三種可能性:利大於弊、弊大於利和利弊相當。對特定的主體來說,重要的問題是要弄清楚對誰利大於弊,對誰弊大於利。對少數發達國家來說,肯定是利大於弊;而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利弊具有不確定性;關鍵取決於原有基礎和現行對策。前年,我國與非洲40個國家聯合簽署的「中非論壇公報」也提到,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風險大於機遇。

㈤ 全球經濟迅速發展,世界經濟結構有深刻調整,其內在動力

因為現有經濟結構下整個世界經濟已經失去平衡。
全球產業轉移是發達國家將落後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再進一步向其他更落後的發展中國家轉移,這是基於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內在規律,具有客觀性、結構性、趨勢性。產業的不斷升級和落後產業的不斷轉移又決定了全球產業失衡的必然性,也決定了失衡的各種表現。
產業結構的轉移形成的國際貿易和經濟交流本身是符合市場規律的經濟行為,能夠達到資源配置的最優化。由於經濟結構的不斷變遷導致了國際貿易和經濟交流的內容、方式等也必然不斷變化,這客觀上要求金融以及政治政策等制度安排能與之相適應。在生產力水平和經濟交往都不發達的階段,實行的是金本位制,各國不存在通貨膨脹,也不存在匯率過高過低和操縱等問題。當經濟發展到現在的全球化階段,各國相繼採用了信用貨幣,由於沒有黃金的支持,各國貨幣可以任意調整匯率,尤其是處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本位幣的美元。從布雷頓體繫到牙買加體系,再到廣場協議,美元一步步採用貨幣貶值的方式取得競爭優勢。
可見,產業調整和轉移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是有效率的。無效的是不合時宜的國際金融體系和國際經濟規則,導致了全球化的各種失衡,使各國在全球化中獲得的利益相差很大。
1.全球化的本質決定了失衡的長期性、結構性和規律性
經濟全球化的深層原因是資本的逐利本質所驅使的。資本為了追逐更大利潤而進行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而落後的產業由於利潤低而被轉移到生產要素比較便宜的地區進行生產。保留在國內的先進產業可以創造更高的利潤,而這又必然要求有更高素質的從業人員和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被轉移出去的產業提供的是更初級的產品滿足一般的生活需求,參與組織生產的要素也是更低級的。
由此可見,產業全球轉移的客觀條件要求國家地區間存在發展水平的差距和要素的差別,資本的逐利本質是產業轉移的驅動力。全球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是客觀的、長期存在的,因此決定了全球產業轉移和與其相應的經濟失衡的長期性、必然性。
產業從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的轉移,又從發展中國家轉移到更加不發達的國家,這種有層次的轉移是一種不可改變的規律。這是從20世紀以來全球經濟的發展歷程驗證了的模式,世界經濟從美國經濟的領先到歐州的復甦,再到日本的崛起,亞洲四小龍的騰飛以及東南亞的發展正是這樣一條路線。
2.各國的貿易結構和貿易條件表現出失衡
全球產業轉移規律決定產業根據層次不同依次在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生產,這是由市場的規律決定的。發達國傢具有更加先進的生產
力和生產要素,其組織的生產可以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而發展水平更低的國家由於生產力、生產要素和市場需求的因素決定了主要從事更低級的產品生產。這樣就出現了不同層次的產品在不同的地區生產,形成了貿易結構的不平衡,發達國家以出口高技術深加工的產品為主,而發展中國家則以粗加工的初級產品為主。這樣,貿易就在不同發展水平國家間展開了。由於發達國家的資本、技術壟斷和巨大購買力市場,使得發展中國家出口的產品競爭力很低,貿易條件不斷惡劣。
貿易條件的惡化又使得各國在貿易中的獲利截然不同。發達國家掌握了先進產品的市場定價權,從出口中獲得巨大的利潤。而不發達國家都是落後產業,其出口的產品缺乏競爭力,因此付出了大量的勞動力和原材料,並以犧牲了環境為代價,獲得的利潤卻非常少。
經濟全球化和產業轉移導致的貿易結構和貿易條件的不平衡同時也說明了技術換市場是行不通的,因為從事生產的要素條件是不可能完全轉移的,特別是掌握先進技術的勞動力的自由轉移受到了法律、政治、經濟、文化和環境等各種條件的影響,因此各國只能進行與其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生產,否則是不經濟的和違背了經濟規律的。當產業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後,再進行自主開發和產業升級,這是一個需要時間和技術的積累的必然的過程。
3.全球資金流動的失衡
經濟的全球化必然伴隨著資金或者說資本的全球化轉移,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首先就是將其資本轉
入發展中國家,然後購買設備、原料和僱傭勞動力進行生產。在產業轉移的初期,資金流向表現為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即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的過程。
由於產業轉移大多採用加工貿易或當地設廠生產的方式進行,很多企業都是兩頭在外,當產業開始贏利後,貿易收人和資本利得等資金都要迴流到發達國家。而由於被轉移國的產業升級而不斷引進更加先進的設備和技術,使獲得的加工費等微薄的利潤也會進一步迴流到發達國家。
另外,發展中國家由於懼怕金融危機的發生,一般都比較注重外匯的儲備,因此賺到的外匯多採用集中管理的辦法,進行外匯的管制。集中的外匯處於保值的目的又用於購買發達國家的債券,如國債和股票等,這又加重了資金的匯流。加之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體系不穩定,經常出現大量的投機熱錢,一旦出現風吹草動,更是出現資本的狂逃,資金流動嚴重失衡。
因此,全球化也將導致資金流向的規律性失衡,資金和資本在發展中國家形成再流向發達國家。
4.貿易規則制定權的失衡
貿易規則的制定直接關繫到各國在貿易中獲得的利益。發達國家通過建立和控制各種國際經濟組織,制定不平等的國際貿易規則和金融秩序來漁利。
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貿易失衡的調節機制就是其中很重要的規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布雷頓體系,使美元成為了世界通貨而美國可以不用任何國際儲備,而且當脫離與黃金掛鉤後,美元在世界范圍內流通必然造成美元的貶值,坐收鑄幣稅。事實上美元從脫離雙掛鉤再到廣場協議,美元一直都在貶值。本來起碼應該由失衡雙方共同承擔的貿易逆差問題,結果在美國的強權下變成了順差國單獨承擔的責任。
除此之外,美國還可以控制國際經濟組織,利用技術優勢,制定一些技術性和非技術性貿易壁壘等辦法對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百般刁難,目的是獲取不公平的貿易利潤。
5.國際貿易福利分配失衡
產業轉移是由於產業升級後落後產業的剝離和轉出,發達國家控制了生產中的關鍵要素,擁有資金和技術的優勢,同時又是最終的消費場所,因此必然掌握產品的定價權,控制貿易規則的制定,使其有利於發達國家自己。發達國家還將發展中國家的初級產品的價格壓低,進口加工後生產出的最終產品又以較高的價格賣給發展中國家,從中賺取巨大利潤。
另外,由於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權失衡,而國際貿易規則直接影響各貿易參與方所能獲得的利益,因此各國參與國際貿易所分得的福利是不一樣的,發達國家從物美價廉產品的進口和大量低融資成本的資金流人獲得了巨大利益。
6.區域經濟合作日趨復雜,南北界限模糊
wT()框架下的多邊貿易體制已經使得全球的大多數國家的貿易和投資壁壘大大降低,因此,通過這種體制來獲得更進一步的傳統意義上的貿易和投資收益的空間已經不大了。近年來,全球各地的區域
合作逐漸興起,可以認為是尋求一種傳統利益以外的更深層次的收益而出現的。從目前世界上比較成熟的模式來看,如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歐盟,區域經濟合作基本上是由一個或數個發達國家牽頭,在一定的區域范圍內有各種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參與,形成統一的貿易協定區域。這種不同發展水平國家的區域合作使得南北的界限更加模糊。
區域合作的形成是經濟全球化進一步深化,在區域內形成國際生產網路的結果,可以更加合理的綜合利用區域內的資源和要素,提高效率。比如東盟和中日韓(10+3)就是日、韓和中國台灣為龍頭,處在產業的上端,東南亞進口處在中間,中國等國家則處在最低端的產品最終裝配基地,從日韓和東南亞進口中間產品組裝成成品出口到歐美,形成區域內的國際生產網路。這種模式的形成有利於區域內更加緊密的合作,尤其是可以提供多邊體系下難以形成的公共品生產(如區域內的鐵路、高速公路建設,環境的共同治理和能源合作,甚至共同的防禦等)。
總之,全球化中的產業結構調整與轉移是客觀規律,決定了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其中的地位,表面上的世界經濟失衡掩蓋了利益分配的巨大不平衡,發達國家從中獲得了巨大利益;而反過來又指責中國等國家的貿易、匯率政策的不公平。全球化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了世界經濟失衡的結構性、長期性和趨勢性,那些獲得利益的大國應該承擔更多的調整責任,而不是情緒化、政治化的推委和指責。

㈥ 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關系

產業結構優化,一般包括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產業結構高度化。前者主要是指產業之間比例關系的協調和關聯水平的提高;後者主要是指產業結構從低層次狀態向高層次狀態的提升。
製造業是工業社會的主幹和基石,製造業的水平直接關繫到地區產業結構的高級化程度乃至經濟發展的潛力。但是製造業的內涵不是指「代工化」的製造業,而是指在廣泛工業領域有高技術水平的強大製造業,特別是那些具有基礎性核心地位的裝備製造業。江蘇製造業基礎較好,但以低水平加工型製造業為主,大部分企業產品陳舊、單一,擁有原創性技術較少,自主開發和重大裝備的製造能力薄弱。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江蘇裝備製造業應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優化產品和產業結構;以科技進步為支撐,提高裝備製造業自主創新能力;以重點工程為依託,推進重大技術裝備自主製造;以市場為導向,發展壯大一批大型裝備製造企業和工程中心。同時,我國應加快完善促進裝備製造業健康發展的外部環境,鼓勵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集團,產生一定數量的核心企業集團,形成專業化、標准化、配套化的分工協作體系,全面提升我國裝備製造業發展水平,為我國經濟產業升級打好基礎。
現代服務業是依託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具有高技術密集度、高知識含量、高附加值和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等特點,是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方向。扶持現代服務業發展,是加快增長方式轉變的迫切需要,也是有效增加就業、擴大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帶動作用的重大舉措。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必須明確任務,突出重點,要加快發展信息、金融、保險以及會計、咨詢、法律服務、科技服務等商務服務行業,促進服務業行業結構優化。同時,提高社會專業化分工程度,特別是促進製造業內部服務活動的外部化和服務交易的市場化,通過現代技術運用及服務創新,形成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良好技術基礎;通過產業區位集聚,優化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生態基礎;通過網路化架構,培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組織基礎;通過主動接受國際服務業的轉移,促進現代服務業跨越式發展。
產業融合是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的規律性要求。在一個比較完整的經濟結構中,二產與三產是互動的。一方面,服務業的發展需要製造業和加工業的支撐,服務業不僅是為居民服務的,更主要是為企業服務的,離開了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就失去了重要的服務對象;另一方面,製造業和加工業的整體水平和產品品質提升有賴於服務附加和服務業的整合。從對近幾年江蘇經濟發展進行的分析中也可發現一種相關現象,即工業結構調整緩慢、產業層次提高不快與第三產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太慢是同時存在的。目前,國內一些發達地區在研究下一步發展戰略時已經把二、三產業作為整體來考慮,如上海市正在努力推動以「總部經濟」和「研發經濟」為代表的「頭腦經濟」,積極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投資主導向知識主導轉變。
世界銀行提供的經驗數據表明,勞動者所受教育水平每增加一年可拉動GDP增長9%,而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勞動者其經濟效益更是立竿見影。但抽樣調查顯示,2006年我國新轉移的農村勞動力中僅有不到一半人參加過專業技能培訓,其餘都只能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不能適應產業結構升級需求。因此,現階段,我國提升勞動力素質首先要抓好農村轉移勞動力的就業培訓,堅持統籌城鄉就業培訓,大力扶持各類教育培訓機構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把培訓重心下移到鄉鎮,為廣大農民提供方便及時的培訓服務;重視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實現藍領工人的高素質化,營造「能工巧匠與科技精英一樣光榮」的輿論氛圍,在全社會形成人人尊重身懷絕技的技術精英的環境,為「高級技工」健康成長鋪平道路;同時,還要加快培養創新型、管理型和應用型人才,優化人才發展環境,重視人才引進工作,為優秀人才提供發展空間。
產業政策對地區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關鍵在於如何提高科學准確地選擇戰略性產業和執行相關產業政策的能力和水平。我國要進一步完善選擇戰略性產業的決策機制,充分調動和發揮產學研以及地方政府參與決策的積極性和智慧,注重相關產業政策的協調性和配套性,從形成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有效互動機制上加強宏觀管理和調控。要防止產業決策的隨意性,推進決策的合法化,就必須建立起兩個機制:一個是事前的制衡機制,即決策要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防止個人獨斷專行;另一個是事後的責任追究制,就像建立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一樣,凡造成重大損失的決策,相關責任人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甚至是法律責任。同時以嚴謹而穩定的制度體系和程序系統,促進決策者的自我約束和自我完善,保證專家學者對產業決策貢獻智力支撐,並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在整個社會營造出決策的科學、民主氛圍。

㈦ 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21世紀初世界經濟貿易發展趨勢

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連續性的特徵。20世紀後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以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將深刻地影響21世紀初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區域經濟合作的加深和知識經濟的推進對新世紀的影響最大。國際貿易、投資與生產的變化,是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的晴雨表。反過來,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又在質與量兩方面影響著國際貿易、投資與生產。

21世紀前5年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

21世紀初世界經濟的基本特徵並不是一夜之間突然形成的,它同20世紀的國際政治、經濟現實緊密相關。20世紀國際政治、經濟的發展變化,建立在兩次世界大戰和持續近半個世紀的美、蘇兩極世界之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冷戰,反映在經濟上,實質是兩種經濟體制的競爭。90年代初,冷戰格局隨著蘇聯和東歐劇變而宣告結束。90年代前期,世界經濟經歷了一個從衰退到緩慢回升的階段。發生在90年代後半期的亞洲金融危機,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經濟陷入低谷,也說明現在的世界經濟體系並不完全適應變化中的國際經濟的需要。

(一)世界經濟仍處於調整期,呈現低速穩定增長態勢

20世紀90年代,世界經濟經歷了一個激烈動盪的階段,出現了兩次經濟增長速度大幅下降的局面,最終導致90年代的全球平均經濟增長率低於80年代與70年代。由此世界經濟進入調整期,一方面,在世界不同區域,經濟狀況的差異比較大;另一方面,這個調整在對世紀的前5年還將繼續。

(1)東亞地區的經濟調整將基本完成

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最近20年,東亞經濟年平均增長8%,遠遠高於全部發展中國家年平均4.3%、發達國家年平均3%的經濟增長率。東亞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具經濟活力的區域,同時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與投資市場之一。1997年的金融危機不僅打斷了東亞經濟的高速增長,而且不同程度蔓延到了其他地區,對90年代末世界經濟的影響很大。

因此,我們的一個基本觀點是,21世紀的前5年中,東亞經濟將進入一個低速、穩定增長的階段。東亞區域各國將進一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以求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的增長點。東亞區域經濟復甦,對我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貿易與投資方面。我國同東亞其他國家的競爭將會加劇。

(2)以歐洲聯盟為代表的歐洲經濟將逐步走出低谷

歐洲經濟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歐洲的不同區域其影響力又有較大的差別。歐洲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塊,俄羅斯、獨聯體和歐洲其他國家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為一塊,這一塊除俄羅斯外,其餘國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甚顯著。第二塊是前東歐國家(現在一般稱為中東歐國家),包括10個國家。它們在政治、經濟方面都積極向歐洲聯盟靠攏,但自身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較小。中東歐國家同我國的經貿合作規模較小,對我國的影響也不大。第三塊是以歐洲聯盟為代表的西歐國家。這一塊是歐洲經濟的主要部分,對整個世界經濟的影響極大,同我國的聯系也很密切。

進入21世紀時,歐盟在經濟調整方面將可能加快步伐,其經濟增長速度仍將維持低速穩定增長的態勢。21世紀前5年,歐盟對世界經濟將會產生影響的事件有:歐元完成過渡階段正式進入流通領域和歐盟的東擴(第五次擴大)。

歐元能否順利完成過渡正式進入流通,對世界經濟將產生很大的影響。1999年1月1日歐元在領定同區內各成員貨幣匯率的同時,正式亮相。原本各國寄予厚望,預測歐元將是一種強勢貨幣,但歐元一登台很快就開始持續走低。歐元走低是有利於歐盟經濟發展與調整的,它可以推動歐盟出口增加,但歐元走低卻不利於歐盟形象,也不利於歐元區下一步的擴大。如何提高人們對歐元的信心,是 歐盟進入新世紀時的一項重要任務。歐元的發展必定會對國際貨幣體系產生重大影響。

歐盟已經開始了東擴的行動,准備將中東歐10個轉軌國家和1個地中海國家分批吸納到歐盟。東擴如果成功,歐盟將由現在的15國擴大到26國,從長遠來說將使歐盟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更為有利的地位。

盡管歐盟在一體化進程方面進展較大,但它在經濟調整方面也存在一些難題。例如,目前的失業率仍處於較高水平(1998年為10.6 %)。降低失業率成為歐盟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還有如歐元區成員同其它歐盟成員之間的經濟協調問題。經濟一體化的任何措施、行動,都必須首先確保整個歐盟一體化不受到損害。

(3)美國仍將保持世界經濟領頭羊的地位

美國在21世紀的前5年中,將進一步調整其以全球為目標的政治、安全和經濟戰略。依據在經濟、科技領域的絕對優勢,以加強其在全球的主導地位,繼續發揮對整個世界繹經濟的領導作用。1996年7月,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發表的題為《利國的技術》報告,得出的 一項結論是,「到20世紀結束時,信息將成為世界經濟系統中的最重要商品。美國創造知識 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識的能力,將決定下一世紀美國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

在信息產業發展的強有力帶動下,美國經濟已連續增長約107個月。從美國經濟目前調整的情況看,只要沒有重大偶然因素,未來5年中美國經濟將保持穩定發展。

綜上所述,由於受到90年代後半期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因此進入到了一個調整階段。這一調整在下一世紀初的5年裡可望完成。整個世界經濟將呈現低速、穩定增長態勢。發達國家以及受90年代末金融危機影響較小的國家,調整速度可能會快一些,調整的效益更容易體現。

從經濟調整的內容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仍將處於工業化產業結構調整的水平。有一些發展中國家,甚至僅僅處於從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過渡的時期,但一些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已經或正在進入「先進經濟體」的行列。在21世紀的前5年裡,這部分國家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的走向將趨於明確,它們努力在科技、信息、服務和管理等領域推進和提升自己的產業結構。發達國家將真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它們的經濟調整是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知識與智力資源,藉助所擁有的強大經濟基礎,在世界范圍內獲取高額利潤。

這次世界經濟調整的三個主要特點;一是持續時間長,可能到2005年方能結束;二是涉及范圍廣,大多數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將被捲入這一調整的潮流;三是調整內容發生質的改變,不僅要解決產業結構失衡問題,而且要通過科技和信息來推動這一調整進程

(二)貿易的增長速度將繼續超過生產的增長速度

進入90年代以來,世界貿易的增長率連續超過世界生產的增長率。世界貿易增長與生產發展的相關程度不斷提高。據一份研究報告稱,1960年一1969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世界貿易量增加1.42%;1970年—1979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世界貿易量增加1.25%;1990年—1994年間,世界生產每增長1%,貿易量增長2%。貿易增長與生產發展的相關度達到空前的水平,並且還在不斷提高。

世界經濟的結構性調整,將使世界各國(地區)的比較利益更加明顯,促使各國進行進出口結構調整。如果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得以更好地推進,將使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獲得一定改善。國家間的貿易活動將更加頻繁,貿易仍將是各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在21世紀的前5年裡,國際貿易結構也將發生重大變化。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是,原材料等初級產品貿易數量將大幅增加,但價格則相對較低且變化無常。同它相對應的是,製成品貿易將大幅增長,特別是高新技術產品貿易將佔世界貿易總額的較大比重。出現這種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人口增加的壓力將推動初級產品貿易的發展。

第二,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那些最不發達國家只能依靠初級產品出口量的增加,緩慢推動經濟增長。

第三,世界出口商品結構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展示知識化經濟時代的特徵。以微電子、生物工程、新材料、光導纖維、航天工程海洋工程、計算機軟體和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興工業日新月異,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從而推動出口商品結構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深加工、附加值高的高新技術產品的貿易將成為製成品貿易的主要內容。

(三)國際貿易格局分布不平衡加大經濟差距

21世紀初的前5年,國際貿易格局分布的不平衡將進一步拉開不同類型國家間的經濟差距。下述幾個方面的狀況可能在未來5年裡繼續存在。

(1)發達國家仍將占據國際貿易的主導地位。

(2)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佔比重呈下降趨勢,發展中國家所佔比重呈上升趨勢。這一現象一方面說明,有更多的發展中國家參加到國際貿易中來,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在增加;另一方面,發達國家所佔份額下降,並不意味著發達國家主導地位的喪失。

(3)發展中國家內部將進一步拉開差距。一些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將成為重要的貿易國,在經濟發展上更接近於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水平。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基本上仍處於原料提供國和製成品銷售市場的地位。

這些國家由於處在國際生產與分工體系的最底層,受到種種國際、國內因素的限制,因此,從國際貿易的發展中獲得的利益將是有限的,經濟可能繼續處於低水平狀態。

(四)跨國公司、區域經濟合作對國際貿易的推動

國際貿易發展中,服務貿易將會有很大發展,在整個貿易中的比重將顯著加強,可望由90年代中期的約1/5強,上升到21世紀初的1/3以上。服務貿易、技術貿易與商品貿易成為國際貿易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跨國公司已經成為國際貿易的主力,在下世紀初的國際貿易中,必定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區域經濟合作的進一步發展,對貿易的推動也將是十分明顯的。無論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還是亞歐經濟合作,或者是跨大西洋的歐盟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合作,其目標都是推動區內相互貿易的自由化。北美、西歐、日本、東亞和拉丁美洲部分國家將保持世界主要市場或重要市場的地位。這是同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聯系在一起的。

(五)國際資本流動的發展變化

(1)國際資本流動的基本形式有三種,即銀行貸款、證券投資和直接投資。21世紀初國際資本流動的一個重要變化,是證券投資將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方式,這是信息革命推動下,金融全球化發展的結果。另外,國際直接投資在下世紀初,仍將是國際資本流動的重要形式,但投資的方式將有很大變化,對各國經濟的影響十分顯著。

(2)未來幾年國際資本的流向仍然是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也是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要輸出國。一部分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將成為國際投資的重要吸收國。原因是這部分國家在下世紀初,將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自由化和私營化將進一步發展。

(3)伴隨國際直接投資在21世紀的擴張,投資部門結構也將發生變化,即從初級產業、資源加工型產業轉而投向服務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將進一步趨向於採用兼並與收購。

(4)跨國共購繼續成為外國直接投資(下文簡稱FDI)的重要方式。東道國吸引投資的目的是刺激本國經濟的發展,而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目的則是為了在國際間增強競爭力,兩者之間必須進行協調。從國際間的情況來看,能否更多更好地吸引FDI,關鍵在於能否採取適應跨國公司的政策。據聯合國貿發會議《1999年世界投資報告》,1998年全世界有60個國家對145項涉及外國直接投資的法規進行了修改,其中136項(占總數的94%)的修改是為了給FDI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

21世紀前15年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

(-)世界經濟的調整完成,進入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期

在經濟全球化的強有力推動下,世界經濟調整的完成,將使各國按照比較利益原則參與國際分工,在更大范圍內追求要素的最佳組合。整個世界經濟將進入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時期。

(1)始於20世紀90年代的全球性經濟調整將推動各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向高級化方向發展,特別是作為世界經濟增長主要推動者的發達國家以及經濟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因利用了這次經濟調整的契機,不同程度地將高科技、信息和知識作為下一個世紀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所以其發展將是很迅速的。因此,下一個世紀前15年內,世界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主要源於高科技,信息和知識在投資、貿易和生產等領域的高度應用。

(2)下一輪世界經濟的高速增長必然會繼續加劇世界經濟的不平衡。對於「邊緣化」國家來說,同世界其他國家的差距將會進一步擴大。聯合國發展計劃委員會1971年制訂了最初的最不發達國家標准,到1994年進行了5次修訂。伴隨著每一次修訂,最不發達國家的數量也在增加。按照1994年的標准,到1994年底全世界共有48個最不發達國家(1971年時有25個),分布在非洲(33國)、亞洲(9國)、美洲(1國)和大洋洲(5國)。

上述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是未來15年裡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一個不穩定因素。消除貧困,緩和不平衡是國際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貿易自由化成為基本潮流,但仍有變數存在

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的區域經濟合作,在未來15年裡將形成機制化。不僅區域經濟合作圈內部,貿易壁壘將極大地降低甚至基本消除,而且區域經濟合作圈相互之間的貿易自由化也將得到極大發展。貿易自由化成為不可逆轉的基本潮流。

在貿易自由化潮流下,發達國家是主要獲利者。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貿易自由化不啻是一把雙刃劍。它一方面有助於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本國市場與本國工業將受到發達國家資本強有力的沖擊。

從總體趨勢上說,貿易自由化不可逆轉,各國間的貿易因此將得到迅速發展。但應當指出,一些國家為了本國的國家利益,將會製造出一些新的貿易壁壘,從而對貿易自由化形成障礙。當發展中國家和一些努力加入世貿組織的國家,還未來得及處理如何將其國內經濟政策適應世貿組織的多邊貿易體制規則這類嚴肅問題的時候,發達國家已把更多的新議題,列入世貿組織新的議事日程中去了,使這些國家面臨嚴峻的國際環境。例如,貿易與環境保護,貿易與勞工標准以及貿易與競爭政策等等類似的「新貿易問題」,都已列入了世貿組織的談判議程。這些問題以抵制「生態傾銷」、「社會傾銷」及「不公平競爭」為借口,必然會給21世紀的國際貿易帶來新的障礙,對發展中國家貿易條件的改善帶來阻力,從而也給未來的多邊貿易體制帶來幾多變數。

(三)高新技術產品貿易在各國進出口貿易中將占很大比重

未來世界經濟的增長主要是建立在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之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高科技產業日益成為產業結構的中堅,高新技術產品將不斷涌現並成為未來15年內重要的貿易內容。世界銀行《1998/99年世界發展報告》指出,幾乎所有的經合組織成員,高科技產業在製造業總增加值中的比重增加,在出口中的增加相當顯著。

近年來美國的經濟增長中有2/3來源於美國發展最快的信息技術產業。美國信息技術產品的出口額已佔出口的總額的40%,下一世紀這個比例還將有更大的增加。這種變化在其他國家亦是如此。以中國為例,高新技術產業今後幾年內也將保持高速增長,據估計全社會電子信息產品市場規模在2000年將達到1萬億人民幣,2010年可能達到6萬億人民幣。中國將成為世界電子信息業的強國和全球最大的電子市場之一。

高新技術產品生產和出口的增加,不僅提高了人類生活質量,而且,其產品生產的擴大會在規模效應的作用下,急劇地降低生產成本,並帶動相關產品的出口。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形成嚴峻挑戰,同時也是一個發展機遇。

(四)國際貿易的變化趨勢

(1)綠色貿易成為主流。將在未來獲得長足發展的知識經濟,可以說是一種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這與傳統工業不同,傳統工業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的,因而不考慮或很少考慮環境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未來15年裡,生產、貿易和消費的觀念將發生很大變化。高技術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將遵循一種新的指導思想,即科學、合理、綜合、高效地利用現有資源,同時開發尚未利用的富裕自然資源,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資源。因此知識經濟下的生產更注重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配合。在此基礎上,綠色消費將成為潮流,綠色貿易將順應環境保護的客觀要求而得到極大發展。

(2)發展中國家將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推動力量。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十年的奮斗,一些發展中國家(地區)在邁向工業化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其經濟結構正在迅速與發達國家趨同,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非常突出。中國、韓國和東南亞國家將發揮重要作用。1995年7月的第28屆東盟外長會議表示,與會各國將全力支持在2003年建成東盟自由貿易區,屆時將出現一個約4.7億人口的大市場。盡管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東盟受到沉重打擊,但從目前情況看,東盟已從打擊中復甦,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時也必定是貿易大國爭奪的重要市場。
雖然上述發展中國家(地區)不可能與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處於同等地位,但新的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將大大促進其國民經濟的發展。隨著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逐步發展,一部分較先進的發展中國家必定會成為未來國際貿易重要的推動力量。
(五)資本將在全球各地加速流動,成為各國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經過對90年代兩次重大金融危機(墨西哥危機與亞洲危機)的反思,各國的金融改革將逐步完成,從而有利於國際金融市場的穩定,促進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以高科技、信息、知識為內容的國際分工,也將促進資本在國際間的快速流動。資本在全球各地的快速流動,對各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可能遠遠超出20世紀。未來15年裡,歐元可望確立其國際貨幣的地位,並同美元、日元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完)

㈧ 世界產業結構有那些

世界產業結構變化的新趨勢近年來,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世界產業結構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與趨勢。其一,世界經濟正在經歷一個激烈的技術-經濟範式變動期,以信息技術(IT)和生物技術產業為核心的新一代產業群正在形成,它們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決定著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軌道與趨勢。到2000年為止,信息技術革命對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28%到57%之間,而且IT消費部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遠比IT生產部門大。雖然處於經濟衰退之中,截止2001年第四季度,美國私人企業部門在IT與軟體領域的投資仍然達到4080億美元,實際投資額較上年僅下降3%。2000年,美國IT生產部門就業人數仍然保持在560萬以上。在日本,民間企業的信息技術投資在1998年就達10.4萬億日元,政府預算中有關信息技術的投資到2000年度也達到1.7萬億日元。其二,知識活動的產業化與國民經濟的知識化成為兩個重要趨勢。目前美國每年用於知識的生產及其擴散的開支,已佔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5%以上,其中教育佔10%,培訓和在職教育佔10%,研究與開發(R&D)佔5%左右。此外,科學技術知識在各經濟部門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各部門經濟發展的基本推動力量。其三,高技術服務業或者說知識密集型產業發展迅速。歐盟在1998年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服務業現在已經佔到發達國家工業活動的50%-70%左右;在美國和瑞士,服務業產值甚至達到製造業的3.5倍以上,其中增長最快的是高技術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主要是指計算機軟體和服務業以及通訊服務業。在英國,包括計算機咨詢、設備管理和系統集成在內的計算機信息服務業,年產值在2000年也達到320億英鎊,如果再加上相關服務收入,則達到442.31億英鎊。其四,各國之間的經濟技術競爭,從產品競爭前移到研究開發能力乃至研究開發方向選擇的競爭,各國的技術專業化傾向越來越明顯。在這方面,發達國家以其佔世界85%的研究開發投入,遠遠走在發展中國家的前邊。僅美國就佔了世界科學活動總量的32.9%,歐盟15國佔37.8%,日本佔了10%,而其他國家合計所佔份額還不足20%。其五,產業組織形式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通過兼並合並而出現的巨型企業與大量高技術中小企業同時並存。2001年,美國獲得風險投資資助的企業,從2000年的5324家下降為3058家,下降42.56%。從部門分布來看,獲得風險投資最多的仍然是網路業、計算機軟體、通信和媒體、醫療保健以及半導體和電子設備等。美國風險投資協會2001年10月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在過去的30年中,風險資本為美國創造了760萬個就業機會和每年1.3萬億美元的公司銷售收入。歐盟15國在1998年籌集的風險投資總額也達到196.63億歐元,佔GDP的2.6%,略低於美國2.9%的水平,但遠高於日本0.3%的水平。其六,全球信息鴻溝加大,發達國家(美國與日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發展中國家內部(東亞發展中國家與非洲發展中國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都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根據聯合國的資料,全球收入最高國家中的1/5人口擁有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86%,其互聯網用戶總數佔世界互聯網用戶總數的93%,而收入最低國家的1/5人口則只擁有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1%,其互聯網用戶總數只佔全球互聯網用戶總數的0.2%。即使在發達國家內部,網路公司的集中現象也非常明顯。目前,在電子商務市場已經開始了向壟斷競爭的轉變,全球信息鴻溝將進一步加大。

閱讀全文

與全世界產業結構形式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