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存在問題

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存在問題

發布時間:2021-03-15 21:06:31

㈠ 扶貧駐村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什麼

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

1、全縣貧困村多在深山、庫區一線,群眾居住分散,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設施老化失修,用電質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務不夠到位,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上學難、就醫難、居住條件差等問題比較突出。

2、從調研中了解到,一些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後。

二、投入不足,持續發展能力弱。

1、是資金投入難以滿足群眾需求。現有的貧困村基礎條件和資源條件都較差,多在深山庫區一線,基礎設施建設點多線長面廣,任務重成本高,且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願望迫切,資金投入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缺口大。

2、扶貧項目資金投入不足,建設標准難以達到規范要求,影響了扶貧項目建設效益的發揮。如貧困村扶貧資金補助每年只有50萬元,只有15%的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不能解決稍大點的工程需要,成效不顯著;產業開發補助每戶平均1500-2000元,可謂杯水車薪。

3、是部門資金整合難。扶貧資金整合度不高,部門大多各自為陣,撒胡椒面,難以發揮整體效益;互助資金量少且使用面小,發揮的作用有限。

三、是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弱。

1、多數貧困村經濟結構單一,土地拋荒嚴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或能人大戶帶動和輻射作用發揮有限,持續增收能力不強。

2、農村留守人員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貧困總戶數比例高。思想觀念陳舊,科技意識不強,生產經營能力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發展門路,抵禦風險和自我發展能力脆弱。

四、是制約產業發展要素多。

1、市場、技術、信息等制約要素作用明顯,農技人員少,普及農業技術不到位,市場信息不靈,運輸成本高,難以推動產業發展。精準扶貧項目難實施,扶貧到戶產業需求項目零亂,小而散,一些養殖業項目屬於短期效應,難以形成支柱產業。

2、群眾「等、靠、要」思想較為突出,單打獨干難以發展一體化產業項目,且收入構成不合理,外出務工工資性收入比重較高,缺乏收入穩步增長的長效機制。

㈡ 建檔立卡貧困戶想發展產業早日脫貧,但缺資金怎麼辦

貧困戶希望盡快發展產業脫貧,但如果缺乏資金怎麼辦?發展產業是窮人擺脫貧困的最好辦法,因為只有發展致富增收產業,才能從根本上使貧困戶脫貧,這比給貧困戶多少補貼更實際。那麼,如果貧困家庭因為貧困家庭而缺乏發展工業的資金呢?



第四,政策也會免費發放優良種苗。在貧困戶發展產業過程中,政府會提供一些優良種苗,像我們那裡主要發展的山地蘋果核桃,以及中葯村黃芪、黃苓等,這些種苗政府會免費發放給貧困戶,也算是一種產業扶持資助政策。當然貧困戶在發展產業的過程中,也可以選擇成立合作社。成立合作社,讓村裡的貧困戶入股,每戶都申請扶貧資金,累加起來,就可以申請到更到的扶貧資金用於發展產業了。

㈢ 扶貧產業政策落實不力、推進走樣 如何整改

個別地區扶貧扭曲走樣

一些受訪扶貧幹部和群眾反映,產業扶貧在積極推進的過程中,一些問題也在顯露。部分地區產業發展隨意性強,缺乏深加工等產業鏈配套,產業扶貧探索往往效果不佳,此外,扶持資金和保障體制不健全也困擾著扶貧政策的落實。

一是產業發展隨意性強。部分地區盲目整縣整區推進某一項目,不計成本投入且效益差,導致一哄而上發展,最後整體失敗。2014年至2015年,西部某貧困縣在沒有深入考察群眾養殖技術、養殖成本及市場風險等情況下,在兩個鄉鎮3000多戶貧困戶中硬性推廣綠殼蛋雞養殖,由於蛋雞養殖防疫不到位、養殖成本較高、簽約企業設置諸多門檻等,政府投入幾百萬元的養殖項目全面失敗,部分農民還因為發展綠殼蛋雞效益差,背著死雞到政府上訪。

此外,記者在調研中發現,缺乏深加工等產業鏈配套,往往是各地產業扶貧探索失敗的共性因素。《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貴州某縣采訪發現,近六年來,當地先後實施了核桃、天麻、養羊、黨參、太子參等扶貧產業,但都不同程度地失敗。由於深加工能力低、組織化程度低,分散農戶難以應對市場風險。以茶葉為例,這個縣近年來發展了20萬畝茶園,目前存活並發展相對較好的有10萬畝左右。但由於沒有深加工產業鏈,當地只賣初級產品,產品的附加值低效果不明顯。當地扶貧幹部反思說:「農業具有高風險,如果沒有熟諳市場和技術的龍頭企業帶動,僅靠幹部和群眾的一腔熱情,最終是國家花了錢,農民反而受了害。」

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保障體系

對於產業扶貧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業內人士認為,應加大對產業扶貧的金融支持力度,構建開放性的產業扶貧平台,合力構建「保險+產業扶貧」新模式,充分發揮產業在扶貧中的引領作用。

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司長海波等受訪幹部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推動產業扶貧:一是大力發展扶貧小額貸款。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的作用和優勢,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3年期以上,3至5萬元,執行基準利率,無抵押無擔保的小額信用貸款,並由財政扶貧資金全額貼息,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二是構建開放性的產業扶貧平台。貴州民族大學反貧困專家孫兆霞等人認為,產業扶貧中,企業、大戶、農民更接地氣,應由他們決定或與他們商量發展什麼產業,政府著力在構建產業鏈、完善基礎設施、提升貧困群體能力等方面提供公共服務。同時,通過建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貧困群體等主體平等參與和協同行動機制,讓產業扶貧決策更加科學和更具參與性,避免產業扶貧因缺乏多方能動性發展一大片,失敗一大片

三是因地制宜探索「保險+產業扶貧」新模式。針對目前我國涉農保險嚴重欠缺,貧困戶發展產業存在較大風險等問題,基層幹部建議,政府、商業保險機構、企業等利益攸關方,需創新思維,合力構建「保險+產業扶貧」新模式,保險機構可根據貧困地區地域特色和產業發展特點,積極推進大眾農產品產量保險、收入保險、氣象指數保險、價格指數保險等各類產品;並積極構建「保險+銀行+政府」的多方信貸風險分擔補償機制,力破產業扶貧保險缺位等問題。

「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不少邊遠貧困山區需求尤為迫切。」河南一位貧困縣縣委書記說,部分農村沒有產業、深陷貧困,與這些地區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沒發展思路、沒號召力、沒干勁等密切相關。他建議,這一輪產業扶貧要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尤其是創新模式機制,鼓勵發展能帶來集體收入的合作經濟,將激發村級組織積極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㈣ 當前我國扶貧攻堅面臨哪些困難和問題 好看網

(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全縣貧困村多在深山、庫區一線,群眾居住分散,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設施老化失修,用電質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務不夠到位,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上學難、就醫難、居住條件差等問題比較突出。從調研中了解到,一些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後,如燕子河鎮有22個組不通公路,部分村民組依賴霍山縣台區供電,村小學教學條件差,道路坡陡彎急、通而不暢,電壓不穩、供電質量差,教學設備差、師資力量弱,嚴重影響了群眾生產生活。桃嶺鄉金橋村20個組居住庫區一線,生產生活資料相對匱乏,交通不便、信息不暢,難以發展產業。
(二)投入不足,持續發展能力弱。一是資金投入難以滿足群眾需求。現有的貧困村基礎條件和資源條件都較差,多在深山庫區一線,基礎設施建設點多線長面廣,任務重成本高,且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願望迫切,資金投入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缺口大。扶貧項目資金投入不足,建設標准難以達到規范要求,影響了扶貧項目建設效益的發揮。如貧困村扶貧資金補助每年只有50萬元,只有15%的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不能解決稍大點的工程需要,成效不顯著;產業開發補助每戶平均1500-2000元,可謂杯水車薪。二是部門資金整合難。扶貧資金整合度不高,部門大多各自為陣,撒胡椒面,難以發揮整體效益;互助資金量少且使用面小,發揮的作用有限。三是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弱。多數貧困村經濟結構單一,土地拋荒嚴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或能人大戶帶動和輻射作用發揮有限,持續增收能力不強。農村留守人員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貧困總戶數比例高。思想觀念陳舊,科技意識不強,生產經營能力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發展門路,抵禦風險和自我發展能力脆弱。四是制約產業發展要素多。市場、技術、信息等制約要素作用明顯,農技人員少,普及農業技術不到位,市場信息不靈,運輸成本高,難以推動產業發展。精準扶貧項目難實施,扶貧到戶產業需求項目零亂,小而散,一些養殖業項目屬於短期效應,難以形成支柱產業。群眾「等、靠、要」思想較為突出,單打獨干難以發展一體化產業項目,且收入構成不合理,外出務工工資性收入比重較高,缺乏收入穩步增長的長效機制。
(三)扶貧工作長效機制有待健全,返貧現象較為突出。扶貧開發工作與農村其它建設項目缺乏有效銜接,工作聯系、項目對接、資金整合相互之間協調不夠,社會幫扶體系還未完全形成。部門之間合力不夠,不少是各自為陣,統籌協調能力弱。部分行業、部門和單位對扶貧開發的思想認識、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實際效果差異性也較大,存在不平衡狀況。因病因教致貧返貧現象較為突出,貧困人口脫貧與返貧相互交織,因重度殘疾、重大疾病、年老體弱致貧佔40%以上,如燕子河鎮金沖村高血壓患者多,且因中風、偏癱使家庭貧困。「因教返貧」的現象仍是常態,中高等教育費用在農村家庭經濟支出中仍占相當大的比例,貧困人口脫貧抗風險能力弱。同時,自然災害、市場風險致貧等也占很大一部分。還有相當一部分貧困戶是病殘、精神障礙和無勞動力戶,基本難以脫貧。
為此,建議:
一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切實促進產業發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創新資金運管機制,建立逐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機制,進一步完善規范扶貧開發互助資金管理制度,綜合運用多種政策積極引導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傾斜。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統籌各類資源,優先解決貧困地區道路不暢通、農田水利設施老化、電力質量不高、信息化落後等突出問題。要加快發展八大農業產業化項目,支持蠶桑等見效快、持續增收的產業化項目,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質量和綜合效益。將整村推進、易地扶貧搬遷、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村勞動轉移培訓結合起來,科學規劃、整合資源、聯合共建、分步實施,解決少數發展養豬等功利產業項目、產業項目資金分散、效益不高的問題。探索建立貧困戶參股、入股或與龍頭企業、能人大戶、專業合作社合作發展產業項目,解決貧困戶技術資金不足、產業發展單打一的問題。
二要分類指導,堅持精準扶貧。一是做好項目精準。集中項目資金,投入到適宜產業發展、基礎設施薄弱、有發展前景的地區,實行連片集中幫扶。要善於因地制宜,創新思路方法,加大貧困戶產業項目扶持力度,集中投入,有序推動適度規模經營,提倡貧困戶與龍頭企業、能人大戶捆綁經營收入,促進產業到戶做大做強。二是強化精準到戶。認真開展貧困人口界定和統計工作,摸清現有貧困人口規模、分布、構成和特點等基本情況,因戶制宜,分類指導,逐村逐戶地制定幫扶措施,切實把「精準」落到實處。堅持「扶貧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則,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扶持,建立健全運作激勵機制。集中力量優先扶持有強烈脫貧願望和具備一定勞動技能的貧困戶,提高扶持標准,引導和鼓勵發展見效快、能持續增收的好項目。因殘疾、疾病致貧或無勞動能力、勞動能力低的貧困戶納入社會保障,並與農村低保、醫療救助、危房改造、就學資助和應急救助等結合起來,確保住有所居、病有所救、學有所教。加強教育和引導有勞動能力但好逸惡勞、坐等靠要致貧的貧困戶,激發、激活他們過上好生活的內在動力,最大限度的調動其生產生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增收致富。三是加強精準培訓。要以貧困戶發展致富產業為需求,與廠企聯合、與就業從業相結合,點到點指導,增強實用性,解決培訓大呼隆、學習大眾化的問題。四是精準配置資源。充分用好建檔立卡成果,建立社會扶貧信息供求對接平台,探索建立能人大戶、龍頭企業等社會資源到貧困村投資興業、帶動產業發展就業增收的優惠制度,引導扶貧資源准確投向,促進社會資源精準化配置。
三要進一步完善扶貧機制,促進扶貧措施落到實處。一是完善機制。要進一步履行領導職責,積極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充分發揮整村推進、結對幫扶的引領作用,調動群眾參與積極主動性,多元培育社會扶貧主體,引導資金、技術和管理向扶貧村傾斜,形成幫扶與協作、輸血與造血、制度建設與項目實施相結合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健全組織機構,加強扶貧隊伍建設,充實、穩定扶貧力量,增強扶貧工作統籌協調能力。二是加大爭取力度。要緊緊抓住大別山區水環境生態補償機制的實施,加快爭取生態補償力度,讓發展的成果實現共享。加大向上級爭取扶貧各項資金爭取力度,明確投入重點,加強資源整合,充分發揮資金的整體作用,給予貧困地區更加優惠、靈活的政策,增強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自身造血功能。三是強化結對幫扶。建立健全駐村幫扶機制,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作用,幫助制訂具體的幫扶規劃,加強資金、項目和政策的謀劃支持和對接。幫扶單位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強協作,統籌各項產業政策,集中力量,形成幫扶合力,真正讓好的政策發揮出好的效益。四是提高宣傳廣度深度。要積極宣傳推廣扶貧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扶貧事業,激發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活力,讓扶貧事業人人皆願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劉永剛)

㈤ 扶貧工作存在哪些問題

當前扶貧開發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全縣貧困村多在深山、庫區一線,群眾居住分散,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水利設施老化失修,用電質量不高,基本公共服務不夠到位,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弱,行路難、飲水難、用電難、上學難、就醫難、居住條件差等問題比較突出。從調研中了解到,一些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後。

二、投入不足,持續發展能力弱。

一是資金投入難以滿足群眾需求。現有的貧困村基礎條件和資源條件都較差,多在深山庫區一線,基礎設施建設點多線長面廣,任務重成本高,且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願望迫切,資金投入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缺口大。扶貧項目資金投入不足,建設標准難以達到規范要求,影響了扶貧項目建設效益的發揮。如貧困村扶貧資金補助每年只有50萬元,只有15%的用於基礎設施建設,不能解決稍大點的工程需要,成效不顯著;產業開發補助每戶平均1500-2000元,可謂杯水車薪。

二是部門資金整合難。扶貧資金整合度不高,部門大多各自為陣,撒胡椒面,難以發揮整體效益;互助資金量少且使用面小,發揮的作用有限。

三是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弱。多數貧困村經濟結構單一,土地拋荒嚴重,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或能人大戶帶動和輻射作用發揮有限,持續增收能力不強。農村留守人員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貧困總戶數比例高。思想觀念陳舊,科技意識不強,生產經營能力較低,缺乏致富能力和發展門路,抵禦風險和自我發展能力脆弱。

四是制約產業發展要素多。市場、技術、信息等制約要素作用明顯,農技人員少,普及農業技術不到位,市場信息不靈,運輸成本高,難以推動產業發展。精準扶貧項目難實施,扶貧到戶產業需求項目零亂,小而散,一些養殖業項目屬於短期效應,難以形成支柱產業。群眾「等、靠、要」思想較為突出,單打獨干難以發展一體化產業項目,且收入構成不合理,外出務工工資性收入比重較高,缺乏收入穩步增長的長效機制。

三、扶貧工作長效機制有待健全,返貧現象較為突出。扶貧開發工作與農村其它建設項目缺乏有效銜接,工作聯系、項目對接、資金整合相互之間協調不夠,社會幫扶體系還未完全形成。部門之間合力不夠,不少是各自為陣,統籌協調能力弱。部分行業、部門和單位對扶貧開發的思想認識、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實際效果差異性也較大,存在不平衡狀況。因病因教致貧返貧現象較為突出,貧困人口脫貧與返貧相互交織,因重度殘疾、重大疾病、年老體弱致貧佔40%以上,如燕子河鎮金沖村高血壓患者多,且因中風、偏癱使家庭貧困。「因教返貧」的現象仍是常態,中高等教育費用在農村家庭經濟支出中仍占相當大的比例,貧困人口脫貧抗風險能力弱。同時,自然災害、市場風險致貧等也占很大一部分。還有相當一部分貧困戶是病殘、精神障礙和無勞動力戶,基本難以脫貧。

為此,建議:

一、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切實促進產業發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創新資金運管機制,建立逐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長機制,進一步完善規范扶貧開發互助資金管理制度,綜合運用多種政策積極引導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傾斜。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統籌各類資源,優先解決貧困地區道路不暢通、農田水利設施老化、電力質量不高、信息化落後等突出問題。要加快發展八大農業產業化項目,支持蠶桑等見效快、持續增收的產業化項目,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質量和綜合效益。將整村推進、易地扶貧搬遷、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村勞動轉移培訓結合起來,科學規劃、整合資源、聯合共建、分步實施,解決少數發展養豬等功利產業項目、產業項目資金分散、效益不高的問題。探索建立貧困戶參股、入股或與龍頭企業、能人大戶、專業合作社合作發展產業項目,解決貧困戶技術資金不足、產業發展單打一的問題。

二、要分類指導,堅持精準扶貧。

1、做好項目精準。集中項目資金,投入到適宜產業發展、基礎設施薄弱、有發展前景的地區,實行連片集中幫扶。要善於因地制宜,創新思路方法,加大貧困戶產業項目扶持力度,集中投入,有序推動適度規模經營,提倡貧困戶與龍頭企業、能人大戶捆綁經營收入,促進產業到戶做大做強。

2、強化精準到戶。認真開展貧困人口界定和統計工作,摸清現有貧困人口規模、分布、構成和特點等基本情況,因戶制宜,分類指導,逐村逐戶地制定幫扶措施,切實把「精準」落到實處。堅持「扶貧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則,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扶持,建立健全運作激勵機制。集中力量優先扶持有強烈脫貧願望和具備一定勞動技能的貧困戶,提高扶持標准,引導和鼓勵發展見效快、能持續增收的好項目。因殘疾、疾病致貧或無勞動能力、勞動能力低的貧困戶納入社會保障,並與農村低保、醫療救助、危房改造、就學資助和應急救助等結合起來,確保住有所居、病有所救、學有所教。加強教育和引導有勞動能力但好逸惡勞、坐等靠要致貧的貧困戶,激發、激活他們過上好生活的內在動力,最大限度的調動其生產生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增收致富。

3、加強精準培訓。要以貧困戶發展致富產業為需求,與廠企聯合、與就業從業相結合,點到點指導,增強實用性,解決培訓大呼隆、學習大眾化的問題。

4、是精準配置資源。充分用好建檔立卡成果,建立社會扶貧信息供求對接平台,探索建立能人大戶、龍頭企業等社會資源到貧困村投資興業、帶動產業發展就業增收的優惠制度,引導扶貧資源准確投向,促進社會資源精準化配置。

三、要進一步完善扶貧機制,促進扶貧措施落到實處。

1、完善機制。要進一步履行領導職責,積極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充分發揮整村推進、結對幫扶的引領作用,調動群眾參與積極主動性,多元培育社會扶貧主體,引導資金、技術和管理向扶貧村傾斜,形成幫扶與協作、輸血與造血、制度建設與項目實施相結合的扶貧開發工作機制。健全組織機構,加強扶貧隊伍建設,充實、穩定扶貧力量,增強扶貧工作統籌協調能力。

2、加大爭取力度。要緊緊抓住大別山區水環境生態補償機制的實施,加快爭取生態補償力度,讓發展的成果實現共享。加大向上級爭取扶貧各項資金爭取力度,明確投入重點,加強資源整合,充分發揮資金的整體作用,給予貧困地區更加優惠、靈活的政策,增強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自身造血功能。

3、強化結對幫扶。建立健全駐村幫扶機制,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作用,幫助制訂具體的幫扶規劃,加強資金、項目和政策的謀劃支持和對接。幫扶單位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強協作,統籌各項產業政策,集中力量,形成幫扶合力,真正讓好的政策發揮出好的效益。

4、提高宣傳廣度深度。要積極宣傳推廣扶貧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扶貧事業,激發貧困地區幹部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活力,讓扶貧事業人人皆願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

㈥ 社會扶貧 處工作開展情況,存在哪些問題

(一)宣傳引導不夠廣泛深入。目前,精準扶貧與精準脫貧工作的宣傳引導還不夠廣泛深入,利用各類媒體採取不同形式宣傳扶貧攻堅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方面還需要加大力度,一些村組幹部、貧困人員對扶貧政策知曉不多,對縣里出台的《精準扶貧工程業發展實施辦法》等扶貧政策了解不夠透徹,運用扶貧政策不夠充分,缺乏切實可行的脫貧致富規劃及措施。
(二)貧困戶發展動力不足。一是多數貧困人口文化素質低、思想觀念陳舊落後,依然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安於現狀,沒有發展動力;加之受自然條件限制和農產品、畜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大等因素影響,部分貧困戶主動發展產業的積極性不高。二是部分貧困戶不遠積極就業,不謀求發展思路,一心想吃低保,享受國家救助,「等、靠、要」依賴思想嚴重。三是社會參與度不高。部分民營企業,個體工商老闆的社會責任感不強,沒有主動產於社會扶貧的意識,特別是對扶持貧困戶發展經濟、發展產業興趣不濃,有的企業雖然熱心公益事業,卻忽視了支持農戶發展,增加造血功能這一重要內容。
(三)產業扶貧成效不明顯。有的貧困村產業發展緩慢,缺少能夠支撐長效增收、脫貧致富的特色效益產業,有的貧困村雖然已發展一批產業,也僅處於起步階段,特色效益尚未凸顯,帶動長效致富的能力不強;在精準扶貧到戶實施過程中,由於各戶的情況和產業發展需求不同,鄉村在一戶一策,因戶制宜、因地制宜的引導上做的不到位,造成個別弄戶對扶持項目不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產業項目推進落實困難;同時,大戶帶散戶、公司帶農戶、合作社帶社員涉及貧困戶甚少,多數貧困戶缺乏技術指導,產業扶貧效果不明顯。
(四)駐村結對幫扶需加力。駐村幫扶參差不齊,幫扶效果不理想,幫扶措施單一,對幫扶工作僅停留在對貧困戶的物質幫扶上,有的單位把幫扶按照民政救濟來做,搞搞看望慰問、發發油米紅包就算幫扶,流於形式,在立足村情和貧困戶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扶持、技術援助、人員培訓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沒有起到開發式扶貧幫扶應有的作用;有的駐村幹部不熟悉基層工作,知識面廣,在協助村「兩委」班子理清發展思路、制定村級扶貧規劃等方面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㈦ 扶貧車間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就業扶貧車間成為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的新模式。人社部門通過「企業+扶貧車間+貧困戶」的形式,引導企業組織貧困農戶開展農產品加工、手工藝製作等生產活動,幫助貧困人員實現家門口就業。目前,山東已建成就業扶貧車間近3000個,模式正逐步成熟。
但從各地就業扶貧車間建設、使用、管理、作用發揮等方面來看,目前扶貧車間還存在建設積極性不高、資源對接不到位、收益率低等問題,亟須認真研究並加以解決。
進行廣泛動員調動各方參與積極性
建設就業扶貧車間需要資金、設備、場地等,涉及企業、村集體、貧困人口三個主體的利益。企業不但需要投入經費、購買設備、培養技術人員、組織生產管理等,還要考慮貧困人口這個特殊群體在生產過程中能夠創造的價值,能夠實現的效益。村集體不但需要提供廠房、土地等,還要考慮車間可帶動多少貧困人口就業脫貧,給村集體帶來多少收益。貧困人口則更多考慮收入的多少。就業扶貧車間從投入到見效需要一個過程,存在一定風險性。
因此,相關部門需要針對就業扶貧車間的投資者、村集體、貧困人口等主體,進行廣泛動員,使其充分認識到就業扶貧車間在扶貧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起的作用。
要加強溝通聯系,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工作;調動貧困村積極性,動員貧困村提供空閑場所、辦公室或學校等閑置場所,以此降低入駐企業投資成本和勞動力成本。
引導扶貧車間與貧困人口簽訂承攬合同和勞動合同,保障貧困人口權益,讓貧困人口切實感受到就業扶貧車間真正幫助他們脫貧,真心為他們服務。通過建設就業扶貧車間,實現戶脫貧、村增收與企業發展有機統一。
積極牽線搭橋實現優質項目資源對接
政府部門應大力鼓勵引導用工形式靈活的農產品加工、手工工藝、來料加工等項目,到村建設就業扶貧車間。大力實施就業扶貧車間項目化運營,借鑒PPP模式,將就業扶貧車間與當地農業龍頭企業、農村電商、產業扶貧項目積極對接,建立合作聯盟,努力實現就業扶貧車間經濟效應和扶貧效應的「雙保障」。
為確保就業扶貧車間盡快落地生產,貧困人口盡快受益、盡快脫貧,在資金投入上,扶貧車間可採取企業出大部分、政府幫扶單位捐一部分、村子出一部分、財政補一部分的方式。在困難問題解決上,政府部門應發揮牽頭攬總作用,積極為就業扶貧車間排憂解難,確保車間按計劃建設生產,發揮應有作用。
各級政府部門應聯合銀行部門,制定針對就業扶貧車間的專項貸款政策。對建設就業扶貧車間的企業,應根據吸納貧困人口情況,實行貸款免息或貼息政策,調動企業積極性,支持就業扶貧車間建設。
嚴格規范要求建設標准化就業扶貧車間
建設就業扶貧車間不能有短視思維,要確保建一處、成一處,就業一批、脫貧一批。所有新建、改建、認定的就業扶貧車間,要符合國家安全生產標准和國家環保要求,做到與安全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防止因出現安全生產和環保等問題,影響就業扶貧車間生產,發生勞民傷財的情況。
加強對就業扶貧車間的監管,對就業扶貧車間進行統一編號、統一標識,積極推進就業扶貧車間數據平台建設,實現就業扶貧車間信息全面公開,對其進行動態監管。
規范扶貧車間用工行為,確保扶貧車間安全運營。在用工、社會保障等方面,要按照相關規定規范運作,對吸納貧困人員就業並簽訂承攬合同和勞動合同的企業,可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用行政手段助力標准化就業扶貧車間建設。
強化項目管理實現公平收益分配
要積極探索就業扶貧車間管理模式,避免因村換屆、村幹部調整等人為因素,影響車間的建設和運營。收益分配要本著誰投入多,誰收益多,多方共同受益、兼顧公平的原則。在收益分配上,引導企業多獻愛心,多做慈善,少得利益,讓利貧困人口,支持精準扶貧工作。村集體通過租賃、入股或直接參與經營等方式,增加村集體收入,保證村子長期收益;在保證貧困人口按勞分配的基礎上,盡量多為他們爭取利益。同時要通過法律手段,對就業扶貧車間產權、收益權進行明確,防止出現糾紛和官司,影響就業扶貧車間效能發揮。
充分發揮保險公司作用,加大就業扶貧車間勞動保護力度。開發針對就業扶貧車間繳費低、保險額度大的險種,指導就業扶貧車間為車間工作的貧困人口辦理意外傷害保險,最大程度保障就業扶貧車間和貧困人口的利益。
鼓勵扶貧任務重的政府部門多設立就業扶貧車間,並探索在一定時間內,對扶貧成效顯著的車間,按車間貧困人口數量或車間規模,給予就業扶貧車間獎補,獎補資金可主要用於就業扶貧車間的設立和管理運行等。
立足當地特色產業,把產業鏈條延伸到鄉村,把一些技能要求不高的簡單工序放到農村,組織不便外出打工的貧困人口,利用農閑時間到就業扶貧車間進行生產加工。這樣不僅可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增加村集體收入,還可以讓貧困群眾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㈧ 怎樣幫助因自我發展能力不足和觀點落後的貧困戶脫貧

扶貧辦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我國將從2009年起上調扶貧標准,即貧困線由2007年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元。

長期以來,我國把人均年收入低於786元的人口稱之為「絕對貧困人口」,到2007年底,絕對貧困人口的數量為1497萬;人均年收入位於786元至1067元之間的稱之為「相對貧困人口」,又稱為「低收入人口」,到2007年底,低收入人口的數量為2841萬。

扶貧標准上調後,「絕對貧困線」和「低收入人口線」這兩條線合二為一,扶貧開發的目標人群就在原來1497萬「絕對貧困人口」的基礎上,又增加了2841萬的「低收入人口」,兩者合計約4320萬人,佔全部農村人口的4.6%。

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現在提高扶貧標准,意味著原來的2841萬「低收入人口」也將享受國家扶貧政策,說明我國有能力惠及更多窮人,是國力提高的表現。今後扶貧標准還要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而逐漸提高,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為了實現扶貧開發與農村低保制度有效銜接,2009年我省在農村開展了「兩類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如何利用「兩類人口」建檔立卡成果,研究制訂扶貧到戶政策措施,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為此,省扶貧辦調研組深入大悟、保康縣8鄉(鎮)10村,開展了農村貧困戶「百戶調查」。
貧困戶收入水平低,擴大再生產能力弱
重點調查的百戶貧困戶所在的村都是重點貧困村。目前,10個村共有2039戶、8352人,其中家庭和村組認定年人均純收入1196元以下貧困戶829戶、2789人,貧困發生率達33.4%。剔除民政救助對象,屬於有勞動能力和脫貧願望可實施開發式扶貧的對象544戶、2230人,占總戶數的26.67%、總人口的26.7%。調研組在544戶中隨機抽取了100戶、340人,開展了以收入為重點的入戶訪談詳查。
收入水平低。2008年,百戶貧困戶家庭總收入元,戶均4596元,人均1263元,扣除生產成本,人均純收入908元。
收入來源單一。百戶貧困戶務農收入占總收入的58.7%,其中純農業戶有41戶、111人,分別占總數的41%和32.6%。有務工收入的農戶超過了一半,多以打零工、短工為主,且多是就近打工。2008年,百戶戶均務工收入1197元,人均352元。
現有收入僅能維持低水平的生存。據對大悟縣被調查的50戶貧困戶測算,恩格爾系數(食物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最低的戶為70%,最高的戶達到90%。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准,恩格爾系數60%是一個解決溫飽、擺脫生存貧困的閥值,由此可見,這50戶仍然處於生存貧困中。保康縣被調查的50戶的情況也大體相近。
擴大再生產能力相當脆弱。貧困戶收入過低,使他們在維持基本生存之外,少有積累來進行擴大再生產。
消費結構不合理,剛性支出導致貧困戶負債
當前,在農村,農民的教育、醫療等剛性消費支出,並不因為貧困戶收入低而可以完全免掉。貧困戶不得不舉債支出、「透支」消費,其結果是生活更加困難,經濟更加拮據,陷入「貧困沼澤地」。
一是教育支出大。據調查,一些思想相對開明的農戶,希望孩子通過讀書來改變貧窮狀況。但現實中「教育社會化、產業化」,加重了農民家庭負擔。據調查,保康縣一個高中生一年的學雜費、培養費、生活費最少也要3000元。在年人均純收入不足1000元的貧困家庭要供孩子讀高中,只能舉債。
二是醫療支出大。被調查的10個村貧困戶勞動力共1525人,體弱多病和患有大病的達550人,占貧困勞動力總數的36%,盡管絕大多數貧困戶參加了新農合,但是由於標准過低(農民門診直接消費僅9元),貧困農戶「小病拖、大病扛」。
三是建房支出大。大悟縣胡沖村村幹部反映,近幾年全村建新房的戶十有八九靠舉債完成,有近20戶因建房而淪為貧困戶。
勞動力素質不高是累積型貧困的主要特徵和根本成因
常年入不敷出,必然會累積貧困。百戶調查中,只有不到10%的貧困戶是近幾年形成的,絕大多數貧困戶都是累積型貧困,是本村的老困難戶、老貧困戶,有的甚至是世代貧困。
貧困戶勞動力文化素質明顯偏低。10個村貧困勞動力中文盲和半文盲279人,佔18.3%;小學文化720人,佔47.2%;初中文化445人,佔29.2%;高中(中職)文化76人,佔5%;大專以上文化5人,佔0.3%。
貧困戶勞動力身體素質明顯偏差。10個村貧困勞動力中身體健康的861人,占貧困勞動力總數的56.5%。百戶調查顯示,38戶家庭有常年患病者,佔38%。
貧困戶勞動力思想觀念比較落後。這不僅體現在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溫飽即安、不思發展上,而且體現在生產經營上不注重結構調整和技術更新。
貧困戶和基層幹部有「三盼」
一盼低保政策全覆蓋。被調查的100戶中,享受低保政策的有34戶,佔34%。對此,鄉村幹部說,由於財力有限,指標有限,目前還不能做到應保盡保。
二盼配套資金全免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貧困戶因起點不公平,競爭處於劣勢,掉隊愈來愈遠,他們不可能要求別人慢跑,只盼政策能夠更加惠顧,同時希望能夠減掉自籌配套資金,如自來水入戶費、沼氣建設配套費、村組公路自籌部分等,實現公共服務共享。
三盼扶貧項目真到戶。據調研組設置的「最需要支持的扶貧項目」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00戶中有55戶希望支持「發展產業」,有10戶希望支持「提高技能」,有35戶希望支持「改善人居環境」。
對推進扶貧到戶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目前,我省「兩類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已基本完成,因此,在當下,制訂下一個十年扶貧開發綱要時,應當把扶貧到戶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從思路、政策、措施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傾斜。
堅持「三個並重」的工作思路。一是在扶持對象的確定上,堅持解決群體性貧困與解決區域性貧困並重,更加註重群體性貧困的解決。二是在扶持方式的選取上,堅持開發式與保障式並重,更加註重通過開發式扶貧來提高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三是在到戶途徑的選擇上,堅持直接到戶與間接到戶並重,更加註重直接到戶。
突出「四個基本」的工作重點。一是幫助發展基本當家產業。二是幫助提高基本素質。三是幫助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四是幫助維護貧困戶的基本參與權利,不斷提高貧困戶的社會地位。
完善「一對一」的黨員幹部幫扶貧困戶機制。在繼續推進「1321」幫扶貧困村工作機制的基礎上,要求縣鄉部門黨員幹部每人幫扶1-2個貧困戶,落實「三幫一扶」措施,即:幫助轉變思想觀念、幫助制定脫貧致富發展規劃、幫助提高基本能力,扶持建起一項當家產業或致富項目。

制訂「大扶貧」格局下的扶貧到戶項目資金政策。一是正確處理專項扶貧與「大扶貧」的關系,調整專項扶貧項目資金的投向。二是正確處理直接扶持到戶與間接扶持到戶的關系,提高扶貧項目資金直接到戶的比例。三是正確處理群眾自立與項目扶持的關系,探索以獎代補等扶持到戶的激勵機制。
大力實施「貧困戶能力建設工程」。入戶扶貧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和自我脫貧能力。貧困戶能力建設至關重要,大力實施「貧困戶能力建設工程」勢在必行。
資助方案有兩種·1 綠色通道貸款 這個你去當地教育局資助中心區問問相關的事宜 當地的教育局有個資助中心 專門負責這方面的事情 2 當你收到通知書的時候裡面應該會有相應的 類似 家庭經濟調查表 填好這個表 並蓋章 一式兩份帶到學校 就能在學校享受國家無償的助學金 附:認定貧困生 有四個檔次 特殊貧困 困難 一般困難 不困難 (如果家庭真貧困 建議在表 家庭人均月收入 農村戶口不超過150/城市戶口簿超過200 年均收入按月收入推)你這樣的情況應該是能得到資助的· 你主動去聯系一下有關的部門和學校·看看程序該怎麼走·具體的程序不通地區應該不太一樣 ·希望你能在大學學習中學有所成·然後對家庭做出自己的貢獻·順便再學習之餘尋求老師或者其他方面的一點勤工助學· 好好學習·不該做的事情別去做·盡管自己有時候很想去嘗試(比如談戀愛或者迷戀網游)要知道自己的責任·當你又能力的時候·這些東西會出現在你面前的·好好學好自己的東西·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學校也會有很多機會倘若你能展示自己的特長的話 一般來說也是能得到一些報酬的·ok

㈨ 你認為全縣脫貧攻堅目前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是什麼應該如何解決

一是個別縣級部門僅注重思考本單位幫扶村的具體工作措施、幫扶內容,忽略了部門自身工作職責,未能站在全局高度進一步思考脫貧工作應該如何計劃、如何著手。如勞動技能培訓工作、民政救助兜底工作、易地搬遷安置工作。
二是貧困戶「五個獲得感」完成進度不一,貧困戶健康檔案需進一步完善;貧困戶畜牧養殖等短期見期產業進度緩慢。
三是個別鄉鎮上報的前期工作總結,相互抄襲、應付了事,沒有結合各自鄉鎮實情及前期開展進行認真的自查總結,對於一些貧困戶居住分散、偏遠,住房條件和基礎設施差,鄉鎮仍未引起重視,脫貧攻堅工作按部就搬。
四是各扶貧規劃項目已經上報,但是上級財政資金仍未下撥,存在一定的「無米下鍋」現象,財政與金融部門協調配合不足,融合力不強。
五是移風易俗等觀念脫貧工作推動不夠深入。
六是部分鄉鎮存在脫貧攻堅工作實績虛報、瞞報現象。
工作建議
一是建議加快「村級產業扶持周轉資金」的投入使用,積極穩妥地用好、用活周轉金。逐步培肓、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逐漸轉變貧困村經濟基礎薄弱、貧困家庭種植規模小,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差的現狀。在扶貧項目資金安排上多考慮邊遠貧困鄉村,建議可視特殊情況給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
二是建議將涉及農村道路、水利等基礎建設方面的項目資金「打捆」使用,進一步解決資金「碎片化」問題,切實匯成資金流、打出組合拳。同時應加大對基礎設施條件差、貧困程度深、居住分散地區的關注力度。
三是建議深入實施新型農民技能培訓。多提供先進、專精知識培訓,並根據貧困戶需要制定培訓計劃,徹底解決資料過老,培訓知識不夠專、不夠精,貧困戶興趣不大、接受消化培訓知識有難度等問題。
四是建議加大移風易俗工作力度,每月安排1-2次宣傳活動,循序漸進改變群眾傳統思想觀念,力求從內生動力上解決貧困面貌。
五是建議盡快制訂出台明確的督查內容、督查細則、成果應用等規范性文件,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有績可考。同時把縣脫貧攻堅指揮部下設的10個工作組利用起來,發揮真正作用。
脫貧攻堅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11月11日上午,孟店鄉組織召開班子成員會議,專題研究在市專項審計和縣脫貧驗收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抓緊整改,提高脫貧攻堅效果。
會上,副鄉長韓廣月對脫貧攻堅貧困村、貧困戶各項退出指標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通報,並要求會後立即抓緊整改。重點指出貧困村十項退出指標中存在的共性問題主要有三項:一是農村股份合作組織只

閱讀全文

與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存在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