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發展茶文化產業的意義

發展茶文化產業的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15 08:31:38

① 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意義

一是實現經濟與文化的良性互動,提升文化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文化產業的一個主要作用,就是運用文化元素來聚集資金、發展經濟,再用聚集來的資金、通過產業化的形式來發展文化,從而實現文化與經濟的良性互動。近年來,西方發達國家把發展文化產業擺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文化產業規模超過了農業等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逐年攀升,甚至成為這些國家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例如,日本大力發展動漫行業,其動漫行業經營收入已經超過了汽車等傳統支柱產業的收入。文化產業的高度發展,不但促進了這些國家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而且在客觀上為該國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提供了雄厚的資金基礎和有效的運作方式,從而提升了該國文化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二是開發國際市場、傳播文化理念,提升文化的傳播力與影響力。文化傳播能力與一個地方文化的影響力直接相關,一個地方文化的影響力,不僅取決於其內容是否具有獨特魅力,而且取決於這個地方是否具有先進的傳播手段和強大的傳播能力。當今時代,誰的傳播手段先進、傳播能力強大,誰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觀念就能更廣泛地流傳,誰就能更有力地影響世界。從這個角度說,作為文化產業主要組成部分的傳媒產業的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地方文化的影響力。
三是宣傳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念,提升文化的凝聚力與感召力。文化產業提供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要的文化產品,而大多數的文化產品又承載著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念,並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起到凝聚和感召作用。例如,我們依據從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獲得的知識與信息進行決策和行動;通過參與各式各樣的文化娛樂活動調節身心;欣賞文藝表演和藝術作品來交流情感和思想等等。而提供這些文化產品的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文化產業,就成為宣傳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提升國民思想文化素質、增強社會核心價值觀念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載體。

② 茶文化的經濟作用有什麼

我國歷史悠久的「茶文化」,為「茶為國飲」奠定了經濟發展的歷史基礎;而現今「茶文化」促進了我國茶葉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在滿足人民生活消費需求、打造優秀文化旅遊雲產業方面,亦是一種客觀實在的不可缺少的市場經濟趨勢。

1、「茶為國飲」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

當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茶文化的產業需求,正在不斷趨向成熟 。這種關系的表現特徵,即是以「茶文化」為媒介,形成茶栽培、制茶工藝開發、茶飲、茶禮、茶儀、茶會等多種茶經濟產業鏈,不斷擴大中外市場佔用額,不斷提升品牌,拓展規模,在所在地已備具了相當的經濟實力,推動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
以「中國白茶之鄉」的安吉為例。安吉不僅是名副其實的竹鄉,而且也是聞名遐邇的茶鄉。當地通過發現和推廣白茶,帶動了經濟發展,並形成了一個產業規模。白茶,原生長於天目山北麓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之顛,僅此一叢野生。相傳樹齡已逾數百年。上世紀70年代末,經安吉茶葉科技人員發現後潛心研究,終獲無性繁殖成功。到2008年止,白茶己發展到5萬畝,形成白茶生產產業化和規模化,白茶已成為安吉農業產業化經營中一大新興的支柱產業。

與此同時,為了弘揚茶文化,使安吉白茶發揚光大,安吉縣已連續舉辦了多屆「中國安吉白茶節」,節慶活動歡快明朗,富有茶鄉韻味,進行茶藝表演,白茶仙子評選,白茶主題公園游園、白茶街開街和白茶村揭碑儀式。該縣的白茶產業經濟仍呈上升態勢。這足以證明:一個新穎的白茶產業,牽動了一個成熟的產業基礎,其滲透力是無限的,經濟回報也是無限的。

2、「茶為國飲」促進人民生活消費理念的時尚化

目前,人民生活消費指數不斷提高,生活需求量逐步上升,對茶文化的消費需求,在不同層次的消費人群中,呈現了不同的消費特徵。細分這種市場,可概括為普通消費型、美容消費型、休閑消費型,社交消費型、保健消費型、學術消費型及外交消費型等。鑒於多種消費關系,就為我們擁有各種經濟成份的茶飲經營者,拓展了施展才藝的空間,為經營構築了各種不同的市場模式;為我們精心經營,也提供了豐富的創造力。

3、「茶為國飲」促進優秀文化旅遊大都市的國際化

當前,我國各地正在建設文化經濟大省、城市正在打造優秀旅遊文化國際化大都市兩張名片。目前茶葉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茶文化的提高,茶經濟的發展,也同時促進了茶旅遊業興起和發展。由於中內外交流的頻繁進行,內外部市埸環境條件的變化,由此更多地吸引了不同的消費群,從而引起新的消費形式的變革,或應運而生。當前,正在各大城市盛行的早中午茶和下午茶,正是「分時消費」 和「茶餐結合」的一種典型形式。本文內容由fjteaw.cn網路收集整理。

三、弘揚茶文化、發展茶經濟的思考

1、要充分樹立挖掘中國「茶文化」的歷史淵源,提煉中國「茶文化」 精神核心理念的觀點,用來指導構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體系,加快茶葉經濟發展,顯示「茶為國飲」重大現實意義。普及倡導「茶為國飲」重大現實意義的宣傳,推進這一戰略目標在茶葉經濟發展中的實現。

2、樹立倡導 「茶為國飲」發展茶業經濟理念,解放思想,轉變單一經營觀念,探索和創建茶餐結合、分時消費等多種經營模式,滿足中外市埸需求。
3、編制 「茶為國飲」、拓展茶葉經濟的發展戰略規劃和分期實施年度計劃方案。將發展戰略規劃和年度計劃,列入當年或規劃期同級政府財政預算,並確保實施。

4、建立全國優質名茶開發基金。重點扶持和鼓勵名茶生產基地,進一步發展優質名茶生產,為發展茶飲業,提供源源不斷的高質、優價、綠色環保的茶品。

5、樹立品牌理念,培育精品,定期舉辦「茶文化交流會」,弘揚中國名茶的特定理念,探討經營模式,交流經營經驗。

6、定期舉辦「茶文化」論壇,宣弘學術觀點探討、產業發展研究等宣傳和弘揚中國「茶文化」精神,交流茶經濟、茶文化的經驗,並作為中外「茶文化」交流的「橋梁」。

7、征選和培育「茶文化」形象系列代言人,為宣傳整個倡導活動,擴大影響力,提高知名度服務。

8、建立茶科研發展基金,鼓勵科技人員培育新品種、優化歷史名茶種,為發展茶飲業提供科技含量高、頗具市埸競爭力的新茶品。針對產地、本區域和全國三個不同產茶區域,分別建立名茶研發核心層、緊密層和聯系層協作關系,促進名茶市埸開發。

9、建造「茶文化」展示館,作為「中國茶葉博物館」的姐妹館。可在館內分別設立茶禮茶儀、茶俗茶風、茶藝茶會、茶道茶德等各個展示區域,向大眾展示「茶文化」物質載體和內在精神的理念內涵。

10、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契機,充分組織和精心編排「茶文化」 專題節目,向世界昭示我們倡導國飲、發展茶經濟的理念和決策及方略。

只要我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做到統籌規劃、精心實施,堅持弘揚「和諧、發展」中國茶文化這一永恆精神,就一定能在不太長的時期內,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中國不僅是世界茶文化大國,也是世界茶經濟大國。

③ 茶的價值和茶文化的存在在當今社會有什麼意義

查個價值和茶文化的存在,在當今社會有什麼意義?哎呀,一很深的,現在都講究茶文化了,非常好,可以普遍一下吧,但是喝茶還是比較健康的。

④ 從文化方面說茶文化的意義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茶的原產地。中國人對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諸子百家,下至挑夫販夫,平民百姓,無不以茶為好。人們常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可見茶已深入人民各階層。同樣少數民族也好茶,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

茶文化的形成發展
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北朝。若論其起緣就要追溯到漢代,有正式文獻記載(漢人王褒所寫《僮約》)。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國文學史上,提起寒賦,首推司馬相如與楊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馬相如曾作《凡將篇》、楊雄作《方言》,一個從葯用,一個從文學角度都談到茶。 晉代張載曾寫《登成都樓詩》:「借問楊子舍,想見長卿廬」,「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區」。

在唐代茶文化的發展中,文人的熱情參與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典型的是詩歌中的茶詩創作。
唐代詩歌,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光輝篇章。在唐詩中,有關茶葉的作品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白居易的《琴茶》,齊已的《謝湖茶》、皎然的《訪陸處士羽》等。這些茶詩的形式有古詩、律詩、絕句等,內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飲茶、茶具、採茶、制茶等各個方面。
唐代文人們以茶會友,以茶傳道,以茶興藝。使茶飲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使茶飲的文化內涵更加深厚。同時,這些文化藝術作品也成了研究中國茶葉歷史的寶貴資料。

茶助文思,興起了品茶文學,品水文學,還有茶文、茶學、茶畫、茶歌、茶戲等;又相輔相陳,使飲茶升華為精神享受,

⑤ 發展文化產業的現實意義

一是可以直接創造經濟效益,運作得法的話,效益還相當顯著。比如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影視劇的發行、放映和貼片廣告;再比如雜技、魔術、話劇、歌舞等的商業演出;還有圖書的出版發行(這方面比如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參展第59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開幕當天就簽訂了10項原創圖書的版權輸出合同,金額達到100萬美元);還有動漫作品的發行上映和品牌運作(這方面比如三辰集團在製作發行《藍貓淘氣3000問》的基礎上,弘揚「藍貓」品牌,開展衍生品生產,每年盈利數千萬元),等等。文化產業屬於無煙工業,同樣也可以吸納就業、提供稅源,隨著人們收入不斷增長、物質生活需求日益得到滿足,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強烈,文化產業所蘊含的商機,也越來越巨大。

二是可以更廣泛更充分地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發展文化產業,對文化產品進行深度開發,進行規模化、批量化生產,對各種文化服務項目進行細分和充分挖掘,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行市場化運作,能夠更好地營造文化氛圍,從數量上和質量上更充分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這方面很好理解,如今,電視機、手機、計算機日益進入家庭,相關的服務項目開發與生產也日益跟進,就使得更大范圍的群眾更充分地享受到了文化權益,精神得到陶冶,素質得到提升,人們的整體生活質量越來越高。

三是可以更好地弘揚文化。文化越是得到廣泛的傳播,才越能夠得到弘揚,越能增進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之間的交流。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觀念都有差異,通過文化的交流能增進了解、互信、合作、和平。從中,文化也得到弘揚、創新、發展。要更好地實現這些,單靠發展文化事業,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使文化產品和服務日益豐富,日益廣泛地進入不同地域、不同國度人們的生活中。例如,美國通過把多部「大片」輸入到中國,我們就了解到好萊塢電影的運作,了解到美國人那種前瞻未來、探索創新的文化特點,日本的《聰明的一休》、《櫻桃小丸子》等動畫片在中國的放映,也是我們了解到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風情。新時期,各國、各地區對通過文化產品輸出來弘揚本國文化的認識越來越堅定。在中美關於恢復中國世貿組織締約國地位的談判中,美國就要求中國承諾,允許每年以分賬形式進口20部電影,此外還要求中國對外國服務提供者從事圖書、報紙和雜志的批發、零售業務等逐步開放市場。據2006年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的統計,國內票房前十名中,美國片和國產片數量各為五個,就在前不久,美國還向世貿組織投訴中國限制其音像光碟等文化製品進口,這幾年韓劇和韓國的歌星、演員也紛紛搶灘中國大陸。這都反映出各國注重拓展文化產業的國際市場,他們的文化產品輸出過程中,也就有效地弘揚了他們本國的文化。我國也不例外,今年4月份,河北省在首都國際機場舉辦的「文化國門•河北華章」大型文化展示活動期間,外國公眾對中國尤其是河北的剪紙、蘆葦工藝畫等民俗藝術品就表現出了濃厚興趣,收藏、購買的意願強烈,這也是我國發展文化產業的潛力所在,我國近年來大量原創圖書版權的輸出、民俗藝術品的出口等,也都發揮了弘揚中華文化的作用。

我所感受到的,發展文化產業主要有以上幾方面意義和作用。肯定還不乏更多種的、更深入的積極意義。明確了其意義和作用,我們各有關方面的行動,就加快跟上吧。

要求

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我們要抓住機遇發展文化產業,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在調整結構、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推動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當今綜合國力競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重要發展戰略。文化產業作為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少、附加價值高、發展潛力大的「綠色產業」,相對於傳統產業具有較強的拉動性和「溢出效應」,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朝陽產業」。特別是上個世紀中葉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帶來的科學技術的重大發現發明和廣泛應用,推動世界范圍內生產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催生了人類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促進了全球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衛星電視、互聯網、移動設備等新技術、新媒體更是直接拉動了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消費。

近年來,我們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製取得重要進展,涌現出一批具有較強實力和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文化產業規模逐步壯大,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我國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據統計,2008年至2009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文化產業逆勢上揚。2009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達8400億元,比2008年增長10%。隨著網路、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動漫遊戲、數字音樂、數字出版等新興文化產業迅速崛起,拓寬了文化產業的領域,豐富了文化產品和服務種類,文化產業成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文化產業迎來了嶄新的發展階段,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化產業從質量到數量均處於弱勢地位。全球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趨勢與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特點,既讓我們看到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廣闊空間和有利條件,也讓我們看到當前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緊迫性。我們必須下更大力氣,付出更多努力,把文化產業發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去審視、去培育,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觀念,乘勢而上,採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文化產業科學發展的深層次問題,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促進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使之成為拉動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的重要著力點。

第一,發展重點文化產業。要以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產業為重點,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產業政策體系,實現跨越式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要著重發展文化科技、音樂製作、藝術創作、動漫遊戲等企業,增強影響力和帶動力,拉動相關服務業和製造業的發展。

影視製作業要提升影片、電視劇和電視節目的生產能力,擴大影視製作、發行、播映和後產品開發,滿足多種媒體、多種終端對影視數字內容的需求。出版業要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加快從主要依賴傳統紙介質出版物向多種介質形態出版物的數字出版產業轉型。出版物發行業要積極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經營,形成若干大型發行集團,提高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第二,培育骨幹文化企業。要著力培育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的骨幹文化企業,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在重點文化產業中選擇一批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文化企業或企業集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跨地區、跨行業聯合或重組,盡快壯大企業規模,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文化領域資源整合和結構調整。要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文化企業面向資本市場融資,培育一批文化領域戰略投資者,實現低成本擴張,進一步做大做強。

第三,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要加強對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布局的統籌規劃,堅持標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進各種資源合理配置和產業分工。要對符合規劃的產業園區和基地,在基礎設施建設、土地使用、稅收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要建設若干輻射全國的區域文化產品物流中心,建設一批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演藝娛樂和動漫等產業示範基地,支持和加快發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群。

第四,不斷加大文化領域各類人才培養力度。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加快完善體制機制,培養和吸引優秀人才,突破人才瓶頸,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要按照「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把那些思想政治堅定、組織領導能力強、具有開拓精神、熟悉文化工作的優秀幹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要創造條件、完善措施,繼續推動文化領域人才培養工程,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大師、一批各專業領域的領軍人物、一批懂經營善管理的文化經營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現代傳播技術的專業技術人才。

⑥ 茶文化的意義是什麼

茶文化的作用意義歸根結底在於,吸引不喝茶的人喝茶,讓喝茶的人更好地喝茶,以更好推動茶產業發展與提高人的生活品質。其能發揮作用的關鍵在於簡單明了地說清茶的核心價值與展示泡茶技藝,也即道與術的有機結合

⑦ 弘揚茶文化有什麼意義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史到處都散發著茶香。文化要以一系列生活方式來承載,茶文化承載的就是一種極富質感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和平安康的時代。在中華文化里,茶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真正文明的飲料。茶藝是飲茶風俗和品茶技藝的藝術結晶,具有深厚的中華民族文化意蘊。茶從早期的葯用到後來的飲用,文人士大夫起了重要的作用。唐代以後,文人士大夫飲茶非常注重文化品位,把飲茶當作一種高雅風尚,使得飲茶不僅登上大雅之堂,而且成為士大夫朝夕相伴的風雅趣事,出現了不少的茶詩、茶畫、茶經以及不少飲茶成癖的人。諺雲「三分解渴七分品」。當然解渴與品味的比例大小,隨社會文明和文化發展的不同而不同,社會愈向前發展,飲茶人的層次愈高,品味的成分自然就越大。總體上,對茶的旨趣源於飲茶人的心情與茶性的吻合統一,只有真正的嗜茶者才能獲得茶之韻味和樂趣。古人把品茶作為一種藝術修養,講求心平氣和,和就是平和、柔和。在品茶中品情、品理、品德、品人生,享受修身養性,清靜心靈的妙處,「志絕塵境,棲神物外」。品茶的最高境界,是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統一。

一、 茶文化對現代生活的意義:
茶是色、香、味、形四美俱全之物,正可與人們追求真善美、追求超越的精神相契合;茶道的「和、靜、清、儉」精神,恰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及人的全面發展要求相適應。因此,現代社會弘揚茶道有著積極、深遠的意義。
三千年道統在中國歷史上曾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到了近現代在西方理性主義的沖擊下,亦曾被徹底否決。但當今隨著社會的發展,矛盾沖突的日益加劇,天地人道和諧共處的問題已成為擺在人類面前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人類社會正處於一個大變革的時期,機遇與危機都是前所未見的,人類生存狀態處於尖銳的矛盾之中:—方面,新科技革命使人類擁有徵服自然的巨大能力,積累了超過以往世紀總和的物質財富,展現出十分誘人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人的異化程度有增無減,現代文明創造的物質力量已達到可於瞬間毀滅人類的水平,這是「外在危機」;同時.現代文明形成的種種異己力量也在摧毀人的心靈,導致人的異化,「使人背離了他的真正目的」,「阻礙人的成長」,這是「內在危機」。於是,追求經濟增長、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三者協調共進的「可持續發展」,日漸成為世人的共識。人類的使命並不只是謀求在物質上掌握世界,從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的意義上說,物質增長不是進步的目的,而只是未來進步的一個前提條件,通過這一手段的運用,使人類能夠在精神上掌握自身,達到精神與物質的和諧統一。
茶道所蘊涵的超越、和諧、儉省等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力弘揚的。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核心就是「和諧」,就是謀求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維持新的平衡,協調發展,即指從那種根深蒂固的動物性的、重佔有的、片面的生存觀念提升到注重生存意義與生命質量,強調人、社會、自然全面協調發展因而具有自我反思、約束及調節機制與效應的屬人的生存觀念,求得各方面的和諧發展,步調一致,做到當前發展與未來發展相結合,當代人利益與後代人利益相結合,發展經濟與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相結合,使我們的子孫後代能持續發展和安居樂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同為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相輔相成。人既需激烈、昂奮、粗獷、豪放的陽剛之秉賦,也需平和、寂靜、清悠、素儉、精進的陰柔之素質,陰陽共濟,剛韌並存,乃有助健全人格之養成。酒性為陽,飲酒助豪情,茶性為陰,品茶添清雅。一俠一隱,一個熱烈,一個冷靜,故茶對人性的完善,有獨特價值。
人們在功利生活中,難免產生浮躁、庸惰、焦慮、內心沖突等消極心理,心靈復歸清靜、恬淡和振作,是人所企求的心理需要。目前,我國正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躍遷,又值經濟體制轉軌,人們對競爭的激烈、生活節奏的緊張和人際疏離已有深刻體驗,故人性復歸的沖動尤顯迫切。茶的儉淡、精清、恬靜、沖和的特質,與此種心理需要正相契合,故「茶道」內容,應反映現實社會處境下人們的心靈渴求,引導人們追求品茶精神境界,使品茶生活成為人生旅途的「綠色棲所」:茶香飄處,收斂奢欲,洗心滌煩,振作向上,消除情乏,自我整合,人倫和諧,其樂融融。

二、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
茶源於中國,中國歷史最久,因此,也最懂得情趣。盡管,在中國歷史上,富貴之家,過的是「茶來伸手,飯來開口」的生活;貧困之戶,過的雖是「粗茶淡飯」,但都離不開一個「茶」字。總之,「有清茶一杯,便可隨遇而安」。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世界上的茶樹原產地並不是只有中國一個,在世界上的其它國家也發現原生的自然茶樹。但是,世界公認,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有著卓越的貢獻,這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並利用茶這種植物,把它發展形成為我國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並且逐步地傳播到中國的周邊國家乃至整個世界。
1、茶文化以德為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主張義重於利,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生養德,有利於人的心態平衡,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質。
把品茶作為一種藝術修養,講求心平氣和,和就是平和、柔和。在品茶中品情、品理、品德、品人生,享受修身養性,清靜心靈的妙處,「志絕塵境,棲神物外」。品茶的最高境界,是人與自然、人與人的和諧統一。
2、茶文化是應付人生挑戰的益友。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市場競爭下,緊張的工作、應酬、復雜的人際關系,以及各類依附在人們身上的壓力不輕。參與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鬆一番,以應付人生的挑戰。
3、有利於社區文明建設。經濟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後,社會風氣不能污濁,道德不能淪喪和丑惡。改革開放後茶文化的傳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變社會不正當消費活動、創建精神文明、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
4、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豐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顯。茶文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康樂性,品嘗名茶、茶具、茶點,觀看茶俗茶藝,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茶道的目的不是為了飲茶止渴,也不是為了鑒別茶質的優劣。而是通過復雜的程序和儀式,達到追求幽靜,陶冶情操,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
5、促進開放,推進國際文化交流。國際茶文化的頻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國界,廣交天下,成為人類文明的共同精神財富。茶本身也好,圍繞在它身邊的事物也好,都是促進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更加和諧的生活藝術,將其推廣,必有助於人類的和平與幸福。
中國茶文化是經過數千年發展演變而成的獨特的文化模式和規范,是多民族、多社會結構、多層次的文化整合系統。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包容著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人生等多方面的內容,涉及到中國的哲學、社會學、文藝學、宗教學等多門類的學科。在經歷了千回百轉的歷史歲月後,中國茶文化帶著全部的文化密碼,橫陳在我們面前。漫長的歷史積淀使中國茶文化是那樣的深沉和凝重,在它的廣袤和無限豐富性面前,我們難以估量出那沉甸甸的分量。

⑧ 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性

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滲透。文化的力量,不僅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的發展和強盛,民族的獨立和振興,人民的尊嚴和幸福,都離不開強大文化的支撐。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維系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世界上每個成熟的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有文化形態和文化個性,而這種特有的文化就成為民族親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淵源於中華五千年文明、植根於當代偉大實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中華民族身份的象徵,是最廣泛團結全國人民乃至全球華人的旗幟,是激勵各族人民建設偉大祖國、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支柱。在當代中國人民的偉大奮斗中,要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創造力,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必須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發展要求,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把億萬人民緊緊吸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偉大旗幟下。

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力量。當今世界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不僅包括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等方面的競爭,也包括文化實力和民族精神的競爭。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不僅帶來貨物、服務、資本、人員等在各國之間的頻繁流動,而且帶來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在世界范圍的激烈碰撞。總體上處於弱勢地位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不僅在經濟上面臨巨大壓力,在文化發展上也面臨嚴峻挑戰。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對外開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優勢,就難以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捍衛自己的戰略利益,就會處於被動守勢。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必須高揚自己的文化理想,高舉自己的文化旗幟,在世界文化交流和競爭中把我國建設成為文化強國,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僅在中國人民中間,乃至在全世界人民中間都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應當有繁榮的經濟,也應當有繁榮的文化。豐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標志,也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長足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這不僅給文化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也使得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堅持以人為本,加快文化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要著眼於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又要著眼於滿足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人的素質的提高,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⑨ 發展文化產業的要求與意義

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有這樣幾方面意義和作用。

一是可以直接創造經濟效益,運作得法的話,效益還相當顯著。比如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影視劇的發行、放映和貼片廣告;再比如雜技、魔術、話劇、歌舞等的商業演出;還有圖書的出版發行(這方面比如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參展第59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開幕當天就簽訂了10項原創圖書的版權輸出合同,金額達到100萬美元);還有動漫作品的發行上映和品牌運作(這方面比如三辰集團在製作發行《藍貓淘氣3000問》的基礎上,弘揚「藍貓」品牌,開展衍生品生產,每年盈利數千萬元),等等。文化產業屬於無煙工業,同樣也可以吸納就業、提供稅源,隨著人們收入不斷增長、物質生活需求日益得到滿足,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強烈,文化產業所蘊含的商機,也越來越巨大。

二是可以更廣泛更充分地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發展文化產業,對文化產品進行深度開發,進行規模化、批量化生產,對各種文化服務項目進行細分和充分挖掘,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進行市場化運作,能夠更好地營造文化氛圍,從數量上和質量上更充分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這方面很好理解,如今,電視機、手機、計算機日益進入家庭,相關的服務項目開發與生產也日益跟進,就使得更大范圍的群眾更充分地享受到了文化權益,精神得到陶冶,素質得到提升,人們的整體生活質量越來越高。

三是可以更好地弘揚文化。文化越是得到廣泛的傳播,才越能夠得到弘揚,越能增進不同國家、地區和民族之間的交流。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觀念都有差異,通過文化的交流能增進了解、互信、合作、和平。從中,文化也得到弘揚、創新、發展。要更好地實現這些,單靠發展文化事業,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使文化產品和服務日益豐富,日益廣泛地進入不同地域、不同國度人們的生活中。例如,美國通過把多部「大片」輸入到中國,我們就了解到好萊塢電影的運作,了解到美國人那種前瞻未來、探索創新的文化特點,日本的《聰明的一休》、《櫻桃小丸子》等動畫片在中國的放映,也是我們了解到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風情。新時期,各國、各地區對通過文化產品輸出來弘揚本國文化的認識越來越堅定。在中美關於恢復中國世貿組織締約國地位的談判中,美國就要求中國承諾,允許每年以分賬形式進口20部電影,此外還要求中國對外國服務提供者從事圖書、報紙和雜志的批發、零售業務等逐步開放市場。據2006年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的統計,國內票房前十名中,美國片和國產片數量各為五個,就在前不久,美國還向世貿組織投訴中國限制其音像光碟等文化製品進口,這幾年韓劇和韓國的歌星、演員也紛紛搶灘中國大陸。這都反映出各國注重拓展文化產業的國際市場,他們的文化產品輸出過程中,也就有效地弘揚了他們本國的文化。我國也不例外,今年4月份,河北省在首都國際機場舉辦的「文化國門•河北華章」大型文化展示活動期間,外國公眾對中國尤其是河北的剪紙、蘆葦工藝畫等民俗藝術品就表現出了濃厚興趣,收藏、購買的意願強烈,這也是我國發展文化產業的潛力所在,我國近年來大量原創圖書版權的輸出、民俗藝術品的出口等,也都發揮了弘揚中華文化的作用。

我所感受到的,發展文化產業主要有以上幾方面意義和作用。肯定還不乏更多種的、更深入的積極意義。明確了其意義和作用,我們各有關方面的行動,就加快跟上吧。

要求

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我們要抓住機遇發展文化產業,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在調整結構、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推動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當今綜合國力競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提高文化軟實力作為重要發展戰略。文化產業作為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少、附加價值高、發展潛力大的「綠色產業」,相對於傳統產業具有較強的拉動性和「溢出效應」,是當今世界公認的「朝陽產業」。特別是上個世紀中葉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帶來的科學技術的重大發現發明和廣泛應用,推動世界范圍內生產力、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催生了人類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促進了全球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衛星電視、互聯網、移動設備等新技術、新媒體更是直接拉動了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消費。

近年來,我們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製取得重要進展,涌現出一批具有較強實力和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和企業集團,文化產業規模逐步壯大,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我國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據統計,2008年至2009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文化產業逆勢上揚。2009年,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達8400億元,比2008年增長10%。隨著網路、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動漫遊戲、數字音樂、數字出版等新興文化產業迅速崛起,拓寬了文化產業的領域,豐富了文化產品和服務種類,文化產業成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文化產業迎來了嶄新的發展階段,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文化產業從質量到數量均處於弱勢地位。全球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趨勢與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特點,既讓我們看到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廣闊空間和有利條件,也讓我們看到當前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的緊迫性。我們必須下更大力氣,付出更多努力,把文化產業發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去審視、去培育,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觀念,乘勢而上,採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創新,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文化產業科學發展的深層次問題,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促進文化產業又好又快發展,使之成為拉動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的重要著力點。

第一,發展重點文化產業。要以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廣告、演藝娛樂、文化會展、數字內容和動漫等產業為重點,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產業政策體系,實現跨越式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要著重發展文化科技、音樂製作、藝術創作、動漫遊戲等企業,增強影響力和帶動力,拉動相關服務業和製造業的發展。

影視製作業要提升影片、電視劇和電視節目的生產能力,擴大影視製作、發行、播映和後產品開發,滿足多種媒體、多種終端對影視數字內容的需求。出版業要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加快從主要依賴傳統紙介質出版物向多種介質形態出版物的數字出版產業轉型。出版物發行業要積極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經營,形成若干大型發行集團,提高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第二,培育骨幹文化企業。要著力培育一批有實力、有競爭力的骨幹文化企業,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在重點文化產業中選擇一批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文化企業或企業集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跨地區、跨行業聯合或重組,盡快壯大企業規模,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文化領域資源整合和結構調整。要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文化企業面向資本市場融資,培育一批文化領域戰略投資者,實現低成本擴張,進一步做大做強。

第三,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要加強對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布局的統籌規劃,堅持標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進各種資源合理配置和產業分工。要對符合規劃的產業園區和基地,在基礎設施建設、土地使用、稅收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要建設若干輻射全國的區域文化產品物流中心,建設一批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復制、演藝娛樂和動漫等產業示範基地,支持和加快發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群。

第四,不斷加大文化領域各類人才培養力度。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加快完善體制機制,培養和吸引優秀人才,突破人才瓶頸,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要按照「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原則,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把那些思想政治堅定、組織領導能力強、具有開拓精神、熟悉文化工作的優秀幹部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要創造條件、完善措施,繼續推動文化領域人才培養工程,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大師、一批各專業領域的領軍人物、一批懂經營善管理的文化經營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現代傳播技術的專業技術人才。

閱讀全文

與發展茶文化產業的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