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佛山陶瓷發展現狀
佛山提出要全力建設「三大世界級產業基地」,即全球「陶瓷之都」、順德「白色家電之都」和世界級液晶平板顯示產業基地。可見陶瓷在佛山的地位。
佛山最有名的產業是陶瓷。佛山正大力弘揚陶瓷歷史文化,大力發展陶瓷產業總部經濟。該市將在現有363家陶瓷企業中,重點扶持42家(銷售額佔60%—70%),調整146家,關閉與轉移175家,引導企業重點發展陶瓷服務業和總部經濟,實現「趕走污染,做強陶都」的目標。在資金上,從今年起,禪城區、鎮(街道)兩級財政3年投入3000萬元扶持會展業的發展,打造國際影響力。另外,佛山已引入新技術籌劃發展光伏陶瓷產業。
佛山的大氣污染問題是比較嚴重的,其中陶瓷產業的高耗能、高污染問題很突出。經濟的發展,土地價格的上升,一些競爭力不強的陶瓷企業該關閉的關閉、該轉移的轉移到別處。大力扶持實力強的少數幾個陶瓷企業。
相信佛山陶瓷業在產品結構上進行調整,打破同質化局面,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⑵ 氧化鋁陶瓷的現狀及趨勢
一、現狀的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築陶瓷工業獲得了飛速的發展,隨著我國加入 WTO,建築陶瓷工業又面臨著一次空前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我國建築陶瓷企業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一帶,如廣東的佛山、福建的晉江、浙江的溫州、河北的唐山、山東的淄博和濰坊等地。企業過分集中於少數地區,這種現狀雖然具有有利的一面,但我們也決不能忽略其不利的一面。第一,這種過於集中的特點會造成嚴重的局部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不利於我國建築陶瓷工業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第二,容易造成企業間的惡性競爭,不利於我國建築陶瓷工業的健康發展;第三,容易造成產品的局部供大於求,而過剩部分的產品要外銷特別是銷往較遠的(如東北、西北等)地區,銷售成本無疑會增加;第四,容易造成主要原材料的缺乏,這些原料長期大量外購,也會增加生產成本。
二、發展趨勢
氧化鋁陶瓷作為先進陶瓷中應用最廣的一種材料,伴隨著整個行業的發展呈現以下發展趨勢:(1)技術裝備水平將快速提高: 計算機技術和數字化控制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先進陶瓷材料工業的技術進步和快速發展,諸如自動控制連續燒結窯爐、大功率大容量研磨設備、高性能制粉造粒設備等凈壓成型設備等先進的成套設備有利地推動了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同時在生產效率、產品質量等方面也都明顯改善;(2)產品質量水平不斷提高:國內微晶氧化鋁陶瓷製品從無到有,產業規模從小到大,產品質量從低到較高,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歷程;(3)產業規模將迅速擴大:微晶氧化鋁陶瓷製品作為其它行業或領域的基礎材料,受著其它行業發展水平的影響和限制。從氧化鋁陶瓷的應用情況看,應用范圍越來越寬,用量越來越大,特別是在防磨工程和建築陶瓷生產方面的用量增加將更為顯著。
⑶ 景德鎮陶瓷行業現狀怎麼樣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中國英文「china」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瓷器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特產的奢侈品,通過各種貿易渠道傳送到各個國家,精美的古代瓷器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江西陶瓷文化歷史悠久,極負盛名,而景德鎮是聞名天下的瓷都。景德鎮的瓷器風格最為特出,瓷質的顏色是「白如玉、明為鏡、薄如紙、聲如磐。」總的特色是「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造型優美、技藝精湛」。這些特色是全國任何產瓷區不能與之媲美的。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室內環境要求的豐富性、多變性,陶瓷以它獨特的藝術魅力介入到室內環境中,深受人們的喜愛。使人們在精神文化生活上得到一定的滿足。景德鎮陶瓷更是人們的首選。
行業最新消息,景德鎮陶瓷牽手」亞洲最大奢侈品展「,將於5月16日——19日去海南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參加2014中國國際(海口)時尚創意產業博覽會暨第九屆中國奢侈品展覽會。
⑷ 中國瓷器在國內外的發展現狀
大多的情況不是很好。業內甚至有「魔咒」說法,不過也是看具體的原因。比較有名的有斯米克,目前正在調整;有鷹牌,後來退市了,但退市後的發展也不錯;比較極端的是ST高陶吧,曾經兩年虧損,後來摘帽了,後來資產重組又出了問題……記得《陶城報》有做過類似的報道,或者你可以搜搜。
⑸ 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2005年景德鎮陶瓷工業緊密圍繞建設「經濟重鎮、旅遊都市、特色瓷都」這一戰略目標,以省部共建景德鎮國家陶瓷科技城工程全面啟動為契機,高標准建設陶瓷產業、研發、教育和交流四大基地,構築陶瓷發展平台,千年瓷都在新一輪發展中煥發出勃勃生機,陶瓷產業呈現出持續健康發展態勢。全年陶瓷工業產值預計完成25億元,比2004年增長21.95%,比2000年增長93.8%,年平均遞增14.2%;陶瓷產品銷售收入預計完成24.37億元,比2004年增長16%,比2000年增長251.2%,年平均遞增20.2%;陶瓷出口創匯預計完成2200萬美元,比2004年增長31.42%,比2000年增長24.86%。
在過去的一年,景德鎮陶瓷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大陶瓷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出台了一系列促進陶瓷發展的有力措施,陶瓷產業呈現出可喜的變化。
一是陶瓷園區建設進展順利。為加快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整合陶瓷資源,打造陶瓷發展平台,陶瓷園區建設從2003年底開始啟動。2005年陶瓷工業園區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發展」的思路,3平方公里起步區的建設初具規模。投資1.7億元的園區內道路、水、電、氣等各項基礎設施已基本建成,已有台資、美資及退城進園等40家企業入園建廠,並有一批企業已於2005年建成投產。
作為省部共建景德鎮國家陶瓷科技城四大基地之一的陶瓷科技園,是以陶瓷人才、科研、交流基地為依託,消化、吸收、孵化新材料技術的產業集群基地。為使其打造成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全國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示範區,2005年陶瓷科技園按照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標准,完成了8.12平方公里的總體規劃及2.2平方公里的起步區詳規,園區基礎設施快速推進。目前,已有海暢法藍瓷、勤飛公司和清華大學博導創辦的新紀元精密陶瓷有限公司等23家企業入園辦廠,其中8家屬於高技術工業陶瓷企業。
二是陶瓷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隨著建設「經濟重鎮,旅遊都市,特色瓷都」目標的快速推進以及陶瓷生產基地的打造,景德鎮陶瓷招商引資引企取得突破性進展。繼台灣台達、海暢、東璟,美資常青、賈泊氏等16家台外資及國內知名品牌企業來瓷都落戶,協議投資近4億元。2005年陶瓷招商引資又出現良好勢頭,相繼有日本華玉株式會社、香港遠景、台灣大源、澳洲東福盈、佛山歐神諾、上海大邦、瑞景等企業來景投資陶瓷及配套項目,同時一些在建台外資項目也加大投入,擴大生產規模。
三是國有企業改革穩步推進。陶瓷國企改革、產權改制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相繼有東風、藝術、景興瓷廠,原料總廠、建材廠等國有企業全面改制,安置職工後實施退城進園,新組建成一批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的現代陶瓷企業。同時,宇宙瓷業公司破產已經啟動,景陶瓷廠也完成政策性破產的准備工作,陶瓷工業公司已有25000多名職工通過改製得到了安置,確保了國有企業的穩定,陶瓷股份公司保持穩中有進的勢頭,正在加大投入,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在發展中尋求新的發展和突破。
四是陶瓷科技創新步伐不斷加快。2005年國家日用及建築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基礎建設和科技創新方面取得新進展,分析測試中心與日用及建築陶瓷中試車間基本建成,工程中心的硬體建設繼續完善。在科技創新活動中,中心一方面加快發展高技術陶瓷,另一方面提升改造傳統陶瓷。目前工程中心在研項目100項,新立項14項,部分項目已被列為國家「科技攻關引導項目」。同時,陶瓷科技資源整合正有序進行,工程中心與省陶研所、市陶研所、市特陶所等科研院所的整合方案已經制定,國家陶瓷產品檢測中心也正在加緊運作。在此基礎上,陶瓷教育資源重組加速。景德鎮高專、景德鎮陶瓷職工大學、景德鎮電大、師范已整合為景德鎮學院,學院普通全日制在校生數達12000多人。
⑹ 衛生陶瓷的發展現狀
建陶製造從華東和佛山等中高檔建陶集中產區向全國遷移;優質建陶企業通過產業遷移加快產業區域布局,同時,優質建陶企業的遷移也帶動新建陶產區由低檔建陶生產向中高檔建陶生產提升。全國范圍內的建築陶瓷轉移、擴張、重新布局也帶動全國建陶產業的發展。
從建築陶瓷整個行業來看,市場空間仍然很大。
2007年1-11月,我國建築陶瓷製品製造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40,065,397,000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了32.44%;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130,550,476,000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了37.22%;實現累計利潤總額6,488,283,000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了50.23%。
2008年1-8月,我國建築陶瓷製品製造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22,628,920,000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了24.39%;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110,989,697,000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了21.73%;2008年1-8月實現累計利潤總額5,702,865,000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了23.26%。
為促進建築衛生陶瓷行業良性發展,特成立全國建築衛生陶瓷標准化技術委員會。2012年建築衛生陶瓷標准化技術委員年會順利召開。
工信部擬制定建築衛生陶瓷產業政策。廣東陶瓷協會接工信部委託,在10月份完成關於國內建築衛生陶瓷行業的產業政策制定,並提交工信部進行進一步討論。 從建築陶瓷整個行業來看,市場空間仍然很大。建築衛生陶瓷行業市場或將推七項國標。雖然建築陶瓷業在歐美已屬「夕陽產業」,但在中國還是「朝陽產業」,還會有很大的發展。美國金融海嘯對中國建陶行業有影響,但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也沒有那麼可怕。中國建陶業完全有能力輕松邁過這場經濟災難。
隨著我國建築陶瓷行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行業整體也將進一步提高。預計2010-2011年,我國建築陶瓷行業增長速度將有所降低,收入年均增長率將達到32.0%,利潤年均增長率將達到40.2%;2011年,行業收入將達到4798.0億元,利潤將達到287.3億元。
⑺ 高安陶瓷發展現狀
高安建築陶瓷業在短短1年時間里,合同引進資金達110億元,引進陶瓷及配套企業50家,擬建生產線153條,成為全省最大的建陶生產基地。如此龐大的資本金沖擊未來市場,必然會重整高安經濟格局,促成各類要素資源的最佳配置和市場價值取向的重新定位。 從去年上半年的運行趨勢看,高安雖持有國內一系列知名品牌和王牌軍,可以應對未來更為嚴峻的市場挑戰和生存風險,但受全球經濟形勢低迷、油煤價格持續上漲、資源能源危機日益突出、房地產市場縮水等因素影響,生存空間萎縮,企業後續投資風險加大,發展不容樂觀。 從大環境上看,國家政策性調控預期的出現已經給建築陶瓷產業的發展敲響了警鍾。政策調整使得企業前期發展的弊端毫無保留地暴露出來。受宏觀調控和節能減排的影響,大部分陶企面臨選擇性困境。 從局部環境上看,高安產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優勢,有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強有力的政策支撐和後勤服務保障。隨著新明珠、新中源、英皇衛浴等國內外名企的進駐,高安在區域化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在能源漲價、成本上揚、市場萎縮、產品提價難的狀況下,缺乏先進管理經驗的中小企業面臨破產轉產危險。所以,在前期市場准入門檻相對較低的情況下,本地企業有暫時性的依託優勢,但隨著規模龍頭外企資本金的不斷注入和產品入市,這一優勢會喪失殆盡,根本性的變革勢在必行。 目前,高安產區已形成相當規模,產業轉型升級處於絕佳時機,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雖面臨危機和壓力,但只要調控管理適當,企業積極參與,仍可保大盤不失。從已入駐基地的50家企業來看,5億元以上項目有8個,億元以上有17個,占產區項目的34%;省外企業25家,省內企業25家;高安以外的企業32家,本地企業18家;從資本構成上看,億元以上項目占資本金總量的90.9%,億元以下佔9.1%。強弱並存,優劣不一,各有所長,是前期中國建築陶瓷業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微觀顯現,是梯隊和團隊創業的動機反映。 根據國內陶瓷產業布局走向,沿海高能耗產業向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大規模轉移仍將持續兩三年,之後進入穩定的創業期。在這次產業轉移升級過程中,高安無疑是最大贏家,高安產區將成為對接廣東佛山瓷海國際等國際外貿平台的重要基地之一。屆時,時空的概念會在兩地頻繁的貿易互動中消失。高附加值產業要素的聚集,創新型交易模式的建立將為高安未來走向世界舞台插上騰飛的翅膀。如何打造兩地良性互動平台,破解產業布局、環保、物流、配套建設等高端策劃難題,疏通發展瓶頸,是各級政府和企業共同面對的命題。面對新機遇、新挑戰,只有從體制內外進行深層次的改革和創新,高安經濟才會有迅速崛起的可能。 去年7月14日,高安產區榮升為國家級產業基地,意義非比尋常。在這種局部激進式擴張和國際國內經濟一度低迷的形勢下,高安產區如何殺出亂局,沖出重圍呢? 把握宏觀經濟走向,制定積極穩健的應對策略。高安產區融合了多元發展元素,體現了國內多層次、全方位的發展訴求。高端研發、中低並存的產業市場正處在結構性轉型的重大關口,中國製造正逐步向中國創造過渡。誇大危機和盲目樂觀均不是思維定性的導向,關鍵是要以一顆平常心面對,全面客觀分析,做出正確決策。為此,政府應加強宏觀導向運作,企業應積極主動介入市場,摸清家底,找准戰略投資方向,企業間要加強溝通與協作,共同探求新一輪經濟發展模式,制定和完善政府宏觀發展計劃和行業內部策劃,創新創建行業協會,深度促進專家、高管、協會、媒體對話機制,強化團隊意識,積極應對風險。 從市場角度看,城市一級市場角逐激烈,大型品牌企業研發能力和競爭力強,持有較大份額的市場佔有度;中等品牌和小型企業相對較弱,無法和大型企業硬拼,未來只能起到填充和市場輔助作用。在這一背景下,大型企業可以在維持國內市場份額的前提下,繼續走高中端路線,同時關注國內市場動盪和宏觀經濟走勢,為各級政府施政提供決策參考。 農村市場是現今及未來中小企業和本地企業關注的重點,由於國家對新農村建設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惠農政策的不斷出台,必將更大地刺激農村消費市場,釋放出廣泛的發展空間。因此,強調性價比的低附加值產品未來很長一段時期適合農村消費者的胃口。側重挖掘農村市場,走中低路線,避開發展暗礁,在房地產市場整體縮水和經濟形勢低迷的今天,這一對策無疑是生存突圍的絕佳良策。尤其是本地企業,要利用地緣優勢,借鑒身邊典型,擴大思維視野,盡快實現原始積累型向科技創新型、依託型向自主型企業的過渡。 積極拓展國外市場,尋求國際生存的更大空間。我國建築陶瓷產品的出口80%集中在亞洲地區。要在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延伸品牌魅力的基礎上,提高國際市場的調查分析能力和捕捉國際風雲變化信息的能力,策劃和構建跨國營銷網點,為進軍國際目標市場打好鋪墊。企業內部、行業協會應介入智囊策劃、法律咨詢、傳媒中介等服務系統,優化網路升級,完善整體運營機制,構建團隊精神,創建行業文化,為後續發展提供動力支撐。國內流通領域、行業協會和國家外經貿部門應加強溝通協作,積極應對挑戰,提出對策,理順產業鏈發展脈絡,疏通國際貿易瓶頸,打開國際貿易大門,使國內日趨飽和的擴張潛能高效釋放。高安產區雖處於國際貿易倉儲後端,但依託大型企業品牌帶動力和廣東沿海等地創建的國際貿易舞台,進軍國際市場指日可待。 進行服務觀念的大解放,積極引導社會自由元素的最優化整合。10多年的工業體制改革實踐證明,民營經濟已成為中國力量崛起的主流,在以產權明晰為核心的工業體制改革政策驅動下,政府直接掌控營銷領域的策略幾乎沒有可能。這就決定了構建高效、績優、和諧的服務市場將成為政府輔佐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
⑻ 羅庄陶瓷發展現狀,目前面臨的困難有哪些
羅庄陶瓷發展現狀目前面臨困難有哪些那就要看他們自己的這個當地的一些情況來定了還有他們的內部情況等等都是可能有一些情況困難面臨的
⑼ 潮州陶瓷現狀的簡單介紹
【導讀】陶瓷大家都見過,對於各式各樣的陶瓷,他們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對於有名的陶瓷,我們還是要說說潮州陶瓷。它是我國的陶瓷之鄉,那裡的陶瓷品質是一流的。這也是跟我們的原料有很大的關系。下面小編就來講講潮州陶瓷的現狀,讓大家了解一下現在的潮州陶瓷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我們通過歷史的調查和分析,針對潮州陶瓷得出了如下的結論:從最近的幾年來看,正是由於政府和相關市場的需求因素,才導致了我國的潮州陶瓷有了新的生機。該類陶瓷在最近的不斷發展之中,我們仍然感受得到相關的陶瓷企業的管理方面水平不高,再加上對於陶瓷市場的把握力不夠。這就導致了我國陶瓷發展出現了矛盾,從而我們可以看出管理成為了陶瓷發展的瓶頸因素。對於陶瓷產業,我們需要塑造品牌,需要擴大影響力,管理師最為重要的。同時這也是我們大多潮州陶瓷企業所面對的新問題。
陶瓷
對於我國而言,潮州作為最大陶瓷產區,它的出口量是最大的。在衛生潔具方面的貢獻也是一流的,還有電子瓷基板的製作,這些都是潮州陶瓷的最大的用途。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我們的管理也已經趨於成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一體化的過程,就是從原材料的供應到生產上的製造,再經過物流配送一直到銷售,可以說我們的相關配套設施是非常齊全的,相對應的產業鏈也在日趨的完善。
陶瓷
現在不管是潮州陶瓷產業的規模,或者是相應的產值,都遠遠地超過了景德鎮。到08年年底的時候,潮州市民營陶瓷有一萬多家,從業人員更是多達40萬。當年的潮州陶瓷有將近400億的產值,往各國出口就達12億美元。其中的衛生潔具數量在3400萬件,可以達到我國總產的57%,其對應的出口額更是佔到全國50%以上;
陶瓷
另外在電子陶瓷方面,其數量也有1200億只,可以為中國70%,在世界上來看也可以達到50%。潮州在2004年得到了「中國瓷都」的名號,在2005年得到了「省陶瓷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的名號。潮州下屬的饒平、潮安等幾個縣鎮都有了很好的名號。可以說這個地區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很有名的。
陶瓷
我們對於潮州陶瓷的研究還是不太深刻,沒有專家那樣的眼光與經驗。但是對於陶瓷喜愛的我們,從它的現狀來分析,陶瓷文化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通過我們不斷的了解和研究,相信潮州陶瓷不僅僅在潔具方面有發展,在其他製作領域也會有所發展。包括各種藝術品,還有一些高檔用品等等,都將是陶瓷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