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山西水產業的發展規劃

山西水產業的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1-03-08 10:04:25

① 山西的水資源分布情況

洪水在地域上的分布與各地區的降水量大小和地表徑流下墊面的條件有關版。降水量大的地區,河權流水系的洪水也大,如沁河流域的沁水、陽城、晉城等縣,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沁河洪水量相對也大;而大同、天鎮等地年降水量小,桑乾河的洪水威脅也小。所以,山西洪水在地域上分布特徵是南大北小、東大西小的格局。超標洪水易發程度最高的是漳、衛河上游區,最低的為永定河、大清河上游區,滹沱河上游區與晉西沿黃支流區洪水易發程度從高到低依次排列第二和第三,晉南沿黃支流區排第四,汾河區排第五。

全省水資源總量142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381立方米(這是啥概念呢,平時一般人均日用水是150L,這樣一個月是4.5m2,一年54m2,八年的432m2)是全國的平均水平的1/5,世界平均水平的1/25。比比較乾旱的西北六省人均(1300立方)水資源量還低。

② 你在山西省水投集團嗎那怎麼樣

國投晉城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國投晉城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於2008年7月由國投煤炭公司和國投電力公司按%和40%的比例出資成立,注冊資本金5億元,公司地址是山西省晉城市鳳台東街1188號。公司下設國投晉城能源有限公司、國投晉城熱電有限公司和國投晉城圍灘水電有限公司三個控股項目公司,分別建設里必礦井、晉城熱電廠和圍灘水電站項目。其中,晉城熱電廠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31億元,工程建設2×300MW空冷供熱機組,建成後,可實現年發電量34億度,年供熱540萬吉焦,供暖面積達1100萬平方米,屬山西省「十一五」重點工程項目,目前該項目已經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核准,正在緊張建設中;里必礦井項目設計生產能力400萬噸/年,井田面積為43.415平方公里,3號煤儲量為32043萬噸,項目概算總投資32.8億元,目前正在積極進行項目核准;國投晉城圍灘水電站項目概算總投資1.5億元,年供水規模2020萬M3,多年平均發電量613萬kw•h ,2007年11月奠基開工,目前處於基建期。 公司將按照集團公司「區域,協同,循環經濟」戰略,努力打造「煤-電-水-化」產業鏈。按照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未來將形成1500萬噸/年的煤炭生產能力,180-260萬千瓦的火電裝機規模、年產360萬噸甲醇和120萬噸烯烴的煤化工生產能力及5000萬立方米/年的供水規模。目前,公司正積極開展熱電二期項目前期准備,參與周邊地區的煤炭資源整合,開展煤化工項目的選址規劃及新的水源點配置等工作。 公司將在董事會和經營班子的領導下,同心同德,搶抓機遇,奮力拚搏,向建設國內一流企業的目標邁進。

③ 鄉鎮產業發展規劃如何寫

鎮產業發展規劃
為加快我鎮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合理配置空間資源,優化產業布局,提高產業競爭力,引導農業商業化,加速我鎮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促進我鎮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確保農民增收致富,特製定2011-2020年全鎮產業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堅持全鎮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堅持大力度、全方位扶持龍威、陽光等麵粉加工企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堅持多思路、多渠道培養發展商貿流通業、文化旅遊業、生態旅遊業等第三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完善服務體系為保障、創新機制為動力、增效增收為目標,應對市場調結構、依靠科技興產業、發揮優勢創品牌、夯實基礎增動力,加快全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二)總體目標。通過產業布局的引導調整,實現全鎮糧食穩定增產,全鎮農產品商品率提高,農業增加值持續增長,第二產業比重明顯提高,旅遊、商貿流通等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迅速崛起,建立分工恰當、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資源優勢得以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和諧的產業支撐體系,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加快,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邁出新步伐。
主要指標:至2020年,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佔比40%,全鎮糧食穩定增產,全鎮農產品商品率達提高,農業增加值持續增長,其中糧食、畜禽、蔬菜產值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50%、30%、20%;第二產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0%;商貿流通、旅遊等服務業佔比3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000元以上。
二、產業總體布局
按照布局區域化、生產規模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編制我區農村產業發展區域規劃:
1、商貿流通業:我鎮是河南進入河北的南大門,漳河生態園區規劃建設高速路入口,我鎮藉此可在兩小時內到達鄭州、石家莊,同時經此可轉蘭青線到達山西、陝西,向東可到山東。經講岳線往東可達山西,四省通衢,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四通發達,可借107國道、京廣線、京珠高速、中華路、講岳線為依託,爭取在五到十年時間內在講武城車站至漳河生態園區之間形成倉儲物流企業群。
2、文化旅遊業:我鎮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可打造以前港天子冢、劉庄蘭陵王、北朝墓文化、漳河生態園三國影視城為依託的精品文化旅遊線路。
3、麵粉加工業:講武城鎮是農業大鎮,糧食主要生產小麥,玉米等。在我鎮轄區內有龍威面業、陽光面業等大型麵粉加工企業,年加工麵粉均在10萬噸以上。另有許多小型麵粉加工企業,可引導這些企業拉長產業加工鏈,向深加工發展,增加產值。
4、畜牧養殖業:目前講武城鎮轄區內有養豬場十多個,養牛場3個,養雞場十多個,主要是高錄、大冢營、朝冠、西陳、北白道幾個村。努力促使我鎮養殖企業擴規上檔。
5、糧食種植業:我鎮是農業大鎮,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糧食種植主要分布在京廣線以東的村莊。我鎮要加大優良品種的推廣,提高機械化水平,大力發展「兩高一優農業」,確保糧食增產增收。
6蔬菜種植業:我鎮緊鄰古鄴蔬菜批發市場,種植蔬菜的村主要是三高錄、小寨、東、西陳南、北白道。目前有李明生育苗基地等具有規模的瓜果、大棚蔬菜基地,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爭取在五到十年時間內建成省級蔬菜瓜果生產基地。
7、生態旅遊業:又指觀光農業,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遊業。具有保護環境、生態美化環境和觀光旅遊等功能的農業,是將農村的空間和農產品等農業資源作為觀光資源加以開發和充分利用,以期產生除農業生產之外新價值、與觀光相適應的一種農業形態,具有觀光、採摘、休閑、教育等功能,能提供相應觀光服務設施的單位,包括觀光、採摘、垂釣等。結合漳河生態園得相關規劃,在我鎮民有北乾渠以南大力培育出具有我鎮特色的生態旅遊業。
鎮人民政府
二〇 年 月 日

④ 《山西省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規劃》的內容。

第一條 為了保護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合理開發利用海島自然資源,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從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屬海島的保護、開發利用及相關管理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海島,是指四面環海水並在高潮時高於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包括有居民海島和無居民海島。 本法所稱海島保護,是指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保護,無居民海島自然資源保護和特殊用途海島保護。 第三條 國家對海島實行科學規劃、保護優先、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 國務院和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海島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海島的保護和管理,防止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遭受破壞。 第四條 無居民海島屬於國家所有,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無居民海島所有權。 第五條 國務院海洋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法律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全國有居民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保護工作。沿海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有居民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保護工作。 國務院海洋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無居民海島保護和開發利用的管理工作。沿海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無居民海島保護和開發利用管理的有關工作。 第六條 海島的名稱,由國家地名管理機構和國務院海洋主管部門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和發布。 沿海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在需要設置海島名稱標志的海島設置海島名稱標志。 禁止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海島名稱標志。 第七條 國務院和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海島保護的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公民的海島保護意識,並對在海島保護以及有關科學研究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予以獎勵。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遵守海島保護法律的義務,並有權向海洋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舉報違反海島保護法律、破壞海島生態的行為。
[編輯本段]第二章 海島保護規劃
第八條 國家實行海島保護規劃制度。海島保護規劃是從事海島保護、利用活動的依據。 制定海島保護規劃應當遵循有利於保護和改善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促進海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海島保護規劃報送審批前,應當徵求有關專家和公眾的意見,經批准後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但是,涉及國家秘密的除外。 第九條 國務院海洋主管部門會同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軍事機關,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全國海洋功能區劃,組織編制全國海島保護規劃,報國務院審批。 全國海島保護規劃應當按照海島的區位、自然資源、環境等自然屬性及保護、利用狀況,確定海島分類保護的原則和可利用的無居民海島,以及需要重點修復的海島等。 全國海島保護規劃應當與全國城鎮體系規劃和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 第十條 沿海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會同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軍事機關,依據全國海島保護規劃、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和省、自治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組織編制省域海島保護規劃,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並報國務院備案。 沿海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應當包括本行政區域內海島保護專項規劃。 省域海島保護規劃和直轄市海島保護專項規劃,應當規定海島分類保護的具體措施。 第十一條 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要求本行政區域內的沿海城市、縣、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海島保護專項規劃,並納入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可以要求沿海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域海島保護規劃。 沿海城市、鎮海島保護專項規劃和縣域海島保護規劃,應當符合全國海島保護規劃和省域海島保護規劃。 編制沿海城市、鎮海島保護專項規劃,應當徵求上一級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的意見。 縣域海島保護規劃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並報國務院海洋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 沿海縣級人民政府可以組織編制全國海島保護規劃確定的可利用無居民海島的保護和利用規劃。 第十三條 修改海島保護規劃,應當依照本法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的審批程序報經批准。 第十四條 國家建立完善海島統計調查制度。國務院海洋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擬定海島綜合統計調查計劃,依法經批准後組織實施,並發布海島統計調查公報。 第十五條 國家建立海島管理信息系統,開展海島自然資源的調查評估,對海島的保護與利用等狀況實施監視、監測。
[編輯本段]第三章 海島的保護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十六條 國務院和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保護海島的自然資源、自然景觀以及歷史、人文遺跡。 禁止改變自然保護區內海島的海岸線。禁止採挖、破壞珊瑚和珊瑚礁。禁止砍伐海島周邊海域的紅樹林。 第十七條 國家保護海島植被,促進海島淡水資源的涵養;支持有居民海島淡水儲存、海水淡化和島外淡水引入工程設施的建設。 第十八條 國家支持利用海島開展科學研究活動。在海島從事科學研究活動不得造成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破壞。 第十九條 國家開展海島物種登記,依法保護和管理海島生物物種。 第二十條 國家支持在海島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生態建設等實驗基地。 第二十一條 國家安排海島保護專項資金,用於海島的保護、生態修復和科學研究活動。 第二十二條 國家保護設置在海島的軍事設施,禁止破壞、危害軍事設施的行為。 國家保護依法設置在海島的助航導航、測量、氣象觀測、海洋監測和地震監測等公益設施,禁止損毀或者擅自移動,妨礙其正常使用。 第二節 有居民海島生態系統的保護 第二十三條 有居民海島的開發、建設應當遵守有關城鄉規劃、環境保護、土地管理、海域使用管理、水資源和森林保護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保護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 第二十四條 有居民海島的開發、建設應當對海島土地資源、水資源及能源狀況進行調查評估,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海島的開發、建設不得超出海島的環境容量。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必須符合海島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設用地和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的要求。 有居民海島的開發、建設應當優先採用風能、海洋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和雨水集蓄、海水淡化、污水再生利用等技術。 有居民海島及其周邊海域應當劃定禁止開發、限制開發區域,並採取措施保護海島生物棲息地,防止海島植被退化和生物多樣性降低。 第二十五條 在有居民海島進行工程建設,應當堅持先規劃後建設、生態保護設施優先建設或者與工程項目同步建設的原則。 進行工程建設造成生態破壞的,應當負責修復;無力修復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並可以指定有關部門組織修復,修復費用由造成生態破壞的單位、個人承擔。 第二十六條 嚴格限制在有居民海島沙灘建造建築物或者設施;確需建造的,應當依照有關城鄉規劃、土地管理、環境保護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未經依法批准在有居民海島沙灘建造的建築物或者設施,對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的,應當依法拆除。 嚴格限制在有居民海島沙灘採挖海砂;確需採挖的,應當依照有關海域使用管理、礦產資源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七條 嚴格限制填海、圍海等改變有居民海島海岸線的行為,嚴格限制填海連島工程建設;確需填海、圍海改變海島海岸線,或者填海連島的,項目申請人應當提交項目論證報告、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等申請文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規定報經批准。 本法施行前在有居民海島建設的填海連島工程,對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的,由海島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會同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生態修復方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第三節 無居民海島的保護 第二十八條 未經批准利用的無居民海島,應當維持現狀;禁止採石、挖海砂、採伐林木以及進行生產、建設、旅遊等活動。 第二十九條 嚴格限制在無居民海島採集生物和非生物樣本;因教學、科學研究確需採集的,應當報經海島所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批准。 第三十條 從事全國海島保護規劃確定的可利用無居民海島的開發利用活動,應當遵守可利用無居民海島保護和利用規劃,採取嚴格的生態保護措施,避免造成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破壞。 開發利用前款規定的可利用無居民海島,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並提交項目論證報告、開發利用具體方案等申請文件,由海洋主管部門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審查,提出審查意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 無居民海島的開發利用涉及利用特殊用途海島,或者確需填海連島以及其他嚴重改變海島自然地形、地貌的,由國務院審批。 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審查批準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三十一條 經批准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的,應當依法繳納使用金。但是,因國防、公務、教學、防災減災、非經營性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測繪、氣象觀測等公益事業使用無居民海島的除外。 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海洋主管部門規定。 第三十二條 經批准在可利用無居民海島建造建築物或者設施,應當按照可利用無居民海島保護和利用規劃限制建築物、設施的建設總量、高度以及與海岸線的距離,使其與周圍植被和景觀相協調。 第三十三條 無居民海島利用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應當按照規定進行處理和排放。 無居民海島利用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應當按照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處置,禁止在無居民海島棄置或者向其周邊海域傾倒。 第三十四條 臨時性利用無居民海島的,不得在所利用的海島建造永久性建築物或者設施。 第三十五條 在依法確定為開展旅遊活動的可利用無居民海島及其周邊海域,不得建造居民定居場所,不得從事生產性養殖活動;已經存在生產性養殖活動的,應當在編制可利用無居民海島保護和利用規劃中確定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 第四節 特殊用途海島的保護 第三十六條 國家對領海基點所在海島、國防用途海島、海洋自然保護區內的海島等具有特殊用途或者特殊保護價值的海島,實行特別保護。 第三十七條 領海基點所在的海島,應當由海島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劃定保護范圍,報國務院海洋主管部門備案。領海基點及其保護范圍周邊應當設置明顯標志。 禁止在領海基點保護范圍內進行工程建設以及其他可能改變該區域地形、地貌的活動。確需進行以保護領海基點為目的的工程建設的,應當經過科學論證,報國務院海洋主管部門同意後依法辦理審批手續。 禁止損毀或者擅自移動領海基點標志。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對領海基點所在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實施監視、監測。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海島領海基點的義務。發現領海基點以及領海基點保護范圍內的地形、地貌受到破壞的,應當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或者海洋主管部門報告。 第三十八條 禁止破壞國防用途無居民海島的自然地形、地貌和有居民海島國防用途區域及其周邊的地形、地貌。 禁止將國防用途無居民海島用於與國防無關的目的。國防用途終止時,經軍事機關批准後,應當將海島及其有關生態保護的資料等一並移交該海島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第三十九條 國務院、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海島自然資源、自然景觀以及歷史、人文遺跡保護的需要,對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海島及其周邊海域,依法批准設立海洋自然保護區或者海洋特別保護區。
[編輯本段]第四章 監督檢查
第四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對有居民海島保護和開發、建設進行監督檢查。 第四十一條 海洋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對無居民海島保護和合理利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海洋主管部門及其海監機構依法對海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保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四十二條 海洋主管部門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有權要求被檢查單位和個人就海島利用的有關問題作出說明,提供海島利用的有關文件和資料;有權進入被檢查單位和個人所利用的海島實施現場檢查。 檢查人員在履行檢查職責時,應當出示有效的執法證件。有關單位和個人對檢查工作應當予以配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文件和資料等;不得拒絕或者阻礙檢查工作。 第四十三條 檢查人員必須忠於職守、秉公執法、清正廉潔、文明服務,並依法接受監督。在依法查處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時,發現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違法行為應當給予處分的,應當向其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提出處分建議。
[編輯本段]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四條 海洋主管部門或者其他對海島保護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發現違法行為或者接到對違法行為的舉報後不依法予以查處,或者有其他未依照本法規定履行職責的行為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改變自然保護區內海島的海岸線,填海、圍海改變海島海岸線,或者進行填海連島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規定處罰。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採挖、破壞珊瑚、珊瑚礁,或者砍伐海島周邊海域紅樹林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處罰。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在無居民海島採石、挖海砂、採伐林木或者採集生物、非生物樣本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法規定,在無居民海島進行生產、建設活動或者組織開展旅遊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嚴重改變無居民海島自然地形、地貌的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九條 在海島及其周邊海域違法排放污染物的,依照有關環境保護法律的規定處罰。 第五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在領海基點保護范圍內進行工程建設或者其他可能改變該區域地形、地貌活動,在臨時性利用的無居民海島建造永久性建築物或者設施,或者在依法確定為開展旅遊活動的可利用無居民海島建造居民定居場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以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一條 損毀或者擅自移動領海基點標志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五十二條 破壞、危害設置在海島的軍事設施,或者損毀、擅自移動設置在海島的助航導航、測量、氣象觀測、海洋監測和地震監測等公益設施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 第五十三條 無權批准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而批准,超越批准許可權批准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或者違反海島保護規劃批准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的,批准文件無效;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拒絕海洋主管部門監督檢查,在接受監督檢查時弄虛作假,或者不提供有關文件和資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造成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破壞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編輯本段]第六章 附 則
第五十六條 低潮高地的保護及相關管理活動,比照本法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十七條 本法中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是指由維持海島存在的島體、海岸線、沙灘、植被、淡水和周邊海域等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環境組成的有機復合體。 (二)無居民海島,是指不屬於居民戶籍管理的住址登記地的海島。 (三)低潮高地,是指在低潮時四面環海水並高於水面但在高潮時沒入水中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 (四)填海連島,是指通過填海造地等方式將海島與陸地或者海島與海島連接起來的行為。 (五)臨時性利用無居民海島,是指因公務、教學、科學調查、救災、避險等需要而短期登臨、停靠無居民海島的行為。

⑤ 水與城市規劃和發展

李復興1李貴寶2

(1.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2.中國水利學會)

水是世間萬物生存的根本,城市是人類文明的集中地,更是創造文明的人類得以棲身的居所。水與城市的關系因為水的短缺和污染,以及城市化的發展,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得以如此重視。

一、城市的誕生與發展

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人類逐水而居,不少城市自然因水而誕生。水在城市誕生過程中,直接影響其風格和布局。水對城市的作用是全方位的,也是貫徹始終的。

在我國古代,城鎮之間的往來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內河航運而發展壯大的,特別是溝通全國的大運河培育了一大批著名城鎮。隋唐時期橫貫東西的隋唐大運河,先後孕育了長安、洛陽、汴梁等一批著名的古都,元代以後橫貫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則由於溝通了杭州、南京、北京等大城市的聯系而使之更加繁榮,同時在運河沿線也先後形成了一大批與之息息相關的中小城市,如揚州、淮安、徐州、濟寧、聊城、臨清、德州、滄州、通州等。可以說,如果那時沒有水、沒有水運,城市如何發展、如何得以繁榮,難以想像。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更與水有著緊密的聯系,古埃及的文明孕育於尼羅河,古印度文明發源於恆河,古巴比倫文明誕生在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兩岸,而黃河文明成為孕育中華文明的母親河。現代城市大都是在古城鎮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國內外許多大城市以及經濟發達的地區,大多坐落在大江大河附近,如我國的珠江三角洲和長江沿岸的城市,歐洲的萊茵河經濟帶,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沿岸等。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水,城市的發展也帶動了水產業、水文化的發展,然而城市的快速發展及其擴張也給城市帶來了水問題:缺水、水污染。

有水使城市充滿活力,缺水使城市走向衰亡。我國古代四大名鎮之一的河南開封朱仙鎮,在北宋時地處運河轉口地帶水陸要沖,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之成為盛極一時的水陸碼頭,而後來運河年久堵塞,水運不暢,商貿漸衰,城市也隨之失去活力,成為鮮為人知的荒涼小鎮。其他三鎮,即江西景德鎮、廣東佛山鎮、湖北漢口鎮則仍藉助水的活力,頗有名氣。

現代城市的發展和繁榮同樣要得益於水及其文化的發展。「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之所以聞名天下,正是因為有了美麗潔凈的西湖。相比之下,武漢的東湖,除了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全國首批頂級4A級景區以外,似乎沒有讓人想到更多,於是就產生了「東湖大,西湖名」這樣的評價。東湖除其文化底蘊與西湖相比較差之外,水質惡化、湖面一度被填占、資源喪失等也是困擾東湖發展的原因之一。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都江堰市因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工程而命名和聞名世界。由此看來,一座城市的興衰與水是息息相關的。擁有健康的水系統並且能夠科學配置合理利用水,讓水與城市完美地融合,城市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縱觀歷史,無論是外國還是中國,水資源豐富的地區歷來就是人口經濟最繁榮的地方,著名的義大利威尼斯水城就是一個典型。反之,水資源匱乏的地區其人口數量和經濟實力均明顯不如前者。

二、我國城市水問題

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治水興水歷來是興國安邦的大事。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針對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的嚴峻形勢,黨中央、國務院把解決水資源問題擺上重要位置,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增長率,而用水總量實現了微增長,特別是近10年來,部分地區實現了零增長甚至負增長;以佔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綜合用水量,保障了國民經濟3倍於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的高速增長。國家「十一五」規劃實施以來,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萬元GDP用水量下降20%兩項節能減排指標按年度全部完成。

然而,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與生產力布局不相匹配,既是現階段我國的突出水情,也是我國將要長期面臨的基本國情。水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

城市,由於人口高度密集和其經濟的快速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加之旱澇災害和水污染事故的不斷發生,城市水問題更加突出。

(一)缺水

缺水是我國城市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且有不斷加劇的趨勢。全國約655個城市,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10多個城市。著名的南水北調工程就是為解決北方地區的缺水而建設的,這樣可解決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嚴重缺水現狀。

其實城市調水早就有之,最早的如「引灤入津(天津)」工程。水源短缺制約天津城市的建設發展,影響了市民的正常生活。為了解決城市用水問題,國務院於1981年9月決定興建引灤入津輸水工程,跨流域從300多千米以外引灤河水。1963年,香港遭遇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為解決香港水荒問題,中國政府撥專款興建東深供水工程,1965年3月建成投產。隨後,引水調水的工程有「引灤入唐(唐山)」、「引碧入連(大連)」、「引黃濟青(青島)」、「引黃入晉(山西太原、大同等)」、「引江濟太(太湖)」、「東北的北水南調(松花江流域的部分水量調往遼河,以補充遼河中下游及吉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沿調水線地區部分用水)」、「甘肅引大入秦(大通河水跨流域調至秦王川地區)」等。

還有一種就是水質型缺水城市。如合肥市為典型的水質型缺水城市,巢湖雖然水量豐沛,但水體呈現嚴重的富營養化,特別是西半湖水質全年大部分時間為Ⅴ類或劣Ⅴ類水,2003年合肥市城市生活用水停止從巢湖取水,不得不從上游的響洪甸、佛子嶺水庫調水。由此可見,對水污染問題、對節水不夠重視,結果守在水邊沒水喝,還得舍近求遠取水喝。同樣,雲南滇池由於水污染,不得不從滇中調水,外流域調水已成為把滇池救活的最根本的措施。

(二)水污染

目前,全國現狀受水量及水質不安全影響的城鎮人口有近1億,保障城市飲水安全以及突發水污染事件的任務非常艱巨。2009年,全國重點城市共監測397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其中地表水源地244個,地下水源地153個。監測結果表明,不達標水量為58.8億噸,佔27%。

城市水環境污染嚴重,水污染事故頻發,有些污染已造成惡劣影響。如2005年11月,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苯類污染物進入松花江水體,引發重大水環境污染事件,導致哈爾濱全城停水4天。2007年5月,太湖藍藻暴發,導致無錫市城區的大批市民家中自來水水質突然發生變化,無法正常飲用,導致了空前的無錫水資源危機,市區斷水數日。可見水污染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瓶頸」,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水污染問題,國民經濟的發展將受到嚴重的制約。

城市面臨的主要水問題可以概括為:多數城市河道斷流,污水排放量不斷增加,河道水質惡變,藻類暴發頻繁;河道斷面不斷縮小,各種垃圾沿岸堆積,河道阻斷嚴重,排水功能下降,流動水域變成一團死水;河道整治硬質化,過於人工化,生態景觀布局差;城市水面不足,水域受到侵佔。

三、水與城市規劃和發展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城鎮化發展水平從1978年的17.90%上升到2008年的45.68%;自1978年至2007年,全國設城市總數從216個增加到655個,增長了兩倍多;人口城市化率由17.92%增加到44.94%,城鎮人口達6.07億人,可見發展速度之快。各級各類城市全面發展。其中,20萬人以下的小城市,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16個增加到286個,增長了近1.5倍,小城市人口從1331萬人增長到3760.1萬,增長了1.8倍;20萬至5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從60個增加到232個,增長了2.8倍,人口從1876.8萬增加到7410.1萬,增長了2.9倍;50萬至100萬人口這一級別的城市,從27個增加到82個,增長了兩倍多,人口從1994.7萬增加到5601.5萬,增長了1.8倍;100萬人以上的特大城市從13個增加到58個,增長了3.5倍,城市人口從2988.3萬增加到14830.1萬,增長了3.9倍,是增長最快的一類城市。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水資源的短缺和水污染對環境與生態的危害,以及水質型缺水問題也日益嚴重地顯現出來,給城市水資源利用與水環境的保護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城市功能的提升,對水量、水質、水環境、水生態、水安全、水景觀、水文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涉水管水的部門來說是新的重要的挑戰。

為此,水利部門提出:必須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節約、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承載能力、水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環保部門提出:把環境保護與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污染減排與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環境治理與保障改善民生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的綜合作用。

然而,目前我國的城市規劃依然是由建設主管部門在主導、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與水資源規劃以及環境保護規劃銜接協調的不夠。而不論城市如何發展,總得以水為先。人類生存發展離不開水資源,城市的生存發展更是要依靠水,城市的景觀美化更需要優良的水環境。

(一)城市規劃應依水而行,量水而定

大多數城市都是依託良好的水源發展起來的,城市是用水戶最集中、用水強度最大、供水保證率和水質要求最高的區域,也是水資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區域。而我們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很少考慮資源的承載力,沒有做到以水定規模、量水發展。因此,城市規劃應該以水定城,也就是說城市的規模、城市的發展都必須量水而定。同時,在規劃中必須考慮節約用水和水資源再利用。一方面城市在叫喊缺水,而另一方面城市又存在著水的大量浪費。

由於城市規劃和建設過程中缺乏對水資源承受力的考量,華北地區水資源超采量已超過1000億立方米,相當於兩條黃河的水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由於地下水超采,我國現在大概有60餘個城市、地區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地下水漏斗。從東部的上海到西部的烏魯木齊,從北方的哈爾濱到南方的海口,幾乎所有大中城市都存在因超采地下水而形成的地下水位下降,而有松軟沖積層分布的平原、盆地、河谷中的城市尤其嚴重。如蘇州50多年來累計的沉降大於60米,沉降區幾乎覆蓋蘇州全市。

城市規劃應將水資源承載力作為其指導思想之一,改革和完善城市規劃程序,加強城市規劃與水資源規劃和管理之間的協調,城市規劃應充分考慮城市水資源統一管理及可能採取的措施,並將其作為必要內容以一定形式反映出來。在以往工作過程中,水資源綜合規劃對城市總體規劃的約束作用不強,而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制定的水資源綜合規劃更強調它的服務性,往往是「以需定供」的規劃,城市發展的主觀性極大地影響了水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因此,應以水資源為制約條件制定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是確定城市發展的主導規劃,水資源綜合規劃是確定城市發展的重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規定「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遵循城鄉統籌、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和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資源、能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保護耕地等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傳統風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並符合區域人口發展、國防建設、防災減災和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規定「流域綜合規劃和區域綜合規劃以及與土地利用關系密切的專業規劃,應當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相協調,兼顧各地區、各行業的需要」。

如《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在規劃初期,特別強調生態環境承載能力、水資源條件對城市發展的約束限制。在論證北京適宜的人口規模時,重點論證了水資源承載能力條件下的人口規模,由水務部門完成的《北京地區水資源承載能力與建設適宜的生產生活方式研究》,為確定2020年北京市總人口控制規模提供了量化依據。同時在規劃中增加了「資源和能源的節約、保護與利用」章節,提出了建設先進的節水型社會的目標和城市建設要量水而行、總量控制、統籌配置的原則,尤其要加強對重點發展區域的水資源配置的原則。

(二)城市規劃應依水而謀,量質而劃

穩定的來水及其水量是城市規劃的基礎,而良好的水環境是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文明的標志,代表著城市的品位,體現著城市的特色。水環境是提升人居環境的基礎。作為水鄉城市,廣大市民的日常生活與水密切相關,枕河而居、擇水而棲是水鄉市民的首選。因此,開展城市水環境規劃也是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的一個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城市人居環境規劃的一個重要方面。

水環境規劃和建設要力創城市特色,營造城市新亮點,展示城市個性。要體現生態性和親水性。山無清水不秀,城無水景不美,人類有著天生的親水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廣大市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對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們嚮往自然。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充分體現城市水環境的景觀功能,是改善市民生活環境、提高市民生活質量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城市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所以,充分體現生態和親水已經成為現代城市水環境建設的重點。

水環境建設必須融多項功能於一體。城市水環境的本質決定了它的多功能性,城市水環境建設要最大限度地將城市水利、城建配套、環境保護、文化布局、旅遊開發諸多功能統籌布局。除了防洪、蓄水、環保、城市建設的功能外,更要賦予它景觀的功能,文化的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功能。

城市的規模與布局,要符合當地水土資源、環境容量、地質構造等自然承載能力,並與當地經濟發展、就業空間、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相適應;環境保護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從源頭防治污染,堅決改變先污染後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情況。近年來,不少城市因環境保護規劃未與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同步實施,或在許多城市的總體規劃中,對環境保護的論述往往還只停留在各個污染點治理的描述上,從而使城市環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環境污染日趨嚴重,致使城市環境建設不能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因此,隨著城市化戰略的實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推進,人民對人居環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規劃中的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水環境保護越來越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安徽省安慶市在水環境建設中重點抓好「五個化」,即文化、亮化、美化、凈化、綠化,其經驗和做法值得有關城市學習和借鑒。武漢市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譽,水資源豐富,稱得上「因水而居、緣水而興、以水為榮」。他們把水資源作為關系人民群眾生活、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從保障城市合理用水和水資源永續利用的戰略高度出發,大力推動節水、水環境保護以及濱水景觀建設工作,2009年3月被命名為「全國節水型城市」。武漢的漢口江灘,通過防洪工程的加強,濱水景觀的營造,使之在洪水季節能夠有效防洪,平日則為市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昔日凌亂不堪、常遭洪水侵襲的地方如今已成為武漢市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從2002年開始提出了六湖連通,使水景觀與城市交融,提升了城市的品質與景觀。桂林市從1973年到1995年,用了20多年時間重點治污;從1996年到2005年,重點對市區湖泊進行生態修復;從2006年到現在,開始全面生態修復的建設。目前,整個桂林市城市湖泊和河流生態修復都是相互銜接和貫通的,未來的桂林將是「千峰環野立,三水抱城流」。泰州市水系規劃,其中的鳳凰河的整治是泰州水文化水景觀治理的縮影,通過綜合的整治,鳳凰河不僅還原了過去一條自然生態河道,而且還充分反映了其是一條人文氣息的河流。

總之,城市親水景觀在全國還有許多,它們對挖掘城市文化和水文化的內涵,提升城市整體品位,調整旅遊業發展布局,塑造國際大都市形象,無不具有積極而又深遠的歷史意義。各大、中、小城市應結合城市自身的規模、所處的自然條件、經濟能力、技術水平,因地制宜,量力而為;充分發揮水利、藝術、建築行業工作者的聰明才智,對城市水利工程進行精心設計、精心施工,使其達到既有水文化的底蘊,又不危及城市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三)城市規劃應有涉水部門共同參與和協調

水是城市的血脈,是城市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基本保障,是城市的靈性所在。水對於城市,不僅是生產生活的基本條件,而且是生態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不可缺少的寶貴資源。把寶貴的水資源充分利用好,是提升城市品位、增加城市魅力、繁榮城市經濟、改善城市生活的必然選擇。

實現人水和諧發展、親水城市、濱水城市,必須多部門合作、溝通與協調。水資源應統一管理,水質水量要協調,水資源配置工作需要循序漸進。這方面黑龍江省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鑒。

2009年,黑龍江省全面推進濱水城市規劃建設,以水興城富城麗城,哈爾濱市在國內城市規劃建設中首次提出「以水定城」。提出濱水城市規劃建設的4個要求,即:

一要抓好濱水城市水資源規劃。樹立生態理念,注重環境保護;樹立文化理念,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樹立功能理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滿足城市的多種需求;樹立時尚理念,在風格上注重特色,體現大氣、靈氣、秀氣;樹立經濟理念,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

二要抓好濱水城市水資源保護。要把城市濱水區的規劃建設與實施國家江河污染治理重點項目建設和黑龍江省「三供兩治」等重點民生工程結合起來,加快推進濱水城市污水、垃圾處理工程建設。要把濱水城市防洪堤防建設與景觀建設結合起來,確保堤防安全。

三要抓好濱水城市水資源開發。要注重文化、休閑、貿易、旅遊等多種功能的綜合利用;要大力推進濱水城市旅遊開發,加快五大連池、鏡泊湖、興凱湖等濱水旅遊區建設。

四要抓好濱水城市水資源管理。加強國家《城鄉規劃法》的宣傳貫徹落實和執法監督檢查,理順管理體制,共同把水資源管好用好。

總之,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城市不能「越攤越大」,在城市建設中互相攀比,貪大求洋,勞民傷財地搞「形象工程」,城市的發展一定要適度規模,努力實現城市建設與自然環境的平衡。清醒地認識到調水不是萬能的,它只是解決水污染問題、水資源短缺的一種方式。任何一個城市的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都會受到資源環境的制約,我們必須尋找第三種方式來解決水的問題,發展低水經濟,營造節水社會;以水定城、量水定城。必須樹立「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追求人與水和諧發展的理念。實現城市與水和諧發展,必須堅持經濟、社會、環境生態協調發展的原則,資源利用的代際原則和區域間協調發展的原則;統籌兼顧水資源的水質保障與水量保障,水資源總量的宏觀控制與用水定額的微觀管理,城市供水系統安全與生態系統安全,城市規模的發展需求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的約束。

參考文獻

[1]張忠祥,錢易.城市可持續發展與水污染防治對策.北京:建築工業出版社,1998

[2]竺士林主編.城市發展與水資源.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3]張彤.探索城市與水和諧發展之路.北京水務,2007(6)

[4]張顯峰.專家建議:城市規劃應該量水而定.科技日報,2006-09-12

[5]姜文超,龍騰銳.水資源承載力理論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城市規劃,2003(7)

[6]毛利勝,周達,周以和.水境規劃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

[7]杜悅英.專家稱北京水資源問題是生態災難 調水不能長久.中國經濟時報,2010-06-10

[8]周生賢.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國環境報,2010-02-01

[9]水利部.中國水資源公報2008.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

⑥ 山西八大產業是什麼

山西八大產業:

1、種植業

2018年,山西省農作物種植面積3555.2千公頃,比上年減少22.5千公頃。

2、林業

2018年,山西省完成造林面積340.1千公頃,增長9.0%。年末山西省森林面積32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0.5%。

3、畜牧業

2018年,山西省豬牛羊肉總產量77.1萬噸,下降0.1%。其中,豬肉產量62.5萬噸,下降0.3%;牛肉產量6.5萬噸,增長10.0%;羊肉產量8.1萬噸,下降5.0%。牛奶產量81.1萬噸,增長4.7%。禽蛋產量102.6萬噸,增長0.7%。年末生豬存欄549.5萬頭,生豬出欄814.6萬頭。

4、漁業

2018年,山西省水產品產量4.8萬噸,下降9.9%。

5、工業

2018年,山西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1%。

6、建築業

2018年,山西省建築業增加值1152.8億元,按不變價增長6.1%。

7、房地產業

2018年,山西省房地產開發投資1376.6億元,增長18.0%。

8、郵電通信

2018年,山西省完成郵政業務總量94.1億元,增長29.9%

(6)山西水產業的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2018年,山西省國資委提出,山西省屬國企要把更多資源配置到發展新產業和新動能上,力爭通過三年努力,實現省屬企業煤與非煤產業「結構反轉」。

按照目標,未來三年,山西省屬企業增加值年均增幅10.9%,煤炭先進產能佔比由55.2%提高到70%以上。煤炭產業增加值年均下降4至5個百分點,佔比下降到50%以下。

⑦ 山西產業詳細分布

定襄法蘭最多,原平鋁、鍋爐、化肥最多

繼出台焦炭、煤炭產業振興規劃之後,昨日(11日),山西省政府又出台了電力、新型材料、食品、煤化工、冶金、裝備製造業等六個產業的振興規劃。至此,山西八大產業振興規劃全部出爐,未來兩年,這些產業將按照規劃中的藍圖目標發展。「從本周起,這些產業振興規劃中涉及到的相關部門及人員將接受專業培訓,以保證規劃的有效實施。」省政府工作人員表示。電力產業

將建八大煤電基地

未來兩年,我省電力產業將在淘汰落後產能的基礎上,建設八大煤電基地。

按照晉北、晉中、晉東三大煤炭基地建設要求和國家電網發展規劃,我省重點規劃建設的8個大型煤電基地,北部為大同、神頭、河保偏基地,中部為陽泉(含壽陽)、呂梁基地,南部為臨汾基地,東南部為長治基地、晉城基地。

到2011年,通過淘汰落後產能,促進電力企業重組,我省將形成具有國內較強競爭力的大型發電和電網企業,晉電將實現向山東、湖南、湖北和江蘇輸送。通過電價改革,逐步實現城鄉電價同網同價。

新型材料行業

兩年培育40個骨幹企業

未來兩年,要將新型材料產業培育發展成為全省的重要產業。到2011年年底,全省新型材料產業銷售收入要實現年均遞增15%,達到620億元。將從9個方面具體著手,分別為新型建築材料、鎂合金材料、耐火材料、陶瓷材料、釹鐵硼磁性材料、納米材料、煤系高嶺土、新型纖維材料及其他新材料。到2011年,培育40個年銷售收入超3億元的企業和企業集團。

冶金行業

太鋼將聯合重組省內鋼鐵企業

作為全省鋼鐵產業的龍頭企業,省政府「授權」太鋼集團聯合重組省內鋼鐵企業,力爭到2011年,該集團生產規模達2000萬噸以上,2015年達3000萬噸以上,屆時太鋼集團產能將佔到全省鋼鐵產能四分之三以上。

此外,還將形成太原、長治、運城、臨汾、呂梁5個鋼鐵生產基地,重點建設太鋼呂梁鋼鐵生產基地,建設晉南、晉北、晉西、晉東四個百萬噸氧化鋁生產基地,建設太原、大同、運城三個鎂工業基地和中條山銅業基地。

食品行業

兩年增加5個名牌產品

未來兩年,我省食品產業將著重打造龍頭企業、品牌產品。到2010年,全省食品產業中國馳名商標由目前的6個增加到10個,名牌產品由10個增加到15個。

酒類、食醋、乳製品是我省傳統的食品產業,未來兩年我省將重點扶持這些食品產業發展,同時還要做精做細小雜糧、肉類、特色食用油、干鮮果蔬、功能食品五類特色產品的加工。同時,我省還將培育壯大飲料製造、澱粉製品、方便食品三大現代食品產業。

裝備製造業

建設國家示範五大基地

裝備製造產品一直是我省的「拳頭」產品,在新出台的裝備製造業振興規劃提出,力爭到2011年,在該行業培育出10個國內名牌和8個中國馳名商標。

我省提出將建設煤機成套、鐵路裝備等具有國際水平的五大裝備製造國家示範基地,發展鑄造等四大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省政府將每年安排專項資金,以貼息、投資補助和資本金注入等方式給予重點支持。

煤化工產業

建立國家級工程中心

我省在此次煤化工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提出將培育銷售收入超100億元企業4戶,超50億元企業6戶,其中50億元以上企業銷售收入將佔到全省60%以上。

煤化工是高技術產業,科技創新決定著企業的成敗。為此,我省將建立1個國家級煤化工工程中心,5個國家級企業集中中心、20個省級技術中心,希望在劣質煤、高硫煤氣化等制約化工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上實現突破。

為支持科技創新,我省將從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中每年列支專項資金,幫助煤化工企業開展技術改造。

山西八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詳解

山西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加快推進我省優勢產業高效、持續、健康發展,決定編制各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按照山西省政府的安排,省發展改革委組織編制了煤炭、冶金、電力和新型材料等四個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5月13日,在全省工業振興大會上,山西省發改委主任李寶卿就八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重要性、編制過程、主要內容和實施等情況進行了詳解。

規劃的重要性—— 解決各產業當前問題,緊抓機遇實施規劃

山西省委、省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視我省優勢產業發展,煤炭、焦化、冶金、電力、裝備製造、煤化工、新型材料和食品等優勢產業,在全省產業發展中始終佔有重要的位置。近年來,我省優勢產業較好地發揮了資源、區位、技術、經濟環境、產業基礎和市場空間等優勢,取得了較大的發展。

但是,我省各產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差距,企業規模偏小,產業集中度低;技術裝備水平參差不齊,落後產能比重大;深加工產品發展不足,技術瓶頸尚未突破;資源利用率低,節能減排仍有差距,各產業普遍面臨著轉型生計問題。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中國經濟造成嚴重沖擊,對以資源型產業為主的山西省造成的沖擊更為嚴重,支柱產業市場需求低迷,生產大幅回落,企業經營十分困難,部分中小企業停產,各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李寶卿認為,盡管金融危機對我省優勢產業形成了嚴峻的沖擊,但也為產業的調整和振興帶來了重要機遇,一是從中央政策看,中央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應對金融危機的措施,出台了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了發展方向;二是從長遠發展看,山西作為重要能源基地的突出地位不會改變,國家在我省的各類試點所形成大的政策支持效應將進一步顯現;三是從各產業發展看,我省擁有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型骨幹企業,擁有煤炭、鋁礬土、石灰石、煤系高嶺土、白雲石等資源。因此,必須緊抓機遇,制定實施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促進我省優勢產業平穩運行、健康發展,加快我省優勢產業的調整和振興。

規劃的編制過程—— 多方徵求意見,兩月余規劃出台

2009年2月中旬,王君省長主持省政府常務會議,決定盡快編制我省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其中,煤炭、冶金、電力、新型材料由省發展改革委負責編制,焦化、煤化工、食品、裝備製造由省經委負責編制。會後,陳川平副省長召集省發展改革委、省經委負責同志就規劃的起草作了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發展改革委組織有關行業協會、研究院所的專家成立了規劃起草組,在多方面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煤炭、冶金、電力、新型材料規劃「徵求意見稿」。

3月下旬,省發展改革委致函省經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十餘個部門和有關省屬企業徵求意見,並專程徵求中國工程院王一德院士、中國工程院干勇院士、國家「863」新材料專家委員會副組長周少雄教授、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許並社教授和國家有關規劃執筆專家的意見。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形成了各規劃「上報稿」,報省政府領導審閱。

在編制《材料規劃》的不同階段,省領導多次指示抓好編制工作,王君省長、牛仁亮副省長、陳川平副省長始終關注規劃的編制情況,多次審閱規劃各稿並提出編制要求,按照省領導的指示和國家有關規劃的最新精神,形成了各規劃「送審稿」。4月下半月,各規劃陸續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

規劃的主要內容——規劃期均為3年,目標、任務、措施明確

「各規劃的規劃期都是2009年~2011年,同時,著眼『十二五』,提出了各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目標。各規劃參照國家的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都分析了產業現狀及面臨的形勢,明確指導思想和目標,提出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李寶卿在發言中重點解讀了規劃的主要內容,各規劃均包括了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推進措施三個部分。

以煤炭、冶金、電力、新型材料四個產業規劃為例,各產業按照不同的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分別提出了相應的總量目標:到2011年,煤炭生產能力保持合理水平,煤炭生產能力每年8.5億噸;冶金產業總量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生鐵、粗鋼、氧化鋁、電解鋁和金屬鎂產能分別控制在4500萬噸、4000萬噸、800萬噸、200萬噸和60萬噸;電力按照國家和省規劃統籌布局,裝機容量達到5500萬千瓦,外送電達到1800萬千瓦;新型材料產業要培育發展成為重要產業,九個行業銷售收入達到620億元。

而各規劃的主要任務有以下四個共同點:提高產業准入門檻、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加強資源環境保護。在提高產業准入門檻方面,綜合近期省政府關於產業發展的要求,規劃提出了高標準的技術水平要求,作為各產業的准入門檻。以煤炭產業為例,新建礦井規模不得低於年產120萬噸;兼並重組的礦井規模達到年產90萬噸。

在提高產業集中度方面,規劃提出了以大型骨幹企業為主體,兼並重組相關企業,優化資源配置。以煤炭產業為例,全省礦井數量減少到1000處,形成3個億噸和4個5000萬噸級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大集團煤炭產量佔到全省的75%以上。

在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方面,我省各產業普遍面臨著轉型升級問題,要實現產業調整和振興,必須繼續淘汰落後產能。規劃提出要關閉小煤礦和兼並重組1600處;淘汰落後煉鐵產能2000萬噸、煉鋼產能1600萬噸、電解鋁產能20萬噸;關停火電機組260萬千瓦;關停淘汰水泥行業的機立窯等落後窯爐。在淘汰落後產能的同時,要支持符合產業政策的中小企業發展,進一步建立完善落後產能退出機制。

在加強資源環境保護方面,實行資源保護性開採的政策,對煤炭、鋁礬土、石灰石、煤系高嶺土、白雲石等資源,合理規劃,提高資源利用率,要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努力完成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廢水排放達標率等節能減排任務。規劃還提出加快煤層氣開發,提高煤礦安全保障能力,拓展晉電外送市場等任務。

此外,各規劃還提出了相關推進措施,以促進產業調整和振興,其共同的措施包括積極拓寬產品市場、鼓勵自主創新、積極引進和培養人才、適當增加土地供應、改善投融資環境、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等六個方面。

規劃的實施——扎扎實實做好四方面工作

據李寶卿介紹,為扎實推進各優勢產業的調整和振興,各規劃最後部分明確了相關部門、行業協會、各市政府等各方面的責任,提出了有關部門的工作分工及進度安排,努力做到統籌兼顧,扎實推進,共同促進我省優勢產業的調整和振興。作為全省綜合經濟管理和投資主管部門,省發展改革委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扎扎實實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樹立全局意識,做好產業發展形勢分析,進一步強化產業發展的調查研究,把短期保增長與長期調結構結合起來綜合研究,提供運行動態,提出政策建議,做好經濟形勢分析;二是增強協調配合意識,做好推進工作的聯系溝通,在推進產業調整和振興中,加強與省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做好牽頭事項的銜接,做好配合事項的協作,加強與市、縣發展改革部門的聯系溝通,做到政令暢通、下情上達;三是提高服務意識,解決規劃項目的困難和問題,加快規劃項目的審核,幫助項目單位完善規劃土地、環評、節能審查等程序,幫助項目單位落實建設條件,共同努力解決項目建設的困難和問題。

李寶卿特別強調,第四方面工作是重中之重,即爭取國家對我省規劃項目的支持。他說:「抓住國家擴大內需、新增中央投資的機遇,積極爭取國家在項目核准和資金安排上對我省規劃項目給予支持。

閱讀全文

與山西水產業的發展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