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有前景的10個農村創業點子 在農村創業什麼最賺錢
目前,由於經濟的轉型導致了大量的勞動力回到了家鄉,在農村尋找創業致富項目成為了人們眼下關注的重點,由於農村廣闊的土地,一般來講種植類比較合適,當下有哪些有前景的種植項目呢
種植包括各種農作物、林木、果樹、花草、葯用和觀賞等植物的栽培,如今國家政策對農民好了,很多地區的農民種植都已經發家致富了,隨著時代的發展,環保、綠色、健康、養生等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主題,種植業也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很具投資價值的行業,尤其是綠色產品種植方向,種植行業選擇有很多,那麼到底哪些種植項目可以賺錢呢?
1.種植核桃
薄荷以全草人葯,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頭痛、咽喉痛、口舌生瘡、風疹、麻疹、胸肋脹悶以及防早孕等,薄荷油、薄荷腦既作為葯用,也廣泛用作芳香劑、調味劑。因而,種植薄荷市場前景看好,不但在我國市場暢銷,而且也是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以每畝薄荷產薄荷油25千克計算,其純收人高於種植一般農作物2~3倍。
Ⅱ 國外鮮切花生產現狀是怎樣的
鮮切花的生產和貿易是適應現代經濟和社會文明而逐漸發展起來的,世界各國花卉商品化生產的歷史並不長,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花卉業高速發展起來,經濟發展越快,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越高,花卉產業也就發展得越快,現在花卉產業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在當今世界的農副產品交易中,花卉業是惟一不受配額限制的產業,發展快、潛力大。20世紀50年代初,全世界的花卉貿易總額不足30億美元,到1995年達到了680億美元,其中鮮切花為370億美元。1991年,世界花卉消費額為1000億美元左右,1999年達到了2000億美元,預計在21世紀將有更大的增長,年增長率估計在10%以上。
花卉產量和產值最大的是: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和韓國。荷蘭是世界上第一大鮮切花生產國和輸出國,主要生產的鮮切花有:鬱金香、月季、香石竹、非洲菊、小蒼蘭、荷蘭鳶尾、百合、六齣花等。從荷蘭拍賣市場出口的切花,佔世界出口量的70%,其市場佔有率為全世界的63%,是世界花卉貿易的中心。哥倫比亞是第二大鮮切花出口國,主要生產月季、香石竹、菊花等。1995年,哥倫比亞的鮮切花出口佔世界鮮切花貿易額的14%。第三大鮮切花出口國是以色列,以生產月季和香石竹為主,1995年,以色列的鮮切花出口佔世界鮮切花貿易額的4%。德國占鮮切花進口量世界第一名,每年進口花卉達8億美元。其次是美國,每年進口花卉約6億美元。人均年消費前三名是:挪威(155.5美元)、瑞士(142美元)和日本(133美元)。
菊花源於我國,但是因為消費觀念不同,我國人民喜歡盆栽藝菊,在盆栽藝菊的技術以及品種培育方面技高一籌,而歐美人更喜歡鮮切花,菊花的切花生產在歐美國家得到了普及和發展。在現代花卉的結構中,鮮切花生產佔領了主導地位,占總量的60%,小盆花佔30%,觀賞植物佔10%。現在,菊花的商業品種達到了3000個,已經成為世界上四大切花之一。其栽培面積在主要花卉生產國荷蘭有782公頃(1993年),義大利1127公頃(1990年),德國730公頃(1990年),日本人偏愛菊花,1994年菊花鮮切花的種植面積已經接近6000公頃,切花菊產量接近20億枝。
雖然花卉業發展時間比較短,但是已經具備了現代商品化生產的基本要素:
1.花卉生產的高度專業化、自動化和社會化
花卉品種成千上萬,真正形成規模化生產並大量投放市場的品種並不多。在常見的品種當中,各個生產國家和地區根據自身的優勢,其重點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國家或地區,在鮮切花生產的各個環節上分工也越來越細,每一個環節都有專業公司負責,出現了種苗(球)公司、基質公司、肥料公司、農葯公司、設備公司、機具公司、包裝材料公司等。每個專業公司只負責生產的一個環節,各公司之間相互銜接、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整個生產過程。在很多先進的花卉生產國家,都擁有大面積的生產溫室。由於溫室結構標准、設備先進、降低了花卉生產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大大促進了栽培的科學化水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質量和產量。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對於花卉生長的各個環節已經掌握了量化指標。先進的自動化溫室可以根據不同的花卉種類,不同的生長階段,通過計算機控制,對其所需要的營養元素種類、濃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基質的pH等進行自動調節。20世紀90年代以後,在重視花卉品質的同時,越來越重視服務。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出現了許多中介機構,許多國家和地區成立了花卉協會,作為政府、生產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進行宏觀指導、開展信息交流和技術推廣,促進了產業的發展。
2.產品標准化、市場規范化和貿易的國際化
由於民族習慣的不同,各個國家或地區欣賞花卉的標准也不相同,所以,在花卉生產過程中,世界各國的分級標准不盡相同。但是隨著花卉業的快速發展,各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標准愈來愈嚴格,要求愈來愈高,不但對花卉自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且對整個生產流程(包括包裝、運輸、檢疫等)提出了系統的要求。同時隨著貿易的發展,各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標准逐步同化,向著一個共同的標准發展。鮮切花的交易逐步從傳統的直銷方式過渡到了商業化運作程序中,出現了專業的中間商和貿易中心。目前荷蘭的阿斯梅爾、美國的邁阿密、哥倫比亞的波哥大和以色列的特拉維夫是國際上的四大鮮切花集散地。
3.科研與生產相結合,新品種不斷涌現
產業的快速發展,必然要求技術的巨大進步。為了解決生產中的問題,科研與生產日益緊密的結合起來。許多從事花卉業的大學、科研機構承擔了基礎和大型項目的研究,較大型的花卉公司則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所或研究室。在哥倫比亞,每個花場都有一個研究室。科研的目的主要集中在品種改良、花卉保鮮、生物工程等方面。隨著科研的發展,不斷開發出新的花卉品種,美國DNAP公司已經研究培育出了藍色玫瑰,荷蘭創造了「白色矮牽牛」,1986年,荷蘭培育出了世界上首株黑色鬱金香。
Ⅲ 鮮切蔬菜是什麼意思
鮮切蔬菜加工技術是近年國際上發展最快的一種蔬菜加工實用技術。 鮮切蔬菜產品在國際上已成為蔬菜商品化的新形式,在國內將成為蔬菜消費的新趨勢。 鮮切蔬菜產業的發展是延長蔬菜產業鏈條的一個新的突破點。 伴隨國內快餐業、連鎖零售業和旅遊業的發展,鮮切蔬菜市場需求量會大幅度增長。 在日本和歐美,配送經過清洗、切割、滅菌處理、密封包裝的鮮切菜早已是現代農業企業的物流模式,通過品種篩選、加工工藝優化、微生物控制、包裝材料選擇等綜合配套技術應用,使鮮切蔬菜保鮮期延長到7—10天;市場供應范圍由200—300km擴展到國內及國際市場。可使企業提高產量;降低成本10—15%,增加效益15%。 【我國目前的現狀】鮮切蔬菜在我們國家最成功的一次推廣是去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的集中供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奧運結束以後,進入超市和大型食堂是最主要的去向。經過近一年的試運作,北京的一些大超市,基本上都已經進入良性供應。 【鮮切蔬菜的優勢】「雖然鮮切菜價格貴了一倍,但省去了自己買菜、洗菜、擇菜、切菜的時間,更加衛生、方便、快捷」,還節省了水費和收拾垃圾的時間。在超市裡保鮮時間4—7天,預留了提前打折促銷的空間。 【目標客戶群】上班族、單身貴族、收入較高家庭、知名西餐廳、連鎖餐飲、大型食堂等。 【利潤】比散裝蔬菜利潤高30%。 【缺點】1、成本較高,因為選擇原料的標准嚴格;2、南方人有吃新鮮的嗜好;3、整個過程必須是全冷鏈;4、消費需要一個認同的過程。 【前景】根據時令蔬菜的特點不斷滿足消費需要、研發新的產品成為可能、南北東西不同產區的產品都可以進入超市、提高超市的檔次和供應商品牌知名度。 贊同 0| 評論
Ⅳ 求相關論文 題目"如何發展中國鮮切花生產業"
鮮切花如何把握發展方向
高品質鮮切花無法實現規模化生產,是雲南鮮切花在拓寬出口市場中遇到的瓶頸,提高鮮切花品質的重任無疑由企業和花農合作組織來完成,他們也成為雲南省政府、雲南花卉產業聯合會今年的重點扶持對象。然而部分企業在發展中,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無法把握企業發展方向,導致在生產上盲目擴大,遇到了整體品質失控、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嚴重的甚至出現了企業生存危機。不久前,記者就生產企業如何發展的問題采訪了部分業內人士。
揚長避短明確自身定位在實現高品質產品規模化生產的過程中,企業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利益增長點,能否做到揚長避短,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在采訪中,大多數業內人士都認可,鮮切花企業的優勢不應體現在生產規模上,而應該體現在技術、品種資源以及品牌價值上。昆明楊月季園藝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楊玉勇說:「隨著產業的發展,員工工資、土地使用費等生產成本會越來越高,這些因素限制了企業在規模化生產上的發展,企業也永遠不能成為生產領域的主體。企業的利益點最終將會轉移到品種、服務和品牌三個方面。」
雲南麗都花卉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應雄告訴記者:「過去的幾年裡,麗都的月季切花生產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公司是通過種苗的盈利來貼補切花生產,這種狀態直到今年才改變。去年年底開始,麗都實行生產改革,採取責任人承包生產制度,將員工分成若干個生產小組,公司提供生產設施和品種,責任人負責生產管理,盈利後,兩者按比例獲取利潤。到目前為止,改革的效果非常好。在改革過程中,公司由過去生產者的角色,改為扮演種苗商、組織者和質量控制的角色,擺脫了生產負擔,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務實經營注重市場培育
找准了自身定位,企業通過有效管理、品牌打造等手段就可以實現最大價值。雲南英茂花卉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泮川說:「就目前我國的花卉發展水平,國內的企業基礎還比較薄弱,所以企業在發展中一定要量力而行。新品種研發是產業發展的方向,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長時間的積累。在國外,8至15年會有一個有商業價值的新品種,而整體的花費約需1億元人民幣,因此,短期內我們不會將新品種研發作為發展戰略的重點。此外,我們一直在努力實現企業規范化,規范體現在品種結構的合理性、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守信的市場銷售以及優質的售後服務等方面,而這些則是企業長遠發展需要經歷的。」
中國芊卉(集團)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景發談道:「對於企業發展來說,最關鍵的是務實。芊卉是一家偏重貿易的生產企業,經營涉及到花卉產業的各個環節,保障企業的這些環節正常運轉非常關鍵,我們的優勢是擁有一個強大的財務隊伍,我們能准確地核算出員工的工作效率,保證各個環節都能獲得最大的利潤。只有注重成本管理,才能保證企業運轉。在人員管理上,我們實行利潤中心制,員工的收益與所負責的項目以及公司利潤直接掛鉤,多勞多得。這兩年,花卉行業的人才流失現象很普遍,但在芊卉的核心團隊里,跳槽現象非常少。」
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技術總監張力認為,企業應通過長期對品質的控制,以及注重市場影響的培育,實現品牌價值,並充分利用品牌優勢。拍賣中心的統計顯示,有些知名的品牌,其價值佔到產品價值的30%至40%。雖然現階段,這些工作效果不能立竿見影,但長遠來看,這才是企業的優勢。
鮮花保鮮技術的發展方向
中國自古就有插花的習慣,並且逐漸摸索出一些能使瓶花觀賞時間延長的方法,如用清晨的露水泡花,每天更換新水,剪枝或炙黑花枝的基部使其炭化,在瓶水中加入食糖等等,這正是當今鮮花保鮮業的雛形。
隨著時間的發展,鮮花保鮮已不僅僅局限於如何延長花卉瓶插的時間、如何降低運輸中的損耗、如何延長花卉銷售的時間,如何提高花卉的品質等方面,而是開始注意如何降低環境污染,如何節省成本等。與此同時,保鮮的分工越來越細,分為采後保鮮、運輸保鮮、銷售保鮮、消費保鮮。同時,涌現出大批著名的專業保鮮企業如寶康可利鮮(CHRYSAL)等,他們有著豐富的產品,對於鮮花銷售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甚至每一種花都推出了相應的產品。專業的產品換來了極其豐厚的利潤。
在荷蘭,每一枝鮮花從母體切離下來,都及時受到了科學的護理,一直到消費者的手中,都能保持極佳的狀態。作為世界最大的拍賣中心,到這里進行拍賣的鮮花都必須經過第一道保鮮處理,也就是說,沒有經過采後處理的鮮花是沒有辦法進入市場流通的。而在中國,傳統的家庭式生產對鮮花的采後保鮮遠遠沒有重視。即使大規模的切花生產企業,也講究盡快地把花賣出去,加快資金的流動。加上對成本的擔憂,也很少會考慮對鮮花進行采後處理。對於生產保鮮制劑的中國企業來說,產品單一,對環境污染嚴重,效果不明顯等問題非常突出。而處於城市的花店,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鮮花報損。且不說放在店裡的鮮花,就是剛到的新貨,往往打開箱時,也會有一股熱浪襲來,許多鮮花在路途中就已經發熱報損了,給花店經營者造成很大的損失,熱天更是如此。因此,為了降低風險,許多花店在過完情人節後便關門打烊或做起其他生意,直到來年新春才重新開門營業。這也是為什麼中國花卉行情冷熱差別如此巨大的原因之一。因此,做好鮮花的采後保鮮,對於整個切花行業的健康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Ⅳ 百合的栽培管理有哪些要點
百合的栽培管理:1.露天或溫室種植:(1)種植時間:百合的定植時間要根據供花時間而定。利用薄膜日光溫室種植百合,可以做到周年供花,可收獲二茬花。百合生長周期為70~130天。因此,百合種植常採取秋栽和春栽,也可在初夏栽。這樣,在五一、國慶、聖誕節、元旦、春節等節日都能有鮮花供市。
(2)種植:栽前,對收獲後的種莖先在室內排開,上蓋草晾種5~7天,促進百合表層水分蒸發,以利發根和出苗。栽植時,種球應分檔種植。先在整好的地上,按行距30~40厘米,開深3~4厘米淺溝,然後在溝中按株距15~20厘米挖穴,種莖栽入穴中時,底部朝下,1穴1個。覆土厚以鱗莖頂端離土表3.5厘米左右為宜,並稍加按緊。栽植深度要適宜,過淺,鱗莖易分瓣;過深,出苗遲,且生長細弱,缺棵率較高。每667平方米用種量250千克左右。
2.盆栽生產: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許多國家把盆栽百合列為主攻方向。由於盆栽百合品種繁多、色彩斑斕、形態高雅,為觀賞花卉中的珍品。至今,日本、荷蘭、以色列、美國等國家,盆栽百合已成為開花盆栽植物的主產品之一。近年來,通過培育方法的改進,在市場已可周年供應。我國在切花百合生產取得較快發展的基礎上,也已開始嘗試盆栽百合的產業化生產。
3.中耕除草:鱗莖的生長發育需要疏鬆的土壤環境。栽種後,需多次中耕除草。中耕宜淺,防止傷根。生長至封行時,不再中耕除草。尤其在開花後,百合進入休眠,雜草能遮蔭降溫,延長葉片壽命,對鱗莖的養分積累和生長有利,不必除去。
4.施肥:生長期間,應多次追肥,肥料種類以有機肥為主。一般追肥3次。第1次在2月前後,掌握晴天解凍時機,施腐熟人畜糞勻鋪畦面。施後速培土覆蓋,培土應薄而勻,稍蓋住肥料即可;第2次在百合苗高10厘米左右,即4月上旬施提苗肥,用於加速上盤根生長,促進壯苗;第3次在6月中旬收獲珠芽後,此時如見葉色褪淡,則將速效化肥碳酸氫銨兌水施入。此外,以0.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效果亦佳。
5.排灌:春天結合中耕除草和施肥,將排水溝中的泥土培於畦上,以利排水暢通。春末夏初。地下部分新的仔鱗莖形成後,因其鮮嫩多汁,溫度高,濕度大,土壤板結,病害極易發生,需漸加深排水溝,降低田間濕度。7~8月,鱗莖增大,並進入夏季休眠,更須保持土壤乾燥疏鬆,切忌水澇。但遇久旱無雨亦應灌溉,以土壤略帶濕潤為宜,不可大水漫灌。如有套種作物遮蔭,一般可不灌溉。
6.鋪蓋稻草:百合出苗時,為保墒,防大雨沖刷,減少雜草,不使土錶板結,保溫調溫和防止夏季高溫而引起的百合腐爛,出苗後應用稻草覆蓋。
Ⅵ 什麼是鮮切蔬菜
鮮切蔬菜加工技術是近年國際上發展最快的一種蔬菜加工實用技術。
鮮切蔬菜產品在國際上已成為蔬菜商品化的新形式,在國內將成為蔬菜消費的新趨勢。
鮮切蔬菜產業的發展是延長蔬菜產業鏈條的一個新的突破點。
伴隨國內快餐業、連鎖零售業和旅遊業的發展,鮮切蔬菜市場需求量會大幅度增長。
在日本和歐美,配送經過清洗、切割、滅菌處理、密封包裝的鮮切菜早已是現代農業企業的物流模式,通過品種篩選、加工工藝優化、微生物控制、包裝材料選擇等綜合配套技術應用,使鮮切蔬菜保鮮期延長到7—10天;市場供應范圍由200—300km擴展到國內及國際市場。可使企業提高產量;降低成本10—15%,增加效益15%。
【我國目前的現狀】鮮切蔬菜在我們國家最成功的一次推廣是去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的集中供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奧運結束以後,進入超市和大型食堂是最主要的去向。經過近一年的試運作,北京的一些大超市,基本上都已經進入良性供應。
【鮮切蔬菜的優勢】「雖然鮮切菜價格貴了一倍,但省去了自己買菜、洗菜、擇菜、切菜的時間,更加衛生、方便、快捷」,還節省了水費和收拾垃圾的時間。在超市裡保鮮時間4—7天,預留了提前打折促銷的空間。
【目標客戶群】上班族、單身貴族、收入較高家庭、知名西餐廳、連鎖餐飲、大型食堂等。
【利潤】比散裝蔬菜利潤高30%。
【缺點】1、成本較高,因為選擇原料的標准嚴格;2、南方人有吃新鮮的嗜好;3、整個過程必須是全冷鏈;4、消費需要一個認同的過程。
【前景】根據時令蔬菜的特點不斷滿足消費需要、研發新的產品成為可能、南北東西不同產區的產品都可以進入超市、提高超市的檔次和供應商品牌知名度。
Ⅶ 我國花卉現狀及發展前景和方向
① 我國花卉行業現狀
我國發展花卉產業只有20多年的時間,作為一項新興產業,其發展迅猛。從1984年到2003年的20年間,我國花卉種植面積增長了27倍,產值增長了57倍,出口創匯增長了47倍,分別達到了43.5萬公頃、353億元和9756萬美元。
花卉產品結構嚴重失衡。
我國花卉產品結構嚴重失衡,綠化苗木、草皮等產品佔了絕大多數。據介紹,我國花卉銷售額最高年份時達到540億元,但是八成以上是觀葉植物、綠化苗木和草皮,鮮切花和盆花所佔比例有限。
產業效益低下。
與一些花卉大國相比,我國花卉產業效益還很低下。我國花卉栽培面積位居世界第一,但是鮮花總量占國際市場的比例約為3%。據了解,我國大多數大中城市的鮮花六成以上都是進口的,自產鮮花的份額微不足道。由於重視程度和投入不夠,不少本地花卉還在節節萎縮。
產業發展缺乏科技後勁和內涵。
我國花卉產業缺乏科技後勁和內涵,正面臨考驗。傳統的大路貨花卉由於不注重科研更新和提純復壯,品種嚴重退化,已經難登大雅之堂。
國際市場競爭力低。
近年來,我國花卉產業呈現出超常規發展態勢,生產面積增長過快、產品結構不合理,導致質量低、效益低,導致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低下。
② 我國花卉行業的發展前景
花卉是大有潛力的朝陽產業。
我國花卉消費絕大多數屬於集團消費和節假日消費,全國城鎮人口年平均消費鮮切花3枝,按全國人口計算人均消費不到1枝,個人消費人均不到2元。如果我國人均鮮花消費能力提高到人均5元,僅國內個人年消費總值就增加37億元以上,所以國內花卉市場的潛力巨大。
西部大開發戰略將帶動花卉市場的發展。
當前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專家預測,以生態環境建設為切入點,西部12省區僅退耕還林對苗木的年需求量就在400億株以上,缺口很大。西部廣大地區的退耕還林、治理沙漠化、石漠化、泥石流、建設綠色通道工程等對花卉苗木有很大的需求量。
小城鎮建設為花卉業提供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全國范圍內的城市與小城鎮建設將掀起城市綠化、美化的熱潮。以廣西為例,按照規劃,「十五」末廣西的城鎮化水平將由目前的23%提高到31%,屆時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將分別達到36%、30%和10平方米。這為花卉業提供了較大的產業發展空間。
國際花市的活躍為我國花卉業開辟了另一增長點。
目前,國際花卉市場異常活躍,近幾年行業產值(包括鮮切花、盆花、盆景、綠化苗木、草皮等)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遞增。就鮮花消費來說,世界人均年消費額為3美元,西歐、北美人均年花卉消費額在100美元左右。我國也已躋身世界花卉生產和消費大國行列,特別是我國的盆景和珍稀花卉在國際市場上十分搶手,出口前景廣闊,近10年來,我國花卉出口創匯額達2.6億元以上,以後,隨著我國花卉產品的品質、規模等不斷提高,花卉出口業還將呈不斷增長趨勢。
Ⅷ 雲南花卉產地有哪些
雲南因氣候、生物、地質、地形等的相互作用,造成了雲南土壤類型的多種多樣及垂直分布的特點。全省初步劃分有16個土類,佔全國土類的1/4,其中,紅壤佔全省土地面積的一半,是省內分布最廣、最重要的土地資源,故雲南有「紅土高原」、「紅土地」之稱。
雲南是全國植物種類最多的省份,熱帶、亞熱帶、溫帶、寒溫帶等植物類型都有分布,古老的、衍生得、外來的植物種類和類群都很多。在全國的3萬種高等植物中,雲南就佔60%以上,被譽為「植物王國」。雲南樹種繁多,類型多樣,葯用植物、香料植物、觀賞植物在全省范圍內均有分布,故雲南還有「葯物寶庫」、「香料之鄉」、「天然花園」之稱。其中可供觀賞的奇花異卉、美葉良木近2500多種。因此,雲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花卉王國。這不僅是世界上觀賞植物寶貴的種質基因庫,也是雲南發展花卉產業的資源保障。雲南是世界上許多著名花卉品種的原生地,如百合、山茶等,同時還有許許多多的野生花卉資源有待開發。
雲南省具有立體氣候的特點,這使各種氣候類型的花卉,無論是溫帶的,還是熱帶、亞熱帶的,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適生地。尤其是以昆明、玉溪為中心的滇中地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世界上主要的鮮切花品種在這里都能實現周年規模化生產,而且品質好,生產設施要求不高。
另外,雲南地處低緯度高海拔地區,具有光照充分而且紫外線強度大、溫差大等特點,這使引進的蝴蝶蘭、康乃馨、玫瑰等很多花卉品種的栽培效果都好於原產地,在花朵碩大、色彩艷麗等方面超過了引進地。
雲南花卉產業的發展始於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上政府扶持,雲南花卉已取得較快的發展。從1994年開始,雲南鮮切花產量一直保持全國第一的地位,目前雲南省年產鮮切花13億枝,佔全國鮮切花總產量的一半左右。
百合之鄉——阿子營地處高原明珠滇池的源頭——昆明市松華壩水源保護區,距昆明30公里。百合花種植的最佳適宜區,已成為雲南省最大的百合花生產基地,是中國夏秋百合的優勢主產區之一。
晉寧位於滇池南岸,屬昆明市郊縣區,與玉溪市接壤,花卉栽種主要以玫瑰、康乃馨、非洲菊、百合4大切花為主,種植品種有120多個系列品種。
呈貢的斗南花卉交易市場和昆明花卉拍賣交易市場,是全國一流的現代化花卉交易中心,「斗南花卉」於2007年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中國馳名商標。
滇西北的山茶、杜鵑品種多樣,品質也出眾。
雲南省5萬畝花卉生產基地布局為:以崑曲高速路沿線為主,建立5000畝花卉示範園區,吸引國內外企業到雲南進行花卉產業開發;以昆明、玉溪為中心,溫帶切花生產基地達到 3.5萬畝;以迪慶州香格里拉縣為中心的球根花卉生產及示範基地達到4000畝;西雙版納、元謀和元江等熱帶地區建立熱帶花卉生產基地達到5000畝;昆明地區建立蘭花和盆花生產基地達到1000畝。
Ⅸ 求相關論文 題目"如何發展中國鮮切花生產業"拜託各位大神
鮮切花產業必備四要素 鮮切花產業已逐步發展成為中國農業結構調整的支柱產業,是中國農業新的經濟增長點。鮮切花產業將是有識之士投資農業的理想選擇。 你想投資鮮切花產業嗎?你想投資成功嗎?那麼你必須深知鮮切花產業四要素。 一、鮮切花產業第一要素棗企劃:企劃就是企業計劃。任何企業首先必須制定計劃,然後再執行計劃,一個正確的計劃、好的計劃,等於企業一開始就已經成功了一半,這種計劃來源於對當前市場的分析,對潛在消費能力的評估。鮮切花產業是時令性、季節性產品,計劃還涉及客觀(特別是氣候)條件可能產生的限制。 假如你要做一個規模化、專一性的鮮切花企業,你首先要考慮做什麼,什麼時候做或什麼時候出產品。比如你要建立一個康乃馨生產基地,首先你要選擇品種及品種的比例搭配,從顏色上確定,紅色應佔50%,黃色應佔20%,雜色(復色)應佔30%;從花型上確定,大花應佔60~70%,小花應佔30~40%;其次你要規劃產品產出時間,從季節上確定,當年10月至來年3月的冬季花應佔80%,夏季花只佔20%;冬季花在國慶、元旦及春節前後產花量應佔60%,夏季花最好集中在母親節前後出花50%以上。如果你要建立一個月季花生產基地,首先品種要選擇正確,在注重傳統花色的基礎上,盡量發展新奇品種;其次出花時間特別重要,應立足於春節和情人節集中出花,在此期間的出花量應佔全年出花量的60-80%或者更高。如果你想建立一個鶴望蘭生產基地,首先考慮應進購種子還是半成品種苗,種子生產周期長,半成品種苗生產周期短;其次你要有足夠的耐心並對市場充滿信心。如果你想建立一個洋蘭生產基地,你應該注重大花蕙蘭和蝴蝶蘭的發展,並把生產質量擺在第一位,因為洋蘭的主要消費市場在日本,你的產品應該出口。如此等等,我不可能全部告訴你,當你涉足鮮切花產業這一行業時,你或你的麾下人士應該是專家。但有一點我還是要提醒你注意,1999年的計劃你應該重點圍繞建國五十周年的國慶節、世紀之交的元旦、春節來做;1999年花卉產品消費將上一個新台階。 二、鮮切花產業第二大要素棗資金:資金是計劃執行的動力,是企業的血液;有人把資金稱為子彈,認為企業謀事如同戰場,要打仗,當然要有子彈。相應的企劃應有相應的配套資金,資金不足,計劃不能執行,企業將癱瘓,資金太多,等於浪費。資金不多不少而時時又有緊迫感的企業將促發你的奮斗精神;你的職工也一樣明白,如果他們不努力,淘汰的不但是你,也將是他們自己,他們為了自己的前程,將為你鞠躬盡瘁。如果你想建立一個10萬平方米的中型康乃馨生產基地,你採用一般鋼架大棚設施時,你必須投入資金850萬元;你如果採用簡易鋼架大棚技術,你僅需投入550萬元,就可完成一個生產周期,第二個生產周期兩種方案一樣,總生產費用僅為450萬元。你當然可以擴大生產基地,使你的資金有效利用,你照此核算,根據你的資金情況。不緊不松地發展,千萬不要貪多,也不要冒進。 三、鮮切花產業第三大要素棗技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鮮切花產業技術更為高深,但不是高深莫測,中國鮮切花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由於各級政府重視,已如同雨後春筍、欣欣向榮,同時也涌現了一大批從事鮮切花產業的人才。只要你重視人才、善待人才,相信你很快就能網路到你需要的人才,為你謀事;同時你也可以派人深造,學成後為你所用。不管怎樣,技術是企業之靈魂,不可或缺。 四、鮮切花產業第四大要素棗管理:「管理出效益」。這是簡單的道理,其實此話深奧得很。鮮切花產業是新興產業,如何管理才能出效益?鮮切花產業中有一種流行模式,是「公司+農戶」模式,這種簡單模式有效,但管理難,往往是農戶得利,公司受損。我們在操作中將這種簡單模式復合化,使之變為「公司+基地+技術+農戶」模式,從而保障了公司、農戶雙方的效益,你不妨一試。當你獨立經營鮮切花產業時,你首先要制定明確的管理計劃:權力必須下放,責任必須到人,效益必須掛鉤,獎懲必須分明,如此管理,才能方寸不亂。同時最重要一點,許諾必須兌現。對員工要有承諾,但不能承諾誇大,誇大的承諾不能兌現,將造成員工對抗情緒,有損企業發展。 綜上所述,鮮切花產業必須具備企劃、資金、技術、管理四大要素,缺一不可,只要你靈活掌握,靈活運用,你從事鮮切花產業,成功將始終與你有緣。
Ⅹ 高三地理 1.分析肯亞發展鮮切花生產的自然優勢。 2.簡述肯亞發展鮮切花產業的經濟條件 3.由於
肯亞現在鮮花產業正在縮水啊
乾旱,歐洲空中交通管制,還有「碳足跡」,從肯亞運到歐洲溫室氣體產生的太多。
本來鮮花產業是肯亞第二大創匯產業。可憐的躺著也中槍了。
我好像記得,全世界最好的玫瑰是高原玫瑰,三個國家最好,好像就有肯亞。
1,全年溫差不大,最低氣溫10-14度,最高氣溫22-26度,這個氣溫很適合鮮花生長,地處東非高原日照時間長,且日照強度高,水資源豐富。
2,鮮花運輸依賴空運,內羅畢國際機場的航班可以直接到達世界絕大多數大城市,運輸方便。作為政府創匯支柱產業之一,各方面優惠政策和扶持政策很多。勞動力也便宜。而且已經形成產業鏈。
3,鮮花這東西的需求不是剛性需求,運輸成本提高那隻能降低生產成本了。無非一,提高種植技術,增加出產效率。降低中間環節。整合資源,形成規模化種植,這樣來降低成本。
我也算嘔心瀝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