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產業如何規劃自己的發展方向
在產業發展和規劃之中,要確定產業發展方向,明確產業發展的重點
2. 磨丁的產業發展規劃
1、國際商業金融會展產業。2、旅遊度假產業。3、國際保稅物流加工園區。4、文化教育醫療產業。
3. 台灣 的「5 2」產業發展計劃
台灣從來就沒有所謂秩序井然的五年計劃或五年規劃~
所以也不知匿名題主哪聽來的52計畫~
台灣現在聽到"52"這個數字,大都只會連想到台灣的棒球巨炮鋒哥的背號.
4. 產業發展規劃的工業化的三個階段
工業化可分為三個階段:
1、以輕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像英國等歐洲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過程是從紡織、糧食加工等輕工業起步的。
2、以重化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化工、冶金、金屬製品、電力等重、化工業都有了很大發展,但發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業。
3、工業高加工度化的發展階段。在重化工業發展階段的後期,工業發展對原材料的依賴程度明顯下降,機電工業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這時對原材料的加工鏈條越來越長,零部件等中間產品在工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迅速增加,工業生產出現「迂迴化」特點。加工度的提高,使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並不成比例增長,所以工業發展對技術裝備的依賴大大提高,深加工業、加工組裝業成為工業內部最重要的產業。
以上三個階段,反映了傳統工業化進程中工業結構變化的一般情況,並不意味著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完全按照這種順序去發展。例如,新中國建立後,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就是首先集中力量建立起一定的重工業基礎,改革開放初期再回過來進行發展輕紡工業的「補課」,而現在則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5. 發展第三產業的戰略和規劃是什麼
中美嘉倫為您總結了發展第三產業的戰略選擇和總體思路
在我國的第三產業發展中,應該選擇何種發展戰略、發展方法和發展路徑是各方爭論的焦點。結合我國國情和第三產業發展的內在規律確定戰略發展方向尤為重要。
是漸進發展還是跨躍式發展?
從新中國經濟發展史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這樣一個基本規律,即第二產業發展優先。這客觀上也是當時國民經濟發展和應對國際經濟政治環境的需要。反觀第三產業,建國以來雖然也得到迅速發展,但其佔比很長時間沒有明顯變化,1952年佔比為28.6%,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一直徘徊在30%左右,2000年才達到40.7%。這種比例變化顯示出第三產業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到了政策抑制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再按常規路徑,而應該採取傾斜政策,釋放第三產業的發展潛能,實現第三產業在現有基礎上的跨躍式發展。
是全面提升還是局部突破?
由於政策資源的有限和現實經濟條件的制約,實行產業傾斜政策,推動第三產業發展應避免全面出擊,最好是整合現有資源,找准切入點和突破口,實現局部突破。首先,應鼓勵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率先實現第三產業的提升,實現區域突破。目前,各大城市都比較重視第三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提升第三產業的具體要求。應順應這些要求,鼓勵工業化程度較高的地區積極改善產業結構,實現第三產業的優先發展。其次,應加快推進第三產業的支柱行業尤其是金融業的發展,實現行業突破。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但近些年來金融業在第三產業中的佔比不斷下降,這種狀況如果持續下去,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因此,應及時調整有關政策,鼓勵金融業加快發展,從而帶動第三產業乃至國民經濟的發展。
是依靠行政還是依靠市場?
目前,我國正在全面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因此市場化應是第三產業發展的主流。但考慮到第三產業中某些行業的公共服務屬性和目前行業主管的現實格局,筆者認為,當前推進第三產業發展,應以市場手段為主,行政手段為輔,關鍵在於降低第三產業的准入門檻和稅收負擔,為其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要兼顧這兩方面,目前最迫切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深化稅收體制改革。通過適當降低稅賦解決第三產業整體稅負過高和中外資企業稅負不一致問題,利用稅收調節的手段,加快第三產業發展。
綜上所述,中美嘉倫認為,我國發展第三產業要選擇「跨躍發展、局部突破、市場為主」的戰略,並以此為基礎確立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即: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強化市場機制,改善第三產業發展環境,加大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力度,全面促進第三產業發展。
6. 企業5年產業發展規劃怎麼編寫
企業五年的產業發展規劃怎麼編寫?要根據前五年的平均水平做一個測算,然後對銷售成本費用利潤資產規模都有一個整體的測算之後才能變一個五長期的五年規劃。
7. 2020年產業規劃該如何做
產業規劃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除了產業發展選擇和細分行業定位,還要關注對市場形勢、產品需求、資金平衡等方面的研究分析。
產業規劃之前,必須根據產業資源狀況,對可能的企業或項目進行面對面交談,了解其發展規劃、落地要求,從而分析產業主題的可行性。
確定核心產業與重點產業的方法:
(1)洞悉園區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戰略,了解區域產業基礎和擁有的產業資源,劃出可以重點發展的全部產業范圍,即園區意向產業。
(2)研究國家產業政策,看哪些產業屬於國家重點鼓勵的,哪些產業屬於國家明確限制的,對劃出的園區意向產業范圍進行縮小集中。
(3)研究國內外經濟發展走勢與行業市場發展情況,掌握意向產業是否存在市場潛力和市場風險,同時分析技術發展趨勢,看意向產業的技術是否存在替代轉型的風險。
(4)根據各方面的研究分析情況,聚焦某個或某幾個產業,將其作為園區的重點產業,並將其中最具發展潛力且最適合自己園區的產業定為核心產業。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