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傳統工藝在文化產業中運用

傳統工藝在文化產業中運用

發布時間:2021-02-28 03:15:59

㈠ 對傳統工藝的傳承與發展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要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

工藝美術是典籍之外的一支活態文化,承載了民族的造物智慧,是民族文化的生動表徵,是民族鄉愁的載體。

在文化轉型和城鎮化背景下,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發展更關繫到如何用文化和藝術來涵養我們的經濟和文化產業,使傳統文化中精神的、心性的、情感的以及道德的種種軟性的構成,成為我們這個民族發展的動力,具有工藝匠心傳承的現實意義。

(1)傳統工藝在文化產業中運用擴展閱讀:

工藝發展是一個系統的生態工程,一旦喪失生活載體,則成為形式的遺存。在社會轉型過程中,傳統工藝美術的文化生態發生變化,包括傳統村落減少,地域文化個性受到同質化消磨,傳統工藝美術的生存土壤發生改變,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大量農村青壯年湧向城市。

傳統工藝美術等生活的文化難以發展壯大,民居營造、生產工具製作、生活用品加工等手藝人漸次老逝,內生動力不足,相關手藝後繼乏人等問題仍然嚴峻。

加上大工業發展,不少體現精湛手工製作技藝的傳統生產工藝被機器大生產所替代,不少民間以使用功能為主的器物被新材質、新形態的工業產品取代,傳統工藝和形式語言等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物質載體。還有民間傳統信仰、禮儀、習俗等不同程度上弱化,傳統工藝美術以及民間文化的表達方式和意義傳播受到影響。

就此需採取積極行動,把保護傳統工藝美術技藝,與修復工藝美術文化生態結合起來。要修復傳統工藝美術的自然節律載體,充分認識傳統生活中集會、節氣以及與歲律相合的傳統節日作為民間工藝文化等生成土壤的重要意義,進一步還原和培育傳統節日里豐富的民俗、民藝內容,在都市生活的假期空間里充實民間工藝等活動內容。

要修復傳統工藝美術相關的人生禮儀載體,深入把握傳統民間藝術的色彩、符號、形制等與生活相依存關系,有計劃地恢復和培育優秀民間禮儀,增強文化認同與情感維系,培育民間工藝文化發生與應用的文化空間。

要修復傳統工藝美術的社會聚落載體,深刻認識工藝美術與傳統村落、居民、生活的依存關系,推動傳統村落保護,促進恢復傳統民居營建、民俗活動等,保護民間文藝的豐富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們要在自覺、自信的基礎上,修復民藝生態,留存工藝匠心,守望文化鄉愁。

㈡ 中國傳統美術元素在當前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不告訴你,你長的太老了 我寫的也是這篇論文 告訴你一點吧 中國傳統美術元素在當前藝術中的運用很多比如說服飾 建築 鈔票 等等 太多太多了 想知道的話 請我吃飯我幫你寫

㈢ 中國傳統工藝品的中國傳統文化工藝品現狀

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它的市場定位是在生活較為富裕的人群。美國的人均收入每年超過3萬美元內,消費能力全球容最強,所以美國歷來是中國工藝品的主要市場。在中國工藝品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進一步開拓美國市場是中國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所關心的問題
工藝品一直是中國的傳統出口產品,過去由國營的「中國工藝品進出口總公司」主營出口,每年出口一直在10億美元左右。工藝品的消費對象主要是中產階級與小康之家,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購買能力最強,所以美國歷來是中國工藝品的主要市場。美國有50個州,每個州的市場比一些國家都要大,所以進入美國如同進入了50個國家,值得我們高度重視與大力開發。近年來,由於不少企業自營進出口,以及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中小民營企業己成為中國工藝品出口的重要力量。

㈣ 中國傳統文化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應用

中國傳統文化中包涵著豐富的管理思想,這些思想始終貫穿著中國從古到今的管理實踐,涉及到行政、經濟、軍事、文化、家庭等社會的各個方面和層次,這些管理思想及實踐的文化底蘊就是中國倫理型文化傳統。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有著深刻的聯系,我們要把古代優秀的文化與我國管理實際結合起來,促進管理的發展。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世界管理理論的正統地位由美國轉移到了有中國文化背景的日本。在日本管理界存在著一種普遍現象,就是高層管理者幾乎人手一本中國的《論語》、《周易》和《孫子兵法》等書。可以說,日本和許多東亞、東南亞國家的文化都與中國文化有很深的淵源。日本及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騰飛及其富有東方個性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產生和發展,引起了人們的一番思考。所以,在今天我國的改革開放中,構建一個具有我國民族特點的適合目前生產力狀況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個迫切的也是必然要完成的歷史性課題。我們應該從日本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的成功經驗中得出一個基本結論:我國管理不應該單純照抄照搬西方的科學管理理論,而應該立足於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深挖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源寶庫。只有將西方科學管理理論與我國傳統文化的「合理內核」有機地契合起來,這才是我國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現代社會中的人並非機器,而是有意識、有感情和有社會關系的「人」。每個人都有其特殊的社會關系及以此為依託的復雜的人文背景,科學管理制度在其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響。我國有著長期的歷史積淀,人的心理觀念、道德准則和價值取向多元多變,人們的社會利益關系有多種多樣的不同,這些因素構成了我國人文背景的特異性,這種特異性常常與科學管理制度要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傳統文化在我國各個領域都存在著很大影響,研究傳統文化對我國管理方面的影響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以儒學為代表的倫理型管理思想可概括為「修己」和「安人」,即以自我管理為起點,以社會管理為過程,最終實現「平天下」之目標。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立業—治國—平天下,是其管理思想的邏輯演繹,將家、業、國、天下的管理只看作是人口和范圍的不同,而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沒有本質的差異,對家族的管理方法同樣適用於企業和國家,這樣就形成了以家族管理為出發點的中國傳統管理思想。以倫理文化為基礎的家族管理思想與西方制度化科學管理理論不同,西方管理強調理性准則,不論親疏遠近,一律用統一的組織制度和紀律來約束人們的行為。而倫理型管理是以由已及人來看待社會,把治家的倫理道德准則及管理方法運用於企業及國家管理中,要求企業成員要象父子、兄弟一樣相處,結果導致了在管理中講人情、講關系,平均主義大鍋飯。這種管理方法企業內部人際關系比較融洽,但內部交易成本太高,企業對員工飲食起居、生老病死考慮的較多,領導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做人的思想工作,結果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還是不高,企業經濟效益較差,企業目標變成了社會福利目標。
無論是內地近年成長起來的私人企業,還是港、奧、台及東南亞久負盛名的華人企業無一不是家族式企業,他們的管理理念和經營成功的文化底蘊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同時華人在海外的創業環境使他們必須以自我奮斗,依靠家庭成員協作,依靠同族、同鄉幫助才獲得成功的,所以家族成員、同鄉之間自然產生了一種信賴、親情,管理中也就形成了寬容、仁愛、平均為准則的倫理型管理模式。
家族式管理模式有其優點,表現在:一是企業的員工多實行終身僱傭制,員工穩定且很少流動,因而人力資源開發投資少,員工培訓成本低,且能確保員工的整體素質高。日本企業的「型組織」及管理模式的成功主要歸功於此。二是職工對企業的依賴性強,企業有較強的凝聚力。終身僱傭和年功工資制使員工不願離開企業,一旦跳槽到新的創業,工資福利就重新從零開始。因而將員工的利益和命運與企業聯在了一起,培育了員工愛廠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和責任感。因此在建廠初期和企業處於困境時,能提高企業的耐久力和抗風險能力。三是內部人際關系和諧。家族式管理講求以情動人,以行感人,以德服人,領導同職位權力較少,用個人權威較多,因而勞資矛盾沖突少,企業的人事糾紛少,不易產生西方企業那種勞資對抗激烈,罷工、示威、成批解僱工人等惡性事件。同時企業領導層大多是老闆的親戚,班子團結,特別是老闆具有絕對權威時,因而決策集中,管理效率高,成本低。四是對新技術、新工藝有較強的吸收消化能力,能有效地防止企業機密和技術專利的泄露,其內部技術創新也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企業內部的「五小」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五是家族式企業中管理者(老闆)和員工(僱傭者)在感情上存在著「主恩圖報」的思想。在儒學倫理中特別講究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價值理念,家庭人倫觀念中的「養育之恩、三生難報」等在東方式的管理理念中就具體化為主恩圖報的思想。靠親緣關系進入企業的員工會有血濃於水的親情,有視老闆為衣食父母的報恩心理,非親緣員工也會有知遇之情、賞識之親、重用之恩,他們會以加倍的努力去報答,如若某人忽視或違背了這種倫理價值觀和行為准則,則會引起公眾的指責,有時很難在社會上立足。這種無形的倫理道德觀對社會公眾的約束,使家族企業主從中受益匪淺,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家族企業管理平庸、技術低下,但仍有很強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原因所在。
正因為東方倫理型管理模式具有以上優點,使西方許多學者對人際關系近乎赤裸裸的商品關系的西方管理提出了異議。在西方頗負盛名的中國問題學者埃德溫·賴肖爾指出,中國文明的基本特點是「寬容與友好」,他說在科學技術領域西方文明占據明顯優勢,在對人生終極目標及最高意義的洞察上中國文明則深刻的多。他特別推崇老子的「道」和無為而治的思想,他指出中國文明的思想和精髓在於自我抑制和經濟調和,而西方個人功利主義和社會產業主義的「病根」和出路正在於此。另一位「國際智者」阿諾德·約·湯因比則在《歷史研究》中預言21世紀將是中國的文化時代,他在一次「展望21世紀」的演講中闡述了這一觀點,他指出中國文化將是21世紀人類走向全球一體化、文化多元化的凝聚力和粘合劑,特別是人類掌握了可以毀滅自身的高度技術文明手段,同時又處於極端對立的政治、意識形態營壘中,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寬容與和諧。他指出如果中國文明不能取代西方文明成為人類的主宰,那麼整個人類的前途將是可悲的。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埃茲拉·沃格爾認為,由個人主義造成的「美國病」應該用「東方葯」來治,西方國家及民族應該學習東方國家的團體主義精神。
進企業的能人不能及時公平地提拔重用,挫傷他們的積極性,不能形成庸者下、能者上的用人機制。若老闆及其管理者憑優越感而濫用權力,親疏分明,就會造成大多數員工有怨言,因而這類企業當成長到一定規模後其弱點非常明顯,導致企業不攻自破。家族式管理過分重視人情,忽視制度建設和管理。這種管理模式使企業內部人際關系融洽,為企業帶來和諧的利益,但企業不是家庭而是一個社會經濟組織,其成員的個人目標和利益與企業目標和利益存在一定的差異和沖突,特別是沒有血緣關系的員工之間,以及員工與老闆及親屬或親信之間的利益關系的調整,必須有一個客觀公正的標准,用統一的制度和紀律來約束全體成員的行為,才能形成客觀公正的管理機制和良好的組織秩序。同時家族企業在領導選擇上往往以血緣親疏為標准,採取子承父業和親戚總比外人可靠的家族繼承製,忽視個人的才乾和品行,從而導致企業持續發展受阻,領導更替造成企業破產的事例屢見不鮮。當讓位於他兒王安本人被稱為慈善的獨裁者,他敬業、勤奮,不貪財,為員工謀福利,因而很受員工的愛戴,但他忽視制度建設和管理,被美國商業周刊稱為「管理泛泛平庸者」。家族企業領導者的作用非常突出。他們的道德、行為端正,作風嚴謹,奉公敬業的表率作用,業務素質上也要求有一技之長,他們許多是復合型人才,不僅是某個技術領域的專家,而且也是精明的商人,還是公關能手。由於他們的才能而限制了許多下屬作用的發揮,壓制人才的成長,形成個人絕對權威。因此這類企業經常會出現「成也蕭何,敗地蕭何」的現象,即能人經濟現象,當個人決策正確時,不僅決策迅速,貫徹有力,還會提高個人的權威;但當其決策失誤時,也得不到他人的及時提醒,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同時,當此人不在或退位,組織會出現人才斷檔,權力真空現象(繼任者很難在短期內形成個人絕對權威),造成企業一時期內混亂或無組織狀態。家族式管理任人唯親現象嚴重。他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按親疏遠近而非因才適用,因此在組織內產生「自己人」和「外人」的差別,造成「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家族主義氛圍。外人為生存也就趨炎附勢,拉幫結派,形成「你群」和「我群」的派系。有時為保護「外人」的利益他們會團結起來與老闆或「自已人」抗爭,造成企業內訌。因此家族式管理要麼凝聚力很強,人際關系融洽,要麼內部四分五裂,派系紛爭。家族式企業的管理目標往往是以社會責任和員工福利為第一位的,而將經濟效益放在第二位。由於這類企業在創業時有親朋幫助,兄弟打天下才獲成功,從倫理道德上講不能忘了患難弟兄,因而為他們謀福利義不容辭。同時為兼顧公平對全體員工也會一視同仁,企業包攬了員工的住房、醫療、保險、子女就業乃至全家的生老病死,很容易將企業辦成福利組織。
「人為邦本」:關於對象管理現代西方管理理論認為:人是管理對象中最能動、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事實上,這些現代管理思想在兩千多年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就能找到源頭活水。《尚書·盤庚》記載:「重我民」、「施實得於民」;孔子主張富民、教民(見《論語·子路》),重視「民、食、喪、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堅持「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的基本觀點,強調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國滅身。因而,在我國現代管理當中,應該充分重視人的管理,關心下屬,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他們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促進事業的發展。
「人之能群」:關於管理組織,現代管理在組織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辦事效率、行為規范等方面都提出了許多科學的理論。儒家的管理組織理論則集中體現在荀子所說的,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群」是人類生來就有的本能,而要使之成為現實的社會組織,就必須有「分」。所謂「分」,作為組織結構、倫理結構、職業結構以及國家的管理機構等,是人類生存的保證,社會正常運轉的前提,組織有序化的標志。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社會組織可以使人類的整體力量得到匯集和放大。儒家所提倡的「五倫」(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是中國傳統社會組織形態的基石,它所包含的家族主義傾向在現代管理中已不具有普遍意義,但其中所追求的親密型的人際關系,對於現代社會組織來說,卻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潤滑劑」,有了緊密的組織架構,就會便於人員和機構的密切配合,在工作當會提高管理效能,進一步推動事業的發展。

㈤ 藝術創意在文化產業及社會生活中的魅力和作用,求大神給予靈感寫策劃案

首先從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界定、新媒體藝術的概念界定、新媒體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現象三個方面展示了文化創意產業中的新媒體藝術元素。然後從現象出發,論述了新媒體藝術之於文化創意產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了新媒體藝術對復興文化產業,保護文化遺產,提高文化商品的附加值的意義,並強調了其對文化創意產業實現體驗經濟與美學經濟的推動作用。最後,總結了新媒體藝術在未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的地位。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文化創意產業;體驗經濟;美學經濟

一、引 言

2009年底,詹姆斯·卡梅隆再次以《阿凡達》驕人的票房,突破自己曾以《泰坦尼克號》創下且保持了12年之久全球票房第一的紀錄。在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的角逐中,《阿凡達》獲得三項大獎,「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攝影」和「最佳視覺效果」。該片提供2D、3D和IMAX-3D三種制式,在中國國內,不僅出現了連夜排隊搶票的景象,在一些沒有IMAX-3D制式影院的城市,甚至出現了組團去附近城市只為看到效果最佳的《阿凡達》的「壯舉」。這樣的瘋狂和痴迷,從現實的角度,展現了新媒體藝術的絕佳魅力。

新媒體有三個基本特徵:一是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傳播形態、狀態,二是增強了信息傳送的互動性和即時性,三是實現了高科技、多技術、多媒介的融合。

而新媒體藝術以信息科學和數字技術為載體,以現代藝術為內容,以大眾傳播科學理論為綱領,將信息通過媒介的傳播技術將科學與藝術的高度融合,應用到文化、藝術、商業、教育和管理領域,並且,以此對文化藝術本身和文化產業產生重大影響。

二、文化創意產業中的新媒體藝術元素

(一)文化創意產業的概念界定

文化創意產業這一概念的生成主要來自以英國為首的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政策文件,因此帶上了濃重的地方色彩,各自的概念界定往往與其國家本身的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和認知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具有全球普遍認同意義的概念目前還未產生。我國近年來發布的官方文件,包括《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文化部關於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中,仍未採納「文化創意產業」這一說法,而是保留了過去的稱謂「文化產業」。

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教授、澳大利亞創意與創新重點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和項目主管、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知名文化創意產業學者約翰·哈特利認為,文化創意產業著力描述一方面在於創意藝術,這主要表現在個人才能上,另一方面在於文化產業即質量因數,這兩方面的結合。它是近些年來在新知識經濟范圍內的信息通訊技術,就是我們所說的新媒體技術的語境下,它們在理論和實踐中提供城市消費者互動式運用的概念[1]。

而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領域領軍人物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元浦認為,文化創意產業是在當今全球化條件下,以新媒體傳播方式為主導,以藝術文化消費時代人們的精神需求為基礎,以高新技術傳播為支撐,以文化經濟全面結合為自身特徵的,國家、行業、技術領域交叉或創建的新型產業集群[2]。以上二位國內外著名學者對文化創意產業區別文化產業的認識中,都強調了新媒體技術和網路等新傳播方式這類要素的創意地位。

而各國關於文化創意產業的分類也不盡相同。英國將其分為13類,包括廣告、建築、藝術品交易、工藝品、時裝設計、電子出版、時尚、互動休閑軟體、影視、音樂、表演、電視廣播。 美國依舊版權分為4類:核心版權產業、交叉版權產業、部分版權產業、邊緣支撐產業。聯合國則分為傳媒、卡通、電影、娛樂、網路游戲、旅遊、文化、網路信息、音樂、戲劇藝術、藝術博物館等。

(二)新媒體藝術的概念

新媒體藝術的先驅羅伊阿斯科特認為,連結性與互動性為新媒體藝術最明顯的特徵。它的表現形式包括:影像及互動裝置、虛擬裝置、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動畫動漫、影視廣告、網路游戲、數碼藝術設計、數字插畫、CG靜幀、數字特效、DV、數碼攝影等。新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非常多,但共通點就是被大眾所接受的途徑以及作品的直接互動,通過人的觸摸、空間移動、聲、光、電等的效果,參與到作品的創作中。新媒體藝術創作需要經過:聯系、融入、互動、轉化、展現這五個階段。首先必須有人與裝置之間的聯系,並全身融入其中,而非僅僅在遠距離觀看,通過與系統和人產生互動,這將導致藝術作品與人的意識之間的轉化,最後展現出全新的影像、關系、思維與效果。

將當代新媒體藝術與傳統藝術相比較,其發展有著獨特的時代背景。它已不再僅僅依賴個體藝術家的才華和靈感,而是依賴整個藝術創作體系、藝術傳播過程及方式、藝術媒介手法與參與方式等的全面創新。圖像時代、消費時代以及「數字化生存」是新媒體藝術發展的現實語境。

首先,圖像成為人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和資源,對許多人來講,甚至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科技時代的圖像主要集中於用聲、光、電為載體的多媒體種,而不再集中於平面中的圖像、文字等這類靜態印刷物中。「當代藝術及文化正在變成一種視覺、聽覺的感官藝術文化,而不再是平面的印刷文化,這已經是不容小覷的事實。」[3]

其次,當今世界消費主義的盛行,使得商品的價值已不只是其使用價值,人們消費商品,也可能是為了滿足內心需要的符號消費、儀式消費等,消費也成為藝術活動的基本方式。藝術經紀人出現後,處於藝術家和群眾之間,他們了解並熟悉藝術家,懂得藝術欣賞,自身又賦有很強的營銷能力,清楚明白市場需求,最重要的是他們富有經驗,可以通過消費的方式把藝術推向大眾。

再次,MIT著名教授尼葛洛龐帝筆下的「數字化生存」時代已經日漸成熟,科技的發展引起傳媒形式的變化,藝術的多媒體化以數量越來越多、類型越來越新穎的大眾文化產品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為標志。通過媒介,文化藝術傳播的速度更快,范圍更廣,效率更高。而且,媒介融入了藝術的創作的整個過程,真正可以成為藝術中的一部分。藝術傳播與媒介技術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帶來的語境的分離和重構,也讓人們從根本上重新認識了藝術創作對生活的傳統觀念的反應。

(三)新媒體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現象

當今,數字媒體就像是文化藝術創意產業的發動機,它以IT 技術和CG技術為核心,極大地推動文化經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影視、動漫動畫游戲研發、廣告、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開發與信息產業、建築、工業、服裝等一系列的藝術設計、系統模擬、圖像分析、虛擬裝置等領域,並涉及到科技、藝術、文化、教育、營銷、經營管理等諸多領域[4]。

首先,分解文化創意產業,可以看到新媒體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文化創意產業可以分解為三組概念,即文化、創意和產業。第一,文化(包括藝術)傳播借新技術革命下的新形態媒介,提高了傳播效率,又增加了受眾的審美感受,並通過「點擊」、「復制」等形式,擴大了傳播的接受范圍和接受頻次,增加了受眾的「被捲入感」,從而,產生了新媒體藝術的最重要傳播特點交互性。第二,新媒體的使用使創作者的「創意」能夠更大限度地發揮,因而,提高了作品「創意」的表現力。第三,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帶來了受眾的數量激增,創造了更多的文化消費需求,使文化具備成為一個產業,並保持盈利性的必要條件。

其次,考察文化創意產業的分類,仍然可以看到新媒體藝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電影電視廣告是新媒體藝術介入較快較多,也是進入大眾視野最多的領域;動漫和軟體開發業運用新媒體藝術的虛擬現實和交互性更多,並且發展主要依賴新媒體技術的個性;隨著人們生活中電子產品的增多、閑暇時間的減少以及閱讀習慣和獲取信息習慣的改變,數字出版的興起和發展正在日益增加與新媒體藝術的融合;而旅遊會展業,在近年來更加註重新媒體藝術要素的融入,北京2008年奧運會和上海2010年世博會中,新媒體、聲光電的運用給觀眾帶來了大量的美感體驗。

㈥ 中國傳統技藝的歷史貢獻和文化價值

中國傳統民間技藝是中國民間傳承下來的工藝,如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樣式千姿百態,形象普遍生動而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製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並蘊含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徵,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意義
中國民間技藝是中華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炎黃子孫溝通情感的紐帶,是彼此認同,是彼此認同的標志,是規范行為的准繩,是維系群體團結的黏合劑,是世世代代錘煉和傳承的文化傳統。在民俗中凝聚著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創造、民族的真善美。
今天,我們將把民俗文化中的優秀部分和真諦展示給包括農民兄弟在內的廣大民眾,使他們對中華大地、對祖國同胞、對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淳厚的民俗民風懷有更深刻的眷戀、熱愛和崇敬。
傳統技藝是民間傳承下來的技藝,每一門技藝都烙著民族的印記。傳統技藝包括:剪紙,陶藝,年畫,皮影,還有變臉,刺綉,泥塑,木刻,木雕,舞龍,戲曲等等。
中國傳統民間技藝是中國民間傳承下來的工藝,如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樣式千姿百態,形象普遍生動而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製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並蘊含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徵,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傳統技藝是指一門有著悠久文化歷史背景的技術、技能,並必須經過一定的深入研究學習才能掌握。每一門技藝都烙著民族的印記。

㈦ 中國傳統工藝有哪些

1、民間工藝是大眾生活民俗的藝術體現,是中國民俗文化的藝術瑰寶。中國民間工藝有:剪紙、年畫、布藝刺綉、春聯、陶瓷、漆器、花燈、泥塑、木雕、風箏、竹編、皮影、編織、印染、微雕、玉雕、磚雕、石雕、核雕、內畫、皮影、紫砂、蠟藝、文房四寶、書畫、銅藝、麵塑、木偶、糖人等。

2、舉例:剪紙又稱刻紙,具有悠久歷史和廣泛民眾基礎的民間藝術,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和寶貴遺產,在民俗活動中佔有重要位置,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流派:蔚縣剪紙、山西剪紙、陝西剪紙、山東剪紙、揚州剪紙、佛山剪紙、福建剪紙。

3、春聯又稱「春貼」、「門對」,起源於桃符,華人過春節的重要標志,具有悠長的歷史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春節貼春聯已成為民間最重要的節日習俗,以對仗、工整、簡潔、喜慶為主要特徵的漢族特有的文學藝術形式。

4、陶瓷漆器起始於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燦爛文化藝術的瑰寶,民間工藝的重要組成部份,中國古代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的傑作,代表派系:中國傳統工藝三絕:北京景泰藍、福建脫胎漆器、江西景德鎮瓷器;以及龍泉青瓷、揚州漆器、洛陽唐三彩、北京雕漆、平遙推光漆器等。

5、花燈又稱燈籠,中國漢族傳統民俗工藝品,漢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漢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寶,鬧花燈為元宵節節日習俗,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著名派系:潮州花燈、芷溪花燈、秀山花燈、泉州花燈、北京宮燈。。。。等等

㈧ 怎麼將中國傳統工藝和文化娛樂產業結合

總體來說一般,復據我觀察制韓國人凡是看到中國傳統工藝品,第一句都是,和我們國家的很像啊~韓國人更熱衷本土工藝,我沒見到過韓國有賣中國傳統工藝很火的地方(也可能是還沒發現?)在韓國的中國城,也沒有賣的,所以我個人猜測應該是不太好賣,不然為什麼沒人賣?除非是韓國本土工藝也沒有的中國很地方特色的一些小工藝品,他們倒是很好奇。不過很看重價位,因為在韓國人心中,凡是madeinchina都被狠狠的烙上了便宜這兩個字,即使是很貴的手工藝品,韓國人都是不認可的(他們根本不懂價值)覺得韓國製造才是極品,所以中國的東西在這很多都賣不動,也很無奈

閱讀全文

與傳統工藝在文化產業中運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