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

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

發布時間:2020-11-25 22:56:12

Ⅰ 健康管理在中國的需求現狀是怎樣的呢

中國健康管理相關人才缺口近2000萬

健康管理師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早已家喻戶曉。以美國為例,截至2012年,美國已有31萬專業健康管理師,他們工作在不同機構中(如社區、養老院、康復中心、醫院等);預計至2020年,美國健康管理師數量將增至7.3萬多人。大約每10個美國人就有7個享有健康管理服務。此外,日本有營養師40萬人,美國有注冊營養師超過6萬人,而我國目前營養專業人員還不到1萬人,我國健康管理服務比率低至1/15萬,即我國15萬人中才配有1名健康管理人員。

在國家新列的健康管理師職業培訓課程項目中,亞健康管理師和兒童健康管理師被優先提出。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全球范圍內,健康者佔15%,亞健康者佔70%,有疾病、不健康者佔15%,可以說人們普遍處於亞健康狀態。按每100人配備1名亞健康管理師計算,13億人口就需1300萬名亞健康管理師,而目前差距懸殊。

全球人口健康狀況分析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此外,政策持續加碼大健康產業。《「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等國家政策相繼發布。

2018年兩會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獲批,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取消,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大健康」已上升為國家級戰略。

而我國健康管理專業化人才非常奇缺,並且隨著健康產業的持續升溫,人才需求缺口還會不斷加大,健康管理在這樣的趨勢下成為了一個具有潛力的朝陽行業。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健康服務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Ⅱ 中葯要如何發展

中葯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海外市場需求不斷上升

中葯企業經營現狀分析

2014-2018年品牌中葯收入增速始終維持在10%以上,2017
年開始逐季提升,2018Q1受流感影響收入增速大幅提高至20%以上。14-18年品牌中葯利潤增速維持在10%-30%,業績穩定。
而非品牌中葯17年開始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且利潤有所下滑。17年開始,品牌與非品牌中葯凈利率水平呈現分化趨勢,品牌中葯企業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中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葯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7500億元,同比增長21.1%。我們預計到2018年中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0780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6.04%,2022年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7680億元。

中國中葯材市場規模分析

2010年我國中葯材行業市場規模僅為232億元。到2016年我國中葯材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670億元。
2017年我國中葯材行業市場規模約746億元,同比2016年的670億元增長了11.3%。

1、政策支持

2017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法》做出了一系列具有中醫葯特點的重大制度創新,奠定未來中醫葯發展基礎。《「十三五」中醫葯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加快推動中醫葯的傳承與創新,實現中醫葯事業振興發展,並提出「完善中醫葯國際標准,形成不少於50項葯典標准和100項行業標准,實現20-30個中成葯品種的葯物注冊以及5-10個中成葯品種在歐美的葯品注冊;加強中醫葯研究的國際合作」等戰略目標,為中醫葯產品的國際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市場需求大

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提升與城鎮化、老齡化人口結構使得國民對醫葯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提升,疾病譜的變化也造成了醫葯消費結構的變化,過去以各類急性傳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為主的疾病譜患病率逐步下降,逐步被以心腦血管類疾病、消化類疾病為代表的各類與人們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慢性病所取代,而中成葯對這些慢性病的治療效果已被不斷的實踐驗證,因此國內對中成葯的需求在未來將顯著提高。另一方面,《中醫葯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提出要加強中醫葯的國際貿易,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穩步推進,中醫葯的海外市場需求也會逐步上升。

3、中醫葯+互聯網+人工智慧

近年來,智能葯房開始進入大中型醫療機構,在中西醫領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能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葯安全。智能中葯房系統的出現,更是解決了中醫醫療機構葯房需要「確保中葯配方顆粒與傳統中葯湯劑的葯效一致」、「提升配葯效率」、「方便患者服用中葯與提升用葯依從性」等痛點和棘手的問題。

4、推進中醫葯供給側改革

在中醫葯產業領域,從六大方面推進中醫葯供給側改革:從消費需求看,人們對中醫葯服務無論是質和量都產生了「井噴式」的需求,多元化、個性化特徵日益明顯;從服務領域看,中醫葯服務正由主要提供葯事服務和醫療服務向提供融葯事、醫療、預防、保健、養生、康復於一體、全鏈條服務的方向發展;從服務供給看,中醫葯服務正從主要由政府舉辦向由政府和市場共同舉辦發展;從服務模式看,中醫葯服務正由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發展;從服務產品來看,中醫養生產品、小型保健理療設備等正越來越多地進入家庭;從國際形勢來看,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重視開發和利用中醫葯,對國內發展形成倒逼態勢。

未來,國家將著力推進中醫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發展中醫葯健康服務,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Ⅲ 目前中國的大健康市場前景好嗎

壹健康用自己的發展說明這一塊有很大潛力,現在提出了守護全家人的健康這個口號

Ⅳ 未來中醫如何發展

我國中醫葯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據悉,由屠呦呦團隊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廖福龍等專家撰寫的青蒿素等傳統中醫葯科研論著,有望首次納入即將再版的國際權威醫學教科書《牛津醫學教科書(第六版)》。其中,題為「傳統醫葯的典範——中醫葯」的章節已完成定稿,分為「什麼是傳統醫葯」、「青蒿素等中葯發現史、作用機理和臨床應用」、「中醫葯整體觀與辨證論治」和「傳統醫葯便廉可及」四大部分。

此次,屠呦呦團隊的重大創新突破不僅具有重大成研究成果的意義,對於中國中醫葯行業的發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近年來,我國中醫葯行業不斷發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前景十分廣闊。中醫葯是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醫葯在內的我國各民族醫葯的統稱。即中醫所用的葯物,以植物為最多,也包括動物和礦物。

因此,中醫葯的產業鏈也是從上游的動物養殖、礦物採集、中葯材種植,經過一次列的採收和粗加工後,我們的中葯材材料便流入中葯材專業市場或葯材批發市場,由倉儲、物流、貿易等來到中成葯企業和中葯飲片企業;後進入我們的下游醫院、葯房、超市等,從而到達消費者手中。

未來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3萬億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去7年間,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持續上升,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2011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已達6658億元,同比增長13.3%。2014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截止至2017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增長至17500億元,同比增長21.1%。根據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的中醫葯》白皮書,預測至2020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突破3萬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20%。可見,未來我國中葯行業具有強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2011-2020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備註:2011年市場規模增速為13.3%)

中國中醫葯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屠呦呦團隊在「青蒿素」領域研究的突破不僅能夠推動瘧疾防治的進展,對於中國中醫葯行業來說也具有重大的影響。未來,中醫葯行業在世界的影響將加深,對於業內的研究也具有示範意義。總體來看,我國中醫葯行業發展前景入如下:

1、市場空間將持續擴大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農村城鎮化進程提速,總體健康需求顯著提高,人民群眾保健意識普遍增強,對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強烈。另一方面,我國進入人口快速老齡化階段,大量有消費能力的老年人群也必然拉動醫療保健市場的需求。

在過去7年間,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持續上升,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根據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的中醫葯》白皮書,至2020年,我國中醫葯大健康產業將突破3萬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20%。可見,未來我國中葯行業具有強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2、政策助力,進一步提升中葯產業發展活力

中醫葯是我國重要的衛生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有潛力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發展中醫葯產業。《「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充分發揮中醫葯獨特優勢。提高中醫葯服務能力,推進中醫葯繼承創新。

而根據《中醫葯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制定的中醫葯行業發展目標:到2020年,中葯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5823億元,年復合增速15%,中葯企業收入占整體行業比重從29.26%上升到33.26%。事實上,隨著中醫葯產業的巨大市場空間進一步激發,相關企業也將迎來更大發展機遇。

3、「互聯網+中醫葯健康產業」將成未來發展熱點

隨著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進入了新時期,新時代、新形勢下老百姓健康需求的變化,醫改攻堅帶來的醫療服務格局調整,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潮流的涌現發展,必將為醫療服務提升優化釋放出巨大空間。

目前互聯網+中醫葯領域的發展來看主要有幾種模式:中葯材電商、在線問診、O2O送葯、O2O推拿保健,以及通過互聯網進行健康管理、中醫媒體、中醫教育及智能化設備等。從投資數量上看,中醫O2O、在線問診、中醫連鎖獲投數量最多。未來隨著5G的快速發展,中醫葯行業市場前景可觀。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中葯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Ⅳ 健康產業的創業項目有哪些

健康產業的創業項目有健身俱樂部、體檢中心、運動康復類、校園健康、老年人健康。

1、健身俱樂部

健身俱樂部不同於健身房,它不是單純的鍛煉身體的場所,而是集健身塑體,娛樂休閑及傳播健身知識於一體,能為顧客提供全方位綜合性服務的場所。

2、體檢中心

醫療咨詢,健康保健,上門服務,關注健康要從更好地了解自己開始,體檢醫療現在的模式並不理想,所以才有商機,把它完美化。

5、老年人健康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國家,而養老院的嚴重不足,早就體現出來了,嚴重缺少針對老年人的健康服務。在一個人口最多的國家裡,服務於人的基本健康產業,卻有太多的空白和不足,很自然健康會是未來最有發展的行業。

Ⅵ 健康管理師發展前景怎麼樣

從國內來看,近年來,我國慢性病發病率呈井噴式上升,究其原因,就在於人們健康素養的薄弱。生活中飲食不加節制、不重視運動、不注意心理狀態調節、對體檢不達標結果無動於衷等不良行為,導致慢性病高發,且日漸年輕化。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18》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心腦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是我國城鄉居民的主要死因,占據著超過80%的比重,慢性病出院病人數和人均醫療費用持續上升。慢性病已成為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


此外,政策持續加碼大健康產業。《「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國家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等國家政策相繼發布。2018年兩會上,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獲批,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取消,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大健康」已上升為國家級戰略。而我國健康管理專業化人才非常奇缺,並且隨著健康產業的持續升溫,人才需求缺口還會不斷加大,健康管理在這樣的趨勢下成為了一個具有潛力的朝陽行業。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健康服務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Ⅶ 我想要咨詢壹健康,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嗎

那麼你想有就是說啊,自信健康方面的問題啊,個人覺得這個是非常好的,那麼需要做一些什麼注意的個人覺得一些個生活小常識,一定要去學習一下,這樣的話對你有所幫助
1、健身前熱身活動很重要;

12、運動損傷應"冷"處理;

13、步行適量能使大腦更年輕;

14、步行最有利於中老年人健康;

15、深呼吸不利老年健康;

16、老人晨練應先進食;

17、運動後應喝杯牛奶;

18、睡眠充足才有益健康;

19、情緒不暢會導致胃病;

20、手機貼膜會傷害眼睛;


21、員工不宜在辦公室吃午餐,中午多走走;

22、午睡有助於預防冠心病;

23、不宜用沸水煎中葯;

24、服中葯不宜加糖;

25、不能用95%的酒精消毒;

26、日照每天過三小時才算健康住宅;

27、破損瓷磚輻射較大;

28、卧室窗戶留縫有助於睡眠;

29、清晨不宜開窗通風;

30、熱水袋比電熱毯更益健康;


31、不宜用塑料袋保存果蔬;

32、筷子最好半年換一次;

33、牙齦出血要盡快更換牙刷;

34、正確刷牙比選擇牙膏重要;

35、起床不宜馬上疊被子;

36、曬被子不能拍打;

37、空腹不宜喝蜂蜜;

38、喝蜂蜜可解酒;

39、中醫講究早喝鹽水晚喝蜜;

40、素食為主更適合中國人;


41、海帶可預防高血壓;

42、涼水洗臉好處多;

43、刷牙宜用溫水;

44、洗腳宜用熱水;

45、腳寒容易感冒;

46、干嚼食物可防止大腦老化;

47、上午曬太陽有利於冬季健康;

48、翹二郎腿會影響健康;

49、戴帽子不宜過緊;

50、常梳頭有益健康;


51、長時間微笑不利健康;

52、強忍淚水等於慢性自殺;

53、小便時咬緊牙齒有益健康;

54、打噴嚏時不能捂嘴;

55、早晨一杯水很重要;

56、白開水超過三天不能喝;

57、每天一杯咖啡好處多;

58、咖啡要趁熱喝才好;

59、酒後喝咖啡易發高血壓;

那麼個人覺得生活上的確有很多小常識,需要你技術掌握,然後就是說對你的生活上水肯定是非常好的幫助的,那麼個人覺得一些小技巧的確是很讓你的生活來改變,做一個非常好的,就是說,生活

Ⅷ 如何依託項目規劃實現企業戰略轉型

一、 選擇進入大健康產業的理由
1、老齡化帶來了與日俱增的市場需求

從 2000 年後,中國進入人口老齡化時代,根據國家民政部發布的信息,截

至 2014 年底,全國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 2.12 億人,占總人口的 15.5%,其中

65 歲及以上人口 1.37 億人,占總人口的 10.1%。預計到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

將達到 4.5 億,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由於過去三十年來的獨生子女政策,中

國養老市場的需求正方興未艾。此外,人口老化及環境污染也帶來了逐漸攀升的

醫療需求。

2、國家扶持醫療和養老產業政策力度加大

國家要健康發展,維持社會穩定,養老和醫療問題必須解決。十八大以來,

中央政府非常關心養老和醫療事業的投入和發展。要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和發展老年服務產業,鼓勵民營與外資參與。同時,繼續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

的舉措,積極鼓勵社會辦醫,為老齡群體提供多樣化服,為此也出台一系列醫療

及養老新政策。

二、轉型大健康產業依託的資源

1、股票上市資本平台

依託公司股票上市資本平台,提供公司大健康產業平台多元的融資渠道,及

開展股權並購、戰略投資等多元的投資模式。

1

2、公司擁有上海土地資源約 590 畝

公司瓷磚生產基地搬遷江西後,擁有的約 590 畝土地可用於開發大健康產業,

為項目投資節約大量土地成本,加快項目投資回收周期。

3、台灣大健康領域資源

公司作為台資背景企業,結合在大陸二十年的深耕發展積淀,具備能力整合

台灣豐富的大健康領域資源,可借鑒台灣優質的服務理念,引入成熟的運營模式

和資深管理人才,與本地管理人才相結合,形成管理和品牌差異化的核心競爭力。

三、專業核心領導團隊

1、邱文達先生

聘請曾任台灣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文達先生擔任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悅心健康

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統籌管理醫療事業群的規劃與建設,整合兩

岸及國際優質醫療資源。

2、蔡芳文先生

聘請台灣雙連安養中心執行長蔡芳文先生擔任養老事業總顧問,引進台灣雙

連安養中心多層級連續性養老體系,為公司培養建立養老運營團隊。

3、江山先生

聘請曾任上海知名老年服務業具備豐富行業及領導經驗的江山先生擔任公司

全資子公司上海悅心安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和蔡芳文先生對接負責養

老事業群的規劃、建設與運營。

4、張平先生

聘請曾任上海長寧區衛生局局長、炎黃東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張平先生

擔任公司總裁助理,和邱文達先生對接負責健康醫療事業群的規劃、建設與

運營。

四、轉型策略

1、整合大健康產業服務鏈

公司擬針對大健康產業的終端服務鏈,透過公司自建發展、對外購並控股股

權、戰略投資參股等方式,建立一個從預防保健、醫療、康復、養老的大健康服

務鏈條,結合醫療和養老保險及全病程的大數據管理,為客戶提供全面、完整、

2

可信賴的大健康服務體系。

2、輕資產運行

公司將著重輕資產運行的發展策略,以服務運營為核心競爭力,採用公建民

營、戰略投資、並購重組等投資管理模式,整合建立輕資產投入、重運營能力的

服務鏈平台。和地方政府合作,在上海自有土地建設「悅心健康城」項目,綜合

養老、醫療、病程管理、金融保險、輔具中心等服務,成為公司大健康產業平台

的旗艦示範項目。再陸續將旗艦項目的營運模式和成功經驗,逐步拓展復制到全

國及海外華人地區。

3、整合台灣專業的醫療和養老服務資源

整合台灣豐富的健康、醫療和養老產業資源,借鑒台灣優質的服務理念,引

入台灣成熟的運營模式和資深管理人才,與大陸本土管理人才相結合,形成優質

的管理和差異化的品牌競爭力,進行產業橫向及縱向的整合綜效,為股東創造價

值。

五、長期願景

讓「悅心健康」成為中國重視健康的中高端家庭的首選品牌。

六、戰略轉型的階段目標及進展

1、醫療事業

醫療事業將以老年常見突發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如心腦血管意外、老年性痴

呆、惡性腫瘤等)、亞急性與慢性病康復為核心業務。公司於 2015 年 6 月注冊成

立了全資子公司上海悅心健康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統籌負責醫療產業相關項

目的投資及管理業務。

上海悅心健康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主要發展業務內容計劃如下:

(1) 建立「悅心聯合診所」:主要包括癌症治療中心、腦神經及失智症防治、

心血管治療中心、康復醫院、眼科、骨科等。

(2) 託管綜合醫院。

(3) 提供醫技配套系統服務:主要包括醫療設備租賃、醫療大數據服務、健康

管理護理學院、醫院後勤及護工管理、醫葯公司及連鎖葯局、遠距醫療及

手術示範教學。

3

未來三年發展規劃:

(1) 和武漢江漢大學附屬醫院合作經營:為規避過早投資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已由公司控股股東關聯企業進行前期盡職調查工作,若合作條件成熟,再

由公司接手合作運營。

(2) 計劃在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內設立「台灣名醫診療中心」:正在進行

前期的籌劃協商。

(3) 在上海閔行浦江鎮和地方政府合作,以公建民營方式建立一家與養老機構

相配套的康復醫院。已和浦江鎮政府下屬公司達成項目合作意向,由合作

方提供物業 2 萬平方米左右作為醫養結合的示範基地,物業租賃期限 20

年。

(4) 並購腫瘤放射精確治療技術公司:已簽訂一項合作意向書。

(5) 以戰略投資參股方式,投資全病程管理公司:目前已和一家達成初步合作

意向。

(6) 在上海閔行浦江鎮自有用地上建設「悅心國際醫學中心」:擬邀請來自兩

岸及國際的醫學專家團隊組成,專注於老年常見突發疾病,主要發展轉化

醫學、替代醫學、老年病學。

2、 養老事業

養老事業將以服務營運為核心競爭力,建立從養老機構延伸至社區和居家的

整體服務體系。計劃三年內建設完成功力扎實的運營團隊及管理服務體系。

公司和台灣雙連安養中心達成了戰略合作,由雙連安養中心提供公司全面的

養老照護產業顧問咨詢服務,公司引進其多層級連續性的養老體系。

公司成立了全資子公司上海悅心安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統籌負責養老產業

相關項目的投資及管理業務。

公司和浦江鎮政府下屬公司達成了項目合作意向,由合作方提供物業 2 萬平

方米左右作為醫養結合的示範基地,物業租賃期限 20 年。

養老事業主要發展業務內容計劃如下:

(1)投資管理業務:包括為租賃取得和收購或自建項目及第三方輸出投資管理

咨詢業務,主要類型為集中服務和咨詢服務。

4

(2)租賃項目業務:通過租賃他人物業並改建成養老資產後進行經營,計劃租

賃期間 15 到 20 年,租賃物業面積 1 萬到 2 萬平方米,改建為養老資產 100

到 200 套。

(3)並購或自建養老住宅項目,建設大型持續照料退休社區、全齡化建康城。

未來三年發展規劃:

(1) 和地方政府合作建設醫養結合示範基地:前述公司和浦江鎮政府下屬公司

達成了項目合作意向,由合作方提供物業 2 萬平方米左右作為醫養結合的

示範基地。與此同時,公司持續和上海閔行區浦江鎮政府洽商,以公建民

營方式建立一家養老機構,該項目計劃於 2017 年初正式運營。

(2) 輔導或託管 2 到 5 家養老機構,形成輕資產的品牌運營模式。

(3) 在上海閔行浦江鎮自有用地上建設開發「悅心健康城」的養老項目。

3、健康環境技術事業

結合公司向大健康產業戰略轉型,並促進斯米克負離子健康板經營業務進一

步拓展為健康環境技術業務,2014 年 12 月公司投資設立了全資子公司上海斯米

克健康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計劃將與健康環境業務相關的經營資產及負債轉讓給

健康環境公司,並提供管理團隊參與投資入股健康環境公司,激勵團隊積極性。

斯米克負離子健康板產品,已申請了「一種輕質高強蛭石硅酸鈣板及其制備

方法」等 19 項專利,包括 12 項發明專利、7 項實用新型專利,斯米克負離子健

康板系列產品也取得了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生態環境建材分會關於生態建材的

功能特性認可,取得了會標使用證書、調濕功能建材產品標識使用證書、凈化功

能建材產品標識使用證書。同時,斯米克負離子健康板具備的殺菌效果更通過了

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的空氣微生物凈化效果測試。目前該產品已運用於多項工

程,如人民日報社、成都成美廣場、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上海三湘海尚、深

圳民生銀行總部辦公室、深圳民生銀行社保中心網點等。

未來三年發展計劃:

(1)繼續發展經銷商和建立銷售渠道,提高產品市場認可度,加大廣告宣傳;

(2)推進荊州斯米克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設,完成廠房建設、設備安裝及產品試

產;

閱讀全文

與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