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海油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了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LNG產業取得突破性發展。作為全球第三、國內最大的LNG貿易商,中國海油已形成從上游海外LNG資源基地建設、天然氣勘探開發,中游LNG船跨洋運輸、接收站、管網建設和下游天然氣發電等領域的完整產業鏈。
在LNG接收站建設與運營領域,中國海油先後建成投產了浙江LNG、珠海LNG、天津LNG、海南LNG和粵東LNG5個接收站,中國海油運營的LNG接收站也由5年前的3座增加至8座,接卸能力躍升至每年3000萬噸,LNG接收站運營數量和接卸能力均位居全國第一。
為保障天然氣的穩定供應,中國海油還積極建設東南沿海天然氣大動脈,經營和參與建設福建省、廣東省、浙江省和海南省4張省級天然氣管網,目前已投運3556公里,在建1386公里,共計4942公里。一條縱貫我國東南沿海的天然氣大動脈已經基本建成。
在天然氣清潔發電領域,中國海油控股和參股經營了6家天然氣發電廠,總裝機規模國內第三,達到834萬千瓦。
⑵ LNG產業鏈
整個LNG產業鏈大致可以分為三段,每段都包括幾個環節。第一段,LNG產業鏈的上游,包括勘探、開發、凈化、分離、液化等幾個環節。第二段,中游,包括裝卸船運輸,終端站(包括儲罐和再氣化設施)和供氣主幹管網的建設。第三段,下游,即最終市場用戶,包括聯合循環電站,城市燃氣公司,工業爐用戶,工業園區和建築物冷熱電多聯供的分布式能源站,天然氣作為汽車燃料的加氣站用戶,以及作為化工原料的用戶等等。這些用戶,大部分是通過干線管網供氣的,也可以是通過LNG冷儲罐箱運輸-再氣化供氣的。
天然氣產業鏈上游勘探、開發、凈化、分離和液化各個環節,投資都是很大的。要形成一個經濟規模的幾百萬噸/年的LNG生產基地,沒有上百億元是不行的。LNG產業鏈中、下游投資也很多。目前使用的超低溫冷儲LNG運輸船噸位多在13萬噸左右,採用特殊的鋼材和隔熱結構,其發動機也是燒天然氣燃料的。這種船技術含量很高,一艘船的成本上億元。LNG終端站包括碼頭、儲罐和氣化設施。再氣化工藝是靠海水、江水供熱的方式把液態的LNG再氣化為氣態的天然氣;通過干線管網輸送到用戶。我國第一個廣東LNG終端站和管線的投資為8.7億元。
下游環節的不同用戶投資規模各不相同。天然氣聯合循環電站加上輸、變電網的投資,大約1萬元/kW; 1GW(100萬kW)的電站,需要配套投資約100億元;分別由電力公司和電網公司承擔。大城市燃氣系統高、中、低壓各級管網和調壓站的建設和改造,也需要數以十億元計的資金。至於工業爐用戶,工業園區和建築物冷熱電多聯供的分布式能源站,天然氣作為汽車燃料的加氣站建設以及相應的發動機改造的配套投資,也都是相當大的數目。此外,罐箱運輸的車隊和罐箱的投資,用戶端氣化站的投資,也應屬於下游的投資。由此可見,整個LNG產業鏈的項目總投資,至少在千億元人民幣的規模。
⑶ 麻煩問一下,九豐能源每年都會 安全培訓嗎
是的每年九豐能源都會有安排培訓的,一般情況都在暑假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