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家將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保健食品行業會怎麼樣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年輕人工作強度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對營養補充以及抗疲勞的需求越來越明顯,從治療向預防消費訴求的轉變,健康意識的提升、健康需求的精細化以及消費者對高品質保健品的追求等多種因素下,刺激了我國營養保健品的銷量。行業監管體制的改變也充分的釋放了市場活力,保健食品供給和需求不斷增加。根據Euromonitor統計數據,2011-2018年我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1.2%。2018年我國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為1627億元,同比增長9.8%,近幾年需求穩定。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2. 大健康行業的發展能給我們帶來哪些好處
現今醫學日新月異,不斷進步,讓人的壽命我以延長,但衰老仍是現今醫葯無法逆轉的問題,所以最重要的是需要懂得如何才可以活得健康。
要活得健康就要從運動與飲食開始.首先要定立好時間分配,然後選擇適合自己運動項目。
運動本身可以預防疾病、提升身體的抵抗力、反應、舒援壓力、對於肥胖人士來說,運動可以有助他們減「肥」。所以,運動的好處是多不勝數。
其實,運動不只是以上所說的好處。我們其實可以分成生理兩方面來詳細了解。
生理方面是說運動可以預防疾病、提升身體的抵抗力,如做帶氧運動;預防受傷的可能性,如進行劇烈運動前先進行伸展運動,則可減低受傷的機會......
心理方面則說運動能改變個人的形象,提升個人自信心;建立人際關系,進行不同活動,接觸不同的人,這也可算是一種建立人際關系的途徑;得到成功感,例如:發揮自己的技術,或贏取獎項......
贏取獎項不但可以得到成功感,還可以幫助學業及升中。所以,說運動有許多的好處,真是實至名歸啊呀!
運動的好處有很多,多得多不勝數,運動的好處能分為兩類,分別是對於生理和心理。
在生理方面的好處是,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減少疾病;增加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增加筋骨靈活性,減少受傷的機會等,在二零零五年期間,中大研究更發現心肺運動有助增
強長者的記憶力。
在心理方面的好處,運動可以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工作和學習帶來的壓力;增加自信心,建立自我形象;供與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樂趣的機會等,曾有一個報告指出,學術成績和運動參與有一定的關系。
總括來說,運動對我們有很多好處,無論在生理或心理方面,都對我們有一定的影響,雖然運動有很多好處,但是,做過量或到過分劇烈的運動,會令我們受傷,甚至死亡,所以,在做運動前,切記要做伸展運動,這樣就能減少受傷了。
3. 火爆全國的大健康產業,你准備好了嗎
在常規意義上,健康產業意味著醫療產品、保健用品、營養產品以及健康管理等,但隨著消費者認知中健康訴求的變化,更日常的一些產品品類也可以歸入泛化的健康產業,即「大健康產業」。數據顯示,到2020年時,中國大健康產業總規模預計將達到GDP的8%,總規模將是現在的2.5倍,有望達到8萬億元。
從近5年國家層面的大健康產業政策數量可以看出,國家對大健康產業的扶持力度逐年增加,整個外界環境為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基礎。再聚焦行業方面,基礎醫療服務依然是國家支持重點,其次是健康管理與健康消費品行業。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展望未來,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將會迎來以下明顯的發展趨勢:
1、老齡化健康受關註:人口老齡化已成不可阻擋之勢,在當前「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老年人的消費觀念和行為正在悄悄發生著變化。
2、運動營養新出路: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執行,我國居民運動的意識開始增強,運動的人群也在逐年增加,運動營養在我國迎來市場爆發力。2017年實施的首部運動營養食品准入規范性文件《運動營養食品生產審查方案(試行)》,該文件對於企業生產、標簽標注和添加劑的使用上都做出了規定,是運動營養食品在國內真正落地的必要條件。
4. 大健康產業如何讓地區更有活力
在美國,大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託科技創新的力量,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成為健康產業發展的有力支撐。以波士頓為例,波士頓目前已經擁有實現數字醫療目標的眾多關鍵要素,包括頂尖的大學和醫院、風險投資,以及蓬勃發展的創業氛圍。政府的呼籲、學院的人才輸出和各醫療系統的協助更是振興了數字醫療生態系統。2016年11月,波士頓市政府創建了一個由33個成員組成的數字醫療委員會,以確保數字醫療經濟在全國范圍內平穩發展。波士頓蓬勃發展的另一個重要驅動力是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和波士頓大學的頂尖人才,他們也積極參與到數字醫療生態系統的建設中。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到2020年時,中國大健康產業總規模預計將達到GDP的8%,總規模將是現在的2.5倍,有望達到8萬億元。從近5年國家層面的大健康產業政策數量可以看出,國家對大健康產業的扶持力度逐年增加,整個外界環境為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基礎。再聚焦行業方面,基礎醫療服務依然是國家支持重點,其次是健康管理與健康消費品行業。
5.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投資大健康產業
因為中國已進入中等偏上收入水平,發展大健康產業既具有重要意義,又具有良好條件。這件事抓好不僅有利於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而且有利於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可謂一舉多得、利國利民。
而且潛力巨大,由於人們治病意識強,防病意識弱、保健意識差;大健康概念尚未普及,健康產業發展滯後。比如,在預防方面,國內健康管理企業大都還處於體檢、健康咨詢、健康網路服務、產品推廣等初級業態,運營模式亟須創新。
在治療方面,生物醫葯雖然作為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其發展面臨資金、技術等多方面制約;在保健方面,尚缺乏統一標准和認識,資源分散,良莠不齊,難以滿足多元化、個性化的社會需求,這也決定了大健康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5)國家發展大健康產業的政策支持擴展閱讀:
由於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健康問題日益凸顯,慢性病、老年病、肥胖症以及亞健康等趨於增多。解決這些問題,迫切需要樹立大健康理念,發展大健康產業。
而且大健康產業是與健康相關的系列產業體系。發展大健康產業,就是轉變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即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此,除了應繼續發展以醫療器械為主、以葯品為主的醫療醫葯工業,還應加快發展以保健食品、葯妝、功能性日用品等為主的保健品產業,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疾病康復等為主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積極發展大健康產業
6. 促進中國大健康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當前,十三屆五中全會召開在即,相關十三五規劃的議題不絕於耳,其中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申曙光在一次采訪中表示,「將'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有望全面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從資本市場角度看,在推進'健康中國'戰略規劃中,整個醫療衛生行業以及大健康產業將進入蓬勃發展期。」因此,「健康中國」戰略或將在十三屆五中全會後正式落地。
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依靠人口紅利保持快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增長趨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經濟轉型面臨陣痛期,其中就包括新生人口不足,老年人口劇增,人口紅利消失,生態環境惡化影響人體健康以及食品葯品安全問題等,加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醫療保健意識的增強,人們對於保持健康的需求的顯著提升,「健康中國」戰略如能及時推出不僅能造福人民百姓,而且利好相關醫療服務業,促進經濟結構轉型。
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美國自上世紀60、70年代分別造就健康管理公司和養老地產業相關企業的崛起,也就此奠定了美國全面發展大健康產業的基礎。並且從數據來看,發達國家相關產業已經在國民經濟中佔有了相當高的比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顯示,美國的健康產業佔GDP比重超過15%,加拿大、日本等國健康產業佔GDP比重超過10%,而我國的健康產業僅佔GDP的4%-5%,這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或者換個角度來看,以我國全球第二的經濟體量,未來市場增長的空間是巨大的。
圖表1:我國健康產業佔比和發達國家對比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發達國家發展經驗來看,前瞻分析認為,中國大健康產業將獲以下三個重要啟示:
1、中國大健康產業增長空間較大
中國大健康產業佔GDP的比重不足5%,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大健康產業佔GDP比重均超過10%,未來中國大健康產業增長空間較大。
2、家庭保健服務未來可能是主要模式
美國家庭保健服務已經豐常成熟,涉及家庭健康的方方面面,且"家庭及社區保健服務"佔美國大健康產業的50%左右。家庭保健概念能否引入中國,值得中國業界進一步去摸索。
3、盡早搶占市場更為有利
從國際領先企業在大健康領域的發展來看,各大企業都較早地踏入了大健康領域,這也為各大企業的大健康產品盡早搶占市場奠定了基礎。
7. 國家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不容錯過
作為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新興產業,大健康產業包括醫療服務、醫葯保健產品、營養保健產品、醫療保健器械、休閑保健服務、健康咨詢管理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大健康產業不同於傳統醫療產業發展模式,是一種從單一救治模式轉向「防—治—養」一體化模式。
近年來,伴隨著「健康中國」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一系列扶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緊密出台,大量投資正加速湧入大健康領域,健康產業的投資、並購日益頻繁。與此同時,健康企業的數量、產品的種類不斷增多,健康產業的整體容量、涵蓋領域、服務范圍正在不斷放大,呈現出市場與政策雙輪驅動的格局。
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服務,支持發展健康體檢咨詢、全民體育健身、健康文化和旅遊等多樣化健康服務。健全人力資源保障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和職業培訓力度,促進人才流動,夯實健康服務業發展基礎,推進健康服務信息化,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
目前,我國健康服務產業鏈主要有五大基本產業群:一是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二是以葯品、醫療器械、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葯產業;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四是以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和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五是健康養老產業。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健康服務產業市場規模約4.50萬億元,2017年底,我國健康產業總規模超過6萬億元;若按此速度發展下去,預計到2020年,我國大健康產業的產值規模有望佔到GDP的10%以上。
伴隨著我國邁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佔比越來越大,而老年人又是疾病多發群體,再加上國家醫療保健制度的不斷完善,老年醫療服務市場需求將有望快速增長。而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國家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我國醫療行業競爭將會加劇,在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老年人對於醫療服務的質量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但對於很多人來說,放鬆和休閑也是調整身心健康的一個重要方式。具有度假旅遊屬性的休閑產品逐漸開始擴大規模。在老年市場對養生、保健等需求的刺激下,度假住宅、康體療養兩大產品有望成為未來旅遊的主流。
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處於初級階段,尤其是健康管理正處於市場培育階段,因此,產業發展具有空間大、增速快的特點。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居民的健康消費需求也隨之發生了轉變,從局限於對疾病防治轉向了對自身健康水平與生命質量的關注;除關注身體、生理功能和行為習慣方面的健康之外,更注重情志、心理、思想、精神乃至道德和信仰多方面的健康;環境因素對人的健康影響日益受到重視,人們開始注重生態環境與生命健康和諧共生的有機聯系。營養保健和生態養生已經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的新趨勢,大健康產業已被視為「藍海」。
8. 大健康的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
中國將迎來大健康產業的黃金十年!健康產業發展前景很好,隨著人們對健康問題的更加重視,中國人未來會越老越健康。
9. 大健康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大健康產業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大數據、互聯網、消費者參與。
一、利用大數據。提到大健康的大數據,首先有一個前提:沒有一次疾病是偶然的。每一次疾病都有一個病因,比如環境,生活習慣,遺傳……在預防與治療並行的大健康理念中,如果能夠把病因找出來就能活得更好。
對於醫葯企業來說,影響到KOL,然後讓他們幫自己進行二次傳播才是最理想的傳播狀態。族群化與社區化為二次傳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醫葯產品本身的特點更使得用戶在購買之前善於傾聽他人意見。
作為社交媒體的微信具有微網站和微社區功能,用戶不僅可以在微信上購買產品還可以直接在社區里進行二次傳播。大健康產業有著巨大的商機,但是俗話說: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沒有找對方向,在大健康這片行業海洋中無法全速前進。
因此,把握大健康行業的發展趨勢才能不偏離行業發展的規律。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可能真的可以降低現在的專業知識的門檻,資源與資源之間的門檻,信息與信息的門檻;我們真的能夠進入這樣的時代,這個時代讓我們每一個人和一個智慧系統進行互動,在各種數據和信息的支持下,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判斷,真正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裡。
10. 大健康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如何投資
作為一種具有巨大潛力的新興產業,大健康產業是指維護健康、修復健康、促進健康的產品生產、服務提供及信息傳播等活動的總和。包括醫療服務、醫葯保健產品、營養保健產品、醫療保健器械、休閑保健服務、健康咨詢管理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
目前,我國健康服務產業鏈主要有五大基本產業群:一是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
二是以葯品、醫療器械、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葯產業
;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
四是以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和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五是健康養老產業。
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分析
目前我國大健康市場發展尚處於發展階段,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大健康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大健康市場規模超過3萬億元。從市場消費角度看,美國醫療衛生總費用佔GDP的比重超15%,加拿大、日本等等國的比重也超過10%,而我國衛生總費用佔GDP的比例僅為6.2%。到2018年,我國大健康市場規模將達4.4萬億元,預計到2022年,我國大健康市場規模將達7.4萬億元。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升級不斷加快,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大健康產業市場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大健康行業企業排行榜
從行業來看,本次大健康行業共有14家企業入榜,其中,上海市佔據5家,北京市佔據3家,杭州、沈陽、武漢、蘇州、北京、深圳和廣州各佔1家。2017年大健康行業獨角獸企業入榜名單分別是平安好醫生、聯影醫療、復宏漢霖、科信美德、三胞國際醫療、微醫集團、春雨醫生、葯明明碼、藍卡健康、安翰、信達生物制葯、諾禾致源、碳雲智能和360健康。
榜單中,平安好醫生估值最高,為54億美元,位居榜首。
大健康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邁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佔比越來越大,而老年人又是疾病多發群體,再加上國家醫療保健制度的不斷完善,老年醫療服務市場需求將有望快速增長。而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國家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我國醫療行業競爭將會加劇,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老年人對於醫療服務的質量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營養保健和生態養生方興未艾
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居民的健康消費需求也隨之發生了轉變
從局限於對疾病防治轉向了對自身健康水平與生命質量的關注;除關注身體、生理功能和行為習慣方面的健康之外,更注重情志、心理、思想、精神乃至道德和信仰多方面的健康;環境因素對人的健康影響日益受到重視,人們開始注重生態環境與生命健康和諧共生的有機聯系。營養保健和生態養生已經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的新趨勢。
政策和投資持續加碼
近年來,伴隨著「健康中國」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後,一系列扶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緊密出台,在國家政策暖風的催化下,大量投資正加速湧入大健康領域,健康產業的投資、並購日益頻繁。
與此同時,健康企業的數量、產品的種類不斷增多、健康產業的整體容量、涵蓋領域、服務范圍正在不斷放大,正呈現出市場與政策雙輪驅動的格局。
我國的健康產業及其相關服務業剛剛起步,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左右,隨著全國城市人口老齡化和城鎮化加速,未來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對市場放寬和相關支撐產業的培育,將有效快速的推動健康產業和相關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可見健康產業和相關服務業的前景非常廣闊,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縱觀產業發展趨勢來看,健康產業及其相關產業將會繼續保持較為高速的增長,同時,產業融合、產業形態交織,將會為未來5到10年健康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