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廣元市利州區怎麼樣
利州區,是四川省廣元市的一個市轄區,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嘉陵江上游,位於廣元市中部.
❷ 關於四川廣元利州區濕地公園景觀橋國畫美術作品
要真品的還是照片?
我記得那橋上有很多反映災後重建的噴繪啊
❸ 廣元利州 劉襄渝 簡介
廣元,古稱利州。地處四川盆周北部山區、嘉陵江上游、川陝甘三省結合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武則天的誕生地,是三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走廊,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85年建立省轄地級市,轄利州、元壩、朝天三區和蒼溪、旺蒼、劍閣、青川四縣,幅員面積1.6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03萬,城市人口27萬,市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是對外開放城市、全國首批農科教結合示範區,全國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和四川省山水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城市。
中文名稱: 廣元市
外文名稱: Guangyuan City
別名: 川北門戶 利州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四川省
下轄地區: 利州區 元壩區 朝天區
政府駐地: 利州區
電話區號: 0839
郵政區碼: 628000
地理位置: 川北,米倉山南,龍門山東
面積: 16313.78平方公里。
人口: 約304萬(2008年)
方言: 廣元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皇澤寺 千佛崖 昭化古城 劍門關
機場: 廣元盤龍機場
火車站: 廣元站 廣元東站
車牌代碼: 川H
市花: 桂花
市樹: 塔柏
廣元歷史文化
廣元市
廣元的人文資源豐富,歷史悠久,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老城市。據《廣元縣志》記載廣元在夏代為胤國治地,周代為苴國治地。苴國與當時巴國蜀國齊名,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公元前316年,秦吞苴、伐蜀、滅巴,在苴國治地設葭萌縣;西魏將葭萌縣改設為黎州,再後改黎州為利州;此後直至明代,廣元一直為歷代州、府、郡、路首府,元代統治者為顯示其「德威廣播,疆土廣大」,改利州為廣元,並將「川陝行中書省」由咸陽遷至廣元。此名沿用至今。 琴台
廣元以其雄奇靈秀的山水和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哺育和吸引過一批著名歷史風雲人物。 以主編《資治通鑒》聞名古今的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北宋丞相司馬光,少年時隨父居住廣元,於皇澤寺後西山上置台讀書,並留下大量題詠詩文。 劉邦、諸葛亮等封建時代的風雲人物曾活動或駐軍籌劃天下大計於廣元,市內至今仍有大批紀念他們活動的地名。 廣元交通
廣元自古就是川陝甘毗鄰地區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中心,擁有四川省綜合實力第三大火車站,線路第二大火車站。廣元處於成都、西安、重慶、蘭州四大西部城市腹心地帶,寶成鐵路、廣巴鐵路和108、212兩條國道主幹線在市區交匯,嘉陵江水運可直達重慶,G5京昆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隨著蘭渝(蘭州—重慶)鐵路、(廣元—南充段)、京昆高速公路(廣元—陝西界)高速公路、蘭海高速公路(廣元—甘肅界)、廣(元)巴(中).廣九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以及廣元機場的復航,廣元的交通優勢更加突出,成為四川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廣元將成為連接中國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 到2015年,廣元境內將建有兩條國家高速公路、1條省網高速公路(G5京昆、G75蘭海、廣巴)和6條鐵路(寶成復線、蘭渝鐵路、西成客專、廣巴鐵路。廣達鐵路。廣九鐵路。廣寶鐵路)、1個機場及廣元經重慶直達上海的500噸船舶1000噸級船隊的西北最大內河港口。全市所有縣區都將通高速公路和鐵路。
廣元能源概括
廣元是四川重要的能源、有色金屬、中葯材以及畜牧業生產基地之一,也是國家三線建設時期的重要基地之一。機械電子、有色金屬、建築材料、食品飲料、水電、煤炭、紡織、制葯等工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基
礎。2008年11月,國家科技部批准在廣元建立中國首個「國家先進電子產品及配套材料產業化基地」。2009年4月,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四川省食品工業協會、廣元市人民政府和廣元市元壩區人民政府4方聯合規劃打造的中國食品產業發展重點園區落戶元壩區工業發展集中區,目標是建成迄今為止全國唯一一個「國家級食品產業發展專業重點園區」。廣元也是川東北天然氣主要富集地,新發現了九龍山、元壩、龍崗西三大氣田,這三大氣田2008年已探明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預計2010年將累計探明儲量達4000億立方米,超普光氣田
廣元資源豐富,已探明可供工業採用的礦藏30多種,儲量較大的有煤、黃金、石灰石、大理石、鋁土礦、白雲岩、陶土等。各類礦產達到規模產地有82處。34種礦產獲得儲量,其中有16種探獲有一定的工業儲量,具備大、中型礦床有19處。但由於條件所限,目前除煤炭、礦金及少數非金屬礦產開發利用外,其它礦產開發有限。
廣元是全國中葯材主產區之一。現有葯用植物2500多種,葯用動物90餘種。其中屬於「上三級標准」的大宗品種357個。
自然蘊藏量達11000噸,地產常用葯材有劍柴胡、杜仲、天麻、紫胡根、皺皮木瓜、火麻仁、辛荑花、冬花等品種。野生蘊藏量達100噸以上的常用品種有五味子、泡參、車前草等25種,杜仲種植面積達80萬畝,川芎1.5萬畝,家種大宗品種有82種。境內水能蘊藏量達290萬千瓦,目前已建成總裝機容量達90萬千瓦的水電、火電站,其中寶珠寺電站裝機容量達70萬千瓦。裝機容量10萬千瓦的紫蘭壩電站已建成。裝機容量80萬千瓦的蒼溪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已經開工建設。?
❹ 利州區的旅遊景點
皇澤寺 廣元千佛崖 鳳凰山公園 廣元南河濕地公園 天曌山國家森林公園 川北民俗文化園 白龍湖 紅軍文化園 紅星公園
❺ 廣元市利州區文化路128號的經度和緯度
網路地圖:32.4386120000,105.8502690000
騰訊高德:32.4322933145,105.8438481050
圖吧地圖:32.4417016745,105.8402294050
谷歌地球:32.4346816745,105.8401294050
北緯N32°26′4.85″ 東經E105°50′24.47″
海拔:483.94米內
靠近:四川省廣元市利容州區文化路128號
參考: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靜樂寺第一西南方向
❻ 誰知道廣元三堆鎮,有圖片最好
我是三堆的。你在廣元南河車站坐車,車很多,流水班。八塊錢。四十分鍾就到了。很方便的。也可打的或包車,120元。採取我答案噢
❼ 廣元市利州區玉都園
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嘉陵江上游。地勢東北、西北高、中部低,形成北部中山區,中部河谷淺丘及平壩區,南部低山區的特殊地理環境。全區70%屬山地類型。境內山峰屬米倉山脈西、岷山脈東,龍門山脈東北三尾端的余脈。最高點西北部白朝鄉的黃蛟山海拔1917米,最低點南部嘉陵江邊的牛塞壩海拔454米。全區被嘉陵江、白龍江、清江河、南河4個水系劃割為大光、艮台、黃蛟、雲台、南山5個小山系。 廣元市利州區(2007年由廣元市市中區改為現名),位於東經105゜27′至106゜04′,北緯32゜19′至32゜37′之間,東鄰旺蒼縣,南連劍閣縣、元壩區,西接青川縣,北界朝天區。全區總面積1535平方公里,現轄8個街道、7個鎮、3個鄉。區政府駐東壩街道。 1997年,市中區面積1485.6平方公里,人口40.7萬,轄3街道7鎮3鄉:東壩街道、河西街道、嘉陵街道、榮山鎮、三堆鎮、工農鎮、赤化鎮、盤龍鎮、寶輪鎮、大石鎮、龍潭鄉、白朝鄉、金洞鄉。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467532人,其中:東壩街道79813人、嘉陵街道 49582 、人 河西街道 38424 人、 榮山鎮 35453 人、 大石鎮 20815 人、 盤龍鎮 23908 人、 寶輪鎮 64187 人、 赤化鎮 11359 人、 三堆鎮 34056人 、 工農鎮 10010人 、 白朝鄉6790人 、金洞鄉 6622 人 、龍潭鄉 17510 人 、雪峰虛擬街道 6583 人 、南河虛擬街道 28312 人、 回龍河虛擬街道 8762 人、 穆斯林虛擬街道 4156 人、 上西虛擬街道 16963 人 、袁家壩虛擬鎮4227人。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瑤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5年11月31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號)批准,同意將青川縣洞水鄉劃歸廣元市市中區管轄。同意廣元市市中區撤銷洞水鄉建制,將原洞水鄉所屬行政區域並入金洞鄉,金洞鄉政府駐地由洛陽村遷至龍洞村。 2006年,市中區轄3個街道、7個鎮、3個鄉:東壩街道、嘉陵街道、河西街道、榮山鎮、大石鎮、盤龍鎮、寶輪鎮、赤化鎮、三堆鎮、工農鎮、白朝鄉、金洞鄉、龍潭鄉;雪峰辦事處、南河辦事處、回龍河辦事處、西城辦事處、上西辦事處、袁家壩辦事處、楊家岩辦事處。 2007年3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廣元市市中區更名為利州區的批復》(川府函[2007]44號):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將廣元市市中區更名為利州區。 2009年1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9]1號)同意廣元市利州區與元壩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即:將利州區榮山鎮權壩村的7、8、9三個村民小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元壩區元壩鎮管轄。 2010年3月2日,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2010]3號)批復同意廣元市利州區從東壩、河西2個街道辦事處析出部分行政區域,設置南河、雪峰、上西、回龍河、楊家岩5個街道辦事處。所需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等由廣元市自行解決。具體批復如下: 設置南河街道辦事處,轄原東壩街道辦事處的石馬壩、鄭州路、南鷹、體育場、接官亭5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南河街道辦事處駐蜀門南路257號。 設置雪峰街道辦事處,轄原東壩街道辦事處的九華、泡石溝、雪峰3個村和雪峰寺、泰山路、華山路、五洲4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雪峰街道辦事處駐興安路二段311號。 設置上西街道辦事處,轄原河西街道辦事處的吳家壕村和皇澤、女皇路、則天南路、則天北路、橄欖園5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上西街道辦事處駐則天南路45號。 設置回龍河街道辦事處,轄原河西街道辦事處的群心、同心、學工3個村和龍江路、回龍2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回龍河街道辦事處駐回龍路58號。 設置楊家岩街道辦事處,轄原河西街道辦事處的楊柳村和東區、西區、翠林路 3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楊家岩街道辦事處駐翠林路108號。
❽ 利州的古利州八大景
古利州(原四川廣元縣,今為廣元市利州區、朝天區、昭化區以及劍閣縣、青川縣一部分)「八景」,由清代廣元縣令張庚謨組織當時文人、官員,對境內風光排比篩選而來,他還親自題寫了「八景詩」。隨後,「八景」故事傳遍神州大地。「八景」,乃城市景觀文化名片,是壯麗河山的精華縮影,其歷史淵源可上溯至唐宋時期。為了挖掘利州歷史文化底蘊,以文化引領旅遊經濟的發展,從2007年1月開始,中共利州區委、利州區人民政府在打造川北民俗風情街—萬源老街的過程中,決定由區委宣傳部、區文聯牽頭,組織區內文藝家多次反復研討古利州八景詩文,最後由畫家馬惠元作畫、書法家馬林題字、雕塑家余義華雕刻而成。
(一)南渡孤舟今廣元市利州區南河蜀門大橋之下帶江域,古設渡口,是為南渡。這里江面平靜,江水清澈,石徑掩映在柳蔭之中,孤舟深藏於蘆葦叢里。每當夕陽晚照,江面撒玉鋪金,群群鷗鷺集翔於沙灘,陣陣漁歌飄浮在寬闊的江面,此時,一葉扁舟往來於落日余暉之中,儼如畫里世界,乾隆《廣元縣志·封域·山川》:「南渡孤舟,月夜常見一人駕舟,即之則不可得。縣(南門外)南河(古稱漢壽水)。」歷代文人題詠有唐溫庭筠《利州南渡》,明石崇憲、清乾隆間廣元縣令張賡謨和清末女詩人梁清芬等都以《南渡孤舟》為題吟詠利州南渡。其中以溫庭筠《利州南渡》最為著名。其詩雲: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翻譯成現代詩為:水波搖盪水面空闊,映照著黃昏的陽光;河中小島景色蒼茫,連接著青翠的山崗。馬兒在渡船上嘶鳴,隨著波浪漸漸離去;柳蔭下人們歇息著,等待船從對岸返航。船過沙灘邊的草叢,驚散那裡群聚鷗鳥;一隻白鷺騰空而起,在萬頃江田上飛翔。誰人懂得乘著扁舟,去追尋春秋人范蠡;沉浸在五湖煙水中,把人世間名利淡忘。晚唐著名詩人溫庭筠的這首詩屬於唐詩中的精品,被選入傳統的啟蒙讀本《唐詩三百首》。詩的首聯寫渡口環境,描繪了一幅全景圖畫:盪漾的水波、黃昏的斜暉、河中的小島、青翠的山巒。頷聯寫待渡所見所聞:河上「棹去」;舟中「馬嘶」,「柳邊人歇」,等待船歸。動靜相映,有聲有色。頸聯寫南渡江天景象:群鷗驚飛,白鷺高翔。以萬頃江田之大見一鷺之小,以江田之靜襯托白鷺飛動,新穎生動。尾聯觸景生情,因官場失意,仕途蹉跎,由「鷗鷺忘機」的典故,引發了詩人追步范蠡泛舟五湖之念,寄託了他澹泊恬退的心境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二)烏龍寶頂利州城區嘉陵江西岸的烏龍山巔,一峰陡起,突聳如笠。古時,峰旁有一井泉,清冽甘美,四時不竭。峰頂平坦,相傳有仙人奕棋於此。唐李商隱詩文:神劍飛來不易銷,碧潭珍重駐蘭橈。自攜明月移燈疾,欲就行雲散錦遙。河伯軒窗通貝闕,水宮帷箔卷冰綃。此時燕脯無人寄,雨滿空城蕙葉雕。(三)寶峰夜月廣元老城東山(亦稱鳳凰山)之巔,古稱寶峰。上有天然池沼,逢大旱不枯,終年碧波盪漾,清水澄澈。清張賡謨詩文:利州城起鳳凰麓,鳳距嶙峋高矗矗。半翼舒來列寶屏,巔有靈湫漾輕縠。陣陣霜風秋波盈,樓頭簾卷新鏡明。天邊月晦無明月,偏向寶峰池中生。(四)金山晚照廣元城北的金城山,古稱金山。五代十國之時,後蜀孟昶在此築金山寨,因而得名。清張賡謨詩文:上舂晼晚天欲暮,彩霞連射珊瑚樹。珠光熠耀翠雲間,赤城流焰爭四布。由來有金山方鳴,而今看山金鑄成。前溪影落風不定,琉璃破碎錦鱗生。(五)九峰排戟九峰是指廣元縣西二十里之九隴山(屬今天瞾山林場),山環九十九峰,排列如戟(古代兵器之一種)。相傳秦末亂世之時,漢高祖為漢王駐軍漢中,曾派將於此處插旗招兵,是為漢王寨。張賡謨詩文:蜀山攢黛多崇峻,九十九峰插萬仞。千年偶駐赤帝營,至今排戟作嚴陣。長劍倚天天外長,光搖碧落參微茫。日暮白雲吹不散,陰陰猶覆溫公堂。(六)雪峰樵歌在現城區雪峰街道辦事處,古時有寺名雪峰,雪峰寺後,山腰有二大石崎立,相傳有樵夫常歌於石上,風雨不輟,至則歌聲出石中,古人傳為異跡。清梁清芬詩文:雪峰仙境望嵯峨,舊有樵夫石上歌。斷續聲分通古徑,兩肩煙雨任銷磨。(七)丙穴魚潛丙穴,在原廣元縣城北十五里今工農鎮小塘村之嘉陵江岸,該處石崖壁立,中空成穴。每年仲春二月上已前後,嘉魚從穴中魚貫而出,秩序井然游向大江,里人爭相捕撈,其味鮮美無比。清張賡謨詩文:石櫃閣下巴字水,上連丙穴清且泚。年年看春上巳前,恆見潛魚澄潭裡。潭裡有魚嘉無倫,漁戶結網復垂綸。勖哉鯤鮞戒無取,留待滿尺能幾旬?(八)朝天曉霞朝天,指今廣元城北朝天關及關下的明月峽一帶的地域(今屬朝天區),每當旭日初升,萬道霞光之中,山若鋪錦,水若泛銀,風光奇麗,燦若仙境。清黎啟明詩文:朝來走馬近朝天,萬道霞光似欲燃。風情恰似逆霄雨,雲腳翻成破浪船。峽上有人皆日曬,山間無地不花鮮。再到龍門回首望,瓊樓玉宇澈日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