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產業園區規劃該怎麼做
這個得需要專門的專業的公司做或者是招一個專門懂運營的人才,助牛網,目前給十多個產業園區做運營規劃
② 產業園區規劃的框架
規劃框架和思路:
第一章 產業園區規劃的背景
主要包括產業園區規劃的目的、意義以及產業園區發展的有利條件等。
第二章 產業園區的發展定位
主要包括產業園區的區位選擇、功能定位、產業定位等。
第三章 產業園區的規劃布局
主要包括產業園區的用地布局、各功能區的建設規模與產業布局。
第四章 產業園區的投資成本與收益估算
主要包括產業園區總投資、分階段投資、成本估算、產值、銷售收入及銷售稅金估算和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評估。
第五章 產業園區適應性評價指標體系
主要包括目標適應性指標、經濟適應性指標以及社會適應性指標等。
第六章 產業園區招商引資方案
主要包括產業園區的品牌推廣策略、團隊管理及運作模式、招商引資目標企業推介等。
③ 產業園區規劃思路及方法
富通長三角在進行產業園區規劃時,總結出大概六個要點:
一、明確園區意向產業:
了解並熟知園區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了解區域產業基礎和擁有的產業資源,羅列出可以重點發展的全部產業范圍,這些均可作為園區的意向產業。
二、研究國家產業政策
明確哪些產業是屬於國家重點扶持和鼓勵的,哪些產業是屬於國家明確限制的,對劃出的園區意向產業范圍進行縮小、集中,精準園區意向產業。
三、研究國內外經濟發展走勢與行業市場
洞悉意向產業是否存在市場潛力和市場風險,同時分析技術發展趨勢,看意向產業的技術是否存在替代轉型的風險。這當中千萬不要忘記對意向產業的產能情況進行調研,不能讓產業園區在運行初期,就遭遇產能過剩等問題的打壓,或者面臨極其殘酷的市場競爭。
四、定位園區核心產業
根據各方面的研究分析情況,聚焦某個或某幾個產業將其作為園區的重點產業,並將其中最具發展潛力且最適合自己園區的產業定位核心產業。
五、明晰相關產業的支撐力量
這種支撐力量包括服務於核心產業與重點產業的產業機構、社會機構等。此外,還要針對核心產業與重點產業,分析上下游企業的構成與關系,以及具體行業企業的組成分布情況,為制定招商策略奠定基礎。
六、合理利用園區核心運營團隊的公共關系資源
園區核心運營團隊的公共關系資源中的產業資源、人脈資源等也是產業定位參考的因素。在產業園區規劃中,經常會用到一些戰略管理的知識,例如SWOT分析,PESTEL宏觀環境分析,波特競爭力分析等,以更順暢地明確產業方向,更快捷地獲取研究成果,以彌補園區缺乏專業人才和專業經驗的不足。
④ 產業園區規劃的概述
產業園區策劃專家,提供工業園,產業園,物流園,化工園等各類園區規劃設計,產業園區可以說是某產業的聚集區或是技術的產業化項目,簡而言之,孵化平台,是企業走向產業化道路集中區域。
「產業園區」是執行城市產業職能的重要空間形態,園區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輻射、示範和帶動作用,成為城市經濟騰飛的助推器。隨著產業園區的主導產業由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不斷的轉型,也是未來產業園區規劃和發展中需要注意的內容。
大多數大城市在實現工業化後,都把發展創意產業作為催化經濟轉型的重要戰略舉措。創意產業已不僅是一個發展的理念,而是有著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實。只有促進創意成果轉化為經營資源,通過向傳統產業的滲透和產業鏈的整合與延伸,進行深度開發,才能充分獲取創意產業的效益。
產業園區是產業集聚的載體,其主要構成應有相關文化創意設計方面的企業,有提供高科技技術支持(如數字網路技術)的企業,有國際化的策劃推廣和信息咨詢等中介機構;還有從事文化創意產品生產的企業和在文化經營方面富有經驗的經紀公司等。這種相互接駁的企業集群,構成立體的多重交織的產業鏈環,對提高創新能力和經濟效益都具有實際意義。而目前以行政區域劃分或行業分割方式構建的創意產業園區,畢竟會受到傳統利益格局和資源配置的影響,難以達到理想的要素組合和產業的深化。
園區規劃是園區建設的龍頭,規劃決定園區建設規模、方向和品位,所以園區在基礎建設過程中也始終堅持「規劃先行」的指導原則。
⑤ 產業園區規劃概念詳解
產業園區規劃是比較全面的產業園區長遠發展計劃,是對園區的產業發展、空間布局、土地開發、招商引資、運營管理等全局性、長期性、基本型問題的研究分析,是未來一個時期指導產業園區健康發展的行動綱領。產業園區規劃是園區建設的龍頭,規劃決定園區建設規模、方向和品味,所以園區在基礎建設過程中也始終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
規劃是園區發展的藍圖,決定園區未來的發展方向,要經得起檢驗。因此我們要堅持政府主導、專家領銜。部門合作、科學決策的要求,超前做好規劃工作。園區規劃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調整,使其品味更高、功能更全、後發效應更長,發展空間更大,形成一批特色園區、精品園區,努力提升園區的品味。
⑥ 產業園區規劃的前景
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園區的具體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高新區、開發區、科技園、工業區、產業基地、特色產業園等以及近來各地陸續提出的產業新城、科技新城等。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產業園區的發展一般有四個階段:生產要素聚集階段、產業主導階段、創新突破階段和財富凝聚階段。因此,產業園區的規劃需要從戰略層面對該園區進行整體定位,使其在產業方向、商業商務服務、人居環境配套上達到高度三位一體的統一,實現城市或園區的可持續發展。
⑦ 產業園區規劃的發展趨勢
隨著產業園區的主導產業,由傳統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不斷的轉型,也必然使園區的發展內容和特徵存在以下幾個明顯的趨勢,也是未來產業園區規劃和發展中需要注意的內容。
趨勢一、從注重優惠政策向發展產業集群轉變:從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來看,基本經歷了由「單個企業→同類企業集群→產業鏈→產業集群」的發展路徑演變,高新技術產業只有集群化發展,才會激發出更大的能量。從未來高新技術園區政策走向看,優惠政策將可能逐步從區域傾斜轉向技術傾斜和產業傾斜(這是國外通行的做法)。
趨勢二、由加工型高新區向研發型高新區轉型:由於高新技術園區功能的特殊性,決定了高新技術園區適合打造前端性產業鏈(研發、設計、中試等)。未來高新技術園區的發展在於比技術創新能力和技術轉化效率,我國高新技術園區也將逐步走向以研發中心、研發型產業、科技服務業為主體的研發型高新技術園區。
趨勢三、從強調引進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業集群轉變:隨著高新產業系統化、交叉性的增大,使得科技研發與轉化的復雜性日益加大,從而大規模研發的系統風險大大增加。而隨著科技預測性和可控性的加強,在總體方向下,將研發課題市場化、模塊化、專業化,採用小規模研究,充分利用其靈活性,可有效分散風險和加快科技研發速度。
趨勢四、由單純的土地運營向綜合的「產業開發」和「氛圍培育」轉變:產業園區的發展,未來必然應該從孤立的工業地產開發走向綜合的產業開發,通過土地、地產項目的產業入股等方式,將土地、園區物業與產業開發結合起來;同樣也從片面的環境建設走向全方位的氛圍培育,在打造一流的硬環境的同時,加強區域文化氛圍、創新機制、管理服務等軟環境的建設。
趨勢五、由功能單一的產業區向現代化綜合功能區轉型:現代的產業發展不同於傳統工業發展模式的特性——智力資源密集、規模較小、信息網路化,決定了新的產業區功能的綜合性,不是單純的工業加工、科技產品製造區,還包括配套服務的各種商業服務、金融信息服務、管理服務、醫療服務、娛樂休憩服務等綜合功能。
⑧ 產業園區規劃如何分類
產業園區最常見類型有:物流園區、科技園區、文化創意園區、總部基地、生態農業園區等。
產業園區規劃按服務領域可分為:園區發展戰略規劃、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小園區項目開發策劃。
按服務內容可分為:園區和開發區、 區域和產業研究、產業園區的經營管理系統、產業園區招商引資系統。——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⑨ 產業園區規劃的戰略意義
規劃可謂是實際行動的指導,合理有效的規劃是後續保障園區建設成功的前提,因此園區規劃對產業園區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具體而言,產業園區規劃主要有以下幾點意義。
產業園區規劃有利於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是產業園區建設的理論基礎。
研究制定產業園區規劃是略施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提升園區發展水平的客觀要求。
制定完善的產業發展規劃是產業配套招商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