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經濟的發展主要是依靠哪幾個產業
外貿外包,房地產,基建投資,中國經濟三大引擎,影響眾多行業
㈡ 中國28個產業是什麼
從行業上看,銀行、保險、電信、汽車、物流、零售、機械製造、內能源、鋼鐵、IT、網路、房地產容等。
1、在中國已開放的產業中,每個產業中,排名前5位的企業幾乎都由外資控制: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
2、從行業上看,銀行、保險、電信、汽車、物流、零售、機械製造、能源、鋼鐵、IT、網路、房地產等,凡此種種,這些熱門行業都已經有外資進入。
(2)中國各個產業發展擴展閱讀:
在中國,產業的劃分是:第一產業為農業,包括農、林、牧、漁各業;第二產業為工業,包括採掘、製造、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和建築各業;第三產業分流通和服務兩部分,共4個層次:
①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郵電通訊、商業、飲食、物資供銷和倉儲等業。
②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保險、地質普查、房地產、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旅遊、咨詢信息服務和各類技術服務等業。
③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學研究、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等業。
④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軍隊和警察等。
㈢ 中國未來有發展的十大行業是什麼
這10大行業包括人工智慧領域,大健康領域,大數據領域,新物流領域,新能源領域,環境保護與改造領域,旅遊領域,智能家居領域,新零售領域,新型保險領域。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10個領域確實是未來發展最有潛力的領域,很多大型企業甚至從現在開始就已經布局了,其實保守的估計,這10個領域最少要在未來30~50年左右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誰先起步的早誰就能佔領行業的頭幾名。其實我個人覺得人工智慧領域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3、軍事領域的應用
可以說在未來幾十年的發展當中,人工智慧被應用到軍事領域是必然的,就好像我們經常在科幻片里看到的一樣,機器人無論是在數據處理還是在反應速度上,面都優越於我們普通人,而且在危險區域勘察或大型規模戰爭的時候,機器人如果參與的話,會極大限度的減少人員的傷亡。
㈣ 中國古代各產業發展的特點
早期農業生產的出現:
1、起源:
距今一萬年左右,世界農業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神農氏是中國農業的始祖。 (採集經濟→種植經濟)
2、表現:
耕作方式 生產工具 耕作技術 農作物農作物
原始農業 刀耕火種 石刀、石斧、石犁 刀耕火種 南稻北粟
商、周 石器鋤耕 耒耜、少量青銅農具,石器木器骨器為主 排水、漚肥除草、治蟲 粟、稻、黍、稷、麥、桑、麻等
3、意義:
①生活方式改變:從遷徙走向定居;
②奠定了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的基礎。
4、特點:
①獨立發展,自成體系;
②植主畜輔。
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徵:
(1)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2)多種經營形態並存,互為補充;官營手工業規模巨大;
(3)手工業生產部門不斷增加;
(4)手工業技術不斷進步;
(5)規模越來越大,分工越來越細;
(6)手工業生產布局雖經濟重心的轉移而變化。
古代商業發展的特點:
1、其發展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徵;各個時期發展不平衡。
2、官營和專賣長期存在。
3、實行重農抑商政策,商人的社會政治地位低下,商業發展艱難曲折。
4、政府對商業的控制逐漸減少。
5、與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緊密相聯,互相促進。
6、國內貿易、民族政權間的邊境貿易、對外貿易全面繁榮。
7、古代金融業與商業互相促進。
明清商業發展新特點:
1、商業市鎮興起;
2、貨幣經濟占據主要地位;
3、農產品也大量進入市場;
4、棉花、茶葉、甘蔗、染料等經濟作物普遍種植。作為農產品加工的副業產品,也都成為商品化的組成部分;
5、區域性的商人群體實力雄厚,形成徽商、晉商、寧紹商人、閩商等大商幫。(廣泛使用貴金屬貨幣白銀,便利了商品貿易和商業資本的集聚。)
重農抑商的發展:
1、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中有獎勵耕織的政策。
2、漢初,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
3、北魏至唐前期,鼓勵農民墾荒。
4、元朝,元世祖設立管理農業的機構;組織編寫《農桑輯要》;禁止毀農田為牧地;招募流亡,鼓勵墾荒屯田;興修水利。
5、明清前期,政府大力獎勵墾荒。
重農抑商的影響:
1、重視農業,保護了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封建社會初期,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起了積極作用。
2、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強化了自然經濟,不利於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漫長的重要原因
㈤ 中國未來有發展的十大行業是什麼
這10大行業包括人工智慧領域,大健康領域,大數據領域,新物流領域,新能源領域,環境保護與改造領域,旅遊領域,智能家居領域,新咐蔽旦零售領域,新型保險領域。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10個領域確實是未來發展最有潛力的領域,很多大型企業甚至從現在開始就已經布局了,其實保守的估計,這10個領域最少要在未來30~50年左右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誰先起步的早誰就能佔領行業的頭幾名。其實我個人覺得人工智慧領域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3、軍事領域的應用
可以說在未來幾十年的發展當中,人工智慧被應用到軍事領域是必然的,就好像我們經常在科幻片里看到的一樣,機器人無論是在數據處理還是在反應速度上,面都優越於我們普通人,而且在危險區域勘察或大型規模戰爭的時候,機器人如果參與的話,會極大限度的減少人員的傷亡。
㈥ 中國各行業目前及未來的發展情況
我只能告訴你未來
保健產品類消失行業最有前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然會想到健康保健啊
所以說你做這個會比較有前景啊
㈦ 在中國什麼行業發展最快,
關於中國解放後到90年代期間的戰爭,建國後解放軍共有經歷9次和國外敵人作戰經歷,其中是七次出境作戰,其中包括軍事援助戰爭.這9次分別是抗美援朝,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中緬聯合作戰,中印戰爭,珍寶島戰斗,援老抗美,中越自衛反擊.
第一次並不是抗美援朝戰爭,而是援越抗法.
1950年1月,胡志明秘密訪華,向中國提出軍事援助的請求。4月7日,軍委下達命令,抽調人員組成赴越南軍事顧問團。8月12日,韋國清團長率領329名軍事顧問團成員到達越共總部廣淵.
1950年底,中國軍事顧問團協助越南軍隊進行邊界戰役,在中國境內裝備訓練了一大批越南主力軍隊,並提供了大量的軍事物資,後來,陳賡將軍以中共代表身份趕到越南,很快擬定出邊界戰役的作戰方針,經過我國軍事代表團的精心指揮,越軍與法軍激戰七晝夜,全殲法軍兩個精銳兵團3000餘人,解放了高平,攻佔七溪,同登等地.
邊界戰役結束後,陳賡回國.後來的紅河戰役,東北戰役,寧平戰役,西北戰役等都是由韋國清率領軍事顧問團指揮的.特別是1954年1月的奠邊政府戰役,宣告了法國侵略者的徹底失敗.
抗法斗爭期間,中國向越南總計提供各種槍11.6萬余支(挺)、火炮3600餘門和大批彈葯,以及通信與工兵器材等大批軍需物資。
第二次是1950年10月25日出兵朝鮮和美國為主的聯合國軍作戰的抗美援朝戰爭。
參加抗美援朝我軍先後入朝作戰的有出自一野的有1軍;出自二野的有12軍、13軍一萬餘人組成補訓師參戰,1954年隨15軍回國、15軍、16軍出自三野的有20軍、21軍、23軍、24軍、26軍、27軍。出自四野的有38軍、39軍、40軍、42軍、46軍、47軍、50軍、54軍。出自十八兵團的60軍。出自華北野戰軍的63軍、64軍、65軍、66軍、67軍、68軍。這些部隊先後入朝作戰,包括空軍和炮兵在內,總共先後投入的總兵力達近150萬。.最後,聯合國軍不得不在板門店和中朝簽下停戰協定.這場戰爭於1953年7月27日停火.恢復了戰爭爆發前朝鮮和南韓以3.8線為分界線的狀況,並一直到今.
第三次是1954--1975年間抗美援越。
1964年至1978年間,中國向越南提供了總值人民幣40多億元的武器裝備物資援助。主要有各種槍177萬余支(挺),火炮3萬余門,坦克、裝甲車810輛,飛機165架,艇船117艘,汽車1.5萬余輛,地空導彈系統3套,導彈180枚,雷達260部,無線電機3.2萬部,有線電機4.9萬部,工程機械4834部,舟橋15套,各種槍彈10.4億發,炮彈1660萬發,地雷19萬個,炸葯1.5萬噸,還有其他器材和裝備等大量軍需物資,保障越南抗美救國戰爭的需要。
1965年至197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介入支援越南軍民抗擊美軍入侵的作戰。
1964年8月5日,美國軍艦在北部灣越南沿海活動時,遭到越南海軍攻擊,美國以此為借口,派出大批飛機轟炸越南北方。1965年2月,美軍地面部隊直接進入南越參戰,以美軍為主體在越南南方進行地面作戰,對越南北方實行持續戰略性轟炸,並不斷侵入中國領空,中國方面為響應越南勞動黨和越南政府的請求,維護中國南部邊境的安全,決定盡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斗爭。中越兩國政府和軍隊陸續達成一系列由中國提供大量物資援助,並派出部隊在越南北方擔負防空作戰、國防工程建築、後勤保障等任務的協議。
首批援越高炮部隊2個師零1個團於8月入越協助防空作戰,以後又有1批入越作戰,連同配屬各援越工程支隊的防空部隊,共16個高炮師、63個高炮團及部分獨立高炮營等約15萬人,部署於越南北方各戰略要點。
人民解放軍在越南共作戰2153次,擊落美機1707架,擊傷1608架。
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工程兵等援越部隊先後有10餘萬人,搶修被美機炸壞的鐵路設施1778處,新建、改建鐵路線577公里;修築干線公路7條,長1206公里,橋梁305座,涵洞4441座,建成內排、安沛兩個現代化機場和飛機洞庫;築成各種坑道239條(總長2.5萬多米),永久和臨時碼頭9個,掘開式永備工事123個,海底通信電纜15條(長度為103公里)等大批國防戰備工程。
人民解放軍海軍掃雷部隊掃除各種水雷42枚,總清掃面積201平方公里,相繼疏通海防、鴻基、棉普等港口及東北群島的各航道。
截至1973年8月,中國援越防空、工程、鐵道、掃雷、後勤保障部隊共32萬餘人。此外,中國政府向越南提供了總值超過200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和經濟援助,幫助越軍培訓了大批各類軍事技術人員。
在援越抗美作戰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官兵有4200多人身負重傷,1100人陣亡並被安葬在越南國土.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我軍的援越抗法抗美並沒有直接介入和法,美的軍事對決,都不能算是正式的戰爭,只能是我國政府我國軍隊對越南的幫助.既然樓主問了,就把這段歷史說一下.
第四次是中緬聯合作戰.
50年代初,國民黨第86軍殘部和雲南邊境地區的部分地主武裝,逃往緬甸北部山區,由於這些武裝分子的破壞,中緬兩國邊界的界樁工作不能正常進行.為此,兩國政府達成協議,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可以進入緬甸境內,與緬甸國防軍聯合消滅國民黨殘余部隊.
1960年11月22日至61年2月9日,雲南部隊5個團21個營的兵力兩次奉命出境作戰,共消滅國民黨殘余部隊741人,協助緬甸解放了國民黨盤踞十多年的3萬平方公里,30萬人口的廣大地區,保證了中緬兩國邊界界定的正常進行.
第五次是1962年我國與印度發生邊界沖突。最終我軍戰勝印度軍隊.
自衛反擊作戰在中印邊境東段和西段地區進行。印軍部署的兵力有1個軍部、1個師部、4個旅部、21個步兵營,總計約22000人。印度陸軍原是英國殖民地軍隊,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北非、南歐、東南亞諸戰場作過戰,自吹噓為「打遍歐、亞的勁旅」。與我作戰的印度第四師號稱「王牌部隊」,是「印軍編制、裝備、訓練的試點部隊」。第一一四旅長期駐防克什米爾、受過山地戰訓練。這些部隊在印度陸軍中具有代表性。其作戰部署是:東段,第七旅4個營部署在克節朗地區;炮兵第四旅兩個步兵營配置在棒山口、達旺地區;第四師戰術司令部及1個營位於吉米塘、下地地區;第五旅8個營分布在「蘇班西里邊區」、「西安邊區」和「魯希特」;第四軍軍部和第四師師部位於提斯普爾。西段,印軍第一一四旅以5個營分散配置在邊境全線,其中1300餘人分布在入侵戰境的43個據點;旅部及1個營位於列城。印度的企圖是:在東段,依據正侵佔所謂「麥線」以南和以北的克節朗地區,繼續向西藏內地擴大侵佔范圍;在西段,依託其入侵的43個據點,繼續向我境內蠶食,逐步侵佔新疆阿克賽欽地區。
中國邊防部隊的主要部署是:以西藏4個多團的兵力,首先粉碎克節朗地區印軍的進攻,然後殲滅克節朗地區和可能由達旺地區來援之敵;以新疆1個多團的兵力,首先粉碎印軍進攻,然後殲滅侵入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之敵,並視情況擴張戰果;同時,以西藏昌都、林芝、山南分區部隊,向當面之敵反擊,配合主要方向的作戰。克節朗地區反擊作戰。中國西藏邊防部隊集結了10300餘人的兵力,對印軍第七旅實施反擊。根據印軍前重後輕、翼側暴露、正面寬、縱深線的布勢特點,貫徹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原則,以3至4倍於敵的絕對優勢的火力,採取從兩翼開刀、迂迴側後、包圍分割、各個殲滅的戰法,於20日拂曉開始反擊。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歷時1個月,我軍在西段清除了印軍全部入侵據點,在東段進到了非法的「麥線」以南靠近傳統習慣線附近地區。作戰中,全殲印軍3個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另殲滅印軍5個旅各一部,俘印軍第七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擊斃印軍第六十二旅旅長.希爾·辛格准將,總計殲滅侵印軍8900餘人。繳獲各種火炮300餘門,飛機與架,坦克10輛,汽車400輛各種槍6300餘支(挺),及其它許多武器彈葯和軍用物資。在反擊作戰中,我軍共傷亡2400餘人。
中國政府於11月21日宣布,從22日起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全線主動停火,主動後撤。從12月1日開始,我軍回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我側20公里以內。其後,又將繳獲的印軍武器彈葯和軍用物資交還給印度,並釋放了全部印軍戰俘。中國政府的這一舉動,在戰爭史上是史無先例的,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贊揚。
第六次是1968冬天的在珍寶島與前蘇聯軍隊發生沖突.
珍寶島位於黑龍江省虎林縣境內,在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中國居民祖祖輩輩在這里進行捕魚等生產活動。
自1967年1月~1969年2月,蘇聯邊防軍先後16次侵入該島,干涉中國居民的正常通行和生產活動,阻止中國邊防部隊執行正常巡邏勤務,打傷中國邊民和邊防戰士多人。中國一再嚴正要求蘇聯方面停止其武裝入侵活動,蘇聯卻置若罔聞。1969年3月2日,蘇聯邊防軍出動70餘人,分乘2輛裝甲車和2輛軍車,從珍寶島上游的下米海洛夫卡和下游的庫列比亞克依內兩個方向侵入珍寶島,襲擊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打死打傷6人。中國邊防部隊被迫自衛反擊,將入侵的蘇軍逐出珍寶島。15日,蘇聯邊防軍3次出動50餘輛坦克、裝甲車和步兵200餘人,在直升機、炮火支援下向守衛珍寶島的中國邊防分隊發起猛烈進攻,並用多種火炮轟擊中國境內縱深地區。中國邊防部隊激戰近9小時,頂住了蘇聯邊防軍的6次炮火急襲,挫敗其進攻。17日,蘇聯邊防軍又出動步兵70餘人,在坦克支援下入侵珍寶島。中國邊防部隊以炮火將其擊退。中國邊防部隊的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保衛了國家的領土,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事件後,全國進入一級戰備,重要單位疏散到農村,國民經濟也進入總動員狀態。因為當時的蘇聯軍事力量確實強大,而我國正處在大亂的文革.
第七次是援老抗美.
這次我軍出國任務主要是掩護我國工程兵部隊幫助寮國修路,1969年至1973年,我軍高炮部隊在寮國孟塞,孟誇,孟本,孟洪等地區對入侵寮國的美軍飛機進行防空作戰.
為支援寮國人民抗美救國斗爭,根據寮國人民當和寮國王國政府的請求,我軍先後派出705大隊和第302.304支隊共2.1萬人,擔任防空作戰任務.在4年多時間里,我軍共作戰95次,擊落美軍飛機35架,擊傷24架,幫助寮國完成築路任務.
第8次是1974年夏天與南越(西貢政權)在西沙進行了保衛西沙的海戰.我軍成為勝利者.
在中國軍民誓死保衛西沙群島的壯烈海戰中,處於劣勢裝備的中國海軍,共擊 沉南越海軍護航艦一艘,擊傷驅逐艦3艘,斃傷其「怒濤」號艦長及以下官兵10 0餘人;在收復甘泉島和珊瑚島及金銀島3島登陸作戰中,中國部隊和民兵俘虜南 越軍隊範文鴻少校以下官兵48人,美國駐南越峴港領事館聯絡官科什也當了中國軍民的階下囚。
最後一次戰爭也就是第9次是1979年2月17日對越南進行的大規模自衛還擊戰,3月5日按原定計劃撤軍。此後,中越邊境一直進行小規模的戰斗,直到90年雙方關系正常化後,邊境才恢復平靜.關於我國對越南的自衛反擊,這里就不做詳細說明了,網上資料很多.請樓主原諒.
需要說明的是,我軍的9次作戰任務有7次是境外作戰,其中有的規模較小,但畢竟是戰爭,都列舉在此,有出入的地方,歡迎批評,這些資料都是有據可查的,我只是把它們排列了一下順序.
當然了,發生的其他重大事件非常之多,最著名的有錯誤的反右運動、瘋狂的大躍進、高崗事件、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林彪出逃、粉碎「四人幫」、農村土地聯產責任制、改革開放、鄧小平92南巡講話、政治局委員陳西同腐敗、中美撞機事件、台海危機、三個代表和近期發生的政治局委員陳良宇落馬等等。
㈧ 請問!中國每個城市各依靠什麽經濟發展 主要是指每個城市的特色經濟產業!
我來說兩個我比較熟悉的兩個城市:1.包頭——我想包鋼比較有名吧,主要是重工業城市,還有稀土一般地方沒有,比較神奇的是包頭的綠化。2.太原——也是一個重工業城市,以煤炭為主,我認為太原的空氣不太好,污染很嚴重,榆次離太原很近,以旅遊為主,太原的晉祠也很有名。
㈨ 中國各個城市的主要發展產業有哪些
我在揚州,揚州的是旅遊業,深圳的是電子製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