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俄羅斯發展經濟的優先產業

俄羅斯發展經濟的優先產業

發布時間:2021-02-09 09:01:06

1. 俄羅斯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有哪些

眾所周知,前蘇聯曾一度是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之一。但自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其主體——俄羅斯經濟卻由於不能適應新的體制而發生嚴重倒退,國內生產總值連續6年呈負增長。1999年,俄羅斯經濟開始重新復甦。隨後,其國民生產總值連續7年保持了超過6%的高增長率。2007年的前9個月,其經濟增長率又為罕見的7.7%。俄羅斯大有重回經濟大國的姿態。那麼,就目前來說,影響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優劣勢在哪裡?該國經濟發展的特點對我國經濟發展又有哪些啟示呢?筆者就這個問題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優勢
(一)國際油價持續走高,給俄羅斯對外貿易帶來好的局面
俄羅斯幅員遼闊,擁有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然資源幾乎能夠完全自給的國家。現已探明的資源儲量約佔世界資源總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尤其是俄羅斯境內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其開采時間可長達30年以上。
近幾年來,國際油價持續走高,從2002年到2006年,國際原油價格指數上漲了256%,而且還有不斷上調的趨勢。這種變化對以能源產業為主要支柱產業的俄羅斯來說,無疑是個強勁的支持和推動。據統計,能源產業的產值約佔俄羅斯工業產值的30%,僅此一項,就為政府創造了大約54%的年預算收入和45%的外匯收入。隨著國際油價的繼續高位運行,俄羅斯能源產業的國際形勢還將越來越好。
(二)強大的科技力量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
俄羅斯是一個教育、科研大國。前蘇聯對科技和教育的高度重視使俄羅斯的科技力量有了堅實的基礎。這一優勢突出表現在高科技的航天和太空領域,前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並向太空出訪了第一位宇航使者。可以說,前蘇聯在科技領域的成就是位居世界前列的。作為前蘇聯重要組成部分的俄羅斯因此繼承了相當巨大的科研力量。
據統計,目前,俄羅斯有85.8萬科研人員。其中,63.6萬在國家科研機構工作,科學院有11萬人。俄羅斯的科技實力很強,主要集中在基礎理論、軍事工業和一些重化工業領域。其中的武器產業更是俄羅斯知名的產品品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如此巨大的科研力量成為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三)與周邊國家良好的互利合作為俄羅斯創造了極為有利的對外經濟形勢
自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為了盡快實現向自由主義和市場經濟的過渡,對外政策曾出現向西方發達國家一邊倒的趨勢。這一政策非但沒有幫助俄羅斯擺脫因國家解體帶來的混亂和貧困,反倒使俄羅斯出現了連續多年的經濟負增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自普京總統上任之後,政府調整了矯枉過正的作法,對外政策更加務實。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對周邊國家,尤其是中國政策的調整。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鄰邦,兩國的經濟發展都對雙方產生重大影響。
近年來,兩國在經貿、能源等各方面都保持著重要的合作夥伴關系,中俄「國家年」的活動更進一步加強了兩國的文化和經貿往來。同時,兩國經濟的互補性極強,尤其是在能源方面。相信通過雙方充滿誠意的合作,在此領域將會出現質的飛躍。可以說,俄羅斯與中國和其它周邊國家良好的經濟往來將對整個國民經濟帶來良好的發展和機遇。
二、俄羅斯經濟發展的劣勢
(一)對能源產業過分依賴使俄羅斯經濟發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毫無疑問,俄羅斯經濟的迅速好轉與其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有緊密關系,尤其近幾年來全球性能源價格的暴漲大大幫助了這個昔日大國,但是僅依靠單一的資源優勢是成就不了俄羅斯的復興強國夢的。國家若要強盛發展,要依靠本國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尤其是靠本國的科技創新能力,而僅依靠現有的自然資源是無法坐享其成的。
放眼世界上發達國家,如英國、瑞士、日本等國,雖然其自然資源十分貧瘠,但憑借其高精尖的具有本國特色的產業成為經濟強盛之國。目前,世界資源性產品價格指數在迅速上漲,但不能保證這類大眾性商品的價格會永遠上漲。一旦出現價格迅速下降,俄羅斯經濟對資源性產品過多依賴的缺陷就會暴露無遺,也會導致因經濟內部缺乏替代性結構,過早結束黃金發展期。此外,新的科技革命也會帶來新的替代性資源,人類對於自然資源的依賴性將隨著科技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小,這是千百年來印證的真理。
(二)俄羅斯嚴重的債務危機和預算赤字將大大制約經濟的快速發展
經過近8年的經濟復甦,俄羅斯經濟如今已經走出低谷。但隨著國民經濟美元化和資本外流現象的進一步加深,國家的債務危機和預算赤字仍十分嚴重。現在,俄羅斯每年還需償還100億以上的外債,如何緩解沉重的外債壓力對政府來說是不小的考驗。另一方面,由於車臣、第比利斯等地區仍不穩定,俄羅斯軍費開支也在不斷增加。在社會開支方面,居民的工資及退休金等隨著經濟發展也在逐年上漲。因此,俄政府還面臨著要解決巨大的財政預算赤字的問題。
(三)人口數量的銳減使俄羅斯經濟面臨勞動力嚴重短缺的尷尬
人口危機一直是困擾俄政府的棘手問題。根據近20年來俄羅斯的人口變化趨勢,可以算出,俄羅斯是全世界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國家。自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口下降了近300萬。極低的出生率、外來移民人口的減少,持續的高自殺率等都使得俄羅斯人口銳減。除此之外,俄羅斯人口結構的老齡化問題也日益嚴重,青壯年勞動力愈發緊缺。俄羅斯本來擁有令人羨慕的廣闊疆域,但卻因缺少足夠的勞動力而無法進行開發和居住。更為嚴重的是,如果人口數量下滑的趨勢得不到有效遏制,21世紀還沒有過完,俄羅斯可能就沒有足夠的兵力來保衛偌大的國土了。資料顯示,依據俄羅斯目前經濟發展水平,國家至少還需要500萬左右的勞動力。可以說,俄日益嚴重的人口問題使得俄羅斯經濟缺乏持續發展的必要保障。
從俄羅斯經濟發展回歸到中國的經濟建設,我們發現,作為世界上兩個正在高速發展的毗鄰大國,俄羅斯與我國在經濟發展進程中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對比當中也可以看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些問題。因此,俄羅斯經濟發展的特點對於我國的經濟建設也起到了積極的啟示作用。
三、俄羅斯經濟發展的特點對我國經濟建設的幾點啟示
(一)俄羅斯經濟對單一產業的強烈依賴性也同樣出現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主要表現為我國經濟對外資的過分依賴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而在整個進程中,外資一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目前,我國外匯儲備早已超過5000億美元,佔中國GDP的比重也已超過40%,這些數字還有繼續增長的趨勢。這樣的比例大大高於發達國家和亞洲其他地區國家。外匯儲備過高,將會產生潛在的通貨膨脹。外資增長速度過快,又會加劇經濟過熱的風險。而外資企業憑借其強大的資源、資金優勢在國內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也會逐漸形成市場壟斷,從而使得我國本土企業因得不到強大的資金支持和有效發展而導致萎縮。鑒於國際資本的有限性和流動性,隨著國際形勢的不斷演變,國際投資商是可能出現戰略方向性的集體轉移的。因此,我國經濟應逐漸改變對外資企業嚴重依賴的現狀,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力更生」。
(二)同樣是幅員遼闊且資源豐富的國家,俄羅斯可以成為能源出口大國,而我國卻無法實現能源自給。其主要原因在於我國目前極低的能源利用率
眾所周知,當前世界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機。近幾年來俄羅斯經濟的迅猛發展同世界范圍的能源短缺有直接關系。因此各國政府都在採取各種措施不斷地開發新型能源並在降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方面加大力度。但我國卻是一個公認的單位產品高能耗的國家,其工業領域的單位產品能耗和工藝能耗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顯著。如電力、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化工、輕工、紡織主要高耗能行業的產品單位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平均高出40%以上。其中,水泥綜合能耗高45.3%,造紙綜合能耗高120%。目前,我國現有的資源開采還不能滿足工業發展需要,仍需進口一部分能源。在國際油價持續走高的今天,這大大增加了單位產品的成本。因此,切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關繫到我國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大事。
(三)人口問題是中俄兩國在經濟發展中都不可避免的嚴重問題,能否合理解決關繫到國計民生
同俄羅斯人口數量銳減的危機相反,我國最突出的人口問題恰恰是人口數量過大。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口數量佔世界總人口的21%。為控制人口增長,30多年前,我國實行了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這一政策的實行使我國到2007年少生了至少4億多人,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口增長過快為國民經濟發展帶來的壓力。因此也有人提出,中國人口數量過多的問題已得到有效解決,但事實並不樂觀。人口數量的低增長只限於上海等一些經濟發達城市,而廣大農村卻並非如此,超生多生現象也都普遍存在。據科學估算,我國與經濟發展、資源分布相匹配的合理人口應是9億人。但目前,我國人口數量早已超出13億,這個龐大的數字無疑是拉緩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沉重包袱。此外,我國人口素質偏低也是困擾政府多年的「頑疾」。
有關數據表明,我國目前的人口素質明顯低於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占人口80%以上的農村人口,更是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的「貧困區」。極端落後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影響極深的封建思想意識,使這些貧困地區的人口以「高速度、低素質」的特點逐年增長著。而與此同時,人口素質相對較高的一些發達城市卻出現了人口增長緩慢和老齡化日益嚴重的趨勢。另外,遍布城鄉、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又使得目前中國人口性別比例出現嚴重失調:男生數量大大多於女生是目前中小學的普遍現象。這一性別比例上的嚴重失衡也會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著力改善人口環境,合理解決人口危機是關繫到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問題。
【一點說明】:該文章發布日期為2008年,但目前依然有效。後半部分,也就是俄羅斯經濟發展的特點對於中國經濟建設的啟示部分,僅僅作為參考性閱讀。

2. 俄羅斯經濟結構

俄羅斯經濟結構如下:

俄羅斯是前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國,1990年生產占原蘇聯國民收人的63, 5%和工業產值的0.6%,其起始經濟結構繼承了原蘇聯的結構特徵。俄羅斯繼承的原蘇聯經濟結構是一個畸形的經濟結構,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國民經濟軍事化,前蘇聯領導人缺乏對時代的深刻洞察力,認為戰後仍然是戰爭和革命的時代,沒有意識到出現了和平和發展的新時期。因此戰後長期奉行霸權主義政策和進攻性戰略,導致國民經濟軍事化格局長期存在。對於國民經濟軍事化的實情原蘇聯長期諱莫如深,官方公布的軍費數額一直為每年不超過200億盧布。1989年戈爾巴喬夫在蘇聯人代會上第一次承認蘇聯的國防總支出為773億盧布,原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1990年7月在蘇共二十八大上進一步透露蘇聯軍費占國家預算的1/4(合1150億盧布)。蘇聯的國民經濟軍事化還表現為軍備生產的高比重。據前蘇官方公布的資料,蘇聯軍備生產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而學者和觀察家估計為25%。某些部門的情況更為嚴重,例如機器製造業的70%都服務於軍備生產。

  2. 社會生產兩大部類對比關系失衡。前蘇聯經濟結構畸形的又一表現是社會生產兩大部類對比關系失衡。在工業總產值中,甲類工業的比重佔75%左右,而美國為65%。農輕重的比例基本為2:2:6,而中國為3:3:4。這是蘇聯長期奉行優先發展重工業方針的結果。應該指出,在工業化時期強調優先發展重工業是有客觀依據的,因為在技術進步和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條件下,社會擴大再生產的規律是生產資料生產比消費資料生產增長更快,而工業化時期的典型特點正是技術進步和資本有機構成迅速提高。但是,在工業化完成之後,特別是戰後依然這樣強調優先發展重工業則是教條主義的。因為工業化之後技術進步的特點,已從主要是以機械勞動取代手工勞動,轉為主要是大機器生產和機器體系本身的進一步發展,從而由主要是機器數量的增加,轉為主要是機器效率的提高。這種特點在戰後進人大機器生產的第二階段,即實現生產的綜合機械化和自動化,以及廣泛採用節約能源和原材料的新工藝的過程中,表現得特別明顯。而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興起,生產又轉向技術含量高和附加價值大的方向發展。這一切提供了固定基金佔用率和材料消耗率下降的可能性,從而出現了生產資料生產與消費資料生產增長速度相接近的趨勢。西方發達國家的實踐已證明了這一點,60年代以來它們的生產資料生產一與消費資料生產基本上是平行發展。

  3. 產業結構落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業結構的重心經歷了三個階段: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戰後,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興起,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從資源和設備密集型產業為主,過渡到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基礎工業成為「夕陽產業」,在其基礎上蓬勃發展的是高技術工業,農業中生物工程技術和遺傳工程技術迅速發展,第三產業不斷發展擴大,日漸形成「信息產業」。一個與現代高科技相適應的高級化軟產業結構逐漸形成。在這場對經濟發展生命攸關的科技競賽中,蘇聯與西方的差距進一步拉大。雖然也曾提出要重視發展現代高科技,但產業結構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工業,即工業化時期形成的基礎工業,而在現代高科技領域落後西方至少15-20年。三次產業關系中,第三產業極端落後,直到1991年服務性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還只有24 %。這使蘇聯社會總產品中,資源和資本耗量大的產品比重大,知識和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比重小;而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商品性產值比重大,服務性產值比重小。產業結構的這種落後性也是蘇聯經濟增長方式未能從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的重要原因。

3. 俄羅斯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有哪些

我的地理筆記,可能不全面:
農業方面:不穩定型農業。發展條件是耕地面積專大,但是由於維屬度高,熱量低,生長期短,所以不利於農作物生長,凍土沼澤多,無法耕種。
工業方面:工業發達。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有: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發達。特點:重工業為主,消費品製造業發展緩慢。工業部門以鋼鐵、機械、化工、核工業、航天為主。

4. 俄羅斯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的產業是

A B C都不對 這三個都是俄羅斯發展水平較低的,D比ABC對,另外還有鋼鐵,石化,等重工業

5. 俄羅斯東部經濟地帶和西部經濟地帶發展經濟各有什麼優勢

我暈,你又是剛寫啊,大姐?我才開始寫選擇題,我數學和作文都還沒寫呢!從交通地形自然條件方面答,但是我也不會寫.

6. 俄羅斯的經濟,發展的怎麼樣了

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直發展乏力:社會混亂,經濟低迷,人民生活水平遲遲得不到提高。
15年來,在經過諸多挫折後,特別是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以來,俄羅斯已經改變了蘇聯計劃經濟體制遺留的「權力優先」的觀念,市場經濟意識已經開始在俄羅斯人的心目中生根發芽。俄羅斯經濟已經連續5年增長,而且是一年一個新台階。據俄羅斯經濟發展與貿易部保守估計,今年俄羅斯經濟實際增長將在7%左右。據專家計算,今年俄羅斯人均GDP也將首次超過4000美元。
2007年以來,在俄羅斯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7.9%,高出2006年同期近3個百分點,也大大超出年初的預測值,以此速度發展俄羅斯有望成為繼中國之後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
俄羅斯的經濟實力已越來越不容小覷,可以預見俄羅斯在接下來一段時間綜合國力還會有大幅度提高,也許冷戰時期那個叱吒風雲,傲視群雄的北極熊又回來了

7. 概述俄羅斯的軍工業。

俄羅斯軍工企業是近年來俄對外經濟發展中呈迅速上升的產業,武器和軍事內技術的出口刺激了產業的容振興和發展,並正顯現出巨大的潛力。俄政府特別重視軍工綜合體的發展,將其列入經濟優先發展產業,認為軍工企業體現了俄基礎工業的優勢,發展軍工企業可以有效地拉動俄整個機器製造業的發展,是擺脫目前機械加工業面臨困境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經歷了10年軍轉民混亂之後,目前俄羅斯軍工綜合體形成了由約1 700家企業組成的規模,其中有30%為單一國營所有制,另30%為國家參股的合夥股份公司,其餘則完全是私有股份公司。但無論企業所有制形式如何,軍工企業的生產經營主要是依賴出口收入,能否得到出口定單和得到多少定單便決定了企業的生產。

8. 俄羅斯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俄羅斯資源豐富,土地遼闊,且有蘇聯時代留下的雄厚重工業基礎與軍事實力。。。

9. 俄羅斯的傳統產業發展並非長久之計'經濟轉型向什麼產業發展

俄羅斯太依靠能源經濟了。但全球,石油天然氣儲備豐富的不止俄羅斯,太受制於人了。但精密的東西俄羅斯民族不太合適,這是民族特點決定的。賣軍火比較有前途。

10. 都說俄羅斯經濟發展滯後,為何它不首先大力發展經濟

因為俄羅斯必須要保證自己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才能夠大力的發展經濟,這是因為俄羅斯和北約國家之間的關系非常的緊張,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來保障自己國家領土主權的話,將很有可能使俄羅斯的老百姓飽受戰火的困擾。所以俄羅斯一旦擁有充足的資金的話,一定會選擇改善軍隊的生活質量還有武器的現代化。

所以我們也希望俄羅斯在未來能夠發揮出更大的影響力,只有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才能夠維護世界以及地區的和平以及穩定。我們也希望俄羅斯能夠在國際社會當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及影響力。

閱讀全文

與俄羅斯發展經濟的優先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