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鄉村振興,如何做強產業
一定要結合鄉村特色推廣具有競爭力的品牌,無論是做什麼產業,一定要本著發展的理念,發揮自身的產業特色,恪守誠信,把產業做實,做遠。
B. 你會如何發展當地農村特色產業
發展鄉村休閑旅遊,鄉村休閑旅遊一直是有關部門支持的重點之一,鄉村旅遊也讓不少農民朋友嘗到了甜頭。今年的《工作要點》中給大家一個提示:今年或以後幾年要想把鄉村旅遊發展好,必須做好——提質創新。
C. 鄉村的文旅產業如何做到可持續發展
遵循鄉村發展規律。鄉村規劃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防止被牽著鼻子走。根據不同地方的資源條件,因勢利導,可以適度開發森林康養、溫泉小鎮、紅色旅遊共建民宿等特色項目。有的地方資源優勢不突出,可以把眼光更多放在生態治理、鄉風建設上,而不是緊盯村裡幾塊地大興土木。米小粒共建的農業生態民宿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於民以惠的同時引領區域鄉村旅遊向品牌化、精緻化、特色化的道路發展。
D. 農村發展什麼產業好!!
前瞻網摘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遊客的歡迎,無論從市場規模還是經營效益來看,在過去幾年中均獲得較好的發展。隨著國內旅遊業邁入大眾消費階段,旅遊需求穩步增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在政策和需求的推動下,其市場發展前景看好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里,農業部鄉鎮企業局向全社會推介了100條休閑農業精品線路,涵蓋了全國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00餘個休閑農業精品經營點。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遊客的歡迎,其市場前景看好。
1、市場規模快速發展
近5年來,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行業市場規模也得到快速發展。截至2012年底,全國有9萬個村開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活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經營單位達180萬家,其中農家樂超過150萬家,規模以上園區超過3.3萬家,年接待遊客接近8億人次,年營業收入超過2400億元。
2、經營效益良好
伴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快速發展。2008-2012年,我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收入以年均43%的速度遞增。僅2009年,鄉村旅遊行業就帶來了800億元的經營收入,帶動近200萬城鄉人口就業,其中安排農民就業159萬人,實現農民增收257億元,帶動農產品銷售收入352億元。
到2012年,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年營業收入已超過2400億元,同比增速為11%。
3、發展潛力較大
(1)低端勞動力收入水平快速上升
劉易斯拐點過後,低收入勞動群體勞動報酬快速上升,創造了較大的低收入階層旅遊消費需求。從國家統計局新近公布的「農民工外出務工月收入」統計數據來看,2009年以後不到兩年時間內,農民工外出務工月收入已經從1340元上升至1991元,漲幅高達48.6%。
收入增長是居民消費升級的基礎。東部沿海城市居民旅遊消費的歷史經驗表明,超過2000元的月收入水平已經足以啟動居民首次旅遊消費。結合行業近年增長持續超預期的現象,前瞻金融事業部推測,中低收入群體旅遊消費過去兩三年間悄然啟動,中國旅遊業邁入大眾消費階段,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後續發展提供了強勁的需求動力。
參考《 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E. 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會對當地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會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促進當地的就業,當然,經濟的發展會帶來的環境壓力也會出現
F. 未來鄉村產業發展有什麼著力點
未來鄉村產業發展以環境為主,以發展旅遊業為重點。
G. 未來兩年在農村發展什麼樣的產業,最有前景
我覺得在農村未來兩年之後最有前景的產業就是農村自媒體和農村互聯網所衍生的那些項目。
因為現在互聯網的普及。已經變得越來越廣泛了不管是在農村或者是更加偏遠的地方都已經通上網,衍生了許多的項目。就現在我們經常可以在快手app或者是抖音app上面看到農村自媒體視頻的發表,但是那些發表的普遍都是比較沒有營養的東西,但是由於現在大多數的觀眾新鮮感比較重於是現在的農農村自媒體得到了很繁榮的發展,並且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農村自媒體這個行業當中。
我的身邊就許多這些農村自媒體的產生,我有許多個小夥伴兒他們都會在快手上面發表視頻,其中也有許多得到了很多的關注和打賞。
H. 你認為現在的農村最適合發展什麼產業
我認為現在的農村最適合發展的產業就是農牧業,因為農村他們的內土地非常多,所以容如果種一些大棚蔬菜或者一些水果的話是非常合適不過了。我認為可以把這些土地承包給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去做這些東西,這樣才能把利益最大化,如果一群人去做的話,利益會分開,而且他們會做一些無用功
I. 農村產業發展的做法與對策
當前,我國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快速轉型升級為特色農業與農村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 機遇。在闡述特色農業與農村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現實意義,分析國內特色農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主要模式與成功案例的基礎上,結合廣西特色農業與農村文化產 業融合發展的優勢與機遇,提出了促進廣西特色農業與農村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對策思路。
J. 鄉村的產業發展
20世紀80年代以來,鄉村產業結構已發生深刻變化,鄉村分工分業也有了很大發展,對鄉村的認識有新的突破,表現在:①鄉村不僅是從事農業生產和農民聚居的地方,而且也是一個經濟生活的整體,在多方面具有獨立活動的性能。鄉村中除農業外,還包括工業、交通運輸業、建築業、商業、服務業等物質生產和非物質生產部門的經濟活動;②鄉村不僅是一個綜合的經濟實體,也是一個社會,即不僅包括經濟,還包括經濟以外的政治、文教、風俗等所有活動;③鄉村不僅包括經濟和各種社會活動,還包括空間因素,即自然環境的立體因素,是具有一定自然、社會經濟特徵和職能的地區綜合體。
鄉村是一個歷史的、動態的概念,從世界范圍看,鄉村這個特定的經濟區域分為五個歷史發展階段:原始型鄉村、古代型鄉村、近代型鄉村、現代型鄉村、未來型鄉村。中國鄉村正處於由近代型向現代型過渡的階段。由於城市環境的惡化,以及城市中心區域的越來越擁擠,越來越多的城市人開始選擇到鄉村去度假或安家。
許多過渡型鄉村,如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地區,作為城市邊緣地帶的城鄉結合部地區市政道路及其它配套措施尚未及時跟進,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尤其需要得到重視。
鄉村:古代的一種居民組織,一萬二千六百戶為一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