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農業農村發展有何亮點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號角全面吹響,全社會迅速行動起來,資金、人力、技術紛紛投向農村。在這片廣袤的田野上,在夏糧的淡淡麥香里,正悄然發生著一場巨變。農業生產更綠色高效,新產業新業態蓬勃興起,農村改革扎實穩步推進,鄉村環境正向更宜居改善。
提升農業發展質量,帶動農業農村經濟穩中向優。1到5月,全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7173億元,同比增長6.2%;實現利潤總額4386億元,同比增長7.4%。預計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13億人次,營業收入達3500億元,同比增長15%。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國祥:「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這個機制正在形成。越來越多的農民能夠分享到產業鏈延長、價值鏈提升的益處。」
農民的錢袋子鼓了,消費能力也不斷增強。1到5月,農村消費增速快於城市,鄉村消費品零售額達到21460億元,同比增長10.5%,快於城鎮增速1.2個百分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部部長葉興慶:「從目前的情況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開局良好,突出表現在今年的糧食還是一個豐收年,農民收入平穩增長,農村動能轉換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2. 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是公務員編制嗎
是的。
以如皋市為例,依據《如皋市農業農村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第二條規定:市農業農村局是市政府工作部門,為正科級,掛市政府扶貧工作辦公室牌子。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市委農辦)設在市農業農村局,接受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
承擔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工作,組織開展「三農」重大問題的政策研究,協調督促有關方面落實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決定事項、工作部署和要求等。市農業農村局的內設機構根據工作需要承擔市委農辦相關工作,接受市委農辦的統籌協調。
(2)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擴展閱讀:
農業農村局職能配置的相關要求規定:
1、統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農業發展質量,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2、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相關農業生產資料、農業投入品的監督管理,堅持最嚴謹的標准、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嚴防、嚴管、嚴控質量安全風險,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安心。
3、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加強對行業內交叉重復以及性質相同、用途相近的農業投資項目的統籌整合,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切實提升國家支農政策效果和資金使用效益。
3. 如何發揮中央農辦設在農業農村部門的優勢
進一步加強了黨對「三農」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為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制度保障。
黨對「三農」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進一步加強,領導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把黨的領導貫徹到農業農村工作中去,推動黨中央「三農」決策部署落實落地。二是農村發展方面職能進一步加強,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5句話20字總要求全面推進。三是「三農」政策制定和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進一步加強,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更好研究制定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文件,充分反映農民意願和實踐需要,使中央各項改革任務得到更好落實。四是農業轉型升級和現代農業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糧食安全和農民收入得到更好保障。「我們將圍繞上述目標任務,優化機構設置、編制配備、力量擺布,提高履職盡責能力。」
4. 農業農村部屈冬玉副部長分管部門是哪些
2018年7月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介紹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關工作情況。屈冬玉表示,作為「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的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農業」近年來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互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不斷深化。 屈冬玉介紹了幾個農業轉型升級的具體事例:此前,農業農村部組織九省開展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發布了426項節本增效農業物聯網產品技術和應用模式;2017年,我國啟動實施了數字農業建設試點;2018年,我國成功發射了首顆農業高分衛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棉花大田種植集成應用了物聯網技術,綜合應用效益每畝增加210元。同時,農業農村電子商務也在快速發展。據悉,農業農村部在14個省市開展了農業電子商務試點,探索鮮活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休閑農業等電商模式,在428個國家級貧困縣開展電商精準扶貧試點。截至2017年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已累計支持了756個縣,農村網路零售額達到1.25萬億元,農產品電商正邁向3000億元大關,帶動就業人數超過2800萬人。 此外,有關部門深化實施寬頻鄉村工程,持續推進農村地區電信普遍服務,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2017年底,全國行政村通寬頻的比例達到96%。 「互聯網+」在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7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22萬億元,休閑農業、鄉村旅遊營業收入達到7400億元,各種創意農業、分享農業、眾籌農業等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不斷挖掘農業的多功能,讓農民分享增值的收益,這些都是『互聯網+』催生出來的。」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加工局局長宗錦耀在吹風會上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要繼續實施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行動。 據介紹,未來農業農村部將落實政策引導融合,推動落實財政、金融、稅收、科技人才、用地用電等扶持政策落地生效,扶持一批縣、鄉鎮、村,發展農村的融合發展先導區、示範園,培育融合發展的企業主體。此外,還要發展產業支撐融合,圍繞現代農業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鼓勵發展種養業、加工流通、休閑旅遊、電子商務、健康養老、養生等產業,構建鄉村產業體系,促進產業興旺。
5. 農業部稱發展鄉村產業核心在留住人嗎
2018年8月18日,農業農村部發展計劃司司長魏百剛在北京強調,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鄉村能工巧匠等措施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針對農村面臨的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問題,魏百剛強調,「發展鄉村產業核心在人。沒有產業留不住人,招不來人,沒有人發展不了產業。」
魏百剛表示,針對這一問題,一些地方已開展了探索,比如湖北啟動實施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的「三鄉工程」。
魏百剛強調,要重點抓好幾類人才,包括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鄉村能工巧匠,同時可以鼓勵下鄉創業,支持企業家、專家學者、醫生教師等市民下鄉,支持能人返鄉創業,落實扶持政策,等等。
他認為,解決鄉村產業缺人才的問題,應立足城鄉人口流動大趨勢,堅持內培以及外引相結合,強化育才措施,優化留人環境,促進各種人才上山下鄉投身鄉村振興。
300餘位專家代表參加本次論壇,會上,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長崗宣讀成立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新農人發展委員會的批復和班子成員任命的決定,以及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文化委員會班子成員任命的決定。
6. 縣委農工部與農業局有什麼區別
農業局是我國地級市、縣級市、縣一級分管與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工作的政府行政機構。
一、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縣有關農業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深化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推動我縣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的各項農村改革。
二、組織制定和實施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調整產業結構,抓好農業技術推廣、農業項目建設、致富信息傳播和科技培訓等工作,推動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
三、負責科教興農戰略的編制和實施,抓好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和農業科技體系建設。負責農業科技項目的管理、申報、鑒定、獎勵工作。
四、負責全縣農業行政執法(種子、化肥、農葯)、農業物資的監督管理工作。
五、負責菜籃子工程、農業信息體系工作。
六、負責農業機械設備的推廣及監督管理。
七、承辦縣政府及上級業務部門交辦的其他事項。
縣委農工部是中共縣委農村工作部簡稱:農工部。
1、組織協調涉農部門工作,指導鄉村開展農業農村工作。
2、開展農村政策宣傳,檢查督查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
3、組織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
4、開展調查研究,搞好農業農村信息的收集、整理、綜合傳遞,及時掌握農村改革中出現的新動向、新問題,就農村工作的方針性、政策性和重大經濟決策問題,及時向縣委提出建議,為縣委統攬農村工作全局當好參謀助手,並提供決策依據。
5、總結、宣傳、推廣農村發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和經驗。
6、負責抓好農村小康鄉村建設工作。
7、搞好下鄉幹部管理和部門包鄉包村結對扶貧幫建小康工作。
8、組織各有關部門抓好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作。
9、組織好農業產業化建設宣傳、發展工作。
農業局屬於政府部門,主管本縣的農業涉及三農問題;縣委農工部屬於縣黨委下屬部門,負責指導農業農村工作。
7. 農業農村局職能是什麼
1、統籌研究和組織實施全市「三農」工作的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重大政策;組織起草「三農」有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業機械化等農業農村領域工作的法律、法規、政策以及市委、市政府有關決策部署。
2、指導、協調和推進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改革工作;牽頭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牽頭組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指導農業遺產的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指導農村精神文明和優秀農耕文化建設;發布農業農村經濟信息,監測分析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承擔農業統計工作。
3、擬訂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政策措施;負責農民承包地、農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關工作;負責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工作。
4、負責全市鄉村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產地初加工)、休閑農業發展工作;指導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和管理工作;培育、保護和發展農產品品牌;指導農業產業功能區建設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作,組織擬定並實施現代農業園區的政策與規劃。
(7)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擴展閱讀:
內設機構
1、辦公室。
負責機關日常運轉,承擔文電、會務、機要、電子政務、檔案、安全、政務信息、保密、政務公開等工作;負責機關和所屬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等工作;負責目標績效管理、督查和重大突發事件應急綜合管理工作;組織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
2、法規與行政審批處。
牽頭依法行政工作;承擔起草「三農」工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工作;指導農業行政執法體系建設和農業綜合執法工作;承擔有關文件的合法性審查、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和行政復議、行政應訴、行政調解、本系統權責清單制度建設、普法宣傳等工作;負責合同審查工作。
3、政策研究室。
組織開展「三農」工作重大問題調查和政策研究;牽頭研究產業發展支持政策和政策系統;掌握和反映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推廣農業農村工作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典型;負責「三農」工作政策性文件審核把關,起草市農業農村局向上級黨委、政府報送的重大文稿。
8. 農村發展局具體是做什麼的
(一)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和有關農業、農機、畜牧業和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法律、法規;加強全區農業、農村工作調查研究,參與制定全區農村工作政策,負責起草農業、農機、畜牧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經批准後組織實施。
(二)圍繞「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牽頭全區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負責做好城鄉一體化指導、協調和監督,推進全區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三)負責農業、農機、畜牧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戰略及產業政策研究,擬定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指導產業化經營、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工作。
(四)負責農業、農機、畜牧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資源合理配置和農產品品質改善;提出有關農產品及農業、農機、畜牧業生產資料的價格調整、農產品流通、農村信貸及農業、農機、畜牧業財政補貼等的政策建議。
(五)負責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組織、指導工作;負責農業、農機、畜牧業和農村經濟社會化服務體系、執法體系、質監體系建設和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設;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政策;調節農村經濟利益關系;指導、監督減輕農民負擔、土地承包和耕地使用權流轉工作。配合區級有關部門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六)負責擬定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促進農業、農機、畜牧業產前、產中、產後一體化;組織實施「菜籃子工程」:
(七)負責農業、農機、畜牧業資源區劃和規模、設施、效益、生態農業、畜牧業建設及農業、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工作;指導農業、畜牧業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和管理;負責綜合協調,做好農村發展環境建設,指導農田基本建設工作,配合有關部門抓好農村水利、城鄉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
(八)負責擬定農業、農機、畜牧業科研、教育、培訓、技術推廣及隊伍建設的規劃和有關政策;組織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組織農業、農機、畜牧業科研和技術推廣項目的遴選及實施;指導農業、農機、畜牧業職業技能開發工作。
(九)負責擬定農業、農機、畜牧業產業技術標准並組織實施;負責農產品的質量監督、認證、管理和動植物新品種的保護工作;負責肥料、農葯、農膜、獸葯、飼料、農機具等農業、農機、畜牧業投入品的質量監測、鑒定和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督管理;負責國內生產及進口種子、種苗、農葯、獸葯、肥料、飼料、農機具等產品的行政監督管理等工作。
(十)負責獸醫醫政、獸葯葯政和飼料飼政工作;負責組織、監督動植物防疫檢疫工作;負責疫情調查、發布疫情並指導、組織動植物疫病撲滅工作。
(十一)負責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承擔對口支援的統籌協調工作。
(十二)負責牽頭協調移民安置及其生產生活的安排和扶持。
(十三)負責統籌協調農村經濟綜合信息網路的規劃、建設工作,預測並發布農產品及農業、農機、畜牧業生產資料供求情況等農村經濟信息。
(十四)負責農業、農機、畜牧業對外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及農業項目招商引資。
(十五)負責牽頭協調涉農部門的工作。
9. 農經局與農業局是什麼關系
農經局與農業局之間是上下級關系,農經局是農業局的一個下屬單位。農業局下屬單位還包括有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農機監理站(農機局)、水產站 、蠶業站、農經站(農經局)、種子公司。
農業局是我國地級市、縣級市、縣一級分管與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工作的政府行政機構。農業局組織協調種子、種苗、農葯、肥料、獸葯、飼料、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的質量監測、鑒定和執法監督管理;組織市內生產及進口種子、種苗、農葯、肥料、獸葯、飼料、飼料添加劑等產品的登記工作。
農經局是人民政府的職能部門,研究、制訂和提出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相應政策、建議和措施。農經局負責制定全民義務植樹、國土綠化的發展規劃,並監督執行;組織指導義務植樹、平原綠化造林和各類林業基地及工程項目的建設;指導國有苗圃的建設和管理;組織指導全市林木花卉種子種苗工程的建設和管理。
(9)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擴展閱讀:
一、農業局的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種植業、畜牧業、農業機械化和農村經濟發展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研究擬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經批准後組織實施;擬訂農業綜合開發規劃並監督實施。
2、研究擬訂當地農業有關產業方面的管理辦法、規定等,引導農業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農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農產品品質的改善;研究提出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及財政補貼的政策建議。
3、研究提出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意見;指導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和鄉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的建設。
穩定和完善黨在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和政策,指導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和集體資產管理,調節農村經濟利益關系;管理農業勞動力和指導其合理轉移;指導、監督減輕農民負擔和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工作。
4、擬訂農業產業化經營有關措施和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促進農業產前、產中、產後一體化;組織協調和實施「菜籃子工程」建設;研究提出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的進出口和農業利用外資的建議;組織、指導農業展覽活動;預測並發布農業生產、農產品及農業生產資料供求情況等農村經濟信息。
二、農經局的主要職責:
1、負責全市農業農村經濟信息工作和農業信息網路建設;預測並發布農產品及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供求等經濟信息;研究制定農業投入的有關政策、措施,完善農業投入積累制度。
2、協助市財政局制訂農業綜合開發的中長期計劃;負責全市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建設管理;負責全市農業示範園區建設;組織、協調全市農業資源區劃、區域開發計劃工作;參與小型農田基本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土地整治工作;負責中低產田和池塘改造,農村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管理和花卉行業的管理工作。
3、負責全市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制訂農業教育、科技進步和推廣體系建設的發展規劃和有關政策,實施科教興農戰略;負責農業科技成果推廣、農業科技項目的論證和推薦並指導實施;負責農技推廣體系建設。
4、負責全市農業行政執法工作;負責農牧業產品和種子、種苗、農葯、獸葯、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動物防疫、檢疫、種畜禽監督管理;負責水域漁業監察、漁政漁港管理、漁船檢驗;負責漁業水域環境監測和漁業污染事故調查處理。
5、主管全市農牧漁業工作。負責全市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捕撈業和水產養殖業)的宏觀管理;研究提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負責農牧漁產品、種苗基地建設和具有示範效應的農業產業化項目工作;負責抗災救災農用物資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