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光伏產業發展趨勢

光伏產業發展趨勢

發布時間:2020-11-25 17:59:19

① 光伏分布式與集中式發電的發展趨勢

光伏(Photovoltaic):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Solar power system)的簡稱,是一種利用太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回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答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有獨立運行和並網運行兩種方式。
同時,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分類,一種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發電系統;一種是分布式(以>6MW為分界),如工商企業廠房屋頂光伏發電系統,民居屋頂光伏發電系統 。

② 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如何

新能源重點細分行業發展現狀
1、太陽能
太陽能(000591)具有環保,效率高無枯竭危險的特性,在使用上對地理位置要求較低,因此我國光伏發電市場發展快速。在應用分布上,光伏發電36%集中在通信和工業應用,51%在農村邊遠山區的應用,小部分應用於太陽能商品如計算器,手錶等。除此以外,光伏的應用呈多樣化趨勢,與扶貧,農業,環境等相結合。例如,最近一兩年光伏農業大棚正在快速擴張中,光伏農業項目佔2015年上半年備案項目總數的30%左右,成為光伏應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政策扶持和國內市場需求被激發的情況下,光伏發電端增長迅猛。截止2015年9月底,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795萬千瓦。不過現在制約光伏產業發展的最大問題還在於我國企業在光伏技術領域還處於下游水平,並且主要市場需求還集中於國外。
2、生物質能
生物質能源是近幾年來發展快速的能源領域。其低污染性,分布廣泛性,並且總量豐富,使得它具有廣泛的應用性。生物質能源在利用上目前仍以直接燃燒為主。除此以外,生物質也可以應用在發電,和製造乙醇汽油燃料等。生物質能源作為後起之秀,發展勢頭迅猛,目前已經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在我國,由於認識普及程度不足,政府補貼門檻過高,資源分散,收集程度落後等一系列問題,使得生物質能源在推廣中存在阻擾。不過,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進一步推向深入,生物質能源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以2014年營業收入為標準的方式,客觀反映了新能源產業內的格局動態變化。從收入規模來看,太陽能產業作為新能源產業的老大哥,其優勢正在縮小,而以生物質能為代表的後來者正奮起直追,縮小差距。
太陽能企業為6875億元,占總營收的24.27%;生物質能企業為4520億元,佔15.96%;風能企業為3270億元,佔11.54%。以儲能電池為主的其他新能源行業企業為1321億元,佔4.66%。這一變化基本反映了新能源產業格局的發展趨勢,生物質能作為新能源家族的後起之秀,其儲備充分、分布廣泛、綜合成本低(全生命周期)等優勢,發展勢頭迅猛,已成為各國政府及資本市場的新寵。
3、風能
風能由於受地理位置限制和對面積要求較高,其應用沒有太陽能和生物質能廣泛。但風能發電成本低,在條件優厚的地區風能發電成為當地發展新能源產業的一有利模式。隨著中國風電裝機的國產化和發電的規模化,風電成本有望繼續降低,加上持續性的政策優惠,風能行業發展呈現復甦跡象。
4、核能
核能盡管不是可再生資源,但核能幹凈,無污染,幾乎零排放的特徵讓核能發電在能量資源利用上頗受關注。目前我國正在運營的核電站13個,共22台機組。核電行業技術要求高,具備一級生產資質的企業少。作為核能行業的龍頭企業,廣核和中核的新核電技術的推出和應用,標志著我國已經擁有成熟的三代核電技術。目前國內核電產業鏈仍以國企為主導,在大型核電專用設備知道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核電的發展仍依靠國家政策,2016年內陸核電廠或開始動工,核能行業回暖。

③ 新能源電纜未來的發展趨勢有哪些

新能源類電線電纜將會是電線電纜的發展目標。新能源類電纜大體可分為:光伏電纜、風力發電電纜、海洋石油平台用電纜、核電站用電纜、電動機車類電纜、內陸常規與非常規天然氣開採用電纜等。下面小編將介紹幾種主要的新能源電纜產品類別與性能、國內外應用標准、開發前景等。
風力發電電纜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目前也是眾多新能源中最具規模、技術最成熟、最有商業發展前景的發電模式。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大陸及近海岸可利用風能資源已近10億kW,我國《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指出,2020年我國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kW,2013-2020年仍是大有可為的黃金時期。風力發電電纜有風電機艙和塔筒內的控制電纜、信號電纜、耐扭曲電力電纜等,因風場環境惡劣,且電力電纜隨葉輪擺動而扭曲,所以風力發電用電纜一般要求較高,如要求耐低溫、耐油、耐扭曲、耐氣候、耐紫外線、耐酸鹼等,我國目前風力發電電纜暫無國家標准,只有國家電線電纜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頒發的TICW01-2009《額定電壓1.8/3kV及以下風力發電用耐扭曲軟電線》等行業內標准。
塔筒電纜是風力發電系統中應用最多的電纜,我們經常說的風電電纜就是指此類電纜。因為塔筒電纜隨風機不斷的正反向擺動,所以塔筒電纜性能要求極為嚴格,即要保證結構柔軟,又要求具有較高的抗張強度、耐低溫(-40℃)、耐紫外線、耐扭轉、耐鹽霧(近海風電廠有此類要求)、耐海水腐蝕、耐摩、耐氣候老化、阻燃等性能。
光伏電纜
太陽能的開發近年來呈現噴井式發展,截至2010 年末,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893 MW,位居世界第7。預計到2020
年,我國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總容量將超過30 000 MW。國家也在光伏建設項目上給予支持。光伏發電已帶動相關產品,如光伏電纜的迅速發展。
通常光伏發電產生的低壓直流電需轉換為交流電,光伏電池與交直流逆變器間的連接電纜就是光伏電纜。理論上講一個光伏組件一般需要2根0. 8-1
m之間的單芯電纜,所以說如果按照相應光伏組件發展速度,到2020年我國光伏電纜的用量將達到15萬km左右,需求空間較大。
光伏電纜英文縮寫是PV電纜,結構較為簡單,即導體、絕緣、護套。我國目前暫時沒有光伏電纜國家標准,國際上光伏電纜最為權威的認證是TUV 萊茵TUV
MARK與UL認證,主要參考標准2 Pfg 1169或UL 4703,且樣品要送往德國或美國,所以認證周期較長,費用較高,且各樣品設計側重點不同。
一般光伏電纜性能要求如下:電纜絕緣和護套的熱壽命在120℃環境下時不少於25年,電纜通過動態穿透試驗,電纜通過單根垂直燃燒試驗,電纜通過-40℃低溫試驗,電纜通過酸鹼試驗、濕熱試驗、臭氧試驗和耐氣候試驗。但光伏電纜應用場合環境有差異,所以在設計時應考慮敷設場所,如防老鼠等小動物啃咬等。上海卡迪夫電纜有限公司專業生產新能源電纜,產品遠銷全球各大企業,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
核級電纜
核電站的興建與取捨是21世紀各國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無論是伊朗、朝鮮核危機,還是日本福島核泄漏,還是歐洲部分國家全民公投,無一不是圍繞核電取捨開展的。但是不管取捨如何,每座核電站所需電纜的數量是巨大的。
國際標准IEEE383《核電站用
IE電纜、現場接頭和連接件型式試驗》和RCC-E《核島電氣設備設計和建造規則》規定了反應堆的緊急停堆,安全殼隔離,堆芯的應急冷卻,反應堆余熱導出,反應堆廠房的余熱導出。
我國標准GB22577—2008《核電站用1E
級電纜通用要求》規定了核級電纜一般要求。防止放射性物質向周圍環境大量排放等功能的電氣系統設備的安全等級,定義為1E級,在我國IE級設備按照使用環境及質量鑒定要求可分為K1、K2、K3
共三類,其中K3質量鑒定程序是用來驗證安裝在安全殼外的設備在正常環境條件下,以及對一些設備規定的事故條件下,能執行其規定功能的能力。
經K3質量鑒定程序鑒定的電纜稱作「K3類電纜」。核電站用lE級K3類控制和儀表電纜絕緣線芯必須滿足優良的機械電氣和耐熱性能、通過單根垂直燃燒試驗、具備低煙、無鹵、低毒、低腐蝕的特性,且其使用壽命應超過40年。
隨著空氣治理問題的日趨嚴重,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已成為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下,光伏電纜、風力發電電纜、核電站用電纜、海洋石油平台電纜等新能源類電纜將逐漸成為電纜行業下一步突破的方向。

④ 未來會有哪些新興行業

未來的形勢發展影響著我們的時時刻刻,但是對於未來,我們只可遇見,不可預見。我們所認為的新興行業只是我們的一種預知,一種發展趨勢,至於未來的情況,沒有人能夠把控。很多人還是很好奇,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大家都認為2018有潛力的新興行業有哪些?接下來就來說說熱度比較高的新興行業。

人工智慧

根據預測,未來5年裡,智能化將來比較大的改變,比如人臉識別就是智能領域的進步,如果人類在智能領域不進步,將來必定會落後,這是很大的趨勢所在,比如說現在的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已經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無人機,無人駕駛,智能機器人還處於研發實踐階段,就在不遠的一天,我們就會趕上這樣的時代。

大數據

現在無論是軍事、金融、通訊、生物學、各類行業是大數據正在無限的擴張中,比如徵信,現在很多違章行為、人們的不誠信行為,欠錢不還的人們都已經上了徵信的大數據,對於這些人來說,以後住宿,坐飛機買票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大數據的發展,讓這類人無處可逃。如果現在很多人的DNA都進入生物系統的大數據,以後找失蹤兒童會不會方面一些?答案是肯定的!

新能源

中國是一個高速發展的國家,自然就離不開能源,雖然土地上能源豐富,但是遲早也會耗盡的哪一天,反正新能源就是為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來減少我們對於石油的依賴程度,石油在這個世界需要3700年的進化所成,而我們的消耗速度遠遠趕上再生速度,鋰電池的目前在中國形成了完整產業鏈,但是對於新能源的開發是持續的。比如軌道交通,潮汐發電,新能源汽車領域。

⑤ 光伏板中的單晶硅與多晶硅有什麼區別

1、原子結構排列和加工工藝不同

單晶硅與多晶硅的區別在於它們的原子結構排列,單晶是有專序屬排列,多晶是無序排列,這主要是由它們的加工工藝決定的,多晶多採用澆注法生產,就是直接把硅料倒入堝中融化定型,而單晶是採取西門子法改良直拉,直拉過程就是一個原子結構重組的過程。

2、轉換效率不同

單晶硅電池平均轉換效率要比多晶硅高,大概在10%-20%左右。相對而言單晶硅價格比多晶硅也高。

3、外觀不同

從外觀上面看的話,單晶硅電池片的四個角呈現圓弧狀,表面沒有花紋;而多晶硅電池片的四個角呈現方角,表面有類似冰花一樣的花紋。

⑥ 太陽能光伏逆變器的未來發展趨勢

以古瑞瓦特的太陽能光伏逆變器來看,隨著時間的推移,逆變技術正向著頻率更高、功率更大、效率更高、體積更小的方向發展。

⑦ 現在新能源技術怎麼樣

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如專果新能源汽車得到快速發屬展,結合中國的能源資汽車技術的發展趨勢,預計到2025年後,中國普通汽油車占乘用車的保有量將僅佔50%左右,而先進柴油車、燃氣汽車、生物燃料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將迅猛發展。

⑧ 新能源有什麼發展趨勢

2018年新能源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 「531」新政利大於弊,未來光伏、風電成長空間巨大

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針分析

堅持高質量發展的總要求,進一步完善新能源發電項目競爭配置機制,進一步優化風電光伏發電的建設布局,推動風電和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平價上網,支持風電光伏分散式發展,持續強化可再生能源消納工作。是管理層為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擬定的現行方針。

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穩步擴大,發電裝機達到7.06億千瓦

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穩步擴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在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5596萬千瓦,佔全部新增電力裝機的69%。而截至到2018年9月底,我國新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06億千瓦,同比增長12%。這其中,包括水電裝機3.48億千瓦、風電裝機1.76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1.65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1691萬千瓦。

以風電、光伏為例,在風電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風電新增並網容量1261萬千瓦,同比增長30%,風電發電量26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6%。從新增並網容量區域分布來看,新增比較多的省份主要是內蒙古(193萬千瓦)、江蘇(156萬千瓦)、山西(117萬千瓦)、青海(110萬千瓦)、河南(86萬千瓦)、湖北(79萬千瓦),合計佔到全國新增容量的59%。

在此基礎上,風電熱門市場海上風電也在快速增長,今年前三季度,海上風電新增並網容量102萬千瓦,主要集中在江蘇(92萬千瓦)和福建(9萬千瓦)兩省,累計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到305萬千瓦,主要集中在江蘇(255萬千瓦)、上海(30.5萬千瓦)、福建(19萬千瓦)。

更為值得欣喜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風電平均利用小時數達到1565小時,同比增加了178小時。其中,棄風電量為222億千瓦時,同比減少74億千瓦時。全國平均棄風率為7.7%,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7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曾經困擾行業的棄風限電情況,正在全面改善。

在光伏方面,我國光伏發電市場也總體穩健,截止到今年9月份,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到16474萬千瓦(光伏電站11794萬千瓦,分布式光伏4680萬千瓦)。在此背後,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3454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新增1740萬千瓦,同比減少37%,分布式光伏則新增1714萬千瓦,同比增長12%。

從新增裝機布局看,華東地區新增光伏裝機為858萬千瓦,佔全國的24.8%;華北地區新增光伏裝機為842萬千瓦,佔全國的24.4%;華中地區新增裝機為587萬千瓦,佔全國的17.0%。而與風電一樣,全國來看,光伏遭遇棄光的情況也得到了明顯緩解,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光伏發電平均利用小時數857小時,同比增加57個小時;棄光電量40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1.3億千瓦時,棄光率為2.9%,同比降低了2.7個百分點。

在業界看來,光伏裝機增長重心正在向我國東部,電力市場消納條件比較好的地區轉移。同時,分布式光伏的增長更快,意味著管理層支持風電光伏分散式發展的政策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531」新政長期積極影響大於短期陣痛

今年1月份至4月份,光伏行業密集出台了《關於2019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的通知》、《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關於下達
「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

特別是4月13日,國家能源局對《關於完善光伏發電建設規模管理的通知》及《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辦法》兩個文件徵求意見。彼時,業內普遍認為,這兩個文件是對光伏行業進行規范管理的長效機制,管理層對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項目的管理辦法將會發生重大的變化。

但緊隨其後,對於光伏行業影響似乎更為重大的一項政策,業界稱為「531」新政的《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頒布。

從「531」新政的內容來看,「暫停普通地面電站指標發放」、「分布式光伏規模受限」、「調低上網電價」等內容,看似是扼住了光伏行業命運的喉嚨。按照新政,地面電站、分布式電站和扶貧電站均由國家層面直接安排和管理。其中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僅安排1000萬千瓦左右的分布式光伏建設規模,進一步下調光伏標桿上網電價,降低補貼強度。

這一變化曾令業界嘩然,前瞻數據亦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3454.4萬千瓦,同比下降19.7%。其中,雖然分布式成為「逆」勢攀升的典型代表,但光伏電站新增裝機卻同比減少了37.2%。

此外,「531」新政發布後,在資本市場上,以光伏產業上市公司為代表的一批新能源上市公司股價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光伏組件企業形勢尤為嚴峻,凈利潤率降至1%以下,部分企業甚至出現虧損。而大部分光伏公司在第三季度的營收、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毛利率、現金流等財務指標上均出現了下滑。

不過,慌亂過後,越來越多的業界人士認為,「531」新政的頒布實為利大於弊。

雖然短期內光伏企業將面臨不小的挑戰,但在全球氣候變化、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共識,為了增強光伏發電的競爭力,盡早實現平價上網,「531」新政的頒布有助於提高行業門檻,進一步淘汰落後產能,產業結構也將不斷優化,具有積極意義。

如今,各界應該看到的是,在「531」新政的引導下,光伏產業正在加速淘汰落後產能,上下游越來越多的企業則更為積極地通過技術的革新,實現降本增效,主動迎合市場需求。

11月中旬,A股光伏板塊集體回暖,部分個股甚至呈現大幅上漲。在業界看來,這很大程度上,源於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的會議釋放了較為明確的光伏「十三五」裝機規劃上調信號。對於2018全年光伏發電量,業內人士預計可能接近40GW,比「531」剛出台時業內預計的「30GW以內」要好得多。不過,關於「十三五」全國光伏裝機規劃究竟上調至多少,目前仍是未知。而可期的光伏政策環境迎來邊際改善,有效扭轉此前「531」新政帶來的市場對光伏產業的悲觀預期。

目前,業內普遍預計2022年能夠實現平價,而現在正是平價上網的「最後一公里」。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相關報告,新政對於光伏企業的壓力將逐漸退去,光伏成本和價格仍將處於「快速下降通道」。接下來的光伏市場將呈現無補貼項目與補貼項目共存狀態,同時增強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心,待相關政策細化後,其有望重新激發下游應用端的投資熱情。隨之而來的還有行業信心,業界專家指出,2019年將有新一輪補貼指標,業界千呼萬喚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將正式實施。

風電競價預示平價上網已經來臨

今年,風電行業也迎來了《國家能源局關於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下簡稱《通知》)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指導方案(試行)》兩項新政,《通知》要求,新增核準的集中式陸上風電項目和海上風電項目應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和確定上網電價。這意味著,風電標桿上網電價時代的告終,風電平價上網已經到來。

目前,我國風電行業實現快速規模化發展,但存在較為嚴重的棄風限電、非技術成本高等問題。業內專家表示,此次印發的《通知》及《指導方案》,意在解決這兩項不必要的成本,為實現風電平價上網掃清了障礙。

在風電新政發布後,有專家表示,風電建設管理辦法是地方政府自主確定年度建設規模,並通過行政審批確定具體建設項目,但在具體的指標分配上仍存在標准不統一、不透明、難以公平等問題。這會導致將風電資源配置給不具備技術能力和資金實力的企業;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消納條件不能得到有效落實,風電項目建成後不能及時並網。還有可能衍生變相向企業收費等問題,從而增加風電開發過程中的非技術成本。

《通知》提出,尚未配置到項目的年度新增集中式陸上風電和未確定投資主體的海上風電項目全部通過競爭方式配置並確定上網電價,各項目申報的上網電價不得高於國家規定的同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同時,《指導方案》也將解決棄風限電,消除非技術成本作為項目競爭的前提條件。《通知》及《指導方案》將解決棄風限電,消除非技術成本作為地方政府配置風電開發指標規則和依據,消除不必要的成本,有利於發現風電的真實成本,加速風電平價上網到來。

與「531」新政相似,風電新政從長遠來看能夠解決我行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但同樣,會對行業造成短期的陣痛,《指導方案》對競爭要素提出了要求。包括:對開發企業的能力,包括投資能力、業績、技術能力、企業誠信履約情況進行評價;對設備先進性,包括風電機組選型、風能利用系數、動態功率曲線保障、風電機組認證情況進行;對技術方案,包括充分利用資源條件、優化技術方案、利用小時測算、智能化控制運行維護、退役及拆除方案、經濟合理性等評價。

因此,風電企業要不斷提高技術研發能力,具備各環節的優勢資源整合能力,包括設備製造能力、EPC總包資質、工程建設優勢與項目運營等方面。具備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的風電企業將會生存下來,經不住市場競爭考驗的企業或將被淘汰。

12月初,廣東省能源局印發《廣東省能源局關於廣東省海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辦法(試行)》和《廣東省能源局關於廣東省陸上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辦法(試行)》,以促進海上及陸上風電有序規范建設,加快風電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市場化發展。這也是全國首個風電競價細則。

12月17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了《關於寧夏風電基地2018年度風電項目競爭配置評優結果的公示》。共有24家企業32個風電項目參與配置競爭,其中16個項目擬滿額配置,4個項目擬減額配置,平均承諾電價為0.4515元/千瓦時。

而這兩項地方政策的公布,都預示著未來電價仍有下降空間,風電平價上網正在加速到來。也為未來風電市場以及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新能源消納有待進一步改善

除上述光伏、風電兩項重要政策外,今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下稱簡稱《計劃》),其中提到,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產業規模和技術裝備水平連續躍上新台階,為緩解能源資源約束和生態環境壓力作出了突出貢獻。但是,新能源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日益凸顯,特別是新能源消納問題突出,已嚴重製約電力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為解決風電等清潔能源消納問題,建立清潔能源消納的長效機制,《計劃》中制定了,優化電源布局,合理控制電源開發節奏;加快電力市場化改革,發揮市場調節功能;加強宏觀政策引導,形成有利於清潔能源消納的體制機制;深挖電源側調峰潛力,全面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完善電網基礎設施,充分發揮電網資源配置平台作用;促進源網荷儲互動,積極推進電力消費方式變革;落實責任主體,提高消納考核及監管水平等相關措施。

同時,《計劃》中已經對我國未來光伏和風電的利用率以及棄用率提出了目標。2019年,要確保全國平均風電利用率高於90%(力爭達到92%左右),棄風率低於10%(力爭控制在8%左右);光伏發電利用率高於95%,棄光率低於5%;全國水能利用率95%以上;全國核電基本實現安全保障性消納。

2020年,要確保全國平均風電利用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力爭達到95%左右),棄風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力爭控制在5%左右);光伏發電利用率高於95%,棄光率低於5%;全國水能利用率95%以上;全國核電實現安全保障性消納。

未來,對於光伏和風電行業的發展,有專家指出了以下幾點,抓緊制定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政策,分省確定電力消費中可再生能源最低比重指標;嚴格執行風電投資監測預警和光伏發電市場環境監測評價結果等監測辦法,在落實電力送出和消納前提下有序組織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平價等無補貼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率先在資源條件好、建設成本低、市場消納條件落實的地區,確定一批無須國家補貼的平價或者低價風電、光伏發電建設;按照《關於積極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進一步完善交易機制的通知》開展各種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擴大跨區消納,進一步加強可再生能源的送出和消納工作。

風電、光伏未來仍是能源轉型主力軍

根據有關目標,202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中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量比重指標要達到9%,但2017年,作為絕對主力的風電和光伏發電量只佔全部發電量的6.5%,距離目標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在此基礎上,相關規劃顯示,2016年至2020年,我國風電新增投產要達到7900萬千瓦以上,2020年達到2.1億千瓦,其中海上風電500萬千瓦左右;太陽能發電新增投產6800萬千瓦以上,2020年將達到1.1億千瓦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未來,國家限制煤電、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不會改變;水電資源總量存在制約,開發成本不斷攀升,未來增長空間有限;核電建設受到整體社會氛圍制約,發展存在不確定性;生物質、潮汐、地熱等發電形式由於資源、成本、技術限制等多方面原因,發展規模也不大;綜合各個因素,風電和光伏將是未來低碳發展和能源轉型的主力軍。

⑨ 石墨烯電池能用在電動車上嗎

石墨烯電池,利用鋰離子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開發出的一種新能源電池。
美國俄亥俄州的Nanotek儀器公司利用鋰離子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開發出一種新的電池。這種新的電池可把數小時的充電時間壓縮至短短不到一分鍾。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一分鍾快充石墨烯電池實現產業化後,將帶來電池產業的變革,從而也促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革新。
發展前景
新型石墨烯電池實驗階段的成功,無疑將成為電池產業的一個新的發展點。電池技術是電動汽車大力推廣和發展的最大門檻,而電池產業正處於鉛酸電池和傳統鋰電池發展均遇瓶頸的階段,石墨烯儲能設備的研製成功後,若能批量生產,則將為電池產業乃至電動車產業帶來新的變革。[1]
由於其獨有的特性,石墨烯被稱為「神奇材料」,科學家甚至預言其將「徹底改變21世紀」。曼徹斯特大學副校長Colin Bailey教授稱:「石墨烯有可能徹底改變數量龐大的各種應用,從智能手機和超高速寬頻到葯物輸送和計算機晶元。」
最近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就開發出一種以石墨烯為基礎的微型超級電容器,該電容器不僅外形小巧,而且充電速度為普通電池的1000倍,可以在數秒內為手機甚至汽車充電,同時可用於製造體積較小的器件。

隨著批量化生產以及大尺寸等難題的逐步突破,石墨烯的產業化應用步伐正在加快,基於已有的研究成果,最先實現商業化應用的領域可能會是移動設備、航空航天、新能源電池領域。
消費電子展上可彎曲屏幕備受矚目,成為未來移動設備顯示屏的發展趨勢。柔性顯示未來市場廣闊,作為基礎材料的石墨烯前景也被看好。有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對手機觸摸屏的需求量大概在9.65億片。到2015年,平板電腦對大尺寸觸摸屏的需求也將達到2.3億片,為石墨烯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韓國三星公司的研究人員也已製造出由多層石墨烯等材料組成的透明可彎曲顯示屏,相信大規模商用指日可待。
另一方面,新能源電池也是石墨烯最早商用的一大重要領域。之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已成功研製出表面附有石墨烯納米圖層的柔性光伏電池板,可極大降低製造透明可變形太陽能電池的成本,這種電池有可能在夜視鏡、相機等小型數碼設備中應用。另外,石墨烯超級電池的成功研發,也解決了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容量不足以及充電時間長的問題,極大加速了新能源電池產業的發展。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為石墨烯在新能源電池行業的應用鋪就了道路。
由於高導電性、高強度、超輕薄等特性,石墨烯在航天軍工領域的應用優勢也是極為突出的。前不久美國NASA開發出應用於航天領域的石墨烯感測器,就能很好的對地球高空大氣層的微量元素、航天器上的結構性缺陷等進行檢測。而石墨烯在超輕型飛機材料等潛在應用上也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光伏產業發展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