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深圳的產業結構
縱觀深圳市20多年來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變化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非農化趨勢明顯。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由於受城市化發展和土地資源的限制,以及農業生產本身的特點所制約,其發展規模和速度,遠不及第二、第三產業,因而比重逐年降低。開放以前,深圳還是個落後的農業社會,但到1996年,第一產業在其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經下降到1.6%,深圳已成為一個完全的工業社會。深圳的經濟增長主要表現在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
其次,1993年以前,第二產業發展速度相對快於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的比重相對穩定,三次產業構成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第一、第二產業的變動上。1993年以來,第三產業發展速度加快,佔全市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93年的42.9%上升到近幾年已接近50%。第三產業與第二產業已形成並行發展的格局。按發展趨勢估計,第三產業在深圳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將繼續上升。
第三,不斷優化和升級是深圳市產業結構變化的主趨勢。深圳的產業結構以「三來一補」作為起點,經歷了蛙跳式的演進,使幼稚的高新技術產業很快成長為深圳產業結構中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強經濟與技術的結合,使傳統產業逐步引退,高新技術迅速崛起,第三產業蓬勃發展,不斷產生新的經濟亮點。近年來,深圳開始致力於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確立了以高新技術為先導,先進工業為基礎,第三產業為支柱的經濟發展戰略。推動經濟建設由數量型、資源消耗型的粗放經營方式向質量型、效益型、集約化經營轉變,走技術先進和內涵發展的道路,不斷推進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第一產業注重扶持「三高」農業、創匯農業,促進農業生產規模化、產業化;第二產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企業裝備水平和產品技術含量;第三產業以高新技術產業和信息產業、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推動全市第三產業上規模、上等級。三大產業結構由1979年的37:21:42調整到2000年的1.2:50.5:48.3,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
第四,各個產業產業內部的發展變化也相當明顯。農業生產打破「以糧唯一」的單一格局,按貿工農綜合發展的方向調整農業生產布局,使農村經濟從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農業生產朝著集約化經營和外向型方向發展。
第二產業內部結構不斷向著新型化的方向轉化,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則有不同的支柱產業。特區成立的前10年,「三來一補」的加工業是第二產業的主體,「八五」時期建築業成為了第二產業中發展最為迅速的行業。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從1990年初起步,近10年得到迅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深圳經濟發展第一增長點。1991年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僅22.9億元,1998年達655.18億元,產值年均遞增54.2%,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8.1%提高到35%。隨著深圳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的不斷完善,深圳已經形成了計算機及其軟體、通訊、微電子等高新技術產業群,並在周邊地區形成了很強的產業配套縱深優勢。
『貳』 深圳的支柱產業和主要產業是什麼.
深圳的支柱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業,物流業,文化產業。主要產業還有房地產,商貿流通,旅遊業,服裝玩具。
深圳是中國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試驗場,率先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史上的奇跡,是中國改革開放近30年輝煌成就的精彩縮影。
2018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24221.98億元,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09億元,增長 3.9%;第二產業增加值9961.95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增加值14237.94億元,增長6.4%。
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0.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1.1%,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8.8%。在現代產業中,現代服務業增加值10090.59億元,增長7.1%;先進製造業增加值6564.83億元,增長12.0%;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6131.20億元,增長13.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89568元,增長3.2%,按2018年平均匯率折算為28647美元。
(2)深圳市現代產業體系發展規劃擴展閱讀:
深圳因改革開放而快速發展,在中國的制度創新、擴大開放等方面承擔著試驗和示範的重要使命。1980年,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經濟特區在此成立[9]。自1999年起,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每年定期在深圳舉行。
2010年,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獲中央政府批准成立,將作為深圳與香港合作的先導區。2011年,深圳主辦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2016年,深圳市生產總值超越廣州市成為中國內地經濟總量第三大城市。2018年,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深圳市生產總值超越香港。
深圳是中國南方最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基地之一,常被譽為中國的矽谷。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中國大陸第五大民航機場。深圳證券交易所的首次公開募股數量自2009年至2015年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國企業重要的融資平台。
『叄』 近幾年深圳重點發展哪個區
前海區
深圳前海未來重點發展四大產業
前海,已經成為一大批有眼光的港深品牌企業看好的寶地。有關人士表示,到2020年,這一地區將聚集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現代服務企業,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和世界服務貿易的重要基地,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1500億元左右。
前海重點發展四大產業
前海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前海將堅持深港合作、高端引領、服務廣東、面向全球的戰略取向,重點發展四大產業。
一是金融業。主要包括推動以跨境人民幣業務為重點的金融領域創新合作,穩定推進深港資本市場創新合作,大力推進保險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在國家金融監管機構的指導下,根據國家金融對外開放的總體部署,將前海建設成為國家金融創新和對外開放的試驗示範窗口。
二是現代物流。按照深港共建全球物流中心的目標,前海將打造區域生產組織中樞和國際供應鏈管理中心,積極發展航運衍生服務,促進深港兩地現代物流業的深度合作,形成高端物流業的集聚區,強化對珠三角製造業生產組織服務能力。
三是信息服務。前海將統籌規劃建設信息基礎設施,全面提升信息傳輸服務能力,高水平發展信息傳輸服務業,大力發展軟體信息技術服務業,全力打造南方物流信息交流中樞和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大力發展信息內容服務業,加快推進網路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融合發展,運用信息技術滲透引領製造業的發展升級。
四是科技及專業服務。前海將匯聚科技服務和專業服務資源,優先發展科技創新服務,大力發展創意設計服務和高端咨詢與會展服務等專業服務,適度發展會計、法律服務,構建區域性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和生產性專業服務基地,為珠三角產業升級和自主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肆』 深圳市寶安區的產業規劃
不清楚。。。
湖南智康環保節能科技有限公司集研究、生產、銷售安裝、維修於一體,以研製生產節能環保供水設備為主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是長沙供水設備廠家中唯一家實施環保的供水設備廠家。
公司於2008年就開始涉及無負壓供水設備的研究,主要針對服務於小區、高樓、酒店、自來水廠的生活供水,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臨時給排水。專業生產無負壓供水設備,無負壓變頻供水設備, 變頻恆壓供水設備,管網疊加壓供水設備,變頻無塔供水設備,變頻恆壓供水系統,家用供水設備(小變頻供水設備),氣壓供水設備,消防穩壓供水設備,自來水供水設備,變頻控制櫃,不銹鋼水箱,隔膜氣壓罐,負壓罐(無負壓穩流罐)等產品。
2011年8月,公司開始實施新的整合計劃,現在已經完成一期工程——新廠房佔地56畝,鋼結構標准廠房,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擁有全新的先進加工設備,引進德國先進的設計製造技術,形成了大批量專業化生產機制,擁有現代化的設備測試中心,提高了設備檢測的正規性及方便性。
公司自成立以來,懷著服務中國,服務世界的雄心,秉承著「誠信為本、質量第一」的經營理念,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品種求發展、以管理求效益」的指導思想。和國內多家水泵廠家及國外品牌變頻器廠家合作。使產品精益求精,以滿足各行業、各層次用戶的不同需求。
『伍』 誰有一些關於深圳近年來的發展的資料.
A Brief Introction to Shenzhen
城市概況
深圳位於中國南部沿海,毗鄰香港,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面積1952.8平方公里,目前常住人口597.55萬人,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常年陽光普照、繁花似錦。
深圳具有濃郁的現代濱海城市特色,是有名的花園城市,近年來,深圳先後被中國政府評為「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並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評為環境保護「全球500佳」。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至今僅25年,已經由一個僅有3萬多人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一座繁榮的現代化城市。
Economic construction
經濟建設
深圳是目前中國內地經濟實力最強的城市之一。自1980年起,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30%。2004年生產總值達3422.8億元,比上年增長17.3%。人均GDP7161美元。2005年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1894.7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
深圳是中國南方重要的高新技術製造基地、物流樞紐城市和區域性金融中心,同時也有鮮明的文化特色。高新技術產業、現代物流業、金融業和文化產業是它重點發展的四大支柱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深圳是中國最大的計算機和通信設備的製造基地,在IT產業、生物醫葯、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都處於全國領先地位,成功研製了世界首例獲准生產的基因抗癌葯物。在深圳舉辦的「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是中國高新技術與各國交流的平台。
現代物流業:深圳是中國惟一擁有海、陸、空三棲口岸的城市,深圳口岸出入境的人流、物流量居全國第一。深圳海港已為全球第四大集裝箱樞紐港。深圳機場進入全球百強。
金融業:中國兩大證券市場,其中之一設在深圳。深圳已初步形成了多種類型金融機構並存的現代化金融體系。目前深圳的基金管理公司數量和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約佔全國的一半。
文化產業:深圳文化產業實現的增加值約佔全市GDP的5%,並形成了印刷、傳媒、文化旅遊、影視動漫等重點文化行業,培育了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等實力較強的文化產業集團。此外,華僑城的旅遊業、大芬村的油畫業等蜚聲海內外。在深圳舉辦的「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為全球文化產品搭建了展示、交易的平台。
Reform and Opening-up
深圳是中國內地與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和進出口貿易的重要基地,是經濟開放程度較高的城市。超過100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在深圳投資。甲骨文公司、愛立信公司等世界知名企業在深圳設立了研發中心,沃爾瑪、索尼、IBM、阿爾卡特等大型跨國公司在深圳設立了采購中心。深圳企業積極向外發展,在境外企業和機構超過200家。深圳知名企業華為公司、中興公司等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貿易代表處。
深圳緊鄰香港,與香港的合作十分密切。深圳同時也是聯系國際資本與中國內地市場的橋梁。
Efficient Shenzhen
效益深圳
為了克服資源短缺等困難,深圳提出了建設效益深圳的目標: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由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克服經濟增長對物質資本積累和自然資源的過分依賴,更多地通過提高人力資源、自然資源和資本的使用效率以及技術進步,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大力發展知識經濟和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和可持續發展道路,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目前,深圳是中國內地地均產值最高的城市,國民生產所佔用的土地、消耗的能源資源和排放的廢棄物都較少。2004年,全市每平方公里上產生1.75億元的GDP,萬元GDP能耗僅0.55噸標准煤,萬元GDP用水量僅51.5立方米,能耗和水耗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今後,深圳將在珍惜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努力保持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在努力發展四大支柱產業的同時,積極實施適度重型化戰略,大力發展電子信息上游產業、精細化工、汽車及其零配件、數控機床和模具等精密製造業。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用知識、技術、智慧這些無形的資源拓展有形的發展空間,使深圳成為自主創新的沃土。
Harmonious Shenzhen
和諧深圳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催生的新興城市,市民平均年齡不足30歲,富有創造精神,充滿朝氣和活力。深圳提倡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同時鼓勵競爭,努力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性競爭的態勢。在這里,人們既崇尚成功,又寬容失敗,是創業者的樂園。
為維護社會公正,深圳不斷健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相結合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同時加強安全生產工作,以預防和減少重大特大事故的發生;加強食品葯品安全的監督管理,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
深圳正在深入開展「凈暢寧工程」,採取措施使城市環境更加潔凈,交通更加順暢,社會更加安寧。深圳注重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不斷加大整頓市場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力度。深圳市政府加強行政責任追究和行政效能監察,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工作標准,降低行政成本,建立依法辦事、高效優質、民主透明、清正廉潔的服務型政府。
『陸』 深圳改革開放後的基本發展策略有那些
深圳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建設,國民經濟實力快速增加,已形成我國區域性的金融、貿易、運輸。信息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雛形。伴隨著經濟總量的迅速擴大,生產、生產資料的流通也取得了快速發展,現代物流業已發展成為全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成為城市社會化大生產的紐帶。為保持深圳國民經濟繼續持續。快速、健康、協調地發展,密切生產、流通和消費的聯系,使物流產業與工業生產規模以及整體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保持同步,根據世界發達國家物流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需要把深圳健設成為我國重要的區域性物流中心城市之一。
一、深圳建成為現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基本目標
深圳市在跨世紀發展過程中,應把現代物流業列為戰略性產業,建設現代物流中心城市應成為未來城市發展戰略的基本目標。
l、面向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的轉口貿易中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進出口貿易發展十分迅速,深圳也連續多年在國內進出口貿易中位居全國之首。在建設現代物流中心城市的過程中,應繼續發揮深圳在全國國際貿易中形成的有利地位和各種優勢,藉助毗鄰香港這一國際轉口貿易中心的有利條件,力爭把深圳建成與香港互補的面向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的轉日貿易中心。近期應立足華南市場和東南亞市場,使深圳成為東南亞貨物轉運的分流中心。
2、面向珠江三角洲和京九地區的商業批發配送中心
深圳優越的地理位置、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和綜合經濟實力,為深幼怖建成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包括香港和澳門)的配送中心奠定了基礎,而京九鐵路的開通為深圳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因此,在建設現代物流中心城市時,深圳應以珠江三角洲地區和京九地區為基礎,重點建設和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生產資料批發市場和保稅生產資料市場。日用消費品批發市場,使深圳成為面向珠江三角洲地區和京九地區的商業批發配送中心。
3、南中國地區的遠洋、航空運輸中心
兩港起飛是深圳未來發展的戰略舉措,在建設現代物流中心城市的過程中,同樣應當堅持這一發展戰略,力爭使深圳成為面向南中國地區的遠洋運輸和航空運輸中心。在遠洋運輸方面,利用東西港口群的優勢,特別是鹽田港作為我國四大國際集裝箱中轉港的有利地位,大力發展遠洋運輸,使深圳成為華南地區的遠洋運輸中心。在航空運輸方面,利用深圳空港列為華南地區貨物運輸機場的有利條件,依託深圳高新技術產品生產中心、海外市場開拓及先進技術吸收的優勢,把深圳建成為面向全國的高科技新產品開發、生產的配送空運中心。
4、具有全國影響的物流信息中心
利用毗鄰香港這一國際信息中心的有利區位條件,藉助深圳信息網路開發與建設的優勢,在建設現代物流中心城市過程中,深圳應力爭成為全國物流信息中心,在物流信息網路建設、物流信息、產品開發、物流信息服務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二、深圳建成現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加快發展物流業,把深圳發展成為現代物流中心城市,是保持深圳國民經濟繼續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的需要,是深圳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合理選擇。
l、把深圳建設成為現代物流中心域市,是深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增創新優勢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五大以後,全國改革開放進人了新的歷史時期,在新形勢下率先改革物流產業的管理體制,探索培育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新體制和新模式,把深圳建設成為現代物流中心城市,是深圳繼續發揮改革開放「排頭兵」、「試驗場」作用的要求,也是深圳市全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
2、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是深圳促進第三產業增長,建成一流國際性城市的重大舉措近年來,深圳市物流產業滯後發展影響到區域性商貿、運輸以及信息、金融中心的建設。在建設現代物流中心城市過程中,以物流產業發展做為牽引力,形成區域性的物資交易體系,進而帶動相關的交通運輸業、商貿業、金融業、信息業和旅遊餐飲業等第三產業的全面發展,推動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的順利建成。
3、發展物流產業可以有效地提高深圳市物流企業的經營效率,提高深圳市物流企業的競爭力
以商業企業為代表的深圳物流企業近年來出現了銷售成本增加。流動資金短缺、資產負債率提高、整體經濟效益下滑的趨勢。要解決商貿企業面臨的困難,需要有效地降低商業企業的經營成本,改變深圳市場上商品價格偏高的現狀。積極發展現代化的物流產業,有助於降低物流成本,改變目前商流環節過多和物流配送體系落後的局面,提高深圳市場對國內外需求的吸引力。
4、大力發展深圳現代物流產業,可以進一步維護香港國際貿易、金融、信息和運輸中心地位,提高深港兩地物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保持香港的穩定、繁榮和發展,是我國的一項既定國策。為了維護香港國際商貿、金融、信息和運輸中心地位,需要尋找香港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和降低經營成本的有效辦法。在這方面,深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香港不失時機地利用國際經濟中心的優勢,通過與深圳港口和京九鐵路聯運,從而形成深港物流產業共同發展,進一步提高香港與深圳的國際競爭力。
三、深圳建設成為現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可行性
1、深圳具有建設現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墓礎條件
深圳既是內地走向國際市場的通道,同時也是港澳走向內地的橋梁,具有建設現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良好區位條件。同時深圳目前基本具備了建成現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各種基礎條件,包括基本形成的四通八達的貨物集散運輸網路,正在完善各大型運輸結點的物流服務功能,國際性港口城市的有利條件,海陸空三位一體的口岸城市特點,以及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
2、深圳具有建設現代物流中心城市的體制環境
經過十八年體制創新的探索和實踐,深圳舊經基本完成了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渡,經濟運行機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已經發揮著基礎性作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已經形成。這就為建設現代物流中心城市提供了必要的體制條件。
3、深圳基本具備建設現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商業環境
深圳市商貿企業配送中心已經具有一定的發展規模,現有數萬平方米的商貿企業配送場地,配送的商品品種數千種。同時以加快商品流通和擴大規模為核心,以商品代理和配送為主要特徵的社會化配送中心也正在計劃建設之中。因此,利用深圳現有的港口。鐵路、公路、機場等物流基礎設施和商業環境,深圳可為珠江三角洲地區、京九沿線地區和廣闊內地提供面向國內和國外市場的雙向物流服務。
4、深圳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已經具備了由生產服務型域市向現代物流中心城市轉型的條件
深圳傳統加工工業已經完成了起動深圳地方國民經濟的歷史任務,帶動了與之相關的房地產業、商貿服務、金融信息等行業的發展,初步形成了生產服務型城市。隨著第三產業比重不斷上升,以高附加價值產業的快速增長為標志,深圳經濟已經進人了經濟功能轉型的轉折點。從深圳經濟轉型的外部環境看,隨著內地經濟開放度不斷加大和國際貿易業務不斷增加,需要深圳為內地進人國際市場提供服務,向內地輸入國外的先進產品,這為深圳經濟轉型和城市轉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柒』 急需「深圳的發展」、「5個經濟特區地圖(一起)」。再線等
http://www.lsrkj.com/webdn/szdt/szdt006.htm
深圳的城市發展,在定位上也經過了很長時間,經過了幾個轉變,最早是學新加坡叫花園城市,後來發現花園城市不行,為什麼呢?深圳人口這么多,花園根本建不起來,不可能有很多綠化。最後的定位是國際都市,但又發現深圳不像國際都市,深圳的外國人少,就是路牌都是中文的,樓裡面也看不到幾個外國人。比如說國際的500強,深圳有多少家,外國就業者在這個城市有多少,這個很少。現在定位為科技先鋒城市,這個定位還比較正確。這以後定位為區域金融平台,區域的金融中心,我覺得這個也實在,但還說不上國際金融中心,因為還很難跟上海和香港比。
深圳的城市定位的轉變導致深圳市的城市規劃也跟著變。深圳最早是衛星城,當時深圳搞7個衛星城,公布完規劃沒多久就取消了。現在深圳有4個新城,光明新城,龍華新城,東部新城,龍崗的體育新城,我覺得這個就跟北京差不多。上海最早也是提出一城九鎮,現在上海也不提一城九鎮了,為什麼?一城九鎮不符合大都市發生的模式。從中國的上海、北京、深圳的城市定位和規劃發生的變化看到中國的這些中心城市的城市化在逐漸走向國際城市發展的道路上,我覺得這是一個進步。
『捌』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的意義
進一步發揮經濟特區先行先試作用,以前海現代服務業的開放發展為契機,積極探索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為全國現代服務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新經驗。 國務院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進一步加強對前海開發建設的支持和指導,建立由發展改革委牽頭,國務院有關部門、香港特別行政區、廣東省、深圳市等有關方面參加的協調機制,幫助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相關政策實施、項目安排、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為促進前海現代服務業的集聚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要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做好督促檢查和評估工作。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批復最後要求:發揮深港比較優勢,在前海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新時期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各有關方面要充分認識前海開發的重要意義,以規劃實施為契機,開拓創新,密切配合,扎實工作,共同推動現代服務業的創新發展,不斷探索科學發展的新模式。 批復指出,《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的實施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進一步深化粵港緊密合作,以現代服務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我國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為全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
批復要求,要充分發揮香港國際經濟中心的優勢和作用,利用前海粵港合作平台,推進與香港的緊密合作和融合發展,逐步把前海建設成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在全面推進香港與內地服務業合作中發揮先導作用。
在規劃的推進中,要加強統籌規劃,集中優勢資源,發展總部經濟,促進現代服務業的集聚發展,增強資源配置和集約利用能力,把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成為全國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基地和具有強大輻射能力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引領帶動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升級。 記者了解到,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深圳市一直把前海作為發展備用地,直至2009年8月,明確前海將建設成為「深港合作共建現代服務業的示範區」,前海才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記者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總體發展規劃》上看到,前海未來將被定位為四個區,即深港合作先導區、體制機制創新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結構調整引領區;將重點發展創新金融、現代物流、總部經濟、科技及專業服務、通訊及媒體服務、商業服務等六大領域。
未來的前海將給深圳帶來怎樣的一個發展驚喜呢?深圳市市長許勤也對此做了一番描述,「到2020年,前海的區域經濟總量將會達到1500億元,我也期待前海能成為全國第三產業發展的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