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康復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和在國外的發展
康復心理學在外國發展得快,外國心理學還是有一定地位的,而中國心理學很冷門,並且也不注重心理學方面。不過現在中國已經開始了發展心理學了,因為2019年已經取消心理學的資格證考試,開始嚴抓心理學了。
2. 健康產業的發展現狀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健康產品的總需求急劇增加。以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為先導,涵蓋醫療衛生、營養保健、健身休閑等健康服務功能的健康產業成為21世紀引導全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產業。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已經成為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健康行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5%,而在我國,健康產業僅佔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4%~5%,低於許多發展中國家。
我國健康產業發展十分迅速,市場容量不斷擴大,健康產業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特別是保健品行業,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又一新興動力。據相關統計資料,目前我國共有葯品生產企業6000多家,每年1500多億元的消費市場;保健品生產企業3000多家,每年超過500億元的消費市場。目前我國年銷售額也近600億元人民幣,到2010年,中國保健品年銷售額將達1200億元人民幣。預計2015年健康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人民幣。
雖然我國健康產業發展迅速,但由於涉及的領域眾多,沒有相關比較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來規范,也沒有相關的標准作為發展的參照,導致行業發展亂,尤其是保健品行業。同時在健康管理和服務上對於核心技術與相關健康服務的整合還有欠完善,還無法對客戶提供整套解決方案。
3. 美國健康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金融危機導致的美國經濟持續疲軟和國家債務連年上漲增加了未來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但同時,IT、健康產業等一系列新興的朝陽行業逆流而上,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新支柱。據統計,美國健康產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比十年增加了22.7%,產業鏈總就業人數增加了76.58%。截至2010年,健康產業對GDP的直接貢獻已達到8.8%,產值3.5萬億美元,僱用超過1600萬人,佔美國總就業人口的10%以上。
4. 國外智慧醫療現狀
.全球智慧醫療產業抄發展概況 (一)產業規模 全球智慧醫療市場在移動醫療、智慧醫療、遠程醫療等醫療新模式的帶動下,正處於穩步發展階段。2015年市場銷售額約為2514億美元,同比増長11.50%。 全球智慧醫療...
2.我國智慧醫療產業發展狀況 (一)產業規模 近年來,我國的智慧醫療市場需求不斷増長,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已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智慧醫療市場。2015年,我國智慧醫療市場銷售額為259.9億美元
5. 我國的康復醫療發展現狀與未來
我國為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需要,三位一體大衛生觀提出的預防醫學、康復醫學已得到迅速發展。康復醫學(Rehabilitionmedicine)是醫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獨特的理論基礎、功能測評和治療技術規范,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其服務對象主要是殘疾人以及有各種障礙的慢性病、老年病患者。近十幾年來,人們對康復醫學服務的迫切需求,使得康復人才的培養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1護理事業發展與康復護理 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提出:現代醫學模式和新的健康觀念對護理理念產生了深刻影響,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和高新技術在診療工作中的運用,臨床護理專業技術水平顯著提高,護理在急危重症、疑難症患者的救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護理工作要貼近病人、貼近臨床、貼近社會、提高質量、體現人文關懷。為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護理工作領域進一步拓展,不斷向家庭、社區延伸,發展家庭護理、臨終關懷、老年護理、康復護理等多樣化的社區護理服務。護理教育體系的多層次(專科護理崗位、護理管理崗位),為提高護士隊伍素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臨床護理服務的新理念 現在已是一個對服務的品質和經費同樣重視與負責的時代,護士必須確定、描繪和體現他們在健康照護系統(caresystem)中的貢獻,護士必須體現他們高品質的服務(高品質的服務是指:服務的合適性、有效性、效率性,使病人得到最健康的結局)。 健康服務系統正逐漸向增加經濟效率的方向重組,人們越來越重視以健康服務費用和病人結局這兩個方面來測量系統的有效性。 目前康復界提出推行腦卒中單元的病房管理模式。這是一種為腦卒中患者提供葯物治療、肢體康復、語言訓練、心理康復和健康教育的全方位提高療效的系統,卒中單元主要體現對患者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把患者功能的預後以及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作為重要臨床指標,而不像傳統的只強調神經功能恢復和影像學的改善。 3中國發展康復護理的理由 3.1適應社會對健康的需求增加,規范培養,形成體系。針對護理專業的特點和對護士知識、技術和能力的要求,改革和發展護理教育,根據臨床專科護理領域的工作需要,有計劃地培養臨床專業化護理骨幹,發展臨床專業護士。
6. 國外研究現狀
1.2.1.1 國外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研究起步較早
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等建立了國家地質調查局,負責實物地質資料的管理和服務研究工作。英國自1835年成立世界上最早的地質調查局以來,實物地質資料服務研究一直伴隨其地質工作的開展而存在和發展。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在實物地質資料服務對象、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服務標准上開展了理論和實踐的探索,也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模式,都值得我們借鑒(姜文利,2013)。
1.2.1.2 發達國家地質工作的任務向地質信息轉移
21世紀以來,各發達國家的地質工作向地質信息轉移,以滿足本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要。美國地質調查局制定的《美國地質調查局戰略計劃(2000-2005)》和《美國地質調查局礦產資源工程五年規劃(2006-2010)》提出確保美國得到可靠的地質資料數據。英國地質調查局發布的《英國地質調查局戰略科學計劃(2005-2010)》提出要提供綜合客觀、公正和最新的信息,以滿足國內外用戶的需要。
1.2.1.3 國外許多專家提出了先進的服務理念
如F.Herrera等(2001)認為,地質資料整合服務有四個基本問題:標准、資料一致性、描述多樣化的地質資料的代表模型以及查詢與交互服務。Marcus Apel(2006)分析了從三維地質模型到三維地球科學信息系統的轉變,認為有三個基本因素很重要:資料模型、查詢功能和資料管理。Steve Peedell等(2005)認為,一個空間地質資料基本結構包括政策、公共機構准備工作、技術、資料和人才五個要件。
1.2.1.4 發達國家學者研究開發豐富的地質信息服務產品
許多發達國家研究開發了多種實物地質資料的服務產品。巴西地質調查局提供產品的基本定位有三點:公益性、需求第一、集成服務,提供在線服務。英國地質調查局有大量的產品和數據可供免費下載。發達國家地質調查局網站信息資料豐富,能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
7. 國外護理現狀
對於國外的護來理情況,自最直接也是全球都面臨的問題是「護士荒」,二戰之後,老齡化非常嚴重,導致國外的護士緊缺,除此之外,國外的醫院有很嚴格的護士病患比例,病人多的同時護士的緊缺現象就更加嚴重了。所以現在發達國家都想方設法引進國際護士,而且開出的條件比較豐厚,薪資待遇和社會福利等方面都要好很多。
近兩年國外金融危機雖然比較嚴重,但是國外的護士緊缺依然,以美國為例,現在美國的失業率雖然高,但是仍然有近一百萬的護士缺口,而且在職的護士薪資待遇依然沒有減少。
有其他需要了解的還可以繼續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