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醫療器械產業鏈研究報告

醫療器械產業鏈研究報告

發布時間:2021-02-04 03:08:40

A.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現狀及面臨哪些挑戰

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由小到大,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一個產品門類比較齊全、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陽產業。特別是近年來,醫療器械產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連續多年產值保持兩位數增長,產品出口的數量和科技含量也不斷提升。

一、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情況

1、總體發展情況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醫療行業品牌競爭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指出,2014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共實現銷售收入2136.07億元,同比增長13.1%;工業總產值也達2175.91億元,同比增長12.1%。從近年來醫療器械和醫葯工業總產值增速來看,醫療器械的發展速度總體上快於醫葯工業。

2、產品結構情況

從近三年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的產品結構來看,影像診斷設備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近幾年均保持在40%左右,且呈不斷上升趨勢;其次是各類耗材,占據20%左右的市場份額;骨科及植入性醫療器械市場份額不斷下降;剩餘的市場份額被牙科及其他類器械所佔據。

3、競爭結構情況

在占我國醫療器械25%的高端產品市場中,70%由外資佔領,在絕大多數領域外資企業在技術和質量上遙遙領先於國內企業,尤其是醫學影像設備和體外診斷等技術壁壘較高的領域,市場佔有率超過80%。而國內企業在中、低端市場中具有天然優勢:如較低生產成本帶來的價格優勢,享受國家政策的相對傾斜,對本地化渠道掌握的優勢等,因此主要佔據了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的中低端市場,一些細分行業出現龍頭企業,主要集中在較高附加值的產品領域。而在低端耗材和黑白B超等低端醫療器械領域生產廠家較多,產品區分度低,行業集中度低。

4、總體概況總結

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基礎薄弱,醫療器械監管起步較晚,醫療器械企業小、多、散和低水平競爭的現象尚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加速提高中國醫療器械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加強醫葯器械研發的產、學、研聯合,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而且,從中國醫療器械市場來看,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中國雖然有2000餘家獲得出口認證的企業,但大多數企業在規模、品牌方面的競爭力相對較弱,又缺乏核心技術,對外出口只能以OEM為主,缺乏自己的品牌,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總體處於不利地位。

令人欣喜的是,我國一些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正努力向高端市場突破。比如國內研發團隊規模最大、綜合開發能力最強的邁瑞已經在國內高端監護儀市場佔有率達49%,五分類血球儀、全自動化儀和彩超等核心產品的部分自主創新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高端耗材產品龍頭山東威高也正在通過與美敦力的合作提高技術和品牌,滲透高端市場。

隨著國際產業加速轉移,中國將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的重要生產基地,部分原先依賴進口的儀器設備正逐步實現國產替代進口。同時,國內已有不少省市把醫療器械工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抓緊培育。總體來看,中國醫療器械產業正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二、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主要特點

由於我國具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和政府的積極支持,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空間廣闊,產業發展呈現如下發展特點。

1、中小企業林立的局面未改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雖經過十多年的長足發展,但行業內中小企業林立的局面尚未改變,低、小、散是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重要特徵之一,行業的發展還需依仗於生產技術的繼續創新和發展。中國醫療器械企業數以萬計,截至2013年底,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995家,其中大型企業不到2%,中型企業170多家,小型企業700多家,而規模以下企業更是不計其數。目前在銷售規模和資產規模上,中小型企業都是醫療器械行業當仁不讓的主力軍。

2、產品以中低端為主

目前,我國的緊固件生產企業在生產技術、裝備水平、生產工藝等方面與國外相比有較大的差距,行業中大量小企業以生產低端產品為主。即使是國內規模較大的企業,產品質量和性能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

3、產品大量出口

當前,我國的中低端醫療器械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性價比高等優勢,大量出口海外,近幾年呈現較快的增長趨勢。中低端醫療器械行業對外貿易依存度過高,對行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4、經濟發展帶動醫療服務需求升級,導致健康服務需求顯著增加

醫療服務市場的逐步開放,使國內外資本投資中國醫療服務產業的速度加快,從而直接導致醫療器械市場需求的增加。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器械的選用會越來越先進,其產品結構會不斷調整,功能更加多樣化,市場容量會不斷擴大。醫療器械產業作為促進經濟增長、提高國民福利的重要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以人為本發展理念的不斷增強,中國的醫療器械產業將會獲得更快發展。

5、醫院信息化趨勢引發醫療器械需求增長

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發展,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和網路化是今後醫療管理的發展趨勢,這個趨勢會引發對影像化、數字化等高精尖醫療設備的需求增長。隨著IT技術的發展及其與醫療技術的結合,造就出許多新的醫療方法。近年來,隨著B超、CT、核磁共振裝置、直線加速器、超聲定位體外震波碎石機、神經電位診斷系統、正電子斷層掃描機、伽瑪照相機等一批尖端精密醫療儀器設備的廣泛應用,醫療器械市場銷售額增幅十分驚人。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和網路化給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醫療領域的信息化和網路化是今後醫療管理的發展趨勢,這個趨勢會引發對影像化、數字化等高、精、尖醫療設備的需求增長。醫院信息系統的普遍建立又使得醫院有了進一步建立以醫學影像存檔與通信系統為核心的臨床信息系統的要求,佔全部醫療信息90%以上的醫療影像信息的處理更是今後醫院信息化的核心所在。醫院信息化趨勢給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據推算,全國醫學影像存檔與通信系統市場的總需求達2l1.7億元,如果考慮到由其衍生出的高檔影像設備以及其他一些附屬設備市場,PACS的市場容量將達到300億元以上。

6、醫療器械產業向創造高附加值發展

產業的高風險性和高投入性必然需要高回報率來支撐,所以醫療器械產業研發費用的高額投入必然導致醫療器械新產品的高附加值,只有如此,醫療器械企業才能發展壯大,醫療器械產業才能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

B. 供應鏈管理研究現狀尤其是醫療器械供應鏈管理研究現狀,給出相應的研究成果及參考文獻!

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醫療保健的需求不斷增加,我國醫療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整個社會的重視,醫葯製造行業的發展迎來了春天。成為整個工業的重要增長點,2005 年我國醫葯製造行業生產總值為 3365.85 億元,到了 2001 年生產總值突破億元大關。2012 年我國商業銷售總值為 1.11 萬億元。比去年增長 18%;主營業務收入 7881 億元,比 2011 年增長 20%;實現利潤總額 150 億元,比 2011 年下降 1%。2012 年醫葯銷售收入高於全國工業 9.1 個百分點,增加值高於全國工業 4.5 個百分點,實現利潤增幅高於全國工業15個百分點,利潤率高於全國工業4.1個百分點。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我國醫葯行業增長依然迅猛。
根據志皓物流《2013-2017 年中國醫葯物流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分析結果,我國到 2009 年年底,醫葯物流企業有一萬多家,但大部分為中小企業,不具備有市場規模,醫葯物流市場不夠完善,沒有建立統一的物流標准體系。中國醫葯物流剛起步發展,對醫葯物流的認識尚不明確,還處於單一的供應鏈優化環節,重復運輸問題嚴重,嚴重的浪費了物流資源。醫葯物流的發展迎來了嚴峻的挑戰。
大部分的中國醫葯分銷銷售通過醫院系統銷售,而零售店占只有極小部分,這種情況一方面使醫院系統中葯品銷售終端在高度壟斷的地位,另一方面醫葯零售企業生存空間不斷壓縮。事實上,對除了大型醫葯批發企業,主要依靠賄賂和其他非法手段維持的中小型企業運作的衛生保健系統的訪問。在制葯行業,流通的實際運作中因為相同類型的業務太,規模各異,所以在中國的整個制葯企業基本上用於在分散的物流系統中,主要依靠人力在運作上,比比差距的國際制葯同行。採取國內先進水平的醫葯物流企業物流和美國平均為比較,一項調查報告顯示: 平均分布中心,以支持消費,中國的只有美國 11.75%;配送中心可以支持每平方米銷售的只有40% 的美國 ;平均、 每個配送中心,支持各種規格的我們的國家是只有 24% 的美國 ;而平均經營成本的處理訂單,我們的國家是美國的 2.78 倍。物流企業的信息技術落後。許多制葯企業管理軟體停留在材料要求規劃、 製造資源規劃階段,缺乏執行的企業資源規劃 (ERP) 的認識,在企業內的企業信息管理鏈只能攜帶周圍,並為內部和外部資源整合的趨勢很難適應。
在國內市場份額比較大的同仁堂、中國醫葯集團、上海醫葯股份公司、九州通集團有限公司這幾家醫葯流通企業大多建有自己的醫葯物流中心,擁有自己的葯品配送車隊。占 20% 市場份額從事醫葯物流業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基本上由國葯、上葯、華潤公司來完成,由於葯品的屬性不同於其他物品,我國葯品物流市場的主體還是葯品流通企業。大部分企業不具備相關資質。大部分醫葯企業並沒把醫葯物流外包出去,卻自己去做。並且有很多第三方物流的能力不足,不需要通過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過程,去分拆出來醫葯物流公司,第一,主要是從以前的演變葯物導入和分配路線和節點單一分銷網路分銷網路,分布不是理性的不是從第三方物流系統規劃的分布網路設計的角度來看的。第二,低容量的信息,醫葯物流信息化建設落後,沒有一個成熟的國內市場信息化建設的方案。很多企業缺乏使用信息技術來提高效率的能力。第三,醫葯物流企業的堆疊到倉庫、車輛和人員、 實現人工存儲和貨物的運輸方式、 質量並不高,當面對更大程度的產品產量、 效率、 速度、 精度和成本因素對發展產生影響。據統計,目前,國內制葯企業更多的物流成本的 10%和美國銷售葯物批發商該項指標僅為 2.6%;美國的葯品批發商利潤制葯僅 0.72% 純利潤是 1.55%。物流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不小的差距。
中國近現代物流歷史上,民國時期就開設了物流專業,專門培訓物流人才。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市場營銷的引入,才有了物流人才這一說。近幾年才慢慢建立。有物流專業的大學在中國突破了250所,500所大專開設物流專業,在讀的物流專業學生突破 50 萬。但中國大學物流方面教育水平總體偏低,專門的物流教育方面設施落後。培養的「人才」參差不齊,真正的物流人才在中國還是很缺乏。在我國能夠真正稱得上醫葯高級物流人才的僅不超過百人。當前全國各地急需高級醫葯物流人才約 2 千人左右,這說明目前社會上醫葯物流人才的比例不足總需求量的 1/20,隨著醫葯物流的不斷發展壯大,這個缺口會越來越大。
在物流版圖中醫葯物流企業是以很多個體企業構成的、以顯示點、大規模、大投資的情況。設計尺寸要求往往是公司的現有業務規模 3-5倍,經常需要支持數億人的能力。然而,由於國內制葯業供應鏈一體化環境尚未形成,第三方醫葯物流不成熟,每個從事一個重復運輸的結果是每個投資沒有足夠的資源,很難形成規模。這個時候,以第3.5方物流的服務形式出現了,這就是志皓物流,以降低成本、 提高物流效率、 確保及時和為醫葯客戶提供良好質量的服務方面上優勢明顯,並且志皓物流為醫葯企業開展分銷業務開發新的市場,志皓物流為醫葯企業提供物流綜合服務,在滿足醫葯行業標準的前提下,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志皓物流通過以往的經驗囤積、文化積淀和最新研究成果,成功摸索出了相應的和與之相關的成熟國家供應鏈、城市供應鏈、產業供應鏈、企業供應鏈等物流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能有效實現生產型企業、銷售型企業、貿易型企業、第三方物流快遞企業等經營成本的降低和利潤的提升,同時有助於社會物流成本的降低和社會效益的實現。

C. 怎麼寫醫療器械可行性研究報告

最近我是在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網上到處找資料,看到中哲咨詢網站上有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大綱模板,好像有醫療方面的,你可以去關注以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閱讀全文

與醫療器械產業鏈研究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