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培育文化產業

培育文化產業

發布時間:2020-11-25 17:07:00

Ⅰ 怎樣培育農村文化產業經營主體

(一)加強宣傳引導,營造發展氛圍。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宣傳
中央
、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關於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精神和相關政策法規、專業知識及成功典型、經驗做法等,增強農民的合作意識,引導更多農民加入和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加強培訓,盡快培養一批熟悉合作理論、合作政策和合作實踐的 「明白人」、「帶頭人」,培養一批致力於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幹部,增強發展後勁,提高輻射帶動能力,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水平。
(二)加大政策扶持,優化發展環境。建議市、區政府結合地方實情,及時出台支持和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實施意見,在資金扶持、項目支持和用地用電、綠色通道、信貸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全面、系統的政策扶持機制,為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提供優惠政策、協調服務,並將各項優惠政策的受益承載主體予以明確,防止個人從中投機取巧。各鄉鎮要加大執行力度,保證把各項優惠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
(三)正確處理關系,保障發展前提。一要正確處理好家庭經營和合作經營的關系。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按照自願、民主原則,由農民自行成立民辦、民有、民管、民受益的互助性經濟組織。二要正確處理好自我發展與政府推動的關系。政府要不斷引導和促進農民自願聯合,不搞強迫命令、隨意捏合,更不能包辦替辦,做到引導不強迫、支持不包辦、服務不幹預。三要正確處理好數量與質量的關系。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既不能一哄而上,也不可一蹴而就,要做長期的探索和實踐。要在滿足特色產業發展需要的前提下,注重支持好具有凝聚力、帶動力和發展潛力的區域項目培育工作。
(四)加強試點示範,激活發展活力。要結合當地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選擇帶動農戶多、發揮作用好、發展潛力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規范化試點建設,每年安排一定的試點經費,用於內部建設、內部管理、宣傳發動等啟動工作,經費額可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開展情況、覆蓋面和農民滿意度等方面掛鉤。有條件的還可以組織開展縱橫向交流活動,一方面強化內部交流機制,相互取長補短,總結提高,另一方面積極創建外出考察學習平台,組織人員深入發達地區學習借鑒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成功經驗,並注重引導,做好學以致用。
(五)突出優勢產業,挖掘發展潛力。在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過程中,要從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農業、優化農業品質和布局出發,圍繞農業、牧業、漁業等有特色、有規模的主導產業,鼓勵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產業大戶等與重點農業龍頭企業聯合經營,利用龍頭企業具有的資金技術優勢幫助克服發展難題,最終實現規模發展。在操作模式上可以實行「合作社+公司+農戶」、「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等社企聯合運作模式,走雙贏發展道路,鞏固積累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優勢,進而轉化為發展潛力,進一步拓寬合作發展渠道。
(六)強化內部管理,拓展發展機制。要依法建立健全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探索現階段符合農村實際的運行機制,在發展中既體現公平,又體現效率;既講求服務,又講求贏利;既注重分配,又注重積累。採取邊發展邊規范的辦法,切實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可持續發展,早日實現構建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的目標。

Ⅱ 加快培育文化產業,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其有效途徑是什麼應該怎麼做

首先要樹立一個國際合作的眼光,要積極聯合和依靠國外廣大從事中譯外工作的漢學家、翻譯家,加強與他們的交流和合作,摒棄那種以為向世界譯介中國文學和文化「只能靠我們自己」、「不能指望外國人」的偏見。
為了讓中國文學和文化更有效地走出去,我覺得我們有兩件事可以做:一件是設立專項基金,鼓勵、資助國外的漢學家、翻譯家積極投身中國文學、文化的譯介工作。我們可以請相關專家學者開出一批希望翻譯成外文的中國文學、文化典籍的書目,向世界各國的漢學家、中譯外翻譯家招標,中標者不僅要負責翻譯,同時還要負責落實譯作在各自國家的出版,這樣做對促進翻譯成外文的中國文學作品和文化典籍在國外的流通有切實的效果。與此同時,基金也可對主動翻譯中國文學和文化作品的譯者進行資助。盡管這些作品不是我們推薦翻譯的作品,但畢竟也是中國文學和文化的作品,而且因為是他們主動選擇翻譯的,也許更會受到相應國家讀者的歡迎。

另一件事是在國內選擇適當的地方建立一個中譯外的常設基地,這種基地相當於一些國家的翻譯工作坊或「翻譯夏令營」。邀請國外從事中譯外工作的漢學家、翻譯家來基地小住一、兩個月,在他們駐基地期間,我們可組織國內相關專家學者和作家與他們見面,共同切磋他們在翻譯過程中碰到的問題。

Ⅲ 如何培育文化創意產業的龍頭企業

完善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安全生產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公司的新《安全管理制度》為基礎,制定出各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檢查、獎懲等制度,不斷完善,為規范員工的行為提供依據。

Ⅳ 為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在調整結構.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推動發展中的作用,把文化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新的

(12分)①制定正確的文化經營戰略。以市場為導向,不斷適應文化消費新變化和審美新需求,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擴大文化消費。(3分)
②依靠科技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創立文化企業自主品牌,建設創新型文化企業,增強文化企業競爭力。(3分)
③文化產業要誠信經營,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文化產業必須堅持把社會效應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3分)
④樹立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推動文化產業結構優化升級。(3分)
⑤文化產業必須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戰略,學習借鑒世界優秀文化,要增強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Ⅳ 如何在文化產業中培育和提升思想政治素養

1、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必須強化理論武裝
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理論上的與時俱進是行動上銳意進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統一是全黨步調一致的重要保證。為此,領導幹部必須時刻把理論武裝置於更加突出位置,常抓不懈。
2、要在堅定政治性上下功夫。搞好理論武裝,是黨員領導幹部堅定理想信念,抵禦不良社會思潮,永葆先進性的保證。只有以高度自覺的態度,潛心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黨的創新理論,才能切實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強政治敏感性和鑒別力,從容應對各種風險和考驗,真正做到信仰上不動搖、思想上不僵化、作風上不漂浮、方向上不迷失。
3、要在融會貫通上下功夫。領導幹部要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努力學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創業。要注重理論學習的全面性、系統性、深刻性,把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內化於心、外踐於行,切實轉化為一種內在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肩負起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
4、要在學用結合上下功夫。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關鍵是要及時回答實踐提出的新課題,應對實踐提出的新挑戰,為實踐提供科學指導。必須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找准理論學習與工作實踐的結合點,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謀劃發展、解決問題,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使理論武裝的成效,最大限度地體現於推動科學發展、加快全面振興的偉大實踐。
5、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必須注重向群眾學習
人民群眾是推動事業發展的力量源泉,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無窮智慧。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的首創精神,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新時期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出發點。為此,領導幹部必須自覺地注重向群眾學習,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紮根於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
6、要拜人民為師。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向人民群眾學習,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要真正做到拜人民為師,就必須從思想和感情深處對人民群眾懷有敬畏之心、謙卑之心、感恩之心,撲下身子真誠與人民群眾交流,虛心向人民群眾請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人民群眾那裡學到「真東西」。
7、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能把我們當親人。 」總書記的諄諄教導我們務必牢記心中。領導幹部要善於問計於民,從人民群眾的鮮活思想中汲取營養,從人民群眾生動的實踐創造中總結經驗,集中民智推動工作。領導幹部要善於問政於民,深入基層、深入實際,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切實了解基層情況,准確把握民意民願,使各項決策更加民主化、科學化。領導幹部要善於問需於民,以各種形式暢通黨委、政府與群眾溝通交流渠道,第一時間傾聽群眾呼聲,第一時間解決群眾訴求,始終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8、要勇於接受群眾批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讓人民滿意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領導幹部必須高度重視群眾的批評,正確對待群眾的批評,勇於接受群眾的批評,及時從人民群眾的批評中查找工作的差距與不足。即便是聽到一些不太客觀的批評,也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反思我們的工作,查找深層次的原因,以促進決策更加科學、措施更加完善。這不僅是向人民群眾學習的態度問題,也關繫到黨在群眾中的良好形象。
9、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必須注重實踐鍛煉
實踐出真知。實踐不僅是領導幹部強化能力、提升水平的舞台,也是領導幹部學習知識、增強本領的課堂。領導幹部只有堅持置身實踐鍛煉,才能不斷開拓視野、豐富頭腦,切實提升謀劃和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水平。
10、要在推動發展的實踐中培育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已使鐵西融入到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舞台,這對領導幹部的理論素質和執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置身於全球的背景下,以世界的眼光、戰略的思維,定位和謀劃自身的發展。

Ⅵ 如何創新開發文化產業高端人才培養模式

這個問題很好,當下正是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的趨勢,但相關的人才驅動成為最核心的問題,首先我們要培養專項人才,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最主要的是要大力培養綜合性人才,為這類人才提供一系列的平台及綠燈。
您提到的是創新開發?以及模式?其實這是兩個問題,也是兩種產品,如果是涉及到創新開發,那就要涉及到相關軟體平台,以及教程科目,針對高端人才設計出一款創新的手機APP平台,通過與各大文化產業企業合作簽約、各大文化產業院校合作簽約,形成會員制服務,而你就是一個服務商,中間平台,一手為企業推送相關專業人才,一手為各大文化創意產業科目院校高材生提供相關實習及工作平台。最終你成為專項人才培養基地。
以上是針對院校畢業生而言,如果是具有相關工作經驗的高端人才,是企業所需的,那就需要針對模式而言,進行量身定製一套「文化產業高端人才培養計劃」,如今的社會在不斷的發展,人們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就拿當下的旅遊來說,已經發展到度假游,私人訂制旅遊,那麼,我們的人才培養計劃,就是要為符合文化產業的相關人才,提供一次「量身定製的工作之旅」即在工作中用旅遊的模式進行創意式、體驗式的工作,在體驗中進行自己的工作課時;時期為一個月,可針對企業用人情況進行隨時調節,此種模式可作為儲備幹部,進行相關淘汰制,同時在培養期間,企業要為人才解決一系列所需的問題,滿足人才的合理所需,例如住房、飲食、辦公、交通等系列問題;滿足人才內心的幸福感,歸屬感,同時通過培養期的人才,企業可針對發展,為人才搭建系列平台,例如入黨、加入行業協會一員、辦理系列證件(暫住證、工作證、職業資格證等)

Ⅶ 如何發展創新西藏文化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提高西藏地區的產業競爭力

Ⅷ 我國的文化產業該如何發展

(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1.培育骨幹文化企業
2.扶持中小文化企業
(二)轉變文化產業發展方式
1.鼓勵集聚發展
2.促進產業融合
3.打造文化品牌
4.加強引導調控
(三)優化文化產業布局
1.加強文化產業區域布局
2.統籌城鄉文化產業發展
3.培育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
(四)加強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
1.堅持正確創作生產方向
2.鼓勵文化創新
3.完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
(五)擴大文化消費
1.培育文化消費習慣
2.改善文化消費條件
3.促進文化消費升級
(六)推進文化科技創新
1.加強對傳統文化產業的技術改造
2.加快推進新興文化產業發展
3.發揮科技項目的支撐引領作用
4.推進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七)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
(八)健全投融資體系
1.推進銀行業全面支持文化產業
2.發揮資本市場作用
3.促進文化產業投資
4.完善文化產業投融資配套服務
(九)強化人才支撐
1.加強培訓教育
2.完善人才政策
(十)推動文化產業「走出去」
1.促進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
2.鼓勵文化企業開拓境外市場
3、加強國際文化產業交流合作
三、重點行業
(一)演藝業
(二)娛樂業
(三)動漫業
(四)游戲業
(五)文化旅遊業
(六)藝術品業
(七)工藝美術業
(八)文化會展業
(九)創意設計業
(十)網路文化業
(十一)數字文化服務業

Ⅸ 中國應如何發展文化產業

(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1.培育骨幹文化企業
2.扶持中小文化企業
(二)轉變文化產業發內展方式
1.鼓勵容集聚發展
2.促進產業融合
3.打造文化品牌
4.加強引導調控
(三)優化文化產業布局
1.加強文化產業區域布局
2.統籌城鄉文化產業發展
3.培育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
(四)加強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
1.堅持正確創作生產方向
2.鼓勵文化創新
3.完善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
(五)擴大文化消費
1.培育文化消費習慣
2.改善文化消費條件
3.促進文化消費升級
(六)推進文化科技創新
1.加強對傳統文化產業的技術改造
2.加快推進新興文化產業發展
3.發揮科技項目的支撐引領作用
4.推進文化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七)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
(八)健全投融資體系
1.推進銀行業全面支持文化產業
2.發揮資本市場作用
3.促進文化產業投資
4.完善文化產業投融資配套服務
(九)強化人才支撐
1.加強培訓教育
2.完善人才政策
(十)推動文化產業「走出去」
1.促進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
2.鼓勵文化企業開拓境外市場
3、加強國際文化產業交流合作

與培育文化產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