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演唱會產業鏈

演唱會產業鏈

發布時間:2020-11-25 16:05:40

① 時代少年團演唱會門票秒沒,你如何看待黃牛這一特殊群體

時代少年團演唱會門票被秒沒,這里邊兒存在黃牛囤票高價出售的情況,黃牛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也是為了生活,但是這種囤票的行為確實令人齒寒。時代少年團其實就是跟tfboy是這樣團隊的一個男團,他們的業務能力也非常的好,而且現在也十分的火爆,他們在賣演唱會門票的過程當中也經歷了一系列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說門票剛剛開始出售就被秒沒了,這可能是由於有人惡意囤積門票導致的,很多粉絲買不到門票,就在各大平台發出了自己的感慨而已,也就意味著黃牛就會將這些門票以高價進行出售,同時可以看出黃牛也是一個厲害的中間商,接下來將會從不同角度給他好好解讀一下黃牛這個特殊的群體。
對於這件事情你要是有什麼更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下方,我們一起討論吧。

② 疫情過後,文化產業如何抓住「新基建」風口

疫情過後,如果文化產業想要抓住“新基建”風口,那麼首先就要迅速完成對產業鏈的文化產業鏈的布置。其次要跟上5g時代的發展。然後就是不要妄想淘汰實體產業,要做到融入線下文化產業,跟實體產業平頭並進。

最後就是不要妄想用線上的文化產業直接取代線下的文化產業。這是一種非常愚蠢的想法,線上的文化產業,雖然在未來會有很大的市場。但是人們也不可能丟掉原有的線下文化產業,線下的文化產業活動的體驗感,是線上文化產業活動永遠都代替不了的。

③ 什麼是個人品牌演唱會

對品牌演唱會可以有很多維度的觀察,比如它崛起的大背景是「唱片已死」、歌手主要靠商演賺錢,再如品牌演唱會推動了演唱會運作的變化,不僅使商業贊助擺脫了簡單的形態,也使得演唱會周邊產品的開發,以及歌手個人品牌相關產品的開發成為了可能。不僅如此,品牌演唱會對演唱會製作水平、技術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這些都能推動中國演出市場的進步。當然,現場演出最終能否成為一個成熟的產業,而品牌演唱會的崛起又能為這一進程貢獻什麼,都還是未知之數。什麼是品牌演唱會嚴格說來,一切個人或者組合的演唱會都可以稱之為品牌演唱會,因為歌手本身就是一個品牌,只不過品牌開發的程度有差別。其實在華語樂壇,一些老牌歌手往往每年都會舉行演唱會或者巡演,比如蔡琴、張學友等,這些歌手的演唱會雖然年年名字不同,但由於歌手自身是一個品牌,因此也是品牌演唱會的一種,但是這些演唱會還是在吃歌手的「老本」,在商業開發等方面大多並無作為。隨著《why me》演唱會的持續運作,以及縱貫線、左麟右李等拼盤式演唱會的出現,品牌演唱會端倪初現。就其觀感來說,品牌演唱會讓觀眾記住的絕不僅僅是歌手精彩的現場演繹,還有更多個人體驗式的經歷。這就正如一杯普通的飲料和一杯可口可樂的不同一樣,無處不在顯示著品牌的力量。演出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演唱會是比較容易賺錢的演出門類,很多演出公司都在爭搶好項目,激烈的競爭是催生品牌演唱會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他認為,中國目前的巡演市場並不成熟,很多演唱會不能依靠多唱幾場來實現盈利。於是,不能依靠場次取勝的時候,一個醒目的品牌就很重要了。當然,也不是每個歌手都做得起品牌演唱會,龐大而穩定的觀眾群體是必不可少的條件,《why me》的成功與數量龐大的「玉米」的支持是分不開的,這也是為什麼目前國內3個個人演唱會品牌都屬於選秀歌手的原因之一。精良製作必不可少與普通演唱會相比,除了歌手的音樂作品和現場演繹能力、舞台魅力以外,演唱會的製作理念和水準是品牌演唱會建設其品牌的關鍵點。正因為此,就製作理念和製作水平而言,品牌演唱會大都非常用心,不論是舞美設計,還是多元化的舞台表現形式,甚至是一些細節比如歌曲之間的串聯,都彰顯了個性和獨特的設計感。以李宇春的《why me》演唱會為例,7年以來,這一演唱會除了個唱環節外,一直多有亮點,不管是服裝,還是串場小片,都讓「玉米」們津津樂道。眾多獨特環節的加入,不僅拉近了和觀眾的距離,也樹立了演唱會的品牌形象,比起看一場除了歌手不同、其他什麼都一樣的演唱會而言,「玉米」們看《why me》的體驗式收獲顯然要更多一些。其實,近年來,我國演唱會的製作水平已經提高了很多,舞台設備等方面甚至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軟體並沒有和硬體同步發展,製作理念還沒有調整到以服務觀眾為中心的角度上來。而一年舉辦一場的品牌演唱會,在這方面考慮的顯然要多一些,也要用心一些,這對於提高國內演唱會的製作水平不無啟迪。立體娛樂營銷?與提升製作水平相比,更讓業內人士動容的或許是品牌演唱會能夠帶來全產業鏈式的商業開發,以及跳出簡單的贊助商商業運作模式的可能。事實上,在歐美國家,與演唱會有關的產業鏈條早已成熟,許多歌星在舉辦演唱會的同時,都會進行周邊商品的開發,小到紀念T恤和日常用品等,大到自己的服裝品牌、香水品牌,甚至還有巧克力、紅酒等食品和飲料,都在開發之列。有不少明星都在自已的演唱會上穿自家品牌的服裝,做做活廣告,歌迷在聽演唱會之後也能買到和偶像一樣的衣服,這種做法不但在歐美,而且在日韓,甚至是我國香港、台灣地區都已經蔚然成風。但在我國內地,演唱會的全產業鏈開發還處在初級階段,不過是在場館外賣點印有偶像頭像的T恤這種級別。演出商則往往只將眼睛放在拉贊助上,而很少考慮依靠演唱會本身來實現盈利。所幸的是,這種全產業鏈開發的商業模式對於品牌演唱會來說很好切入。2009年,已經連續舉辦了4次的《why me》演唱會推出了和某服裝品牌共同設計的T恤,首批3萬件銷售一空,除此之外,慈善明信片等全新的衍生產品種類的推出也都獲得了很好的銷售業績。而湖南衛視將《why me》演唱會視頻在電視上播出的時段進行廣告招商,也開拓了演唱會一種新的盈利方式。據有關媒體報道,《why me》僅僅靠著票房和這些周邊開發獲得的收入就可以實現很好的盈利,完全沒有必要看贊助商的臉色。與此同時,品牌演唱會積累的口碑和影響力也在吸引著更多的商業開發的目光。這種開發已不是簡單的冠名,而是參與到演唱會製作的整個過程中,有業內人士將其稱為立體娛樂營銷。應當說,這樣的合作更多的是演唱會的品牌和商品的品牌內涵之間的契合度,是一種主動且有創意的參與。盡管看起來前景美好,業內人士還是提醒,在目前我國內地歌壇,有能力把品牌演唱會連續做下來的藝人其實並不多,大多數歌星或者因為作品不夠好,或者因為個人魅力不夠,都很難按照這個路子來運作。也就是說,要想掘金品牌演唱會這個市場,還必須回歸到內容生產的上游去,只有把握住了有實力的藝人,才能在這片藍海里開拓出一條道路。

④ 鹿晗嫌棄粉絲嗎

我認為是看不起吧……他在粉絲面前是高高在上的感覺,一種優越感。他是北京人讀書讀不好送到韓國然後出道幾乎沒有雪藏沒有低谷,看他當時在EXO的待遇也知道,他當練習生辛苦歸辛苦但絕對沒有那種不能出道白白浪費青春的擔憂…他到目前為止算是順風順水的富家子弟或者說,現在比剛出道時有錢有名氣很多了飄了。

可以說鹿晗的終極理想就是輕輕鬆鬆賺大錢,和對手競爭最便捷的法子不是提升自己的實力而是潑臟水把對方拉下來。鹿晗和粉絲的觀點之間有很大的矛盾,粉絲希望他能接好的劇本打磨演技,把音樂理念推廣啊balabala…其實回頭想想他進娛樂圈是因為被星探發現了,所以講一開始他對當明星沒啥夢想可言,什麼不忘初心,他壓根沒有初心…他對音樂的喜愛還不如踢足球…所以鹿晗其實就希望粉絲多給他送點錢不管他的專輯多月經演技多水…別逼他努力別喊他老公。所以我認為是有一點的。

⑤ 什麼叫品牌演唱會

對品牌演唱會可以有很多維度的觀察,比如它崛起的大背景是「唱片已死」、歌手主要靠商演賺錢,再如品牌演唱會推動了演唱會運作的變化,不僅使商業贊助擺脫了簡單的形態,也使得演唱會周邊產品的開發,以及歌手個人品牌相關產品的開發成為了可能。不僅如此,品牌演唱會對演唱會製作水平、技術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這些都能推動中國演出市場的進步。當然,現場演出最終能否成為一個成熟的產業,而品牌演唱會的崛起又能為這一進程貢獻什麼,都還是未知之數。

什麼是品牌演唱會

嚴格說來,一切個人或者組合的演唱會都可以稱之為品牌演唱會,因為歌手本身就是一個品牌,只不過品牌開發的程度有差別。其實在華語樂壇,一些老牌歌手往往每年都會舉行演唱會或者巡演,比如蔡琴、張學友等,這些歌手的演唱會雖然年年名字不同,但由於歌手自身是一個品牌,因此也是品牌演唱會的一種,但是這些演唱會還是在吃歌手的「老本」,在商業開發等方面大多並無作為。

隨著《why me》演唱會的持續運作,以及縱貫線、左麟右李等拼盤式演唱會的出現,品牌演唱會端倪初現。就其觀感來說,品牌演唱會讓觀眾記住的絕不僅僅是歌手精彩的現場演繹,還有更多個人體驗式的經歷。這就正如一杯普通的飲料和一杯可口可樂的不同一樣,無處不在顯示著品牌的力量。

演出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演唱會是比較容易賺錢的演出門類,很多演出公司都在爭搶好項目,激烈的競爭是催生品牌演唱會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他認為,中國目前的巡演市場並不成熟,很多演唱會不能依靠多唱幾場來實現盈利。於是,不能依靠場次取勝的時候,一個醒目的品牌就很重要了。當然,也不是每個歌手都做得起品牌演唱會,龐大而穩定的觀眾群體是必不可少的條件,《why me》的成功與數量龐大的「玉米」的支持是分不開的,這也是為什麼目前國內3個個人演唱會品牌都屬於選秀歌手的原因之一。

精良製作必不可少

與普通演唱會相比,除了歌手的音樂作品和現場演繹能力、舞台魅力以外,演唱會的製作理念和水準是品牌演唱會建設其品牌的關鍵點。

正因為此,就製作理念和製作水平而言,品牌演唱會大都非常用心,不論是舞美設計,還是多元化的舞台表現形式,甚至是一些細節比如歌曲之間的串聯,都彰顯了個性和獨特的設計感。以李宇春的《why me》演唱會為例,7年以來,這一演唱會除了個唱環節外,一直多有亮點,不管是服裝,還是串場小片,都讓「玉米」們津津樂道。眾多獨特環節的加入,不僅拉近了和觀眾的距離,也樹立了演唱會的品牌形象,比起看一場除了歌手不同、其他什麼都一樣的演唱會而言,「玉米」們看《why me》的體驗式收獲顯然要更多一些。

其實,近年來,我國演唱會的製作水平已經提高了很多,舞台設備等方面甚至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但軟體並沒有和硬體同步發展,製作理念還沒有調整到以服務觀眾為中心的角度上來。而一年舉辦一場的品牌演唱會,在這方面考慮的顯然要多一些,也要用心一些,這對於提高國內演唱會的製作水平不無啟迪。

立體娛樂營銷?

與提升製作水平相比,更讓業內人士動容的或許是品牌演唱會能夠帶來全產業鏈式的商業開發,以及跳出簡單的贊助商商業運作模式的可能。

事實上,在歐美國家,與演唱會有關的產業鏈條早已成熟,許多歌星在舉辦演唱會的同時,都會進行周邊商品的開發,小到紀念T恤和日常用品等,大到自己的服裝品牌、香水品牌,甚至還有巧克力、紅酒等食品和飲料,都在開發之列。有不少明星都在自已的演唱會上穿自家品牌的服裝,做做活廣告,歌迷在聽演唱會之後也能買到和偶像一樣的衣服,這種做法不但在歐美,而且在日韓,甚至是我國香港、台灣地區都已經蔚然成風。但在我國內地,演唱會的全產業鏈開發還處在初級階段,不過是在場館外賣點印有偶像頭像的T恤這種級別。演出商則往往只將眼睛放在拉贊助上,而很少考慮依靠演唱會本身來實現盈利。

所幸的是,這種全產業鏈開發的商業模式對於品牌演唱會來說很好切入。2009年,已經連續舉辦了4次的《why me》演唱會推出了和某服裝品牌共同設計的T恤,首批3萬件銷售一空,除此之外,慈善明信片等全新的衍生產品種類的推出也都獲得了很好的銷售業績。而湖南衛視將《why me》演唱會視頻在電視上播出的時段進行廣告招商,也開拓了演唱會一種新的盈利方式。據有關媒體報道,《why me》僅僅靠著票房和這些周邊開發獲得的收入就可以實現很好的盈利,完全沒有必要看贊助商的臉色。

與此同時,品牌演唱會積累的口碑和影響力也在吸引著更多的商業開發的目光。這種開發已不是簡單的冠名,而是參與到演唱會製作的整個過程中,有業內人士將其稱為立體娛樂營銷。應當說,這樣的合作更多的是演唱會的品牌和商品的品牌內涵之間的契合度,是一種主動且有創意的參與。

盡管看起來前景美好,業內人士還是提醒,在目前我國內地歌壇,有能力把品牌演唱會連續做下來的藝人其實並不多,大多數歌星或者因為作品不夠好,或者因為個人魅力不夠,都很難按照這個路子來運作。也就是說,要想掘金品牌演唱會這個市場,還必須回歸到內容生產的上游去,只有把握住了有實力的藝人,才能在這片藍海里開拓出一條道路。

⑥ 中國好聲音和thevoice的區別

全世界的《the voice》都是荷蘭的原版,從國外買進版權到製作,《中國好聲音》出自 「燦星製作」之手。響當當的《中國達人秀》、《武林大會》以及《華語音樂榜中榜》均打造自這個團隊。然而不同於以往的這些節目,也不同於國外原版的《The Voice》,燦星製作此次打造的《中國好聲音》首次引入真正意義上的「制播分離」。
此外,不同於以往的節目對明星導師們採取付費的方式,《中國好聲音》中明星導師共同打造產業鏈的模式讓明星們長期共同投入,這無疑將使得明星效應更大作用地發揮出來。
過去邀請嘉賓的方式較為簡單,節目組打包報價或是按照場次計算,嘉賓每做一期節目算一場報酬。此前就有消息稱:《中國好聲音》花費2000萬酬勞邀請四位明星導師。
在引入原版《The Voice》的其他國家中,節目結束於那一季冠軍的產生,除了節目本身的衍生品或是線上歌曲的繼續銷售之外,歌手簽約、演唱會、唱片發售等獲利環節都與節目的製作方沒有任何關系。
但燦星製作想下一盤更大的棋。燦星製作把選手簽約以及簽約之後的商業演出等項目都收歸自己所有,而包括音樂學院、演唱會、音樂劇、線下演出等在內的全產業鏈,明星導師們也共同投入,明星導師無疑也會利用自己的資源幫助全產業鏈的打造。這在以往本土的節目製作過程中也是全新的嘗試。
對於此種模式產生的巨大經濟收益陸偉諱莫如深,他表示:「對後端產業鏈的開發也有助於讓中國樂壇的現狀得到改變。」

⑦ 明星天價收入是喜是憂

一份名人收入榜單,讓明星收入再次引起熱議。在近日公布的2017年中國名人收入榜單上,前十名的收入總和近17億元,前三十名的收入超過了35億元,前五十名的收入近50億元。

登上這份榜單的百位名人去年一年的總收入達到70億9530萬元,入選的門檻是2500萬元,其中收入過億元的名人共有14位,他們的收入總和(21億4810萬元)占榜單總收入的30.27%,而且不包含名人名下的投資性收入以及經營性收入。范冰冰以2億4400萬元拔得頭籌,鹿晗收入1億8160萬元位居第二,周傑倫以1億8150萬元收入排名第三。

天眼查網站關於股權結構的說明顯示,范冰冰是通過控制無錫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100%控股了霍爾果斯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在天眼查中發現,范冰冰分別是無錫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霍爾果斯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無錫唐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法人。

另外在無錫愛美神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法人是李晨,范冰冰是監事,天眼查的股東信息顯示,李晨與范冰冰各自認繳出資額1500萬元人民幣,時間為2015年11月。該公司對外投資了四家企業,分別是縱橫星購(北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大連美牛貿易有限公司、傾惟(北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筆筆富科技有限公司。

其實不僅僅是范冰冰,最近由韓寒導演、鄧超主演的電影《乘風破浪》,在製片信息和出品信息中也有兩家霍爾果斯影視公司,分別是霍爾果斯橙子映像傳媒有限公司和霍爾果斯亭東影業有限公司。

據經濟觀察報了解,霍爾果斯因為享受稅收優惠的「殼公司」的現象已經被稅務總局重視,「最近稅務總局督查組專門去了霍爾果斯,對「殼公司」的現象進行了調研,調研剛剛結束。」一位稅務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

監管

名人的高收入以及納稅情況已經引起稅務部門的重視。

經濟觀察報獲悉,某地稅務局正在為適應新的稅收工作形勢,運用大數據實施信息管稅,著力加強稅收情報管理,發揮稅收情報的准確性、實效性和針對性的特點和優勢,提高稅收風險應對水平,特別是針對演出行業等進行重點行業的生產經營、運營模式、收入來源、權屬轉移以及演藝人員等高收入人群投資和消費等方面開展稅源分析,加強個人所得稅稅源管理。

2017年2月13日,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關於印發的《2017年稅務稽查重點工作安排》中就明確提出,以股權轉讓、投資公司、基金、證券、演藝公司等行業和領域為切入點,下發地方稅務局,開展個人所得稅及相關聯的企業所得稅檢查。

上述稅務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目前演藝行業出現了一種「跨界整合」的現象,很多以舞台設備為主營的公司開始紛紛通過合作、參股、收購等方式向演藝業上下游延伸;同時,傳統的票務公司不滿足於票務運營,紛紛搶占上游資源,開始採取線下布局、投資電影、與網游公司合作開發IP(知識產權)、運營劇院以及收購海外劇場等方式擴大經營范圍。

經濟觀察報了解到,稅務部門通過解剖演藝產業鏈,按照演出製作、舞台設備、舞台美術、演出、票務、劇場經營、演出經紀、衍生產品開發等把各環節分別開展分析。

另外稅務部門還針對收集情報進一步開展約談,發現演藝企業普遍存在以舞台設備租賃費和折余價值抵頂劇場租賃費,以虛假發票、白條列支演員工資,車輛運輸費、拍攝費、道具費無合法憑證等隱瞞收入和虛增成本行為,還存在演職員收入水平與繳納稅款不匹配、未按規定確認「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未合並申報納稅以及知名演員工作室異地注冊等避稅方式,從而達到規避代扣代繳義務和少繳稅款目的。「明星收入流動性很大,需要協調所得信息的寬域和屬地管理,明星稅收是應該按照戶口所在地還是收入所在地進行徵收,需要各個不同地區收入情報進行交換。按照風險管理,風險點比較高的群體,稽查力量傾斜。但是一線明星,都想通過品牌效應獲得超額利潤,無論是經濟形勢好或者不好也罷,處於金字塔尖的明星收入肯定是比較高的。」蔣震告訴經濟觀察報。

⑧ 韓流幕後功臣也來新三板,一場演唱會到底賺多少

說起韓國Running Man、來自星星的都教授、東方神起、2PM等一大串的韓流明星,府爺耳邊恐怕免不了尖叫聲!一些資深韓飯估計也知道,這些韓星中國行的背後,都有北京創動空間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身影。

說起韓國Running Man、來自星星的都教授、東方神起、2PM等一大串的韓流明星,府爺耳邊恐怕免不了尖叫聲!一些資深韓飯估計也知道,這些韓星中國行的背後,都有北京創動空間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的身影。
可以說,創動空間是韓流火遍大江南北的一大功臣,而現在這位幕後功臣也將登陸新三板。
與韓流「相輔相成」
創動空間目前的主營業務就是為偶像娛樂明星提供線下演出服務,目前側重於韓國等海外偶像娛樂演藝明星在國內的演出服務,這與當下的「韓流」文化在青年群體中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十分契合。
還是來看看創動空間的成果吧:2011年東方神起亞洲巡迴歌友會北京/上海站、2014-2PM世界巡迴演唱會中國站和GOT7亞洲巡迴演唱會等演出項目,並為2011年金賢重非常完美演唱會、JYP NATION-ONE MIC香港演唱會等演出項目的主辦方提供溝通咨詢服務。
府爺注意到,前段時間微博熱搜居高不下的「韓國跑男嘉年華RM Special Tour in China」,也是創動空間和理想天映共同投資主辦的。在此項目中,創動空間為可口可樂及蒙牛的廣告代理商提供了專業的演出營銷服務,為品牌商家的宣傳推廣提供了適配性強的營銷載體。
如此大的關注度背後是由人氣效應帶來的巨大利潤空間。根據創動空間披露的公開轉讓說明書,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9月,創動空間的收入分別為34.82萬、118.52萬和1406.17萬,增長迅速;同期凈利潤則分別為-18.38萬、2.11萬和9.26萬,也順利扭虧為盈。
不過,快速增長的營收和利潤背後,也伴隨著這個行業的一些特別風險。在公開轉讓說明書中,府爺注意到,由於運營的演出項目數量少,且單個演出項目的營業收入比較大,創動空間的毛利率受單個演出項目影響較大。
比如該公司曾承辦紅極一時的金賢重的演唱會,倘若合作延續到去年,藝人受到關於前女友家暴、懷孕、親子鑒定等負面新聞纏繞,恐怕利潤就會大幅縮水。
同時,隨著內地藝人在包裝、宣傳推廣能力的不斷提升,各類歌唱比賽及真人秀節目所帶來的收視熱潮,以及其他新生流行文化的興起,如果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群體消費偏好發生較大程度轉移,也將對創動空間的業務產生一定沖擊。
不過,在府爺看來,韓流風行也意味著國內的偶像市場也有非常大的空間。從人人都能哼上幾句TFBOYS的「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到跑男的受益者浙江衛視最近聯合天娛推出的一檔組合造星節目,還有李易峰、井柏然、楊洋等一批內地小生的興起,中國本土偶像也算是遍地開花了。
未雨綢繆值得期待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創動空間的主要控股人宋傑,曾在韓國RGB文化娛樂公司及愛貝克思先後任職,對於娛樂業尤其是韓娛頗為了解。因此,創動空間為了防範風險也提早做了准備。
這表現在,創動空間在韓國設立子公司創動娛樂,並以此為平台與韓國經紀公司深度合作,向產業鏈上游滲透,在精品娛樂內容的創作領域布局。同時,籌劃與韓國企業組建娛樂內容開發的合資公司,同時也正在與國內某上市公司及韓國某上市公司一起組建偶像明星的培育平台。
其次,面對主要構成為年輕人的客戶群體及新型互聯網運作平台,創動空間計劃通過手機APP客戶端,利用演唱會、明星見面會、明星商業活動等渠道,針對性地向APP移動互聯網平台導入海量粉絲群體,建立粉絲俱樂部和粉絲社交平台,進一步擴充內容、豐富服務,實現線上與線下的無縫連接,為粉絲提供更好的互動式娛樂體驗,以增強公司競爭力,提高業務的附加值和投資回報。
據悉,APP客戶端已完成基礎架構及產品設計,同時,2015年8月29日在天津自貿區設立了子公司大象互動,負責今後APP平台上線後的運營與維護。
當然,這一系列的布局和後續的跟進離不開資本的支持,創動空間已經完成A輪融資,充實公司資金實力,投資方為富馭思頤和錦華贏富。預計其在登陸新三板之後,也會進行一系列的資本運作。至於能否在新三板市場上像服務過的愛豆一樣亮眼,還是拭目以待吧。

⑨ 編曲可以當作職業養家糊口嗎

編曲可以當作職業,也可以掙錢養家,
這條路很曲折,出人頭地了,就發了,成明星編曲。
也有辛苦一輩子,就是掙錢養個家。

⑩ 演唱會的票面價格為什麼和實際價格不一樣呢在網上有人說一般正規的都是按照票面價格來售賣的是真的嗎

無限混亂沒人管!這就是現實!你感覺一下吧全世界獨一份

閱讀全文

與演唱會產業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