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視文化產業為什麼是文化產業的核心
一 它是最具影響力的文化產業的子類
二 它是文化產業資源整合的最佳平台
三 它是文化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力軍
2. 中國傳媒的文化產業和北京電影學院的管理系的影視管理學的研究生該選誰他們各有什麼優勢
中國抄傳媒大學還是以新聞類專業和播音襲主持類專業更具優勢。
北京電影學院的管理系的影視管理學主要是公共管理碩士,主要是綜合聯考主要是是為了滿足電影的發展需要,對電影市場或文化市場的研究與發展。每年報考的人數相對很少。
更多北電考研資訊,可以查看:北京電影學院考研天地 新浪博客
3. 近幾年出台的影視文化產業相關政策有幾個特點
文化產業管理 培養目標 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旨在培養掌握經濟學、管理學及文化學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寬闊的文化視野和現代管理意識,熟悉文化法規及政策,具備較強規劃、決策、組織、策劃、創意以及溝通表達能力,具備較強社會調研和信息處理能力,能夠在文化產業及相關產業、政府文化管理部門及文化事業單位從事文化經營管理、市場營銷與策劃、文化貿易與交流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人才。主要課程 文化學、中國文化史、中國文化交流史,產業經濟學、管理心理學、文化市場營銷學、管理信息系統、文化管理學、會計學、應用統計、公共事業管理學、文化產業概論、文化資源概論、公共部門公共關系、文化政策與法規、文化管理理論與實踐、藝術基礎、美學概論、世界文化簡史、民俗學、宗教文化概論、廣告學、文化項目策劃實務、文化地理學、出版管理學、文博基礎、影視產業概論、文化旅遊概論、動漫與數字產業概論、管理文秘等。就業方向 包括文化產業類如影視產業、音像製作、出版發行、演藝娛樂、動漫與數字產業、網路游戲、藝術品市場、文化貿易與投資、文博、文化旅遊、會展、廣告傳播等部門,政府文化管理部門,以及文化事業單位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也可到其他類企業從事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工作。 編導<1>電視節目編導 是指電視紀實作品的最主要的創作核心工作,具體是指從現實生活中選取有價值的題材進行策劃、采訪、制定拍攝提綱、組織拍攝、編輯製作,最後對作品進行把關檢查的系統性創作活動。也指從事這項工作的人。
<2>電視編導的具體任務: 一、創作前期的任務
前期編導工作包括幾項基本內容:
1、選題:作為編導,題材選擇正確是成功的一半。一般選題主要基於這幾點:第一,時代要求;第二,觀眾興趣;第三,本電視機構的經濟技術條件;第四,如在欄目中播出,要考慮欄目定位、對象性和欄目基調。
2、構思、確定拍攝方案:在對所選題材進行了解或前期采訪的基礎上,編導要對選題作深入的、富有創造性的思考,從而確定主題、表現方式及基本結構,制定拍攝提綱。
3、拍攝前的准備:拍攝前准備工作的充分與否,直接關繫到拍攝能否順利進行。拍攝前的准備工作主要包括:(1)籌建電視攝制組,進行合理而嚴密的分工;(2)對拍攝對象及場地、環境等的了解、勘察。(3)拍攝設備、器材的准備。
二、拍攝采訪中的任務
拍攝采訪是電視創作中獲取影像和聲音材料的最重要環節。編導在此期間一要對外聯系,落實拍攝地點、時間等具體事項;二要對內統籌安排拍攝進程、采訪事宜;三要在拍攝現場進行場面調度、安排或指揮拍攝、指導現場采訪。發現問題,及時決斷、處理;四,有時編導身兼攝像、切換導演或主持人,這時要注意兼顧全局。
三、編輯製作後期的任務
後期編制是編導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在此期間編導的主要工作是:(1)對文字稿的審查、定奪;(2)向剪輯人員闡明自己的創作構思和要求;(3)指導電視片的剪輯工作,把握作品畫面和聲音的表情達意、節奏、風格;(4)特技、字幕等技術手段的使用;(5)認真全面地把關、檢查。
<3>廣播電視編導業務課程 英文名稱:Broadcasting and TV Editor & Director Business
1.廣播電視節目編導概論
(編導的含義、編導的職業特徵及素質要求、編導的地位與作用、編導的具體任務)
2.電視新聞節目編導
電視社教類節目編導
談話類電視節目編導
生活服務類電視節目編導
電視文藝娛樂節目編導
廣播節目編導
每種類型節目的中不同的編導意識以及編導要求。
廣播電視編導課程簡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廣播電視節目策劃、創作、製作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具有較高的政治水平、理論修養和藝術鑒賞能力、熟練掌握影視基本理論及先進的影視數字化製作技術和網路技術,能在全國廣播電視系統和宣傳文化部門、網路營運公司、高等學校等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 創意策劃、 廣播、電視節目編導、影視創作與製作、藝術攝影、音響設計與音響導演、文藝作品撰稿、新聞、社教及文藝類節目主持等方面工作的廣播電視藝術學科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4. 哪些大學招影視製片管理、文化產業管理、藝術管理研究生的
大學招影視製片管理、文化產業管理、藝術管理研究生的大學有
1、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成立於1987年。自新中國建立以來,黨和政府就對電影管理工作十分重視。實際上,從1955年9月學院開辦第一屆製片管理專訓班以來,至今北京電影學院管理專業共招收學生570人,已畢業400人。其中本科生179人,大專生222人。2015年更名為管理學院。
2、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自1999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承學院「厚基礎、重實踐」的教育教學理念,注重依靠學院其他優勢學科,努力發掘國內外影視藝術研究、創作和製作的優秀資源。
電影電視系現有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兩個學科,下設導演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目前,電影電視系具有博士學科點和碩士學科點,教學層次涵蓋本科、碩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3、中國傳媒大學媒體管理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中國傳媒大學簡稱「中傳」,位於首都北京,是國家教育部直屬「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國電子信息領域、廣電領域唯一的「2011計劃」牽頭高校)。
學校致力於廣播、電視、電影、網路、出版、報刊及新媒體等信息傳播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是一所工、文、藝、理、管、經、法多學科協調發展,以信息傳播為特色的綜合性大學。
4、北京舞蹈學院藝術傳播系藝術管理專業:北京舞蹈學院藝術傳播系是北京舞蹈學院響應國家和北京市大力推廣文化創意產業的整體號召,拓寬舞蹈文化傳播實效而創建的交叉性專業教學系。下設公共藝術管理專業中外文化交流管理方向和舞蹈編導專業新媒體舞蹈方向。
其中,前者主要針對全球化、市場化背景下中外舞蹈文化交流與經營管理的藝術實踐,兼顧舞蹈藝術行政管理與舞蹈演出經營管理兩類藝術管理人才的培養,屬於舞蹈學、藝術學與管理學、傳播學的交叉學科。
5、中國戲曲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專業:中國戲曲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教育部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北京戲曲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基地、北京市哲社管理二級單位。
學院成立於1950年1月28日,原隸屬文化部,最初稱文化部戲曲改進局戲曲實驗學校。1955年1月,更名為中國戲曲學校。1973年11月並入文化部「中央五七藝術大學」,後更名為「中央五七藝術大學戲曲學校」。
5. 什麼平台做的是影視文化產業的
摘星樓是做影視文化產業,以文創產業為核心業務,製作輻射全國文創產業的孵化平台。
6. 北京電影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中外古現代文學常識是要背一些的,這是筆試。面試會通過幾個問題來口頭測試你內對文化管理這方面容的素養。比如知識面廣度以及策劃能力。
常見問題一般有:
1,為什麼來考文產。
2,文化產業的定義及行業劃分。
3,文化資源的類型幾特點。
4,當前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形勢。
5,文化市場的特點。
6,文化戰略和文化產業戰略的區別。
有時候也會考你的創意能力。
就業方向:包括文化產業類如影視產業、音像製作、出版發行、演藝娛樂、動漫與數字產業、網路游戲、藝術品市場、文化貿易與投資、文博、文化旅遊、會展、廣告傳播等部門,政府文化管理部門,以及文化事業單位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也可到其他類企業從事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工作。
方向看起來廣,但著實提供就業的地方並不多,實在不行當歷史老師了,最壞的打算,呵呵,所以要多多努力了。
7. 文化傳播公司屬於什麼行業
傳媒業。
1.文化傳播來就是傳自媒業當中的一個延伸領域,用現代的傳播手段,通過傳媒來進行文化的傳播和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
2.這個領域雜揉了文化以及傳播的相關專業知識,說得直白一點,就是通過電視看世界,但是其領域又不僅僅局限於電視,網路,甚至廣播報紙,都可以成為傳播媒介。
3.總的來說,文化傳播是一種邊緣學科,對全球一體化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對於一些弱勢文化將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7)影視文化產業專業介紹擴展閱讀
文化傳播公司的行業情況
1.公司主要提供文化藝術表演策劃、舞台造型策劃、企業形象策劃、市場營銷策劃、圖文設計製作、會務服務、展覽展示服務、禮儀服務、攝影服務、網站建設與維護等服務。
2.文化傳播又稱文化擴散,指人類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輻射傳播或由一個社會群體向另一群體的散布過程,可分為直接傳播和間接傳播。
①直接傳播通常由具備文化的人們通過商隊、軍隊等途徑直接傳播某種精神或物質方面的文化內容,如新的農藝技術和發明創造等;
②間接傳播表現出一種比較復雜的文化擴散營力,主要指某一社會群體借用外來文化特徵中的原理,進行文明創造活動的一種刺激傳播。
8. 影視\數字傳媒專業就業前景怎樣
數字媒體行業有望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行業,發展前景非常廣闊。國家863計劃自2003年以來版支持數字媒權體技術的研發,已取得重要階段進展。在上海市對外公布的「2003年度人才開發」目錄中,動畫和游戲產業所需的數字媒體人才被列為上海急需的十大軟體人才之首。
「15萬人才缺口」的說法似乎更證實了「CG行業(動畫和游戲為主)前景一片大好」的預言。到目前為止,雖然我們還沒有看到關於這「15萬」人才缺口缺的到底是些什麼樣的人才的詳細報道和資料,但是形形色色希望通過長期、短期各種名目的三維培訓班,希望跑步進入這個「光鮮」行業、以求出人頭地的人們卻已成了剛剛起步的中國CG行業的重要一景,多如牛毛的培訓教材和培訓班更是成為了中國CG業的一大特色。
數字媒體行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特別是那些既有一定理論基礎和藝術修養,又有很強動手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但是這種人才很缺乏,並已經成為數字媒體行業人才被挖和人才頻繁跳槽的主要原因之一,據預測,未來幾年,上海數字媒體人才缺口將達到8萬人。因此,數字媒體產業是教育技術學專業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領域。
數字技術在廣告、動畫、游戲、效果圖等方面早已發揮出獨特的價值。
9. 影視文化產業現有的影視城運作模式有哪些
影視城作為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然產物,僅靠做影視拍攝基地是很難生存的,影視城需要與各種旅遊形式或是經營模式實現對接。比如在產品形式上有國外盛行的主題樂園和產業集聚區模式,在運營管理上有成功的連鎖和移動模式。
1、主題樂園模式
十多年前,伴隨著理論界一場旅遊資源能否移動(復制)的學術討論,上百個旅遊主題公園走到遊客面前。伴隨影視城的游樂化經營,影視城作為主題公園的一種,以影視為主題的游樂化設計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可應用主題樂園的運營模式。按客源市場分,主題樂園可分為目的地和地區性兩大類,前者是指一些知名度很大,有很強吸引力,能吸引外國遊客將其作為度假或旅遊目的地;而後者則是當地和周邊地區遊客經常光顧的景點。影視城可根據自身的市場定位,選擇不同的經營模式。
2、產業集聚模式
影視是一個產業,如果影視城能夠以低廉的成本和優質的服務吸引劇組,通過打造知名影視製作,吸引遊客、追星族、群體演員、演藝人員等,帶動旅遊業發展,進而又反哺影視製作,並帶動會展業、演藝培訓等其他行業的發展,就會創造出一條多元化盈利的路子。
3、連鎖經營模式
連鎖經營作為一種現代的企業組織形態和經營制度,已被各行各業廣泛採用。連鎖經營,能夠對供應商、渠道、產業鏈、人才培養交流以及綜合應用等方面進行統一管理,從而降低營運成本、提高綜合競爭力。影視城如連續續盈利並積累豐富的運作經驗,將給連鎖化經營以物質支持和智力支持,而連鎖化將打造使其迅速成為中國影視旅遊巨頭,讓其他同行更難比擬,其整體實力將超過市場跟隨者甚遠。
4、移動模式
影視城的建設與所在區域的文化背景、地理條件相關性較小,因此,部分固定建築較少的影視城可採用類似於「環球嘉年華」的巡迴移動模式。將主題演出、電影主題游樂、深度影視體驗等活動以巡迴移動模式呈現給不同地域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