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鐵也在建設中,未來發展前景怎樣
鐵路是連接城際之間的線路。認為在未來我們國家的高速鐵路建設會迎來一個高峰專期,地鐵屬建設也會隨著眾多大城市的發展而興旺,很多城市在發展中都會面對面對交通擁擠的問題,地鐵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此外地鐵也是一個城市發展的見證,任何一屆市長都是希望做出點成績的,所以投資的動力更多一些,鐵路和地鐵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貳』 高鐵前景怎樣
未來,隨著高鐵外交的推進,中國將更多參與到海外項目建設中去,以提高中國高鐵的綜合競爭力。近年來,中國開啟了「高鐵外交」的進程,作為外交政策,中國把東南亞、中亞國家等鄰國以及部分歐洲國家作為高鐵推銷的對象,構建以中國為起點的高速鐵路網,擴大對周邊國家的影響。目前,中國已經和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起了高速鐵路合作關系,總合同額為260億美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高鐵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數據顯示,未來10年,世界高鐵的建設速度將加快,新增里程將達到一萬公里,如果按照每公里3億元的造價計算,海外高鐵基建市場的價值約為3萬億元,高鐵設備的市場價值將達到6000億元左右。未來海外高鐵的設備需求量比較可觀,將為中國鐵路裝備提供較好的出口市場空間。
『叄』 簡述世界高速鐵路的發展史。
世界高速鐵路的發展史:
20世紀年代世界范圍內發生了嚴重的石油危機,石油短缺的陰影籠罩全球。為了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各國反思之餘,要求徹底改革傳統的交通能源結構模式,而鐵路是唯一能採用非石油能源的交通模式。
自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高速鐵路——東京至大阪高鐵40多年來,高速鐵路從無到有,迅速發展。截至目前,全球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近2.5萬公里,分布在中國、日本、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瑞典、英國、韓國、中國台灣等17個國家和地區。高速鐵路作為一種安全可靠、快捷舒適、運載量大、低碳環保的運輸方式,已經成為世界交通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世界高速鐵路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次是在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末,是世界高速鐵路發展的初始階段,主要由發達國家日本、法國、義大利和德國推動了這一次建設高潮。這期間,日本建成了遍布全國的新干線網的主體結構,在技術、商業、財政以及政治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第二次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由於日本等國高速鐵路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世界各國對高速鐵路投入了極大的關注並付諸實踐。歐洲的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瑞典和英國等最為突出,1997年,從巴黎開出的「歐洲之星」列車又將法國、比利時、荷蘭和德國連接在一起。在這期間,日本、法國、德國以及義大利對發展和完善高速鐵路網也進行了周密和詳盡的規劃,對原有高速鐵路網進行了大規模擴建。
3.第三次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這次建設高潮涉及到亞洲、北美、大洋洲以及整個歐洲,形成了世界交通運輸業的一場革命性的轉型升級。俄羅斯、韓國、中國台灣、澳大利亞、英國、荷蘭等國家和地區都先後開始了高速鐵路的建設。為了配合歐洲高速鐵路網的建設,東部和中部歐洲的捷克、匈牙利、波蘭、奧地利、希臘以及羅馬尼亞等國家正在進行干線鐵路改造,全面提速。對高速鐵路開展前期研究和初步實踐的國家還有土耳其、中國、美國、加拿大和印度等。
(3)全球高鐵產業發展前景擴展閱讀:
高速鐵路簡稱高鐵,是指基礎設施設計速度標准高、可供火車在軌道上安全高速行駛的鐵路,列車運營速度在200km/h以上。
高速鐵路,就是鐵路設計速度高、能讓火車高速運行的鐵路系統。世界上第一條正式的高速鐵路系統是1964年建成通車的日本新干線,初步速度標準是200km/h,後來隨著技術進步,火車速度更快,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就對高速鐵路有了不同定義,並根據本國情況規定了各自的高速鐵路級別的詳細技術標准,涉及的列車速度、鐵路類型等就不盡相同。
目前開行時速250公里以上高速列車的國家已有中國、日本、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荷蘭、瑞典、英國,正在積極建設或規劃建設的還有瑞士、奧地利、丹麥、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韓國、印度等國。
『肆』 高鐵前景好嗎
我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居世界第一位,正在建設之中的高速鐵路有1萬多公里。今專後幾年,我國高速屬鐵路建設將進入全面收獲時期。到2012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1萬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鐵路將達到1.3萬公里。到2020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2萬公里以上。連接所有省會城市和50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貨暢其流」的目標將成為現實。到2012至少需要新增加50000多名乘務員崗位,目前高鐵乘務人員月薪范圍約3000-7000元人民幣左右。
動車組屬國家新近開發投產的高檔客運項目,因而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很高,用人需求量也很大,其供求緊張關系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平衡;因此,動車乘務員的就業前景十分廣闊。
根據全球鐵路客運行業的整體現狀,結合中國經濟相對於全球其它國家而言所表現出的那種逆勢而上、高速發展這一具體情況,權威專業人士預測: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對中國的影響相對較小;中國經濟一旦復甦,其鐵路客運行業的發展,將呈現出明顯的「井噴」態勢,高鐵乘務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得到保障。
『伍』 世界鐵路運輸的發展趨勢
鐵路運輸由於受氣候和自然條件影響較小,且運輸能力及單車裝載量大大,在運輸的經版常性和權低成本性占據了優勢,再加上有多種類型的車輛,使它幾乎能承運任何商品,幾乎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積的限制,而這些都是公路和航空運輸方式所不能比擬的。
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鐵路運輸行業市場前瞻與領先企業經營分析報告前瞻》顯示,2009年開始,我國鐵路建設進入大規模發展階段,2010年,中國交通基建投資約為2萬億元,其中鐵路投資額約為7000億元,佔全行業的35%。2010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9.1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鐵運營里程達到8358公里,在建里程1.7萬公里,居世界第一;復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提高到41%和46%。依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新建高鐵將佔新建路線里程的50%;到2015年,高速鐵路達1.6萬公里以上,鐵路的投資將維持在3.5萬億左右。
『陸』 高鐵產業的發展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談
中國和平崛起,需要務實外交、互利外交、實力外交,「高鐵外交」作為國家新名片,它是技術集成、產業配套、重大裝備、國際融資、國際貿易、國際關系協調等的綜合能力的表現,標志中國外交開始走上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地位相匹配的發展道路。
高鐵涉及五大系統的技術,中國掌握了集設計施工、裝備製造、車輛控制、系統集成、運營管理於一體的高速鐵路成套技術,形成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和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速鐵路技術體系,核心技術優勢非常明顯,技術輸出正是建立高鐵國際優勢的開始。中國高鐵「走出去」對中國高科技產業輸出起到引領作用,必將帶動一大批高科技產業騰飛,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中國高鐵「走出去」有助於「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歷史性轉變。中國標准將引領世界。
國家安全的基本保障是擁有制空權、制海權、制陸權和制天權。中國是一個陸權大國,鐵路修到那裡,國家的意志就通達到那裡,國家的安全體系就建構在那裡。以高鐵為支柱的歐亞大陸經濟整合,將為中國帶來一個陸權時代。當「海權」與「陸權」並存時,中國就可以在其全球戰略態勢上建立起一個對沖的局面。誰制定了未來世界范圍內高鐵的技術標准和管理體制,誰就掌握了保障國家安全的 「陸地法」。 中國高鐵「走出去」維系著中國在歐亞地緣政治和全球格局中的地位,維系著邊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防安全的重大使命。
作為傳統陸上貿易強國,中國與西部鄰國的貿易主要通過古絲綢之路來實現。然而過去三十多年,中國並不是通過陸地,而是依靠海洋加入到世界經濟貿易體系中。高速鐵路「走出去」,為中國在未來發展提供了全新廣闊的地緣空間,高鐵就是升級版的現代絲綢之路。高鐵將把中國的商品、產業、裝備、文化和思想傳播出去,中國高鐵將與中國航天、中國海洋深潛等戰略高技術一道,助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柒』 高鐵這個行業發展怎麼樣
中國高鐵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高鐵自開通運營以來,客流需求旺盛,運量持續增長。高鐵是我國高端製造業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發展的路徑、經驗、教訓對於其他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都將起到很好的借鑒和示範作用,有利於倒逼其他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未來幾年,中國高鐵建設將進入全面收獲期。另外,隨著高速鐵路技術的不斷發展,高速列車的商業運行速度迅速提高,旅行時間的節約,旅行條件的改善,旅行費用的降低,再加上社會對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環保意識的增強,使得高速鐵路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強勁勢頭。
『捌』 高鐵經濟的發展狀況
中國高鐵經濟版圖
珠三角北移,京津冀擴容,長三角膨脹,高鐵引領中國基礎設施提升至3.0時代。三大經濟圈將進入服務經濟時代,服務業中心與其腹地的空間關系由此發生質變,中國經濟版圖加速融合。不僅於此,預計到2020年,中國200公里及以上時速的高速鐵路建設里程將超過1.8萬公里,佔世界高速鐵路總里程的一半以上。
高鐵時代,使得中國城市之間的同城效應得到體現,鐵路沿線將形成走廊產業經濟帶,有助於擴大地區間的分工,中國也將由此衍生出新的基礎產業——高速鐵路裝備製造業。尤為重要的是,高鐵提高了國內市場的統一性,各地區域規劃難協調的問題或許將迎刃而解,中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從此加速。中國的硬體設施在全球下一輪競爭中將居優勢。
而在2010年前後,中國將有上萬公里的高速鐵路逐步開通,屆時中國1000公里之內的鐵路運輸優勢,將與航空直接競爭。此前,武漢至合肥,成都至重慶的高鐵開通後,兩地的直線航空基本停飛。但是高鐵改變中國的不僅僅如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丁寧寧認為,高鐵將加快中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並幫助中國解決資源環境問題。
到2012年,中國高速鐵路將具規模,屆時從北京出發,8小時可到大部分省會城市.
『玖』 關於中國高鐵產業的前景的疑惑
高鐵的技術如果輕易可以突破 還需要13億人口的總理推銷啊?要知道任何技術都是要實驗的 如果在美國實驗失敗一次 死一車人他的成本算過沒?高鐵不可以在實驗室做實驗的
『拾』 高鐵發展的趨勢
以下為我個人的意見:
1,高鐵在中國未來大有發展前途,因為中國國家幅員廣闊,而且經濟發展落後,高鐵恰好可以填補這個空白,一方面幅員廣闊需要高速的交通工具,而高鐵的票價又比飛機便宜,能夠彌補人民手中錢不足的問題。
2,為了成本的問題以及保護航空業的原因,高鐵的票價不可能很便宜,因此,我個人以為高鐵短期可能短暫賠錢,但長期是賺錢的。
3,高鐵帶來的其他方面的利益是巨大的,如對於物流,旅遊,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是無法估計的。這也是中國政府不遺餘力發展的原因。如果不考慮巨額的高鐵建設成本,只考慮高鐵的運營成本的話,高鐵在初期也不可能賠錢,肯定是賺錢的。高鐵建設成本一般為國家投資,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投入的錢不能簡單的計算高鐵的成本,因為高鐵帶來的收益遠遠大於它的營運收入,所以,個人意見不應該將高鐵的建設成本作為高鐵的運營成本的一部分,至少不應該將高鐵建設成本的全部作為運營成本。只是當前中國經濟不發展,必須讓高鐵做到可持續發展,用前面高鐵的收益來更快的推動後面高鐵的建設,所以,這種高鐵建設成本算作運營成本是可以接受的。
4,高鐵的快速發展絕對不可能擠掉以前普通鐵路的份額,普通鐵路應該在貨運和短途客運上大力發展。這是很有前途的,而且將大部分的客運剔除後普通鐵路的貨運量將有極大的提高,這不僅是對普通鐵路能夠更好的滿足國民經濟對於物流運輸的需求,更為重要的是它廉價的運輸成本對於經濟的推動作用。這也是高鐵建設的一個特別重要的作用。
5,高鐵的發展對於提高中國的科技實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無論是機車製作,高新技術研發,還是高速鐵路的建設技術都對中國的發展帶來新的戰略機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新的引擎,因為高鐵是個巨大的產業對於上下游產業的帶動將會是巨大的。
6,高鐵讓出行更快捷,更方便,更舒適。
7,高鐵的快速發展必將帶來鐵路行業的整體發展,必將提高整個鐵路行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也必將提高鐵路行業的盈利能力和經濟效益。這些都將極大的影響鐵路職工的切身利益。行業發展了,企業發展了,職工的收益將會水漲船高。但排除一些人為干擾的因素.
8,高鐵未來還可以輸出到其他的國家,比如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幅員遼闊的國家,賺取外匯,提高中國鐵路的整體競爭力。
9,高鐵會為中國培養大批機電一體化的人才,而且是高技術的急缺的人才。
10,高鐵的大量運用必將積累大量的經驗。這是別國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