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2021-01-27 00:08:12

⑴ 長三角包括哪些城市

「長三角」是長江三角洲的簡稱,是「一帶一路」於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是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平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長江經濟帶的引領者,是中國城鎮化基礎最好的地區之一。長三角地區是我國三大經濟帶之一,擁有現代化港口、機場、公路、鐵路系統,面向中國腹地,是未來引領中國經濟的重點地區之一!

工業革命之後,雖然國力日弱,但是科技大發展,商品經濟大發展,促使長三角地區成為全國的貿易重鎮,由早期的「內循環」轉向外循環,由此長三角地區逐漸成長為工業中心、貿易中心、經濟中心,而隨著交通的大發展,長三角城市群也開始全面擴充,截至目前,已經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城市,輻射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寧波都市圈等六大都市圈,合計26座城市的超級城市群!

⑵ 海洋文化的文化產業

21世紀為海洋世紀。海洋是生命誕生的搖籃,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陸地可供開發資源的減少,世界各海洋大國之間在海洋經濟、科技、資源、海權等方面的競爭日益激烈。然而,種種激烈競爭的背後,實質上是海洋文化的競爭。不同的海洋思維、海洋意識、海洋觀念等文化因素,決定著競爭的格局和態勢,決定著競爭的成敗。
長江三角洲地區地處東海之濱、長江入海口與杭州灣交匯區域,是我國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2009年江浙滬三地GDP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成為全世界第十一大經濟體。隨著長三角區域經濟進入資源環境瓶頸期,陸域資源、能源和空間的壓力與日俱增,迫切要求突破陸域制約,加快發展海洋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海洋資源是長三角區域最大的資源優勢之一,是實現長三角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依託,也是長三角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所在。據統計,長三角區域擁有海域面積約30多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和海島岸線長達8200多公里。2008年江浙滬三省海洋經濟總產值為9584億元,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2.3%,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達到14.7%。
海洋文化是長三角區域海洋資源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長三角海洋經濟發展的先進生產力。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長三角沿海先民已經能夠製造和利用舟楫開始了海上航行,並把自己的文化傳播到他們所及之處。自此之後,長三角沿海居民更是在這塊遼闊的海域上揮灑著自己的智慧與汗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歷史文化奇跡。從河姆渡人最原始狀態的海洋捕撈與長距離的航海活動,到聲名遠揚的「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時龐大的船隊,再到世界第一跨海大橋杭州灣大橋的全線貫通,都充分展示了長三角區域人民認識、開發、利用海洋的智慧與能力。隨著歲月的流逝、科技的進步、經濟的繁榮和中外交往的日益頻繁,其內涵不斷豐富,外延不斷擴展,突出表現為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文化、源遠流長的海洋宗教信仰文化、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觀文化、精美獨特的海洋鹽業文化、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貿文化,還有富含海洋特色的漁業文化、港口文化、科教文化、體育文化、文物古跡、名人文化、文學藝術等。長三角區域海洋文化雖歷經數千年的演進、整合與重構,但其基本精神卻是一脈相承的:海納百川的開放性,兼容並蓄的親和力,博採眾長、厚積薄發的創新力,植根民間、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著名文化學家羅邁德·威廉姆斯說過:「文化研究最精彩的片段,將不再是回溯古老洞穴的火把,而是照亮未來選擇的光柱。」對於海洋文化繁盛的長三角區域來說,研究璀璨的海洋文化,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過去,而應該面向未來,讓海洋文化為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因此,在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深入挖掘區域海洋文化的內涵,大力推進區域海洋文化產業的發展,將有助於形成全社會關注海洋、保護海洋、開發海洋的良好氛圍,有效提升海洋文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助於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與產業結構的全面升級,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對實現「把長江三角洲地區建設成為我國文化產業集聚區」的戰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⑶ 長三角一體化是什麼意思

推進區域內部統一的社會文化市場建設,必須強化區域共同的社會文化理念、社會文化認同,以區域社會文化協定、社會文化規劃、社會文化建設行動計劃和社會文化框架等系統化政策模式推動區域社會文化認同與合作交流。推進長三角社會文化市場區域合作與一體化,主要在以下六個方面發力。

1.深化社會文化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現代社會文化市場體系

繼續深化社會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社會文化市場體系。一方面,要充分認識到國有資本佔比過高所造成的長三角內資本准入門檻過高、社會文化企業競爭活力不足等問題,加快社會文化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社會文化企業投融資體制改革,推動市場准入監管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國有經營性社會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鼓勵各類社會資本對社會文化產業進行投資經營,實現所有制結構和投融資渠道的多元化,充分發揮市場對社會文化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解放與釋放社會文化發展活力。

另一方面,要加強長三角各地社會文化管理部門的合作與交流,推動社會文化領域大部制改革,促進政府轉變管理職能,提高行政效率,創建新型政府社會文化治理模式。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有關政策意見,改「先證後照」為「先照後證」,改審批制為備案制,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消除地區間貿易壁壘,降低社會文化市場交易成本,為社會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6.加強社會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建立人才激勵機制組織

開展實施長三角社會文化產業人才行動計劃,加快構建具有長三角特色的社會文化產業人才發展機制,創造自由寬松人才發展環境,讓優秀的社會文化產業人才「留得住、進得來,用得好」。

一是加快制定人才引進計劃。共同制定《長三角社會文化產業人才引進辦法》,建立引進人才的專門組織,以項目補貼、技術入股、柔性流動等方式,吸引全球各類社會文化產業類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在功能區開設工作室、創意坊、設計所,使長三角地區成為全國頂級社會文化產業人才集聚區。

二是重視社會文化創意人才培養。三省一市達成社會文化產業人才培育計劃,推動產、學、研深入融合,優化社會文化產業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針對社會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及關鍵技術開展專項教育。

三是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產業人才發展環境。健全社會文化產業人才使用、流動、評價和激勵體系,建立長三角社會文化產業人才供需網和高級社會文化產業人才資料庫。鼓勵社會文化企業實施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大小參與價值分配的辦法,對具有重大貢獻的社會文化創意人才給予重獎,對帶技術、帶項目、帶創意來長三角創辦企業的文創人才給予重點扶持。(郭新茹,陳天宇,2020)

⑷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大學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其實是非常有前景的專業,我們知道未來的世界一定是智能機器人的世界,機器人離不開大腦、眼睛和四肢,而視覺識別其實就是智能機器人的眼睛,它不只是拍照的功能,還要有分析和學習、識別的能力,就像我們的人眼睛一樣,要能夠測出大概的距離,識別出顏色、形狀、大小等信息,並能認出是什麼東西,以及物體的方位等信息,甚至對產品的質量檢測也可以實現。最為高級的機器人眼睛是能夠具有人臉識別功能,會對不同的人發出不同的信息。

說起來非常有前景,學好卻非常不容易,數學不好的人,和抽象思維不好的人無法勝任,這裡面有非常多的數學模型演算法,需要用程序來實現,尤其是做底層研發的更是如此,一個好的演算法可以提高識別的效率,任何一個指數的提升都能為智能機器人帶來質的提升,如果是應用層面的開發,軟體的效率也至關重要,所以思維方式非常重要,是理科思維好的人才行。

⑸ 中國經濟如何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通過識別經濟社會發展中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來界定高質量發展。比如,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風險過度積聚、環境污染嚴重、創新能力不足都不是高質量發展;反之,促進共同富裕、防範化解風險、創新驅動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就是高質量發展。

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是否有利於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否有利於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是否有利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標准,判斷是否是高質量發展。

有利於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發展就是高質量發展。

(5)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現狀擴展閱讀

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推動基礎研究、實現技術創新及突破、培養造就高水平人才和創新團隊,為創新發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

在微觀層面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企業創新活力,在中觀層面推動金融、房地產與實體經濟,生產性活動與非生產性活動報酬結構的再平衡,在宏觀層面維持較高的企業縱向流動性,打開創新創業企業成長空間,為創新驅動提供不竭動力。

閱讀全文

與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現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