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電商物流產業鏈發展

電商物流產業鏈發展

發布時間:2021-01-26 21:42:59

『壹』 電商物流到底是干什麼 有前景嗎

一、互聯網和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到年,整個中國電子商務的市場份額將會達到18萬億,市場規模空前。2014年整個淘寶平台會突破3萬億,其中物流費用佔到10%,僅淘寶就產生了三千億的物流市場份額,另外加上15萬億的B2B市場所產生的物流需求,整個電子商務的物流市場份額非常大。同時,今年是B2B電子商務迅速發展起步的一年,大宗物資的、化工、傢具等領域出現了利用互聯網電商的技術和平台把行業整合起來,B2B的產業化將從今年開始發力,作為物流供應商和物流軟體領域的服務商,我們會迎來很多機會。
二、「雙十一」神話帶來的沖擊與思考
「雙十一」其實是天貓策劃出的一個網上購物節,剛開始就幾億的成交額,到了2012年,天貓淘寶全網交易額達到到191億,淘寶平台包裹量達到7000多萬件,全國日均快遞處理量突破3000萬件,申通、圓通、韻達定單超過500萬件,創歷史新高。
當年有將近上百萬的物流企業人員,包括社會上的資源參與了派送,整個社會資源做了第一次整合的嘗試,事實證明,191億交易額帶動了物流行業及整個社會資源的支持,給了大家很大的信心,同時這也對傳統零售、傳統經濟甚至對傳統行業老大們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照此發展,線上一定會超過線下的零售,而且未來線下也是要往線上走。
2013年雙11當天有1.7億筆的交易數,1.5億個包裹,比2012年翻了近一倍,交易額達到了350億。2014年雙11即將來臨,有人說會超過500億。今年更重要的是已經往國際化、往跨境、往O2O各個領域擴展。所以雙11已變成一個電商沖擊傳統行業的事件,反過來說也是一個機會,如果未來的B2B都能到C端買東西,甚至從C端定製了,那中間的環節就不存在了。我們B2B服務商如果面對訂單要逆向拉動,該怎麼辦;一天要承擔500億交易額,未來物流又該怎麼配合。這些都需要個性化、復雜化的大體系來完成。
三、2014後「雙十一」電商格局和產業的變化
2014年再看整個電商投資,會有一些大的變化,連續三年的沖擊,中國許多行業將受到影響。
第一,中國的零售格局從此改變。行業整合並購加劇,阿里、網路、騰訊等等大的公司都在做電商、做網購,包括萬達也在並購,資本的參與使整個行業並購加劇。如果線上零售依然這樣發展,反過來線下零售必然利用互聯網的技術走到線上,到線上零售就要做更多的服務,更加走近客戶,這個是一個行業發展的大的趨勢。
第二,互聯網深入到經濟各個領域。以前線下就是線下,線上就是線上,阿里只是平台,而未來是一個整個體系的變化,線上往線下走,對於O2O是的業態發展還在摸索中。微信在國內已經有6億用戶,在國際上已經有1億用戶,這樣移動端社交軟體的應用,已經變成生活場景的一部分,當我們的搜索、消費、社交都在手機端的時候,產品服務的變化會影響到供應鏈體系變化。
第三,傳統產業轉型加快,創新模式涌現。B2B傳統電商的快速發展,出現了B2B2C,出現了更多產業的融合,大數據的出現也顛覆了很多商業模式,出現了網上買煎餅模式等等。
第四,電子商務朝著商務電子化發展,移動電商爆發。我們講的電子商務其實商務的一部分,僅僅是商務的形式發生變化,僅僅是利用互聯網的電商平台和技術將形式改變而,而未來商務電子化,是整個業態的變化,是一個趨勢。這樣的改變會帶來什麼樣的經濟變化,這也是將面臨下一次的產業革命。
四、重新認識互聯網——核心大數據
什麼是互聯網。所謂「互」就是一個互動的,雙向的;「聯」就是一些基礎設施;「網「就是網路,這幾個是缺一不可。以前我們的基礎設施是水電煤氣、碼頭等設施,但是未來互聯網里的基礎設施是伺服器、路由器這些設備,核心是大數據。大數據有幾個特點:自然沉澱,不是人為的,是活的在線數據。大數據可以引導決策,網路、阿里、騰訊這些公司不論在前端表現的是什麼,背後都是後端數據的支撐,把這些大數據沉澱以後,用來收集分析後再使用。
五、人類發展進程——互聯網經濟之演變
互聯網經濟的演變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是農耕時代,是以自然經濟為主的農業經濟;第二個到了十九世紀開始的工業時代,誰的規模大,誰的成本低,誰就能延續下來,像沃爾瑪、福特汽車等都是大規模生產,成本降低的產物。第三是今天的信息時代,出現像亞馬遜、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傳統產業的生產模式在新的經濟社會下已經變得非常笨重,所以現在信息資源成為戰略,它的生產力特徵是網路經濟,在信息時代下,互聯網會向周邊的產業拓展,帶動傳統產業,包括工業、農業、服務業的轉型升級,實體產業被互聯網化。未來就是互聯網經濟體,這就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六、未來的經濟形態和商業模式
未來經濟形態和商業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第一,新空間(基礎設施)引發大轉型大變革。現在有碼頭、有土地的企業,將來反而負擔很重,新的基礎設施是空間、網路、平台。
第二,人性化、個性化回歸。因為互聯網帶來的更多是移動端的發展,人都有各自的訴求,因為個性化反映了個體的需求,未來個性化回歸意味著誰能更專業,誰就能成功。
第三,未來的經濟形態發生轉變。從大規模、標准化、低成本轉向大范圍、個性化、高價值的經濟形態,從「規模經濟」轉向「范圍經濟」。
第四,商業格局將呈現為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態。賣產品的都可能是一個小的前端,基於大數據和平台,最後形成富的生態,跟以前一家獨大和傳統的跨國公司的模式是不一樣的。
商業模式從B2B向B2C乃至C2B轉變,所謂C2B就是消費者末端驅動訂單。以前是先有銷售預測、再采購、再生產、然後做廣告、推向市場、對賣不掉的東西,想辦法解決庫存。未來不是了,未來是先有訂單、然後定製、然後再生產采購,這個就是未來物流要關注方向,需要實時協同發展的供應鏈。所以過去的大生產、大流通、大零售、流水線生產、標准化、低成本的規模經濟轉向現代信息文明的范圍經濟,即個性化、多品種、小批量、快速反應、平台化協同發展。
互聯網在多個維度改變了商業,互聯網剛開始只是作為看新聞、娛樂的工具,很多企業把互聯網作為一個廣告載體;後來用互聯網做業務用來買賣東西。現在互聯網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因為企業面對需求碎片化、生產柔性化、協同社會化,企業只有把這三個方面做好,才能更快適應消費者的需求,才能更快走向市場,才能降低庫存,這才是好的商業體,而這樣的商業體只有通過互聯網才能實現。
未來企業的營銷全是在網上,現在企業的模式一定要轉變,因為互聯網已經開始在顛覆傳統行業模式。現在互聯網已經顛覆了很多產業,如批發業,阿里巴巴B2B平台就是線上批發,中間商都沒有了,零售業更是如此。製造業、廣告業、新聞出版業、通信業等都將被顛覆。
七、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總結電子商務發展的發展趨勢有三點,第一個性化訂單—C2B消費者驅動,第二是柔性化生產—滿足個性化需求,第三是社會化物流—供應鏈協同平台。
網上零售從「賣產品」到「賣品牌」,價格戰回歸價值競爭。出現顛覆和創新性的商業模式,從服務客戶到服務用戶轉變。客戶是合同關系,通過投標、拿訂單確立合作關系,而用戶需要的是免費服務,他們的粘度非常低,靠口碑傳播,把用戶留住非常難。
O2O滲透各個行業,LBS,線上線下融合發展(OAO-Online and Offline),即O2O走向OAO;移動互聯網繼續高速發展,移動電商崛起,專業代購、跑腿公司出現,這些東西對零售是一個很大沖擊。
B2B產業集群電商爆發,未來在某個產業領域一定會出現一個平台具備線下資源整合能力,能再走線上的電商,當出現這樣的電商時,我們的物流一定要跟著改變,因為原先的客戶全部跑到平台上去了,這時物流體系一定要符合電商體系的要求。
「去中心化」大勢所趨,大型電商平台流量下滑。過去是大型電商中心化,未來的流量會分到各個地方,會流向不同的社群,不僅僅在一個平台上,平台提供的是商品的豐富性,價格的可比性,但是服務性和專業性不足,未來是垂直化、專業化電商大爆發。
社區電商崛起,發掘10億線下傳統商業用戶群體。現在的騰訊、BAT等都開始進入社區,目前電商網上購物人數大約為3億人,還有10億人不在網上購物,包括社區的老人和孩子,進入社區就是去掉中間環節,直接到終端。
「自組織」、社群、社會化分布式協助商業體系開始出現,未來商業模式是走向公社式、協作式的新商業體系,很多中小企業要存活下來一定需要協作、合作、資源分享的機制。
從「電子商務」到全行業「電子商務化」加劇。未來「無商不電」,電子商務無論怎麼線上線下溝通,這都是形式,但是最終還是回歸到商務,還是要回歸到產品、客戶和服務上。
八、電商物流與金融服務模式不斷進化
電商的發展帶來了電商物流及金融服務模式不斷的進化,1999年只有第三方物流,到2003年淘寶出現的時候,「四通一達」當時是一個很小的企業,今年「四通一達」包括順豐都達到了幾百億的規模,這些當時的小企業利用機會迅速發展到今天,沒有他們就沒有淘寶,反過來沒有淘寶也就沒有他們。但是因為這些快遞企業服務跟不上,沒能提供更好的服務,才會出現電商自建物流,從當當到京東自建物流,就是因為社會的體系不標准,所以到2010年出現不同業態,自建的物流網路,出現落地配等。
到2012年平台化的時候,資本整合是大趨勢,資本投入到快遞公司、倉儲公司,所以資本參與整個網路體系未來依然會加速,四通一達還會有,最終走向社會化電商,只有社會化物流才可以支撐。菜鳥會是非常重要的體系,但是僅僅靠菜鳥不能完全解決中國未來的電商發展,未來發展一定是創新公平協作的機制。
九、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機會
中國電商發展機會包括以下核心關鍵詞:電商金融、多平台運營、精細化管理、社會化營銷等。這裡面需要重點強調的是三個,移動互聯網、O2O打通以及跨境電商。
今年到明年,國家政策一直在支持跨境電商,阿里巴巴、京東等都在此方面迅速成長,因為隨著物流體系的成熟,跨境物流體系的打通,電子商務本來就是無國界的,界時跨境電商必然迎來大爆發。
總結他們的共同點,第一,本地化生活,今年本地化生活出現巨大的訂單和需求,第二個就是柔性化生產,製造業走向柔性化生產。
十、2014中國電商物流發展趨勢——整合與服務
中國電商物流的發展趨勢,核心關鍵詞是整合與服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電商自營B2C物流逐步變成第三方服務商。
第二,電商快遞和二級快遞等公司在低端市場競爭加劇
第三,電商落地配企業生存艱難。
第四,傳統物流公司進一步往電商物流領域滲透,但短時間難有作為。
第五,電商物流從快遞往供應鏈管理轉變。
第六,電商產業園區缺少合理規劃和專業的配套服務,局部過剩,拿地出現困難。
第七,行業整合大勢所趨,跨接資本整合加劇。
第八,服務差異化的標准化建立行業門檻。
第九,社區終端門店網路成為行業巨頭各行業資本熱點。
第十,智能化終端設備、大數據的應用走向成熟。
十一、「天網地網」——供應鏈走向開放和社會化協同
所謂的「天網地網」,天網是數據分享,即訂單處理平台+數據分享平台。天網就是開放式的訂單系統通過雲計算把平台、賣家、買家都打通,但是非常難,需要大家協同。
地網是倉儲網路+供應鏈整合,倉儲網路是核心區域的中心倉加城市倉以及倉儲網路間的合作。供應鏈整合是整合社會資源,包括第三方倉儲服務公司,干線運輸公司,快遞公司以及區域配送公司。
地網是提供不同商品、不同區域、個性化要求的配送網路,不是一個單獨網路。兩者結合,可以是不同的社會資源整合在一起形成的社會化物流體系,天網、地網是未來互聯網協作機制產生的新的商業體制。
十二、2014後「雙十一」的電商江湖變化
總結一下2014年「雙十一」之後的電商大概可分為四個部分,一是阿里、天貓,二是京東與騰訊,三是蘇寧雲商,四是像亞馬遜、當當、酒仙、唯品會等小的電商企業。還有剛剛成立的「騰百萬」等新的電商集團,他的發展又不一樣,更多面向的是O2O,更多面向的是大數據,面向的是未來互聯體系的打通,又會有新的變化。
所謂的電商江湖核心是走向移動,走向開放,一定要抓物流,走向O2O,線下線上結合才有未來,一定要發展要本地化,要打通國際化。當前所有的核心是缺乏人才,這也是行業的困境。最後我講三個關鍵詞,O2O爆發、進入社區、走向國際。所有電商企業會往下走,傳統產業會往上做,最後會融合到一起。

『貳』 一帶一路對電商物流產業的影響

一帶一路的話對電商物流產業的發展能夠帶來比較多的一個好的一個影響的,就是能夠讓它的電商物流產業越來越好,越來越發展的好。

『叄』 電子商務和物流行業的發展及他們的內在聯系是什麼

1.物流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商務的本質是商務,商務的核心內容是商品的交易,而商品交易會涉及到四方面:商品所有權的轉移,貨幣的支付,有關信息的獲取與應用,商品本身的轉交。物流,作為四流中最為特殊的一種,是指物質實體的流動過程,具體指運輸、儲存、配送、裝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種活動。

2.物流是實現電子商務的保證。物流作為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電子商務的重要保證。電子商務通過快捷、高效的信息處理手段,可以比較容易地解決信息流(信息交換)、商流(所有權轉移)和資金流(支付)的問題。而將商品及時地配送到用戶手中,即完成商品的空間轉移(物流)才標志著電子商務過程的結束。因此,物流系統的效率高低是電子商務成功與否的關鍵。

3.物流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無論在傳統的貿易方式下,還是在電子商務下,生產都是商品流通之本,而生產的順利進行需要各類物流活動的支持。

4.物流服務於商流。在整個電子商務中,物流實際上是以商流的後續者和服務者的姿態出現的。沒有現代化的物流,輕松的商務活動只會退化為一紙空文。
5.物流是實現以「顧客為中心」理念的根本保證。電子商務的出現,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終消費者。他們不必到擁擠的商業街挑選自己所需的商品,而只要坐在家裡,上網瀏覽、查看、挑選,就可以完成購物活動。物流是電子商務實現以顧客為中心理念的最終保證。缺少現代化物流技術與管理,電子商務給消費者帶來的便捷等於零,消費者必然會轉向他們認為更為可靠的傳統購物的方式上 實例:比如近幾年阿里巴巴也在致力於推進電子商務和物流,比如在廣東已經和德邦物流、新邦物流、中鐵物流、大田物流等知名的物流企業合作,客戶在阿里巴巴網站上買賣物品,賣方或買方要物流東西,可以直接在阿里巴巴上下單,信息會直接反饋到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系統,物流公司會通過反饋的信息直接聯系客戶。我在大物流公司呆過,經歷過這些。等於是電子商務在幫物流公司做銷售,同時電子商務的銷售服務完成又依賴於物流公司去完成!

『肆』 如何推動電子商務與快遞產業協同發展

1、快遞業本身就需要提高信息化建設。比如對分揀的速度提升,比專如說配送車輛的調度屬,對配送路線的規劃,都需要信息化作為前提。
2、電商乃至移動電商發展迅猛,包裹數量劇增,需要電商方面提供一定的透明信息給快遞行業,從而提高用戶體驗。
3、相互促進,協調,達到信息共享。

『伍』 淘寶如何帶動了物流行業的發展

雙11"當天快遞訂單達13.5億件 智能物流發展正當時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11日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13.52億件,同比增長25.12%;全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4.16億件,同比增長25.68%,再創歷史新高。這其中,僅天貓「雙11」物流訂單量就超過10億件。

10億物流訂單大致相當於美國20天的包裹量、英國4個月的包裹量。但在中國,創造這個數字只需要天貓雙11這一天。

10億物流訂單也相當於中國2006年全年的快遞業務量。天貓「雙11」十年,物流訂單從26萬起步,增長4000多倍,這些包裹連接起來,長度足以繞地球赤道7圈多。

這些數據如果放在10年前,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彼時,民營快遞還在粗放的成長期,買家、賣家、快遞公司之間通過簡訊溝通送達信息,通達系網路剛剛建立全國雛形,還沒真正發揮威力。

2010年,快遞能力還跟不上電商發展的速度,「爆倉」時有發生,在行業的「野蠻發展」過程中,這個讓快遞行業迎來發展浪潮的節日,一度也將快遞公司的短板無情放大。

2013年5月,阿里巴巴攜手四通一達等快遞公司共同成立智能物流平台公司菜鳥網路,以其科技和協同的優勢,為快遞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思路。同年,天貓雙11物流訂單量破億,達到1.52億個。

從這年開始,雖然雙11包裹量越來越多,但快遞運行卻越來越平穩,到貨速度一年比一年快,服務質量也在逐年提升。

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整個行業形成了真正的大協同。現在,每到雙11前,快遞企業都會根據菜鳥的演算法預測,提前做好預案,增加場地與設備、人員的投入。另外,即時配送也成為新的主力軍,據了解,點我達等眾包運力的全面加入,讓菜鳥網路的分鍾級配送在大促漸成常態。

另一方面,技術的投入也讓行業效率大幅提升。自動化分揀系統成為標配,在菜鳥網路的倉庫中,機器人、機械臂、流水線已經很普遍。再加上電子面單的標准化,快遞全行業正在快速進行數字化升級,為統籌全網,實現智能分單、智能路由、提前預測等提供了可能。

10年來,當快遞物流業藉助菜鳥的網路平台和智慧技術,開啟自動化、機器人倉的時代時,天貓雙11又在這一關鍵節點上達成了新的高度。未來,10億包裹流轉日漸成為每天常態,更加迫切需要建設智能物流骨幹網來應對。

眾所周知,物流業被稱為經濟的「大動脈」,是維護經濟順暢運行的大通道。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物流企業法人單位數近30萬家,成為重要的企業群體。2016中國物流企業50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共計8400億元,占物流業總收入的11.5%。然而,我國物流產業增速正在逐漸放緩,傳統的產業發展方式難以滿足消費型需求快速增長的要求,現有的資源條件不足以支撐產業規模的持續快速增長。在此情況下,智能物流迎來了重大機遇。

如果合理搭建智能化平台,全面推進智能物流的發展,利用信息技術將線下信息進行整合、發布,將會進一步促進我國物流業的發展。

基於此,我國在政策方面也加強支持力度。去年,我國物流業就將發展聚焦在高效、連通、智慧、協同、協調和改革等六大戰略重點。同年,領導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也強調,推進互聯網+物流。同期還明確了「推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與物流深度融合,推動物流業乃至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是物流業的『供給側改革』」的方向。

『陸』 物流與電商未來發展問題

電子商務不用說了,肯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電商發展了,那麼電商的交易都需要快遞,物流,物流也要發展起來,其實電子商務和物流相輔相成。未來電商目標是24小時到達任何地方,電商倉儲必須要多。

『柒』 電商物流發展前途真的很好嗎

嗯理應說是很好,因為現在,的人都是用網路,離不開網路,你有時間跑電子商務物流還不如你回去自己開一個商務電

『捌』 電商物流有什麼發展前景

電子商務物流的發展前景如下:

  1. 電子商務物流的移動化、數據化版、平台化;權

  2. 電商物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球化、農村化;

  3. 電商物流的園區化,以及跨業態聚集;

  4. 需求側供應鏈再造促進供給側改革;

  5. 商業基礎設施的個人化、應用化等。

『玖』 如何看待2013電商物流趨勢的發展

物流是硬投入,可能需要七八年才能攤平成本、回收利潤,這也是電商競爭的高地,或者說是某些平台維持「大而不能倒」的一條重要說明。 電商物流一直糾結在垂直整合與社會化協同的路線抉擇中,是否會有新的變化呢?在大家習慣了平台上密集的物流投入新聞轟炸之時,我和我的同事郝智偉試著走訪了兩家電商物流賣水人五洲在線與百世物流,兩者去年在電商物流服務的收益均已過億,並以翻倍的速度增長,下面摘選一些他們對電商物流2013的趨勢看法: 1、物流冰山與牛鞭效應是關鍵症結,也是2013年行業需要繼續攻克的難關。 所謂物流冰山,真正的物流成本在整體成本,而非單價成本。中國物流一直存在一個悖論:在倉儲、包裹、快遞等單件物流價格在全球都是極低的,但整體物流成本卻呈現虛高的狀態。2012年物流總費用占國內GDP比例約為18%,相比去年不降反增,這相當於歐美發達國家二三十年前的水平。百世物流董事長周韶寧說中國的物流行業做得很辛苦,需要一分一厘去省錢,他跟客戶溝通時,每次都要說的話是一定不要只看單個訂單的顯性成本,而是要看到更多的隱形成本,實際上有些貨品完全可以最後再動,但行業爭先自己做垂直整合、缺乏信任度、缺乏信息透明和協同效應,導致了很多無效的物流成本。 所謂牛鞭效應,以前只是線下物流運營經常提及,但現在已經蔓延到了線上。我的同事郝智偉這樣寫道:品牌商在電商平台開旗艦店,其下各級經銷商甚至零售商也四處開設網店,彼此信息不分享,零售端為了充分備貨,往往會誇大預測銷售量,與之類似,各級經銷商層層放大,等到達品牌商面前,市場需求的數字已經遠遠脫離現實,導致品牌商產量大於需求,產品滯銷後再層層退貨,最後,成為難以甩掉的庫存積壓。品牌商失去了對供應鏈的掌控,成為了「冤大頭」。 2、平台商在加大自身物流服務垂直整合的同時,可能會跟物流賣水人進入新的合作階段,柔性外包加速,「核心自建倉+外包衛星倉」模式開始探索。 這一點可以看看京東物流的發展過程:京東早期的物流系統是先讓品牌商將貨品放在京東的倉庫中,產生訂單後,由京東完成訂單生產與配送,但該模式也帶來一系列問題,無法有效控制大量退換貨帶來的高成本,尤其對供應鏈響應要求較高的品牌服裝企業而言,增加了很多額外的供應鏈成本。此後,京東開始嘗試和品牌商選定的第三方物流商信息系統對接,在產生訂單以後,經過系統EDI將訂單信息傳到品牌企業訂單系統,再由社會化物流公司接收訂單,完成訂單生產與包裹發運,減少了貨物的「盲動」。 據百世物流副總裁劉波稱,未來B2C京東、唯品會等會一定程度會控制甚至萎縮自建物流,會通過認證的方式來引入第三方的衛星商的服務,核心的倉還是自己來管,有些業務會交給外圍的衛星倉。 3、傳統線下品牌的電商化對倉配一體化的需求不斷提升,但未來更大的挑戰在於O2O一體化之後的物流體系建設,這需要對渠道利益進行充分分配。 對七匹狼、李寧等很多線下品牌商而言,隨著線上與線下渠道融合,O2O一體化供應鏈管理進程加快,它們基於「總部—省公司—分銷商—經銷商」架構的物流模式,依然還是一種縱向整合的推式思維,在遭遇來自全國各地的海量網路訂單沖擊時,往往是疲於應付,而渠道之間的利益博弈也使得物流供應鏈被割裂成線下與線上兩套體系,全渠道零售的融合變革困難重重。 從技術角度看,基於O2O一體化的物流供應鏈融合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目前最大的問題在線下、線下的渠道博弈導致商流與物流不能分開。百世物流認為,O2O一體化的實現一方面要引入第三方社會化物流服務商,實現供應鏈的一體化管理,同時,另一方面要逐步推進零售終端的最後一公里一體化,改善現有線下門店布局和扮演的傳統角色,提升門店為互動時代落地的客戶體驗中心和品牌會員互動據點。「也許有一天,門店內SNS專員的數量將超過售貨員的數量,以與本地消費者互動為主,而絕大多數購買行為將在網上完成」。 五洲在線提出要做「分配高手」來幫助傳統企業的物流再造,主要是通過一個透明、共享的供應鏈系統,讓品牌商、經銷商、零售商各級信息更加分明。任何一件貨品前端是誰銷售,後端是從誰的倉儲中拿貨,大家一目瞭然,如此,只要分配好彼此的利益,沖突的概率自然可以大大降低。 品牌商只需在五洲在線建立賬戶,再將貨品發到其最近的倉庫作為總倉,所有的發貨、配送都可以在IT系統內進行調配。倉儲、物流與前端的零售系統對接,即便是北京消費者在上海代理商的網店裡購物,貨品也可以就近從北京分倉里發貨。更重要的是,每個網店賣掉多少貨,需要如何補貨、補充多少貨……品牌商都一目瞭然。例如,某款男式襯衫在上海地區成為「爆款」,本地倉庫缺貨,就可以就近從江蘇、浙江調撥貨品,不必舍近求遠從北京總倉調貨。同時,調撥單位細化到件數、尺碼、顏色等等,保障對各級經銷商需求的快速、准確響應。如此,既規避了牛鞭效應造成的產能浪費、庫存積壓,又縮短了物流周期,減少了因退貨產生的無效物流,降低了物流成本。 總體來說,目前技術層面已經完全可以實現,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品牌商如何去協調線上和線下渠道的博弈問題,很多時候線下分銷商並不願意開放給線上。 4、電商賣水人已經從純技術支持、倉儲與配送能力支持,開始向綜合物流服務方向拓展,「一站式」服務成為金字招牌。 面對各大平台變緩的結算周期,五洲在線開始提供融資增值服務,五洲在線憑借系統內大量「對稱」信息的匯總,可以按照庫存貨品金額,為商家提供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進貨、備貨;同時,還可以根據市場和品牌的情況,為商家提供熱銷品的進貨融資;此外,因B2C平台帳期而缺乏資金拓展新業務,五洲在線也可以根據情況,先行支付部分貨款給商家…… 而百世物流的新版圖也已經付出水面,其運作方式就如同一朵覆蓋國內全境的物流服務雲,包括百世供應鏈(綜合物流解決方案設計與實施)、百世匯通(快遞配送)、百世快運、百世電商(電商物流服務)以及百世軟體等五大核心業務是平台核心,而遍布全國的物流運輸及服務網路通過信息系統形成一體化的物流服務平台和社區。 百世董事長周韶寧在跟我溝通時說,百世正用類似蘋果平台的方式構建雲物流社區,是否擁有車輛資源,是否大面積自建倉庫已經不再重要,「未來電商發展將實現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分離與再融合,而基於平台模式的雲物流模式將大行其道」。

『拾』 電子商務中物流的發展趨勢

電子商務下物流業務的今後發展有5大趨勢:第一,電商物流的移動化、數據化、平台化;第二,電商物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球化、農村化;第三,電商物流的園區化,以及跨業態聚集;第四,需求側供應鏈再造促進供給側改革;第五,商業基礎設施的個人化、應用化。

大約在去年一年時間內,有超過一千個電商產業園成立起來,甚至有的不是新建的產業園,而是通過改造傳統的過剩房地產的園區,使其變成了產業園。隨著互聯網打通商業信息鏈,去中間化趨勢日益明朗,原本依賴信息優勢的各類專業批發市場面臨巨大壓力,很多開始轉型升級為電商產業園。

物流需要貨物集聚,而互聯網讓世界更加比特化,電商在園區的小集聚意味著貨物的大流轉、大集聚,園區聚焦形成的對等開放與大規模協作,使得「互聯網+產業園+物流園」的發展模式應運而生,這成為當前電商物流發展布局的一大趨勢,這,也是線上生態與數據的變化,所導致的線下物流產業空間集聚態勢改變的新鮮商業場景。

第四,需求側供應鏈再造促進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改革問題,是要解決過剩產能的問題,要解決中國的高端消費者沒有好商品的問題。但目前所觀察到的是需求側的供應鏈的全新的再造,電商與快遞物流公司正在協力打造一個需求端的商業價值體系,並進行進一步的升級和改造。

第五,商業基礎設施的個人化、應用化。

最重要的特徵是基礎設施投資更加社會化、私人化,這種投資甚至包括每一台智能手機,個人購買的手機,不再像是過去的國有航空公司購買飛機,這個基礎設施的主導者是個人,商業基礎設施的投資,當然也包括物流快遞的基礎設施投資,進一步走向輕資產化、應用化、融合化,將一切社會資源連接起來、整合起來、重新盤活並運營起來,比過去佔有重資產的基礎設施,更加重要。這是基礎設施升級和轉型創新的方向。

閱讀全文

與電商物流產業鏈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