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業大全 > 中山市產業發展

中山市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4 20:58:35

『壹』 對於促進中山市新能源產業發展有什麼好的對策建議

(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新能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全面統籌協調中山市新能源產業發展工作。
(2)加大支持。設立扶持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引導和鼓勵社會各類資金投向新能源產業,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加大金融業對新能源產業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上市。
(3)吸引高級人才。發展新能源產業是一項技術含量高專業性強的工作,沒有足夠的專業人員是無法完成工作的。發揮本地院校培養人才的優勢,為新能源產業發展培育專業人才。
(4)完善產業鏈。鼓勵新能源企業通過兼並重組等方式聚集資源,鼓勵龍頭企業上市發展,扶持新能源產業做強做大,抓住當前新能源產業加速發展的時機,將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積極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產業規模大、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
(5)加快產業標准化進程。鼓勵新能源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和國家、地方和行業的標准制定,幫助和指導龍頭企業、骨幹企業將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轉化為技術標准。

『貳』 我國《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對將要建成的「中山市特色產業集群電子商務平台」有何影響

「十一五」期間,我國電子商務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交易總額增長近2.5倍,2010年達到約4.5萬億元。電子商務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新能力日益增強,正在進入密集創新和快速擴張的新階段。

電子商務不斷普及和深化。電子商務在我國工業、農業、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金融、旅遊和城鄉消費等各個領域的應用不斷得到拓展,應用水平不斷提高,正在形成與實體經濟深入融合的發展態勢。跨境電子商務活動日益頻繁,移動電子商務成為發展亮點。大型企業網上采購和銷售的比重逐年上升,部分企業的電子商務正在向與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和經營管理等業務集成協同的方向發展。電子商務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普及率迅速提高,2010年中小企業網上交易和網路營銷的利用率達到42.1%。網路零售交易額迅速增長,「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速達100.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逐年上升,成為拉動需求、優化消費結構的重要途徑。2010年我國網路零售用戶規模達1.61億,交易額達到5131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到3.3%。

電子商務支撐水平快速提高。「十一五」期間,電子商務平台服務、信用服務、電子支付、現代物流和電子認證等支撐體系加快完善。圍繞電子商務信息、交易和技術等的服務企業不斷涌現,2010年已達到2.5萬家。電子商務信息和交易平台正在向專業化和集成化的方向發展。社會信用環境不斷改善,為電子商務的誠信交易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網上支付、移動支付、電話支付等新興支付服務發展迅猛,第三方電子支付的規模增長近60倍,2010年達到1.01萬億元。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對電子商務的支撐能力不斷增強,特別是網路零售帶動了快遞服務的迅速發展,2010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達23.4億件,業務收入達574.6億元,其中網路零售帶動的業務量占快遞總量的一半左右。2010年底有效電子簽名認證證書持有量超過1530萬張,電子證書正在電子商務中得到廣泛應用。通信運營商、軟硬體及服務提供商等紛紛涉足電子商務,為用戶提供相關服務。

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十一五」期間,我國網路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用戶規模快速增長,2010年互聯網普及率達34.3%,網民規模達到4.57億,行動電話用戶數達到8.59億,其中3G用戶數達到4705萬。網路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資費水平不斷降低。全社會電子商務應用意識不斷增強,應用技能得到有效提高。電子商務國際交流與合作日益廣泛。相關部門協同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工作機制初步建立,圍繞促進發展、電子認證、網路購物、網上交易和支付服務等主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規章和標准規范,為構建適合國情和發展規律的電子商務制度環境進行了積極探索。

電子商務的發展仍然存在著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一是電子商務對促進傳統生產經營模式創新發展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對經濟轉型和價值創造的貢獻潛力尚未充分顯現。二是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尚不成熟,服務能力尚待增強,服務水平尚待提高,服務范圍尚待拓展。三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制度環境還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滯後,公共服務和市場監管有待增強,信用體系發展亟待加強,網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惡意欺詐、違法犯罪等問題不斷發生,網路交易糾紛處理難度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電子商務發展的信心。四是推進電子商務發展的體制機制有待健全,投融資環境有待改善,統計與監測評價工作亟待加強,全社會對電子商務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對網路空間的經濟活動規律有待進一步探索。

『叄』 中山和雲浮那個發展的更好哪個生活水平比較高主要是經營什麼產業

當然是中山經濟發達啦,2009年廣東各市GDP排名,中山排第5,雲浮排第21。
中山市
地處珠三角中南部,是全國包裝印刷基地、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擁有小欖五金、古鎮燈飾、沙溪休閑服、大涌紅木傢具、南頭空調、黃圃食品等區域特色經濟
雲浮市
地處珠三角以外,廣東西北部,又被稱為廣東大西關,是連接廣東珠三角和大西南的樞紐。以石材、農業等為主產業,各縣區各具特色,是中國石材基地中心、中國不銹鋼餐廚具之鄉、中國果品加工之鄉、中國無核黃皮之鄉、中國肉桂之鄉

『肆』 中山市新能源產業行業發展具有什麼特點

1.風電裝備製造產業發展迅速
2.LED封裝及應用市場具有明顯優勢
3.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處於專領先地位
4.太陽屬能熱水器相關技術具有競爭優勢
5.生物質能利用設備製造行業領先
6.中、低壓輸配電設備製造業和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基礎扎實

『伍』 中山市經濟為何能快速發展

呵呵.一樓的你不要和最發展最快的去相比.整個中國來說中山的發展速度還不算嗎?
珠江三角洲是我國的魚米之鄉,是對外開放的門戶。改革開放以來,該地人民用智慧和汗水開啟了這個地區嶄新的一頁,使珠江三角洲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當今,這個地區各項改革不斷深入,初步建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形成了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鏈和產業群;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昔日的邊陲小鎮、鄉村農舍已發展為初具規模的花園式現代化國際城市帶。在短短的6天時間里,考察團先後考察了深圳招商物流集團、參觀了深圳沃爾瑪公司、中山古鎮燈具市場、東莞松山湖科技園區、雲輔工業園區,與深圳市、中山市、珠海市、東莞市、白雲區政府座談,聽取各地產業結構、產權結構、區域經濟結構和政府職能調整,以及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招商引資、現代物流發展等方面的經驗介紹。

在學習考察期間,既學習了珠江三角洲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建立工業園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特色經濟和加強城市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又學習了政府改善投資環境、提高服務意識和工作效率的新舉措。通過實地考察與交流討論相結合的方式,真切感受到了珠江三角洲發展速度快、發展起點高、發展路子新。通過學習考察,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找到了差距,增強了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做好工作的責任感,振興九龍坡的使命感。在總結會上,區長秦敏要求全體同志將學到的經驗與工作實際結合起來,認真思考,找准差距,抓好落實,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二、學習考察的主要體會和收獲

(一)更新觀念,開拓創新是加快發展的前提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問題層出不窮,墨守成規、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珠江三角洲能快速發展,除了地域優勢、政策優勢外,關鍵是當地的幹部群眾思想上不斷有新的解放,實踐上不斷有新的創造。深圳作為我國第一個經濟特區,在第一輪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又提出了二次創業的口號,以高新技術產業帶動傳統產業發展,並提出建設國際大都市的戰略。中山是一座文明富庶的名城,但中山人民居安思危,查找了與廣州、深圳、珠海的差距,到長江三角洲學習後提出發展特色經濟的戰略,現在已有「中國五金製造業基地」、中國燈飾之都、全國最大的紅木傢俱生產基地等一大批以鎮為單位的特色經濟。珠海本是一座現代化的海濱城市,不斷引進一大批名校進駐珠海,以濃郁的學府氛圍吸引了一大批國際、國內知名高科技企業落戶珠海。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珠江三角洲的幹部群眾在前一輪快速發展的基礎上又開始了新的探索與創造。

(二)以產業為基礎,創造多種經濟模式是加快發展的重要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經歷了從傳統農業到商品農業,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轉變。現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已成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電子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等新技術新產業發達的地區,同時又是電子家電、通訊設備、紡織服裝、機電、建材、醫葯保健,食品飲料等行業最集中的地區。一個門類齊全、科技含量高的工業體系已經形成。以產業為基礎、創造多種經濟模式才能推動經濟快速發展。這是珠江三角洲給我們的啟示。它的經濟模式雖多,但主要注重發展以下幾種:

1、注重發展特色經濟。

沒有特色就沒有競爭力。深圳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技術發展迅速,每年都舉辦「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現在高新技術產業的產值已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49%。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深圳動手早、出手快、下手「狠」。深圳市還利用明顯的地理區位優勢,發展現代物流業,現在已擁有蛇口、鹽田港、招商物流集團等完善的物流基礎和平台。僅集裝箱一項物流業務就給深圳帶來直接經濟效益約450億元。中山古鎮堅持走「工業立鎮」、「工業強鎮」的發展道路,以燈飾產業為主,現在擁有燈飾企業1800多家,民用燈具國內市場率達到50%,形成了近1000家燈飾商鋪,約7公里的燈飾一條街,成功舉辦了「99及2002年中國(古鎮)燈飾博覽會」,成為聞名遐邇的「中國燈飾之都」。

2、注重發展園區經濟。

園區經濟是經濟科技中心,是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的新載體,是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龍頭。珠江三角洲非常重視園區經濟的發展。在我們參觀的每個城市都有規模大、檔次高、各具特色的工業園區。深圳有規模宏大的現代物流園區、全國建立最早的高新科技園區;中山有國家級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全國包裝印刷基地和國家健康產業基地等大批工業園區;珠海建有大學園區,聚集國內10多所著名院校,還建有10多個工業園區,園區工業產值每年以40%的速度遞增;廣州白雲區有8個工業園區和1個科技研發走廓,2002年園區工業產值接近全區工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東莞的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是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它佔地72平方公里,先期拆遷政府拿出了近60億,規劃設計政府又投入1億多元,投入之巨,力度之大,無與論比。整個園區以圈層式分布。中心圈層為生態核心層區,中間圈層為產業服務、科研、教育區,外圈層為生產活動區。園區光湖面面積就達7平方公里,它將以優美的生態環境,以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研發機構為主,大力發展科技密集型企業。

3、注重發展龍頭經濟。

充分發揮國際跨國集團和國內知名企業的優勢,以築巢引鳳的誠意,帶來百鳥和鳴的效應,促進經濟發展,這是珠江三角洲的又一個典型經濟模式。珠海市曾以零地價,轉讓1億元基礎設施,每年財政給2500萬元補貼的優惠政策,吸引中山大學到珠海大學城安家落戶,由此引來了北京師范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央音樂學院等十餘所高校到珠海辦學,從而使珠海借名校打造高科技成果孵化中心取得成功。中山市的南頭鎮通過引進國內知名品牌企業TCL、長虹、台灣最大的空調零配件生產企業瞬億電器、台灣世聯集團等大型的企業集團,使南頭鎮形成以家電為龍頭,以空調和彩電為拳頭產品的產業格局。東莞通過引進台灣四大電子廠之一的台達電子廠,使一個接一個的IT廠商進駐東莞,成為世界最大的IT製造業基地。

4、注重發展外向型經濟。

珠江三角洲的經濟以外向型為主,大部分的資金、原材料和產品銷售都離不開國際市場。外資出口一直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出口市場逐步向多元化發展,產品遠銷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利用外資的規模不斷擴大,檔次越來越高,一大批國際知名大企業、跨國公司紛紛前來投資合作。在深圳,近40家全球500強企業在內的大型跨國公司和企業集團紛紛來深,投資興辦高新技術企業。東莞在80年代初,主要承接來自港澳台的服裝,鞋帽和玩具等加工業務,現在已成為外商投資中國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成為國際性加工製造業基地。2002年低,外商投資企業13800多家,利用外資18.16億美元,出口總額183.83億美元。IBM的副總裁說過一句形象的話:如果東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車15分鍾,全世界的電腦價格都會產生波動。目前東莞生產的電腦磁頭、掃描儀、滑鼠、鍵盤等電腦配件佔全球產量的70%以上。2002年世界500強東莞佔30家,100強佔12家,跨國公司124家,境外上市公司達800家。中山通過優化調整外經貿結構,已形成以輕紡和機電產品為主體,以電子信息類高新技術產品為新增長點的多元化出口商品格局,貿易夥伴遍及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5、注重品牌經濟。

珠江三角洲人有句口頭語:「要麼不做,要做就做最好」。因為有了「要做到最好」的目標,今日的珠江三角洲才出現了品牌經濟的效應。全國甚至世界的人們都是從認識「品牌產品」開始,再去認識了珠江三角洲。如家電產品,就擁有多個全國馳名商標,格力、美的、科龍、容聲等等。還有中山的樂百氏飲料、耶魯固力門瑣、剴達精細化工、華帝燃氣具等大批國內知名工業品牌。在品牌經濟的發展中,地方政府除為品牌發展提供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有形服務外,還注重提供無形服務,如中山市重視營造品牌成長的氛圍,每年評選十大品牌,並給國優、省優品牌重獎。

(三)改造城市環境,完善配套設施是加快發展的基礎。

珠江三角洲地區重視城市建設,逐步形成了海陸空交通順暢,通訊聯系便捷,水電供應充裕,生活設施完善的基礎設施體系,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中山市成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城市,珠海成為一座美麗的現代化花園式海濱城市。東莞大打城市牌,成立保安公司和城市結合執法局加強對城市的管理,同時大張旗鼓地開展城市綠化美化工作,努力向現代化的製造業名城邁進。廣州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全力推進強拆違章建築工作,使廣州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成為最適宜創業、居住的城市。在城市建設中,珠江三角洲地區「三不」政策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即城市規劃不惜工本,城市建設不遺餘力,城市管理不擇「手段」,通過全力建設和打造城市,不斷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充分發揮了城市為經濟發展服務的功能。

(四)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加快發展的保障。

政府職能部門服務的質量,政府工作人員的態度和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經濟的發展。珠江三角洲各地政府非常重視為企業服務。深圳市政府提出「服務多一些,管理少一點」,專門為大型企業開辟辦理手續的「綠色通道」。中山市政府強化親商意識,改進機關作風,致力建設「服務型」、「開放型」、「效率型」政府,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實行「網上申報」和「網上審批」制度。東莞注重提高辦事透明度,公開辦事程序和政策;堅持每月用兩天時間帶領職能部門負責人到企業現場辦公;給300家大型企業發放辦件綠卡,快速便捷辦理各種手續;還建立了特大型企業領導聯系制度。政府周到、細致的服務,很好地促進了珠江三角洲經濟的發展。

三、下一步工作的建議和意見

(一)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強化加快發展的意識

近年來,九龍坡區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社會事業有了較大的進步,但是,與發達地區、發展快的地區橫向比,我們的發展速度不是快了,而是慢了;與發達地區的距離不是縮小了,而是拉大了。因此,必須跳出九龍坡看九龍坡,對照先進找差距,防止和克服不思進取、小富即安的傾向,始終保持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危機感;強化機遇意識,防止和克服被動等待、消極無為的現象。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應結合在全區各級機關幹部中興起的學習「三個代表」新高潮,聯系九龍坡區實際,牢牢把握加快發展這一主題,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總攬全局,積極實施「三大戰略」,打牢 「三大基礎」,建設「三大經濟發展區」,力求實現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跨越式發展。一是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發揚敢闖、敢試、敢冒的精神,把廣大幹部的思想統一到謀發展、抓落實上。二是增強憂患意識,引導各街鎮、各部門對照發達地區從思想解放的程度、搶抓機遇的力度和經濟發展的速度上以及觀念上、思維方式上找出差距,並不斷改進。三是機關幹部要做推進九龍坡快速發展的表率,破除居功自傲的思想,樹立謙虛謹慎精神;破除貪圖安樂思想,樹立艱苦奮斗精神;破除安於現狀思想,樹立開拓進取精神。

(二)把產業經濟作為發展支撐

珠江三角洲二十多年快速發展的實踐經驗表明,城市的發展必須以產業的發展為依託,其規模的擴張必須以經濟的繁榮為前提。因此,我們必須緊扣發展這個主題,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為依託,立足本地資源、區位、交通、人文等方面的優勢,選准和培育主導產業,形成九龍坡發展的經濟支撐體系。為此,區委、區政府應把培育特色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壯大產業規模作為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的突破口來抓。一是狠抓園區建設,加快實現新的經濟增長點。園區是經濟發展的活力所在、後勁所在、希望所在。要把園區建設作為推進各類生產要素流動融合和產業聚集升級的重要載體。要以園區為載體,強攻招商引資,引導同類或相關聯的企業和產品向園區集聚,迅速形成特色園區。要加快園區項目的建設進度,搞好協調服務,確保區內各項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竣工投產,盡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二是狠抓重點骨幹企業,充分發揮支撐作用。重點骨幹企業是我區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頂樑柱。抓住了重點骨幹企業,就等於抓住了全區工業經濟的「牛鼻子」。因此要密切關注,重點指導,重點服務,促進骨幹企業持續快速增長,充分發揮其支撐作用。三是狠抓扶優扶強,著力提高工業企業的競爭力。加大對優勢企業的扶持力度。按照社會平均貢獻率和地方財政貢獻率的要求,在全區確定若干優勢企業進行重點扶持,簽訂責任書,實行動態管理,優勝劣汰,爭取用3—5年時間,把優勢企業培育成區域經濟的龍頭和支柱企業。實施名牌戰略,對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和國家質量免檢產品的企業實行重獎政策。四是狠抓技術創新,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提升改造傳統產業。我區目前技術水平較低的傳統產業所佔的比重過大,因此,要通過高新技術提升傳統產業,逐步實現傳統產業從局部到整體、從一些關鍵環節到生產主要流程的改造;切實加強高新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滲透融合,使老企業通過產品、工藝更新,改造成為高新技術企業;鼓勵高新技術企業通過資產重組、技術入股的股份制方式來改造傳統企業,盤活存量資產,從而提高產業信息化程度。同時要集中力量解決一批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共性、關鍵性技術,突破產業結構瓶頸,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供強大動力。五是狠抓特色產業的培育,增強發展的新優勢。對一個區域來說,關鍵是要從建立比較優勢出發,培育特色產業,面向全市、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定向集聚生產要素。只有形成具有相對優勢的業務領域、產品行業群,才能體現出區域經濟的實力和競爭力,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力量。有必要從21世紀戰略定位角度,全面深入研究九龍坡的專業化特色產業集聚區,包括空間布局、組合關系、成長機制以及政府功能。選准有特色和比較優勢的產業,重點培育並形成機械製造、現代物流、汽摩配件、鋁製品等全市性、全國性特色基地,加快工業化發展步伐。中梁山以西地區要以白市驛花卉苗木園區和西彭工業園區為龍頭,注重培育一鎮一品特色經濟的形成,著力打造重慶都市後花園和新興工業基地。

(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努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

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外向型經濟。進一步學習借鑒珠江三角洲等地的成功經驗,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招商引資改進招商引資方式和手段。一是,依託現有的產業鏈,以商引商,吸引大企業和國際性企業和現有企業的上下游產業;二是,結合大規模、高標準的工業園區建設,吸引世界500強和國內外知名企業以及科技含量高、投資密度大的項目。

以民營經濟為重點,加快區域經濟的發展。利用「民資、民力、民智」,實現自身經濟跨越式的發展。進一步破除限制民營經濟發展的觀念和體制上的障礙,解決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放寬市場准入條件,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集體企業改制重組,參與農業、新興服務業和基礎設施、教育、衛生等公共事業的投資和經營。進一步落實國民待遇。積極幫助民營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進一步加大對民營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扶持民營企業實現管理組織和管理方式現代化,引導民營企業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努力把民營經濟培育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引進國外及國內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吸引國內外大企業來九龍坡投資辦企業,注重引進的質量和效益,積極拓展國家允許外資進入合作的新領域,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擴大企業外資經營自主權,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國外辦廠經商,促進外資外經更大發展。

(四)加快物流園區的建設

現代物流是國民經濟中的一個新興的服務領域,並以其高效能、低成本、專業化、信息化等多方面的優點正引起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界的關注。我區建設物流園區在地理位置、土地資源、交通條件、基礎設施和工業基礎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一是區委、區府要著手制定我區物流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將發展現代物流產業作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推出,力爭用5-10年的時間將我區建設成為西部的物流重鎮和長江上游的現代物流中心;二是成立九龍坡區物流建設領導小組,來推動此項工作,建立既有激勵又有約束的管理體制;三是選擇好發展物流的區域,採取一區多點的形式,確立核心區域和其它交易中心;四是抓好物流園區建設的配套工作,如做好企業退二進三工作,建設商務大廈、物展中心和廣場等一批重點工程。

(五)改善發展環境,提高政府的服務意識和效率

應該講,我區的經濟發展環境還是比較具有優勢的,有較好的區位優勢和較完善的基礎設施。但還需要進一步改善發展環境,創造優惠的經濟政策環境和較完善的政府服務環境,創造較強的法制建設環境和較寬松的企業發展環境,增強我區的綜合競爭力和投資吸引力。一是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樹立新理念。改進機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的任務不僅靠各級領導,更要靠廣大公務員的共同努力。要增強全區公務員的公僕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和效率意識,樹立「每一個公務員都代表政府形象,每一個工作部門都是投資環境」 、「環境也是生產力」的觀念,要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意識、優化的理念來思考工作,切實提高政府的工作質量、工作效率,更好地為我區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二是創新管理方式,強化服務意識。調整清理行政審批事項,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凡是能夠在網上辦理的審批、年檢事項,都要逐步實現網上辦理,探索研究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和優化發展環境需要的新的電子政務,提高工作效率。健全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制度,規范運行機制,切實為各類企業和納稅人提供優質、便捷、高效服務的有效方式。三是堅持依法行政,推進從嚴治政。組織人事部門要制定一系列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的措施,建立舉報投訴制度,設立投訴電話,聘請社會監督員,對各級政府部門及其公務員的服務態度、工作效率、工作作風、工作質量進行檢查監督。各級公務員凡被舉報投訴並經調查屬實的,視情節輕重,給予一定處理。凡政府工作部門被舉報投訴並經查實的,實行一票否決,綜合目標考核不能評為「一等獎」。對給我區發展環境帶來不良影響和重大損失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肅處理,決不姑息。

『陸』 中山市產業結構以及發展現狀的相關資料。。可以的話請標明資料的詳細出處,應為我寫論文要用。謝謝

可到中山市工商局網站上下載,或是到政府網下載年初的經濟工作報告

『柒』 廣東中山工業發展怎麼樣

中山三大支柱工業:家電、五金、服裝。

閱讀全文

與中山市產業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天高科國際貿易 瀏覽:896
都勻經濟開發區2018 瀏覽:391
輝縣農村信用社招聘 瀏覽:187
鶴壁市靈山文化產業園 瀏覽:753
國際金融和國際金融研究 瀏覽:91
烏魯木齊有農村信用社 瀏覽:897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ipo保薦機構 瀏覽: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葯材種植產業發展規劃 瀏覽:748
博瑞盛和苑經濟適用房 瀏覽:708
即墨箱包貿易公司 瀏覽:720
江蘇市人均gdp排名2015 瀏覽:279
市場用經濟學一覽 瀏覽: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瀏覽:59
中國金融證券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4
國內金融機構的現狀 瀏覽:255
西方經濟學自考論述題 瀏覽:772
汽車行業產業鏈發展史 瀏覽:488
創新文化產業發展理念 瀏覽:822
國際貿易開題報告英文參考文獻 瀏覽:757
如何理解管理經濟學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