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雙匯集團收購生豬有什麼要求
生豬分四個來等級:土豬、土雜、自良雜、良種。結算也是按這四個等級,另外還要參考出肉率。出肉率就是殺完後的白條重除以賣去時候的毛重。黑豬、黑花豬、花豬、紅毛豬都要扣錢,但是扣的不是太多,還要豬身上的腫瘤、膿包也要扣錢,身上的鞭傷也要扣錢。如果你收購的價格低的話就不用考慮這些,這些都是小錢。
『貳』 有人說養豬不如種蘋果,真的是這樣嗎
看起來似乎不像。進入門檻好像很低,起早貪黑辛苦伺候不說,瘟疫襲來全部歸零。與產業鏈前端的獸葯、疫苗比起來,好像技術含量不高,盈利穩定性也不行;與下游的屠宰比起來,盈利穩定性就更差了,更別說與更下游利潤空間更大的肉製品比。但固有經驗,都是阻礙思考的絆腳石。如果站在整個產業鏈高度看,情況大不一樣。整個生豬產業鏈,市場空間最大的幾塊分別是飼料、養殖、屠宰、肉製品。肉製品,雙匯一家獨大,但由於我國豬肉消費主要以熱鮮肉為主,雙匯肉製品平庸多年,目前還看不到有啥亮點起色。
本質上,商品豬是一種無差別的商品,是沒有定價權的,競爭核心是效率提升帶來的低成本。散戶可以養,但地方保護主義保護不了低效率的散戶。而飼料企業的動向,最能代表產業鏈價值的移動方向。所以要理解養殖行業的投資本質,首先要清楚價值的來源:一是從飼料業移動到養殖業;二是從散戶移動到規模企業。這不是一個從1到N的傳統意義上的成長投資,而是從N到M的價值轉移。
『叄』 作為我國最大的豬肉供應商雙匯,面對豬肉漲價會採取什麼措施嗎
我國最大的豬肉供應商雙匯從去年底到就開始提價來面對豬肉價格的持續上漲,雖然持續提高價格應對豬肉價格上漲,但是由於豬肉價格的漲幅實在是太大,仍然保證不了自身的利潤,現在的狀態依然是增收不增利。
冷鮮肉的這個製作流程,全程成本是很高的,但是作為為了達到冷鮮肉的標准必須要有這樣的流程才可以,這個流程又會占據掉一部分資金,造成雙匯的利潤更低了,目前的這種狀態下,只有生豬供應量,達到市場需求以後才能夠得到緩解,通過漲價這種方式是不能有效解決問題的,所以說目前雙匯可能只是一種保本狀態,並沒有什麼利潤可觀了,現在是非常艱難的。以上只是個人觀點。
『肆』 雙匯瘦肉精事件始末
保食品安全,雙匯提檔加速在行動
行動之一:生豬逐頭檢驗,確保食品安全
從3月16日起,雙匯集團實施生豬屠宰「瘦肉精」在線逐頭檢驗,旨在從源頭上確保食品安全。
近日,筆者應邀在雙匯集團股份屠宰廠生產車間參觀中看到,生產流水線多道工序前雙匯員工各司其職,生產線運轉井然有序,一切如常。筆者在一個「瘦肉精在線逐頭檢驗」的標識牌前停了下來,只見工作案上擺放著試劑條,檢驗檢疫和品管人員在忙碌地進行「瘦肉精」逐頭檢驗。檢驗檢疫人員告訴筆者,為適應生豬屠宰「瘦肉精」在線逐頭檢驗的需要,3月16日以來,廠里又新增加了不少技術人員和設備。據雙匯集團一位高管告訴筆者,改生豬屠宰「瘦肉精」「抽檢」為「在線逐頭檢驗」,全年預計增加「瘦肉精」檢測費用3個多億。
為安全不惜成本,不計代價,雙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毫無疑問,實施「瘦肉精」在線逐頭檢驗後,雙匯的產品將更加安全、放心。
雙匯集團引進先進的檢測儀器對「瘦肉精」進行檢測
行動之二: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 公開透明接受監督
雙匯集團引入獨立監督機構,建立產品安全第三方檢測機制。目前,雙匯集團與產品安全第三方檢測機構——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簽訂了食品安全長期戰略合作協議。
據介紹,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作為當今國內同行業最大的跨國公司,曾是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唯一的商品檢測機構。作為獨立的第三方監督機構,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將對雙匯集團產品質量、食品安全和內控體系進行全方位的第三方監督審核和檢測檢驗,並定期向企業和社會反饋結果,以期走出一條全新的食品安全監督模式,確保消費者的安全與健康。
有關專業人士認為,雙匯集團引入獨立監督機構,建立產品安全第三方檢測機制,不僅是對本企業產品質量安全內控體系的一個完善,同時,對國內食品安全生產管理機制的完善與創新也都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行動之三:建立索賠機制 把好上游關
近日,雙匯集團向廣大供應商重申了旨在強化源頭控制的索賠制度。制度規定,雙匯集團生豬收購頭頭檢驗,原輔料進廠批批檢查。供應商供應的生豬和原輔料要確保安全,供應前要簽訂質量安全承諾書,保證不採購有「瘦肉精」的生豬,不交售有「瘦肉精」的生豬,凡提供有毒、有害等非食品原料的供應商,除按照國家規定進行處理外,還要按「問題生豬」或「問題商品」價值的兩倍進行索賠;供應商供應的各類物資,必須證件齊全、真實、有效,如弄虛作假,無論是供應商還是企業職工,都要負相應的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決不讓一頭「問題豬」和「問題原料」流入雙匯任何一個工廠。
行動之四:警鍾長鳴 設立企業安全日
牢記教訓,警鍾長鳴。雙匯集團將今後每年的3月15日設為「雙匯食品安全日」,同時成立「雙匯集團食品安全監督委員會」,邀請肉類行業、食品行業、公共媒體、政府監管部門等外部專家監督企業的生產經營;建立企業食品安全獎勵基金,並於每年3月15日「雙匯食品安全日」期間,對堅守食品安全的供應商、銷售商進行公開表彰、獎勵;設立舉報制度,徹查、嚴懲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和責任者。以此讓「產品質量無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的企業理念,深深植根於雙匯集團廣大幹部職工的腦海中,落實到實際行動中,確保食品安全長治久安。
行動之五:發展養殖業,上下游聯動保安全
「雙匯集團將加快發展養殖業,進一步完善雙匯產業鏈。屠宰加工廠建到哪裡,養殖場就跟到哪裡。圍繞工廠配套建設年出欄50萬頭的養殖基地,並配套建設年產20萬噸的飼料加工廠,以此來保證對上游生豬資源的安全控制。」萬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言之鑿鑿。
在大力發展自有養殖業的同時,雙匯集團宣布還將進一步調整采購渠道。采購重點要向規模化養殖場轉移,與其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並同時簽訂生豬交售承諾書,保證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在原輔物資采購方面,與實力強、質量好、講信譽的大企業進行戰略合作,簽訂質量安全保證書,並由集團公司「技術、品管、采購、生產、管理」等部門組成認證小組,到供應工廠進行供方評審,保證質量控制體系等符合雙匯的產品質量要求,確保進廠原輔料安全可靠。
毫無疑問,上述措施的實施,必將進一步提高雙匯集團對上游產業鏈安全的控制力,把食品安全的生產能力提高到一個新高度,推動雙匯集團實現更穩定、更健康的發展。
科學、專業、權威的檢測結果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1年4月18日8:00,河南省、浙江省、山東省、湖北省、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遼寧省、河北省、甘肅省、海南省、廣東省、青海省、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深圳、石家莊、哈爾濱、沈陽、長沙、昆明、西安、成都、長春、青島、寧波、清遠、阜新、鞍山、漯河、金華、宜昌、綿陽、日照、遂寧、望奎、本溪、懷化、汕頭、衡陽、鹽城、黑河、濰坊、淮安、葫蘆島、鶴壁、咸寧、佛山、克拉瑪依、上饒、皋城、靖州、江門、滁州、梧州、淮南、明光、遵義、東營、吉林、蘭州、福州、晉城、安慶、西寧、台州、萊蕪、合肥、東莞、鶴崗、來賓、德興、惠州、萬州、涇縣、池州、蘇州、濟南、徐州、運城、濟寧、萊陽、黃岡、許昌、常德、綏化、朝陽、蘆山、威海、德州、濱州、陽泉、烏蘭察布、十堰、呼和浩特、高安、滄州、景德鎮等100多個省、地市的質檢、動檢、畜牧、工商等部門抽檢結果,雙匯產品全部合格。其中北京市食品辦、工商局採用2008年奧運會時的食品安全檢測標准,抽檢了「雙匯」33個熟肉製品樣本,檢驗結果全部合格
『伍』 雙匯的豬為什麼便宜,它多久出欄都是吃什麼飼料
雙匯的豬便宜,是因為他們壓低了采購價,要不然前幾年也不會被暴出有X肉精事件了,如果養殖戶的利潤空間夠大,也不會有人做出這種事情。
『陸』 雙匯 或 雨潤 下屬的屠宰廠中的生豬采購流程是怎樣的,我作為一個客戶,除了提供生豬之外,還要提供什麼東
我是雙匯的!據我所知這里的生豬采購部有很多業務員的你要和業務員版聯系!不行的話就權直接到廠里的生豬采購部問問!這里每天的生產都有計劃的!應該是先打電話到采購部!交豬時還要用到身份證!貨款當時是按一頭豬多少錢先付一部分!具體細節我就不太清楚了!因為我不常往收豬那裡跑!
『柒』 雙匯什麼時候開始養豬事業的
最近噌噌上漲的豬肉價格,讓「二師兄」頻頻登上各大新聞頭條。豬肉貴了內,養豬容企業也就備受關注,國內幾家養豬巨頭更是引發人們的關心。溫氏股份是我國最大的養殖企業,以養雞、養豬為主營業務,營收高達572億元,是農牧行業老大。但是在農牧行業中,還一家牧原股份,只做養豬,生豬養殖占營業收入99%以上,一年賣出1100萬頭豬,規模化養殖全國第一,堪稱崛起的中國養豬巨頭。
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牧原股份。牧原股份是河南省的一家農牧企業,成立於1992年,至今已有27年發展歷史。牧原股份一直專注於養豬,生豬養殖業務占營業收入99%以上。其養豬版圖遍布全國14個省區,2018年出欄生豬1100多萬頭,銷售收入達到133.88億。
說起牧原股份,我們不得不提起創始人秦英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秦英林從農業大學畜牧專業畢業分配至機關上班,放著國家分配的鐵飯碗工作不幹,他卻要立志去農村養豬。1992年,乘著全國下海創業的熱潮,秦英林辭去公家的鐵飯碗,回到農村老家,真的就養起了豬。
『捌』 雙匯集團有多少個大型養豬廠
雙匯集團目前有七個大規模的養豬場,存欄基礎母豬17000頭,年產種豬7萬頭,商品豬28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