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國汽車產業發展對美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其實對汽車產業影響不大,只有美國和歐洲的汽車產業大,日本車不是好好的
為什麼美國汽車業受影響這么大呢?比如通用,它的旗下有很多金融公司,專門負責汽車按揭貸款的,所以直接受到金融風暴的沖擊
⑵ 汽車服務業對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作用哪些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體現國家競爭力的標志性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新興產業,也是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汽車作為我國現階段的主導產業,不僅自身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且對我國產業結構體系的引導功能也通過其帶動作用實現。
⑶ 汽車對經濟的作用,現階段政府大力發展汽車工業對對中國經濟有何作用
汽車工業對工業發展的帶動作用
1中間投入比重大是汽車工業帶動作用強的基本原因汽車工業不僅投資量大和規模經濟要求高,與國民經濟的很多部門聯系密切,而且更重要的是中間投入和價值轉移的比重很大,因此汽車工業的發展既依賴於很多產業部門,也對整個工業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帶動作用。作為主要汽車生產國的若干發達國家的有關數據表明,汽車工業的增加值率遠遠低於整個製造業的增加值率。美國和日本汽車工業的增加值率不足30%,德國和法國汽車工業的增加值率也只有30%左右,而這些國家中其他製造業部門的增加值率一般為40%—50%。也就是說,即使在工業技術水平和增加值率高的發達國家,汽車工業中也有70%左右的產值是在消耗其他部門產品的過程中轉移過來的。這就是汽車工業對其他產業尤其是工業帶動作用強的基本原因。中國汽車工業的增加值率相對更低,1995年為215%,1997年為223%。中間投入的比重更高,使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對相關工業部門具有更大的帶動作用。
2 發達國家汽車工業的投入對主要相關工業投入的總體拉動作用約為一倍汽車工業需求較大的工業部門主要有鋼鐵、非電子機械、電子機械、金屬製品、塑料製品、橡膠製品、有色金屬、紡織、服裝、製革、玻璃製品、化學工業、電力工業等,其中需求比重最大的是前6類工業。汽車零部件工業的發展對以上工業部門產生了很大的需求拉動作用。
3中國汽車工業對主要上游產業的完全需求帶來的增加值,達到汽車工業自身增加值的兩倍多根據有關方面利用模型進行的投入產出分析,中國汽車工業對上游產業產生很大的直接需求和完全需求。在中國的統計口徑中,這些上游產業主要是林業、黑色金屬采選業、有色金屬采選業、紡織業、皮革毛皮羽絨及其製品業、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化學原料及製品製造業、橡膠製品業、塑料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加工業、普通機械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文化辦公用機械、電力蒸汽熱水生產供應業等。其中汽車工業直接需求最大的主要是機械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加工業和橡膠製品業三個行業,完全需求最大的,除了這幾個行業之外,還有化學原料及製品製造業、紡織業等。1997年,汽車工業對以上主要上游產業的直接需求為7856億元,完全需求達29531億元(均為1992年不變價格)。1990—1997年,中國汽車工業對主要上游產業所產生的完全需求大概占汽車工業總產值的92%—94%,而完全需求所帶來的增加值與汽車工業增加值之比,1997年高達226倍。也就是說,汽車工業僅僅對主要上游產業產生的完全需求,就接近於汽車工業的總產值,而這些完全需求所帶來的增加值,則達到汽車工業自身增加值的兩倍多。
祝你順利,如果對回答滿意,請採納,這年頭助人為樂也不容易,鼓勵鼓勵熱心人~~~~~~~
⑷ 汽車產業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有何意義
汽車產業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有何意義:
1、汽車產業依據其產業關聯性促進我國其他產業發展。汽車作為我國現階段的主導產業不僅自身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且其對我國產業結構體系的引導功能也通過其帶動作用實現。
2、汽車產業依據其科技集中性促進我國科技的發展,生產率的提高 汽車產業作為現代工業的縮影,表現在現代工業高水平高科技的特徵,正在於科技的蓬勃發展相輔相成顯示出勃勃生機快速進步。
3、汽車產業依據其對勞動力的高需求和較強的收入彈性提高居民收入,促進國民消費 伴隨著中國汽車工業以及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人民富裕程度得到了提高。
4、汽車產業依據其內需擴大作用以及科技創新維系國民經濟安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對外貿易急劇擴大,對外貿易額也驟升至世界前列。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量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汽車工業:生產各種汽車主機及部分零配件或進行裝配的工業部門。主要包括生產發動機、底盤和車體等主要部件,並組裝成車的主機廠和專門從事各種零、部件的配件廠。
汽車工業在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支柱的作用:
①在產值和銷售收入中,汽車工業占較大比重。
②汽車工業的發展必然會推動許多相關工業部門的發展。汽車工業是綜合性的組裝工業,一輛汽車由千萬種零、部件組成,每一個汽車主機廠都有大量的相關配件廠,所以汽車工業和許多工業部門具有密切的聯系。
③汽車工業是高度技術密集型的工業,集中著許多科學領域里的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和新技術。
⑸ 運用經濟學知識對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
國外車子很便宜,生產力高,但是由於進出口關稅的問題,將它轉嫁與消費者身上,所以價格貴,國內生產力低,技術低,所以成本也不會低,隨著世貿的協議,這種局面會被打破
⑹ 汽車產業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何意義
1.汽車產業依據其產業關聯性促進我國其他產業發展
汽車作為我國現階段的主導產業不僅自身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且其對我國產業結構體系的引導功能也通過其帶動作用實現。數據表明,我國汽車產業的產值佔GDP的比重已從2000年的
0.97%上升到2010年的2%,並且最重要的是汽車工業對上下游產業帶動的影響,引來了整個上下游產業增加值達到2.49億,佔GDP的比重由原來的3.37%上升到8.3%。具體主要促進了一下相關產業:
1)汽車金融服務
在1998年之前,我國汽車市場發育非常遲緩,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沒有汽車消費信貸支持,私人購車比例非常低下,大部分產品主要銷售給公務人員以及商旅人員。自1998年《汽車消費信貸管理辦法》頒布之後,我國私人購車迅速升溫。在促進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時候自身也得到快速發展。98年之後的七年之內,汽車信貸總額從4億元增加到04年的2000億元,增長了大約500倍。汽車信貸在汽車產業大發展中逐步壯大。
2)鋼鐵工業
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汽車用鋼市場呈現高速增長的趨勢。2005年中國汽車用鋼已達到1400萬噸。並且我們可以發現,中國汽車用鋼比重3%相比發達國家比重10%依然偏低,所以汽車用鋼在我國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3)石油工業
與鋼鐵工業相似,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汽車耗油量快速提高。2005年中國汽車耗油量約為9000萬噸,占成品油消費量的比重達到34%。並且由於我國汽車普及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所以汽車耗油將進一步提高。但是能源瓶頸將會限制汽車發展,值得關注。
除此之外,汽車工業還對有色金屬、橡膠、塑料和玻璃等產業以及提供裝備的其他產業有巨大的促進作用,還對石油煉制、電子、汽車維修、銷售、駕駛員培訓、道路、運輸、餐飲、旅居、金融和保險等行業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
2.汽車產業依據其科技集中性促進我國科技的發展,生產率的提高 汽車產業作為現代工業的縮影,表現在現代工業高水平高科技的特徵,正在於科技的蓬勃發展相輔相成顯示出勃勃生機快速進步。眾多高科技比如數控加工技術、機器人技術、電磁脈沖焊接技術、柴油機渦輪增壓技術、一體車門板技術、鐵金屬元件硬化技術、記錄超高速變化的數字攝像技術、信息技術、納米技術等新技術在汽車工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總的來說,一方面汽車產業的發展勢必要求推進新技術進步,不斷擴大的汽車市場使得技術進步有著廣闊的前景。然後,汽車產業的發展,產業結構集中度的提高,使得單個汽車廠商的科技投入能力也得到提高,為技術進步提供了強勁的動力和經濟上的支持。最後汽車產業依靠著其擴散效應,使得技術進步得以在其他行業傳播。
3.汽車產業依據其對勞動力的高需求和較強的收入彈性提高居民收入,促進國民消費 伴隨著中國汽車工業以及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人民富裕程度得到了提高。首先在就業方面,據統計,汽車工業以及上下游產業在2010年帶來了4000萬人員的就業,並且其佔全國城鎮就業人數比重由2002年的百分之9%上升到2010年的百分之13%。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比例。汽車行業帶來的高就業自然提高了我國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人民富裕程度。另一方面,汽車作為高質量產品其收入彈性遠遠高於其他一些產品『使得伴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汽車內銷量將迅速擴大。國民消費的快速增加無疑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可以從這些數據看出汽車銷售量的增長。產銷量方面,2009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達到1300萬,而2010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就達到了1800萬產銷分別同比增長了32.44%和32.37%。在銷售額方面,我國汽車零售在08年即達到48億汽車相關銷售環節達到2.98億,佔全國零售銷售額比重達到27%。此外,我們可以發現,我國汽車產業發展還達不到發達國家水平,市場集中度較低。03年集中度指標CR1是19.46%,CR10為79.47%而2010年前十位的汽車生產企業的CR10隻是86.35%。相反,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的市場佔有度就達到了90%。所以對於中國汽車產業來說,發展空間仍舊很大,汽車銷售量也將快速增長。
4.汽車產業依據其內需擴大作用以及科技創新維系國民經濟安全
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對外貿易急劇擴大,對外貿易額也驟升至世界前列。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量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我國對外貿易結構卻顯得很失衡。首先是進出口方面,貿易順差較大,凈出口占國民經濟比重較高。然後是進出口產品上,主要進口技術含量高的產品,而只能出口輕紡、電子、家電等勞動力密集型加工產品,本國高科技產業收到沖擊。在2001年我國加入WTO之後,中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無疑會抵禦外國車企的沖擊,汽車產業的發展帶來的一系列技術發展也會對本國經濟安全實施有利影響。再者,汽車作為高收入彈性的商品,勢必會增加國內對汽車產品的需求,擴大我國內需,減少國民經濟對出口的依賴,維系國民經濟安全,這一點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更加凸顯
⑺ 汽車產業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有何意義
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體現國家競爭力的標志性產業專。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屬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車是基於驅動技術的重大升級和轉型。這是汽車產業應對能源安全、氣候變化、環境保護和結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新興產業。
1、汽車產業依據其對勞動力的高需求和較強的收入彈性提高居民收入,促進國民消費 伴隨著中國汽車工業以及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人民富裕程度得到了提高。
2、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工業參與國際競爭,搶占國際市場的重要契機,一旦落後將會在之後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這不僅包括技術競爭,也有配套設施特別是充電設施建設。推廣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是一個基本設施和前提條件。只有當充電站和充電樁像加油站一樣普及,電動汽車才看能真正發展起來。
3、按照當前汽車燃油經濟性水平估計,車用燃油年消耗量將突破4億噸,由此帶來的能源安全和環境問題將更加突出。發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既是有效應對能源與環境挑戰,也是我國實現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把握戰略機遇,縮短與先進國家差距,實現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
⑻ 汽車產業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何意義
一、產值巨大,汽車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種零件以萬件,產量以萬件,可以帶動相關的行業的全面發展。二、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如崗位為汽車設計、製造、銷售、...
⑼ 論市場經濟發展對汽車行業利潤分配的影響
在中短期內,政府在汽車行業中仍然扮演著及其重要的角色。它們通過經濟刺激專計劃和挽救主要製造商來支撐市場屬需求。舉例來講,2008到2009年之間,美國共發放了174億美元貸款給汽車生產商來挽救美國岌岌可危的汽車行業。與此同時,德國和法國分別撥款15億美元和60億美元來刺激德、法兩國的汽車市場。中國也通過150億人民幣的綜合刺激政策來促進汽車行業的發展。從長遠來看,汽車行業的復甦將主要依靠來自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金磚四國)的市場增長,同時也取決於乘用車新興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印度和中國,將是少數在此階段汽車銷售將保持增長的國家。供應商必須提出有針對性的發展策略來開發這些市場以彌補在西方市場受挫時所產生的需求量萎縮。 化工行業所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